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烧伤患者的护理管理及急救流程分析
烧伤患者的急救流程和护理措施

烧伤患者的急救流程和护理措施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它可能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出现。
在处理烧伤患者时,及时和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着重介绍烧伤患者急救流程和护理措施。
一、急救流程急救是指在烧伤发生后,尽快采取措施减轻病患痛苦并加速治疗的作用。
以下是常见的烧伤急救流程:1. 进行基本救护如果烧伤导致了呼吸、脉搏或其他生命体征的紧急情况,应立即进行基本的救护操作。
可以扩张呼吸道、维持呼吸等措施,让烧伤患者尽快恢复生命体征的正常。
2. 快速冷却烧伤后应该立即使用冷水对受伤部位进行冷却,以减少疼痛和伤势。
应该注意,这个时候不要使用等离子或冰块等物质。
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继续受伤。
3. 缓解疼痛烧伤后会感到剧烈的疼痛,为了缓解这种疼痛,可以给烧伤患者提供止痛药或类固醇类药物。
如果医生没有指示,应严格按照剂量使用。
4. 包扎伤口如果烧伤没有破皮,应该用无菌敷料包扎受伤的部位。
但是,如果烧伤已经破皮,应该避免直接使用纱布等物质覆盖受伤部位,这可能导致细菌进入伤口。
二、护理措施1. 清洁受伤部位烧伤后应该用冷水清洗受伤部位,但是不要使用皂液或含酒精的物质。
如果使皮肤受伤进一步恶化或感染,或伤口感染而发炎。
2. 去除烧伤部位上的绷带如果烧伤部位用了绷带或敷料,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将之取下。
此外,尽可能不要碰触烧伤部位,因为染菌很容易导致感染。
3. 饮食监控烧伤患者的体能和代谢特别低,因此必须特别关注他们的饮食。
应该适当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如牛奶、蛋类、煮肉和沙丁鱼。
此外,应尽可能避免食用含有油腻、攻击性和高糖的饮料。
4. 防止受伤烧伤患者往往情绪低落,大量涂抹脂肪和油腻的膏药等物质,可能导致意外事故。
一般来说,我们应该在烧伤患者患上家庭中进行额外的监护。
另外,一定要防止抽屉和其他东西撞击烧伤部位。
结论烧伤患者的全面护理需要顾及急救措施、营养监控、皮肤敏感度、情感因素等多方面。
我们应该尽可能避免烧伤,同时也要万一事件发生待命,做好必要的护理。
烧伤患者的护理(二)

烧伤患者的护理(二)五、处理原则(一)、现场急救1、迅速脱离热源(1)、火焰烧伤应尽快脱离火场,脱去燃烧衣物,就地翻滚或是跳入水池灭火;(2)、互救者可就近用非易燃物品(如棉被、毛毯)覆盖,以隔绝灭火;(3)、忌奔跑或用双手扑打火焰;(4)、小面积烧伤立即用冷水连续冲洗或浸泡,既可减轻疼痛,又可防止余热继续损伤组织。
2、保护创面(1)、剪开取下伤处的衣裤,不可剥脱;(2)、创面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简单包扎后送医院处理,避免受压,防止创面再损伤和污染;(3)、避免用有色药物涂抹,以免影响对烧伤深度的判断。
3、保持呼吸道通畅(1)、火焰烧伤后呼吸道受热力、烟雾等损伤,可引起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应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放置通气管、行气管插管或切开;(2)、如合并一氧化碳中毒,应移至通风处,给予高流量氧气或纯氧吸入。
4、其他救治(1)、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治疗,避免过多饮水,以免发生呕吐及水中毒,可适量口服淡盐水或烧伤饮料;(2)、安慰和鼓励病人保持情绪稳定;(3)、疼痛剧烈可酌情使用镇静、镇痛药物。
5、妥善转运(1)、在现场急救后,轻病人即可转送;(2)、烧伤面积较大者,如不能在伤后1~2小时内送到附近医院,应在原地积极抗休克治疗,待休克控制后再转送;(3)、转运途中应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防治休克静脉补液是防治休克的主要措施1、补液总量根据烧伤早期体液渗出的规律估计补液总量。
国内通常按病人的烧伤面积和体重计算补液量。
(1)、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总量的一半应在伤后8小时内输入。
每1%烧伤面积(Ⅱ 度、Ⅲ度)每公斤体重应补充胶体液和电解质液共1.5ml(儿童为1.8ml,婴儿为2ml),另加每日生理需要量2000ml(儿童60~80ml/ kg ,婴儿100ml/ kg )。
即:第1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 )×烧伤面积×1.5mI(儿童为1.8ml,婴儿为2ml)+2000ml(儿童60~80ml/ kg ,婴儿100ml/ kg )(2)、伤后第2个24小时:电解质液和胶体液为第1个24小时的一半,再加每日生理需要量2000ml。
烧伤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烧伤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对受伤者来说,烧伤的护理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烧伤护理的操作流程,并提供一套评分标准,以便对烧伤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估。
一、烧伤护理操作流程1. 事故场景处理当面对烧伤事故时,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及时切断电源或其他烧伤源。
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院和消防局等相关部门。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安静,避免受伤者过度运动。
(2)清洁周围环境,避免受伤者再次遭受损伤。
(3)如果烧伤部位有衣物粘附,不要强行撕脱,以免加重伤情。
2. 初步护理急救人员到达后,首先进行初步护理。
具体操作包括:(1)检查受伤部位,判断烧伤程度和伤口范围。
(2)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以降低伤口温度和减轻疼痛。
(3)用干净的绷带或毛巾覆盖烧伤区,保护受伤组织。
(4)让受伤者保持平卧位,避免活动,稳定伤情。
3. 专业护理病人到达医院后,将进入专业护理阶段。
