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名师精选教案)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

年级高一年级学科生物《分子与细胞》第三章课题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周次教学时间年月日课型新课课题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姓名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阐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与模型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情感目标:联系社会热点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细胞核结构和功能制作细胞模型教学难点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师生互动(课件)板书设计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核的功能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2、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二、细胞核的结构三、细胞是一个高度有序的统一整体。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检查预习回顾多利羊的案例回顾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1.细胞核的功能[填空](1)细胞核是。

(2)细胞核是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的结构(1)将下列功能与其结构连接起来:(略)同学们:最流行的动画片是什么?今天,喜羊羊的家族里来了三个新成员,分别是黑羊羊、白羊羊和灰羊羊。

正常情况下,黑羊羊只能生黑色的羊。

黑羊羊的梦想是生一只小白羊,我们怎样才能帮她实现梦想呢?(配合2张幻灯片)学生若答上:鼓励,然后指出这个方案的关键之处是取白羊羊的“细胞核”,从而引出课题。

学生若答不上:我们要帮她实现梦想,必须研究细胞核的有关知识,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学习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屏幕展示】“多利羊”的诞生过程,老师说序号,学生回答名称。

学生回答:喜羊羊和灰太狼。

回忆以前对“多利羊”的了解,复述“多利羊”的诞生过程。

把本节和前面所学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本书各章节的关联,探讨组成细胞的各个成分是怎样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

联系社会热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一: 细胞核的功能:1、分析资料探究细胞核的功能以细胞核有什么功能?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功能?谁在承担这个功能?为主线展开教学。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 游戏:设计一个细胞核功能的游戏,如细胞核接力赛,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细胞核的功能;
-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细胞核观察和分析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制作详细的PPT课件,展示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板书设计
① 重点知识点:细胞核的形态、组成、功能及其在遗传中的作用
板书设计:
1. 细胞核的形态:核膜、核仁、染色质
2. 细胞核的组成:DNA、RNA、蛋白质
3. 细胞核的功能:遗传信息的储存、复制、转录、翻译
4. 细胞核在遗传中的作用:基因表达调控、变异、进化
② 词、句: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储存和传递的场所;核膜将细胞核内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RNA传递遗传信息;蛋白质参与生命活动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第3章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后,进一步理解细胞功能,特别是细胞遗传信息储存和传递的场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材从细胞核的形态、组成和功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学生后续学习遗传学打下基础。
5. 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学生将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
6.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通过学习细胞核的功能和其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将能够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7.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将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解析:细胞核在遗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例如,DNA复制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而转录和翻译则将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从而实现各种生物学功能。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DNA进行复制,生成两个染色体组,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此外,细胞核内的基因表达调控保证了细胞正常生长、分化和应激反应等生物学过程。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掌握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概念,如细胞核的组成、染色体、DNA和基因等。
2. 了解细胞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与生命现象和遗传规律的关系。
3. 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科学方法,探究和解释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4.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针对细胞核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4)案例教学法:提供具体的生物学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加深对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5)问题驱动教学法:提出与细胞核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结合图片、动画、视频等,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细胞核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细胞核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2. 问题:请描述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线性结构,主要功能是存储遗传信息,并将其传递给下一代。染色体呈线性排列,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每条染色单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进行复制和分配,确保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孔等重要观点。

2. 掌握细胞核的功能,包括基因的表达、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信息交流等。

3. 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诠释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核膜的结构和功能,核孔在细胞核信息交流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核如何通过基因表达控制细胞活动,以及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信息交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图表和相关视频。

2. 准备实验器械,如显微镜、染色剂等。

3. 准备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细胞核的功能。

4. 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内容,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5. 准备好教室讨论和互动的问题,确保教室气氛活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简述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2. 引出细胞核的结构,为学习其功能作铺垫。

(二)细胞核的宏观结构和功能1. 展示细胞核的宏观图片,并诠释其位置和大小。

2. 讲解细胞核的功能,包括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调控细胞活动等。

(三)细胞核的微观结构和组成1. 讲解核膜(Nuclear membrane)的组成和功能,包括核孔(Nuclear pore)等。

2. 展示染色体的图片,介绍其组成和在细胞核中的作用。

3. 讲解DNA的结构和功能,以及RNA在细胞核中的功能。

(四)教学实验和实践活动1. 安排学生观察细胞核的微观结构,如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等。

2. 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割裂过程中的细胞核变化等。

3.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知识。

(五)教室讨论和总结1. 组织学生讨论细胞核的功能和重要性,以及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和意义。

3. 鼓励学生课外继续学习有关细胞核的知识,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描述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孔以及核仁,并理解核仁与核糖体的功能。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理解核膜、核孔在物质运输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细胞核功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细胞核结构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及其功能。

