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新时代我国的应用及意义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新时代我国的应用及意义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社会再生产的概念、我国社会再生产的实践以及应用与意义四个方面探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新时代我国的应用及意义。
一、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就。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单一主导的工业经济向多元化、以服务业、信息化、创新驱动为主导的现代经济转型。
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体现在:1、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飞快。
我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6%以上,并在2021年实现了超过6%的经济增长。
这一速度不仅让世界瞩目,也给国内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2、投资拉动经济持续发展。
在我国,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保持在10%以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目前中国正处于人口红利和产业升级期,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难以替代。
3、中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
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经开始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这次升级涉及生产方式、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及一系列政策体制创新等方面,将使我国经济的新动力更加强劲。
二、社会再生产的概念社会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定量的再生产过程,包括资本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
其中,资本再生产是指由一部分资本家用他们的收益再投入社会流通中的资本,以达到扩大生产和增加利润的目的;物质资料再生产是指由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用一部分新生产物资替换掉被耗费物资的过程。
再生产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使经济系统不断发展和壮大。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再生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经济角度来看,我国的再生产关系主要是指在生产中再生产出各种生产资料和商品;从政治角度来看,再生产关系则是指生产出若干个阶层,每个阶层相对地独立地占有着一些生产资料和消费品。
马克思社会主义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意义以及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马克思社会主义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意义以及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第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对象、基本前提和核心问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揭示它的实现条件和规律。
社会总资本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交错、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
社会总资本运动是所有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
社会总资本运动具有不同于单个资本运动的特点,它包括个人消费,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全部剩余价值的流通。
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要以社会总产品作为出发点。
社会总产品,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指这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总和。
社会总资本在一年内发挥职能提供的社会总产品表现为社会总商品资本。
必须从总商品资本运动公式来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
必须确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前提的原理:一,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按其最终经济用途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而社会总生产也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
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跟单个商品的价值一样,也分为C、V和M三部分。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所谓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得到补偿的问题。
补偿有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补偿,即社会总产品中代表C、V和M三部分价值的商品都能够卖出去,从商品形态实现为货币形态;二是物质补偿,即社会总产品生产中所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又从市场上买到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货币形态又实现为商品形态。
社会总产品的这两种补偿,“既要受社会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的制约,又要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的物质形式的制约”。
所以,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问题。
第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必须从简单再生产开始。
因为,一,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抽象要素;二,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现实因素。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新时代我国的应用及意义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新时代我国的应用及意义1. 引言1.1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概念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指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再生产过程。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他提出了社会再生产的基本概念,即社会生产的物质资料和人的劳动力经常地通过交换来维持并扩大生产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品的再生产两个方面。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是指通过生产新的生产资料来维持和扩大生产规模;消费品的再生产是指通过生产和流通来消费生产出来的产品。
马克思认为,只有当这两个方面都能够平衡地进行时,社会经济才能够实现持续的发展。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概念强调了社会经济生活中再生产过程的重要性,指出了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关系,为我们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深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2 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再生产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再生产规律,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部的再生产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规律以及再生产危机的本质。
我国正处于新时代的发展阶段,社会再生产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来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我国的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再生产理论对我国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再生产问题愈发突出。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和再生产规律,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理论指导。
社会再生产理论在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运用这一理论,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社会再生产理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亦有重要意义。
随着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我们必须重视再生产问题,保护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新时代我国的应用及意义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新时代我国的应用及意义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是他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重要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深化,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将从理论应用和意义两个方面来探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的应用,以及其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社会再生产理论强调了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这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新时代,我国经济结构日益优化,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社会再生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对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深刻认识。
我们可以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新时代我国经济运行的规律,并且指导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进而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社会再生产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再生产,更是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再生产。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再生产理论提醒我们,要注重改革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再生产理论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再生产的可持续性,促进社会再生产的有机发展。
