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新进展知识学习班

2014年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新进展知识学习班
2014年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新进展知识学习班

2015年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课程表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表现】 临床上可分以下类型: (一)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和上呼吸道卡他,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起病较急,初期有咽于、咽痒或烧的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听力减退,流泪。呼吸不畅,声嘶和少许咳嗽。个别病例有低热,畏寒、头痛。检查可有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一般5~7天痊愈。 (二)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病毒性咽炎的特征是咽部发痒和灼热感,但不剧烈。急性喉炎的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喉部疼痛,常有发热,咽炎和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 (三)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疤疹及浅表溃疡。 (四)咽结膜热: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儿童多见。 (五)细菌性咽——扁桃体炎: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辅助检查】 (一)血象:病毒性感染血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二)病毒和病毒抗体测定及细菌培养加药敏:以判断病毒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 【治疗原则】 以对症处理、休息、戒烟,多喝水,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为主。 一、对症处理:应用解热镇痛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的抗感冒复合剂或中成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双酚伪麻片、银翘解毒片等。 二、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住院诊疗常规

住院诊疗常规 呼吸系统疾病: 目录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2) 二、社区获得性肺炎 (3) 三、肺脓肿 (5) 四、支气管扩张 (6) 五、肺结核 (7) 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 (10) 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11) 八、支气管哮喘 (12) 九、肺血栓栓塞症 (14) 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6) 十一、特发性肺纤维化 (18) 十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20) 十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22) 十四、气胸 (23)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诊断标准】 症状:(1)起病较急,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流涕、鼻塞、咽痛、发热等o (2)常有刺激性干咳,晨起或夜间明显,受凉、吸入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等诱发或加重,初期咳少量黏液性痰伴胸骨后不适感;伴有细菌感染时咳嗽剧烈, 咳痰量增多,为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偶尔痰中带血。(3)全身症状较轻,体温一般不超过38 ℃。 2、体征:两肺呼吸音粗,有时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在咳嗽、咳痰后消失,伴有支气管痉挛时可有哮鸣音。 3、胸部X线可见肺纹理增多或正常。 【入院指征】 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时,可入院治疗: 1、疑有肺炎的老年或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衰、中重度COPD、肝病、肾病、心脑血管病、神经肌肉疾病和恶性肿瘤等)的患者。 2、经门诊治疗3周以上效果不佳症状持续的患者。 【住院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病原学。 2、胸部X线。 【住院治疗】 1、支持治疗:补充水和电解质。 2、对症治疗:物理降温、解热镇痛、化痰、止咳。 3、抗感染治疗。 【出院指征】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平稳。 【岀院带药】适当给予止咳、祛痰药物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上感 1. 过敏性鼻炎: 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粘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有突发的连续喷嚏、鼻痒、鼻塞、大量清涕,无发热,咳嗽较少。查体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 2. 流行性感冒: 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症状。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涂片,免疫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断。 3.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表现为咳嗽咳痰,鼻部症状较轻,血白细胞可升高,X线胸片常可见肺纹理增强。 4.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鼻咽部症状明显,咳嗽轻微,一般无痰。肺部无异常体征。胸部X线正常。 肺炎 1. 肺结核: 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

晕厥,呼吸困难较明显,颈静脉充盈。 X线胸片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减少,有时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动脉血气分析常见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 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MRI等检查可帮助鉴别。 支气管扩张 1. 慢性支气管炎: 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患者,在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咳嗽、咳痰明显,多为白色黏液痰,感染急性发作时可出现脓性痰,但无反复咯血史。听诊双肺可闻及散在干湿罗音。 2. 肺脓肿: 起病急,有高热、咳嗽、大量脓臭痰;X线检查可见局部浓密炎症阴影,内有空腔液平。急性肺脓肿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炎症完全吸收消退。若为慢性肺脓肿则以往多有急性肺脓肿的病史。 3. 肺结核: 常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毒性症状,干湿罗音多位于上肺局部,X线胸片和痰结核菌检查可作出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

