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幼儿园常见安全隐患及其应对措施

幼儿园常见安全隐患及其应对措施

幼儿园常见安全隐患及其应对措施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然而在日常工作中,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全面了解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其应对措施进行梳理,为广大幼儿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室内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1.摔伤:幼儿在室内活动时,容易因地面湿滑、家具摆放不当等原因摔倒。

应对措施:保持地面干燥,铺设防滑地垫;家具边缘应圆滑,避免尖锐角;定期检查家具稳固性,防止翻倒。

2.烫伤:幼儿接触热水、热汤等液体时,容易造成烫伤。

应对措施:提供安全的饮水设备,确保水温适中;教育幼儿远离热源,不触碰热水壶、热锅等;加强午休期间看护,防止幼儿意外烫伤。

3.窒息:幼儿误吸小颗粒物品、绳索等,可能导致窒息。

应对措施:严格把控室内物品摆放,避免小颗粒物品散落;教育幼儿不要把小物品放入口鼻,加强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潜在隐患。

4.触电:幼儿好奇心强,容易触碰到电源插座等电器设备。

应对措施:电源插座应安装在幼儿触及不到的地方,使用防触电保护器;加强幼儿用电安全教育,教育幼儿不触碰电源插座。

二、室外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1.摔伤:幼儿在室外活动时,容易因地面不平、设施损坏等原因摔倒。

应对措施:定期检查室外活动场地,确保地面平整、无障碍物;定期维修损坏的设施,保障幼儿活动安全。

2.交通事故:幼儿在室外活动时,容易发生与车辆相关的交通事故。

应对措施:设立交通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家长和幼儿注意交通安全;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管理,确保幼儿上下学安全。

3.溺水:幼儿在游泳池、河流等水域附近活动时,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应对措施:加强水域安全管理,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教育幼儿不要靠近水域,防止溺水;加强监护,确保幼儿在成人看护下活动。

4.野生动物伤害:幼儿在室外活动时,可能遇到野生动物造成伤害。

应对措施:加强校园周边生态环境调查,了解野生动物活动规律;教育幼儿遇到野生动物时保持距离,避免伤害。

幼儿园安全隐患安全教育(3篇)

幼儿园安全隐患安全教育(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地方,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

然而,由于孩子们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幼儿园安全隐患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孩子们在园内的安全,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园安全隐患进行安全教育。

二、幼儿园安全隐患分类1. 物理安全隐患(1)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如滑梯、攀爬架、大型玩具等存在松动、损坏等问题。

(2)消防安全隐患:如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通道不畅、电器线路老化等。

(3)食品安全隐患:如食品过期、食品原料不新鲜、餐具消毒不彻底等。

2. 交通安全隐患(1)接送幼儿时的交通安全:如家长驾驶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车辆存在安全隐患等。

(2)园内交通安全:如园内道路不平整、标志不明显、车辆停放不规范等。

3. 人身安全隐患(1)幼儿间安全事故:如摔伤、扭伤、碰伤等。

(2)教师伤害幼儿事故:如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幼儿等。

(3)幼儿意外伤害:如误食异物、烫伤、触电等。

三、幼儿园安全隐患安全教育措施1. 加强设施设备安全管理(1)定期检查设施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2)对损坏的设施设备及时维修或更换。

(3)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1)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2)完善消防设施,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3)加强用电安全教育,防止电器线路老化引发火灾。

3.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1)严格把关食品采购,确保食品质量。

(2)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

(3)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

4.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1)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规范接送幼儿时的交通秩序,确保交通安全。

(3)加强园内交通安全管理,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

5. 加强人身安全教育(1)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杜绝体罚、变相体罚幼儿现象。

(3)加强园内巡逻,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及处理方法

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及处理方法

幼儿园常见安全事故及处理方法
幼儿游戏时受伤:
事故原因:幼儿在活动中不小心绊倒、相互碰撞或使用不安全的玩具。

处理方法:立即检查受伤情况,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清洗伤口、止血等。

如果伤势严重,及时送医。

因教学设施引起的事故:
事故原因:滑梯、攀登架等大型玩具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

处理方法:定期检查和维护教学设施,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儿童走失:
事故原因:幼儿园管理疏忽,未能及时发现幼儿离开。

