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输入对术中寒战发生率的影响

合集下载

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作者:益西珍嘎来源:《收藏界·名家探索》2018年第09期术中低体温是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低于36℃以下,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可达50%~60%,其中1/2患者术中体温低于36℃,1/3患者术中体温低于35度。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手术患者术中体温下降,可由此引发寒战,增加病人的不适感和许多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对手术患者的体温监测,发现采用了有效的保温措施,患者术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降低了麻醉复苏期的寒战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麻醉复苏。

現就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危害及预防低体温的各种方法和护理措施分析如下:一、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1.手术室环境温度的影响手术间的温度一般在22℃左右,对于半身或全身裸露接受手术的病人无疑是冷环境。

若手术室的室温低于21℃时,病人往往出现体温降低,这是由于皮肤与环境温度差值过大,辐射和对流散热均显著增加。

2.麻醉对体温的影响麻醉期间体温降低与麻醉药物的使用有关。

人体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在外界环境温度改变时,通过调节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全身麻醉时,麻醉药物抑制了机体正常的温度调节,使体温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较大。

正常情况下,机体的体核温度高于体表温度2--4℃,在麻醉状态下,血管收缩的冷阈值大大降低,动静脉畸形开放,导致体热从中心到外周的重新分配,核心体温降低1-1.5℃。

另外,肌松药使全身骨骼肌处于松弛状态,消除肌紧张及肌肉运动的产热,而导致体温下降。

3.输液和输血对体温的影响术中患者输入大量的低温液体或快速输入大量冷藏库血,则对患者机体中液体造成‘冷稀释’作用,从而导致患者体温下降,成人静脉输入环境下1000mL或每输入1个单位4℃血液,体温约降低0.25℃,在5~10分钟内输入500mL库存血,能使体核温度降低0.5℃~-1.0℃。

4.皮肤的暴露对体温的影响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完整的皮肤具有天然的屏障作用。

液体加温对围术期患者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液体加温对围术期患者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内 插管 静 吸 复 合 麻 醉 的患 者 1 1 8 例, 其中男6 7 例, 女5 1 例; 年 龄2 O ~

6 7 岁, 平均( 4 5 . 6 7  ̄ 1 1 . 2 1 ) 岁; 体重5 0 — 6 9 k g , 平均( 6 0 . 2 3  ̄ 5 . 3 4 )k g ; 手
察组 , 对照组在 相应部位覆盖 双层棉毯 , 观 察组在对 照组的基础上 于输 液前使 用电热恒温箱将液 体加温到3 7 ℃后再输入 。 观察麻 醉 前, 麻 醉后3 0 m i n 、 6 0 m i n 、 9 0 m i n 、 1 2 0 m i n Z  ̄ _ 手术结 束时患者的温度和寒 战发生情 况。 结果
步调节输出功率 , 电刀性能 良好才能使用。 3 . 5 加 强 术 中电 刀 的 管 理 术 中洗 手 护 士 及 时 收 回暂 时 不 用 的
中诱 发 低 温 、 发生休克 、 术 中诊 断 与 术 前 诊 断 不 符 而 改 变 手 术 方
式 者 均予 以排 除 。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2 0 1 1 年9 月至2 0 1 2 年3 月 本 院收 治 的行 气 管
1 - 3 方 法 所 有 患 者均 采 用 气 管 内插 管 静 吸 复 合麻 醉 , 术前 任 何 时候都尽量减少暴露患者 , 在为患者进行各种术前护理 时 , 关 上 门和 窗 以 期 阻挡 气 流 的 流动 。 对 照组 术 中除 在 相 应部 位 覆 盖 双 层
使用S h i l l e y 温度 检测仪及 温度探头对其进行测定 , 气管插管后放 置鼻咽温探头 , 探头 深度 为门齿至下颌角的距离 , 所测 温度为核
3 . 1 术前 认 真 检 查 电 刀性 能

加温输液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影响

加温输液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
本组 5 例 患者均 为择期子 宫全切手 术 , 8 年龄
至塑 望
3 讨 论

墼: ! !
! : 丝 !
4 ~5 0 9岁, 平均年龄 5 。术前 体温正常 , 4岁 常规 行硬膜外 阻滞
麻醉 , 手术 时 间 2~ . h 25 。
注 : 室 温组 比较 , P (0.1 与 0
3 3 通过 本项 研究 , 们 可 以初 步探 明加 温输 液 对 实 行 子 宫 全 . 我
例数

