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靶向基因检测及质控-张杰 03.25

合集下载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王敬慧;张树才【摘要】非小细胞肺癌约占全部肺癌的85%,约70%患者在确诊时处于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或已有转移,化疗是这些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

当今老年肺癌患者日益增多,美国肺癌患者的中位确诊年龄为70岁,近16年80岁以上肺癌患者增加了50%,而70岁以下肺癌患者只增加了30%,肺癌已成为老年性疾病。

流行病学上65岁是老年患者的分界年龄。

在肺癌的临床试验中,70岁以上患者常常被排除在外。

有关老年肺癌患者年龄的界定,医学上没有明确规定,现大多数研究将70岁视为老年肺癌患者的分界年龄。

随机临床试验已证明,老年肺癌患者可以从单药化疗获益。

【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09(012)007【总页数】5页(P821-825)【作者】王敬慧;张树才【作者单位】101149北京,北京胸科医院肿瘤内科;101149北京,北京胸科医院肿瘤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非小细胞肺癌约占全部肺癌的85%,约70%患者在确诊时处于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或已有转移,化疗是这些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

当今老年肺癌患者日益增多,美国肺癌患者的中位确诊年龄为70岁,近16年80岁以上肺癌患者增加了50%,而70岁以下肺癌患者只增加了30%,肺癌已成为老年性疾病[1]。

流行病学上65岁是老年患者的分界年龄。

在肺癌的临床试验中,70岁以上患者常常被排除在外。

有关老年肺癌患者年龄的界定,医学上没有明确规定,现大多数研究将70岁视为老年肺癌患者的分界年龄。

随机临床试验已证明,老年肺癌患者可以从单药化疗获益。

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的多种生理功能下降,常常合并其他疾病,全身化疗带来的骨髓抑制等危险明显增高,伴随用药也会干扰肿瘤的治疗,因此,老年患者的治疗是极具挑战性的。

事实上,相当数量的老年患者的治疗常常是不足的,也极少有机会参加临床试验。

所以,有效而副反应小的治疗方法可能更适合老年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新进展-支修益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新进展-支修益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新进展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支修益肺癌是当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增恶性肿瘤患者约900万例,其中有约104万是肺癌患者,占发病率的11.6%。

在美国,NSCLC的发生率大约占到所有肺癌病例的85%,而且是男女癌症死亡的首位原因。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们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提供的资料,预测自2000年~2005年,我国肺癌的发病人数将增加12万,其中男性肺癌患者增至33万人,女性患者增至12万人。

2006年国家卫生部的资料显示,肺癌已居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在农村也跃升为死亡原因的第三位。

说明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主要疾病。

肺癌的治疗模式包括了外科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生物分子靶向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而分子靶向治疗与传统细胞毒药物不同,其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某些特定位点,而这些位点在正常细胞通常不表达或很少表达,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或仅很少损伤正常细胞。

其最大特点是安全性和耐受性极好,毒副反应轻微,临床应用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可以乐观地说:靶向治疗是进入21世纪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最具希望的治疗策略。

肺癌靶向治疗的历史可以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肺癌靶向治疗”的萌芽阶段;(2)“肺癌靶向治疗”新理论形成阶段;(3)“肺癌靶向治疗”从理论证实到转化为药物开发阶段;(4)“肺癌靶向治疗”临床试验和推广应用阶段。

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常用的治疗靶点有:细胞受体、信号传导和抗血管生成等。

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目前最为主要的靶点。

针对EGFR的生物学研究表明,EGFR是ErbB家族成员之一。

由细胞外区、跨膜区和细胞内区构成,通过细胞外区结合诸如EGF、TGFα和HBEGF一类配体而被激活。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检测EGFR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检测EGFR突变

龙源期刊网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检测EGFR突变作者:章必成来源:《家庭医学》2010年第06期在全球范围内,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通常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两者生物学行为、治疗方式和预后明显不同。

其中又以非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不能手术,且对放化疗不敏感,死亡率很高。

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最有希望的治疗策略。

与传统化疗药物不同,分子靶向治疗可以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某些特定位点,高度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或很少损伤正常细胞。