处理方法:立即组织人员寻找,通知家长和相关部门,确保幼儿安全返回。

体罚和变相体罚:
事故原因:教师对幼儿进行肢体或言语上的体罚。

处理方法:严禁体罚,教师应接受相关培训,提高教育素养和管理能力。

幼儿被他人接走:
事故原因:幼儿园管理制度有漏洞,导致幼儿被陌生人接走。

处理方法:严格执行接送制度,确保只有家长或授权人员接送幼儿。

外来人员侵入:
事故原因:幼儿园门卫制度不严,外来人员趁机进入。

处理方法:加强门卫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幼儿园。

幼儿园组织校外活动引发事故:
事故原因:组织不严密,教师疏忽大意。

处理方法: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确保幼儿安全。

幼儿自身原因所致的事故:
事故原因:幼儿身体状况不佳,如患病、体质弱等。

处理方法:定期检查幼儿身体状况,建立健康档案,给予特殊照顾。

幼儿园安全注意事项及应对方法

幼儿园安全注意事项及应对方法

幼儿园安全注意事项及应对方法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玩耍和社交。

幼儿园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保障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安全,是每个家长和教师的重要责任。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幼儿园安全的注意事项及应对方法。

一、室内安全室内环境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中度过大部分时间的地方,因此室内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是家具和设备的安全性。

幼儿园的桌椅、玩具等家具设备应选择无锐角、无锋利边缘的,避免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不小心撞伤。

要定期检查这些家具设备是否有松动、损坏等情况,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地面的防滑也很关键。

幼儿园的地面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孩子们滑倒摔伤。

可以选择防滑地砖或铺设防滑垫。

室内的电器设备也要注意安全。

插座应安装在孩子们够不到的地方,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电器设备在使用后应及时关闭电源,防止发生火灾等危险。

二、室外安全室外活动对于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游乐设施的安全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滑梯、秋千等游乐设施应定期检查是否牢固,是否有损坏的部件。

要确保孩子们在使用游乐设施时遵守规则,不拥挤、不推搡。

场地的平整度也很重要。

室外场地应保持平整,没有坑洼、凸起等,避免孩子们在奔跑、玩耍时摔倒受伤。

幼儿园的室外区域应设置围栏,防止孩子们跑到危险区域。

三、食品安全孩子们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食品安全尤为重要。

食材的选择要新鲜、卫生。

幼儿园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材,确保食材的质量安全。

食品的加工和储存要符合卫生标准。

厨房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食品加工和储存的规范,确保食品不受污染。

餐具的清洁消毒也不能马虎。

孩子们使用的餐具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四、消防安全幼儿园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教师和工作人员要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使用消防设施,组织孩子们进行疏散。

要对孩子们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火灾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幼儿园常见安全隐患及预防方法

幼儿园常见安全隐患及预防方法

幼儿园常见安全隐患及预防方法1. 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最初接触社会的场所之一,因此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园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幼儿园的安全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方法,以保护孩子的安全。

2. 常见安全隐患2.1 操场安全隐患操场是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其中包括:•地面不平整:操场地面可能存在凹凸不平的情况,容易导致跌倒。

为预防此类事故,需要定期检查操场地面的平整度,并及时修复。

•运动设施不安全:操场上的滑梯、秋千等运动设施使用不当时容易发生危险。

幼儿园应确保所有运动设施的结构稳固、材质安全,并且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

2.2 实验室安全隐患幼儿园实验室是开展科学教育的重要场所,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其中包括:•危险物品存放不当:实验室中可能存放一些危险的化学物品或器具。

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幼儿园应禁止孩子接触这些物品,并将其安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缺乏成年人的监护:实验室内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成年人的监护。

幼儿园应确保实验室的门锁好,只允许有资质的教师进入。

2.3 入口安全隐患入口是幼儿园的重要部分,也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其中包括:•门锁问题:幼儿园的门锁应该能够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教师应该随时保持门锁良好,并确保孩子们无法轻易打开门。

•陌生人进入:幼儿园的入口应当禁止陌生人进入。

教师应该仔细核对访客的身份,并及时报告教育机构或家长。

3. 预防方法3.1 加强安全教育幼儿园应加强安全教育,包括告知孩子们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应对突发事故的方法。

通过开展安全演习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使孩子们对安全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3.2 组织安全培训幼儿园教师应接受安全培训,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安全培训内容包括急救知识、火灾逃生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应对方法。

3.3 定期检查设施幼儿园应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以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使用性。

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见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见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一、常见问题分析1. 幼儿园安全隐患在幼儿园,孩子们的安全是最为重要的,但是却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比如容易发生跌倒、碰撞和摔倒等意外伤害。

