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
实验八 酵母菌细胞数量和大小的测定

实验八酵母菌细胞数量和大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 学习和掌握酵母菌细胞数量和大小的测定方法3. 了解酵母菌作为微生物的特点和应用二、实验原理1. 显微镜使用方法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细小物体的仪器。
其主要部分包括光源、物镜、目镜、台架等组成部分。
在观察物体时,需要先将待观察的物体放置在载玻片上,涂上适量的药液,然后将载玻片放置在台架上,在显微镜下逐渐调整光源、物镜和目镜,直到达到最佳观察效果。
酵母菌是一种典型的单细胞真菌,其细胞大小通常在5-10微米之间。
在实验中,可以用显微镜对酵母菌进行观察和计数,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估算酵母菌细胞数量。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载玻片、盖玻片、万能药液、盐水、酵母菌培养液、移液管等。
2. 酵母菌细胞数量的估算(1)取一支移液管,吸取适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约0.5毫升)。
(2)加入适量的盐水(约0.5毫升),充分混合。
(3)将混合液滴在一张载玻片上。
(4)在载玻片上随意涂抹,使混合液均匀分布在玻片表面。
(5)在显微镜下对涂片进行观察,估算酵母菌细胞数量。
(1)准备一份酵母菌培养液。
(4)将盖玻片放置在载玻片上。
四、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2. 在观察酵母菌时,需要小心操作,避免将酵母菌培养液污染到实验室环境中。
3. 在显微镜操作时,需要小心调整光源和物镜,避免损坏镜头和影响观察效果。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获得酵母菌细胞数量和大小的估算结果。
根据所得结果,可以了解到酵母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数量和大小变化情况,从而为后续的酵母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和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酵母菌细胞数量和大小的测定方法。
同时,我也了解了酵母菌作为微生物的特点和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科学实验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进一步了解了微观世界的神秘和奥妙。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实验报告单

小组成员
组长:组员:
成绩等次
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
丝,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孢子。
2.用解剖针挑取少许长有袍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观察菌丝有没有颜色,直立菌丝颜色。
实验结论
1、在显微镜的视野下,酵母菌呈形,细胞中有、。
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
泡,这就是酵母菌。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
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
核和淀粉粒。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
行出芽生殖。
二、观察青霉
1.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
八年级生物学生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班2019年11月日
实验名称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目的要求
认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材料用具
酵母菌培养液、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稀释的碘液、吸水纸
方法步骤
一、观察酵母菌
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
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抽查 实验16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初中生物实验16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科目初中生物实验名称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目的认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稀释的碘液,吸水纸。
实验步骤一、观察酵母菌:1.制作酵母菌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外形及液泡。
3.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后,再次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细胞核、淀粉粒和出芽生殖。
二、观察霉菌:1.用放大镜观察青霉的直立菌丝。
2.制作青霉的直立菌丝的临时装片。
3.用显微镜观察菌丝的颜色;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
实验记录1.画出酵母菌的结构简图。
要求:布局合理、点线规范整齐,正确表示明暗,正确标注细胞结构名称。
2.描述青霉孢子的颜色和着生状态。
初中生物实验16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学生实验报告学校学生姓名实验名称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步骤一、观察酵母菌:1.制作酵母菌细胞临时装片。
2.用观察酵母菌的外形及液泡。
3.在的一侧滴一滴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后,再次在显微镜下观察,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和。
二、观察霉菌:1.用观察青霉的直立菌丝。
2.制作青霉的直立菌丝的临时装片。
3.用显微镜观察菌丝的颜色;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
实验记录1.画出酵母菌的结构简图。
(要求:布局合理、点线规范整齐,正确表示明暗,正确标注细胞结构名称。
)2.青霉孢子为色(4分)。
孢子在菌丝顶端呈状着生。
得分初中生物实验16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学生实验报告评分标准实验名称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步骤(10分)一、观察酵母菌:1.制作酵母菌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外形及液泡(1分)。
3.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后,再次在显微镜下观察,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8分)。
二、观察霉菌:1.用放大镜观察青霉的直立菌丝。