1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 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史采集】 1.诱因:受凉、劳累。 2.症状: (1)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头痛、疲乏等。 (2)局部症状:鼻卡他症状--喷嚏、流涕(初为浆液性,后为混浊脓性)和鼻塞,咽、喉卡他症状——咽干、咽痒、灼热感和声音嘶哑,干咳或胸骨后疼痛等。 【物理检查】 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皮疹以及全身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 (1)鼻、咽腔粘膜。 (2)扁桃体。 (3)喉部。 (4)颌下淋巴结。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病毒分离和病毒抗体检测。 3.细菌培养。 【诊断要点】 1.病史:起病多较急,但是预后良好,一般于5~7日痊愈; 2.症状和体征:仅表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和鼻、咽腔充血水肿及分泌物;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见黄色点状脓性分泌物;喉部水肿以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在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并有核左移。病毒分离及病毒抗体检测、细菌培养阳性可作出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 2.过敏性鼻炎。 3.早期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相似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伤寒、斑疹伤寒等。 4.奋森咽峡炎。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多饮水,摄入富含维生素饮食,适当休息。 2.抗感染治疗:可用吗啉双呱0.1~0.2g,tid口服,金刚烷胺0.1g,bid口服,三氮唑核苷10~15mg/kg/d分2次,肌注或用10%葡萄糖溶液稀释成1mg/ml,缓慢滴注,以及板兰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针剂等清热解毒剂抗病毒,但治疗效果不肯定。细菌感染可用青霉素,麦迪霉素或磺胺类药物。 3.对症治疗:头痛、发热可口服阿司匹林,消炎痛,去痛片等。咽痛可用六神丸,喉症消炎丸,溶菌酶片等。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要点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要点 阻塞性肺气肿 一、临床表现: 症状:在咳嗽、咳痰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体征: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听诊心音遥远,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 二、实验室检查: 1.X线: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的透亮度增加。 2.呼吸功能检查:FEV1/FVC%<60% ,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 三、并发症: 1.自发性气胸 2.肺部急性感染 3.慢性肺心病 四、诊断: 1.气肿型:隐袭起病,病程漫长,常发生过度通气,呈喘息外貌 2.支气管炎型: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 3.混合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3.肺血管疾病 二、发病机理: 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1)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缺氧、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 (2)解剖学因素:肺小动脉血管炎甚至完全闭塞,肺泡内压增高,压迫肺泡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网毁损,肺血管收缩与肺血管的重构。(3)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缺氧使醛固酮增加、肾小动脉收缩,导致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多。2.心脏病变和心衰 3.其它重要器官的损害 三、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慢阻肺的表现。肺气肿征,呼吸音减弱,心浊音界不易叩出,心音遥远,P2亢进,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剑突下心脏搏动,颈静脉充盈,肝上界及下缘明显下移。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呼衰心衰 四、实验室检查: 1.X线: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mm,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 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肥大征 2.心电图:电轴右偏,重度顺时针向转位,RV1+SV5>=1.05mv,肺性

呼吸系统疾病重点总结

慢性支气管炎 一、慢支就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得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 二、症状 ①咳嗽以晨间咳嗽为主,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 ②咳痰一多为白色泡沫样谈,偶可带血,清晨排痰较多,起床后或变动体位可刺激排痰 ③喘息或气急喘息明显者称喘息性支气管炎 三、体征 早期多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啰音,咳嗽可减少或消失。如合并哮喘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并伴呼气相延长。 四、诊断 依据咳嗽咳痰或喘息气急,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并排除其它慢性气道疾病 五、鉴别诊断 1、咳嗽变异型哮喘以刺激性咳嗽为特征,灰尘油烟冷空气等容易诱发咳嗽,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疾病史,对抗生素治疗无效,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可鉴别 2.、嗜酸性细胞支气管炎临床症状类似,痰诱导检查嗜酸细胞比例增加≥3%可诊断 六、急性加重期治疗 1、控制感染:喹诺酮类,大环类脂类,磺胺类等 2、镇咳祛痰:复方甘草合剂,复方氯化铵合剂,溴己新 3、平喘:氨茶碱,茶碱控释剂,或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加糖皮质激素吸入 七、缓解期治疗 1、戒烟,避免有害气体或颗粒吸入 2、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3、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可试用免疫调节剂或中医中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COPD就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得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二、症状 ①慢性咳嗽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 ②咳痰多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样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排痰增多, 可有脓性痰 ③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力就是出现,后期逐渐加重,甚至休息就是也感气短,就是COPD 得标志性症状 ④喘息与胸闷 ⑤其它晚期患者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 三、体征早期可无异常体征,随病情进展而出现 视诊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胸骨下角增宽),呼吸浅快,可有缩唇呼吸 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与肝浊音界下降 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可闻及干湿罗音 四、诊断 依据吸烟等高危因素,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异常。不完全可逆得气流受限就是COPD得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及FEV1 <80%预计值) 五、鉴别诊断

