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
音乐基础与欣赏——第三节节奏与视唱

一、节奏和节拍
1.在音乐中,节奏和节拍是相互并存的要素。 音的长短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叫做节奏。 而强拍和弱拍的循环重复叫做节拍。 在整个乐曲或乐曲的部分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节奏型。 如:
第三节 节奏与视唱
2.节拍中的每一个时间片段为一个单位拍,用固定的音 符来代表单位拍叫做拍子。音乐中节奏的运动依据拍子来 组织,乐音的长短时值靠拍子来衡量。 表示拍子的记号叫做拍号,拍号用分数的形式标记
例如:2/4拍表示以四分音符作为一个拍子单位,每小节 有两拍。在五线谱中拍号的分数线由第三线替代,只 要将分子写在第三线的上方、分母写在第三线的下方 就可以了。
第三节 节奏与视唱
3.将小节分开的垂直线叫做小节线,| 写在乐曲分段地 方的双纵线叫做段落线,‖ 写在乐曲结束处的右边一 条略粗的双纵线叫做终止线 。 根据小节的强拍和弱拍的组合情况,拍子可以分为许 多类型,常见的拍子有以下几种:
第三节 节奏与视唱
4.变换拍子
在一首歌(乐)曲中,各种拍子的交替出现叫做变换 拍子。变换拍子的变换是有规律的循环出现,用并列的 拍号一次标明:是无规律的循环出现 节奏与视唱
二、视唱练习
1.四二拍节奏练习
第三节 节奏与视唱
2.四二拍视唱练习
第三节 节奏与视唱
3.四三拍节奏练习
第三节 节奏与视唱
4.四三拍视唱练习
音乐基础与欣赏(专升本)综合作业答案

音乐基础与欣赏(专升本)综合作业答案1.()的出土,证明了早在古代,我国的音乐与科学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这一发现被世人誉为是和万里长城、狮身人面像等一样伟大的奇迹。
() [单选题] *A.鼓B.骨笛C.编磬D.曾侯乙编钟(正确答案)2.看旋律片段,选出音乐作品的名字()。
[单选题] *A.《楚商》(正确答案)B.《关雎》C.《流水》D.《汨罗江幻想曲》3.孔子很重视音乐,精选出305首诗歌编为()。
[单选题] *A.《春秋》B.《诗经》(正确答案)C.《论语》D.《十翼》4.《好汉歌》与()都是属于民歌中的编创类别。
() [单选题] *A.《放风筝》B.《包楞调》C.《谁不说俺家乡好》(正确答案)D.《挂红灯》5.《爱我中华》词作者是()。
[单选题] *A.乔羽(正确答案)B.徐沛东C.聂耳D.李叔同6.《我的中国心》词、曲作者是()。
() [单选题] *A.黄霑、王福龄(正确答案)B.乔羽、徐沛东C.张藜、秦咏诚D.屈塬、印青7.课本中的《楚商》是由()编配。
() [单选题] *A.王原平(正确答案)B.牧野C.李焕之8.《走西口》属于民歌中的()类别。
() [单选题] *A.歌舞曲B.山歌C.号子D.小调(正确答案)9.《好汉歌》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采用了()的民歌曲调写成。
[单选题] *A.《包楞调》B.《王大娘钉缸》(正确答案)C.《谁不说俺家乡好》D.《放风筝》10.《客家之歌》的主题B是客家民歌()。
() [单选题] *A.《唔怕山高水远》B.《新打梭标》(正确答案)C.《画眉唱歌似弹琴》D.《画眉跳架》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是()。
() [单选题] *A.田汉B.聂耳(正确答案)C.冼星海12.管弦乐曲《彼得与狼》是一首()。
() [单选题] *A.交响音画B.交响音诗C.交响童话(正确答案)D.交响传奇13.管弦乐曲《彼得与狼》的曲作者是()。
() [单选题] *A.柴可夫斯基B.格林卡C.穆索尔斯基D.普罗科菲耶夫(正确答案)14.《运动员进行曲》的社会场景是()。
大学生音乐基础与欣赏教案

