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工艺美术史
秦汉工艺美术史

规矩纹镜 1.又称“TLV”镜
谢谢
美学特征变化
风格由静谧走向自由清新 线条由直线转向曲线 由写实风格趋向抽象风格
以人为本、丰富博大、承上启下
汉朝工艺美术成就的代表品类 丝绸、漆器、青铜器
汉代丝绸
汉代以前基本没有纺织品保存至今 两汉丝绸成就极高,称为“丝绸的时代” 产地:都城、临淄、襄邑、成都
丝绸图案 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云气纹
汉代漆器
西汉漆器达到巅峰 民间制作使用繁多 东汉后衰落,与瓷器崛起有关
夹纻
一种轻巧漆器胎体的制作方法,纻即麻布。 做法:以木或泥做成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 去掉内胎,再于麻布壳上髹漆。 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魏晋以来,多用于制作塑像(敦煌塑像)。
代表作品 多子奁盒、耳杯、漆器饮具
青铜多枝灯: 1.高大如树 2.灯盘多大十余只 3.灯盘最高为鸟形,其余为桃形 4.多放在宽大的殿堂中
博山熏炉 1.造型如豆 2.细节丰富 3.与长生不老思想有关 4.错金银
错金银: 青铜等金属器物的装饰方法。始 于春秋战国,两汉及其以后仍在 沿用。做法:在器物上刻出图案, 于刻纹内镶嵌金银丝或片,再打 磨平滑。使器物有精巧华丽的装 饰效果。
汉代四神纹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称“四灵纹”。 分别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春秋夏冬四个季节。 体现了汉人的神仙思想和辟邪求福的观念。 广泛用于丝绸、铜镜、瓦当的装饰图案中
云气纹
汉代主要的装饰纹样,其流行同神仙思想有关。 它增加了图案的动感,既可分割画面,又能使各装饰区 产生统一的效果。 常与动物纹搭配组成图案。
多子奁盒 可在一件较大的容器中,紧密地放置若干较小的容器。 节省空间、携带方便,清洁卫生。汉代常作为女性外出盛放洗刷 用品的容器。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中国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社会较为稳定,统治者采取的休 养生息政策,客观上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使社会经济日趋繁 荣。秦汉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许多重大的社会活动和工程建设, 都由中央出面组织,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宫殿 和陵墓等。这种集权政治制度,反映在工艺美术上则是它的统一性 和巨大性。西汉时期中央和地方还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手工业 生产,加上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工艺美术在前代的基础上获得了全 面的发展,其中的某些门类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是西汉时期青铜工艺的灯具,出土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盛之妻 窦绾墓,高48厘米,人高44.5厘米,通体鎏金,[1]金色是中国古代皇权的 特有色,颜色相比中国其它出土的古代灯具,格外的金灿灿。虽然外型古朴, 仍掩藏不了它的富贵皇室光辉,不愧是只属于宫中皇室使用,它的造型和用 途在现代可称作落地灯。上面刻有长信尚浴等铭名共65字,以人俑为主要造 型,而不同于秦汉时期仿生动物造型。它的用途是属于带烟道式座灯,人物 的衣袖和手臂部分被巧妙地设计为烟道,烟道被掩藏之中,浑然天成,长信 宫灯同那一时期的带烟道式灯具,可称得上是最早的保洁灯。全器6部分有 机结合在一起,也可拆卸。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 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龙雀。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 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 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 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 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 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 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 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21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技法与装饰 秦汉漆器的装饰技法有:彩绘、锥画、金银箔贴花、镶 嵌、扣、鎏金等。秦汉漆器的装饰花纹精致华美,有云 气纹、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几何纹。