维持手术 间温度 2 ~2 ℃ 。开放上肢静脉通路 , 2 5 输注生理盐水 液体 , 1 第 小时滴速 为 8 0滴/ i, mn 之后 根据 血压 及失 血量 调整
滴速 。平均输入液体量为 200m。加 温组 : 0 l 使用 电热恒温箱 ,
将液体加温至 3 ℃。常规对患者进行保温 的情 况下 , 7 给患者输 入加温至 3 ℃的液体 。室温组 : 7 在相 同条件下 , 输入 2 ℃的室 3 温体液 。 术 中严密观察患者 , 及时记录患 者对寒 战的 自觉症状 及 出 现时 间 、 时问。对加 温组 、 持续 室温组 患 者进行 严格 细致 的护 理以去除感染 、 营养 等 因素对 伤 口愈合 率 的影 响 , 认真 记 录 2 组 患者伤 口一期愈合情况 。 13 统计学分析 .
注射用 阿奇霉素 的细菌 内毒素限值( ) 为 0 6 Um 是 L定 .0E / g 较为合理 的 , 证临床用药安 全。 能保 注射用 阿奇 霉 素在 进行 细 菌 内毒 素检 查 时 , 当其 浓 度在 16 gm 以上时 , .0m / l 有干扰抑制作 用 , 当其浓 度在 16 gn .0m / ̄及 以下时 , 此干扰作用可排除。

全麻术后患者发生寒颤的处理进展

全麻术后患者发生寒颤的处理进展

全麻术后患者发生寒颤的处理进展【摘要】目的:探讨术后寒颤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方法:大量查看文献并总结临床经验。

结果:有多种方法可以减轻术后寒颤,但所有的治疗方法中都或多或少给患者造成其他的影响。

结论:要我们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全麻;术后;寒颤1.麻醉后寒战的定义麻醉后寒战是麻醉后患者苏醒期间出现不随意的机肉收缩。

以往多被称为“硫喷妥样强直”,“氟烷样强直”,“特发性全麻后颤抖”,其发生率可达5%-65%。

一般先表现为外周血管收缩和中心体温下降。

随着外科学的发展,外科手术的禁忌相对越来越少,手术的难度在不断刷新纪录,并发症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处理起来也较棘手,其中之一就是对术后寒颤的处理。

临床上术后寒颤的发生率大约在20%,它给患者的术后恢复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伤口的裂开和疼痛。

同时给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所以,对术后寒颤及时有效地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就目前临床上对术后寒颤处理方法做对比与分析,具体如下。

2.麻醉后寒战护理干预2.1具体到每位患者,术前应该做好访视工作,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体质情况,做好心理疏导;注意围术期的保暖,包括提高手术室内的温度,应用保暖毯,手术区域彻底消毒后应尽快铺单,防止裸露皮肤长时间暴露,引起体温下降;对术中输入及腹腔胸腔冲洗液应进行加温。

2.2同时,从病人围手术期管理角度考虑,手术前做好有效的沟通及重视营养物质的补充,手术后及时的心理干预、体温监测管理都可视为有效、综合性的方法。

2.3薛广艳研究发现通过采取维持室温在24-26℃以及加盖大棉被保暖,使用BW58型Biegler静脉输血输液加温仪加热液体至37-39℃,DAR人工鼻行气道加温湿化等策略,缩短了在PACU的停留时间。

2.4处理术后寒颤较常见的方法就是对患者给予保暖措施,主动干预患者术中体温的变化。

纪永[1]采用病人加温系统和输液加温输入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作研究发现患者术后寒颤的发生率有所降低,崔晓花等[2]研究发现充气式加温系统可以有效地预防及缓解寒颤反应,大大提高患者在恢复室的满意度。