2. 教学难点:核膜上物质运输的调控机制。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细胞核结构模型、显微镜、实验器械等。

2. 准备教学材料:相关图片、视频、数据等资料。

3. 安排实验室或教室,确保设备齐全,环境适宜教学。

4. 制作PPT,列出教学内容和流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细胞核的显微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外观特征。

然后引出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这一主题。

* 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作用是什么?* 细胞核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核的组成结构介绍(1)核膜教师介绍核膜的形成、结构和功能,重点突出核膜上有核孔,允许部分大分子物质通过。

教师提问:* 核膜对细胞核内部有何作用?* 核膜是如何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学生讨论后回答。

(2)核仁教师展示核仁的显微照片,介绍其结构、功能及动态变化。

强调核仁在rRNA合成和加工、核糖体合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师提问:* 核仁在细胞核功能中扮演什么角色?* 核仁的大小和动态变化对细胞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后回答。

(3)染色质与染色体教师介绍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基本观点、形态变化,以及与DNA复制、细胞割裂的干系。

强调染色质(体)在细胞遗传中的重要性。

* 染色质(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们在细胞割裂中起什么作用?* 染色质(体)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3. 细胞核的功能阐述教师介绍细胞核在细胞代谢、遗传、分化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人教版 生物必修1:3.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 (2)

人教版 生物必修1:3.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 (2)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和分布。

(2)说出核酸的元素组成及其基本组成单位。

(3)简述DNA与RNA的异同点。

(4)简述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说出单体和多聚体的概念。

2.能力目标:(1)尝试构建核苷酸及核苷酸链的模型,说出核酸的作用,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归纳核心概念,尝试建构核酸的概念图,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直观性的比较脱氧核苷酸链的区别,对核苷酸链的多样性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并在思想上认同核酸在细胞中有携带遗传信息的作用,通过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认识到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教学重难点】1.DNA与RNA的异同点。

2.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背景资料:1984年9月11日,杰夫里斯和同事发现基因中存在一些足以区分生物个体的微小结构,并于当天绘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幅“DNA指纹”。

你觉得DNA指纹技术可应用于哪些方面?(罪犯确认、亲子鉴定、死者遗骸的鉴定等方面)。

这部分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可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核酸的种类:出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图,提问1.DNA是核酸中的一种,它的中文全称?另一种核酸是?2.DNA含几条链?RNA呢?3.DNA与RNA在真核细胞中是如何分布?4.原核生物没有成型的细胞核,DNA又存在于哪里呢?这部分内容与初中知识有联系,以问导学,利用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对比,学生能较快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核酸的分子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核酸是大分子物质,它的分子结构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核酸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由哪些小分子组成?(核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教师展示连接方式,并提示读核苷酸的方法。

2.核酸的组成元素有哪些?(元素组成:C.H、O、N、P)识别基团、利用五碳糖不同读核苷酸名称,引导学生辨析:分别是什么的基本组成单位?3.DNA与RNA相比,有哪些区别?学生通过自学,可得出以下结论:DNA特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RNA特有核糖和尿嘧啶。

2.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2.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阐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资料分析认同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的结构特点及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通过细胞核结构的教学,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一)细胞核的功能(1)从母牛乙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母牛甲去核的卵细胞中,移植后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将胚胎移植入母牛丙的子宫内。

出生的小牛几乎与母牛乙的性状一模一样,称之为“克隆牛”。

克隆牛的性状与母牛乙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这说明了什么?(2)黑白两种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美西螈的皮肤颜色与表皮细胞内黑色素的合成有什么关系?这一合成过程是由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控制的?(3)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分析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什么关系?(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分析说明伞藻的形态结构特点取决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图中各结构的名称:a.,b.,c.,d.。

2图中结构的相应功能:(1)a :________________。

(2)b :________________。

(3)c :________________。

(4)d :________________。

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染色质是________________。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解体,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的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

细胞分裂结束时,染色体解螺旋,重新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被包围在新形成的细胞核里。

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的两种存在状态。

细胞核是,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

(1)细胞作为基本的,其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地进行。

(2)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拓展思考】1.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 细胞核的结构:染色体、核仁、核孔、核膜等;
2. 细胞核的功能: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控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繁殖等;
3. 染色体的组成和结构:DNA、蛋白质等;
4. 核仁的功能:合成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等;
5. 核孔的作用: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紧密相连,为学生提供了更深入的细胞核知识,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细胞结构体系。
- 蛋白质: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起到支撑和保护DNA的作用。
5. 核仁的功能:
- 合成RNA:核仁内含有RNA聚合酶等酶类,负责合成RNA分子。
-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核仁合成的RNA转移到细胞质中,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6. 核孔的作用:
- 物质交换:核孔允许物质如RNA、蛋白质等在核质之间进行交换。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技能。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如通过故事、案例、视频等方式引出课题,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等。
九.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
-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高中生物学教材)
- 《DNA与染色体》(科普读物)
3.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的
1.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主要生理功能(D:应用)。