安全性和耐受性好,毒副作用轻微,临床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中,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应用最为广泛。

代表药物为易瑞沙和特罗凯,两者原理、疗效相当。

但可惜的是,并非每个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都适合分子靶向治疗。

只有经过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检测判断,符合用药条件的患者才能从中受益。

因此,使用EGFR-TKI之前应当进行EGFR突变检测。

据了解,我国肺癌患者中EGFR酪氨酸激酶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大约为30%左右,主要发生在EGFR的外显子19和21,各占突变总数的54.5%和40.3%。

临床实践表明,只有患者的EGFR突变,易瑞沙和特罗凯才能有效。

在易瑞沙应用早期,曾经一度因有效率过低而被叫停,就是因为当时还不知道需要做此种突变检测。

现在欧美国家已经明确要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用易瑞沙、特罗凯治疗前,必须做EGFR基因突变检测。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易瑞沙更适合于东方、不吸烟、女性腺癌患者,原因之一就是这类患者存在较高的EGFR突变率。

突变检测一般使用肿瘤组织作为检测样本,检测技术主要有常规PCR、实时定量PCR、基因测序等手段,我国现在只有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开展。

突变检测的时间周期短(包括运送样本等流程约一周),成本也远低于试用药物的代价。

通过检测筛选出突变人群,既可以使疗效显著提高,病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受益;又避免了因不合理用药所造成的病人医疗费用增加和医疗资源浪费。

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合格

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合格

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合格摘要:一、肺癌基因检测概述二、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标准三、合格评估的意义和影响四、对患者和医疗行业的积极作用五、总结与展望正文: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近年来,基因检测在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因检测样本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因此,对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一、肺癌基因检测概述肺癌基因检测是指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或血液样本中的基因信息进行检测和分析,以发现与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相关的基因变异。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为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二、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标准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样本收集与保存:确保样本的采集、储存和运输符合标准操作流程,避免样本污染、降解等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发生。

2.检测方法与设备:采用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和高精度的设备,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3.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检测数据进行合理的质控和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报告解读:专业团队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解读,为临床治疗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合格评估的意义和影响近日,我国相关部门对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合格。

这意味着我国肺癌基因检测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充分肯定,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可靠、精准的检测服务。

同时,这也将推动我国肺癌精准治疗领域的发展,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四、对患者和医疗行业的积极作用合格评估的取得,将对患者和医疗行业产生积极影响:1.提高诊断准确性:基因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得到保障,有助于临床医生对肺癌进行准确诊断,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2.优化治疗方案:通过对基因检测结果的精准解读,为患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降低医疗成本:通过精准治疗,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和治疗手段的使用,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

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合格

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合格

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合格简介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基因检测已成为了肺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合格。

肺癌基因检测的意义肺癌基因检测可以通过分析肿瘤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和表达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患者的肺癌类型、分子亚型以及预后风险,从而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的重要性肺癌基因检测的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对于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而样本质控是保证基因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样本质控包括样本采集、保存、运输、DNA 提取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基因检测结果的偏差。

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的要求为了保证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的合格,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样本采集•采集新鲜组织样本或血液样本,并在采集后立即进行处理。

•避免样本受到污染,采集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

2. 样本保存•组织样本应保存在-80℃的低温冰箱中,血液样本应保存在-20℃的冰柜中,以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样本保存期间应避免多次冻融。

3. 样本运输•样本运输应采用冷链运输方式,确保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稳定。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样本受到震荡和振动,避免样本破坏。

4. DNA提取•DNA提取过程中应采用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提取的DNA质量和纯度。

•提取的DNA应使用专业的仪器进行测量,确保DNA的浓度和完整性。

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是对样本质控过程的综合评估,以确保基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估指标包括样本数量、质量和纯度等。

1. 样本数量•样本数量应满足基因检测的要求,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样本数量过少可能导致基因检测结果的偏差,而样本数量过多则增加了检测的成本和工作量。

