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循环的冷凝、蒸发温度对制冷量的影响
空气源热泵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空气源热泵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简介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空气作为热源或热污染物排放源的热泵系统。
它通过压缩机将低温低压制冷剂蒸发吸热,然后通过冷凝器释放热量,以达到加热或制冷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对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蒸发温度蒸发温度是指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时的温度。
在空气源热泵中,空气通过蒸发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从液体状态转化为气体状态。
蒸发温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制冷能力和效率。
影响因素以下是影响蒸发温度的几个重要因素:1.室外温度:室外温度是决定蒸发温度的主要参数之一。
在不同的季节和地区,室外温度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蒸发温度。
2.空气流速:空气流速对于蒸发器的热交换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较高的空气流速可以增加热交换的表面积和传热系数,从而提高蒸发效果。
3.制冷剂循环量:制冷剂的循环量也会对蒸发温度产生影响。
较大的循环量可以提高蒸发温度,增加制冷能力。
蒸发温度的选择在选择蒸发温度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实际需求和性能要求。
一般来说,较高的蒸发温度可以提高系统的制冷能力,但也会降低系统的制冷效率。
因此,需要在不影响制冷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蒸发温度,以提高系统的能效比。
冷凝温度冷凝温度是指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时的温度。
在空气源热泵中,制冷剂在蒸发器吸热后,通过压缩机被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释放热量。
冷凝温度对系统的制热能力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影响因素以下是影响冷凝温度的几个重要因素:1.室内温度:室内温度是决定冷凝温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制热模式下,室内温度越高,冷凝温度也会随之增加。
2.排热方式:冷凝温度的选择还与热泵系统的排热方式有关。
不同的排热方式对系统的冷凝温度有不同要求,如空气散热器、地埋管散热器等。
3.制冷剂流量:制冷剂的流量对冷凝温度也有一定影响。
过大的制冷剂流量会导致冷凝温度过低,不利于热泵系统的正常运行。
不同温度对家用空调制冷量的影响.pdf (

在制冷过程中 ,空调器不仅使室内温度下降 ,而且 使空气含湿量降低 , 所以制冷能力中包括了显热 能力和除湿能力 , 除湿能力可根据潜冷量得知。 室外温度提高不仅使空调器的制冷能力下降 , 显 热能力和潜冷能力也相应降低 (见图 3 、4) 。如图 2 显示 (本实验的潜冷量是通过所测显热量数据 计算而得) ,随着室外温度的升高 , 潜冷量占制冷 量的比例越来越小 。
1 前言
空调器是一个能耗产品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 , 要减少空调能耗 , 必须了解空调系统运行与制约 条件的关系 。对分体式空调器进行了实险和研 究 , 分析了室内外温度与空调器制冷量 、除湿能 力 、能耗及能效比 EER 等之间的关系 , 为空调器 的节能提供了依据 。
2 实验方法
依照 GB/ T7725 - 1996 房间空气调节器 , 采用 焓差法对 5 台制冷量为 2600W 热泵分体空调器 (采用定速压缩机) 进行实验 , 得出在不同的室内 外温度下 ,空调器的制冷量 、显热量和能耗情况 ,
当其它因素不变时 , 蒸发器工作环境的干球 温度升高而湿球温度不变 , 或者湿球温度升高而 干球温度不变 , 使得制冷循环的冷凝温度缓慢上
制冷剂冷凝温度和饱和温度

制冷剂冷凝温度和饱和温度引言制冷剂是用于制冷系统中的一种物质,它在制冷循环中起到冷却和加热的作用。
制冷剂冷凝温度和饱和温度是制冷系统中两个重要的参数,对于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制冷剂冷凝温度和饱和温度的含义、影响因素以及其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1. 制冷剂冷凝温度的概念制冷剂冷凝温度是指在制冷系统中,制冷剂从气态到液态的过程中,所保持的温度。
它是制冷剂在冷凝器中被冷却的最终温度。
制冷剂冷凝温度的高低会影响到整个制冷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2. 制冷剂饱和温度的概念制冷剂饱和温度是指在特定压力下,制冷剂从液态到气态的过程中,所保持的温度。
它是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加热的最终温度。
