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统一设计规范和要求要点
建筑物空调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物空调系统设计规范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建筑物运营的需求增加,建筑物空调系统的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合理、高效的空调系统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且具有节能和环保的特点。
因此,建筑物空调系统设计规范应该得到充分的关注和遵守。
一、环境要求在建筑物空调系统的设计中,首先应该考虑到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
针对不同的地区,设计师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空调设备,并调整其工作模式以适应当地的环境要求。
例如,对于气温较高的地区,应该选择具有较大制冷量和较高能效比的空调设备。
二、设计原则1.系统综合效果:建筑物空调系统设计应追求系统的综合效果。
除了考虑到舒适性和能效之外,还需要考虑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并选择适合的空调设备和控制系统。
2.节能性:建筑物空调系统设计应以节能为目标。
通过采用高效的设备和控制策略,可以降低能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应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废热回收技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能效。
3.舒适性:建筑物空调系统设计应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员的需求,合理设置空调设备的位置和空气流通方式,以确保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舒适。
4.可靠性:建筑物空调系统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质量和工作寿命,并合理设计系统的结构和支撑设备,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5.安全性:建筑物空调系统设计应注重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合理选择防护设备和安全措施以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三、设备选型在建筑物空调系统的设计中,设备选型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根据建筑物的规模、用途和环境条件,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的空调设备,并确保其具有合适的制冷量和能效比。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可调节性和维护便捷性,以满足不同季节和需求变化对空调系统的要求。
四、安装与调试建筑物空调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设备的合理布局和稳固安装,并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管道和电气连接。
(完整版)空调系统设计规范

(完整版)空调系统设计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空调系统设计提供一套规范和准则,以确保系统的质量、性能和安全。
根据实际需要,本规范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和阐述。
2. 系统设计要求2.1 性能要求- 保证空调系统的制冷和制热性能满足项目需求,确保室内温度的舒适度。
- 空调系统应具备良好的能耗表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2 安全要求- 空调系统应符合当地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
- 空调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应遵守相关安全规程。
3. 设计流程3.1 需求分析- 听取项目方需求和要求,确定空调系统的制冷和制热负荷。
- 考虑空调系统的使用环境和条件,确定合适的系统类型和规模。
3.2 系统选择-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当的空调系统类型,如中央空调、多联机空调或分体式空调等。
- 考虑系统的可靠性、维护成本和实际安装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
3.3 空调系统设计- 根据系统选择确定的类型和规模,进行详细的系统设计。
- 系统设计应包括制冷剂选型、管道布置、风口位置等方面的考虑。
3.4 技术方案评审- 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和优化,确保系统设计满足要求并具备可实施性。
4. 施工和安装要求4.1 施工准备- 在施工前,应明确施工目标和实施计划,并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4.2 安装规范- 安装过程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要求,确保空调系统的安全和运行质量。
- 安装人员应熟悉操作手册,按照要求进行系统安装和调试。
4.3 安全防护- 在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整性。
5. 系统调试和验收5.1 系统调试- 完成安装后,对空调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性能要求。
5.2 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应包括制冷和制热性能测试、系统运行稳定性测试等内容,验证系统的合格性。
6. 使用和维护6.1 使用指南- 为用户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和操作指南,确保空调系统能够正确使用。