在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兼顾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必须要注重社会再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这正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所在。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在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分析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一理论指导中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又通 过对 自然 的改造 , 出现 了人 化 自然 , 而 出现 从 了人类 历史 。
1 马克 思 恩格 斯 早 期关 于 生产 的 概 念
马克思 和恩格 斯 在其 早期 著 作《 德意 志 意识
第 二种生产 是 生活 资 料 的再 生产 。“ 已经 得
到满足 的第一个 需 要 本 身 、 满足 需 要 的活 动 和 已 经 获得 的为 满 足 需 要 而 用 的工 具 又 引起 新 的 需 要 , 这 种 新 的 需 要 的 产 生 是 第 二 个 历 史 活 而 动 ”2。正是这种 不 断产 生 的新 的需 要 和满 足这 _ J 种 需要 的生产 和再生产 , 动着人类 历史 的前 进 , 推
形 态》 就 提 出 了关 于 生产 的概 念 : 一 当人 开 中, “
始生产 自己的生活 资 料 的时 候 , 这一 步 是 由他 们 的 肉体组 织所决 定 的 , 人本 身 就 开始 把 自己和 动
物 区别开来 。人 们 生产 自己的生 活资 料 , 同时 间
接地 生产着 自己的物质 生 活 本身 。 这 就 是说 , ” 现
Jn 2 1 u .0 0
文章编 号 :6 3—15 ( 0 0 0 0 2 0 17 7 1 2 1 )2— 0 8— 4
马 克 思 主 义 关 于 生产 的理 论 及 其 现 实 意 义
粱 辉
论文浅谈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及对产业结构

浅谈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义内容摘要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经济增长的基本规律和考察经济增长的研究方法,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持续稳定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仍然存在着三大产业比重不协调、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
对此,我们应针对当前全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短板,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现实意义及启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托克逊县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经济增长的基本规律和考察经济增长的研究方法,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概述社会资本也称社会总资本,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相互交错、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表现为社会总商品资本的循环或运动。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在社会总商品资本的循环中,不只包括生产的消费和交换,也包括个人的消费和交换;二是在社会总商品的循环中,不仅包括资本流通,也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社会总产品是指一年内社会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和,按最终产品的用途划分,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整个社会生产也相应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按照价值,可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将社会总产品在物质上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上分为三个部分,是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
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部分价值,通过市场交换得以全部实现。
物质补偿是指社会各个生产部门,通过商品交换,将生产中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全部买回加以代替。
社会总产品同时实现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既受社会产品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比例的制约,又受它们的使用价值、物质形式的制约。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新时代我国的应用及意义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新时代我国的应用及意义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我们解决新时代的经济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在新时代我国的应用情况以及其对我国的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
我们来了解一下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
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物质生产的再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物质生产的再生产指的是社会要保持不变或者发展,社会必须不断地进行物质生产,以保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再生产。
社会关系的再生产指的是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社会关系也在进行再生产,生产的过程中也包含着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换句话说,社会再生产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说明了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规律性和内在联系性。
在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结构逐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不断改变。
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经济结构的调整。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原有的经济结构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需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
社会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经济的再生产需要不断地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优化,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再生产理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维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进行方式的转变。
社会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增长方式的再生产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调整,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再生产理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升级。
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社会再生产理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摘要:重视和挖掘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理论支持。
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二重性、协调性、比例性、效率性、可持续性等全面、科学的经济思想,客观上要求我们从重视人与社会全面发展、重视节约社会总劳动时间、重视各生产部门的比例性和协调性、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发展;发展方式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3-0014-05经济发展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古典政治经济学将经济发展作为研究核心,内容涉及“富国裕民’等主题及劳动、分工、资本积累等手段的研究,也是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源头。
但在后来的演化中,西方经济学开始局限于以生产函数技术分析为基础,忽视动态分析的经济增长理论。
针对二战后众多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现实,许多经济学家拓展了经济发展的内涵,但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理论仍难以应对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发展难题。
然而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已形成了丰富的经济发展思想,这应成为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的理论支持。
一、国内探索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三种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供了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丰富素材,国内学者对我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探索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思想。
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经济发展时大多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探索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探索从研究方法的差异上主要可划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和逻辑,以柳欣、王璐等为代表。
他们认为,马克思用建立在社会关系之上的社会剩余分析方法来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 人是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 。 企业活力的源泉主要在于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发挥 。而
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通过物质利益的刺激才能持续而
又充分的发挥出来 。马克思认为 ,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 一切都同他们的物质利益有关 。不仅资本主义社会如
此 , 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如此 , 因为社会主义条件 下的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 本身就隐含着人们 总是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的假定 。如果说个人追