输入加温液体对预防剖宫产手术寒战反应的效果

输入加温液体对预防剖宫产手术寒战反应的效果

温的 液 体 。 别 于麻 醉前 、 醉后 1m n 3mi、0 i、0 n 察2 患者 的 寒 战 发 生情 况 、 均动 脉 压 及 心 率 的 变化 情 况 , 分 麻 0 i、0 n 6m n 9mi观 组 平 并记 录 。 结
果 2 组患者在麻 醉后3mi、0 i的2 0 n 6 rn 个时段 内, a 寒战发生 率的差别有统计 学意义 , 照组 高于实验组 (< . )而 实验纽的平均动脉 对 05, 0
( mH ) m g
表 1 2组 产 妇 术 中平 均 动 脉 压 的 比 较
工 作 单 位 :6 09 厦 门市 福建 省 厦 门莲 花 医院 麻 醉 手 术 室 3 10
通 讯 作 者 : 彪 孙 收稿 日期 :0 9 0 — 3 20 — 8 1
3 讨 论
31麻醉后寒战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 . 有资料显示 , 麻醉后寒
低 温 是诱 发 寒 战反 应 的主 要 原 因 l寒 战 是 一 种机 体 抵 抗 寒 】 1 , 冷 的生理 反 应 , 可 引起 一 系 列 的不 良反应 , 但 如肺 血 管 阻 力 增 高 、
心动过速 、 压下降 、 血 心脏 传 导 阻滞 等严 重 并 发 症 , 不 但 可 以 它
2 结 果 21 2 产妇 术 中 平均 动脉 压 的 比较 ( 表 1 . 组 见 ) 2 . 2组产 妇 心率 的比较 ( 2 见表 2 )
1 方 法 实 验 组 是 把 需 输 入 的 液 体 用 3℃~ 2 . 2 8 4 ℃温 水 浸 泡 5 ~
23 2组产 妇 寒 战情 况 的 比较 ( _ 见表 3 )
战 的发 生 率 为 5 6%l -5 引 。人体 热 量 的分 布 可 被 划分 为 “ 中央 室 ” 和

剖宫产术中产妇寒战的发生原因和临床护理干预

剖宫产术中产妇寒战的发生原因和临床护理干预

剖宫产术中产妇寒战的发生原因和临床护理干预大多数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及术后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寒战,除了极少数是因麻醉药或输血输液过敏引起外,大多是由于体温降低,机体动员多种调节机制,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而引起。

寒战时临床表现从面、颈部轻度肌颤到肢体肌肉明显颤抖,以至整个躯体明显抖动,程度各不相同,并伴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肌颤严重者可干扰生命体征的护理观察,更影响手术操作是否能顺利完成;同时,寒战时肌肉收缩,机体耗氧量增加,可产生低氧血症,尤其对妊娠期高血压病、出血较多者更加不利。

寒战还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影响到分娩成功率和母胎健康。

因此,应做好剖宫产术中产妇寒战发生原因的护理评估工作,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和母儿健康。

1.寒战发生原因的护理评估剖宫产书中产妇寒战与气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速度以及术中保暖措施等因素有关,具体表现在:1.1 环境因素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特别是季节变化,冬天比夏天寒战的发生率高。

手术间内虽有空调,但对于仅覆盖几层单子的产妇来说是一个低温环境,与其体温之间存在的温差较大。

尤其在冬春季节,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干燥且冷的空气容易导致体温过低而诱发寒战,是热量散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1.2 室温下液体的输入术中输液时,输入室温中未加热的液体以及库存血或血液制品。

术中为了维持血压等循环功能的稳定,预防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常需快速输液,大量室温液体在短时间内进入产妇体内,需要以吸收机体热量的方式达到正常体温的温度,从而增加了产妇机体额外能量消耗,大幅度降低体温,血管收缩受到刺激,以致出现寒战。

1.3 体表暴露硬膜外麻醉平面出现时扩张血管,此时正好是术野暴露、进行皮肤消毒时间,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可加速散热过程,致体温下降而发生寒战。

1.4 热能丢失手术中切口、子宫出血、大量羊水外流、较长时间暴露切开的腹腔及子宫以及胎儿和胎盘组织的娩出等因素作用下,均可大量散失热量,降低体温,而引致寒战。

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中寒战怎么办

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中寒战怎么办

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中寒战怎么办对于产妇而言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期间,寒战发生率极高,这个过程中一旦产妇出现战症状,自身耗氧量便会直线增加,其与胎儿生命安全都会受到较大威胁,必须尽快予以及时、专业的处理方能有效确保产妇和胎儿健康不会受到影响。

1、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中寒战风险及影响根据相关文献数据统计来看,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手术中,产妇寒战发生率在85%左右,这也使得寒战成为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其主要表现为产妇上肢肌群不自控的颤抖,且嘴唇也会不自主颤动,面部苍白,并伴有持续性冷汗。