6.2 维护要求- 指定定期维护计划,包括清洁、检查和维修工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建筑物空调系统设计规范要求与设备选择

建筑物空调系统设计规范要求与设备选择一、引言建筑物空调系统设计是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合理的空调系统设计和正确的设备选择,对于建筑物的舒适度、能源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空调系统设计的规范要求和设备选择的考虑因素。
二、空调系统设计规范要求1. 设计标准:在进行建筑物空调系统设计时,应遵循相关的国家、地区或行业规定的设计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建筑设备工程设计规范、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
设计师应详细了解并满足这些标准的要求。
2. 负荷计算:针对每个建筑物,应进行详细的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是确定空调系统容量的基础,包括冷负荷和热负荷计算。
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材料、窗户面积等因素,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能源消耗。
3. 空气质量:建筑物的空气质量对于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设计师应确保空调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并采用有效的过滤技术降低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
4. 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应能够有效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
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合适的温湿度范围,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5. 设备布局:在进行空调系统设计时,应合理布局各个设备。
设计师应考虑设备的安装和维修要求,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方便维护。
三、设备选择的考虑因素1. 能效比:选择高能效的空调设备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设计师应关注设备的能效比指标,并选择符合能效标准的产品。
2. 适应性: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需求,选择适合的空调设备。
不同的建筑物可能需要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设备,如中央空调系统、分户式空调系统等。
3. 维护便捷性:选择易于维护和清洁的设备,可以减少维护费用和维修时间。
设计师应考虑设备的维护性能,包括易清洁的过滤器、易更换的零部件等。
4. 噪音控制:建筑物的空调系统在工作时会产生噪音,对于需要保持安静环境的场所,如医院、办公室等,应选择低噪音的设备。
5. 品牌信誉:选择有良好信誉和售后服务的空调设备品牌,可以保证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并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
空调设计规范

空调设计规范现⾏建筑设计规范⼤全5 中国建筑⼯业出版社采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第五章空⽓调节第三节系统设计第5.3.1条选择空⽓调节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的⽤途、规模、使⽤特点、室外⽓象条件、负荷变化情况和参数要求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较确定。
第5.3.2条建筑物内负荷特性相差较⼤的内区与周边区,以及同⼀时间内须分别进⾏加热和冷却的房间,宜分区设置空⽓调节系统。
第5.3.3条⼯艺性空⽓调节系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于±0.5℃和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于±5%的各房间相互邻近,且室内温湿度基数、单位送风量的热扰量、使⽤班次和运⾏时间接近时,宜划为同⼀系统;⼆、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为±0.1~0.2℃的房间,宜设单独的系统;当±0.1~0.2℃的房间较⼩,且附件有温湿度基数和使⽤班次相同的空⽓调节房间时,可划为同⼀系统;三、有消声要求的房间,不宜和产⽣噪声的房间划为同⼀系统。
注:室内温湿度基数不同或热湿扰量相差较⼤的房间,划为同⼀系统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设局部处理装置。
第5.3.4条集中式空⽓调节系统,宜采⽤单风管式的,当房间负荷变化较⼤,采⽤变风量系统能满⾜要求时,不宜采⽤定风量再热式系统。
第5.3.5条空⽓调节房间较多、且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的建筑物,条件许可时,宜采⽤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第5.3.6条空⽓调节房间总⾯积不⼤或建筑物中仅个别房间有空⽓调节要求时,宜采⽤整体式空⽓调节机组。
要求全年空⽓调节的房间,当技术经济⽐较合理时,宜采⽤热泵式空⽓调节机组。
注:选择整体式空⽓调节机组时,应进⾏风量、风压、冷量和热量的校核计算。
第5.3.7条全年使⽤的集中式空⽓调节系统,当室内散湿量较⼩或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较⼤时,宜考虑变动⼀、⼆次回风⽐或采⽤旁通的可能性;当不允许选⽤较⼤的送风温差时,可采⽤固定⽐例的⼆次回风。
在可⽤新风作冷源的经济运⾏期内,应最⼤限度地使⽤新风。
空调设计规范

空调设计规范空调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空调系统的安全、舒适和高效运行,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要求和标准。