一些非法入侵者也可能会给幼儿园的安全带来威胁。

2. 家长安全意识不强部分家长对幼儿园安全问题认识不足,缺乏对幼儿园安全的重视,以及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行为和状态的关注,这也给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带来一定隐患。

3. 教师安全教育不足有些幼儿园教师的安全意识薄弱,对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缺乏经验和技能,也可能会对孩子的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二、应对策略1. 建立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幼儿园应建立健全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排查安全隐患、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建立安全档案等,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2. 提高家长安全意识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安全教育课程等方式,提高家长对幼儿园安全问题的认知,明确家长在幼儿园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

3. 教师安全培训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保护孩子的安全。

4. 增加安全设施和装备幼儿园应在空间布局、设施设备等方面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比如设置防护栏、安装监控设备等,预防孩子发生意外伤害。

5. 增强孩子安全意识幼儿园可以通过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游戏活动等方式,增强孩子对安全问题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

我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理解:在幼儿园安全教育中,防范措施应该全面、系统,从规范管理到安全设施,再到家长和孩子的安全意识,都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落实。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幼儿园是孩子们最初接触社会和学习的地方,保障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是所有幼儿园工作人员和家长们的首要任务。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这个制度应该包括安全隐患排查、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建立安全档案等方面。

通过这些措施,幼儿园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孩子的安全。

幼儿园也需要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安全隐患点及防范措施

幼儿园安全隐患点及防范措施

幼儿园安全隐患点及防范措施前言幼儿园作为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场所,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幼儿园安全隐患点虽然种类多样,但可以通过防范措施来协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一、园内安全隐患点及防范措施1. 学生交通安全隐患点交通安全问题是幼儿园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繁忙的城市地区。

家长可以在孩子上学时提前一段时间护送孩子,为他们创造安全的上学环境。

幼儿园可以结合周边交通环境,及时调整和安排人员保持交通监督或设置一些安全设施。

2. 学生跌倒和碰撞安全隐患点幼儿园内学生跌倒和碰撞问题时时存在,这可能是因为孩子们身体力量有限,也有可能是因为园内地面或活动用具没有得到妥善的维护或整理。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1)在各个教室走廊、楼梯口等设置防滑垫或细勾地毯;(2)对园内地面及活动用具等进行定期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物品,防止因物品老化损坏而导致孩子们跌倒或碰撞。

3. 学生火灾和电器隐患点防火与电器安全是幼儿园中很重要的安全问题。

为了提高安全意识,教师应向学生普及消防知识,并严格按照消防规章制度进行示范和练习。

另外,为了确保电器的安全使用,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1)定期清洗和维护电器得以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2)将电缆、插头等电器相关物品放置妥善,避免孩子们将其拔出或受伤。

4. 学生饮食安全隐患点饮食安全也是幼儿园安全中关注的问题之一。

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1)建立固定的食品储存厨房,保证食品和使用的食器都符合卫生要求;(2)采用定量、定时、定菜谱的办法营养、丰富地为学生提供营养食品,确保学生的膳食结构合理、卫生间,且放心,应该要在孩子们安全的情况下安排食物。

5. 学生游泳安全隐患点如若在夏天孩子们到泳池玩耍的场所,应该采取以下的安全措施:(1)安排专业教练为孩子们实施游泳安全培训,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游泳技术和技巧;(2)请专业人员维护泳池设备,确保泳池的水清新透明,水深有限,可以更好地控制孩子的安全;(3)增派园工保安及时巡视泳池的周边环境,防止意外伤害发生。

幼儿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

幼儿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

幼儿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幼儿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导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幼儿的安全是每个教师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安全及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简单的安全技巧,给幼儿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童年。

一、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问题1.制度缺失目前还有很多幼儿园领导心存侥幸,把注意力放在改善教学设施,教育教学评级上,忽视幼儿园安全问题。

没有完善的安全制度,许多安全防范工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流于形式不能够切实执行。

防范意识的缺失必然会导致检察监督的疏忽,由于监督检查不到位,很多问题不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着众多安全隐患。

2.安全意识不足一些幼教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对事物的认识不足,一旦幼师也缺乏责任心,忽视对幼儿的安全管理,特别是对幼儿安全教育蛮横的采用禁止幼儿到户外活动的方式,不肯教授幼儿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一旦孩子外出,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环境安全度低幼儿园因环境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也非常的多,由于幼教工作者缺乏安全意识,大型户外玩具年久失修,活动场所地面凹凸不平,建筑物或者设施棱角比较锋利,设备电源老化,插座孩子能摸到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就不可避免。

