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害虫(技师)的识别

合集下载

储粮害虫检查

储粮害虫检查

包装粮检测
☆ 采样点设置:以货位为采样单位,根据 包装粮总包数确定采样包数,500包以下的 取10包; 500包以上的按照2%确定采样包, 采样包最多不超过500包。分区分层确定采 样包位置,外层适当多设采样点。
8
包装粮检测
☆ 取样:首先检查包外害虫数,再扦取 包内粮样品,必要时可拆包或倒包取样。 花生、蚕豆等大粒粮应拆包取样。每包取 样不少于1 kg。每包样品作为一个检测点 的样品。 ☆ 当包外害虫密度(头/包)大于包内活 虫头数(头/kg)时,则以包外害虫密度头 数作为该点害虫密度。
● 声音检测法 ● 近红外检测法 ● 光电干扰法 ● 电子鼻检测法 ● 图象识别法
15
谢 谢!
16
粮油保管员技师
储粮害虫检查
( 2011年11月)
检查方法分类
第一类 直观检查法 第二类 取样检查法 第三类 诱集检查法 第四类 战电略反子思 检查法
2
第一类 直观检查法
直观检查法是指在现场用眼睛观察粮堆 表面、仓壁、仓顶、及粮包外部等是否有的 检查方法。
重点部位是:仓房四角、仓门口、排风 扇口、窗台
5
散装粮检测
☆ 取样点设置:仓房四个角、柱周围、仓 门内、人员进出口、排风扇口、通风道口、 温度异常变化点和曾经发生过害虫的部位各 设1点,墙的长边设两点,短边设1点,每点 距墙0.10 m~0.50 m;按粮堆大小应粮堆中 部设3~10点;
散装粮检测
☆ 粮堆分层取样原则:在每一取样点处分 层取样,表层采样设置在粮面至0.5 m之间; 粮堆内采样层按粮堆高度设定,粮堆高3 m 以下设1个取样层;粮堆高3 m-6 m设2个层 取样;粮堆高超过6 m的,适当增设采样层。 每层点取样量不少于1 kg。

储粮害虫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进展_王海修

储粮害虫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进展_王海修

近 些 年 来 ,对 于 粮 食 中 储 藏 物 害 虫 的 取 样 、检 测 与 识 别的研究十分活跃。 本文阐述储粮中害虫检测的各种相 关 技 术 特 征 ,探 讨 不 同 检 测 方 法 的 检 测 原 理 ,评 价 各 种 检 测技术的优点和缺点,探讨具有开发和应用前景的粮食 害虫检测与识别技术。
但是,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反应是不同
的。 尽管不同种类的昆虫只对某一特定波长的可见光谱
区及不可见光谱区敏感,但是大多采用荧光灯或紫外灯
诱集。 昆虫的感受光谱区是 340~650 nm,较人的感 受 光
谱区 380~770 nm 短,见表 1。 据 Gilbert(1984)报导,在美
国,电子杀虫灯(Insect Electrocutors)可以用来诱杀仓库 、
据 Dowell 等(1998,1999)报导,近红外反射光谱法已 经可以用于检测寄生在小麦中几种象甲科害虫,并可以 用 于 检 测 小 麦 外 部和 内 部 害 虫 的 侵 染 。 [18-19] 据 Throne 等 (2003)报 导 ,与 采 用 标 准 悬 浮 法 检 测 小 麦 粉 中 昆 虫 的 方 法相比,NIR 法更快捷,每秒可扫描 1 000 粒粮粒,每份样 品检测用时不到 1 min,而悬浮法检测每份样品大约用时 2 h。 尤其 NIR 检测法无需制备样品而且更适宜大批次面 粉的自动扦样。 然而,据 Dowell 等(1999)报导,当害虫侵 染率很低时 ,NIR 检测法不能用于检测散样 ,也不 能区 分 活虫与死虫。 据 McClure(1987)报 导,NIR 检 测 仪 对 样 品 的 水 分 含 量 灵 敏 度 很 高 ,因 此 ,该 仪 器 需 频 繁 地 校 准 。 [20] Ridgway 和 Chambers(1998)通 过 采 用 近 红 外 光 导 照 相 机 (NIR vidicon camera)捕捉 到 了 受 害 虫 感 染 的 小麦 样 品 的 图像,经过将 NIR 扫描图像与 X 线扫描图像对比,得出结 论 是 :由 于 受 害 虫侵 染 而 造 成 粮 粒 组 成 成分 的 变 化 ,NIR 扫描法可以用于检测粮食样品中害虫;由于照明光灯所 产生的热的缘故, 幼虫在其蛀孔内的运动致使 NIR 扫描 图像模糊不清, 所以 NIR 扫描法是一种间接测定害虫感 染的方法,但是无法检测出幼虫。

