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初三历史上册《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初三历史上册《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优秀教学案例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问题分析、论证和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概括和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纪录片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情景创设,增强学生的历史代入感
本案例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拿破仑时代的历史气息。这种代入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5.反思与评价,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
本案例重视学生的反思与评价,通过课后反思、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明确自身优势与努力方向。教师及时反馈评价结果,鼓励学生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2.拿破仑的内政改革:介绍拿破仑在位期间,对法国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如拿破仑法典的颁布、教育和司法改革等,让学生认识到他在内政方面的贡献。
3.拿破仑的欧洲政策:分析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目的和影响,以及他如何通过领土调整、外交手段等,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以下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探讨:
4.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模拟拿破仑时期的决策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到历史人物的两面性,避免片面看待历史问题。
2.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理解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在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等方面的努力。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感态度,通过拿破仑的战争经历,认识到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倡导和平共处。

第6课教学设计

第6课教学设计
问题一:热月政变后的法国是什么情况?--内外交困!
•1.日用品价格上涨了230倍,连门和窗也要上税。
•2.王党势力卷土重来。
•3.欧洲各个君主国策划进攻法国。
问题二:拿破仑有什么主要活动?
1、发动法同盟
——维护了法国主权和大革命的成果
3、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称帝
问题六:如何评价拿破仑?做了什么——是什么。
颁布《拿破仑法典》,用法律的形式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使民主、法治、财产私有的观念影响法国。——拿破仑是法国杰出资产阶级政治家。
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打击欧洲的封建统治,将革命成果推广到欧洲地区。——拿破仑是著名的军事家。
板书设计
(体育写运动生理曲线)
1.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执政。
2. 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颁布《拿破仑法典》
4.发动一系列对外战争。
5.在滑铁卢战役战败。
反馈与评价
默写拿破仑的评价
巩固训练
《宝典训练》第6课练习
4、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
5、发动一系列对外战争
6、在滑铁卢战役中战败,推出政治舞台
问题三:如何看待拿破仑称帝?
称帝独裁,是违背民主原则的。但拿破仑采取的种种措施却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所以说拿破仑是资产阶级的皇帝
问题四:《拿破仑法典》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典?
1.内容:
2.意义: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课 时 计 划
任课教师:林彩兰第4周星期一任教班级7-10第1节
课题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教 学
目 标
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重点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学案(周竹萍)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学案(周竹萍)
卢梭的观点在拿破仑的《法典》中是得到很好的贯彻的。
生阅读P37“材料阅读”思考:
材料中是如何贯彻“自由”“平等”“契约限制的”?
拿破仑是如何评价他的《法典》的呢?(阅读P34小字部分)拿破仑认为他一生最荣耀的并不是战功赫赫,而是流传后世的法典。并且对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拿破仑一生东征西讨,但他在闲暇时都会亲自参与法典的制定,法典的修改。他对这个法典为什么这么看重呢?因为他知道这个法典是为了巩固刚刚到手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我们可以阅读P33大字部分归纳:
教师:大家都知道拿破仑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但实际上他在政治上的才能丝毫不逊于他在军事上的表现。甚至可以说,他是文治大于武功。他自己也说,他的一半是狮子,一半是狐狸。他的政治才能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的偶像,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卢梭的思想核心是“社会契约”,“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人是自由平等的,但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学案
课题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编写拿破仑的故事,讲述拿破仑的故事,讨论如何评价拿破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拿破仑一生经历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了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
二、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
教师:(1)拿破仑用帝制取代共和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2)拿破仑的第一帝国与封建帝国有什么不一样吗?他代表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为什么?
材料补充1: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故事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教案题目: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学目标:1. 了解拿破仑对战争策略的贡献以及其与其他领导人的区别。

2. 探讨拿破仑的军事思维和战略意识对于战争胜利的重要性。

3. 分析拿破仑的优势和弱点,并思考其对于现代战争的启示。

教学重点:1. 掌握拿破仑的思想和战略。

2. 理解拿破仑的战争策略对于历史的影响。

3. 思考并讨论拿破仑的战略思维在现代是否仍然适用。

教学资源:1. 拿破仑的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

2.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拿破仑,并激发他们对于拿破仑的兴趣。

2. 学生就拿破仑对战争历史的影响进行短暂讨论。

知识点传达: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拿破仑的生平和军事成就,介绍拿破仑对战争策略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或小组活动的方式深入了解拿破仑的思想、战略和战术。