医护人员会根据病人的烧伤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治疗,包括:(1)清创和消毒:对烧伤伤口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感染。
(2)局部敷药:根据烧伤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局部敷药,促进伤口愈合。
(3)饮食调理: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安排饮食,提供足够的营养。
(4)疼痛控制:通过药物和其他方法,控制病人的疼痛感。
(5)情绪疏导:及时与病人和家属沟通,提供心理支持。
4. 伤后康复烧伤病人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包括:(1)物理治疗:如按摩、理疗等,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和功能恢复。
(2)康复训练:通过各种训练,帮助病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辅导: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病人面对情绪和心理问题。
(4)定期随访:对病人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评分标准为了对烧伤护理的效果进行准确评估,下面提供了一套评分标准,可根据病人烧伤程度和护理阶段进行评估:1. 伤口状况评分:根据烧伤部位、程度和愈合情况等因素进行评分,包括伤口大小、愈合时间和感染情况等。
烧伤护理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烧伤护理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护理来减轻病人的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本文将介绍烧伤护理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以帮助护士和医护人员更好地处理烧伤患者。
一、烧伤护理的操作流程1. 了解烧伤情况在进行烧伤护理之前,了解清楚烧伤的程度和范围非常重要。
根据烧伤的程度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烧伤,其中三度烧伤最为严重。
根据烧伤的范围分为局部烧伤和全身烧伤。
了解烧伤情况有助于确定后续操作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
2. 给予急救处理烧伤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停止烧灼源,避免烧伤范围扩大。
随后要迅速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以降低伤口温度并减轻疼痛。
记住,切勿涂抹任何药物或物质。
3. 清洁伤口将受伤部位轻轻清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直至伤口清洁。
避免使用刺激性药剂或脱脂剂,以免伤口进一步感染或恶化。
清洁伤口有助于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
4. 包扎处理在清洁伤口后,应将伤口覆盖上适当的敷料。
对于一度和二度烧伤,常用纱布敷料;对于三度烧伤,建议使用特殊敷料,如烧伤膜等,以促进愈合。
5. 应用药物在包扎后,可以施用必要的药物,如烧伤膏、抗生素软膏等。
应用这些药物有助于减轻疼痛、促进愈合和预防感染。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前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
6. 伤口观察和护理在烧伤护理的过程中,需要经常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
如果出现肿胀、感染或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或咨询医生的指导。
同时,要保持伤口的干燥和清洁,避免摩擦或受到再次烧伤。
二、评分标准为了更好地评估烧伤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常用不同的评分标准。
以下是烧伤评分中常见的几种标准:1. 烧伤程度评分- 浅度烧伤一度:皮肤红肿疼痛,无水泡,不干燥,无明显破溃和渗液。
- 浅度烧伤二度:有明显水泡,皮肤破溃,呈潮湿状态,可见小量渗液。
- 深度烧伤三度:皮肤明显炭化,表面干燥,无水泡,无疼痛感。
2. 伤口面积评分- Rule of Nines(九分法):将人体按照九分法分为头部、上肢、下肢、前胸、后背等九个部分,根据每个部位的受伤程度来评价烧伤的面积。
成批中重度烧伤患者的气道管理

成批中重度烧伤患者的气道管理当面对成批中重度烧伤患者时,气道管理成为救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道管理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及成功案例,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烧伤患者中,气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烧伤导致的皮肤和黏膜破损,患者的气道极易受到感染和阻塞。
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患者的应激反应也可能对气道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气道管理在成批中重度烧伤患者的救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成批中重度烧伤患者的气道管理,我们提出以下治疗方法:紧急处理:对于烧伤患者的气道管理,首先需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如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解除气道梗阻等。
机械通气:对于气道受损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机械通气来辅助呼吸。
机械通气能够维持患者正常的血氧饱和度,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