— 36 —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 业 , 它们的活力同样来源于追求利润的内在动力和竞 争的外在压力 。当前 , 我国国有企业追逐利润的内在 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仍然不足 , 国有企业的效益大 多不够理想 。原因很多 , 国有企业不独立导致的经营 管理人员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的缺失 , 是其中主要原因 。
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 , 称为 “资本广化”; 另
[ 收稿日期 ] 2007 —03 —25 [ 项目基金 ] 安徽省社科规划办资助项目 “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AHSKF05 —06D34) 之
研究成果之一 [ 作者简介 ] 黄邦根 (1962 —) ,男 , 浙江余姚人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 理论经济学 。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 博大精深 , 它至少在以下 三个方面 , 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 指导意义 。
(一) 人口再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协调发展 马克思认为 , 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 与人口再生产的统一 。两者只有协调发展 , 才能保证 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如果 说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机 制调节的话 , 那么人口的再生产必须由政府计划调节 。 鉴于我国目前人口过多 、高素质劳动力较少 , 人口再 生产不能适应物质资料再生产发展的状况 , 政府计划 人口再生产的主要内容 , 一是控制人口总量 , 二是提 高人口质量 。
的基本方程为 :
sf ( k)
=
dk dt
率 ,
sf
(k) 为人均产量 , k 为人均资本拥有量 , n 表示人口或
劳动增长率 。该基本方程表示 , 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
sf ( k) 转化而来的新投资或新资本 ( 假定折旧为零)
分为两个部分 : 一部分 ( nk) 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
与控制人口总量相比较 , 提高劳动力素质 , 增加 人力资本积累 , 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具 有更大的意义 。我国人口总量虽然很多 , 但具有较高 生产技能的专业劳动力却严重不足 , 影响了我国劳动 生产率的持续提高 , 降低了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 , 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作为 “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 , 努力取得突破 性进展 , 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 、高效利用 资源 、减少环境污染 、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 。萨缪 尔森认为 , 一国劳动力的质量或素质 , 如劳动者的生 产技术水平 、知识水平与结构 、纪律性以及健康程度 , 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 。一个国家可以购 买最先进的生产设备 , 但是这些先进的生产设备只有 拥有一定技术受过良好训练劳动者才能使用 , 并使它 们充分发挥效用 。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与生产技能 , 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与纪律意识 , 将极大地提高劳动 生产率 。一般来说 , 在经济增长的开始阶段 , 人口增 长率较高 , 这时 ,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 加 。而经济增长到了一定阶段 , 人口增长率下降 , 劳 动时间缩短 , 这时 , 就要通过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或人 力资本的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目前政府对人力 资本的投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 国家 , 这与我国持续较高的物质资本的投资形成鲜明 的对照 。因此 , 政府大力增加教育和卫生方面的财政 投入 , 提高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水平 , 改变现阶段存在 的这种物质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比例严重失衡的 现象 , 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 35 —
一部分 ( ddkt ) 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 即为每个 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 , 称为 “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 来理解 : 在两部门经济中 , 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 ( C) 以后 , 剩下的便是储蓄 , 储蓄转化为投资 , 投资所增 加的资本存量 , 分成两部分 , 用于两种用途 : 一部分 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 , 另一部 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
征是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从实现途径上看 , 分外 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 。外延扩大再生 产是指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使生产规模扩大 。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 , 安徽 蚌埠 233041) [摘要 ]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包括三方面 : 一是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的统一 , 人口 再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协调发展 ; 二是追求利润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 , 迫使资本主义企业 不断地增加资本积累 , 加快技术进步 , 提高劳动生产率 , 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扩大生产规模 ; 三是保持 两大部类和各部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 , 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 , 提高分配的公平程度 , 增加国内消费需求 , 以防止和减轻经济危机 。这些内容 , 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关键词 ] 再生产 ; 技术进步 ; 制度创新 ; 可持续发展 [ 中图分类号 ] F01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7 —5097 (2007) 05 —0035 —04
其次 , 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 件 。马克思认为 , 再生产从规模上看 , 可以区分为简 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
产是简单再生产 , 生产的产品仅能补偿生产中消耗的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
是扩大再生产 , 生产的产品不仅能补偿生产中消耗的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 还能为扩大再生产提供追加的 物质资料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 , 是扩大再生产的组成部分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般特
Analysis of the Directive Signif icances of Marxπs Reproductive Theory in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πs Economy
HUAN G Bang2gen
( College of Economy and Fi nance , A nhui U niversity of Fi nance & Econom ics , Bengbu 233041 , Chi na) Abstract : Marxπs reproductive t heory includes t hree aspects. Firstly , t he process of social reproductive is t he unification of material re2 production and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 and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must harmonizes material reproduction ; Secondly , t he inner drive of pursuing profit and t he outer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compel capitalist industries to accumulate t he capital increasingly , to accelerate t he technical progress , to improve t he productivity , as well as to enlarge t he productive scale in aspects of extension and intension ; Thirdly , t he economic crisis can be prevented or alleviated t hrough holding t he proper ratio of t he production of two divisions and ot her sections , establishing 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s , improving t he equality of distribution , adding t he domestic consumption. All t hese contents from t he Marxπs reproductive t heory have directive significances in promoting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πs economy. Key words : reproduction ; technical progress ; system innovation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二)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
首先 ,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保障 。马克思认为 , 追逐利润的内在动力 和竞争的外在压力 , 促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 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 。马克思指出 : “竞争使资本主义 方式的内在规律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支配着每一个资 本家 。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本来维持自 己的资本 。而他扩大资本只能靠累进的积累”[1] 。因 此 , 资本主义再生产本质上是扩大再生产 。在我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