左图:“君幸酒”云纹漆耳 杯,饮食器。椭圆形,圆唇, 小平底,月牙状的双耳稍微 上翘。杯内髹红漆,以黑漆 绘卷云纹,底黑漆书“君幸 酒”三字,即“请君饮酒” 之意。外壁和杯底髹黑漆, 光素无纹。口沿外部及两耳 上以朱、赭二色绘几何云纹, 耳背面朱书“一升”二字表 示容积。
文化、科技:
产生了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在学术 领域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思想得到了 解放,文化艺术领域日臻繁荣,科学技术领域出 现前所未有的景象。
3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总的时代风貌,是突破了商周时期浓厚的神 秘色彩,造型上注重实用,充分体现材料本身的美,追求 做工之精巧和形体之灵巧。装饰上面向现实生活,由装饰 纹样向装饰绘画过渡,虽仍有许多神话幻想题材,但能把 幻想与现实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加以表现。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社会经济 有着全面的发展,手工业中陶瓷、铜器、漆器、纺 织等均较发达。
2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生产格局:
期间,黄河中下游仍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今日的河南、山东、河北及山西南部的工艺美术生产 极为兴盛。当时都城内官府作坊最为集中,因而西汉 长安、东汉洛阳成为高档工艺品生产的重要地点。同 时,秦汉的民间工艺美术也异常发达。
25
xx
第五章-秦汉的工艺美术

• 当然,汉代的艺术也有许多静止状态的形象,在静态之中仍然令人感受到内在的运动力量 的速度感。在这里,人物不是以其精神、心灵、个性或内在状态,而是以其事迹、行动, 也就是他对世界的直接外在关系来表现他的存在价值。也正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 靠细节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 何细部的重视描绘,便构成了汉代艺术的“古拙”风貌。我们看到的是笨拙古老,姿态不 符合常理,长短不符合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的突出,但这一切根本没有减弱 汉代艺术的运动、力量和气势的美,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正是这种不加修饰的古拙之美构 成了汉代艺术风貌。
类有螭形镜、草叶镜、星运镜,汉武帝后又有日光镜、昭明镜 等。
螭形镜
昭明镜
“内清以昭明,光象夫日月”
2、中期,包括西汉末至王莽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流行规矩镜,其又称规矩四神镜,因其纹饰上有类似于T
LV的图形,外国学者也称之为TLV镜。
规矩镜
关于TLV,实际 上是古代六博的棋格。 而六博则是古代宴乐时 的一种文娱活动。
“见日之光”透光镜
第四节 金银工艺
• 汉代金银器是中国古代金银加工工艺的又一个高峰期,尤以掐丝和焊缀金珠工艺最为成 熟。掐丝工艺,是将捶打成极薄的金银片剪成细条,慢慢扭搓成丝。焊缀金珠工艺是将金 片切碎后加热熔聚成粒,使其凝结在金银丝一端备用。
• 掐丝工艺和金银珠工艺通常结合在一起使用,许多器物即是掐丝工艺的精品,又是金银珠 工艺的杰作。大云山汉墓出土的小金花泡,形状如纽扣,直径仅1厘米左右,用薄金片锤出 半球形,周围有用金丝捻成的两重边饰,顶面也有金丝捻成的花瓣和焊缀得极为细小的金 珠,工艺极其精湛。而羊角纹金饰片也是汉代金银加工工艺的代表作,由于在满城中山王 墓和广州南越王墓中均出土过同类物品,一般认为此类羊角纹金饰片的使用规格极高。
秦汉工艺美术史

秦汉工艺美术史一、概述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我国工艺美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陶瓷、漆器、丝织品和青铜器四个方面,探讨秦汉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二、陶瓷秦汉时期的陶瓷制作工艺日臻完善,制作技术和装饰手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陶瓷制作中普遍采用胎釉法,使得陶瓷具备了一定的瓷化特性。
同时,秦汉时期的陶瓷装饰十分丰富多样,常见的有刻花、印花、刺花等装饰手法,使得作品更加生动精致。
此外,秦汉时期还出现了很多精美的陶瓷器物,如剑套、锡珪、壶、罐等,这些作品既实用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三、漆器漆器是秦汉时期的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形式。