药物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药物可以有效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训练: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对于改善气道功能、防止瘢痕挛缩具有积极作用。
在进行气道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防范并发症:气道管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确保患者舒适: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度,采取必要的止痛和镇静措施。
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某医院收治了一批因工业事故导致的中重度烧伤患者。
在救治过程中,该医院采用上述气道管理办法,逐步稳定了患者的病情。
治疗过程中,医生们密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及时调整机械通气参数和药物使用剂量。
同时,注重患者的疼痛和心理管理,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较好的依从性和心理状态。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大部分患者成功脱机,转为自主呼吸,且无明显肺部感染和气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
通过这个成功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经验和教训:快速诊断和评估:对于成批中重度烧伤患者,应迅速判断病情,全面评估气道受损程度,以便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烧伤护理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

烧伤护理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类型,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给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
正确的烧伤护理操作流程对于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烧伤护理操作流程,并提供相应的评分标准,以确保护理过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一部分:烧伤护理操作流程一、评估烧伤程度:1. 判断烧伤的程度,根据烧伤范围和深度,分为一、二、三度。
2. 评估烧伤伴随的病情,包括呼吸、循环和内脏损害等。
二、处理烧伤伤口:1. 洗手并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2. 清洗伤口: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水轻轻清洁伤口,去除其中的污物和异物。
3. 质地温和的消毒剂:使用局部抗生素药膏为伤口消毒,减少感染发生的风险。
4. 制定个性化的换药计划:根据烧伤的深度和程度,确定换药的频率和使用的药物。
5. 进行烧伤伤口的局部敷料:选择适当的敷料,保护伤口并促进愈合。
三、疼痛管理:1. 使用适量的镇痛药:根据烧伤的程度和疼痛指数,给予口服、静脉注射或局部应用的镇痛药物。
2. 提供心理支持:处理疼痛不仅仅是药物治疗,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3. 监测镇痛效果: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镇痛效果。
四、感染预防:1. 保持手卫生:医护人员在接触烧伤患者前后进行彻底洗手,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2. 使用无菌技术:在处理伤口时,使用无菌的拭子、手套和其他物品,以防止二次感染。
3. 监测体温:经常检测患者的体温,在感染发生的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二部分:烧伤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根据烧伤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下是针对不同方面的评分标准:一、操作评分标准:1. 评估烧伤程度的正确程度。
2. 对烧伤伤口进行处理和清洁的准确性。
3. 适用正确的消毒剂及其使用方法。
4. 制定合理的换药计划和敷料选择。
5. 镇痛管理措施的准确与否。
二、感染预防评分标准:1. 手卫生措施的遵守程度。
2. 无菌技术的应用正确性。
3. 感染监测和早期发现的能力。
烧伤患者的急救流程和护理措施

烧伤患者的急救流程和护理措施[摘要] 烧伤是由热力、化学物品、电流、放射线等所引起的极为复杂的外伤性疾病,以热力烧伤最常见。
如果烧伤病员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入院后加以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就能大大减轻病员的痛苦,提高生存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烧伤;急救;护理烧伤作为一种突发的难以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生活事件,是最痛苦的损伤之一,尤其是严重损伤,假设不及时治疗,病人可发生休克而导致死亡,所以必须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及适当的护理。
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对烧伤的急救流程和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现报告如下:1 烧伤患者的现场急救1.1迅速脱离致伤因素:如果置身于火焰中,首先要脱离火源。
衣服着火时应尽快将着火的衣服脱下。
来不及脱衣服时,可就地卧倒翻滚,也可用水浇淋,千万不要大声呼喊、来回奔跑和试图用手将火扑灭,以免加重烧伤的面积和深度。
1.2抢救患者生命:去除致伤因素后,首先要配合医生处理窒息,心跳骤停、大出血、开放性气胸等危急情况,抢救患者的生命。
对头颈部烧伤或疑心有呼吸道烧伤的患者,应备好氧气和气管切开包等抢救物品,并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必要时及时协助医生做好气管切开术。
