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滨水绿地方案详细设计

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滨水绿地方案详细设计

休息设施 凳、椅、桌等
公共服 务设施 设 施 景 观 工程设

卫生设施
信息设施 照明设施 台阶、坡

边界设施
卫生箱、垃圾箱、洗手器、饮水器 等 广告栏、宣传栏、指示牌、路牌等 庭院灯、景观灯、草坪灯、地灯等
考虑无障碍设计
围栏、围墙、护坡、挡土墙、道路 缘石、车挡等
排水设施 排水渠、雨水井等
七、意向图
七、意向图
意向图主要包括小品景观意向、设施景观意向以及植物景 观意向等三个方面。 1、小品景观意向
园林小品 小
亭、廊、花架、景墙、 树池、花坛、园路、铺装等
品 景
雕塑小品
设于各环境空间的组合雕塑、单体雕塑、 场景雕塑等

装饰小品
主要起到观赏点缀作用, 如造型块石、 水车、风车等
七、意向图
2、设施景观意向
六、水位图
2、枯水位图。 枯水期水位降低,通过植物造景形成的软质驳岸,对比硬质驳 岸的生硬,湿生植物更能体现其阿罗多姿自然优美的景观。
六、水位图
3、丰水位图。 丰水期,水体水位上升,部分景观台阶、亲水平台被水淹没, 部分湿生植物长于水中,更有一番风味,形成另一层次的景观。
六、水位图
4、汛期水位图。 汛期、大部分低矮的灌木、地被被淹没,只剩下较高的乔木, 又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意向图主要包括小品景观意向、设施景观意向以及植物景 观意向等三个方面。 3、植物景观意向
植 物
植物景观
景 观 植物品种
植物配置效果、植物与各类设施配置效 果等
乔木、灌木、地被等植物品种
八、设计概算
设计内容各个方面的概算汇总,包括园建、绿化、水电三 个方面的内容。
• 这个知识点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环境工程设计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环境工程设计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环境工程设计滨水绿地对一个城市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

城市滨水区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处于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交接处,具有两栖性的特点,并受到两种生态系统的共同影响,而呈现出生态的多样性[3]。

它具有净化空气、净化污水、涵养水源、改善小气候环境等生态功能,是城市的生态肺,也是城市生态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它还是市民休息、娱乐、观光的理想场所,属于受人类活动强烈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

目前多数城市的滨水绿地改造中,仍主要侧重于水系的防汛、航运、灌溉等一些基本功能,对城市水系多采用裁弯取直、硬化护坡、高筑堤岸等措施,对市民游憩的需求和景观生态功能考虑不足,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滨水绿地的游憩和生态功能,处理好两者的矛盾是滨水绿地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本文以中汾泾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为例,浅析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1、项目背景与概况中汾泾为浦东新区支河河流,规划为ⅱ级河道,无通航要求。

本次中汾泾拟整治河段三林塘港至川杨河位于三林世博家园地块西侧,河道紧靠浦三路,沿线景观三林北港,长约2.3km。

东侧距离城市次干道浦三路平均约15m,最宽处56m。

河道沿线除华夏西路——三林北港段外均无护岸结构,基本为自然坡,河道两岸局部地段杂草丛生,部分堤岸已经坍塌,水质污染严重,亟需改造。

2、设计理念本次中汾泾综合整治是以迎接2021年世博会为契机,消除原有河道的黑臭现象,还市民一个“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的。

“沟通水系、引清调活、截污治污、营造水景、改善生态”,是浦东新区整治河道的“总方针”。

中汾泾的东侧就是三林世博家园,世博园区规划的理念就是“城市——使生活更幸福”,始终横跨的理念就是:人与自然城。

因此,本次中汾泾景观综合整治设计仍然沿袭这一理念:人与人的和谐:通过人性化的休闲、活动、亲水空间的塑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

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1 滨河带状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常规定位1.1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进化史中,河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些滨河而居的村落随着商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城市。

但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穿越城市的河流有很多已经不再扮演资源和物流通道的作用。

其角色的转变似乎更能体现人类社会的事态炎凉。

很少有人会怀疑每个城市都会有一条河流穿过,由于河流在城市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城市管理者们赋予了她们不同的待遇,对于那些主干水系,由于富有人文情调和自然风光而得到城市的重视,这些河流的滨河地段往往是一个城市商业、文化、休闲的核心地段,在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中声名显赫,唯我独尊,比如上海的黄浦江,哈尔滨的松花江等等。

