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4.一天的食物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天的食物》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天的食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天的食物》这一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食物的基本分类,以及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食物,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食物的营养成分了解不多。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和观察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基本分类,知道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2.培养学生选择合适食物,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食物的基本分类。
2.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3.如何选择合适的食物,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分享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食物样本。
2.食物营养成分表。
3.实验器材。
4.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食物样本,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食物,并让学生思考,这些食物可以分为哪几类?2.呈现(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食物营养成分表,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食物,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5.拓展(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健康饮食习惯,并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食物,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知道食物的基本分类,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食物,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饮食习惯,并尝试用所学知识,给出改进建议。
以上就是《一天的食物》这一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天的食物》优质教案

《一天的食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这一共性,将“呼吸和”消化”二者联系起来,是学生认识人体消化系统的开篇课。
教材设计的主线为聚焦主题——辨析记录、收集信息——信息归类与整理——交流研讨,形成共识。
通过让学生记录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学习收集、整理有用的信息,从而发现食物的多样和主要种类。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进食意义”有一定理解,能将“食物”与“营养”建立一定的联系,此外,他们还具备分析食物的能力,例如:番茄炒蛋由是几种食物组成,部分同学能说出“番茄“和”蛋“两种。
但是,对于食物分类标准,学生的认识是模糊的,也缺乏相应的分类经验,。
例如:面包属于生食还是熟食,部分学生会凭借“面包不用煮,可以直接吃”,从而判断为可生食食物。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食物可以依据一定的分类分成不同的类别科学探究目标: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科学态度目标:在对食物的记录与分类活动中,细致地进行思考、筛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认识到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食物并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养料与能量【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辨析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分类。
难点:同一种食物,面对不同标准,会产生不一样的分类结果。
【材料准备】一天中的食物个人记录单(提前一天布置)、磁性卡片、磁性板(A4)【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聚焦主题汇报:依据个人记录表,汇报昨天吃了哪些菜。
教师提问: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有什么特点?“番茄炒蛋“这道菜中,包含几种主要的食物?学生思考:汇报记录、辨析“菜“与”食物“两个概念。
设计意图:将“记录一天的食物”任务前置,让学生在前一天的生活中即时记录,减少回忆误差的同时,能为课堂腾出更多的探究时间。
这一环节,通过“汇报记录”的方式直接切入本课主题——一天中的食物。
并以此作为契机,帮助学生厘清“菜”、“食物”两个概念的区别,从而自然地解决本科教学其中一个重点。
2020年秋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 4 一天的食物》教案

2020年秋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4 一天的食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天的食物》是2020年秋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人体所需营养的来源和食物金字塔的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知道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均衡饮食的重要性等知识还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知道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学会合理搭配食物,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身体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食物的营养价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食物样本,如水果、蔬菜、肉类、豆类等。
2.准备食物金字塔的图片或模型。
3.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如食物的营养成分分析、均衡饮食的重要性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需要吃哪些食物吗?这些食物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食物样本,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然后介绍这些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如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肉类、豆类富含蛋白质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食物金字塔的原则,合理搭配每日的饮食。
讨论结束后,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
4.巩固(5分钟)让学生观看食物营养成分分析的视频,加深对各种食物营养成分的了解。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一天的食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一天的食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天的食物》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天内所摄入的食物及其所提供的营养素,并理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知道合理膳食的概念,并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食物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中的营养物质和合理膳食的知识了解不多。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食物的摄入主要是依赖家长,因此,他们对食物的选择和搭配缺乏科学的认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食物的认识,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知道它们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教学难点:合理膳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对合理膳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食物模型:准备各种食物模型,用于展示和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如显微镜、载玻片等。
3.PPT: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食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各种食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介绍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合理膳食的认识,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一天的食物》

动物类食物: 动物来源的
食物,包括畜禽肉、蛋类、 水产品、奶及其制品等
第十五页,共21页。
面条 青菜
牛肉 鸡蛋
牛奶 米饭
花菜 猪肉
动物类食物 举例
植物类食物 举例
第十六页,共21页。
鸡肉 豆芽
番茄 鱼
虾 豆腐
冬瓜 丝瓜
胡萝卜
什么(shén me)是荤食?什么 (shén me)是素食?
荤食:含有肉类的
小明。早餐、午餐、
晚餐。月 日 第 组。8 3
2。我们每天的饮食是丰富多样的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食物,是人体摄取营 养的重要来源。
素食: 不含肉、家
禽、海鲜等动物产 品的蔬菜食物。
第十七页,共21页。
面条 青菜
牛肉 鸡蛋
牛奶 米饭
花菜 猪肉
胡萝卜
荤食举例
素食举例
第十八页,共21页。
鸡肉 豆芽
番茄 鱼
虾 豆腐
冬瓜 丝瓜
想一想
一天内、一周内,哪类食物吃得 最多,哪类食物吃的最少?
如何选择食物种类更有利于 我们身体健康?
民以食为天。
第三页,共21页。
说一说:你吃了哪些(nǎxiē)食物?
第四页,共21页。
一日三餐食物(shíwù) 统月计表日 姓名:
早餐
午餐
晚餐
记录(jìlù)一天中我们 吃了哪些食物?
第五页,共21页。
一碗面条(miàntiáo)算几 种食物?
4种食物(shíwù): 面条、牛肉、青 菜、鸡蛋
主食、副食
按食物来源分: 植物类食物、 动物类食物
按食物生熟分: 生食、熟食
按食物种类分: 荤食、素食
小学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一天的食物》说课稿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天的食物》说课稿开始: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一天的食物》。
一、说教材《一天的食物》一课是《呼吸与消化》单元消化部分的起始课,学生通过记录一天吃的食物,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学习收集和整理有用信息,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一日三餐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食物。
在记录、整理和分类活动中,使学生发现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丰富多样的,为后续探究食物的营养,合理饮食健康生活做铺垫。
聚焦板块展示的食物图片隐含着人的食物构成是“丰富的”,呈现的问题“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忆一天的食物,为探究活动做铺垫。
探索板块主要有两个层次活动。
第一层次引导学生记录一天的食物,通过统计小组或全班学生的食物,发现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第二层次引导学生确立分类标准,给食物进行不同的分类,在分类过程中再次体会食物的多样性。
研讨板块引导学生梳理探索活动中获得的信息,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并认识到食物的分类方法是多样的。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了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要想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
关于食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这些体验都会构成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但孩子们对于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想到和遇到的问题多是喜欢吃什么、吃的是什么等问题,即使涉及饮食健康问题,得到的解释也不尽全面。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孩子们尝试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食物”,发现食物与人体生命活动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发现食物自身会发生奇妙的变化。
三、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通过对食物进行记录和分类,发现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健康。
2.学生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食物进行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一天的食物》课件