1.3预防休克发生:由于烧伤会使体液大量渗出,伤后应尽快补充液体,口渴的清醒患者可口服烧伤饮料,尽量防止饮用白开水,因其含有电解质过少,大量摄入会使患者体液的晶体渗透压降低。
中度以上烧伤患者,必须马上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按医嘱快速输入平衡盐溶液和右旋糖苷。
1.4保护烧伤创面:根据烧伤创面的大小,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类包裹创面,防止污染和损伤。
轻度烧伤的患者一般表现为轻微的红、肿、疼痛,可用自来水反复自然冲洗,以减低局部皮肤温度,减轻疼痛感,减少渗出和水肿。
如果烧伤面积较大,要尽快脱掉包裹烧伤部位的衣物,一定不可强行撕脱,以免造成局部创面进一步损害。
例如女士穿长筒袜发生烧伤时,应用剪刀将袜子沿着长轴的方向剪开后再轻轻拿掉,并立即用冷水持续给局部降温,同时呼叫120,依据“避轻就重〞、“先主后次〞[1]的原那么入院后迅速妥善的安置患者并立即进行抢救。
烧伤患者急救与处理流程制度

烧伤患者急救与处理流程制度第一章急救流程第一节急救准备1.急救班组: 1.1 每天配备至少一名经过急救培训合格的医生或护士作为首席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引导急救工作。
1.2 急救班组应确保设备齐全、药品充分。
2.急救设备准备: 2.1 确保急救包、急救车、急救设备、消防设施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2 确保急救设备储存位置清楚标注,易于找到。
3.处理场合准备: 3.1 急诊区域应配备独立的烧伤急救室,设施要符合烧伤患者的需求,譬如独立卫生间、洗手设备等。
3.2 确保烧伤急救室四周无堵塞物,易于转移患者。
4.沟通与协调: 4.1 急救班组与其他相关部门、团队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与沟通,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共享。
4.2 急救班组应与相关医疗机构建立定期沟通的机制,及时了解新的急救技术与处理方法。
第二节参加评估1.参加评估内容: 1.1 评估烧伤患者的烧伤程度,包含烧伤面积、深度、症状等。
1.2 评估烧伤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1.3 评估烧伤患者的伤情稳定性,包含出血情况、意识状态等。
1.4 评估烧伤患者的跟随损害,如烟雾吸入等情况。
2.参加评估步骤: 2.1 保证自身安全,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2.2 快速到达现场,对烧伤患者进行初步察看。
2.3 询问烧伤患者及现场证人相关情况,了解烧伤原因和发生经过。
2.4 记录评估结果,包含烧伤面积、深度等。
第三节急救处理1.声明优先原则: 1.1 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首要任务,人人必需遵守。
2.急救处理步骤: 2.1 创伤处理:—快速切断烧伤源,避开进一步损伤。
—快速清洗伤口,以减少感染风险。
—掩盖干净敷料,防止细菌感染。
2.2 呼吸道管理:—检查呼吸道通畅性,及时清除堵塞物。
—予以氧气,保证氧气供应。
—进行必需的呼吸道支持,如人工气道、辅佑襄助通气等。
2.3 液体复苏:—依据伤情评估,尽早进行液体复苏。
—依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伤情变动,调整液体复苏速度和剂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烧伤患者的护理管理及急救流程分析发表时间:2015-06-30T16:17:11.843Z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4月第16期作者:鲁晓红董卫芹赵亚萍李惋璐[导读] 对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间的护理,应该从患者心理、生理和生活方面进行有效治疗,会对患者身体的恢复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
鲁晓红董卫芹赵亚萍李惋璐[摘要]重症烧伤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外伤,其患者伴有伤情重、合并症多的特点,在急救过程中护理的任务繁重,通过利用积极、有效的护理组织管理和急救护理流程可以使重症烧伤患者早期的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为对重症烧伤患者的护理管理和急救流程进行探讨,本文主要目的是分析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的护理数据,对急救期重症烧伤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
主要采用的样本调查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是对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间的护理,应该从患者心理、生理和生活方面进行有效治疗,会对患者身体的恢复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重症烧伤护理管理急救流程有效治疗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5.16.047作者单位:313000,浙江省湖州市,浙江省湖州市解放军第98医院1对重症烧伤患者护理急救流程探究重症烧伤患者的伤情重,合并症多等特殊的情况,在急救的过程中护理的任务繁琐而重要,临床的护理中要面临众多困难。
烧伤患者在面对急救期的治疗时,一方面心理会有恐惧和抵触,另一方面临床护理的方法或是流程不当会对患者伤情造成很大的影响。
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和患者效果总结,现将对重症烧伤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和急救流程报告如下:1.1资料和方法1.1.1临床资料在本次的研究中,选取治疗的100例重症烧伤患者进行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其中男性为65例,女性为35例;患者的年龄在20~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3左右;烧伤面积50%~69%24例,70%~89%58例,90%18例;烧伤的深度在Ⅱ度—Ⅲ度,其中烧伤Ⅲ度的平均面积为27.41%;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75.68天;患者中并发症的高血压有5例、吸入性损伤有56例、乙型肝炎有2例、低血容性休克6例;在患者中有2例以上的成批重症烧伤10次。