秦汉时期的漆器工艺相对成熟,制作技术和装饰手法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漆器通过在器物表面涂刷上数层漆油,经过多道磨砂和镶嵌等工序,最后经过打磨和抛光,形成一个光滑、坚实的漆层。
漆器的装饰通常采用雕刻、镶嵌、彩绘等方法,图案多样,形象逼真。
漆器不仅具备实用功能,还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成为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爱不释手的艺术品。
四、丝织品秦汉时期的丝织品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对丝织品纺织和染色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丝织品的品质得以提升。
秦汉时期的丝织品以丝织缎、丝织罗等为主,纹饰繁密、色彩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丝织品在服饰、礼仪用品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秦汉社会上流行的时尚品。
五、青铜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而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造型丰富多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青铜器制作工艺精湛,铸造技术高超,铸件往往制作精美,刀削痕迹清晰可见。
青铜器的装饰通常采用铭文、纹饰和铜钿等方式,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有立体感。
六、总结秦汉时期是我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时期,陶瓷、漆器、丝织品和青铜器等工艺品制作水平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五章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具有代表性的纹样有蟠螭纹、蟠虺(hui)纹等。
蟠虺纹 蟠螭纹
春秋战国青铜器的加工方法,种类很多,从而大大加
强了其装饰艺术的表现力,丰富了它的工艺形象。大体方 法有:1、焊接 2、刻划 3、镶嵌 4、金银错 5、鎏
金 6、镂空(一般使用失蜡法)
宴乐渔猎攻战铜壶(p70)
春秋战国期间用失蜡法制作的杰作——曾侯乙墓青
春秋战国金器
金盏、金勺(曾侯乙墓)
战国末期龙凤纹金花银盆
二、丝绸
丝绸是个统称,泛指以蚕丝织造的各类纺织品,包括较为
朴素的绢、缣(jian细绢)、绸,甚为轻薄的纱、縠(hu/
有皱纹的纱)以及若干种罗(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重纹 彩的绫(一面光的很薄的丝织品)、绮(有文彩的丝织品)、 缎(一面光质地厚密的丝织品)、绒、刻丝(一种欣赏装饰 性丝织品)等。除染色以外,丝绸的装饰方法有织纹、印花、 刺绣、彩绘等。
错金银青铜 有流鼎
而如簋、鬲、簠、盂、觚、爵、角、斝、觯、卣、彝、觥等, 这些以前重要的礼器数量逐渐减少,以至于无。 而一些新的更加讲究实用的器形开始出现,如耳杯、洗、浴 缶等,它们都是专为日常生活所作。
战国青 铜耳杯
春秋战国时期壶的造型尤其丰富:
青铜莲 鹤方壶
错银几 何纹青 铜扁壶
尽管还屡见轮廓繁复的实例,但简约却是青铜器造型发展的
春秋战国时期,纺织成为各诸侯国富国强邦的重要行业,
官府与民间纺织业都很发达。这一时期的丝绸织造非常精美。 云雷纹、菱形纹、龙凤纹、舞蹈人物、狩猎等是春秋战国丝 织品的常用装饰纹样。
春秋战国丝织品图例
菱形纹锦
龙凤虎纹绣
四、漆器工艺
概说
所谓漆器就是以加工过的熟漆髹(xiu)饰的器物。从漆树上割取漆液后去
秦汉时期工艺美术史-17页文档资料

石器
画像石所描绘的扑朔迷离的宇宙世界,莽莽苍苍,横无际涯,具有一种 荡人心魄的巨大震撼力。这种深沉雄大的艺术气魄,是时代的产物。两汉 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辉煌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强大 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宽阔历史舞台上,各类生机勃勃的英雄人物应时而出, 上演了一幕幕足以令后世感叹唏嘘的慷慨雄壮的历史剧。这片英雄时代沃 作为典型的丧葬艺术,它表现的主题是生者祭祀、悼念死者的永恒悲剧题 材。但在艺术表现上,汉画像石并没有将死亡描绘得凄凄惨惨、悲悲切切, 而是充满了对未来、对生命的乐观与渴望。就这一点来说,汉画像石称得 上是古典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一方面,它作为丧葬艺术, 必须正视和尊重社会礼制和风俗,把当时祭祀祖先的场面加以提炼加工, 尽可能准确、真实而又细致铺张地描绘出来;另一方面,它又力图表现人 们对生命战胜死亡的渴望。将个人的生死放到宇宙世界的永恒变化中去进 行表现,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命题。用远古神话去描绘宇宙世界,使 汉画像石不仅具有一种扑朔迷离的神秘魅力,而且充溢着一股朴野古拙的 力量。
谢 谢!
