2461大型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
国防科工委关于印发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科工三司〔2007〕770号

国防科工委关于印发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正文:---------------------------------------------------------------------------------------------------------------------------------------------------- 国防科工委关于印发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船舶行业管理部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委属各高校:现将《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七月附件: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前言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是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船舶工业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
先进造船国家在技术、效率上仍占据优势,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周期性波动、人民币汇率升值等潜在风险对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日趋增加。
因此,船舶工业必须加快科技发展步伐,提升科技整体实力,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带动下,世界船舶科技迅猛发展。
船舶工业成为高新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船型技术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现代造船技术从模式到工艺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安全与环保技术成为世界船舶科技发展中的新热点。
纵观全球,世界主要造船国家纷纷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各种大型综合性船舶科研计划相继出台。
我国船舶工业如果不能紧跟当今世界船舶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
面对国际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船舶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船舶工业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高附加值船型的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初探

高附加值船型的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初探
孙忠海
【期刊名称】《求新科协科技论文集》
【年(卷),期】1995(000)001
【总页数】3页(P177-179)
【作者】孙忠海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73.2
【相关文献】
1.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难点及经验 [J], 孔祥训;胡耀辉
2.加强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初探 [J], 叶文德
3.高附加值鸡蛋的生产技术与开发趋势 [J], 刘文奎
4.2016年南方薯区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积极规划布局提高附加值 [J],
5.世界第二大造船基地转攻高附加值船型助推我国向造船强国转变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年度项目指南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2012年度指南发布单位:国务院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促进船舶工业科技发展,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2012年度指南。
本指南着眼于船舶科技在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等方面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以突破船舶及船舶配套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为重点,同时注重全面夯实创新基础,建立健全船舶工业标准体系。
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2012年度项目指南.doc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2012年度项目指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促进船舶工业科技发展,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按照《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的科技发展方向,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着眼于船舶科技在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等方面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以突破船舶及船舶配套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为重点,同时注重全面夯实创新基础,建立健全船舶工业标准体系。
本指南按照总体关键技术、配套关键技术、基础共性技术和技术标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2012年船舶科研重点方向。
一、总体关键技术(一)新型液化天然气船液货围护系统预先研究1.研究目标:通过对IMO B型液货围护系统进行研究,开发出一型能承受液体晃荡载荷、操作与维护方便的新型LNG运输船液货围护系统,掌握其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并完成一型新型LNG运输船的概念设计。
2.主要研究内容:(1)新型液货围护系统结构和强度研究;(2)减少液货舱中液体晃荡措施研究;(3)新型液货围护系统操作与维护措施研究;(4)新型液货围护系统低温绝缘材料和绝缘方式研究;(5)新型液货围护系统模拟舱工艺研究;(6)新型液货围护系统模拟舱低温试验研究。
3.成果形式:(1)相关技术研究报告;(2)完成新型液货围护系统模拟样舱并通过船级社审核;(3)新型液货围护系统的设计指导性文件;(4)完成一型新型LNG运输船的概念设计并通过船级社审核;(5)形成相关专利。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docx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为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转型升级,根据国家、省最新发布的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对《中山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11 年版)》进行修订,编制形成《中山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 年版)》(下称《目录》)。
一、《目录》修订意义保持《目录》动态更新,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对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优势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构建区域竞争新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投资方向。
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目录》坚持“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的调整原则,将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石,鼓励发展先进生产能力和新兴服务业态,限制严重依赖大规模资源消耗的产业发展,禁止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集约利用资源。