(1分)2.制作青霉的直立菌丝的临时装片。
3.用显微镜观察菌丝的颜色;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
实训五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定

实训五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定一、实验目的1、观察酵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出芽繁殖;2、掌握鉴别死活酵母细胞的染色技术;3、学会水浸制片观察酵母菌。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细胞一般呈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状或分枝状的假菌丝。
其细胞核与细胞质有明显分化,菌体较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在高倍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到胞内有明显的细胞核和内含物。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
无性繁殖大多是以出芽的方式进行,也有分裂繁殖;有性繁殖则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
酵母菌的母细胞经过一系列的芽殖后,如长大的子细胞不与母细胞分离,就会形成藕节状的假菌丝,成为假丝酵母。
用生理盐水(或水-碘液染色液)制作水浸片可以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出芽繁殖方式。
用美蓝染色液制水浸片可鉴别酵母细胞的死活状态。
美蓝是一种弱氧化剂,氧化时呈蓝色,还原后呈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时,活酵母细胞因新陈代谢不断进行,胞内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能将进入细胞的美蓝还原,使得细胞呈无色。
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为无色,而老化细胞还原能力弱,染色后呈淡蓝色,死细胞则失去还原能力,被染料染成蓝色。
三、实验材料1、菌种:啤酒酵母或葡萄汁酵母(制成斜面培养物或液体培养物)2、试剂:0.1%吕氏美蓝染色液、0.05%吕氏美蓝染色液、水-碘液染色液(革兰氏染液用碘液:水=1:3)、0.85%生理盐水3、仪器及其他:显微镜、擦镜纸、接种环、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酒精灯、蒸馏水、吸水纸等四、实验时间2课时五、实验步骤(一)生理盐水浸(封)片(酵母菌的形态观察)1、在载玻片中央加1滴无菌生理盐水(不宜用无菌水制作水浸片,否则细胞易破裂),然后以无菌操作从斜面培养基上用接种环取少量啤酒酵母菌苔与生理盐水混匀,使其分散成云雾状薄层。
2、用镊子取洁净盖玻片,先将其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缓慢地将盖玻片放下,避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3、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大小及出芽情况。
【2017年整理】实验八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实验八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一、实验目的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2. 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3.掌握酵母子囊孢子的观察方法。
二、实验原理1. 酵母菌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大小通常比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不必染色即可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但由于细胞个体大,采用涂片的方法制片有可能损伤细胞,一般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法或水-碘液浸片法来观察酵母细胞。
大多数酵母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也可以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
本实验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法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并对酵母细胞进行死活染色鉴别。
2. 美蓝染液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溶液对酵母活细胞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对代谢作用微弱或死细胞,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因此,不仅用此法可观察酵母细胞形态,也可用来鉴别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三、实验材料1. 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培养1天的麦芽汁(或豆芽汁)液体培养物。
2. 溶液或试剂0.1%吕氏碱性美蓝溶液、5%孔雀绿水溶液、0.5%番红水溶液、95%乙醇,等。
3.器材显微镜,擦镜纸,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接种环、镊子等等。
四、实验步骤1、酵母菌出出芽方式的观察及死活鉴定(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然后按无菌操作接种蘸取取少量液体酵母放在染液中,混合均匀,染液不宜过多。
注: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
用接种环将菌体与染液混合时,不要剧烈涂抹,以免破坏细胞。
(2)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
注:盖玻片不宜平放,以免产生气泡。
(3)将制片立即放在显微镜下镜检,先用低倍镜然后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实验二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霉菌的形态观察酵母菌和霉菌都是微生物,通过观察这两种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可以确定它们的种类。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以帮助区分微生物的种类。
在本实验中,将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以帮助区分它们。
实验步骤:1.准备显微镜,然后准备两种微生物样本:酵母菌和霉菌。
2.上照相纸,把每种样品的一小部分放在照相纸上。
3.用显微镜观察未涂抹物质的样品。
4.把溶液放在样品上,涂抹照相纸,再放入显微镜观察它们。
酵母菌的形态:在不涂抹任何物质的情况下,酵母菌呈流线形,由单个、多个的条状成分构成,在高倍镜下观察时呈多条状也可以看到酵母菌有两极分布的特点。
涂抹染色液后,酵母菌的特点是单个、多个长条状悬浮物,它们是由许多一样的小球状物体组成的,小球状物体有链分子状的特点,且在高倍镜下具有清晰的轮廓。
不涂抹染色液时,霉菌呈马尾形,有单个、多个马尾形条状成分。
马尾形较长,比酵母菌要长。