呼吸内科诊疗常规

呼吸内科诊疗常规

呼吸内科分册(含血液、支气管镜) 一、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二章、流行性感冒·····················第三章、急性支气管炎····················第四章、慢性支气管炎····················第五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六章、支气管哮喘·····················第七章、肺部感染性疾病···················第八章、肺脓肿·······················第九章、支气管扩张·····················第十章、肺结核·······················第十一章、肺血栓栓塞症··················第十二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第十三章、原发性支气管炎肺癌···············第十四章、间质性肺疾病···················第十五章、胸腔积液·····················第十六章、气胸·······················第十七章、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第十八章、呼吸衰竭·····················二、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章、缺铁性贫血·····················第二章、巨幼细胞贫血····················第三章、再生障碍性贫血···················第四章、慢性病贫血·····················第五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三、支气管镜操作······················ 四、肺功能测定和血气分析·············

各科诊疗常规

各科诊疗常规 (一)DIC诊疗常规 1.DIC是一种继发于不同疾病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常继发的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产科意外,肿瘤及白血病,外伤及手术,输液及输血反应,肝脏疾病,血管疾病,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死,自体免疫性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肺复苏术后等。 2.DIC的特异性表现为广泛微血栓的形成伴受累脏器的功能障碍和凝血因子,血小板大量消耗及纤溶亢进引起出血。 典型病史包括基础疾病史,可有出血,微血管栓塞症状,低血压及休克表现,溶血表现。 体征:皮肤瘀斑,阴道流血,手术刀口大量渗血等多发出血倾向,体温升高,血压降低,低氧血症。 辅助检查:初筛:PT,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血小板计数。 确证:3P试验,FDP,D-二聚体。

其他:AT-Ⅲ含量,血浆FⅧ,血浆FⅧ:C活性DIC评分法。 3.诊断: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化验(DIC指标等) 4.鉴别诊断:1)重症肝炎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5.治疗: 一般治疗:清除病因和诱因 1)清理病理产科的子宫内容物 2)控制感染及败血症

3)抗休克 4)纠正缺氧(必要时呼吸机支持通气) 5)支持疗法 特殊治疗: 1)抗凝:肝素治疗:普通肝素5-7U/Kg/h 静脉输注,连用3-5天;低分子肝素75-150 IU/Kg/d,连用3-5天。 2)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新鲜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600-1000ml;血小板10U每次;纤维蛋白原首次2g,以后0.5g,Q8h或Q6h静滴;凝血酶原复合物400 IU静滴。 3)改善微循环障碍: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ml/d;复方丹参20-30ml,Q12h 4)抗血小板:用于慢性DIC。噻氯匹定250mg Q12h口服,连续5-7天;双嘧达莫500mg Qd静点,连续5-7天

最新1呼吸系统疾病汇总

1呼吸系统疾病

肺部感染性疾病 按发病场所和宿主状态分类---在不同环境和不同宿主发生的肺炎其病原学分布和临床表现等方面各有特点,治疗和预后亦有差异。 (医生能获得的第一手信息,指导初始经验性治疗!) 社区获得性医院获得性健康护理相关性免疫低下宿主 第一节社区获得性肺炎 一、病因 ①肺炎链球菌:最主要,约占2/3。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增加 ②非典型病原体:比例在增加,约占40%,且常与肺炎链球菌合并存在(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 ③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特别是合并COPD基础疾病者 ④ G-杆菌:酒精中毒、免疫抑制和结构性肺病(囊性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铜绿假单胞菌常见) ⑤新病原体:SARS冠状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等 机制 ?气溶胶吸入是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伯纳特立克次体等病原体的感染途径 ?口咽部分泌物微量误吸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和相关病原体的感染途径 免疫状态 + 基础疾病 + 感染途径