Thank you
玉器
名称:玉带钩 类别:玉器 时代:西汉中期 尺寸:长6.2厘米 出土时间及地点: 1972年江苏省 铜山县小龟山汉墓出土
西汉玉带钩属青玉,部分受沁泛黄。器作长条倒钩形,长把 短钩,形体是前圆背平,前挺后弯,钩首作鸭头状,后背弯 曲处带一长方形扣钮,整件如一伸脖曲颈的鸭子,造型美观。 玉质带钩始于战国,它是人们用在腰带上起扣拢腰带的作用, 故名带钩,带钩有以铜、铁、玉等多种材料制成,带钩古时 又名“师比”。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组员:王媛,陈芙蓉,汪子美, 何娟,陈凯元,李泽,顾轩宇
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
秦代: 公元前二百五十年到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始王嬴政灭六国,结束了诸侯 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注中国历史册征候第一个中央集权注统一册封建国家,都城咸 阳。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文档资料

们的意识和愿望。
15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四神瓦当
16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文字瓦当: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千秋岁”瓦当
“汉并天下”瓦当
17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万寿无疆”瓦当
“长乐未央”瓦当
18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4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第二节 陶瓷工艺
5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车马俑
6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兵车俑
立射俑
7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跪射俑
武士俑
8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军吏俑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文化、科技:
产生了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在学术 领域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思想得到了 解放,文化艺术领域日臻繁荣,科学技术领域出 现前所未有的景象。
3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总的时代风貌,是突破了商周时期浓厚的神 秘色彩,造型上注重实用,充分体现材料本身的美,追求 做工之精巧和形体之灵巧。装饰上面向现实生活,由装饰 纹样向装饰绘画过渡,虽仍有许多神话幻想题材,但能把 幻想与现实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加以表现。
骑兵俑
9
江西科技学院
《中国工艺美术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员:王媛,陈芙蓉,汪子美, 何娟,陈凯元,李泽,顾轩宇
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
秦代: 公元前二百五十年到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始王嬴政灭六国,结束了诸侯 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注中国历史册征候第一个中央集权注统一册封建国家,都城咸 阳。
因为秦代历史只有短短十五年,在这一时期制造的工艺品也不是很多,考古 挖掘和传世的秦代工艺品相对都较少。
陶瓷
秦汉时期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除灰陶外,还有红陶和黑陶。以质地来 分有硬陶和软陶。硬质陶为生活用具,软陶往往涂朱绘彩,装饰繁缛,为 殉葬用的明器。秦代陶器的品种繁多,大多仿自铜器的造型。