4.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差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好奇好动,但是身心发育又不健全,缺乏对危险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也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

二、改善管理措施1.创设安全环境调查统计表明:幼儿园事故的多发场所是户外活动场所和游戏设施等,对于幼儿事故的多发地,我们应该采取稳妥的防范措施,保障活动场所的足够宽敞和娱乐设施的质量稳定,在幼儿进行室外活动时,每隔一段时间之后给孩子们安全提醒,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幼儿园在建设时应当为孩子们提供一种切合自然环境的场所,让孩子们与自然亲近,增加在自然中的活动经验,形成安全防范意识,努力提高防御危险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常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幼儿意外伤害是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对儿童健康和生命造成的损害,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

由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这就需要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必须具备一些急救知识和技巧,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幼儿烫伤、骨折等意外伤害就能及时进行救护,以挽救生命、防止残疾、减少痛苦。

(一)小外伤1.切割伤常见切割伤:幼儿玩耍小刀、剪刀等锋利物品造成的皮肤断裂、出血。

案例:某幼儿拿着水果刀玩耍,不小心在手指上划了一道口子,伤口处开始渗出血珠。

急救方法:(1)对于较小、较浅的切割伤可采用直接压迫止血法;也可以先清洁伤口周围,用冷开水冲洗伤口处.特别是将异物冲洗干净,再用双氧水由里向外消毒,然后涂搽红药水或紫药水。

(2)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必须先止血,将伤处抬高,立即送医院,请医生处理。

2.刺伤常见刺伤:常见于玻璃、竹刺、铁钉、木屑等锐利物刺入皮肤,伤口深而狭窄,容易感染。

案例:某幼儿在自由活动后告诉老师手指疼痛,老师检查发现,该幼儿食指尖有竹刺刺入,伤处周围皮肤又红又肿,按压疼痛。

急救方法:(1)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清洗伤口。

(2)检查伤口是否留有异物,如果有,用消毒针顺着刺的方向将其拔除。

(3)确认伤口无异物后,用碘酒或酒精涂搽伤口周围,伤口涂红药水。

3.扭伤常见扭伤:多发生在幼儿运动、游戏等活动中,多为关节处软组织受伤,伤处肿痛,运动不灵活,颜色发青。

案例:某幼儿穿上了妈妈给她买的新皮靴,鞋跟和鞋帮都较高,该幼儿在奔跑中不小心把脚扭了,孩子感到剧烈疼痛,脚的活动不方便,老师发现幼儿的脚踝又肿又青。

急救方法:(1)检查是否骨折。

(2)如果没有骨折,立即对伤处冷敷,使血管收缩止血,并达到止痛的目的。

(3)一天之后,对伤处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预防:(1)定期检查和维修幼儿园的滑梯、攀登架等游乐设施。

(2)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时,注意观察、提醒幼儿。

(3)遇到不安全的情况及时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帮助。

(4)教育幼儿不打架、不拥挤,遵守活动规则,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守秩序的习惯。

(二)骨折1.常见骨折因外伤破坏了骨的完整性,称为骨折。

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

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不破裂,与外界不相通;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破裂,与外界相通。

幼儿常发生以下几种情况的骨折:重物打击,可能导致骨折;手被弹簧门挤压,可能导致骨折;伸手玩弄电扇,可能因扭转而发生骨折;车挤压、跌倒等。

也都可能造成骨折。

2.骨折的症状(1)剧烈疼痛,特别是活动伤肢或按压骨折的部位时。

疼痛更明显:(2)骨折的肢体失去正常功能,如:下肢骨折不能走路,上臂骨折不能抬高:(3)骨折的部位出现变形。

小儿骨骼的成分和成人相比较,有机物相对比无机物多,所以小儿的骨骼韧性强、硬度小。

容易发生变形,一旦发生骨折,还可能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称为“青枝骨折”,伤肢还可以做动作,因此,小儿骨折容易被忽略,如不及时送医院治疗,伤肢将出现畸形,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

所以,小儿一旦发生肢体伤害,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是否发生了骨折。

3.急救方法(1)在未急救包扎前,不轻易移动伤者。

如果轻易移动,可能引起骨折移位,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休克和血管、神经损伤,甚至由闭合性骨折变为开放性骨折,加重伤势。