二、临床表现 1.起病 通常急性起病,可有差异。 2.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咳痰、胸痛为最常见,部分咯血。重症可伴呼吸困难 3.全身中毒症状及肺外症状 绝大部分有发热和寒战,可伴有头痛、乏力、纳差、腹胀、恶心、呕吐等。重症患者可出现休克、意识障碍、少尿甚至肾功能衰竭等。 4、体征 肺部炎症出现实变时触诊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可有管状呼吸音或湿罗音。重症病人可出现呼吸急促、发绀。 三、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通常升高,核左移,胞浆内中毒颗粒; 但老年人、重症病人、免疫抑制等病人可出现血白细胞总数下降→预后不佳;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红细胞沉降率可升高。 影像学检查 2、X线(表现呈多样性,与肺炎病期有关。) 早:急性阶段为渗出性病变,肺纹理增粗、病变肺段、肺叶见边缘模糊的片状或斑片状阴影。 慢性期:增殖性改变,或浸润、渗出病灶合并存在。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一、概述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是由于素体脾肺亏虚,或素有内热,致卫外不固,难以抵御外邪侵袭,经常出现流涕、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多由于患儿禀赋不足,肾气不充、肺脾气虚、营卫失调、积热内蕴等,导致卫外不固,邪毒侵入,留伏体内,反复发作,毒恋日久,进一步损伤正气,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小儿逐渐生长发育至肺脾肾脏气充实而止。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 1、诊断要点(采用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6期)王力宁等编写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中制定的标准) (1)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感冒6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感冒5次以上(2)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 (3)2次上呼吸道感染距第1次至少7天以上。 2、类证鉴别 与普通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疾病每次都是急性发作,以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为诊断依据;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为诊断依据。 (二)西医诊断 1、诊断要点:如下表所示。(参照王力宁,汪受传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2008,4(6):3~5) 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

注:(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4)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有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5)按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半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其中肺炎≥1次)。 2、鉴别诊断: 需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易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相鉴别。可进一步检查纤支镜、肺CT、呼吸道纤毛活检等。 三、诊疗计划 (一)阶段医嘱 急性感染期住院治疗,缓解期门诊治疗。急性感染期分别参考按照感冒、咳嗽、肺炎喘嗽诊疗。以咳嗽为例: 1、住院前期(1~5天):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是否需住重症抢救室或普通病房。向家属初步交代病情严重程度、诊疗计划、预后转归以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病情危重者应下病危通知书并让家属签署委托书、有创抢救同意书等相关医疗文件。 (2)入院常规检查项目:血、尿、便常规、C反应蛋白、生化全套、免疫1加4、结核抗体、表面抗原及丙肝抗体(如需要查梅毒及艾滋病抗体)、痰涂片、痰培养(如严重感染要查血培养)、痰抗酸染色、心电图、肺功能、肺CT(必要时做)、全腹B超、心脏彩超。必要时请五官科会诊进行相关检查。 (3)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西医治疗,并根据中医辨证进行药物及特色治疗。 2、住院中期(6~10天): (1)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细菌学检查调整抗生素使用,根据患者进食多少、心功能状况及电解质结果调整入液量,并根据中医辨证调整中医治疗,病情加重要积极寻找原因并及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予以解释。