常见储粮害虫识别

常见储粮害虫识别

常见储粮害虫识别二〇二〇年五月一、谷象种名:谷象体长:3-5mm主要形态特征:圆筒形,赤褐色,有光泽。

触角膝状8节,前胸背板刻点椭圆形,较稀疏。

鞘翅单一赤褐色,后翅退化,仅留很小痕迹。

二、暹逻谷盗种名:暹逻谷盗体长:2.5-3mm主要形态特征:触角棍棒状,第1节粗大,前胸背板宽而扁,密布小刻点,两前缘角突出,后缘与鞘翅密接。

三、大眼锯谷盗种名:大眼锯谷盗体长:2-3.5mm主要形态特征:形同锯谷盗.头部两侧缘近平行,复眼较大,约有小眼30-50个,触角第九、十节宽大于长。

四、米扁虫种名:米扁虫体长:1.5-2mm主要形态特征:赤褐至暗褐色,触角11节,棒头3节,前胸背板横长方形,前、后缘和两侧有明显的边脊。

五、二带黑菌虫种名:二带黑菌虫体长:2.5-3mm主要形态特征:长卵形,触角11节,自第5节至第11节为串珠状,前胸背板横长方形,鞘翅卵圆形,未端尖,在鞘翅的基部、中部各有一赤黄褐色横纹。

六、长头谷盗种名:长头谷盗体长:2.5-3mm主要形态特征:头大,约为前胸背板长的5/6,触角棍棒状10节,前胸背板近倒梯形。

七、阔角谷盗(雄)种名:阔角谷盗(雄)体长:3.5-4.5mm主要形态特征:形同赤拟谷盗,触角11节,近似棍棒状,前胸背板宽略过于长,每鞘翅上有刻点行9列。

八、仓潜种名:仓潜体长:7-8mm主要形态特征:触角扁平椭圆形,黑褐色,无光泽。

触角11节,从第7节开始逐渐膨大呈锯齿状,前胸背板两侧呈均匀弧形,鞘翅有纵纹9条。

九、花斑皮蠹种名:花斑皮蠹体长:2.4-3.3mm主要形态特征:体呈椭圆形,背面略隆起,有光泽。

触角11节,棍棒状,前胸背板黑色,后缘中央通常具一椭圆形白色斑,鞘翅有赤褐色至暗褐赤色花斑3条,亚基带呈环状或半月形,亚中带和亚端带均呈波状。

十、钩纹皮蠹种名:钩纹皮蠹体长:7-9mm主要形态特征:长椭圆形,密被黄褐色至灰黄色细毛,有光泽,头部圆形,触角11节,末3节膨大,复板侧缘的前角处各有1个钩形暗褐色毛斑。

常见的储粮害虫

常见的储粮害虫

常见的储粮害虫常见的储粮害虫害虫名称图片成虫主要形态特征玉米象体长3—4.5mm,圆筒形,褐色或黑褐色,略有光泽;头部小,略呈三角形,喙前伸呈象鼻状;触角膝状8节,第3节较长,与第4节相比为5:3;前胸背板密布圆形刻点;两鞘翅肩部和端部各有一橙色椭圆形斑,有后翅。

谷蠹体长2—3mm,长圆筒形,暗赤褐色,有光泽;触角鲶片状10节,末节扁平膨大;前胸背板中央隆起,表面着生许多小齿突,前缘大而明显,后半部呈颗粒状。

大谷盗体长6.5—10mm,扁平长椭圆形,漆黑色,无毛,有光泽;头三角形,上鄂发达外露;触角棍棒状11节,第7—10节略向内侧扩张呈锯齿状;前胸背板倒梯形,两前缘角突出,后缘与鞘翅呈颈状相连。