(2)止血。

幼儿发生骨折后,观察幼儿全身状况,如果是开放性骨折并伴有大出血,先要在伤口处覆盖敷料,包扎止血。

再处理骨折。

(3)处理骨折的基本方法是:使断骨不再刺伤周围组织,限制受伤肢体的活动,使骨折不再加重,这种急救方法叫“固定”。

①四肢骨折:幼儿四肢骨折后,观察骨折处是否有皮肤破损及断骨暴露,如果有断骨暴露在外,不要强行还纳回去。

可盖上干净纱布,简单固定,迅速送医院进一步治疗;如果骨折处没有上述情况,应立即用夹板固定。

夹板一般选用薄木板,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用木棒、硬纸板、竹片等代替,甚至还可将伤肢固定于健肢。

固定时,给伤肢垫上棉花或布,夹板的长度应超过伤处的上下两个关节,用绷带把伤肢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住,露出幼儿手指或脚趾。

以便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松紧以手指和脚趾尖不出现苍白、发凉、青紫为度;②颈椎骨折:将患儿平放,头部垫高。

为避免震动,可在头部两侧放上沙袋或硬枕头,使头部固定。

③肋骨骨折:判断断骨是否伤及肺部,如果断骨刺伤肺,患儿呼吸困难,应尽快送医院急救。

反之,可让患儿深呼吸,用宽布带缠绕胸部断肋处,减少胸廓运动:④腰椎骨折:处理这种骨折,稍有不慎,即可产生严重后果。

患儿发生腰椎骨折以后,应严禁腰部有活动,否则会加重脊髓的损伤。

不能让患儿走动、弯腰,救护者也不能搀扶、抱持患儿。

不可用软担架抬患儿,可用木板、门板等作为搬运工具,多个救护者动作一致地将患儿抬到硬担架上,让患儿俯卧,用宽布将身体固定在担架上.尽量平稳地将患儿送到医院.(4)及时送医院,争取在骨折后2~3小时内送到医院进行复位处理。

4.预防(1)保教人员要加强责任心,防止发生伤害事故.引起骨折。

(2)幼儿进出的门不安装弹簧,以免夹伤幼儿,引起指、趾骨的骨折。

(3)教育幼儿不做危险动作。

(三)出血出血是儿童时期常发生的一种外伤现象,少量出血容易止住:严重损伤引起的大出血。

可能危及患儿生命,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1.常见的幼儿出血(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量大,短时间内可大量失血,必须立即止血。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均匀流出。

(3)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样渗出,可自己凝固。

2.急救方法(1)动脉出血:采用指压止血法,这是动脉止血最快速、最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

即用单个或多个手指压住血管的上端(更靠近心脏),压闭血管,阻断血流,急送医院处理。

①面部出血:压迫两侧下颌骨。

救护者可用拇指在伤口同侧下颌骨前方2厘米处触及动脉搏动,按向下颌骨,使面动脉被压闭而止血;②前臂出血:压迫肘窝(偏内侧)动脉跳动处;③手掌、手背出血:压迫腕动脉跳动处;④手指出血:将手指屈人掌内,成握拳状;⑤大腿出血:屈曲大腿,压迫大腿根腹股沟动脉跳动处;⑥脚部出血:压迫脚背动脉跳动处。

(2)小伤口:由于小伤口引起小的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可用一般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棉花垫在伤口上.用绷带包扎,即可止血。

(3)较大伤口:由于较大的伤口引起的出血,可将敷料(可用干净的棉花、纱布)盖在伤口上,用绷带包扎止血。

(对小伤口和较大伤口出血,还可将陈艾叶搓成艾绒点燃,用以炙伤口,止血效果很好。

)3.预防(1)将小刀等锐器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2)经常检查幼儿口袋,如有危险的东西,要交老师妥善保管。

(3)教育幼儿不用带尖带刺的东西做玩具、不挖鼻孔。

(4)注意幼儿活动中的安全。

(四)烧、烫伤1.常见烧、烫伤烧、烫伤是由火焰、蒸汽、热液体、电流、化学物质等作用于人体引起的损伤。

幼儿皮肤的角质层薄.保护能力差,因开水、热汤、化学药品、火焰、电器等导致的烧、烫伤事故较多。

按烧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三度烧伤。

一度烧伤:仅表皮受损。

表现为皮肤轻度红、肿、热、痛,没有水疱。

二度烧伤:伤及真皮。

表现为伤处皮肤疼痛剧烈,有水疱。

三度烧伤:伤及皮下组织、肌肉。

表现为受伤处皮肤感觉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疱,皮肤颜色蜡白或焦黄。

2.急救方法烧、烫伤的急救原则是消除烧、烫伤的原因,保护创面,设法使伤员安静止痛。

(1)消除烧、烫伤的原因。

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是火焰,应设法将余火扑灭;如果是热的液体,应立即将烫伤部位的衣服脱掉;如果是触电烧伤,应立即切断电源。