2. 样本质量•样本质量评估包括样本完整性和保存状态的评估。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和耐药机制的探讨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和耐药机制的探讨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和耐药机制的探讨摘要】非小细胞癌症属于肺癌的一种,也是肺癌最常见的病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严重的危害,目前临床对癌症的治疗常采用靶向治疗,也取得了不小的治疗成果。

但是,在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靶向治疗的初期,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较强的耐药性,因此如果解决靶向治疗引起的耐药性是目前临床主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近几年来,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靶向治疗,靶向治疗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中,因此临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潜在的致癌基因已经被验证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MET基因扩增,KRAS基因突变等。

本文重点对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和耐药的机制进行阐述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治疗依据。

【关键词】非小细胞癌症;肺癌;靶向治疗,耐药性;耐药机制【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2-0115-02肺癌是临床常见的癌症疾病,属于严重的恶性肿瘤疾病,在世界范围中,肺癌的死亡率高居榜首,而在肺癌患者的死亡中,由于非小细胞肺癌致死的占有86%[1]。

一般患者采取常规的化疗治疗效果不明显,有效率较低,因此近几年来,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靶向治疗,靶向治疗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中,因此临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潜在的致癌基因已经被验证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MET基因扩增,KRAS基因突变等[2]。

非小细胞肺癌疾病的靶向治疗,常用药物包括EGFR抑制剂和ALK抑制剂,这两种药物具有较强的安全性,治疗效果也很可观,不仅能够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靶向药物以其无法代替的特点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但患者初期会产生严重的耐药性,成为靶向治疗的瓶颈期,为临床治疗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和挑战。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非小细胞肺癌中常见的异常表达基因之一,因此,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EGFR基因突变与表达的研究、EGFR抑制剂的研发与临床应用、EGFR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以及联合治疗策略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期望能够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靶向治疗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EGFR基因及其与NSCLC的关系EGFR,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关键的跨膜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主要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

在人体中,EGFR 基因位于第七号染色体上,其编码的EGFR蛋白广泛存在于上皮组织,尤其在肺、脑和乳腺等组织中表达最为丰富。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EGFR与NSCLC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NSCLC细胞常常存在EGFR基因的突变或过度表达,这些变化导致EGFR蛋白的持续激活,从而引发细胞的无序增殖和肿瘤的形成。

EGFR突变最常见的是酪氨酸激酶域的突变,这些突变能够增加EGFR 的活性,使细胞对EGFR配体的反应增强,导致细胞增殖失控。

EGFR作为NSCLC的重要治疗靶点,其靶向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NSCLC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主要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和单克隆抗体两大类。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EGFR的活性或阻断其与配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提高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然而,尽管EGFR靶向治疗在NSCLC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患者对EGFR靶向药物不敏感,部分患者在初始敏感后会出现耐药性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提示我们,对EGFR 及其与NSCLC关系的深入研究,以及新的靶向药物的研发,仍然是NSCLC治疗领域的重要任务。

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合格

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合格

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合格
摘要:
一、肺癌基因检测样本概述
1.肺癌基因检测的重要性
2.样本类型及采集方法
二、样本质控信息评估
1.样本质量评估标准
2.评估结果及分析
三、总体质量评估合格的意义
1.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正文: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基因检测在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为了确保基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样本的质量控制尤为关键。

本文将针对肺癌基因检测样本的质控信息进行总体质量评估。

一、肺癌基因检测样本概述
肺癌基因检测样本主要包括痰液、血液和肿瘤组织等。

其中,痰液样本适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血液样本在临床实践中更为常用,可以反映肿瘤的基因突变情况;肿瘤组织样本则具有最高的检测准确率。

在样本采集过程中,医务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以确保样本的质量。

二、样本质控信息评估
为了确保样本质量,肺癌基因检测样本需满足一定的质量评估标准。

首先,样本应具有足够的DNA 含量,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其次,样本中的DNA 应具有较高的纯度,避免受到污染物的影响;最后,样本的储存和运输条件需符合要求,防止样本在处理过程中受到污染或降解。