资源要素的紧约束现状决定了中山只能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发展之路,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更高质量的发展。
《目录》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支持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的现代服务业。
通过设定投资强度、用水效率和用水总量等约束性指标,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从源头上遏制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低效用地的项目上马,有效利用资源要素,实现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消耗降低、环境改善的发展目标。
(三)优化空间布局。
国家、省和我市均提出,要进一步强化规划的空间指导,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目录》是规划的延伸、深化和落实,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在《目录》中引导产业向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空间布局,有利于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2012年度项目指南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促进船舶工业科技发展,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按照《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的科技发展方向,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着眼于船舶科技在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等方面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以突破船舶及船舶配套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为重点,同时注重全面夯实创新基础,建立健全船舶工业标准体系。
本指南按照总体关键技术、配套关键技术、基础共性技术和技术标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2012年船舶科研重点方向。
一、总体关键技术(一)新型液化天然气船液货围护系统预先研究1.研究目标:通过对IMO B型液货围护系统进行研究,开发出一型能承受液体晃荡载荷、操作与维护方便的新型LNG运输船液货围护系统,掌握其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并完成一型新型LNG 运输船的概念设计。
2.主要研究内容:(1)新型液货围护系统结构和强度研究;(2)减少液货舱中液体晃荡措施研究;(3)新型液货围护系统操作与维护措施研究;(4)新型液货围护系统低温绝缘材料和绝缘方式研究;(5)新型液货围护系统模拟舱工艺研究;(6)新型液货围护系统模拟舱低温试验研究。
3.成果形式:(1)相关技术研究报告;(2)完成新型液货围护系统模拟样舱并通过船级社审核;(3)新型液货围护系统的设计指导性文件;(4)完成一型新型LNG运输船的概念设计并通过船级社审核;(5)形成相关专利。
(二)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船菱形液舱关键技术及船型基本设计技术研究1.研究目标:突破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船菱形液舱设计建造的关键技术,完成一型大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船的基本设计。
2.主要研究内容:(1)菱形液舱结构设计技术研究;(2)菱形液舱支承系统结构设计技术研究;(3)菱形液舱低温材料焊接和试验工艺技术研究;(4)菱形液舱绝缘材料及敷设工艺技术研究;(5)货物系统及配套设计技术研究;(6)菱形液舱建造技术研究;(7)采用菱形液舱的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船基本设计研究。
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指南(2014年版).

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指南(2014年版)为贯彻落实《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和《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促进船舶工业科技发展,引导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产品结构升级,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按照《船舶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方向与重点》的任务部署,特制定本指南。
一、工程与专项(一)节能环保示范工程1.总目标根据船舶节能环保相关国际公约、规范的要求,结合船舶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航运市场需求,通过风帆、混合对转推进系统等节能环保装备的实船应用示范以及江海直达环保示范船型的开发,突破清洁能源与节能装备应用关键技术,全面提升我国船舶节能环保整体技术水平。
2.重点研究方向(1)风帆技术示范应用开发研究目标:针对国际公约对船舶节能环保的新要求与当前船舶节能技术发展的水平,以超大型油船(VLCC)为目标船型,通过对风帆-主机混合动力推进技术的研究,掌握风帆设计、制造与应用关键技术,完成风帆在大型油船上的示范应用。
利用风帆技术,可实现VLCC在相同航速下平均日油耗降低12%以上。
主要研究内容:1)风帆-主机混合动力VLCC总布置及航行性能研究;2)风帆模型风洞、水池试验技术研究;3)风帆-主机混合动力VLCC推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4)风帆-主机混合动力船舶控制策略及系统开发;5)风帆工程样机研制与试验技术研究;6)风帆-主机混合动力VLCC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7)大型风帆实船安装工艺及精度控制技术研究;8)风帆-主机混合动力VLCC节能指标与经济性分析;9)风帆-主机混合动力VLCC实船验证技术研究。
主要成果形式:1)相关技术研究报告及试验报告;2)相关设计图纸和计算书;3)经实船应用的风帆及控制系统样机;4)相关专利及技术标准研究报告。
(2)高效混合对转推进系统及节能装置示范应用开发研究目标:针对船舶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方向,结合节能环保船型对高效推进系统及节能装置的需求,以灵便型散货船为应用目标,自主研发三叶高效螺旋桨、改进型对转螺旋桨(CRP)以及扇形导管,掌握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具备自主开发设计能力,完成实船示范应用,在加装混合对转推进系统及节能装置后,船舶推进效率提高8%以上,在相同航速下平均日油耗降低6%以上。
中国制造规划系列解读之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发展

中国制造规划系列解读之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发展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之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发展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资源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和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和重要支撑。