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二)症状 呼吸系统的咳嗽、咳痰、咯血、气急(促)、喘鸣和胸痛等症状在不同的肺部疾病中常有不伺的特点。 1.咳嗽急性发作的刺激性干咳伴有发热、声嘶常为急性喉、气管和支气管 炎。常年咳嗽,秋冬季加重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咳嗽伴胸痛,可能是肺炎。发作性干咳(尤其在夜间规律发作),可能是咳嗽型哮喘,高亢的干咳伴有呼吸困难可能是支气管肺癌累及气管或主支气管,持续而逐渐加重的刺激性咳嗽伴有气促(急)则考虑特发性肺纤维化或支气管肺泡癌。 2.咳痰痰的性状、量及气味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痰由白色泡沫或黏液状转为脓性多为细菌性感染,大量黄脓痰常见于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铁锈样痰可能是肺炎链球菌感染,红棕色胶冻样痰可能是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伴大肠杆菌感染时,脓痰有恶臭。肺阿米巴病呈咖啡样痰。肺吸虫病为果酱样痰。痰量的增减,反映感染的加剧或炎症的缓解,若痰量突然减少,且出现体温升高,可能与支气管引流不畅有关。肺水肿时,则可能咳粉红色稀薄泡沫痰。 3.咯血痰中经常带血是肺结核、肺癌的常见症状。咯鲜血(特别是24 小时达300ml 以上),多见于支气管扩张,也可见于肺结核、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血栓栓塞症;二尖瓣狭窄可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咯血(参见第三篇第八章)。 4.呼吸困难可表现在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改变等方面。按其发作快慢分为急性、慢性和反复发作性。按呼吸周期可分为吸气性和呼气性呼吸困难。急性气促伴胸痛常提示肺炎、气胸和胸腔积液。肺血栓栓塞症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患者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慢性进行性气促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散性肺纤维化疾病。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且伴有哮鸣音,缓解时可消失,下次发作时又复出现。呼吸困难可分吸气性、呼气性和混合性三种。如喉头水肿、喉气管炎症、肿瘤或异物引起上气道狭窄,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或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广泛支气管痉挛,则引起呼气性呼 吸困难。此外,气管、支气管结核亦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气相或双相呼吸困难,并

Fibulin—1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Fibulin—1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腓骨蛋白-1(Fibulin-1)是腓骨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在人体多种組织器官均有其表达,最近有研究表明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癌、支气管哮喘、特发性肺纤维化等)都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将就Fibulin-1在一些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Abstract:Fibula protein -1(Fibulin-1)is a member of the fibula family,organized in various organs of the body has its expression,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any respiratory diseases(such as lung cancer,bronchial asthma,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etc.)are closely related.This paper will research progress in some respiratory related diseases in the system of Fibulin-1 is reviewed. Key words:Fibulin-1;Lung cancer;Bronchial asthma;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呼吸系统疾病是当今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与大气污染、吸烟、吸入性变应原的增加,病原学的变异及耐药增加、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并有进行性加重趋势,已成为医院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集体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已有研究表明,Fibulin-1在人体多种组织器官中均高度表达,并在呼吸系统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对腓骨蛋白-1(Fibulin-1)的充分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进行更准确的评估,并有希望为我们提供更有效的疾病防控和治疗策略。 1 腓骨蛋白-1的结构和功能 Fibulin-1的分子量大小约90~100 KDa大小,有着一个可变的C-端区及2个重要的前接异构体Fibulin-1C、Fibulin-1D。有研究证明,Fibulin-1主要分布于组织器官的基底膜、弹性纤维及结缔组织中。同时它也是一种血浆蛋白,并参与了多种细胞外超分子结构的组成。有研究表明,Fibulin-1在细胞的多种功能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形态学、生长过程、粘附作用及移动性,并与支气管哮喘、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肺癌等多种肺部疾病及人体许多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相关。 2 腓骨蛋白-1与呼吸系统疾病 2.1腓骨蛋白-1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的疾病之一,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气道重塑,它包括气道管壁的增厚,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的改变[1]及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增强。