涂抹染色液后,霉菌的形态有许多变化,形状如贴壁小细节一样,贴壁小细节略微弯曲,表现在高倍镜下长条形,上面有明显的螺旋纹路。
总结:本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了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果表明:酵母菌与染色液无关时呈流线形,由单个、多个的条状成分构成,在有染色液的情况下,它的特点是单个、多个长条状悬浮物,是由许多一样的小球状物体组成的,而霉菌不涂抹染色液时呈马尾形,有单个、多个条状成分,涂抹染色液后它的形状如贴壁小细节一样,贴壁小细节略微弯曲,表现在高倍镜下长条形,上面有明显的螺旋纹路。
本实验中,把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作了比较,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
因此,可以从形态上来区分酵母菌和霉菌。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酵母菌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观察酵母菌的形态。
二、实验原理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常用工具之一。
它是用来放大细菌、真菌、病毒、单细胞等微生物肉眼无法观察的微小结构的光学仪器。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包括镜头系统、光源、机械系统和目镜系统。
镜头系统包括目镜和物镜,光源是用来照射样本的光源。
机械系统包括支撑和移动的部分,目的是将样本放到光学系统中进行观察。
目镜系统用来放大样本图像并观看。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营养模式为化学合成型与发酵型。
常见的酵母菌有酿酒酵母、面包酵母等。
它们的大小一般在1-5微米左右,形状呈球形、椭圆形或短棒形。
酵母菌能形成菌丝,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三、实验方法1.将显微镜移动到桌子上并固定。
2.将目镜放置在顶部的镜头上。
3.调整物镜的位置,使其与样本平齐,同时调整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在调整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接触到样本。
4.将透射光源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以达到适当的照射强度。
5.将酵母菌样本涂在载玻片上。
6.将载玻片放到显微镜的机械系统上。
7.观察样本并记录所见的情况。
4.处理数据观察并记录显微镜下看到的酵母菌样本形态及数量。
五、实验结果经过观察,酵母菌呈球形和椭圆形,大小约在1-5微米之间。
本实验观察了显微镜的构造以及使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观察了酵母菌的形态。
酵母菌是一种典型的单细胞真菌,大小约在1-5微米之间,通常呈球形和椭圆形,并且能形成菌丝。
本实验结果表明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观察微细结构的形态,为后续实验提供了基础。
观察酵母菌注意事项

观察酵母菌注意事项简介观察酵母菌是基础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等环境中。
其小型、生长快、易于培养和操作的特点使其成为理想的实验材料。
本文将介绍在观察酵母菌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并以Markdown文本格式进行输出。
实验材料准备在进行酵母菌观察前,您需要准备以下实验材料:1.酵母菌培养基:选择适合您的研究目的的培养基,常见的培养基有YPD培养基、SD培养基等。
2.无菌培养皿或小型试管:用于培养和观察酵母菌。
3.显微镜:用于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
预实验准备在进行正式观察之前,您需要进行一些预实验的准备工作:1.酵母菌培养: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基中,并进行培养。
通常情况下,将酵母菌菌种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如过夜),使其适应新的环境。
2.检查培养物:在正式观察之前,对培养物进行检查。
观察培养物是否清晰,有无杂质等。
确保培养物质量良好,不影响观察结果。
3.调整显微镜: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焦距,确保观察时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观察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样本:根据您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酵母菌样本进行观察。
不同类型的酵母菌在形态和生长特性上可能存在差异。
确保您选择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2.使用规范的操作技巧:在进行观察时,要注意使用规范的操作技巧。
避免污染样本和培养基,确保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3.观察培养基上的酵母菌生长情况:观察培养基上酵母菌的生长情况。
注意生长的密度、颜色和形态等特征。
可以记录下来并与您后续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4.观察酵母菌的细胞形态:使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细胞形态。
注意细胞的大小、形状和结构等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反映酵母菌的生长状态和健康状况。
5.注意观察时间和温度:观察酵母菌时,注意观察的时间和温度。
有些酵母菌在特定的温度下会显示出不同的生长特性。
确保您在合适的时间和温度下进行观察,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6.记录观察结果:在进行观察时,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
实验日期实验班级姓名
【目的要求】
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及酵母菌的芽体
【材料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碘液、吸管、吸水纸、烧杯和试管、酵母菌或发酵的面肥、蔗糖
【方法步骤】
1、制备酵母菌培养液。
实验前,将一小块鲜酵母或发面面肥溶于蔗糖溶夜,然后至于温暖
处培养。
2、制作酵母临时装片。
用吸管从酵母菌培养液的上面吸一小滴液体,均匀地涂在载玻片上。
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盖在液滴上。
3、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临时装片。
先用低倍镜找到酵母菌,注意找出长出芽体的个体。
然后换高倍镜,自习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4、染色观察。
在临时装片的盖玻片一侧滴一小滴碘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使酵母菌染色。
染色后继续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讨论】
1、酵母菌的形态结构与细菌的形态结构有何不同?
2、酵母菌长出芽体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