根据所提供的文本,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合格,表明样本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这一结果意味着,通过这些样本进行的基因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肺癌基因检测样本质控信息总体质量评估合格,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SH
患者2: IHC显示无ALK表达 ,FISH显示无重排
Mino-Kenudson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10;16:1561–1571.
38
Ventana IHC 试剂设计
ALK融合蛋白:
• 无ALK重排的NSCLC不表达ALK融合蛋 白 • 部分ALK融合蛋白表达较低
G719A/S
Deletions
Exon 17
D761Y D770_N771 insNPG
19 18 20
Exons 18–24
T790M
L858R
Exons 25–28
L861X
21
Riely,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6; Murray, et al. J Thorac Oncol 2008
EGFR 66.35%
T790M/ EGFR Mut = 5
开展项目




EGFR突变检测: EGFR 19-21外显子序列突变检测 EGFR拷贝数量改变检测 K-ras 12-13外显子序列突变检测 ALK-EML4融合基因检测
免疫组化法 FISH方法 RT-PCR方法
B-raf突变检测 ROS1突变检测

如何获取优质的标本:标本类型

尽可能取得大标本进行检测 临床常用的取样方法取得标本量通常较少
内镜活检、穿刺活检、细胞学标本(支气管刷检,
细针穿刺)
小标本检测失败率 53–66% (内镜活检与穿刺活 检) ,而切除活检标本的失败率仅24% 标本中肿瘤细胞的含量也十分重要

组织标本富集
Eberhard DA, et al. J Clin Oncol 2008; 26:983-984.源自分子检测与靶向治疗的关键步骤
1
临床采集合适的 组织标本
2
选择合适的 检测方法
3
根据结果制定 治疗方案
基因突变检测影响因素
---方法学因素
ARMS & PNA-LNA clamp
qPCR: Real-time Detection
检测方法
67.7%
328/2163
15.2%
84.8% 48.6%
1835/2163
EGFR突变率
60.2%
53.5%
33.3%
17%
18.5%
腺癌
鳞癌
大细胞癌
低分化癌
腺鳞癌
KRAS基因检测
腺癌
10/122
腺癌且EGFR阴性
10/48
8.2% 20.8%
肺癌个体化检测质量控制

检测标本 检测方法及试剂 实验室要求及检测人员资质要求 检测报告内容及格式
标本处理 : • 离体后处理:及时切开、固定(尽快) • 固定液:10%中性福尔马林(pH≈7.0) (不推荐使用任何 其它溶液) • 固定液量: ≥10倍体积 • 固定时间:6~48小时 适宜的切片: • HE片确认*,癌细胞数≥200个 (不推荐依经验 盲取) • 常规切片(4~5μm厚,普通载玻片) • 连续切片8~10张 • 刀片:一次性(不推荐交叉使用)
dHPLC Sizing
O
Electrophoresis Sizing
O Confirmation by sequencing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O Confirmation by sequencing
Sequencing Rxn
O
Clean-up
O
PCR
O
~10%
Confirmation by sequencing
Clean-up
O
Sequencing Rxn
O
Clean-up
O
3-10%
10%
3-12%
Capillary Sequencing
Clean-up
O
Sequencing Rxn
O
20~30%
Capillary Sequencing
Clean-up
O
O
= 产物转移/加入试剂/开管操作
20~30%
Capillary Sequencing

NCCN指南建议NSCLC患者检测ALK
30
ALK阳性NSCLC总患者数约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 者的70%,CML患者的3倍多
EGFR阳性肺癌(新发病数)208923例
ALK阳性肺癌(新发病数)34820例 其他
驱动突变肿瘤的每年发病数
乳腺癌 HER2阳性患 者49,631例
ALK阳性肿瘤患者34,820例