这些异常的改变可能来自于肺内的异常修复过程,如支气管平滑肌的异常增殖,而当前对哮喘患者症状的控制及治疗还不能完全阻止及逆转这种气道重塑。 ECM是一种由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动态和复杂的网状物,有助于维持和影响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症状体征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症状体征 一、以大叶分布的肺脏炎性病变,病理改变分为三期,充血期﹑实变期﹑消散期。 Lobar pneumonia is defined as an infection of lung parenchyma with a lobar distribution of consolidation. Its pathological chang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which include congestion, consolidation and resolution. 症状Symptoms 青壮年,诱因,起病急 Young adults with motivation, sudden onset. 寒颤﹑高热﹑胸痛﹑咳嗽﹑铁锈色痰 Chills, high fever, chest pain, cough, rusty sputum. 体征signs 急性热病容,呼吸困难,口唇疱疹。 Face of acute ill and fever, dyspnea, herpes labialis 视诊:呼吸动度减弱 Inspection: decrease of respiratory movement 触诊:语音振颤增强,气管居中 Palpation: increase of vocal fremitus, trachea in middle position 扣诊:浊音 Percussion: dullness 听诊:管状呼吸音,胸膜摩擦音,湿罗音 Auscultation: bronchial breath sound, pleural friction rub, rales.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确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 has been defined as a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airflow limitation, which is partially reversible and generally progressive. The exact cause of COPD still remains unclear, but mostly is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ly pulmonary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the harmful gases or particles. 症状:Symptoms 慢性咳嗽,咳痰,白色粘液泡沫痰,合并感染时可为脓性, 冬季加剧. Chronic productive cough, whitish mucoid frothy sputum, yellowish sputum when complicated with infection. aggravation in the winter, 气短或呼吸困难, 喘息 short of breath or dyspnea, wheezing, dyspnea with exertion. 体征:signs 1.视诊: 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呼吸动度减弱 Inspection: barrel chest, decrease of respiratory movement 2.触诊:语颤减弱 Palpation: decrease of vocal fremitus.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doc 41页)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doc 41页)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史采集】 1.诱因:受凉、劳累。 2.症状: (1)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头痛、疲乏等。 (2)局部症状:鼻卡他症状--喷嚏、流涕(初为浆液性,后为混浊脓性)和鼻塞,咽、喉卡他症状——咽干、咽痒、灼热感和声音嘶哑,干咳或胸骨后疼痛等。 【物理检查】 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皮疹以及全身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 (1)鼻、咽腔粘膜。 (2)扁桃体。 (3)喉部。 (4)颌下淋巴结。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病毒分离和病毒抗体检测。 3.细菌培养。 【诊断要点】 1.病史:起病多较急,但是预后良好,一般于5~7日痊愈; 2.症状和体征:仅表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和鼻、咽腔充血水肿及分泌物;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见黄色点状脓性分泌物;喉部水肿以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在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并有核左移。病毒分离及病毒抗体检测、细菌培养阳性可作出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 2.过敏性鼻炎。 3.早期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相似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伤寒、斑疹伤寒等。 4.奋森咽峡炎。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多饮水,摄入富含维生素饮食,适当休息。 2.抗感染治疗:可用吗啉双呱0.1~0.2g,tid口服,金刚烷胺0.1g,bid口服,三氮唑核苷10~15mg/kg/d分2次,肌注或用10%葡萄糖溶液稀释成1mg/ml,缓慢滴注,以及板兰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针剂等清热解毒剂抗病毒,但治疗效果不肯定。细菌感染可用青霉素,麦迪霉素或磺胺类药物。 3.对症治疗:头痛、发热可口服阿司匹林,消炎痛,去痛片等。咽痛可用六神丸,喉症消炎丸,溶菌酶片等。 ( 袁本通)