而那些支流,尽管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功能、名气、位置、自然风光等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待遇就差得多,有些居然沦为垃圾河和污水河。

更有甚者被城市用地填埋,永久地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目前的城市管理者们由于经济和水利安全方面的考虑,将这些河流的功能定位于行洪河道、排污河道,与这些河流相邻的绿地变成了功能单一的防护绿地。

在近几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年的工作中有幸接触到了几条类似命运的河流滨河绿地改造,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这些河流有幸等来了受到尊重的机会,这些河流绿地将和周边用地紧密结合共同为城市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1.2 重视河流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作用从理论上说,我们应该学会理智地顺从自然的流变,但是对于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国家来说,做到这一点需要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会遇到一些阻力。

但可喜的是所有的城市都接受了可持续的观念,并付诸实施。

山东德州岔河风景区和临沂沂河两岸的景观设计就是这样的两个案例,本论文的形成就得益于在这两个项目设计过程中得到的启发。

这两个城市的领导在城市发展战略中认识到了滨河绿地的重要性,同其他类型的城市绿地相比,滨河带状绿地的基础条件有着明显的优势。

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探索(1)(1)

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探索(1)(1)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穿城而过的河流附属带状绿地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视,本文结合亲自设计的两个滨河绿地改造项目,从绿地性质、与城市的关系、尊重场地、文化的引入等方面提出该类型绿地的景观设计方法。

关键词: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设计1 滨河带状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常规定位1.1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进化史中,河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些滨河而居的村落随着商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城市。

但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穿越城市的河流有很多已经不再扮演资源和物流通道的作用。

其角色的转变似乎更能体现人类社会的事态炎凉。

很少有人会怀疑每个城市都会有一条河流穿过,由于河流在城市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城市管理者们赋予了她们不同的待遇,对于那些主干水系,由于富有人文情调和自然风光而得到城市的重视,这些河流的滨河地段往往是一个城市商业、文化、休闲的核心地段,在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中声名显赫,唯我独尊,比如上海的黄浦江,哈尔滨的松花江等等。

而那些支流,尽管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功能、名气、位置、自然风光等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待遇就差得多,有些居然沦为垃圾河和污水河。

更有甚者被城市用地填埋,永久地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目前的城市管理者们由于经济和水利安全方面的考虑,将这些河流的功能定位于行洪河道、排污河道,与这些河流相邻的绿地变成了功能单一的防护绿地。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有幸接触到了几条类似命运的河流滨河绿地改造,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这些河流有幸等来了受到尊重的机会,这些河流绿地将和周边用地紧密结合共同为城市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1.2 重视河流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作用从理论上说,我们应该学会理智地顺从自然的流变,但是对于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国家来说,做到这一点需要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会遇到一些阻力。

但可喜的是所有的城市都接受了可持续的观念,并付诸实施。

山东德州岔河风景区和临沂沂河两岸的景观设计就是这样的两个案例,本论文的形成就得益于在这两个项目设计过程中得到的启发。

河滨休闲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河滨休闲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云南水富县两碗集镇河滨休闲绿地景观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一)地势地貌两碗河滨休闲绿地背高山面横江之水,地势起伏变化,属典型的河谷地貌,于一线火车轨道分割成上下游两段,呈带状分布,植被良好,山形俊秀,自然景观较佳。

(二)设计范围本次滨河绿地景观规划设计范围:两碗集镇沿河全长约5000米,宽约70米,共占地面积约60亩。

二、设计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991年3月);(三)《风景园林设计规范与制图标准》;(四)甲方提供的cad电子版地形资料;(五)设计人员现场勘察资料。

三、规划理念(一)现代规划理论学基础:立足人们普遍的审美观念,注重环境的和谐,在充分满足人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体现地方特色,凝练文化底蕴,合理布局,以体现景观的和谐性,使景观空间和功能与环境相协调,营造城镇和谐的河滨绿地。

(二)传统文化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水,为万物之灵,生命之源。

她,更赋予公园最自然的灵性美感。

临近水边,使人心旷神怡,远离尘嚣,静谧和谐。

水,还能增加空气湿度,调节空气温度,改善环境质量等生态功能。

本案萃取了中外园林设计精华,充分利用先有的河道,因地制宜,在各景观节点设置小型广场及休闲逗留空间,构成景观设计的高潮,成为人们驻足停留、休息交流的场所。

(三)景观艺术性:在充分满足功能和经济可行的前提下,赋予文化和艺术的内涵,将园林设计的艺术手法融入绿地设计中,在打造城市生态园林滨河绿地的同时,力求使该绿地具有鲜明的城市文化特色。