小组合作活动: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历史上知名的领导人,比如亚历山大大帝、朱可夫、衣食住行、西奥多·罗斯福等。

2. 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料收集该领导人的生平和军事成就。

3. 小组成员彼此交流和分享所收集到的信息,并讨论该领导人的战略优势和弱点。

课堂讨论: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班讨论,探讨拿破仑与其他领导人之间的战略差异。

2. 学生讨论拿破仑的成功和失败因素,并思考这些因素在现代战争中是否仍然适用。

总结:1. 教师总结课堂讨论的要点,强调拿破仑的战略思维对于战争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回答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如:拿破仑的战略思维是否适用于现代战争?为什么?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和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拿破仑的论文。

2. 学生可以选择论证拿破仑的战略思维在现代战争中的适用性,或分析拿破仑的优势和弱点对于他在历史上的地位的影响。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学习拿破仑的文韬武略,培养学生对于历史领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历史经验对于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过程与方法1.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阅读拿破仑的故事,客观评价拿破仑。

2.通过学习探究活动,评价拿破仑战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拿破仑一生的经历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的品质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2.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其同英国的争夺还具有争霸战争的性质。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1.评价《拿破仑法典》。

2.评价拿破仑本人和对外战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用幻灯投影拿破仑名言警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拿破仑。

通过简要讲述拿破仑的生平,以此来感染学生,也可要求学生自己讲述少年拿破仑的故事,得出时代创造英雄的观点。

1.1799年雾月政变2.1804年第一帝国的建立3. 拿破仑的对内政策经济:改革财政;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工商业。

法制:《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

其他: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等。

《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封建特权、财产所有权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拿破仑的对外战争(1)正义的反对欧洲反法同盟入侵的战争。

(2)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吞并西班牙等。

(3)争霸战争(英法之间)。

(4)拿破仑第一帝国的性质对内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法典》,维护和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因此第一帝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帝国。

(5)评价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拿破仑发动的一系列对外战争多次打垮欧洲反法同盟,客观上起到了保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防止波旁王朝复辟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欧洲封建君主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摇了这些同家的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具有进步的一面。

但法国对外战争也有与英俄争霸和侵略奴役欧洲各国人民的一面,特别是随着法国日渐强盛,欧洲列强对法国的威胁日益减小,其战争的侵略性和争霸性就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学设计)设计者:李辉一、教材内容:本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共有四个子目,分别是: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拿破仑法典》、帝国的铁蹄、滑铁卢的惨败。

第一目讲述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执掌法国政权,第二目讲述法兰西第一帝国统治时期,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的评价及作用,第三目讲述拿破仑的战争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鼎盛,第四目讲述导致“拿破仑时代”最终结束的两次重大战役—莱比锡战役和滑铁卢战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热月政变”后的法国,“雾月政变”,拿破仑的活动,《拿破仑的法典》,拿破仑的战争,评价拿破仑。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拿破仑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讨论、分析拿破仑战争并给其正确的评价,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拿破仑战争的了解,认识到: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成功;而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穷兵黩武使拿破仑又走向了失败,正是“因军事而兴,也因战争而亡”。

探讨中认识: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

三、教学过程(一)设计思路:本课讲授性信息较少,教师的发挥、展示空间相对狭小。

因而宜将课堂适当让与学生。

课前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收集拿破仑的信息、故事,通过学生主动的学解决书本中大部分的学习任务。

授课中,教师可采取学生讲故事、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较好的互动气氛中完成教学。

(二)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三)课堂展示(教学流程)复习提问:1、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2、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制宪会议颁布的文献是?3、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导入新课:教师课件展示:(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下列名言,指导学生体会每一部分的名言折射出名人的什么品质)“名人名言赏析”。