教案名称:大学生音乐基础与欣赏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掌握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如动态、速度、音色等。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2. 教学音响设备。
3. 相关音乐作品CD或音频文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动听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
然后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法,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旋律:介绍旋律的概念,讲解旋律的构成和特点。
2. 节奏:讲解节奏的定义,介绍各种节奏型及其表现意义。
3. 和声:讲解和声的基本概念,介绍和声的作用和效果。
4. 动态:介绍动态的种类和表现作用。
5. 速度:讲解速度的概念,介绍各种速度的表现意义。
6. 音色:介绍音色的概念,讲解音色的作用和效果。
三、实践环节(20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动态、速度、音色等表现手法。
3. 各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音乐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法,强调其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音乐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法。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音乐欣赏。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音乐欣赏的概念:介绍音乐欣赏的意义和作用。
2. 音乐欣赏的方法:讲解分析、感受、体验等欣赏方法。
3. 音乐欣赏的技巧:介绍节奏感、和声感、动态感等欣赏技巧。
三、实践环节(20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音乐欣赏心得。
3. 各组汇报欣赏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音乐欣赏方法和技巧,强调其在提高音乐素养中的重要性。
大学音乐艺术欣赏课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音乐艺术欣赏课课程简介:大学音乐艺术欣赏课旨在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领略音乐的魅力,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感。
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包括音高、节奏、旋律、和声等。
2. 掌握不同音乐流派的特点,如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流行音乐等。
3. 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学会分析、评价音乐作品。
4. 培养音乐审美情感,提升高雅生活情趣。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音高、节奏、旋律、和声等。
2. 音乐流派介绍: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流行音乐等。
3. 音乐鉴赏方法: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情感等。
4. 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通过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美,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安排:共计16周,每周1课时,共16课时。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基本概念、音乐流派特点、音乐鉴赏方法等。
2. 示范法:播放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美。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某一音乐作品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演奏等,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音乐作品,确保播放设备正常。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讲授新课:讲解音乐基本概念,介绍不同音乐流派的特点,教授音乐鉴赏方法。
4. 欣赏音乐:播放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美。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一音乐作品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6. 课堂实践: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演奏等。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音乐基本概念、音乐流派特点、音乐鉴赏方法。
2. 聆听课后拓展音乐作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参与家庭、学校音乐活动,培养音乐实践能力。
音乐基础理论与欣赏(上册)第三部分 第一章 声乐理论

(2) 五音 (3) 四呼
根椐拼音中声母辅音发声时所用的着力点不同,发音分为唇、舌、齿、牙、喉音五类。 根椐韵母的韵头或介音的不同,对韵母做的四大分类,有开、齐、合、撮。
第一节 歌唱时的姿势 人体的歌唱器官及作用
二、人体的歌唱器官及作用
4 咬字吐字器官
包括舌、腭、唇、齿等。 咬字吐字器官是变声音为语言的器官。人的声音通过舌、腭、唇、齿的变化形成语 言,同时也起到调节口腔共鸣的作用。
5 听觉感受器官
指人的双耳。 听觉感受器官是辨别音高、音色、音质、音量的器官。 上述五部分器官,在歌唱时要同时参与活动,并且协调一致,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 整体。
后,稍离椅背,两脚一前一后落地。
第一节 歌唱时的姿势 人体的歌唱器官及作用
一、歌唱时的姿势
歌唱时的注意事项 (1)避免耸肩、塌胸、下巴前伸、低头、仰头、歪嘴、
3 眨眼、皱眉或无目的地摇晃,面部表情紧张等不良习惯。 (2)练唱时,不要把手放在耳旁或捂在腹部上,以免
养成不良的习惯。
正确与错误歌唱姿势对照
(1)胸部不能塌下去,以保持气息的流通。 (2)注意收腹和两肋的扩展,这是两种对立的运动状态,可形成对抗的作用,
既推动又控制了气息的流动。 (3)气息不要一泄而出,大呼气会造成跑气、漏气、有碍声音的连贯,还会使
声音失去弹性和力度,造成气息的浪费。
第二节 呼吸与共鸣
一、歌唱时的呼吸
(三)呼吸方法
感,声音自如,深厚并有深沉的感觉,以胸腔为主要共鸣器官,口腔、口咽腔次之,头腔更 次之。
第三节 咬字吐字 声部的分类与演唱形式
一、歌唱时的咬字吐字 (一)歌唱中对语音的处理
(1) 韵母
是指一个汉字音节除声母以外的音素。不同的韵母从口腔发出,可以改变口型以发 出不同的声音。汉语普通话常用的韵母有 6 个:a(啊),e(鹅),o(喔),u (乌),ü(迂),i(衣)。
基础乐理及音乐赏析