1.1.2方法所有的重症烧伤患者在入院后都采用初步的急救流程和护理,及时的进行有效的处理工作,以稳定患者伤情。
护理人员要保护好患者烧伤创面,以免伤口发生感染;对呼吸虚弱的患者加以吸氧治疗,并加强对患者的监护。
在对照组中采用基本日常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要实施特别的护理工作,让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基础药物护理和日常生活护理。
1.1.3观察指标采集两组患者样本的身体恢复率、心理康复率和患者满意度,采用统计学的软件将数据归类和统计,并加以分析。
通过统计学软件对两组重症烧伤患者的基本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差异P值是衡量此次统计是否有效的指标。
1.2护理组织管理在对重症烧伤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时,需要遵循以下四个管理的流程:1.2.1了解烧伤患者的基本情况在接到重症烧伤患者的入院通知后,要对患者的人数、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受伤面积、烧伤度、有无合并伤等基本的患者信息全面了解和记录,并立即对医护人员进行组织抢救工作。
1.2.2成立护理和急救小组,合理配置医护人员立即向护理部汇报,积极进行人员的调配工作,在必要的时候要从其他的科室临时调配医护人员进行协助急救。
护士长要成立一个特护小组,将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差异进行合理的排班,充分发挥每个护理人员的特长和潜力。
其中,在重症烧伤患者中,每一名患者应该由3名医生和3名护士负责进行接诊的处理工作。
1.2.3急救物品、器材和病房的准备根据患者烧伤病情的严重程度,合理的安排重症烧伤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同时要对病房全面的清洁和消毒,还要调理好房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备好翻身床或是悬浮床,病房里要有气管切开包、导尿包、深静脉导管置管包、氧气装置及充足的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和烧伤相关药物。
同时还应该备好调试输液泵、肠内营养泵、呼吸机、血气分析仪、负压吸引器和心电图监护仪等相关仪器。
还要对患者血型进行登记,以备足新鲜的冰冻血浆和血库的备血充足。
1.2.4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和流程,建立和健全监督保障机制在对重症烧伤患者进行护理和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有严格的工作制度和科学的工作流程,必须为医护人员的安全和患者的康复进行必要的保障。
在组织护理流程时,要将特护组的各个班次工作程序、急救流程、烧伤护理常规、相关制度和规定总结整理好存在在护理工作站的电脑上或是工作薄中,给护理人员随时提供指导,起到了强化培训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保障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在对烧伤患者进行治疗期间,还应该建立相应的以护理部主任、烧伤病区护士长和特护组组长为核心的三级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以明确各个部门和医护人员的任务和分工。
1.3急救的流程在对重症烧伤患者急救的过程时,必须要有三名护士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急救工作,三名护士分工必须要明确和到位,组成一个针对烧伤患者的特护组。
以下是对重症烧伤患者进行的急救流程,大致上分为五个步骤:1.3.1急救流程图首先医护人员接到重症烧伤患者的通知,了解患者情况后安排急救室及其床位,准备重症烧伤患者急救的药品,对急救的物品要进行清点和检查。
其次三名护士人员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一名护士负责对患者清理静脉通道,采集患者血样,对患者进行输液管理,准备患者所需呼吸机,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检查和管理,最后核对医嘱;一名护士负责患者心电图的监护工作,并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及时进行记录,之后配合医生进行气管切开或是对伤口创面进行处理,处理医生的医嘱,对患者胃肠道进行检查管理,最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另外一名护士要对患者伤口部位剔除毛发,进行创面的清洁,然后对患者进行导尿留置,留置胃管,还要随时观察和记录病情,准备所需的血制品。
这三名护士人员要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工作,保证急救流程有序和有效进行。
1.3.2输液管理护士人员要迅速建立静脉补液通道,以大静脉留置为首要选择,根据烧伤患者病情开通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满足患者快速扩容和抗休克的需要。
在进行液体复苏的治疗时,要谨记三个原则,分别是:保护心脏功能和强心、保护肾脏功能和补充血容量。
在进行补液时,要注意成分和量的要求,一般来说,以休克期补液量公式为参考,但是补液要针对患者病情进行。
按照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的原则进行,胶、晶体液比例为1:1,胶体液用3/4的血浆,1/4全血,胶体液在受伤6小时开始使用;晶体液用乳酸林格液或是平衡溶液;水分用5-10%的葡萄糖溶液。
在受伤24小时补液中,第一个8小时应该补晶、胶体液总量的1/2,第二个8小时补晶、胶体液总量的1/4,第三个补晶、胶体液总量的1/4,其中水分按照三等分平均的输入。
护士人员可以根据自制集尿装置观察每分钟尿液滴速,可以调节输液泵精准的控制输液速度,以减少脑、肺水肿的发生1.3.3呼吸道管理医护人员首先要迅速对呼吸道异物进行清除,及时了解有无呼吸道烧伤情况,对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方式、气管通畅度及其血氧饱和度进行密切的观察记录,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和手术后气管的护理准备。