第一部分:1、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

2、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不可能”三个字只有在庸人的词典里才有。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学目标】1、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2、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撰写评价拿破仑的小论文.讲述拿破仑的故事,讨论如何评价拿破仑.3、从拿破伦一生经历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了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树敌太多是失败的重要原因.【教学教法】讨论交流法,主题引导法【重点难点】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师用幻灯投影拿破仑像一,炮兵上蔚的惊人之举教师用幻灯投影拿破仑像,讲述拿破仑的相貌及故事,而重要的是在1799年11大月9日(即共和历雾月18日)在资产阶级政客和一些军官的支持下,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法国政权,史称"雾月政变".并强调指出拿破仑生活的那个时代是呼唤英雄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造就了拿破仑这个英雄.二,《拿破仑发典》拿破仑掌握政权和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重要内容就是建立了一套法国近代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它确立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的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然后引导学生对这部法典加以评价.营造自由讨论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开放性的结论.三,[滑铁卢的惨败]提问:"拿破仑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你又是怎么评价拿破仑战争的"通过讨论,在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中解决问题.课堂小结总结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失败的原因,评价《拿破仑法典》和拿破仑对外战争.【作业布置】1、法国大革命时期是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年代,拿破仑•波拿巴从一个小小的上尉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英雄人物,既征服过欧洲,也曾被流放到小岛上走完最后的人生。

学习这课后,你肯定有许多感想,请说说看:○1你认为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最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中要成功,我们需要具备哪些优秀品质?2、1821年4月,拿破仑•波拿巴在逝世之前,曾说:我希望能够把我葬在塞纳河畔,安葬在我如此热爱的法国人民中间。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大化坪中心校有效教学导学案6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一、学习目标:1、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2、评价《拿破仑法典》。

3、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4、评价拿破仑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

5、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导致拿破仑的失败。

6、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既有反干涉、反侵略的正义一面,同时又具有侵略、掠夺的非正义的一面,与英国的争夺还具有争霸战争的性质。

二、学习重点:《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失败的原因学习难点:如何评价《拿破仑法典》和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三、课前学习:1、收集相关资料,理解“时势造英雄”。

如:少年时代拿破仑的故事、土伦战役的经过,雾月政变的简要经过。

2、阅读教材,梳理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完成大事年表。

1799年11月9日1804年12月1805年12月战役1807年颁布拿破仑法典1812年战役1813年战役1815年战役3、分析雾月政变的历史背景。

4、拿破仑上台后对内采取了哪些措施?5、应该怎样评价《拿破仑法典》?6、拿破仑上台后,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7、怎样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的性质和影响?8、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为什么会以失败而告终?9、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四、能力训练:1、“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连绵不断。

这些战争打击了欧洲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同时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了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从这段话中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 拿破仑执政期间,经常发动对外战争。

B 拿破仑通过发动战争,夺取了国家政权。

C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D 拿破仑对外战争有利于加速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

2、拿破仑后来回忆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们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这样“东西”是指()A 发动政变夺取政权B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C 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D 对外打击反法同盟3、拿破仑〃波拿巴是世界上一位重要历史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描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的内容。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饿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同时也是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尽管人们对拿破仑有这样或那样的评价,但是“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的存在,他的内外政策,他的军事活动,他的经济思想、法学观念和宗教政策,对19世纪的欧洲和欧洲国际关系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本课共分4目,第1目“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第2目“《拿破仑法典》”,第3目“帝国的铁蹄”,第4目“滑铁卢的惨败”。

四目紧扣课题,从横向上展示了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从纵向上叙述了拿破仑的一生。

重点: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难点:如何评价《拿破仑法典》和拿破仑对外战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近现代史中,已经掌握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一分为二,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评价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

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编写拿破仑的故事,撰写评价拿破仑的小论文。

讲述拿破仑的故事,讨论如何评价拿破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拿破仑一生经历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是拿破仑走向了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

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拿破仑对外战争既有反干涉、反侵略正义的一面,又具有侵略、掠夺的非正义的一面,与英国的争夺还具有争霸战争的性质。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编写拿破仑的故事,评价拿破仑。

讲述拿破仑的故事,讨论如何评价拿破仑。

认识拿破仑一生,认识到双重性质。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提到的一些重大事件的材料。

教师将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料印发给学生。

在学生事先掌握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提问、谈话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播放《英雄交响曲》
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同时也是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第一步:初识拿破仑——让梦想照进现实的科西嘉小狮子
本步骤是在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拿破仑资料的基础上完成。

主要介绍其生平,特别介绍其由一个小小的步兵上尉步入政治舞台这段经历,其完成方式是通过讲故事或者多媒体展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展示等能力。