赤拟谷盗体长3—4mm,长椭圆形,赤褐色至褐色;触角11节,末端显著膨大呈锤状;复眼较大,两复眼在腹面距离约等于复眼横直径宽度。

咖啡豆象体长3—4.5mm,短椭圆形,暗褐色,密生细毛;触角11节,较长,3—8节细长丝状,黄褐色,9—11节扁平膨大呈三角形,黑色;足细长;腹末末臂板外露部分呈三角形。

绿豆象体长2—3mm,近卵形,体色、斑纹多变异,通常可分为暗色型和明色型两类。

触角11节。

前胸背板圆锥形,后缘中央有两个并列的长椭圆形瘤状突起,上面密被白色绒毛;后足腿节腹面内缘齿突长而直。

蚕豆象体长4.5—5mm,椭圆形,灰褐色,虫体密被绒毛;前胸背板后缘中央白毛斑呈三角形,两侧缘齿突齿尖向两侧平行伸展;前足腿节大部分及胫节、跗节为赤褐色;两鞘翅末端近1/3处的白毛斑呈狭长的双弧形;腹末臂板两侧黑斑不明显,,白毛斑不呈“T”字型。

后足腿节腹面内缘齿突长而直。

麦蛾体长4—7mm,翅展8—16mm,灰黄色,有缎样光泽;头顶平滑无纵毛;前翅竹叶型,灰黄色,后缘毛较长;后翅菜刀形,淡灰黑色,后缘毛特长,远大于前翅面宽。

印度谷蛾体长6—97mm,翅展13—18mm,虫体密被赤褐色和灰褐色鳞片。

额前具有锥状鳞片脊;前翅长三角形,在亚基线和近中横线之间为灰黄色。

储粮害虫的识别和检查40页PPT文档

储粮害虫的识别和检查40页PPT文档

❖ 种名:暹逻谷盗
❖ 体长:2.5-3mm
❖ 主要形态特征:触 角棍棒状,第1节 粗大,前胸背板宽 而扁,密布小刻点, 两前缘角突出,后 缘与鞘翅密接。
❖ 种名:大眼锯谷盗
❖ 体长:2-3.5mm
❖ 主要形态特征:形 同锯谷盗.头部两侧 缘近平行,复眼较 大,约有小眼3050个,触角第九、 十节宽大于长。
❖ 种名:钩纹皮蠹
❖ 体长:7-9mm
❖ 主要形态特征:
长椭圆形,密被黄褐 色至灰黄色细毛,有 光泽,头部圆形,触 角11节,末3节膨大, 复板侧缘的前角处各 有1个钩形暗褐色毛 斑。
❖ 种名:四纹皮蠹
❖ 体长:2.8-4.2mm
❖ 主要形态特征:
长椭圆形,鞘翅亚基 带及亚端带各有一红 褐色斑纹,触角11节, 末节极端膨大近长三 角形,其长度约等于 第2-10节之和。
雄虫,8-9mm翅展20-24mm。
❖ 主要形态特征:雌虫在亚缘线、内横线处各有1条 淡色波状纹,在中横线外方近前缘处有一明显的大 黑色。雄虫在叉状纹的尖端近前缘处有1个小黑点。
❖ 种名:四点谷蛾
❖ 体长:3.1-4.5mm
❖ 主要形态特征:淡灰褐色,在外横线中央处有 1个黑斑点,中、内横线之间上下有2个并列 的黑斑点,内横线近后缘处有1个大黑斑。
❖ 种名:长头谷盗 ❖ 体长:2.5-3mm ❖ 主要形态特征:头
大,约为前胸背板 长的5/6,触角棍棒 状10节,前胸背板 近倒梯形。
❖ 种名:阔角谷盗(雄)
❖ 体长:3.5-4.5mm
❖ 主要形态特征:形 同赤拟谷盗,触角11 节,近似棍棒状, 前胸背板宽略过于 长,每鞘翅上有刻 点行9列。
❖ 种名: 仓 潜
❖ 体长: 褐色, 无光泽。触角11节, 从第7节开始逐渐膨大 呈锯齿状,前胸背板 两侧呈均匀弧形,鞘翅 有纵纹9条。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四)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四)

常见重要储粮害虫41种(四)31.四点谷蛾 :Tinea tugurialis Meyrick(图31)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lptera) 谷蛾科(Tineidae)形态特征:体长3.1~4.5mm,翅展长5.7~6.5mm,灰褐色。