另外还要对呼吸道进行充分的湿化,要运用有效的药品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有序的湿化,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
医护人员要保持患者病房内空气的新鲜,要经常开窗通风,禁止家属进入探视,以保持适宜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还要及时对患者的气管分泌物进行清除,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要对患者进行吸痰。
吸痰时要控制好次数和吸痰注意事项,注意清洁和卫生,避免不正当操作引起伤口交叉感染。
在对患者进行吸氧时,要遵循医嘱给患者进行高流量的氧气供给,注意保持输氧管的通畅,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模式和血气分析,做好呼吸管道的清洁工作。
最后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焦痂切开减压术,以减轻患者并发症的几率。
1.3.4病情观察和准确记录护士人员在对重症烧伤患者进行病情的观察和记录时,要随时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对患者尿量进行监测,并准确的记录渗出液的量,最后还要对各种药物的入量进行记录,确保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1.3.5胃肠道管理护士人员要对患者要尽早的留置胃管,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撑,一般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全素用肠内营养泵,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概率、提高患者免疫力和伤口复合。
另外还要配合药物保护患者的胃肠道。
1.4结果讨论通过对重症烧伤患者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得出有效的实验结果:实验组内重症烧伤患者样本人员比对照组内样本人员从心理和生理上康复都要快。
当对重症烧伤患者实施全面和及时的护理措施时,能减少患者伤口的并发症,加快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还能增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和治疗满意度。
重症烧伤患者伤情重、合并症多,所以医院在对重症烧伤患者进行护理和急救的过程中要遵循快速、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原则。
2对重症烧伤患者护理管理和急救流程建议在对重症烧伤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和急救流程工作分析后,笔者就护理管理工作和急救流程工作内容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对医护人员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2.1首先护理人员做好充分的急救准备在对重症烧伤患者进行急救和治疗之前,护理人员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才能保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顺利、有条不紊的进行,才能增加医护人员的效益和增强患者的信心和治疗效果。
2.2其次针对重症烧伤患者采用积极的心理干预积极的心理干预对重症烧伤患者来说是一项不错的疗法,医护人员通过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舒缓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抵触心理,让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能大大加强治疗的效果。
2.3再次要落实基础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基础护理工作时,必须要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不能疏忽和大意,对患者护理要抱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给患者保留耐心和爱心,切忌浮躁。
2.4最后及时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医护人员在对重症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过程中,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省,对不足之处要加以注意,总结有效的实践经验,为今后工作积累有效的实践经验和知识。
3 总结综上所述,重症烧伤患者的护理管理和急救流程工作极其繁重,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做好基本的护理和治疗时,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并及时进行工作的总结,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和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康复。
参考文献:[1]周俏梅.重症烧伤患者的护理管理及急救流程[J].浙江省医学会烧伤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2年02期[2]洪婉茹.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的护理探究[J].维吾尔医药(上半月),2013年06期[3]吴秋霞.路径护理及营养护理对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的价值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17期[4]贺红艳,顾建秀.重症烧伤患者早期抢救的护理配合[J].基层医学论坛,2014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