下面是一份1000字的空调设计规范:一、空调系统设计原则1.1 舒适性原则空调系统设计应能够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包括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空气洁净度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人们在室内能够达到舒适的环境条件。
1.2 安全性原则空调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包括电气安全、防火安全、机械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1.3 高效性原则空调系统设计应结合建筑空间的特点和使用需求,合理选择空调设备和布置方式,使系统能够以最低的能耗获得最佳的能效。
1.4 可持续性原则空调系统设计应尽可能采用节能和环保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浪费,提高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空调系统设计要求2.1 空调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朝向、建筑结构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计算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和热负荷,为系统的选型和设计提供依据。
2.2 设备选择和布局根据空调负荷计算结果,选择适当的空调设备,包括空调机组、冷却塔、冷却水泵等,并合理布局设备,确保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2.3 空气处理系统设计根据空调负荷计算和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设计合理的空气处理系统,包括新风供应、空气过滤、湿度控制和除菌等功能,保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和舒适性。
2.4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空调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风速控制和时间控制等功能,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和能耗控制,提高系统的能效。
2.5 输配电系统设计根据空调系统的功率和负荷要求,合理设计输配电系统,保证空调设备的安全稳定供电,避免电力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2.6 维护和保养设计在设计阶段,考虑到空调设备和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合理规划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维修通道,方便维护人员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空调系统设计标准3.1 国家标准空调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包括《建筑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等。
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规范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越来越重要。
良好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并确保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从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角度,综合各行业的规范、规程和标准,探讨关键的设计要点。
二、系统设计目标1. 舒适度:确保室内环境温度、湿度、气流质量等因素在适宜范围内,使人员感到舒适,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2. 能耗优化:合理利用能源,减少能耗,降低建筑物运营成本。
3. 安全性: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防止火灾、漏水、爆炸等事故发生。
4. 环保要求: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三、系统设计要点1. 空调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面积、朝向、热源等因素,合理计算空调系统的负荷,确定系统的冷负荷和热负荷。
2. 空调系统的选择:根据负荷计算结果,选择适当的空调系统类型,如中央空调、分户空调、风冷空调等,并确定主要设备的类型、规格和数量。
3. 空调系统的布局: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功能,合理布置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如冷却塔、风机盘管、空调末端设备等。
同时考虑设备的维修保养和安全通道的留置。
4.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风速控制、新风控制等,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并设置合适的传感器和开关控制装置。
5. 风道和管道设计:根据负荷计算结果和空间布局,合理设计风道和管道的布置,使气流分布均匀,减小阻力损失,避免风音和共振现象。
6. 设备的选型和配置:选择节能高效的设备,并合理配置设备,如采用高效压缩机、换热器、风机等,采用变频技术和节能控制策略。
7. 系统的维护和保养:设计系统时应考虑维护和保养的方便性,设置适当的检修孔和检修通道,定期维修设备,清洁过滤器,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8. 系统的监测和管理:设计合理的系统监测和管理方案,包括能耗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等,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调整,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舒适度。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规范要求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规范要求是确保建筑物内部舒适度和能源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常见规范要求,以确保合理的设计和安装,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1. 设计原则和综合能效要求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和综合能效要求: - 优化系统设计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工程成本。