基础乐理及音乐赏析一、乐理部分1、乐音所具有的四个属性是什么?答:在音乐中,乐音一般是指有规则振动的声音,有高低之分,构成音乐主体。
乐音的四个属性分别是:音高﹑音值﹑音量﹑音色,它们分别指的是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以及色彩,分别由振动的频率﹑延续时长﹑幅度以及泛音多少和各泛音强弱所决定。
2、什么叫做音程?音程中两音的名字分别是什么?答:音程指的是在乐音体系中,两音之间的高低关系;音程中两音的名字分别是冠音(高的音)、根音(低的音)。
3、什么是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协和音程包括哪几类?答:听起来悦耳﹑融合的音程,叫协和音程;听起来比较刺耳﹑不融合的音程叫不协和音程;协和音程又可分为三类:极完全协和音程、完全协和音程、不完全协和音程。
4、什么叫和弦?请写出三和弦与七和弦各个音的名称。
答:按照三度音程关系或者非三度音程关系的三个音的结合,叫做和弦;三和弦中三音由下到上分别叫“根音”﹑“三音”﹑“五音”;七和弦中四音由下到上分别叫“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5、什么是调和调试?答:由基本音级所构成音列的音高位置,叫做调。
所谓的调式,就是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稳定与不稳定的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几个音,所构成的体系,叫做调式。
二、古典音乐欣赏部分5、请结合自己的分析,谈谈你喜欢的音乐家及其作品。
(不少于800字)答:马克西姆——用双手扬起全世界演奏旋风,用琴声醉倒世界无数乐迷。
一位来自克罗地亚的欧洲新古典王子、钢琴圣手。
生于亚得里亚海边的小镇施本尼克,9岁的时候便跟马利亚•瑟科索学习钢琴。
1990年战争爆发,马克西姆和他的老师决定继续坚持他的音乐课程。
他虽被困在地窖八天,但仍每天练琴七小时,并在战火中举行音乐会,宛如电影“战地琴人”剧情。
谈到这段经历,马克西姆说,当年战乱发生后,很多地方都很危险,音乐学校也停课两年,他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是专心练琴。
现在看到“战地琴人”这部电影,会觉得很感伤,因为那段战乱的岁月又浮现上来。
音乐基础理论与欣赏(上册)第三部分(第三章)标准版文档

第八页,共16页。
第二节 二、三、四拍子(pāi zi)的指挥图式与练习 一、二拍子(pāi zi)的指挥图式
提示: ① 击拍要圆滑连贯,拍点准确。 ② 动作(dòngzuò)的幅度可以稍大、稍宽。
第九页,共16页。
第二节 二、三、四拍子(pāi zi)的指挥图式与练习
二、三拍子的指挥(zhǐhuī)图式
提示: 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击拍要富于弹性,动作幅度(fúdù)可以稍大。
第十页,共16页。
第二节 二、三、四拍子的指挥(zhǐhuī)图式与 练习
三、四拍子的指挥(zhǐhuī)图式
四拍子(pāi zi)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击拍要连贯、拍点准确,一般动 作幅度都比较大。
第一节 歌唱(gēchàng)指挥的基础知 识
二、歌唱(gēchàng)指挥的基本技能
(二)击拍,拍点,反射 击拍是指挥的基本动作。拍点是一个拍子的
起始点。反射是击出拍点后反弹时的运动轨迹 (guǐjì)。
初学击拍时的基本动作是手臂由上而下,再 反射向上。可以假设一水平线,位于腰间。练习 击拍时,手臂从上向下,以肘为轴心,手击到假 设的水平线即向上弹起(似拍皮球),如图9:
第十二页,共16页。
第三节 不同歌曲(gēqǔ)的指挥要点
二、不同(bù tónɡ)速度歌曲的指挥
第一节 歌唱(gēchàng)指挥的基础知识 二、歌唱(gēchàng)指挥的基本技能
二指、挥歌 慢唱速(的g歌ēc曲hà,n动g)指作指的挥挥幅的度不基应本同该技放能速大,度线的条加歌长,曲使拍,点应和反把射动握作好更清动晰。作的幅度。 第指三挥节 者应不该指同有歌敏挥曲锐的(快g听ēq速觉ǔ),的的准指确歌挥的要曲节点奏,感与动速度作感要,还删应该繁有就丰富简的音,乐想干象净力。利落,动 拍指点挥是 快一速个的作拍歌子曲的的,起动幅始作度点要。删宜繁就小简不,干宜净利大落,。动必作的要幅度时宜,小不可宜大省。略击拍的反射
音乐欣赏与音乐理论基础