为此,《中国制造2025》把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作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加快推进,明确了今后10年的发展重点和目标,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充分认识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展的重要意义海洋工程装备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使用的各类装备的总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技术船舶具有技术复杂度高、价值量高的特点,是推动我国造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处于海洋装备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展,是促进我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我国世界造船强国建设步伐的必然要求,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加快海洋开发、保障战略运输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增加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负陆面海、陆海兼备的大国,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大局。
海洋与陆地的一个根本区别是海上的一切活动必须依托相应的装备,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开发都是伴随着包括造船技术、海洋工程技术在内的装备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
经略海洋,必须装备先行。
特别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进程向前推进,综合实力不断上升,已经对传统海洋强国形成挑战,西方强国在一些核心技术和装备上对我封锁。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建立自主可控的装备体系,必须掌握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高端装备的自主研制能力。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为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转型升级,根据国家、省最新发布的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对《中山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11年版)》进行修订,编制形成《中山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下称《目录》)。
一、《目录》修订意义保持《目录》动态更新,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对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优势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构建区域竞争新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投资方向。
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目录》坚持“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的调整原则,将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石,鼓励发展先进生产能力和新兴服务业态,限制严重依赖大规模资源消耗的产业发展,禁止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集约利用资源。
资源要素的紧约束现状决定了中山只能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发展之路,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更高质量的发展。
《目录》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支持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的现代服务业。
通过设定投资强度、用水效率和用水总量等约束性指标,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从源头上遏制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低效用地的项目上马,有效利用资源要素,实现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消耗降低、环境改善的发展目标。
(三)优化空间布局。
国家、省和我市均提出,要进一步强化规划的空间指导,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目录》是规划的延伸、深化和落实,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在《目录》中引导产业向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空间布局,有利于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二、《目录》结构《目录》由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三类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航行设 GPS导航仪 备 DGPS导航仪 航行数据记录仪 电子海图 测深仪 桥楼值班自动报警系 统 泥泵齿轮箱及传动装 置 气胎离合器 泥泵 耙头 水下变频电机 水下泵及传动装置 水下减速箱 水下泥泵
2 1 1 1 1 1 1 1 1 1 1
2 4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9)
挖泥设 绞刀头 备
绞刀梁 绞刀驱动装置及绞刀 水下变频电机 梁 水下减速箱 传动装置 水下油缸 多波束测深仪 液压系统 液压泵站 轴
1
1
59
舵浆 动态轨迹及动态定位 系统 低压(690伏及以 独立式整体吊 下)电力驱动系统 舱 主发电机组 中高压(6600伏及以 中高压变压器 上)电力驱动系统 功率管理系统
2
4 6 1
1 2 1
船舶控 温度和液位遥测系统 制系统 阀门遥控系统 操纵系 联合操纵系统(装载 (3) 统 计算机工作台) (2) 艏艉侧门和跳 板坡道的升降 装置 艏艉侧门和跳 板坡道的液压 装置 艏艉侧门的电 气控制装置
1 1 1 1 1
85021310 85043400 90328990 90261000 9025 85372090 85371090 84289090 8428 84122990 85371090
(4)
通道系 滚装设备 统
1 1 1 4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2 1 3 1 2 1 1 1 2 1 3 1 3 1
58
编 号
名称
一级部件 电罗经 磁罗经 自动舵 航行接收机
二级部件
单位船舶进口设备数量(套/船) 税则号列 1.汽车运 2.科学 3.客 4.火车 5.绞吸 6.耙吸 (供参考) 输船 考察船 滚船 轮渡 挖泥船 挖泥船 1 1 2 9014800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1 1 2 1 1 1 1 1 1 1 2 1 1 90148000 90148000 90148000 90148000 85269110 90148000 85269110 90148000 85269110 90148000 90148000 90151000 85311000 84099910 84834090 84836000 84138100 84306999 85015300 84834090 84138100 84306990 84839000 85015300 84834090 84831090 8 1 84139100 90158000 84138100
火灾报警系统 船舶安 全系统 垂直撤离系统(充气 伐 热油锅炉 废气组合锅炉(燃烧 器、自控器) 热力系 (6) 温控阀 统 辅助部件 安全阀 (5) 热油阀 卫星通讯C站 卫星通讯F站及配件 通讯系 (7) 甚高频电话 统 无线电台及配件 雷达及配件
85311000 89071000 84021900 84021900 84818040 84814000 84818040 85256010 85176110 85256010 85176110 85256090 85171290 85256090 85176299 85261010
(二) 大型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
编 号 名称 一级部件 主机附件 轴带发电机 CPP轴 艉管总成 (1) 主推进 系统 艉轴承 艉轴密封 艉管 温度传感器 2 二级部件 研磨机 单位船舶进口设备数量(套/船) 1.汽车运 2.科学 3.客 4.火车 5.绞吸 6.耙吸 输船 考察船 滚船 轮渡 挖泥船 挖泥船 1 2 2 2 2 2 2 1 2 2 2 2 2 1 2 2 2 2 2 2 2 1 2 1 1 4 2 1 税则号列 (供参考) 84609090 84604020 85023900 84842000 84831090 84821090 84842000 73053900 90261000 84789910 90148000 848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