(2)保护创面。

一度烧伤可在局部涂搽獾油、烫伤膏等,一般在3~5天内可好转。

二度、三度烧伤应用清洁的被单、纱布、毛巾等物覆盖创面,不要弄破水疱,也不要在创面上涂抹任何治疗烧伤的药品,避免加重感染和损伤,速送医院处理。

(3)设法使伤员安静止痛。

若烧、烫伤面积大,病人烦躁口渴,可少量多次给予淡盐糖开水饮用。

注意事项:如被腐蚀性药品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如被生石灰烧伤,应将石灰颗粒揩去,再用水清洗,否则,生石灰遇水产热,会加重伤势。

3.预防(1)成人端着热水或开水壶时要注意避开幼儿。

(2)开水、烫饭菜、化学药品、电器等应放在幼儿手够不着的地方。

(3)刚烧好的饭菜应放置一段时间,待不烫时才让幼儿进食。

(4)给幼儿洗头、洗澡时应先开冷水后开热水。

(5)教育幼儿不玩火、不触摸电器等物品。

(五)煤气中毒1.常见煤气中毒煤气中毒大多是由于冬季用火、洗浴、用煤炉取暖,如果居室无通风设备、风倒灌、烟筒漏气,常发生煤气中毒。

过量的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远大于氧气,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和作用,使人体缺氧而窒息。

幼儿一氧化碳中毒,轻者头痛、恶心、呕吐、乏力,重者呼吸困难、昏迷、惊厥,皮肤出现樱桃般的红色等症状。

2.急救方法(1)救护者匍匐进入现场,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2)迅速把病人抬离中毒的现场,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松开衣领、腰带。

(3)给病人保暖,中毒严重者速送医院急救。

(4)如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急救。

注意事项:给病人灌醋、喝酸菜汤都不能解除煤气中毒,反而拖延了时间。

让病人受冻也不能解除煤气中毒,反而容易使其受凉,加重病情。

3.预防(1)冬季不得在室内使用没有通风设施的煤炉取暖;洗浴时一定要有安全设施。

(2)冬季注意提醒家长们,千万不能将孩子单独放在、甚至锁闭在用煤炉或煤气取暖的房间里。

(3)养成使用完煤气即关闭阀门和总阀门的习惯。

(4)幼儿园定期检查煤气管道有无泄漏之处,如有,当立即修理。

(六)误服毒物1.常见误服毒物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常备药片、药水、有毒物品管理不善,导致幼儿当作食物误食而中毒。

案例:某个3岁的幼儿在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发现了喇叭花种子,该幼儿很好奇,把喇叭花种子吃了下去,引起中毒。

2.急救方法(1)催吐。

如果是两岁以下的小儿,可一手抱着,另一手伸入小儿口内刺激其咽部,使其将毒物呕吐出。

若是两岁以上的小儿,先给清水饮下,让孩子张大嘴,再用筷子或手指等物给予小儿咽部机械刺激使其呕吐,可反复让小儿喝水、催吐,直到吐出的水全为清水。

(2)解毒。

对于误服强酸强碱等化学液体的患儿,为保护其食道、胃的黏膜,可用牛奶、面糊、蛋清等作为洗胃剂,既可达到洗胃的目的,又能保护胃黏膜。

若是误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幼儿,在患儿的呼气中能闻到大蒜味,可让其喝下肥皂水解毒,同时,立即送医院急救。

(3)对于吃进毒物时间较长的患儿,如超过4小时,毒物已进入肠道,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4)急救的同时,要搜集患儿吃剩的东西、呕吐物,以及可能在患儿口袋内残留的有毒物质,以供医生检验毒物的性质,为治疗提供依据。

3.预防(1)家庭和幼儿园对常备药品应加强管理,标签鲜明,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不能与食物放在一起。

(2)给孩子服药要看清楚标签上的姓名、药品名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