- 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以满足用户需求。
- 采用节能措施,如高效设备、系统集成和智能控制,以减少系统能耗。
- 遵循当地相关法规和规范,确保设计符合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
2. 设备选择和布局要求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中,应遵循以下设备选择和布局的要求: -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类型和负荷需求,选择适当的空调设备,如风冷式空调、水冷式空调、地暖等。
- 设计合理的设备布局,考虑到空间利用、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以及相关安全要求。
- 确保设备的合理容量和匹配,避免能耗浪费和性能下降。
- 设计合适的管道、风道和排风系统,确保系统运行顺畅和均衡。
3. 管道系统和风道系统要求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中,管道系统和风道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确定合适的管道和风道尺寸,以满足空气流通的需要,并减少管道和风道阻力。
- 使用合适的材料和绝缘材料,以减少能量损失和传热;同时确保系统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 设定合适的流量和速度,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舒适度。
- 考虑到清洁和维护的要求,设计合适的进气口和排气口,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要求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中,控制系统和自动化的要求非常重要: - 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和传感器,以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和监测。
- 考虑到建筑物内部的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设计合适的控制策略,以提高能源效率和舒适度。
- 结合智能控制技术和节能措施,实现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优化控制。
- 考虑到可扩展性和未来的系统更新,确保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兼容性。
综上所述,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规范要求的实施对于确保建筑物内部舒适度和能源效率至关重要。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要点(标准版)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要点(标准版)一、概述中央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环保的室内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在各类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主要针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参考。
二、设计原则1.节能环保:在设计中央空调系统时,应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要求,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实用性: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实际需求,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安全地运行。
3.经济性: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设备和材料,力求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4.灵活性: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更需求。
5.可靠性:选用高品质的设备和材料,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
三、设计要点1.空调负荷计算空调负荷计算是中央空调系统设计的基础,应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建筑物的朝向、围护结构、使用功能等因素。
计算负荷时,应准确把握室内外设计参数,如室内温度、湿度、新风量等。
2.系统选型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中央空调系统类型。
常见的系统类型有:冷水机组、风冷热泵、水源热泵、多联机等。
在选择系统类型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特点、投资预算、运行成本等因素。
3.设备选型与布置(1)冷水机组:根据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水冷或风冷冷水机组。
冷水机组的能效比(COP)是评价其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
(2)水泵:选择合适的水泵,确保系统流量、扬程满足设计要求。
水泵的选型应考虑系统阻力和水泵的效率。
(3)冷却塔:根据冷却负荷选择合适的冷却塔,确保冷却效果。