四、设计原则(一)景观的延续性原则充分考虑河道两侧景观的相互映衬;河道景观与城镇绿地的相互映衬;两侧河滨景观带的延续。

(二)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应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山水园林和景观休闲滨河绿地的风格,充分结合传统的园林风水观,充分考虑人的参与性和适用性,构建合理的空间结构,满足市民的需要。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设计考虑远期目标,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在注重景观和功能的同时,注重提高绿化率,尽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滨水景观设计
德国汉堡少女堤
设计理念
• 尽可能的开发少女堤的实际用途,满足 使用功能的多样性,在保障行车、行人 和休闲同时进行的情况下,使得少女堤 既是交通枢纽又是休闲散步的聚会点。
滨水景观设计
关键词: • 大尺度座阶;
滨水景观设计
• 浪漫的林荫道;
一条临水的菩提林 荫大道: 3排行距13m,树 间距7.5m,高8m的 菩提树组成街道和 河岸之间新的林荫 大道。
⑦ 滨河林阴路的游步道与车行道之间应尽可能用绿化带隔离 开来, 以保证游人安静休息和安全。国外滨河路的绿化一 般布置得比较开阔, 以草坪为主, 乔木种得比较稀疏, 在开 阔的草地上点缀修剪成形的常绿树和花灌木。有的还把砌 筑的驳岸与花池结合起来, 种植花卉和灌木, 形式多样。
滨水绿地的活动
⒈ 水中的活动与景观
• 在水位较低的地方,可以因地势高低,设计成两层平台,以 踏步联系。
• 在水位较稳定的地方,驳岸应尽可能砌筑得低一些,满足人 们的亲水感。
• 在具有天然坡岸的地方, 可以采用自然式布置游 步道和树木,凡未铺装的 地面都应种植灌木或铺 栽草皮。如有顽石布置 于岸边,更显自然。
• 在适于开展水上活动,可 以考虑相应的活动项目, 如游泳、划船、冲浪等, 使之成为滨河绿地中的 特殊景观,在夏天和节 假日会吸引大量游人。
●为了减少车辆对绿地的干扰,靠近车行 道的一侧应种植一两行乔木或绿篱, 形成绿化屏障。但为了使水面上的游 人和对岸的行人看到沿街的建筑,应 适当留出透视线,不宜完全封闭。道 路靠水一侧原则上不种植成排乔木。 其原因是影响景观视线,同时树木的 根系生长会对驳岸造成损坏。道路内 侧绿化宜疏朗散植,树冠线要有起伏 变化,植物配置应注重色彩、季节变 化和水中倒影,要使岸上的游人看到 水面的优美景色。同时水上的游人也 能看到滨水绿带的景色和沿街的建筑, 使水面景观与活动空间景观相互渗透, 浑然一体。

滨河绿地设计

滨河绿地设计
滨河绿地设计
PART 1
道路及功能分区
苗木表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的场地为一块300米*50米的滨河绿化带。北 边是水,南边是公路。靠路的一边地势高,滨水的一边地 势低。
因为滨河,然后想到了鱼,再由鱼的形状加以改变, 变成绿化带的主干道,将一块长条形的区域划分为几个小 空间,各个空间都有不同的功能。有供人散步休闲的“森 林”步道,有在灌木从中的半私密空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还有健身广场和 儿童游玩区。在靠近河岸的地方利用地势高低做出一个阶 梯式的草坪,还设置了几个亲水平台和钓鱼台,满足了人 们亲水的特性。
在植物方面将落叶树与常绿树交替种植,大多数为规 则式的种植,灌木和草坪以块状形式出现,在河岸边种植 了一些水边生长的植物。
PART 1
PART 1

小型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方案

小型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方案

小型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方案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

滨水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促进了城市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提升。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小型的滨水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宜人的休闲环境,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滨水绿地是指地理位置位于河流、湖泊、海岸线等水域附近的公共绿地,它们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文章结构本文首先介绍小型滨水绿地规划设计目标,然后对其空间布局和功能进行规划,最后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2. 小型滨水绿地规划设计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小型的滨水绿地,使其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具备以下特点:- 提供社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促进城市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 提供商业和文化服务,推动经济发展;- 提供人与自然互动的机会,增进社区凝聚力。

