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液计算公式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临床补液大全 公式及分析

临床补液大全 公式及分析

临床补液大全(公式及分析)临床补液公式及分析补液公式一、补液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 若发热病人+300ml×n1.补钾: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③浓度一般1000ml 液体中不超过3g.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 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 糖→消耗钾。

轻度缺钾——L 时,全天补钾量为6——8g.中度缺钾——l 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重度缺钾<mmol/l 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 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女性为>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女性为>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女性为>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女性为>÷173.输液速度判定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 数÷【输液总时间(h)×4】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 数÷(每分钟滴数×4)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每h 输入量×每ml 滴数(15gtt)①已知每h 输入量,则每min 滴数=——60(min)每min 滴数×60(min)②已知每min 滴数,则每h 输入量=——每min 相当滴数(15gtt)5. 5%NB(ml)=〔CO2CP 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首日头2——4小时补给计算量的1/ 正常值为22——29%.如未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可按5%碳酸氢钠每次溶液5ml/kg 计算(此用量可提高10容积%)。

临床补液公式及分析

临床补液公式及分析

临床补液公式及分析补液公式一、补液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注:休克时先晶后胶)、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却啥补啥。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

若发热病人+300ml×n1、补钾(1gKCl相对于13.4mmol钾):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即不超0.3%).;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 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8g钾。

补多少(怎么补)?轻度缺钾3.0—3.5mmol/L 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 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 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2、补钠(1gNaCl相对于17.1mmol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3.5(女性为3.3)。

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035(女性为0.03)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

3、输液速度判定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 数÷[输液总时间(h)×4];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 数÷(每分钟滴数×4)。

临床补液大全公式及分析

临床补液大全公式及分析

临床补液大全(公式及分析)临床补液公式及分析补液公式一、补液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 若发热病人+300ml×n1.补钾: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③浓度一般1000ml 液体中不超过3g.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 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 糖→消耗2.8g 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 时,全天补钾量为6——8g.中度缺钾2.5——3.0mmol/l 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重度缺钾<2.5 mmol/l 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 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 <女性为0.5>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3.5 <女性为3.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035<女性为0.03>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3.输液速度判定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 数÷【输液总时间(h)×4】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 数÷(每分钟滴数×4)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每h 输入量×每ml 滴数(15gtt)①已知每h 输入量,则每min 滴数=——60(min)每min 滴数×60(min)②已知每min 滴数,则每h 输入量=——每min 相当滴数(15gtt)5. 5%NB(ml)=〔CO2CP 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首日头2——4小时补给计算量的1/2.CO2CP 正常值为22——29%.如未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可按5%碳酸氢钠每次溶液5ml/kg 计算(此用量可提高10容积%)。

补液公式

补液公式

补液公式一、补液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却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

若发热病人+300ml×n1.补钾: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

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8g 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女性为0.03>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3.输液速度判定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60(min)每min滴数×60(min)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每min相当滴数(15gtt)5.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

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补液总量计算公式是指根据患者体重、失水量等因素计算出需要
补充的液体总量的数学公式。

其具体公式是:
补液总量(ml)= 体重(kg)×失水量(百分数)×1000
其中,体重以千克为单位,失水量以百分数表示。

失水量包括生
理失水量和病理失水量两部分,也可以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病史、体检等进行评估以确定。

在医疗实践中,补液总量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计算工具,特别
是在治疗重症患者时更为必要。

正确计算出补液总量可以帮助医护人
员及时补充患者所需液体,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稳定机体内环境。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

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

3*W(kg)即5%SB(ml)=(—BE)*0。

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SB 5ml/kg*次OR.11。

2%乳酸钠3ml/kg.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27)mmol/L]*0。

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

6 (1mmol K=0。

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体重(kg)*0。

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

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

4%S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0。

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

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

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定理

液体疗法补液计算公式定理

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 OR.11.2%乳酸钠3ml/kg。

⑵25%盐酸精氨酸(ml)=[(测得HCO3¯-27)mmol/L]*0.5*0.84*W(kg)⑶需补钾量(mmol)=(4-测得血钾) *体重(kg)*0.6 (1mmol K=0.8ml Inj.10%KCl)⑷需补钠量(mmol)=(140-测得血钠) *体重(kg)*0.6(女性为0.5)⑸需补水量(ml)=(测得血钠值-140)*体重*4(kg)⑹二、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 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3、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与生理需要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4、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

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5、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计算公式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计算公式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计算公式
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计算公式为: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1-2(ml/kg)
这里的1-2ml/kg表示体重的1-2倍,通常取1.5ml/kg,即体重的1.5倍.
例如: 一个体重为70kg的人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约为70×1.5 = 105ml
注意: 这只是一般计算公式,在实际应用中还要根据个体差异,病情程度,并参考临床医师建议来确定具体补液量。

这个公式是基于人体平均水分需求来计算的,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个体差异,病情程度,并参考临床医师建议来确定具体补液量。

如果是健康成年人,可以按照这个公式来计算,但如果是婴幼儿,老年人,病人等特殊人群,则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来调整补液量。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补液不仅要考虑体重,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运动强度,疾病程度,药物治疗等,因此,在进行补液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结合临床医师的建议来进行.
另外,在进行补液时,需要注意使用合适的补液液体,如水,盐水,葡萄糖水等,还要注意补液的速度和量,避免过快或过量的补液,这样可能会导致体液平衡紊乱,甚至危害生命。

总之,补液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治疗过程,需要根据个体差异,病情程度,并参考临床医师建议来确定具体补液量,并结合多种因素进行,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补液计算公式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却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

若发热病人+300ml×n
1.补钾:
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

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8g 钾。

(正常生理需要量氯化钾3克)慢补勤查!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正常生理需要量氯化钠4.5克)
公式:
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
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
氯化钠(克)=[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30
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
3.输液速度判定
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3
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3]
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3)
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
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
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
60(min)
每min滴数×60(min)
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
每min相当滴数(15gtt)
5.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

首日头2——4小时补给计算量的1/2。

CO2CP正常值为22——29%。

如未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可按5%碳酸氢钠每次溶液5ml/kg计算
(此用量可提高10容积%)。

必要时可于2~4 小时后重复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