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的综合开发》教案
3-2河流的综合开发教案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开展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一课时〕【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课标解读】以田纳西河流域为实例,从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根底等方面,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学习目标】1、读图并结合课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气候、水文、地貌、自然资源等自然条件。
2、阅读课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人口、社会经济根底等社会经济条件。
【教学重点】读图并结合课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气候、水文、地貌、自然资源等自然条件【教学难点】读图并结合课文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水文条件【教学资源】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图、流域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沿河剖面图、矿产资源分布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引导学生阅读“探索——反思1998年中国特大洪灾〞,提问:中国政府是如何根治长江水患的?32字方针制定的依据是什么?阅读、思考引入新课讨论分析某流域时主要考虑的地理条件提问:地理条件可以分为哪两方面?分别包括哪些要素?研究某一流域时应该主要分析哪些要素?思考、答复讨论、答复通过复习和讨论,总结出在研究某一流域问题时,首先要从位置、气候、水文、地貌、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该流域的地理条件。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二课时〕【课标解读】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根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从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根底等方面,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出该流域开发的根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通过实例学会认识流域开发的一般方法。
建设的成功实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总结其经验,加深学生对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和意义。
2.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图表和数据的技能,逐步形成运用根本原理综合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
河流的综合开发 教案

河流的综合开发教案教案标题:河流的综合开发教案目标:1. 了解河流的综合开发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河流的综合开发的原则和方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河流的综合开发方案。
教学重点:1. 河流的综合开发的概念和意义;2. 河流的综合开发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河流的综合开发方案。
教学准备:1. 讲义和课件;2. 河流的综合开发案例资料;3. 图表和图片。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河流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河流的兴趣。
然后提问学生对河流的综合开发是否有了解,为什么要进行河流的综合开发。
Step 2:讲解河流的综合开发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通过讲义和课件,向学生介绍河流的综合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解释综合开发的概念是指在保护河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河流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Step 3:探讨河流的综合开发的原则和方法(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河流的综合开发的原则和方法展开讨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如: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河流资源?如何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等。
Step 4: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河流综合开发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所运用的原则和方法,并讨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Step 5:设计河流的综合开发方案(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案例分析的经验,分组设计一个河流的综合开发方案。
要求学生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Step 6:展示和评价(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设计的河流综合开发方案,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改进。
Step 7: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河流的综合开发的重要性,并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河流综合开发的小论文。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河流综合开发情况;2. 邀请相关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河流综合开发方面的经验和观点。
高中地理《河流的综合开发》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1)利用图表了解田纳西河的位置,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特点和开发背景。
(2)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3)培养阅读分析图表和数据的技能,逐步形成运用基本原理综合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
2. 过程和方法(1)培养阅读分析图表和数据的技能,逐步形成运用基本原理综合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
(2)分析和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背景、方向和意义,是学生通过分析某个特殊案例,掌握流域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采用讨论探究法,学习和研究河流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及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还要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
2、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措施和意义。
【教学难点】3、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的原因及后果。
4、归纳流域综合开发的模式。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河流是孕育人类古代文明的摇篮,人类自古至今不断地对河流进行开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在开发的同时也对流域的环境造成了破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下面我们就以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探讨怎样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
展示本节高考重点和教学目标,进入新课教学。
(提问)我们一般从哪些方面去了解流域的概况?(生答)从自然地理概况和社会经济概况两个方面去了解。