新知讲解 一天中,1我们吃了多少种食物?吃得最多的是什么?
我一天吃了14种 食物,吃得最多 的食物是肉。
我一天吃了11种 食物,吃得最多 的食物是米饭。
我们每天都会吃很多种食物,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吃那么多 种食物,我们能从食物中获得什么。
新知讲解
2
面对这么多食物,我们可以根据什么分类?分成哪几类? 1.食物的分类方法。
新知讲解 标准一: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来分。
植物类食物
动物类食物
蛋炒饭、苹果、炒青菜、冬瓜、海带、 牛奶、煮鱼、红烧肉
米饭、小米粥、红薯、香菇、香蕉…… 、蒸鸡蛋……
植物类食物: 以植物的种子、果实或组织部分为原料,直接或 加工以后为人类提供能量或物质来源的食品。 动物类食物: 动物来源的食物,包括畜禽肉、蛋类、水产品、 奶及其制品等。
主食:主要食物,指用粮食制成的,如米饭、馒头等。 副食:指下饭的鱼肉蔬菜等。
新知讲解
标准三:按熟食和生食来分。
熟食
生食
蛋炒饭、牛奶、煮鱼、红烧肉、蒸鸡蛋、炒青菜 苹果、香蕉
、冬瓜、海带、米饭、小米粥、红薯、香菇
胡萝卜既可以生吃,又可以烧熟了 吃,如炖菜、分类 2.尝试给常见的食物分类。
新知讲解
给食物分类
(3)按照食物的加工方法,可以分为膨化 食品、油炸食品、焙烤食品等。 (4)按照食物的营养成分,一般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谷类及薯类;第二类是动物性 食物;第三类是豆类及其制品;第四类 是蔬菜水果类;第五类是纯热能食物。
新知讲解 标准二:按肉类、菜类、主食类、水果类来分。
肉类
菜类
1.记录顺序。 把自己一天中所吃的食物名称分别写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只
记录一种食物。 在记录时,我们可以按照早、午、晚餐的顺序回忆一天中吃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一天的食物》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一天的食物》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天的食物》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日常生活中所摄入的各种食物,以及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食物的基本分类,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从而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食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食物分类和营养成分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食物及其营养成分。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注饮食健康。
3.提高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食物的基本分类,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注饮食健康。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和认识食物。
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能力。
3.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食物图片、食物卡片、营养成分表等教学资源。
2.每组准备一份食物样品,包括主食、蔬菜、水果、肉类等。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食物样品,引导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食物,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食物卡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食物。
引导学生关注食物的营养成分,培养学生关注饮食健康的意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种食物,分析其营养成分,总结该食物的特点。
然后进行小组间的分享,互相学习。
4.巩固(5分钟)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谈谈如何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饮食平衡,关注饮食健康。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食物分类
分类会进一步帮助我们研究。
可以按照 熟食和生
食来分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分类, 并说出理由食物
动物类食物
蔬菜 植物类 水果
米饭
肉 动物类 蛋
水产
熟食
按熟食和生食分
生食
注意
熟食: 不能生吃,必须经过加热,彻底熟了才能吃。 生食: 清洗干净后可以生吃,不一定要加热后熟了才 可以吃。
4 一天的食物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说一说这些是什么。
统计一天中我们吃过的食物
1.一天中,我们吃过哪些食物? 2.一天中你吃了多少种食物?
鸡肉
西兰 花
米饭
牛奶
统计一天中我们吃过的食物
在记录时,我们可以按早餐、中餐、晚餐来进行。
早餐 中餐 晚餐 零食
我的发现:
记录要求
1.要求真实,科学最讲究实事求是,不是比 吃得多。
我们吃的食物非常丰富。
巩固练习
1.人类是( )食性动物。
A.素
B.肉
C.杂
2.根据不同类的分类方法:
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 )类食物和
( )类食物,也可以分为熟食和( )。
跟大家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吧。
部编版
按主食、肉类、菜类分 主食:小笼包、豆沙包、米饭、面包、包子、哨子面
菜类:青椒、菠菜、土豆、白菜、黄瓜
肉类:烤肉片、丸子、牛肉、火腿、 烤鸡翅
小结
我们可以按照食物的来源分类,分为植物类 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可以按照生食、熟食来分; 也可以按照主食、菜类、肉类来分。 其实我们还可以按照一日三餐来分类,按喜 欢吃的分类,按颜色来分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