头顶有一簇直丛毛。

复眼黑色、无单眼。

下梭形,翅端稍尖,翅面淡灰褐色,在外横线中央,有一黑斑点,中横线有一上、下并列的黑斑点,内横线近后缘有一大黑斑点。

生活习性:成虫在温带地区常于3月底至4月初发现。

成、幼虫均喜栖息在粮仓墙基、堆垛边角、加工厂副产品库、有地脚粮的提升机底座等处。

成虫爬行迅速,老熟幼虫常吐丝缀粉屑群集结茧化蛹越冬。

经济意义:主要以幼虫危害面粉、米糠、地脚粮、淀粉、药材等,是米、粉加工厂常见的储粮害虫。

分布:国内除西藏未发现外,其余省区均有发生。

图31四点谷蛾32.粉缟螟P yralis farinalis Linnaeus(图32)形态特征:成虫雄体长8毫米,翅展17毫米,雌体长11毫米,翅展25毫米。

复眼黑褐色,表面有灰白色网状纹,具单眼。

下唇须发达,伸向前方,喙发达约为下唇须长的4倍。

前翅宽大呈三角形,近内横线和外横线处各有一白色波带状带纹,其中内横线的波状带纹中段略向外方凸出,内横线内方外横线为赤褐色,两横线之间为淡黄色,翅脉R3-5共柄,缺1A和3A。

后翅淡黑色,也有不明显的白色波带状带纹,翅脉R S在中室外有一小段与S C+R1靠近,M2和M3共柄。

雄外生殖器抱握器呈片状末套形,外侧缘从端部至中段呈倾斜状。

抱握器上着生短而稀疏的茸毛。

囊形突较短,仅为抱握器长的1/6,爪形突不分裂,额形突出长,端部呈弯钩状,阳茎几乎与抱握器等长,其端部弯而尖。

雌交配节横长方形,前棒较后棒长,交配囊长颈瓶形,囊内无交配刺,交配孔至阴道有一段骨化管道。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2代,以幼虫在仓库上部木板、梁柱缝隙或地板、砖石、泥土下作强韧薄茧并潜伏其中越冬。

重要储粮害虫

重要储粮害虫

黄粉虫 Tenebrio molitor (Linnaeus)
识别:体长 13.0~15.0 毫米,扁平,长椭圆形,黑褐色,
有光泽。前胸背板之宽大于其长,背面刻点间距较大, 不甚密集。触角 11 节,其端节的长度大于宽度;触角 第 3 节之长度短于第 1 和 2 节之和。每一鞘翅上着生纵 行数条,末端圆滑,各足细长。
在温度 27℃和相对湿度 60%的条件下,以玉米作饲料,完成 生活周期约 27 天。成虫善飞,能跳,有假死性。
危害:食性十分复杂,主要危害咖啡豆、可可豆、玉米、
面粉、干果、甘薯片、酒曲等储藏物品;而且严重危害中药 材,是中药材的主要害虫。有近 50 种中药材受其危害,其中 以麦冬、党参、防风、山药等危害尤为严重,甚至把这些中 药材蛀蚀一空,而丧失其药用价值。在咖啡产区是咖啡豆的 主要害虫,若储藏保管不妥,咖啡豆在 6 个月储藏期中,重 量损失可达 30%。
光泽。头部额区明显延长成喙,形如象鼻,有“象鼻虫”之 名。触角 8 节,膝状。前胸背板上有许多明显密集的小刻 点。鞘翅上有 4 个淡黄色斑点。
习性:重要蛀蚀性储粮害虫。主要以成虫在仓内越冬。
雌虫产卵时,先在粮粒一端用其喙凿一小孔(卵窝),然 后在孔内产一粒卵,并分泌粘液封闭小孔,因此在粮粒 表面看不到玉米象所产的卵。3—4 天后卵就孵化为幼 虫,蛀蚀粮粒并逐渐蛀入内部。
略呈锯齿状,第 1~5 节黄褐色,其余黑色,也有全都 是黑色的。复眼突出。前胸背板疏生金黄细毛,后缘中 央的瘤突密生白色细毛。鞘翅长,鞘翅的长为其宽的 2 倍,鞘翅上的斑纹两性变化。两鞘翅的淡色区构成“x” 的图案。臀板外露,较小。后足腿节呈三角形。
习性:一年 5~6 代,以成虫或幼虫在豆粒内越冬。在
习性:在华中地区,每年发生 2 代,以成虫在粮食碎