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中发生寒战,无论对于产妇还是胎儿都极为不利,因为待产期间产妇本身机体循环系统所承载压力负担便相对较大,寒战会致使产妇耗氧量极具增加,使其呼吸循环超负荷运转,对于循环血量要求也会因此全面提高,若手术时产妇有心律不齐等情况,出现心脏衰竭的风险便会全面升高;寒战对于胎儿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供血量减低,致使胎儿宫内窘迫,若未及时施救,胎儿生命安全便会受到损害。

因此了解椎管麻醉剖宫产中寒战风险及影响,充分认识其所产生的原因,做好针对性的防治工作便显得极为必要。

2、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中发生寒战的原因(1)麻醉引发: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手术期间,麻醉后产妇往往下半身组织部分会有明显血管扩张的现象,此时其冷热调节功能已经丧失,机体深部热量会迅速散开,从而诱发寒战;且这个过程中产妇上半身骨骼肌往往处于松弛状态,并不能产生热量,这也使得其上半身寒战产热会不受控制的逐步加重。

(2)环境影响:正常情况下,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手术室内温度要维持在22℃,但术前往往要先清理风干室间,这便会导致手术室温度偏低,尤其冬季夜间遇到此类急诊手术,手术室温度便很难有效控制在适宜区间内,而这种环境温度也是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中发生寒战的常见原因之一,据相关临床文献统计,发现各医院产室术间,秋冬季寒战发生率明显高于春夏季。

(3)治疗因素:产妇腹内羊水含有大量热量,分娩前后,胎儿、羊水自其体内产出后,大量热量也会迅速流失继而增加寒战发生风险;胎儿出生后,产妇腹压会迅速回降,内部脏器血管扩张导致散热增多,也会导致寒战。

关于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和治疗

关于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和治疗

关于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和治疗寒战是机体骨骼肌的不随意的、快速节律性收缩,是机体对寒冷刺激的体温调节反应。

寒战也是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65%,其中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全身麻醉[1]。

寒战反应虽然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是不能自控的肌肉颤动带来的不适感会加重患者在围术期的焦虑,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产生不良影响。

而且寒战的发生不仅可使眼压、颅内压升高,还可显著增加机体的代谢和耗氧量,使CO 和乳酸生成增多,机体通过加强呼吸和心脏做功来取得代偿,心脏因此负荷增加,这对于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心、肺储备功能低下的患者或危重患者,得不到有效代偿,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心、肺功能衰竭。

再者,术中发生寒战还会影响手术操作和麻醉中监测。

故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影响因素与预防和治疗措施。

1 影响因素1.1 体温调节机制:人的体温调节机制分成3个部分: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通路和传出神经通路。

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等存在温度敏感神经元,可以感知温度信息,对其进行整合处理,从而产生相应的防御反应形式。

椎管内麻醉改变了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影响着体温调节。

寒战是机体对低温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其只会在行为调节和动、静脉分流血管最强收缩都无法维持深部温度时才会出现。

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对深部温度降低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寒战发生与否取决于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水平以及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程度。

椎管内麻醉也可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减少外周血管的收缩,提高汗液阈值。

1.2 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由于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的作用部位不同,其導致寒战的机制也可能存在不同。

全身麻醉后寒战多发生于苏醒期体温降低的患者,可能是由于全身麻醉药物对体温调节的抑制作用和肌肉松弛药作用,或者其他未明因素的影响。

而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发生常伴随着深部温度的降低和未阻滞区域的血管收缩,阻滞区域内的血管舒张使体内的大量热量再分布到周围组织,加上术中输入低温液体和手术室温度较低,使得深部温度下降,触发寒战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输入对术中寒战发生率的影响(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输入液体对术中寒战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硬腰联合麻醉、腹部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输入32 ℃~36 ℃加温液体)和对照组(输入常温下液体),每组各300例。

观察两组患者输液后30 min、输液后60 min和输液后120 min寒战发生情况,并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对照组术中寒战发生率受输入液体量与速度的影响非常明显,相同时间输入液体量越多,寒战率越高,相同液体量输入时间越短寒战率越高;手术时间越长,输入液体量越大寒战发生率越高;观察组在相同条件下寒战率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术中寒战与输入常温液体的时-量关系非常明显,输入加温液体可显著降低术中寒战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寒战的方法。

【关键词】输液;术中;寒战
体温恒定是保证机体生理和代谢稳定的重要因素,围术期由于麻醉剂对体温调节的抑制及患者缺乏应有的保温措施等原因,北方地区早春晚秋及冬季无供暖期间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体温降低,甚至导
致寒战的发生。