制冷剂饱和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对于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影响因素制冷剂冷凝温度和饱和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制冷剂的性质、压力、环境温度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影响因素:1. 制冷剂的性质不同的制冷剂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些性质会直接影响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和饱和温度。
例如,一些制冷剂具有较高的冷凝温度和饱和温度,而另一些制冷剂则具有较低的冷凝温度和饱和温度。
因此,在选择制冷剂时需要考虑其性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 压力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和饱和温度与其压力密切相关。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压力和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当制冷剂的压力升高时,其冷凝温度和饱和温度也会相应升高。
相反,当压力降低时,温度也会下降。
因此,通过控制制冷剂的压力可以实现对冷凝温度和饱和温度的调节。
3. 环境温度环境温度是指制冷系统所处环境的温度。
它对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和饱和温度有着直接影响。
在高温环境下,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和饱和温度会相应升高。
相反,在低温环境下,温度也会下降。
因此,在设计制冷系统时需要考虑环境温度的因素。
制冷剂冷凝温度和饱和温度的应用制冷剂冷凝温度和饱和温度在制冷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1. 制冷系统效能制冷系统的效能取决于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和饱和温度。
制冷循环液体过冷对制冷性能的影响

能 的影 响 。
【 词】 关键 制冷循环 ; 过冷液体 ; 制冷性能
Re rg r t n Cy l q i u c o i g o f i e a i n Pe f r n e fi e a i c eLi u d S b o l n Re rg r t ro ma c o n o
【 e od]e gri y espr o d i i;ei ri rr ac K yw rsR f e tncc ;ue o e q dR fg ao p f ne i r ao l c l lu re t n eo m
制冷 剂液体 的温 度低于 同一压力下 饱和液 体的温度 称
和液体状态 , 际循 环中 , 实 由于 以下原 因使节 流阀前液 体过
冷。
为过冷 。本文就制冷剂到节流 阀前液体过冷 的原 因以及过冷 液体制冷剂对制冷性能的影 响进行探讨 。
1冷凝器 中冷凝面积的选择大于设计所需的冷凝 面积 。 ) 2 冷凝 器选择 时还要保证在 最热天气 ( ) 环境介质温度最 高) 条件下制冷剂 的冷凝效果。实际使用 中 , 绝大多数 时间内
S in e& Teh oo y V s n ce c cn lg io i
职校科 技
科 技 视 界
21年 8 02 月第 2 期 3
根据表 1 各参数分别 对制冷剂 R14 、 2 3 a R 2进行热 力计
算: 制冷量 :l 1h = 9 . — 4 .= 4 .6 J g q3 一a 3 26 2 91 13 k/ 4 6 5 k 单位功 : 3= 2h = 2 — 9 .6 3 .4J g W h - l4 6 3 26= 2进行热力计算 : 2
制冷i :3 - 4 1 — 3 . 12 k/g lq℃ lh = 0 . 2 92 6 . J : = 6 = 4 k 单位 功 : 3- 2h = 3 . ℃ h - 1 452 1 = 36J g . 3 .k/ 6 k
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对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性能的影响

精心整理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对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性能的影响通常空调系统使用的制冷机组,使用最为广泛的是蒸汽压缩式制冷剂循环系统。
在该系统循环过程中,由制冷压缩机抽吸从蒸发器流过来的低压、低温制冷剂蒸气,经压缩机压缩成高压、高温蒸气而排出,这样就把制冷剂蒸气分成了高压区和低压区。
从压缩机的排出口至节流元件的入口端为高压区,该区压力称高压压力或冷凝压力,温度称为冷凝温度。
从节流元件的出口至压缩机的吸入口为低压区,该区压力称为低压压力或蒸发压力,温度称为蒸发温度。
正是由于压缩机造成的高压和低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制冷剂在系统内不断地流动。
一旦高、低压之间的压力差消失,即高低压平衡之一,制冷剂就停止了流动。
高压区和低压区压力差的产生及压力差的大小,完全是压缩机压缩蒸气的结果,压缩机一旦推动压缩蒸气的能力,即形成的压力差很小,制冷循环也就不存在了。
压缩机不停地运转是靠消耗电能或机械能来实现的。
在蒸汽压缩式循环系统运行过程中,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对制冷量、制冷系数有影响,而且蒸发温度的影响较大。