一、治理之前的田纳西河流域展示图片(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小组合作探究(一)以小组为单位分析田纳西河流域气候、地形、水文水系、矿产资源分布等自然地理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各种自然要素对河流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高中地理专题:河流的综合开发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河流的综合开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河流综合开发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河流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利用、水域保护、河岸利用、生态保护等。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针对具体的河流情况提出综合开发策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河流综合开发的概念、内容及其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针对具体的河流情况制定综合开发策略。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河流为例,让学生了解河流综合开发的具体实践。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河流综合开发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制定针对特定河流的综合开发策略。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如我国的一些著名河流的综合开发案例。
2. 准备问题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准备河流综合开发的相关图表、数据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河流综合开发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案例分析:介绍我国某条河流的综合开发案例,让学生了解河流综合开发的具体实践。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河流综合开发的内容,包括水资源利用、水域保护、河岸利用、生态保护等。
4. 问题讨论:针对案例河流,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何保护水域、如何开发河岸等。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特定河流制定综合开发策略。
6. 分享与评价: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河流综合开发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找其他河流的综合开发案例,进一步了解河流综合开发的实践。
六、教学延伸1. 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河流的综合开发情况。
2. 邀请相关部门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河流综合开发的实践和政策。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其对河流综合开发的理解和参与度。
高中地理专题:河流的综合开发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河流的综合开发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河流综合开发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河流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利用、水域保护、河岸利用、生态保护等。
3. 培养学生对河流综合开发项目的评价能力,提高其地理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河流综合开发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河流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
3. 河流综合开发项目的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1. 河流综合开发项目的评价方法。
2. 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河流综合开发的知识。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地理》。
2. 参考资料关于河流综合开发的相关论文和案例。
3.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或白板,展示一些我国著名的河流景观图片,如长江、黄河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河流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3. 提问:“你们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河流资源?”二、河流综合开发的含义及其重要性(10分钟)1. 讲解河流综合开发的含义,即在河流水资源利用、水域保护、河岸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协调发展的过程。
2. 强调河流综合开发的重要性,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水安全等。
三、河流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10分钟)1. 水资源利用:讲解河流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灌溉、发电、供水等。
2. 水域保护:介绍水域保护的措施和方法,如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等。
3. 河岸利用:阐述河岸带的开发与利用,包括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等。
4. 生态保护:讲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河流综合开发中实现生态保护。
四、河流综合开发项目的评价方法(10分钟)1. 介绍河流综合开发项目的评价方法,如经济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环境效益评价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从多个角度评价河流综合开发项目。
五、案例分析:某河流的综合开发(15分钟)1. 给出一个河流综合开发的案例,如长江三峡工程。
2. 引导学生分析该案例中的河流综合开发内容、评价方法及其效果。
河流的综合开发教案

河流的综合开发教案教案标题:河流的综合开发教学目标:1. 了解河流的概念和特征;2. 理解河流的综合开发的重要性;3. 掌握河流综合开发的方法和技术;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内容:1. 河流的概念和特征;2. 河流的综合开发的意义;3. 河流综合开发的方法和技术;4. 河流综合开发的案例分析;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河流的概念,通过图片、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讲解:2. 讲解河流的特征,包括水文特征、地貌特征和生态特征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河流的本质。
3. 介绍河流的综合开发的意义,包括水资源利用、能源开发、交通运输、农田灌溉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4. 分析具体的河流综合开发案例,如三峡工程、黄河三角洲农田灌溉等,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成果。
讨论与思考:5. 分组讨论学生对河流综合开发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问题。
小组活动:6. 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河流进行综合开发方案的设计,包括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虑。
总结与展示:7. 要求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综合开发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课堂作业:8.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河流综合开发的文章,包括学习到的知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评价与反思:9. 对学生的小组活动和课堂作业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反思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实地考察等展示河流的概念和特征;2. 河流综合开发案例的相关资料;3. 小组活动的设计模板和评价表格。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2. 评价学生的课堂作业和文章撰写水平;3. 学生对河流综合开发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河流的综合开发教学设计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教学设计——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东明实验中学孙相连一、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应用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流域的自然背景。