镁剂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一)

镁剂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一) 【摘要】镁离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和多种生物酶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随着镁剂药理作用的临床研究日益深入,镁剂在治疗哮喘、毛细支气管炎、重症肺炎合并心衰、呼衰、脑衰及肺动脉高压等呼吸系统疾病中发挥了解痉、平喘、镇静、祛痰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并在动物实验和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证实。随着镁制剂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镁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镁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是维持正常神经肌肉兴奋性和组织细胞能量代谢必不可少的因子,镁离子是生物体内多种酶系统中重要的辅助因子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镁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镁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镁剂除了传统的降压、利胆、导泻、抗惊厥等作用外,在临床各个系统疾病中都发挥了重要的生理功能,尤其在呼吸系统疾病及一些危重急症的处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将镁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1.镁剂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硫酸镁(MgSO4)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镁盐制剂。早在1936年Ressello就最先观察到支气管哮喘患者滴注硫酸镁后呼吸困难和喘息得到缓解的现象。1987年Okayama等1]报道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静滴MgSO4后呈现出明显的支气管扩张效应,肺功能测定证实MgSO4能有效降低呼吸道阻力,提高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和第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Volumeat1secondFEV1),改善肺功能,缓解哮喘症状。Mangat等2]观察到MgSO4雾化吸入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并作了一组临床对照研究显示:给予MgSO4溶液3ml(3.2%浓度)吸入后,哮喘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与沙丁胺醇雾化组对照,两组呼气峰流速(PeakExpiratoryFlowRacePEFR)分别提高了35%和42%(P>0.01),由此证明静滴和雾化硫酸镁均具有确切的平喘效果。Ciarallo等3]的研究发现有些哮喘患者使用β2受体激动剂无效,而使用硫酸镁却可发挥良好地解痉平喘作用:试验中32位6~18岁的中重度哮喘患儿,连续3次给予β2受体激动剂气雾吸入,呼吸困难仍未明显缓解,肺功能检测PEFR值仍低于预计值的60%,此时给与25%MgSO4溶液(25mg/kg)静点,结果50min后,MgSO4治疗组FEV1值提高了34%,对照组下降了1%(P=0.05),持续到第110min时,治疗组FEV1达到最大值,提高了75%,对照组只提高了5%,同时治疗组FVC、PEFR、呼吸困难评分(dyspneascores)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也都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为了进一步探讨MgSO4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治疗哮喘的作用,Nannin等4]将25%MgSO4溶液3ml与沙丁胺醇溶液2.5mg放入同一容器中雾化(等量沙丁胺醇+等量生理盐水雾化作对照),结果10min后,两组的PEFR值分别提高61%和31%(P=0.01),证明MgSO4与β2受体激动剂联用较单用β2受体激动剂更加有效,二者具有协同作用。Bloch等5]研究发现:治疗前哮喘症状越重、肺功能越差的患者,硫酸镁治疗效果越明显,肺功能指标改善也越多,尤其在严重哮喘发作时,尽早联用硫酸镁与β2受体激动剂,可最短时间内缓解症状,预防哮喘持续状态的来临。Downey6]认为:哮喘持续状态发作时单用氨茶碱不能奏效,且其利尿作用增加了尿镁的丢失,使缺镁加重,喘息不易缓解,加用硫酸镁则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研究表明MgSO4平喘的主要机制7-8]在于镁离子激活了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促使ATP 生成cAMP增多,cAMP/cGMP比值上升,并通过激活蛋白激酶及ATP酶,稳定膜电位,阻止过敏物质的释放,从而解除气道痉挛,改善缺氧状态,改善肺循环;镁离子是天然的钙拮抗剂,通过竞争钙结合位点,抑制钙内流,减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使支气管扩张;镁离子使运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量减少,对抗乙酰胆碱对平滑肌细胞的兴奋作用,直接解除平滑肌痉挛,缓解气道狭窄,改善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镁离子通过上调β2受体数目,增加气道粘膜上皮β2受体亲和力,提高哮喘患儿低下的β2受体功能,从而发挥支气管扩张效应。临床实验9]证明硫酸镁还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其防治

为什么老年人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它包括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节为甚。呼吸系统疾病之所以为常见病,这与呼吸系统的解剖部位和生理功能有关。 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各级支气管及肺泡组成。鼻粘膜分泌液体,使吸入的空气湿润,并可包裹吸入的异物,通过咳嗽或鼻涕排出。鼻腔、鼻咽部及鼻前庭的鼻毛,可阻挡灰尘和外来的异物通过。咽喉部如扁桃体,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对细菌和病毒有防御屏障作用,但也可形成病灶。气管与支气管具有大量的腺体分泌粘液,细支气管有纤毛柱状上皮,纤毛不断地向咽部方向摆动,以排除分泌物或异物,因此它具有保持呼吸道清洁、通畅、腺体分泌和免疫等生理功能。肺泡内有巨噬细胞,它对细菌等病原起到吞噬消灭作 用。然而,呼吸系统暴露在人类生活的大环境中,在自然界中又存在各种细菌、病毒、粉尘等物质。正常人每天大约有1万立升的外界空气通过上呼吸道吸入肺内,上述物质就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空气中的细菌及过敏源随呼吸进入肺内毛细血管网,损伤肺小血管导致疾病的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除外在致病因素的影响,内在机体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年人的组织代谢机能减退,支气管周围的弹性纤维网减少,因而对呼吸道的清洁能力降低,而容易发生感染。另外由于机体抵抗能力降低,免疫功能减退,周身脏器功能的衰退,如吞咽功能减低,异物不能及时排出而有损于呼吸道的通畅;心、肺、脑、肝和肾脏功能减退,都使机体的内在因素发生很大变化而导致感染的发生。由于上述原因,老年人的上呼吸道感染容易转为肺炎.而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可以有低热、轻咳、呼吸快、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精神萎糜,血白细胞总数不高,胸片肺内多为小片状阴影。 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首先应以预防为主。避免受凉,按时起居,避免劳累过度。保证饮食营养,增强机体素质。减少出入公共场合及与流感病人的接触,减低被感染的机会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已有其他脏器疾病者更应抓紧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除常规的消炎、止咳、祛痰及平喘治序外,应加强支持疗法,即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室内应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多饮水,食用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及有营养的物质,给予静脉补液。注意口腔清洁,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排痰以及保持呼吸道通畅。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一、概述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是由于素体脾肺亏虚,或素有内热,致卫外不固,难以抵御外邪侵袭,经常出现流涕、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多由于患儿禀赋不足,肾气不充、肺脾气虚、营卫失调、积热内蕴等,导致卫外不固,邪毒侵入,留伏体内,反复发作,毒恋日久,进一步损伤正气,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小儿逐渐生长发育至肺脾肾脏气充实而止。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 1、诊断要点(采用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6期)王力宁等编写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中制定的标准) (1)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感冒6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感冒5次以上(2)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 (3)2次上呼吸道感染距第1次至少7天以上。 2、类证鉴别 与普通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疾病每次都是急性发作,以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为诊断依据;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为诊断依据。 (二)西医诊断 1、诊断要点:如下表所示。(参照王力宁,汪受传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2008,4(6):3~5) 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