冷却塔的选型应考虑冷却水的水质、环境温度等因素。
(4)风冷热泵或多联机: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风冷热泵或多联机。
设备的能效比(COP)和性能系数(SCOP)是评价其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主机周围是否有足够的维修空间,是否有辐射源,是否有腐蚀性气体,是否是多油烟、易燃易爆环境,是否有利于化霜水的排放。
3、末端设备位置
进行风机盘管设计时要考虑到房间气流组织良好,分布均匀,送回风口间距适中。风机盘管接管一侧要留出检修口位置方便检修,同时要考虑到检修口尺寸(不小于400*400),室内是否有可燃腐蚀性气体泄漏、油雾等。风机盘管的标高要尽量一致,嵌入式风机盘管高度不要高于3米,以保证空调效果,并根据风机盘管型式不同分别计算最大安装高度和最小安装高度。
7
小会议室(少量吸烟)
260
25
200
8
大会议室(不许吸烟)
280
26
体育馆:比赛馆
观众休息厅
(允许吸烟)
贵宾室
200~250
9
美容、美体
320-360
27
300~400
10
健身房、保龄球
250
28
200
11
弹子房
150
29
展览厅、陈列室
会堂、报告厅
200
12
室内游泳池
250~350
30
200~260
3、设计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房间负荷配置、内外机配比、设备安装位置、水泵、冷却塔等要符合规范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新风量配置,风管设计长度、风速、静压、室外机安装高度,噪音,气流组织形式等。
4、方案比较:根据工程的基本情况确定最经济适用的方案。基本情况有机房位置、能源、空调使用情况等。根据各房间负荷的大小,对主机设备进行选型设计。根据末端设备的流量配置水泵流量,计算水系统沿程阻力确定水泵的扬程,再选水泵的型号。对方案要有个说明:包括工程概况、设计参数,主机安装位置、冷却塔安装位置、空调方式等。
90~140
15
办公
100~120
33
公寓、住宅
80~90
16
医院、高级病房
100~120
34
餐馆
200~250
17
家用户式空调
140~160
35
足浴休闲
180~220
18
KTV
170~230
三、空调末端设计参数
序号
房间名称
冷负荷
指标
(w/㎡)
序号
房间名称
冷负荷
指标
(w/m 2)
1
旅游旅馆、标准间
180-200
9
美容、美体
220~260
27
300~400
10
健身房、保龄球
160~200
28
100~120
11
弹子房
90~120
29
展览厅、陈列室
会堂、报告厅
130~200
12
室内游泳池
250~350
30
150~200
13
舞厅(交谊舞)
200~250
31
图书阅览
75~100
14
舞厅(迪斯科)
250~350
32
科研、办公
13
舞厅(交谊舞)
250~300
31
图)
300~400
32
科研、办公
200
15
办公
200
33
公寓、住宅
180~200
16
医院、高级病房
200
34
餐馆
260~320
17
家用户式空调
200-220
35
足浴休闲
230
18
KTV
230-300
四、系统设计要求
1、室内、外机配比:
室内、外机配比是指室内机制冷量之和与室外机制冷量之和的比值换算成百分比值,同时开机或同时使用率高时建议不要超过100%;不同时开机或同时使用率低时建议最大值不能超过130%,超过此值将严重影响空调效果。
进行空气处理机组设计时要考虑空调房间的噪音,空调箱的送风口需加消音静压箱,以减低风机噪声和均匀送风,且不得不加风管直接将风吹在室内,否则由于其出风口风速很高,将产生很大的风噪。对噪音值要求严格的场所最好不要安装在房间内。设备与风管的连接应采用软连接,以防振动和噪音传递到风管上。
4、新风量设计
(1)先搞清楚空调系统有无新风要求,有新风要求时计算最大新风量和最小新风量。建筑物新风量根据房间使用性质按下表采用
(3)舒适性空气调节,每小时换气次数宜为5-8次,循环风量为房间体积乘以换气次数,新风量按循环风量的10-15%考虑。其余换气次数可参考下表:
房间名称
换气次数
(次/小时)
房间名称
换气次数
中央空调设计规范和要求
为了统一中央空调设计理念,规范空调设计要求,达到空调方案的可行、可靠,满足客户对空调效果的需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空调设计规范和要求。
一、设计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首先要了解工程概况,房间的功能,房间的面积,各房间是否需要空调,业主对空调的基本要求和意向,以便做方案比较与设计。
2、根据各房间的面积、功能、负荷大小来选择末端设备型号,负荷大小要考虑房间的朝向,房间内设备散热、围护结构的隔热程度等。
19
医院:一般手术室,超诊所
洁净手术室
X光,CT,B
200
2
酒吧
320-350
20
300~500
3
西餐厅、咖啡厅
200-230
21
200
4
中餐厅、宴会厅
260-320
22
商场、百货大楼
130~200
5
商店、小卖部
200
23
影剧院:观众席
休息厅(允许吸烟)
化妆室
200~350
6
中庭、接待
150
24
250~400
2、室外主机位置
(1)室外主机安装位置应空气畅通、散热良好,不形成短路;散热不好时,应考虑改进措施,如加导风管、格栅等。
(2)机组的噪音不会对周围产生影响。
(3)多台外机时应排列整齐美观,同行间距应在200毫米以上,两行间应留有1米以上维修空间,各机组的出风与回风应不会相互影响,标高应尽量一致,高差﹤0.5米。
22
商场、百货大楼
130~200
5
商店、小卖部
100~160
23
影剧院:观众席
休息厅(允许吸烟)
化妆室
200~350
6
中庭、接待
90~120
24
250~400
7
小会议室(少量吸烟)
200~300
25
100~120
8
大会议室(不许吸烟)
180~280
26
体育馆:比赛馆
观众休息厅
(允许吸烟)
贵宾室
120~250
空调房间类型
每人每小时新风量
[m3/(h.人)]
备注
空调房间类型
每人每小时新风量
[m3/(h.人)]
备注
影剧院
25
不吸烟
餐厅
30
少量吸烟
体育馆
25
不吸烟
办公室
25
不吸烟
商场
25
不吸烟
会议室
60
大量吸烟
高级客房
30
少量吸烟
一般病房
60
不吸烟
(2)生产厂房应补偿排风、保持室内正压或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的新风量的最大值确定。
二、空调主机设计参数
序号
房间名称
冷负荷
指标
(w/㎡)
序号
房间名称
冷负荷
指标
(w/m 2)
1
旅游旅馆、标准间
100~130
19
医院:一般手术室,超诊所
洁净手术室
X光,CT,B
100~150
2
酒吧
320~350
20
300~500
3
西餐厅、咖啡厅
160~200
21
120~150
4
中餐厅、宴会厅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