具体表现为:1、蒸发温度降低,制冷循环性能变差,制冷量迅速减小,制冷系数降低。
而随着制冷循环的蒸发温度的降低,制冷压缩机所消耗的功率的变化则是不确定的。
2、冷凝温度升高后,制冷循环性能变差,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降低,压缩机功耗升高。
3、蒸发温度在一定限度内升高,能提高制冷系数、增加制冷量,但蒸发温度过高,自节流装置过来的制冷剂液体容易闪发,堵塞制冷剂通道,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故蒸发温度不宜过高。
4、冷却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对改善制冷循环性能、提高制冷系数有利,但冷却温度过低,会造成压缩机制冷系统高低压差不够、运行不稳定、润滑系统不良运行等问题,所以对冷却水最低水温有限制。
由上述内容可知,在压缩机的实际运行中,适度提高蒸发温度或降低冷凝温度,能提高制冷系数。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受冷却介质和被冷却介质的限制要求,不能随意改变。
冬季冰机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的正常值解析

冬季冰机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的正常值解析一、冬季冰机冷凝温度的正常值冷凝温度是指冰箱冷冻系统中冷凝器排气的温度。
在冬季,冷凝温度通常应在30℃至50℃之间。
当冷凝温度过高时,可能会导致冷冻系统中的压力升高,同时也会增加冷凝器的工作量,降低冰箱的制冷效率。
而冷凝温度过低,则可能是由于冷凝器不工作或者冷凝器表面灰尘过多,影响热交换效果。
在正常情况下,冬季冰机冷凝温度的控制应该是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确保冰箱的正常工作。
二、冬季冰机蒸发温度的正常值蒸发温度是指在冷冻系统蒸发器中蒸发的制冷剂的温度。
在冬季,冰箱冷冻室内的温度通常应该在-18℃至-23℃之间。
蒸发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冷冻室内的温度不低,影响冷冻效果;而蒸发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冷凝器的传热不足,制冷效果不好。
确保冬季冰机蒸发温度的正常值是保证冷冻室内温度适宜的关键。
三、影响冬季冰机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的因素1. 外界温度外界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冰箱系统的工作压力和传热效率,进而影响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的正常值。
在寒冷的冬季,外界温度较低,冰箱系统的制冷效果通常会有所增加。
2. 制冷剂冰箱冷冻系统中使用的制冷剂种类不同,对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的影响也不同。
不同的制冷剂对于不同的工作条件有着不同的适应性。
3. 冷冻室内的负荷冷冻室内的负荷大小也会影响蒸发温度的正常值。
如果负荷过大,制冷系统的工作量会增加,蒸发温度也会相应升高,反之亦然。
四、调节冬季冰机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的方法1. 清洁冷凝器和蒸发器定期清洁冷凝器和蒸发器表面的灰尘和污垢,确保其良好的传热效果,维持正常的制冷效率。
2. 调节系统压力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调节制冷系统中的工作压力,使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3. 保持冷冻室内通风畅通保持冷冻室内通风畅通,避免冷冻室内温度过高,影响蒸发温度的正常值。
冬季冰机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的正常值是决定冰箱制冷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日常使用中,用户需要定期清洁和保养冰箱制冷系统,以保证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内,确保冰箱的正常工作效果。
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1kg/cm2=0.098 MPa≈0.1 MPa.
所以三个压力大小又是“4.8公斤”,“9.6公斤”,“18.3公斤”。
由于空调工作环境通常满足不了工况条件,以及受湿度的影响,所以夏季制冷状态下三个压力值大约为:6 ^* b6 b0X低压压力,0.5 MPa或5公斤;高压压力,1.8 MPa或18公斤;平衡压力,1 MPa或10公斤。
蒸发温度是所要求的室内温度,而制冷剂自身的性质牵扯到的温度是在对应压力下的沸腾温度。制冷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保证功耗的情况下增加制冷量就是提高制冷系数。降低冷凝温度就是为了得到温度相对低的制冷剂液体,即提高制冷剂的质量制冷量。试想:向蒸发器供给同质量的制冷剂液体,温度高的与温度低的在同蒸发压力下,哪个吸收的热量较多?在允许的范围内降低冷凝温度、提高蒸发温度可以提高制冷量。
冷凝温度与冷凝压力之间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冷凝温度的调节,同样可以通过调节冷凝压力来达到。