3. 小型滨水绿地的空间布局3.1 绿地设计根据我们的目标,我们计划将小型滨水绿地进行如下的空间布局:- 建立草坪区域,提供户外休闲活动的场所;- 种植各类树木和花卉,形成美丽的景观,净化空气;- 布置景观座椅和公园设施,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3.2 水边景观设计- 设计人工湖泊或小巧的喷泉,丰富滨水绿地的景观;- 建立人行桥或栈道,使人们可以进入水边区域亲近水域;- 建造一个小型码头,方便居民游船或垂钓。

3.3 设施布局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我们计划在绿地内布置以下设施:- 儿童游乐区:滑梯、摇摆、戏水池等;- 健身区:健身器材、开放式运动场地等;- 游园设施:公共卫生间、小吃摊点、供应饮水的地方等;- 文化展示区:举办艺术展览、表演、市集等活动。

4. 小型滨水绿地的功能规划4.1 生态保护功能通过种植大量的树木和草地,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的作用;增加生物多样性,提供鸟类和昆虫研究的场所;设置湿地区域,减少洪水的发生。

4.2 社区提供功能提供居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场所;增进社区居民的交流与沟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供社区文化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穿城而过的河流附属带状绿地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其规划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问题,要求设计人员以综合的视角、进行多目标的规划设计,通过形式多样的造景手法创造丰富的空间变化,形成优美的水体景观。

文章从绿地演变、设计误区、绿地与城市的关系、尊重场地、亲水环境的创造及文化的引入等方面提出该类型绿地的景观设计方法。

关键词: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设计
引言
城市河流是城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早期的城市与河流之间是一种和谐的依存关系,城市河流不但提供了城市赖以生存的水源,而且是重要的水运通道,并塑造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

随着近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流的原有功能被逐渐弱化,城市产业结构的重组进一步改变了河流沿岸地区城市用地的功能,河道被大量填埋,没有节制的乱排乱放使绝大多数河流的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城市的滨河特色正逐渐丧失,城市与河流逐渐走向对立。

由于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人们对河流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评价,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应最大限度地和谐统一,城市的自然化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日益高涨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引入生态理念对河流进行修复和改造成为河流治理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已将改善城市河流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举措。

在此背景下,针对河流及其附属带状绿地的生态修复、景观建设等成为当前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滨河带状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常规定位
1、滨河绿地的沿革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进化史中,河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些滨河而居的村落随着商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城市。

但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穿越城市的河流有很多已经不再扮演资源和物流通道的作用。

其角色的转变似乎更能体现人类社会的事态炎凉。

很少有人会怀疑每个城市都会有一条河流穿过,由于河流在城市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城市管理者们赋予了她们不同的待遇,对于那些主干水系,由于富有人文情调和自然风光而得到城市的重视,这些河流的滨河地段往往是一个城市商业、文化、休闲的核心地段,在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中声名显赫,唯我独尊,比如上海的黄浦江,哈尔滨的松花江等等。

而那些支流,尽管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功能、名气、位置、自然风光等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待遇就差得多,有些居然沦为垃圾河和污水河。

更有甚者被城市用地填埋,永久地结束了自己的历史
使命。

目前的城市管理者们由于经济和水利安全方面的考虑,将这些河流的功能定位于行洪河道、排污河道,与这些河流相邻的绿地变成了功能单一的防护绿地。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有幸接触到了几条类似命运的河流滨河绿地改造,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这些河流有幸等来了受到尊重的机会,这些河流绿地将和周边用地紧密结合共同为城市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2、重视河流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作用
2.1生态条件优秀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条生态廊道,尽管在河道沿线上有一些水利设施的拦截,但洪水和带状防护林仍然有效保持了城市与外界元素交流的通道,来自乡间的清爽的空气通过河流廊道。

在一些没有受过污染的河道中,优美的湿地,成片的树林为鱼类和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居环境。