为了突出拿破仑的政治才能所以本标题设置为“让梦想照进现实的科西嘉小狮子”
第二步:再识拿破仑,下设三个小标题
本步骤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环节,拟通过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方式去学习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为了便于操作老师先把四目分解成以下三个内容:土伦新星的惊人之举、改造法国的为政举措、人生顶峰到穷途末路的跌落;然后把学生也分成三个大组完成四目的学习。

(一)土伦新星的惊人之举
本内容由第一组完成。

自学课文第一目,获取拿破仑从一个小小的步兵上尉步入法国政治舞台的知识信息;展示学习成果——拿破仑从土伦新星到第一执政的从政轨迹、当时的历史背景、发动的政变等史实。

(二)改造法国的为政举措
本内容由第二小组完成。

本步骤在于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拿破仑的文韬,也就是拿破仑的对内举措。

教师显示学习任务:
1、我能学——学习方式是小组合作,由前后左右的同学自然分组,找出拿破仑的为政举措。

(信息有:加冕称帝、政治统治、经济改革等内容。


2、我会学——小组合作,探讨得出这些举措的作用、解读《法典》。

3、我展示——展示各组学习收获,派代表发言。

(三)人生顶峰到穷途末路的跌落
本内容由第二小组完成。

本步骤在于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拿破仑的武略,感受拿破仑在军事方面的举措,也就是帝国的对外措施。

1、学生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课前的知识准备,把收集到拿破仑打击欧洲反法同盟的作战次数情况用表格的情况展示给同组其它同学;然后结合课文中介绍的几次著名的战役感受拿破仑的军事才能。

2、探究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学生互助探讨、老师行走期间感受其认知程度并实时点拨引导。

3、展示:一是展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情况,由学生代表上台展示,结合地图、表格通过多媒体讲解;二是重点展示探讨的如何评价拿破仑战争。

在完成以上内容后,老师过渡至下个环节。

主要突出一个出生贫寒、个子矮小、性情古怪的科西嘉怪物为何能够在短短的几年里,从一个步兵上尉一跃而成为纵横法国和欧洲的风云人物?
第三步:细读拿破仑
本步骤在于分析探讨拿破仑及其评价。

其完成方式如下:
1、名言剖析:
多媒体显示三组名言,分析拿破仑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一组:
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

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不可能”三个字只有在庸人的词典里才有。

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

第二组:
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撼世界。

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第三组:
统一指挥是战争的第一要事。

总司令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冷静的头脑。

伟大的统帅应该每日自问数次,如果面前或左右出现敌人该怎么办?他若不知所措,就是不称职的。

学生欣赏名言得出拿破仑的成功在于他良好的心理品质。

比如:自信坚强、勇敢不怕挫折、谨慎严于律己、远见卓识、热爱祖国、崇尚文明、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非凡的指挥能力,等待。

师语过渡:为什么不可一世的科西嘉小狮子最终却只能落难孤岛、客死他乡?
2、为何失败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拿破仑的内外举措,帮助学生认识到拿破仑虽然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但是从的一系列举措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性格缺陷。

师生共同探讨:骄傲自满、狂妄自大、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等。

这些性格缺陷是导致失败的一个因素,引导学生要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但是,导致拿破仑失败的是不是仅仅就是他的个人因素呢?教学引导探讨导致失败的其它因素。

(2)客观因素是资本主义还不够强大,时机不成熟;欧洲的封建势力还很强大等。

3、客观评价
师生对如何评价拿破仑形成共识,媒体展示,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第四步:回眸有提升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展示点,整体把握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拿破仑不愧为时代秀。

1、形成以下线索,便于识记:崛起—称帝—征战—败亡。

2、学有所悟——学生谈收获、感悟。

第五步:测评我能行
本步骤在于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1、解读拿破仑语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

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1)文中提到的“它”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拿破仑会引以为傲(或者如何评价“它”)?
2、请你欣赏——播放《英雄交响曲》,简介交响曲,为什么贝多芬愤而撕毁呢?是因为哪件事?
3、分析说明为什么“拿破仑和拿破仑帝国”改变了法国历史,震荡了欧洲,最终还是命丧圣赫勒拿岛?
五、小结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拿破仑上台——雾月政变
对内《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统治——
对外战争
拿破仑退出政治舞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