在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的温度一定时,冷凝压力的调整,可通过改变冷却介质的流量和冷凝面积来达到。冷却介质流量增加,流速相应提高,可减少传热温差,从而降低冷凝温度;增大传热面积(可通过增加并联冷凝器的台数来实现)也可达到降低冷凝压力的目的。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冷凝压力可明显下降。冷凝压力的高低,可通过装在压缩机排气端得压力表上的指示值反映出来。
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关系
制冷机组作为一个‘系统’,各项参数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影响的。要稳定在某一数值内也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不满足,就会偏离正常情况。
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高压蒸汽进入冷凝器后,要被冷却介质降温(否则无法液化),如果冷却效果不好的话,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热量不能顺利带走,那么冷凝温度自然要升高,相应的冷凝压力也会升高。
冷却水温度对冷水机组制冷量的影响

冷却水温度对冷水机组制冷量的影响从运行费来讲,在蒸发温度和压缩机转数一定的情况下,冷凝温度越低,制冷系数越大,耗电量就越小。
据测算,冷凝温度每增加1℃,单位制冷量的耗功率约增加3%-4%.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保持冷凝温度稳定对提高冷水机组的制冷量是有益的。
但为达到此目的,需采取以下措施:增加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和冷却水的水量;或提高冷凝器的传热系数,但是,对于一个空调冷却系统来说,增加冷凝器的面积几乎是不可能的。
增加冷却水的水量势必增加水在冷凝器内的流速,这将影响制冷机的寿命,同时还增加了冷却水泵的耗电和管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效果也不尽理想。
增大冷却塔的型号,考虑一定量的富余系数尚可,但如果盲目加大冷却塔的型号,以追求降低冷却水温也是得不偿失的,而且,冷却水温度还受当地气象参数的限制。
提高冷凝器冷却水侧的放热系数,是实际和有效的,而提高放热系的有效途径是减小水侧的污垢热阻,对冷却水补水进行有效的处理.2 冷却水的补水问题冷却塔水量损失,包括三部分:蒸发损失,风吹损失和排污损失,即:Qm=Qe+ Qw+Qb式中:Qm为冷却塔水量损失;Qe为燕发水量损失;Qw为风吹量损失;Qb为排污水量损失。
(1) 蒸发损失Qe= (0.001+0.00002θ) Δt Q (1)式中:Qe为蒸发损失量;Δt为冷却塔进出水温度差;Q为循环水量;θ为空气的干球温度。
(2) 风吹损失水量对于有除水器的机械通风冷却塔,风吹损失量为Qw=(0.2%~0.3%)Q (2)(3) 排污和渗漏损失该损失是比较机动的一项,它与循环冷却水质要求、处理方法、补充水的水质及循环水的浓缩倍数有关 .浓缩倍数的计算公式:N =Cr/Cm式中:N为浓缩倍数;Cr为循环冷却水的含盐量;Cm为补充水的含盐量.根据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含盐量平衡,补充水带进系统的含盐最应等于排污,风吹和渗偏水中所带走的含盐量 .QmCm= (Qw+Qb)CrN =Cr/Cm=Qm/(Qw+Qb)=( Qe+ Qw+Qb)/( Qw+Qb) (3)Qm= QeN/(N 一1)浓缩倍数为补充水含盐量和经浓缩后冷却水中的含盐量之比,《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推荐N值,一般情况下最高不超过5~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循环的冷凝、蒸发温度对制冷量的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重庆生产的五十铃人货两用车,车辆使用一段时期后,由于车辆密封性和发动机隔热效果明显变差,使制冷剂冷却不充分,从而不能满足制冷的要求。
通过采用增加一级冷凝器的方法,弥补了制冷剂冷却不足,同时避免了要通过减少循环流量来达到降低蒸发温度的限制。
标签:空调制冷不足蒸发器和冷凝器温度和压力偏高提高冷凝效果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使用的汽车要求也越来越提高。
不单对汽车技术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有更高要求,而且对其使用的舒适性也有新的要求。
而提高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汽车能够提供良好的空调制冷效果,以满足驾驶员舒适性要求。
若空调制冷系统效果不佳,则无法为驾驶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一)汽车空调制冷不良故障
据驾驶员反映,我单位一辆五十铃NKR人货两用车空调制冷系统,空调制冷不足。
接上岐管压力表测试压力,低压侧压力为0.34MPa,高压侧压力为1.72MPa,高低压侧压力均痹积常标准偏高。
运行时观察视液镜制冷剂的流动情况,发现有很多气泡,这反映系统内制冷剂不足,但由于高低压力偏高,说明系统内已混入了大量空气。
测试蒸发器温度与压力、冷凝器温度与压力,均已超出正常的范围,若这时不考虑系统压力高,已混人大量空气的故障情况,而直接补充制冷剂,则会使发动机功率消耗增大,系统运行时使压缩机拖死,皮带发热熔断。
但不补充制冷剂,系统的制冷剂不足势必造成制冷系统制冷不良。
所以应先排除蒸发器和冷凝器温度和压力偏高的故障,然后再补充系统内的制冷剂。