寒战可使氧耗及CO2的产量增加2~3倍,这种代谢的增加对呼吸贮备降低的病人极其不利,故有效预防低体温的发生是围术期寒战处理的关键措施之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600例年龄25~40岁,硬腰联合麻醉、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0例。

各组术中用药均为白眉蛇毒血凝酶、咪哒唑伦、0.894 %甲磺酸罗派卡因,术中输入液体有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130/0.4、复方氯化钠、生理盐水,手术室温度18~22 ℃,湿度40 %~60 %,两组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入手术室后,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开通静脉,进行硬腰联合麻醉,对照组输入常温液体,观察组输入经加温器加温后(32~36 ℃)的液体;对照组、观察组均按患者实际需求输入液体。

观察两组患者输液后30 min(输入量液体分别为300、500、1 000 mL)、输液后60 min(输入量液体分别为500、1 000、1 500 mL)、输液后120 min(输入量液体分别为1 000、1 500、2 000 mL)寒战发生情况。

x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输入液体对术中寒战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硬腰联合麻醉、腹部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输入32 ℃~36 ℃加温液体)和对照组(输入常温下液体),
每组各300例。

观察两组患者输液后30 min、输液后60 min和输液后120 min寒战发生情况,并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对照组术中寒战发生率受输入液体量与速度的影响非常明显,相同时间输入液体量越多,寒战率越高,相同液体量输入时间越短寒战率越高;手术时间越长,输入液体量越大寒战发生率越高;观察组在相同条件下寒战率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术中寒战与输入常温液体的时-量关系非常明显,输入加温液体可显著降低术中寒战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寒战的方法。

【关键词】输液;术中;寒战
体温恒定是保证机体生理和代谢稳定的重要因素,围术期由于麻醉剂对体温调节的抑制及患者缺乏应有的保温措施等原因,北方地区早春晚秋及冬季无供暖期间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体温降低,甚至导致寒战的发生。

寒战可使氧耗及CO2的产量增加2~3倍,这种代谢的增加对呼吸贮备降低的病人极其不利,故有效预防低体温的发生是围术期寒战处理的关键措施之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600例年龄25~40岁,硬腰联合麻醉、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0例。

各组术中用药均为白眉蛇毒血凝酶、咪哒唑伦、0.894 %甲磺酸罗派卡因,术中输入液体有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130/0.4、复方氯化钠、生理盐水,手术室温度18~22 ℃,湿度40 %~60 %,两组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年龄、
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入手术室后,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开通静脉,进行硬腰联合麻醉,对照组输入常温液体,观察组输入经加温器加温后(32~36 ℃)的液体;对照组、观察组均按患者实际需求输入液体。

观察两组患者输液后30 min(输入量液体分别为300、500、1 000 mL)、输液后60 min(输入量液体分别为500、1 000、1 500 mL)、输液后120 min(输入量液体分别为1 000、1 500、2 000 mL)寒战发生情况。

2 结果
输液不同时间、不同液量两组患者寒战情况见表1、表2、表3。

表1 输液后30 min患者寒战情况液体输入量(略)表2 输液后60 min患者寒战情况液体输入量(略)表3 输液后120 min患者寒战情况液体输入量(略)
经四格表卡方检验,各输液时间、液体量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寒战率比较,除输液60 min 500 mL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经行乘列表卡方检验,各输液时间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寒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诱发寒战的主要原因是术中输入大量低温液体、术中失血等,可导致热量丢失;麻醉后血管扩张,特别是皮肤血管扩张增加体热放散,均可使体温降低。

机体为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产热而致肌肉收缩、
发生寒战来防止体温下降[1],而寒战可使机体耗氧量增加、基础代谢率增强、心脏负担加重[2]。

本资料两组手术患者术中寒战发生率受输入液体时-量关系(量与速度)的影响非常明显,相同时间输入液体量越多,寒战率越高,相同液体量输入时间越短寒战率越高;手术时间越长,输入液体量越大寒战发生率越高。

观察组较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寒战率显著降低。

由此可见,应用简单的加温装置给静脉输入液体加温,且在条件准许的情况下减慢输液速度,可有效地预防术中体温降低和热量丢失,减少手术中寒战的发生,还可以防止术中体温降低和热量丢失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张送生.江岸柳.剖宫产患者术中寒战的预防及处理[J].九江医学,2007,22(2):40-41.
[2]程战庆,姜长林,赵立明,等.输液加温预防术中寒战的观察[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1):10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