音乐欣赏与音乐理论基础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激发情感、传达意义,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伴侣。
音乐欣赏作为一种美妙的体验,需要我们了解音乐背后的理论基础,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
本文将提供关于音乐欣赏和音乐理论基础的详细介绍。
一、音乐欣赏1. 音乐概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什么是音乐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了解不同类型和流派的音乐,并介绍如何鉴赏和评价音乐作品。
同时需要探索如何建立对于音乐风格、情感表达和艺术技巧的敏锐感知力。
2. 审美观念与心理反应了解不同人群对于音乐的审美观念和心理反应,包括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影响。
通过研究人们对于节奏、旋律、和声及色彩等方面的喜好,在欣赏音乐时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们的情感和感知。
3. 音乐欣赏技巧提供一些有助于提升音乐欣赏体验的技巧,包括专注力的培养、注意细节和表达形式的观察等。
同时介绍如何研究艺术家的意图以及对作曲家背景的了解如何丰富我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二、音乐理论基础1. 音符与谱表介绍音符和谱表是如何被用来表示音乐中不同音高和时值的。
详细讨论常见的音符符号及其数学表示,并探索如何读谱表。
2. 节奏与节拍介绍节奏和节拍是如何构成一个曲子或歌曲的基础。
解释节奏记号、拍子分析以及音符之间相对长度和强度等方面的概念。
3. 音阶与调式描述不同声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创造不同印象和情感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展示各种主要和次要调式,并探究它们在不同类型和流派中可能产生的效果。
4. 和弦与音程介绍和弦的概念以及它们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
提供不同类型和弦的定义及其在和声学中的角色。
同时解释音程是如何衡量音符之间的距离和关系的。
5. 音乐结构和形式探索音乐作品如何组成,包括曲式、主题发展以及融合不同部分等方面。
解释各种常见形式(例如奏鸣曲、交响曲)的特点,并分析其中复杂性与创意性。
结论通过对音乐欣赏和音乐理论基础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含义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
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课是大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如何使该课程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是,让我和你们一起去探索一下吧!
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是指欣赏者通过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音乐作品聆听和感受,获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以及音乐美的享受活动。
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课程是一门容量大的综合性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习该课程需要欣赏者根据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赏评。
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其音乐基础知识相对缺乏,课程的讲授具有一定的难度。
如何全面地提升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并科学有效地指导其进行音乐欣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笔者认为上好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了解学生音乐素质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进入学校前,通常以文化课作为录取的标准。
学生的音乐素质,跟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和学生自身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有极大的关系。
因此,大学生的音乐水平差异性大,有些学生具有识谱视唱、甚至演唱、演奏水平,但还有一些甚至是音乐盲。
面对音乐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授课前必须对学生
的音乐艺术水平进行调查摸底,搞清楚有多少学生具有识谱能力,有多少学生具有演唱能力,有多少学生有音乐兴趣爱好,有多少学生不懂乐谱、不会唱歌、甚至不喜爱唱歌,有多少学生喜欢乐器,喜欢什么乐器,演奏水平有多高,他们都喜欢什么风格的音乐等等。
根据对学生调查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问题,并制定对应教学计划进行教改措施。
二、创新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教学要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课前如何合理规划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目标,选择现代多媒体教学的过程。
(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学实施的方向和达到的预期效果,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它贯穿于整个课堂,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指明方向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目标要指向清晰,表述具体。
教师在上一节课时,要想实现哪些课堂任务,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就必须根据音乐欣赏课本身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三、保证学生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作为一名”老师”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源泉。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础与前提。
音乐教学属于情感教学,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础与前提。
音乐教学属于情感教学,而学生的学
习兴趣又需要以情感来作为基础,才能够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要的地位作用。
在音乐教学中,想要实现从课堂欣赏发展到课后欣赏,从被动的欣赏到转变为主动欣赏,就需要以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课兴趣为主要的目标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