最惹人注目的当然是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奇观。个个形体高大,和真人真 马大小相似,形象生动而传神。整个军阵严整统一,气势磅礴,充分展现 秦始皇当年“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统一中国的雄伟壮观情景。代兵 马俑写实性很强,人物形象的塑造简洁明快,对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关键’ 陛细节刻画入微,周密不苟,将人物性格的造型特征,糅合于艺术形象之 中。明快洗练,深沉雄大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品
石器 玉器 陶瓷 木制品 青铜器
石器
名称:制车轮画像石 时间:汉代时期 类别:石器 用途:装饰墙面
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大多没有留下名字的 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 石刻艺术品。
石器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武氏墓群石刻俗称武氏祠或武梁祠,位 于山东嘉祥县城南的15公里的武翟山村, 是东汉末年(147--189年之间)武氏 家族墓地上的石构装饰建筑,现存石狮 一对,汉碑两方,汉画像石46块。汉画 像石内容之广泛、思想内容之深邃、雕 刻技术之精湛,居全国汉代画像石之前 列。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 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灯、朱雀灯等。封建贵族不仅把铜灯
用作照明的实用工具,同时也把它视
作重要的案头实用雕塑品,其中鎏金
的“长信宫灯”形体精美,构造巧妙,
捧灯宫女作跪地侍奉状,人物性格鲜
明,是工艺技术与雕塑完美结合的典
范。
铜灯构造精美,各个组成部分均可拆卸。 捧灯之宫女作跪地侍奉状,人物性格鲜 明;手臂作烟道,人像中空,可以容纳 烟,长信宫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 是工艺技术与雕塑完美结合的典范,是 汉代青铜雕塑工艺的典范。
玉器
名称:云纹高足玉杯 类别:玉器 时代:秦代(公元前 221年~公元前206年 ) 尺寸:高14.5厘米 口 径6.4厘米 足径4.5厘 米 出土地点:西安市西 郊车张村阿房宫遗址内 出土
秦云纹高足玉杯呈青色。杯身呈直口筒状,上层饰有柿蒂、 流云纹,中层勾连卷云纹,下饰流云、如意纹。足似豆形, 豆的腹部刻有丝束样花纹,玉杯上方与下方均有水银沁, 余下多为黄香沁及铁锈斑。为秦代罕见的佳作。
陶瓷
击鼓说唱陶
秦汉陶俑的造型不仅有威武的军阵,也
有这样极具生活气息的人物。该件陶俑 以灰陶作胎,手塑成型,左臂挟鼓,右 手举槌作击鼓状,正忘情地进行说唱表 演。其手舞足蹈的形态,眉飞色舞的表 情,将一位汉代“说唱艺术家”的现场 感觉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反映了东汉时 期高超陶塑艺术水平。该件陶俑富含浓 郁的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四川的东汉 墓先后出土多件形象类似的击鼓说唱俑, 这表明当时蜀地说唱表演颇为流行。
石器
画像石所描绘的扑朔迷离的宇宙世界,莽莽苍苍,横无际涯,具有一种 荡人心魄的巨大震撼力。这种深沉雄大的艺术气魄,是时代的产物。两汉 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辉煌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强大 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宽阔历史舞台上,各类生机勃勃的英雄人物应时而出, 上演了一幕幕足以令后世感叹唏嘘的慷慨雄壮的历史剧。这片英雄时代沃 作为典型的丧葬艺术,它表现的主题是生者祭祀、悼念死者的永恒悲剧题 材。但在艺术表现上,汉画像石并没有将死亡描绘得凄凄惨惨、悲悲切切, 而是充满了对未来、对生命的乐观与渴望。就这一点来说,汉画像石称得 上是古典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一方面,它作为丧葬艺术, 必须正视和尊重社会礼制和风俗,把当时祭祀祖先的场面加以提炼加工, 尽可能准确、真实而又细致铺张地描绘出来;另一方面,它又力图表现人 们对生命战胜死亡的渴望。将个人的生死放到宇宙世界的永恒变化中去进 行表现,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命题。用远古神话去描绘宇宙世界,使 汉画像石不仅具有一种扑朔迷离的神秘魅力,而且充溢着一股朴野古拙的 力量。
