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课件:有趣的水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水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水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幼儿对水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2. 帮助幼儿了解水的特点,认识水的基本形态。
教学内容:1. 水的特点:透明、无色、无味、流动性。
2. 水的基本形态:液态、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教学活动:1. 教师出示一杯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特点,说出水的名称。
2. 教师展示不同形态的水(如冰块、水蒸气),引导幼儿认识水的不同状态。
3.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水的了解和经历。
第二章:水的溶解实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水能溶解其他物质。
教学内容:1. 水的溶解性:水能溶解糖、盐等物质。
2. 实验操作:观察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幼儿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第三章:水的过滤实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水的过滤原理,认识到过滤能净化水。
教学内容:1. 水的过滤原理:利用过滤材料(如沙子、棉花)去除水中的杂质。
2. 实验操作:自行设计过滤实验,观察过滤后的水变化。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幼儿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自行设计过滤实验,观察过滤后的水变化。
3.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现象,解释水的过滤原理。
第四章:水的浮力实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水的浮力原理,认识到浮力与物体密度有关。
教学内容:1. 水的浮力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密度有关。
2. 实验操作:观察不同密度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幼儿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密度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巩固幼儿对水的特点、溶解、过滤和浮力等知识的理解。
2.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水》含课件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水》含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主题为“有趣的水”。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特性、水的用途、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以及简单的净水实验。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2. 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认识到水的重要性。
3. 培养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水的特性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重点:了解水的用途,学会节约用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水、容器、实验器材。
学具:记录本、画笔、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水场景,如洗手、洗菜、浇花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水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用途?2. 讲解水的特性(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水的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特性,让幼儿亲身体验,加深对水的认识。
3. 节约用水教育(10分钟)讲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4. 净水实验(15分钟)指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净水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过滤过程,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
5.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一些关于水的用途和节约用水的图片,让幼儿进行判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有趣的水》2. 内容: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水的用途:洗手、洗菜、浇花等节约用水:随手关闭水龙头、重复利用水资源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简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2. 答案:(1)示例:洗手、洗菜、浇花、洗澡、洗衣服等。
(2)示例:节约用水可以保护水资源,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例如,洗手时不要让水一直流,用完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水的特性、节约用水教育、净水实验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水的特性和用途,培养了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用水行为,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同时,可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参观自来水厂、制作节水海报等,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科学知识。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水》

汇报人:
2023-12-22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水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 水的实验与观察 • 水的应用与拓展 • 水的保护与节约 • 课程总结与回顾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案背景及目的
教案背景
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对 于中班幼儿来说,了解水的特性和作 用,培养其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 心,具有重要意义。
03
水的实验与观察
实验一:水的浮力实验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实验材料:水、容器、不同重量的物体(如木块、金属块 、塑料块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实验步骤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1. 在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水。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2. 将不同重量的物体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 状态。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监测与治理
法律法规
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并治 理水污染问题;采用生态修复、生物治理 等技术手段,恢复水体生态功能。
制定和完善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加大 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水污染违法行为。
06
课程总结与回顾
课程重点回顾
水的特性
01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们了解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并
且具有流动性和溶解性。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公开课,使幼儿能够了解水 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 流动等,并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水的基本特性及三态 变化原理。
能力目标
能够观察、描述和比较水 的不同状态,进行简单的 实验操作。
中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水PPT课件

实验结果:轻 的物体会浮在 水面上,重的 物体会沉入水
底
实验结论:水 的浮力与物体 的重量有关, 轻的物体会浮 在水面上,重 的物体会沉入
水底
水的折射与反射实验
实验材料:水、透明容器、镜子 实验步骤:将水倒入透明容器中,将镜子插入水中,观察折射和反射现象 实验结果:光线在通过水面时发生折射和反射,形成美丽的光影效果 实验结论:水的折射与反射现象是科学中有趣的现象,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
水的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 效率,创造更多价值
03
水的实验与观察
水的溶解实验
实验步骤:将盐和糖分别放 入杯子中,然后加入水,观 察溶解过程
实验材料:水、盐、糖、杯 子
实验结果:盐和糖在水中溶 解,形成溶液
实验结论:水能够溶解多种 物质,形成溶液
水的浮力实验
实验材料:水、 不同重量的物
体
实验步骤:将 不同重量的物 体放入水中, 观察浮沉情况
水的压力游戏:通 过挤压水瓶,感受 水的压力,了解水 的压强。
水的浮力游戏:将 不同材料的小物件 放入水中,观察它 们的浮沉现象,了 解水的浮力。
水的毛细现象游戏 :通过实验观察水 在细小管道中的上 升现象,了解水的 毛细现象。
05
水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中的水循环
水的来源和分布
水在生活中的作用
水的循环过程 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水的分类与分布
水的分类:淡水、 咸水、盐水
地球上水的分布: 海洋、河流、湖 泊、冰川等
水循环:蒸发、 降水、地表径流 等
水资源的重要性 :人类生存、农 业灌溉、工业用 水等
水的用途与价值
水的价值:维持生命、促进 新陈代谢、保护环境等
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 灌溉、工业冷却、交通运输 等
中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水》课件