2.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和真核细胞结构的比较(C:理解)。

教学重点
1.细胞核核膜的结构、化学成分,核膜上核孔的生理作用。

2.细胞核内染色质与染色体的概念。

3.原核细胞的核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比较。

教学难点
1.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概念。

2.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教学用具
细胞亚显微结构图的投影片、细胞核结构模式图的投影片、染色体结构示意图投录片。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讲述中注意启发学生思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变形虫是原生动物门的一种单细胞动物。

生物学家将变形虫的细胞核取出,使其形成只含细胞质和只含细胞核的独立两部分,然后分别对这两部分进行单独培养。

结果发现:只含组胞质的部分在培养一段时间之后死去了,而只含细胞核的部分基本上不能单独培养。

这个实验证明:细胞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每部分都有它的生理功能。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胞膜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现在我们来学习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出示细胞亚显微结构图的投影片,指出细胞核的位置和一般形态、大小、数量)讲述:从图中可以看出,真核细胞中央有一个或几个球形或卵形的细胞核,高等动物和植物的细胞核直径一般在5-20 um左右。

这种细胞核有什么样的结构?在生命活动中,它有哪些重要的生理功能?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教师出示细胞核结构示意图的投影片。


在细胞核的最外边是核膜。

核膜将细胞质与核内物质分隔开,仔细观察核膜,它是由两层与细胞膜结构相同的膜组成。

提问:前面我们学习过细胞膜的结构和生理功能,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细胞膜有什么样的结构?它有哪些重要的生理功能?
(回答:略。


讲述:核膜和细胞膜一样,也是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的,膜的中间是磷脂分子的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附着、嵌插或整个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核膜也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那么像蛋白质、核酸这样的大分子物质是怎样通过核膜的呢?原来在核膜上还有许多小孔,(教师指示图中核孔位置。

)这些小孔叫核孔,这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教师边指示图中核仁部分边讲述。


在细胞核里迈可以看到一个或几个球形小体,这些球形小体的折光性较强,所以很容易
区分。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球形小体会周期性地消失和出现。

这些球形小体就叫做核仁。

(教师边指示图中染色质位置边讲述。


图中的这个细胞核是一个真核细胞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核,这些细长没有固定形态的物质叫做染色质,这是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物质。

为什么叫它做染色质呢?这是因为它能被碱性染料染上深色,所以叫做染色质。

后来对染色质进行研究,发现组成染色质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分子。

提问:前面我们学习过DNA的主要生理作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DNA分子有什么生理作用?
(回答:略。


讲述:DNA分子是一种主要的遗传物质,它控制着生物性状的遗传。

同学们请注意,染色质呈细丝状,这种形态只存在于细胞没防分裂的时候,即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当细胞进入分裂期的时候,细长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变短变粗,具有了一定的形态。

(教师出示染色体结构图的投影片。

)所以染色体是由染色质演变而来的,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的另一种形态。

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名称。

前面讲的是细胞核的主要结构。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总是相适应的。

那么,细胞核有哪些功能呢?
从细胞核的结构可以看出,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质,染色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而DNA分子又是主要遗传物质。

当遗传物质向后代传递时,必须在核中进行复制。

所以,细胞核是遗传物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

所以,细胞核又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例如,英国的克隆绵羊“多莉”就是将一只母羊卵细胞的细胞核除去,然后,在这个去核的卵细胞中,移植进另一个母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最后由这个卵细胞发育而成的。

“多莉”的遗传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一样。

这一实例充分说明了细胞核在控制细胞的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方面的重要作用。

前面我们学习了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科学家根据细胞的结构特点将细胞分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最主要的特点是细胞内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由这种细胞构成的生物主要有细菌、蓝藻、放线菌和支原体等。

原核细胞的结构比较简单。

在细胞外有细胞壁和细胞膜。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和真核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不同。

真核细胞的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而原核细胞的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肽聚糖。

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其它的细胞器。

细胞质中有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酶。

例如,蓝藻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有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和色素。

在原核细胞内有一个由DNA组成的核区。

核区没有核膜包裹,只有一条裸露的DNA。

核区中的DNA一般不含蛋白质,所以原核细胞不存在染色体。

小结:今天这一节课主要学习了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学习大家都知道细胞核是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各种生物性状的表现,这些知识为今后学习细胞的分裂、细胞全能性,以及克隆生物的有关知识奠定了重要似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