部分储粮害虫高清图

部分储粮害虫高清图

锈赤扁谷盗【1】成虫特征体长约2毫米,比长角扁谷盗稍大些。

形态特征与长角扁谷盗相似,但有如下主要区别。

触角较短,雌、雄两性的触角均为念珠状;前胸背板呈倒梯形,后缘明显地比前缘为短。

形状和长角扁谷盗对比栖息场地和习性栖息场地和习性与长角扁角盗相似。

生活周及各发育阶段的形态锈赤扁谷盗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35℃。

在温度32℃和相对湿度90%条件下,完成其生活周约需25天。

卵—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

幼虫—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但腹部末端的臀叉的两臂向内弯曲。

幼虫一般要脱皮四次才能老熟,幼虫化蛹前不结茧。

蛹—形态特征和发育情况与长角扁谷盗相似。

成虫—锈赤扁谷盗和长角扁谷盗同属于扁甲科,扁谷盗属,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很相似。

谷蠹体长约3毫米,圆筒形,红褐色至黑褐色,略有光泽。

头生在前胸下面,从背面不能看到,也即头被前胸背板所掩盖。

前胸背板上方有许多小瘤突。

鞘翅长,上有很深的刻点行。

谷蠹成虫背面谷蠹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是发热的粮堆或仓库木板。

第二年4月,越冬的成虫开始活动,一般在7月产生第一代成虫,8、9月产生第二代。

此时谷蠹已大量繁殖,危害严重。

谷蠹是我国重要储粮害虫之一,危害各种储藏的粮食。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谷蠹所造成的储藏谷物的重量损失要比玉米象或谷象大得多。

谷蠹幼虫是蛀食性的,在粮粒内部发育,被害的粮粒被蛀成空洞。

谷蠹还有钻蛀木头的习性,喜欢在木板内潜伏、化蛹,对仓库木质结构有严重的破坏。

玉米象身体长3.0到4.0毫米,圆筒形,赤褐色或黑色,无光泽。

翅上有4个颜色较浅的黄色斑点。

头部明显伸长成象鼻状。

成虫在谷粒外面生活,以粮粒为食。

雌虫产卵时,先在粮粒一端用其“鼻”凿一小孔,然后在孔内产一粒卵。

卵孵化为幼虫,即在粮粒内蛀蚀并逐渐蛀入内部。

其卵、幼虫、蛹均在一粒粮食中发育,直至变为成虫爬出粮粒。

成虫能飞,爬得很快,有假死性。

到冬天,成虫爬到粮仓外面,在向阳处的石块、垃圾、树皮等底下越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名:钩纹皮蠹
体长:7-9mm

主要形态特征:
长椭圆形,密被黄褐
色至灰黄色细毛,有 光泽,头部圆形,触 角11节,末3节膨大, 复板侧缘的前角处各 有1个钩形暗褐色毛斑。


种名:四纹皮蠹
体长:2.8-4.2mm

主要形态特征:
长椭圆形,鞘翅亚基
带及亚端带各有一红 褐色斑纹,触角11节, 末节极端膨大近长三 角形,其长度约等于 第2-10节之和。


种名:白腹皮蠹
体长:5.5—10mm 主要形态特征:长椭圆 形,表皮发亮,体密被 倒伏状黑褐色至灰色毛, 头两侧及颊区大部分为 白色毛或近于白色毛, 前胸背板两侧1/4的部 位及前缘密生淡白色毛, 触角11节,末3节明显 膨大。

种名:红带皮蠹


体长:7-9mm
主要形态特征:椭圆 形黑色有光泽,两鞘 支端部1/2—3/5处着 生黑色毛,基部 2/5—1/2处着生赭红 色毛带,带间有近椭 圆形黑斑3个。

种名:暹逻谷盗 体长:2.5-3mm 主要形态特征:触 角棍棒状,第1节 粗大,前胸背板宽 而扁,密布小刻点, 两前缘角突出,后 缘与鞘翅密接。


种名:大眼锯谷盗
体长:2-3.5mm

主要形态特征:形
同锯谷盗.头部两侧
缘近平行,复眼较
大,约有小眼30-50
个,触角第九、十
节宽大于长。
储粮害虫(技师)的识别
二○一一年十一月
注意事项:
1、虫害名称一定要牢记、熟记,不 写错别字; 2、主要形态特征一定要有一个基本 的了解; 3、手不能直接接触标本,先辨别简 单易认的; 4、注意操作要点(放大镜、光源)。