注:(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4)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有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5)按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半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其中肺炎≥1次)。 2、鉴别诊断: 需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易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相鉴别。可进一步检查纤支镜、肺CT、呼吸道纤毛活检等。 三、诊疗计划 (一)阶段医嘱 急性感染期住院治疗,缓解期门诊治疗。急性感染期分别参考按照感冒、咳嗽、肺炎喘嗽诊疗。以咳嗽为例: 1、住院前期(1~5天):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是否需住重症抢救室或普通病房。向家属初步交代病情严重程度、诊疗计划、预后转归以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病情危重者应下病危通知书并让家属签署委托书、有创抢救同意书等相关医疗文件。 (2)入院常规检查项目:血、尿、便常规、C反应蛋白、生化全套、免疫1加4、结核抗体、表面抗原及丙肝抗体(如需要查梅毒及艾滋病抗体)、痰涂片、痰培养(如严重感染要查血培养)、痰抗酸染色、心电图、肺功能、肺CT (必要时做)、全腹B超、心脏彩超。必要时请五官科会诊进行相关检查。 (3)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西医治疗,并根据中医辨证进行药物及特色治疗。 2、住院中期(6~10天): (1)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细菌学检查调整抗生素使用,根据患者进食多少、心功能状况及电解质结果调整入液量,并根据中医辨证调整中医治疗,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的内容,具体内容: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共至呼吸衰竭而致死。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英至呼吸衰竭而致死。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病 哮喘病英文: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俗称"吼病",祖国医学称〃哮证〃,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H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根据权威机构济南哮喘病医院哮喘病可分类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哮喘、药物性哮喘、老年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哮喘、运动性哮喘、儿童性哮喘等十儿类。 气管炎 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炎性变化,粘液分泌增多,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

待征。本病早期症状较轻,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且病程缓慢,故不为人们注意。晚期病变进展,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肺功能遭受损害,影响健康及劳动力极大。本病为中国常见多发病之一,儿十年临床数据表明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吸烟患者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在中国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较城市发病率稍高。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多数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主要为鼻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风疹病毒等。较常见的细菌为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沙门氏菌属和白喉杆菌等。此外气温突变、粉尘、烟雾和刺激性气体也能引起支气管炎。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又分慢性支气管炎和急性支气管炎两种。急性支气管炎以流鼻涕、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并有咽声音嘶哑、喉痛、轻微胸骨后摩擦痛。初期痰少,呈粘性,以后变为脓性。烟尘和冷空气等刺激都能使咳嗽加重。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特别是早晚咳嗽加重。如果继发感染则发热、怕冷、咳脓痰。临床数据表明冬季, 是此病的高发季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一种不可逆的慢性肺部疾病,包括两类: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及肺气肿(emphysema) o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有一些明显的肺外效应,可加重一些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加重,多与肺部对有害的颗粒和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的特征性病变气流受限,是小气道病变(闭塞性细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