(二)造成故障的原因分析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工作过程是:经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从高压管路进人冷凝器冷却后,以液态形式进入贮液干燥过滤器,滤去杂质、除去水分再经膨胀阀节流降压,以雾状进入蒸发器蒸发吸热,通过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吸收车厢内空气的热量。
吸热后的制冷剂变成低压蒸气,被重新吸回压缩机再压缩循环,通过不断循环,吸收车厢内空气的热量而使车厢内降温。
如果制冷系统冷凝器冷凝效果不良,制冷剂不能通过其将仍霍气状态冷却成液体状态而降温,则通过膨胀阀的制冷剂将不能很好降压蒸发,而进行吸热。
同时也会使蒸发器过热造成热交换效果不佳,令蒸发器吸热量不大,从而不能大量吸收车厢内空气的热量而使车厢的温度降低。
所以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冷凝器和蒸发器这两个产生热交换的中心部件,只有在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处于最佳状态下才产生最高制冷量,否则必定造成车辆空调制冷系统制冷不良。
五十铃NKP人货两用车空调制冷系统选用的是排量为138mL的SD508型压缩机或排量为161mL的SD510型压缩机。
原车有一个350mm×450mm的板式冷凝器装在发动机散热器前面。
一个A6型蒸发器安装在车厢内。
此车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当车厢的密封性和发动机的隔热能力比新车明显下降时,运行空调系统会出现在发动机正常工作状态下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比原设计标准偏高的情况,从而导致参与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出现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升高,超出正常的技术范围(正常值:冷凝温度为40~45℃,蒸发温度为-12.5~-5℃)的故障。
同时,制冷剂温度升高若接近至冷冻机油闪点时,部分冷冻机油会炭化并集聚在阀门中。
这样既增加压缩机冷冻机油的消耗量,又影响阀门的密封性,易使阀门变形损坏,使压缩机充气降低,从而减少制冷剂循环流量。
如果部分冷冻机油炭化后窜人制冷系统的膨胀阀内,容易造成膨胀阀堵塞,也会使参与制冷循环的制冷量减少。
以上所有这些情况都会使系统运行条件恶化,令空调系统制冷效果显著降低。
解决以上的故障,如果采用从加大冷却空气与冷凝器之间的热传导效果来考虑降低冷凝温度,由于冷凝器安装在发动机散热器的前面,而散热器内的水温较高,虽然车辆前进时,受到空气流冷却,但热量仍能传导到前面的冷凝器上,同时汽车的冷凝器紧靠发动机,散热条件较为恶劣。
所以用加大原有冷凝器冷却能力来提高冷凝效果估计提高的幅度有限。
是否可以采用提高膨胀阀节流量来降低蒸发温度呢?
汽车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R12(F-12),其蒸发温度可达到-29.8℃,现在此汽车蒸发温度选取在-5~-4℃(曰本最大的轿车空调装置制造商电装“DENSO”株式会社,把蒸发温度定为-1℃。
美国汽车公司“AMC”其蒸发温度定为-5~4℃),相对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而言,还有下降空间。
然而降低蒸发温度是有一定限制的,不能无限度地降低,因为降低蒸发温度是通过减少循环流量来达到,减少循环流量会使压缩机的性能指标降低,经济指标变差。
由于制冷剂流量降低,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气比容增大,单位容积制冷量降低,使压缩机的制冷系数下降;而且由于只是蒸发温度降低,而冷凝温度未下降,会令膨胀节流阀前后的压力差增大,压力差过大,单位重量制冷量也会降低,使蒸气比容增大,进而使压缩机容积系数减少,令制冷量降低。
所以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只单方面从降低蒸发温度人手,会受到一定限制。
(三)排除故障的措施和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排除此车故障只能从额外加强冷凝强度人手,以此去保证整个系统的冷凝和蒸发温度处于正常状态。
若单靠清洗冷凝器、蒸发器或加大原有冷凝器的体积来提高冷却量,或调较甚至更换膨胀阀都不能使冷凝和蒸发温度两者协调符合要求。
曾尝试在冷凝器处加装冷却风扇,或改变冷凝器相对发动机和冷却风扇的位置,但收效都不大。
后来通过在膨胀节流阀流量固定不变情况下,在此车蓄电池后面的位置,加装一个350mm×350mm冷凝器及冷却风扇,把连接原有冷凝器的高压管改为先接人新装的冷凝器再由输出口接原有冷凝器(即在原有的冷凝器前再串入一个冷凝器)。
由于增加多一级冷凝器,冷凝效果明显提高,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温度下降,又使蒸发温度相应下降,使系统运行时制冷剂的冷凝和蒸发温度及压力均达到原有的技术要求。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方法,排除了五十铃NKP空调使用一段时间后制冷不良故障。
从中得出结论:此车设计上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只能在新车时即车厢密封性良好和发动机隔热良好的情况下,才能满足制冷要求,而当车辆使用一段时间,车辆密封性和发动机隔热效果明显变差后,就不能满足制冷的要求。
采取增加一级冷凝器去弥补制冷剂冷却不足,是一个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