中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探究水的奥秘,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颜色、状态和味道,理解水的重要性。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水的性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重要性,培养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让幼儿掌握水的性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色素、冰块、杯子、滴管、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杯水,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水的颜色、状态、味道。
(2)讨论: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途?为什么我们要喝水?2.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水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如冰块融化、水滴放大等。
(2)讲解水的性质,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在色素、盐等物质作用下的变化。
(2)记录实验结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
(2)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
5. 活动延伸(5分钟)(1)让幼儿用彩泥制作关于水的作品,如小河、水滴等。
(2)展示作品,互相交流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2)水的用途:生活、生产、生态(3)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污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水朋友(1)画一画:画出水在你的生活中的样子。
(2)说一说:用水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幼儿了解了水的性质和重要性,培养了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水源地,了解水的来源。
(2)开展节水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水》课件【】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第二节《有趣的水》展开。
详细内容涵盖水的特性、水的用途以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重点讨论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吸附现象以及水的溶解实验。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认识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吸附现象。
教学重点:水的特性、水的用途、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冰、沙子、海绵、色素、试管、漏斗、烧杯、电子秤等。
2. 学具:画笔、画纸、记录表、观察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冰、水、水蒸气三态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水的三态变化: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
(2)水的吸附现象:通过海绵吸水实验,让幼儿观察并理解水的吸附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进行水溶解实验,观察色素在水中的扩散现象。
(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分享各自家庭的好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
2. 水的吸附现象:海绵吸水、沙子吸附水。
3. 节约用水:洗手时关水、用废水冲厕所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里一天用水的情况,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2. 答案示例:洗澡时关闭水龙头,刷牙用杯子接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节水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中的水的三态变化和水的吸附现象。
3. 作业设计中的观察和记录家里一天用水情况。
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物:冰、水、水蒸气,使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水的三态。
中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水》精品课件

中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水》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水”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探索水的奥秘,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用途,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索水的奥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和基本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探索水的奥秘,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玻璃杯、色素、滴管、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杯水,邀请幼儿观察并描述水的特征。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水有什么用途?生活中哪里有水?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观察水在不同容器中的形状变化。
(2)教师讲解水的三态变化:液态、固态、气态。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实验材料,指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水滴在玻璃杯壁上的现象。
(2)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同伴分享。
4. 探索活动(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水为什么能流动?水为什么会结冰?(2)幼儿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除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还有哪些物质也具有类似的特性?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板书内容:(1)水的用途(2)水的特性(3)水的三态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或幼儿园的水龙头,记录水流动的现象。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用途和基本特性。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继续观察生活中的水现象,如水的流动、水的结冰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中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水》课件

中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的第三章《探索大自然》,具体内容为“有趣的水”。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详细学习水的特性、用途以及环保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 培养幼儿对水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水的特性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重点:掌握水的用途以及如何节约用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水、水杯、滴管、小船等。
2. 学具:画纸、画笔、调色盘、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滴水滴入水杯的场景,让幼儿观察水滴的形态。
(2)让幼儿动手触摸水,感受水的温度和流动。
2. 例题讲解(1)通过PPT课件,讲解水的特性、用途以及环保方面的知识。
(2)让幼儿举例说明生活中使用水的地方。
3. 随堂练习(1)分组讨论:如何节约用水?4. 实践活动(1)让幼儿用滴管取水,观察水滴在不同物体表面的现象。
(2)组织“水上漂”游戏,让幼儿了解水的浮力。
(2)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水2. 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2)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等(3)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关紧水龙头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节水标语2. 答案示例: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他们对水的特性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水源地,了解水资源的珍贵。
(2)开展家庭节水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界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3. 例题讲解的深入浅出4. 随堂练习的讨论与分享5. 板书设计的清晰与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开放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界定(1)难点:理解水的特性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课件:有趣的水
一、活动背景
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是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
2.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懂得保护水。
(二)活动准备:
1.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一条金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组一份菊花精、白糖、盐、沙、石子、红豆。
2.人手一只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
(1)出示一杯清水
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
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
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在游来游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有的说一看就知道;有的说透过水看到的。
师:看看米里有什么?
幼:有的说只有米;有的说什么也没有;有的说看不出。
教师从米里拿出塑料彩球。
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看不见里面的。
(评:以探索秘密引出课题,萌发幼儿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以具体形象的猜一猜活动,让幼儿自己感受水是透明的。
)
2、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1)盛水活动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篮、请你们选
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
幼A:小容器里的水跑到了盆里。
幼B:篮子放到盆里时篮子里有水,拎起篮子水没了。
幼C:塑料袋里的水流到盆里了,盛不住。
小结:水会流动。
(评:提供材料,幼儿在自己的尝试操作中感知水会流动,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结论,使幼儿有了成功的体验,为下一尝试活动奠定了基础。
)
(2)溶解实验
师: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白糖、盐、菊花精……中取几样东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变化。
建议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师:谁来告诉大家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幼A:糖、盐放在水中没有了,沙子沉到了杯底。
幼B:菊花精放在水中,搅一搅后没有了,水变成了淡黄色,小石子还在水中。
幼C:糖、盐、菊花精放在水中都没了,水变颜色了,沙子、红豆、石子都在水里。
师:小朋友观察得可真仔细。
小结:糖、盐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见了,这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师: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
幼:有的说果珍,有的说阿华田,有的说味精,有的说化肥,有的说感冒冲剂。
(评:提供多种材料,引让幼儿尝试操作,并引导幼儿自己观察、比较,讲述自己的发现。
既为幼儿间的互动提供了机会,又使幼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