武氏墓群石刻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分为神 话传说、经史故事、现实生活三大类。 这些画面的内容包含了政治、经济、文 化、军事和社会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 既是汉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又透视了历 史文化的积淀和社会发展轨迹,是中国 历史上的一部“百科全书”。尤其是其 中的历史人物故事最为丰富,有中国汉 画像石人物看山东,山东看武氏祠之说, 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
玉器
名称:玉带钩 类别:玉器 时代:西汉中期 尺寸:长6.2厘米 出土时间及地点: 1972年江苏省 铜山县小龟山汉墓出土
西汉玉带钩属青玉,部分受沁泛黄。器作长条倒钩形,长把 短钩,形体是前圆背平,前挺后弯,钩首作鸭头状,后背弯 曲处带一长方形扣钮,整件如一伸脖曲颈的鸭子,造型美观。 玉质带钩始于战国,它是人们用在腰带上起扣拢腰带的作用, 故名带钩,带钩有以铜、铁、玉等多种材料制成,带钩古时 又名“师比”。
木制品
秦汉漆木器
彩绘牛马鸟纹漆扁壶,秦, 云梦睡虎地四十四号墓出 土。木胎,挖制。扁壶一 面绘雄壮的公牛,另一面 绘并肩前进的奔马和飞鸟。 形象瑰丽。 漆器在中国古
代器物史上有一段占据主 流的辉煌时期,待瓷器成 熟之后才为之取代。Fra bibliotek青铜器
秦汉时期的铜器工艺生产是一个重要的部门,成就卓著。秦始皇陵兵马 俑坑出土的鎏金铜车马以其形体硕大,制作精良,著称于世。其他品种 有传统的鼎、敦、簋等。秦鼎造型腹浅、矮蹄足,腹间有一道弦纹,如 陕西户县宋村秦墓出土的鼎、西安历史博物馆所藏的秦蟠虺纹鼎。
蟠虺纹,又称“蛇纹”,以蟠屈的小 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盛 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鼎本来是古代的 烹饪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 和盛放鱼肉。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 陶鼎,夏商时期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 鼎。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 的方鼎两类,就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 两种,而这里呈现的就是无盖秦蟠虺 纹鼎。此鼎体型较大,花纹精细,圆 底,蹄形足,双附耳,耳两面有蟠虺 纹装饰,两侧运用的是回纹
青铜器
到了汉代,铜器已向日用器皿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品种。产量较大的
是灯、炉、奁、壶、洗、镜等,另外像鼎、壶、缶、卮、杯、盘、盆、
洗、釜、铫、锅、钟、铎、鼓等,亦有所生产。制作上以素器为主,而
少饰花纹。
汉代铜灯
(1)汉代铜灯的种类有:①盘灯;②
虹管灯;③筒灯;④行灯;⑤吊灯。
(2)西汉时期,铜灯代表作品有龙形
青铜器
汉代铜镜以单线条勾勒纹饰轮廓, 地纹与主题纹饰之别消失,主纹 成为铜镜的单一图案,不再使用 在地纹上饰主纹的表现手法。东 汉中期以后,又突破单线勾勒纹 饰轮廓的技法,运用浮雕技术表 现主题纹饰,使主题纹饰图案高 低起伏,层次分明,显得生动活 泼自然。纹饰的视角效果由单一 式的平面线条,变化为高低错落, 赋有立体感的图案纹饰,开创了 后世铜镜高浮雕的制作手法。 金银器
汉代: 汉朝时期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一段历史,分为“西汉”与“东汉”、蜀 汉三个历史时期,通常将西汉和东汉合称为两汉。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 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 其中,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尤为雄厚。
汉代的工艺手法以粗犷简练为主。 呈现出深沉、雄伟的气魄,是浪漫主义 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玉器
名称:东汉玉人 时间:东汉时期 类别:玉器 用途:系挂在腰间, 做配饰 尺寸:高4. 1厘米 收藏:南京博物院 出土时间及地址: 1980年江苏省邗江县甘 泉二号墓出土
东汉玉人属和田青玉,部分受沁泛白。圆雕作整体人形,以汉 八刀手法在面部琢出眉目嘴鼻,头戴高冠,宽带博衣,衣领右 衽,长裙拽地。腰部两侧横钻一孔,用以系挂。这一玉人,通 称“翁仲”,是迄今所见唯一的出土实物。
谢 谢!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