(3)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治理过程的研究和学习,掌握分析流域开发治理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2)加强学生阅读各种图表,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提高学生从图表所隐藏的地理要素中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并进行分析、加工的能力。
(3)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活动讨论,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运用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阐释人与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2)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辨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2、会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难点:理解流域和水系的概念。
四、教法讲授法,读图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河流自古以来就与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而现在很多大江大河的两岸是人口和城市十分密集的地区。
我们应该如何开发和利用河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授新课]—、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1、重要性: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和流域的。
2、河流概况: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的分支。
发源于,在附近注入。
3、表现(1)地形:多山, 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思考: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哪些?(2)气候:属于 ,气候 ,冬末春初,夏秋降水 要点归纳:思考: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水资源进行农业生产?(过渡)由于地形的影响,河流的航运作用十分突出,河流的航运条件除了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外,还受到水文水系的影响。
高中地理高二地理必修三《3.2河流的综合开发》教案

3.2河流的综合开发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
2、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3、学会运用图表与资料,分析大坝建设的意义,培养运用地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分析、思考、交流,尝试用已学知识整理、分析,提高处理资料与信息的能力。
2、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加强师生、生省之间的合作交流,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在活动中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亲身感受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逐步领悟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由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联系周边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地区的国土整治出谋划策。
教学重点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教学难点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具、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调控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前言过渡导入新课新课讲授过渡过渡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文明大多源于著名的大河流域,同学们能说出世界上哪些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学生回答问题)同学们能说出什么是流域和水系吗?展示图片:图3.14流域和水系图(学生回答问题)我国是一个河湖众多的国家,各条大江大河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水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很大,常发生水旱灾害。
怎样才能发挥好一条河流的作用,合理开发河流的潜能造福人类。
下面我们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为例,探讨应如何进行流域综合开发。
板书:课题:3.2 河流的综合开发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什么位置,有什么样的自然特征?展示图片:3.15 3.16板书: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思考:1.田纳西河源于什么山脉?该流域内地形以什么为主?2.当地是什么气候,降水有何季节变化?3.其流域内蕴藏哪些丰富资源?4.若对一河流各段进行开发时,应各采取什么保护措施(学生读图分析回答)教师总结:分析某一流域综合开发必须抓住其自然特征历史上早期的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引发了哪些问题?板书:二、流域开发及其后果(学生读课文归纳)探究活动展示资料和图片分组讨论教师总结:流域开发的结果往往与该地的人口增长、生活水平及环境的承受能力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复习课教案:
河流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的田纳西河为例
1
2
3
【
【教学过程】
一、引言:了解有关河流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
1、河流的基本特性:特殊性和整体性。
2、河流的基本知识:读图回忆以下知识:
①河流流域是__________;②河流流域分水岭的地形特征
]
{针对以上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人们开始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他们用了什么方法并产生了什么样的效益呢?}
首先,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 ) 明确开发方向:实行可持续发展开发模式 确定开发核心:建大坝、修水库和船闸,实行梯级开发
防洪:干流建水库35座,标准为百年一遇,平均年减灾效益约2亿美元。
航运:诺克斯维尔以下均可通航,经俄亥俄河、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相通,可达22个州,通航效益比陆地省4亿美元。
发电:30座水电站,充分利用水和煤,大力发展火电、核电,促进了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提高水质: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改善,确保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来源。
旅游:兴建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宿营地、俱乐部及规模宏大的
教育中心。
土地利用:大面积的生态恢复,建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业结构,矿
区的生态恢复、治理,退耕还林、还牧,稳固河、湖岸线,有效地控
制了水土流失。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产生了具
大效益
[根据播映景观图片,让学生总结出田纳西河流域的梯级开发,所产生的效益]
【小结】
根据下图及上面所复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的梯级开发与三
个产业的关系,以对本节课给予小结。
【练习】
1.读“黄河流域图”,回答:
(1)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实现了开发,黄河在兰州(以上、以下)河段也实现了这种开发。
(2)C是水电站,黄河上游第一个水电站是。
(3)D是平原,该地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4)A、B所代表的两条河流中,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名称叫。
(5)黄河比珠江长,但水量仅为珠江的七分之一,主要原因是
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3.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