临床标本与研究标本的差异
标本类型
肿瘤细胞 含量
标本处理
固定方式、试 剂、标本离体 时间各异 统一的保存以 及运送条件
其他分析前 、分析后 处理
不定
新鲜组织、 实际临床 蜡块、穿刺 随意性大,无 组织、脱落 严格要求 标本 细胞等
研究标本
统一要求
要求统一,被 病理所确认
尽量统一
标本是获得高质量检测结果的重要前提
细胞学标本富集
直接测序要求使用肿瘤细胞含量较高(50–70%)的标本
Eberhard DA, et al. J Clin Oncol 2008; 26:983-984.
如何获取优质的标本:标本异质性

分子水平的肺癌细胞存在异质性 肿瘤内异质性 原发部位与转移部位的异质性
肿瘤异质性可能影响研究结果 如果可行,至少取得3个代表性部位的标本进行检测
TaqMan
qPCR: Real-time Detection
PCR/ RFLP
PCR
PCR
O
PCR
O
PCR
O
PCR
O
PCR
O
PCR
O
1%
~10%
Clean-up
O
SURVEYOR cleavage
O
RFLP
O
Heteroduplex
O
Clean-up
O
PCR
O
RFLP
O
Pyrosequencing Rxn
如何获取优质的标本:标本类型

石蜡组织:尽可能送检一年内的石蜡标本 石蜡切片:含肿瘤细胞越多越好(50%以上);组织部位面积约6mm x 6mm以 上 包埋组织:组织块不小于0.5×0.5×0.5(cm) 新鲜组织:比石蜡等处理过的旧组织,DNA保存得更完整,对PCR实验更有 利,但一定要经病理学确认 含有肿瘤组织50%以上;重量≥10mg(约米粒大小以上),经PBS或生理盐 水冲洗干净 取癌组织的中心位置组织块(避开坏死区域),固定于10%中性福尔马林溶 液中,尽快送病理科
EGFR 突变检测流程
标本采集及病理评估
DNA 抽提及质控
EGFR突变检测
ARMS
测序法
其它方法
检测报告
上海胸科医院2163例肺癌EGFR检测

腺癌 1420 例 鳞癌 236 例 腺鳞癌 43 例 大细胞癌 54 例 低分化癌(NOS) 51 例 其它类型 352 例
阳性率 60.1% (854 /1420) 阳性率 17% (40 / 236) 阳性率 53.5% (23 /43) 阳性率 18.5% (10/ 54) 阳性率 33.3% (17 / 51) 阳性率 46.3%( 163 / 352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张杰
Mutations of Some Driver Genes in Neversmoking Women With Adenocarcinoma
PI3K 1.92%
P53 1.92%
KRAS 1.92%
Unknow 17.31%
BRAF 1.92%
EML4-ALK 8.65%
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的选择
优化检测途径,最大限度提高检测敏感性、降低假阳性 和假阴性率以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对每个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DNA 测序在部分地区仍然是EGFR 检测的金标准 其他方法,比如ARMS可能比直接测序更敏感,目前 已被广泛应用 新的EGFR基因检测方法层出不穷,其检验效能有待 进一步考证
Signal pattern of Vysis ALK Break Apart FISH Kit
FISH诊断
橘红色与绿色探针相互 临近或粘合:ALK 阴性
橘红色与绿色探针相互分离或 单个橘红色探针:ALK阳性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1. FISH技术是美国药物临床试验中所采用的检测方法。
2. 采用“分离”分析,基因倒位和ALK重排后,红色和绿色探针分开 3. ≥ 15%的样本细胞中呈现分开的红色和绿色信号表示阳性结果1
测序法
敏感度 石蜡组织标本成功 率 商用试剂盒 流程与速度 数据分析要求 试剂成本 仪器成本 25% 低 无 复杂/慢 高 相对低 高
ARMS
1% 高 有 简单/快 低 相对高 低
1. Dacic S. Adv Anat Pathol 2008; 15(4):241-247. 2.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检测专家组.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1; 40(10):700-702.
Scorpions ARMS** 直接测序*** 42 25 40 33 0 24
共计
51.2% 100%
82例
30.5% 70.7% 82例
* 肺癌手术石蜡切片标本检测EGFR基因突变 ** IPASS 方法学 *** INTEREST方法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8; 37(5):29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