相比于这些条件,一般的城市绿地由于多数都是孤立的斑块,彼此之间很难联系,因此在生机活力方面明显不足。

2.2水质有保障,亲水环境好
六库是一个富水城市,保证了绿地系统中对水质的基本要求。

但是对于干旱地区的城市,城市绿地中的水体一般都是通过管道和运河的形式引进水体,通过挖湖堆山的形式创造丰富的空间变化,形成优美的水体景观。

河流与之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一个是活水,一个是死水,城市绿地水系的管理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2.3服务范围广,利于商业开发
一些著名的河流沿岸往往是城市商业繁荣的区域,这是和城市的发展历史相关联的。

对于那些次要的河流也同样具有这样的潜力,一条河流蜿蜒几十公里,穿过城市内部不同的功能区域。

由于人们天生亲水的特性,一些休闲活动会集中发生在滨水绿地当中。

如果以500米为标准的话,滨河绿地可以为相当大的城市面积提供休闲面积,人流的汇集必然能带来更多的商机,因此说提升滨河绿地的功能定位对周边区域的经济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当然,有优势必有劣势,河流季节性的洪水会对绿地内的设计产生影响。

一方面为防护五十年一遇而修筑的大堤就会对景观设计产生不利的影响。

另外,有关河道管理的法规对行洪区域的高秆植物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植物配置方面只能点缀高大乔木,也不能成片密植灌木。

这项限制对于利用种植和地形来创造变化的空间来说就很不利了。

二、滨河城市绿地环境设计的几大误区
1、破坏生物的栖息环境
水泥护堤衬底,使曾经是水草丛生、白鹭低飞、青蛙缠脚、游鱼翔底的自然角落,变成寸草不生,光洁的水泥护岸,就连蚂蚁也不敢光顾。

水的自净能力消
失殆尽,水—土—植物—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被彻底破坏;河床衬底后切断了地下水的补充通道,导致地下水文地位不断下降;自然状态下的河床起伏多变,基质或泥或沙或石,丰富多样,水流或缓或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境组合,从而为多种水生植物和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而水泥衬底后的河床,这种异质性不复存在,许多生物无处安身。

2、改变水体原有的自然曲线
水流应弯曲有致,只有蜿蜒曲折的水流才有生气、有灵气。

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也证实了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消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性。

一条自然的河流,必然有凹岸、凸岸,有深潭、浅滩和沙洲,这样的河流形态至少有三大优点:它们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是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基础。

减低河水流速,蓄洪涵水,消弱洪水的破坏力。

尽显自然形态之美,为人类提供富有诗情画意的感知与体验空间。

三、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设计方法探索
1、滨河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性质
一般从水利上来说,流经城市的每一条河流都是流域治理的有机组成,其在水利上的分工大概可在行洪、分洪、灌溉、航运、排盐、纯景观等方面加以区分。

如果从城市绿地系统功能上划分,作为有保护意义的生态廊道是所有河道的基本功能。

除此之外这条河流本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所流经的区域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滨河绿地邻接用地的功能都会对滨河绿地的性质产生影响。

在一项设计动笔之前,必须抓住纲领,搞清绿地的性质。

否则会造成后期设计中不必要的功能分区,造成投资的浪费。

2、寻找与城市的关系
如果我们着手设计的对象是一个学校的花园或小区绿地,那么我们只需考虑小区的格局及业主的需求即可。

而对于一个面向全市开放的带状绿地从交通分析上获得必要的信息对未来场地的组织至关重要。

同时,由于有许多跨河大桥穿越绿地,这会增加一种特殊的观赏视线,另外那条大桥是城市中最重要的桥梁,也会对绿地设计内容产生影响。

通过交通分析,可以确定带状绿地的出入口位置、出入口的规模、哪些区域会产生商业价值。

除了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分析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邻近用地的现状功能及未来建设情况,一般可结合城市的总规或详规解决这方面的内容,通常这种以休闲为主的全开敞型绿地不同于一些主题公园,临近绿地的城市用地性质直接对绿地内部的设计内容产生影响;比如说邻近的用地是居住区,那么可能考虑一些儿童活动设施或场地在这里,因为早晚时间大人会带着孩子就近玩耍。

如果邻近的用地是一片工业区,那么在这里设人流集散的场地就是多余的投资。

结束语
滨河带状绿地还会有其他不同的类型,本文结合笔者设计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的一些设计方法,肯定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有些基本原则应该适用于全部类型的滨河绿地,那就是生态第一性原则与亲水性原则,抛弃这两项原则的设计一定会留下遗憾。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11,(6).
[2]沈基清.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J].城市规划汇刊,2010,(6).
[3]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