种名:谷 象
体长:3-5mm

主要形态特征:
圆筒形,赤褐色,有 光泽。触角膝状8节, 前胸背板刻点椭圆形, 较稀疏。鞘翅单一赤 褐色,后翅退化,仅 留很小痕迹。

种名:日本蛛甲(雄)


体长:3.4-4.8mm
主要形态特征:体呈
细长形,头小,为前
胸背板掩盖,触角丝
状,11节,前胸背板
圆而小,中央隆起, 两鞘翅的基部及端部 各有1白色毛斑。


种名:仓储阎虫
体长:3-4mm
主要形态特征:宽卵
形,背面隆起,密布 圆形小刻点,复眼凹 陷,黑褐色,触角膝 状,末3节膨大呈锤状,


种名:长头谷盗
体长:2.5-3mm 主要形态特征:头 大,约为前胸背板 长的5/6,触角棍棒 状10节,前胸背板 近倒梯形。


种名:阔角谷盗(雄)
体长:3.5-4.5mm

主要形态特征:形
同赤拟谷盗,触角11
节,近似棍棒状,
前胸背板宽略过于
长,每鞘翅上有刻
点行9列。


种名: 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体长: 7-8mm


主要形态特征:触角
扁平椭圆形,黑褐色,
无光泽。触角11节,
从第7节开始逐渐膨大 呈锯齿状,前胸背板 两侧呈均匀弧形,鞘翅 有纵纹9条。

种名:花斑皮蠹
体长:2.4-3.3mm
主要形态特征:体呈椭圆 形,背面略隆起,有光泽。 触角11节,棍棒状,前胸 背板黑色,后缘中央通常 具一椭圆形白色斑,鞘翅 有赤褐色至暗褐赤色花斑 3条,亚基带呈环状或半 月形,亚中带和亚端带均 呈波状。
黄褐色,鞘翅背板宽
大于长,上有明显而 均匀的刻点行7条。

种名:小(毛)蕈甲


体长:2.2-3mm
主要形态特征:长椭 圆形,密被淡褐色至 金黄色细毛,触角11
节,棍棒状,末节端
部较尖,前胸背板宽
大于长,前缘角平滑。


种名:湿薪甲
体长:1.2-2.4mm

主要形态特征:倒卵形,
背面隆起,头表面有一


种名:一点谷蛾 体长:雌虫,10-12mm 翅展24-30mm;
雄虫,8-9mm翅展20-24mm。

主要形态特征:雌虫在亚缘线、内横线处各有1条 淡色波状纹,在中横线外方近前缘处有一明显的大 黑色。雄虫在叉状纹的尖端近前缘处有1个小黑点。
种名:四点谷蛾 体长:3.1-4.5mm 主要形态特征:淡灰褐色,在外横线中央处有 1个黑斑点,中、内横线之间上下有2个并列的 黑斑点,内横线近后缘处有1个大黑斑。
浅而宽的中沟,前胸背
板倒梯形,两前缘角向
前突出,鞘翅卵形,每
鞘翅上有纵刻点纹7-8条。


种名:粉缟螟
体长:8-11mm 翅展17-25mm 主要形态特征:前翅宽 大,三角形,翅面在近 内横线及外横线处各有 一白色波状纹,两横线 间为污黄色,后翅淡黑 色,有白色波状纹两条, 前、后翅外缘均有一列 黑褐色斑点。

种名:米扁虫 体长:1.5-2mm 主要形态特征:赤褐
至暗褐色,触角11节,
棒头3节,前胸背板
横长方形,前、后缘
和两侧有明显的边脊。


种名:二带黑菌虫
体长:2.5-3mm

主要形态特征:长卵
形,触角11节,自第5
节至第11节为串珠状,
前胸背板横长方形, 鞘翅卵圆形,未端尖, 在鞘翅的基部、中部 各有一赤黄褐色横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