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数词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词全

人教版七年级数词全

人教版七年级数词全
本文档为人教版七年级数词的全面总结,以下是数词的内容:
一、基础知识
1. 数词是表示数量的词语。

2. 数词可以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

基数词
基数词用来表示具体数量,如:一、二、三等。

序数词
序数词用来表示顺序或次序,如:第一、第二、第三等。

二、基数词的读法
1. 0-10的基数词读法:
- 0: 零
- 1: 一
- 2: 二
- 3: 三
- 4: 四
- 5: 五
- 6: 六
- 7: 七
- 8: 八
- 9: 九
- 10: 十
2. 11-19的基数词读法:
- 11: 十一
- 12: 十二
- 13: 十三
- ...
- 19: 十九
3. 20以及整十数的基数词读法:
- 20: 二十
- 30: 三十
- ...
- 90: 九十
4. 其他数的读法:
- 21: 二十一
- 22: 二十二
- ...
- 99: 九十九
- 100: 一百
三、序数词的构成规则
1. 1的序数词:第一
2. 2-10的序数词:基数词+ “第” + "几" - 2: 第二
- 3: 第三
- ...
- 10: 第十
四、应用示例
1. 我家有七口人。

2. 我是班级的第一名学生。

以上为人教版七年级数词的全面内容总结,供参考使用。

[现代汉语]数词

[现代汉语]数词

4、在「半」、「倍」前 、 」、「倍
前用「 」,如 两半儿」、 」、在 前用「 」、「二 ①.在「半」前用「两」,如「两半儿」、在「倍」前用「两」、「二」均 在 可
例如:「两倍」、「二倍」 例如:「两倍」、「二倍」 :「两倍」、「二倍
5、当作数字读,在数学中运用,不连量词,只能用 、当作数字读,
下期再见~~
部分资料来源:Google搜索,现代汉语教材 部分资料来源: 搜索, 搜索
例如: 例如:一、二、三、二加二等于四、一元二次方程 二加二等于四、
令人纠结的“ 令人纠结的“倍”:
A、倍数以“数词+ A、倍数以“数词+倍”表示。如“一倍、十倍、三十倍”。倍数也可以用分数 倍数以 表示。 一倍、十倍、三十倍” 表示。 百分之二百”等于两倍, 百分之三百”等于三倍。 表示。如“百分之二百”等于两倍,“百分之三百”等于三倍。 B、倍数一般用于数目的增加,不用于数目的减少。如可以说“增加了两倍”, 倍数一般用于数目的增加,不用于数目的减少。如可以说“增加了两倍” 不可以说“减少了一倍” 不可以说“减少了一倍”。
表示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表示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a、表示增加: 增加了,增长了,提高了,上升了”--不包括底数, a、表示增加:“增加了,增长了,提高了,上升了”--不包括底数,指 表示增加 不包括底数 净增数。“增加到,增长到,提高到,上升到”--包括底数,指总数。如:原 净增数。 增加到,增长到,提高到,上升到”--包括底数,指总数。 包括底数 来是5,现在是10,可以说:增加了一倍,增加了100%或增加了5;增加 来是5 现在是10,可以说:增加了一倍,增加了100%或增加了5 10 100 到两倍,增加到200 或增加到10 200% 10。 到两倍,增加到200%或增加到10。 b、表示减少: 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 减少到, b、表示减少:“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减少到,降低 表示减少 指差额 到,下降到”--指余额。如:以前是10,现在是7,可以说:减少了30% 下降到”--指余额。 以前是10,现在是7 可以说:减少了30% 指余额 10 30 或减少了3 减少到70 或减少到7 70% 或减少了3;减少到70%或减少到7。

4.数词和量词-初中语文现代汉语词性知识考点精讲与集训

4.数词和量词-初中语文现代汉语词性知识考点精讲与集训

数词和量词数词考点精讲数词概念数词是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

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包括确数和概数),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

分类确数表示整数的。

例如:一、十、百、零。

表示分数的。

例如:二分之一、百分之五、七成。

表示小数的。

例如:零点一、零点三五。

表示倍数的。

例如:一倍、五倍。

概数指不确定的数目及其范围。

在数字前加上“成、上、近、约、大约、至少、最多”等;在数词后加“多、来、左右、上下”等。

例如:三四(个)、七八(辆)、成万(人)、千把(人)、三十多(个)、八十来(人)、九十上下、几、几多、许多、若干、左右、少数、一点、一些。

序数指由整数前头加上表示次第的“第、初、老”等组合构成的词。

例如:第一、第三、初二、初五、老大、老四、首先、正月。

形态变化1.表示数量增加的用法:可以用分数,也可以用倍数。

①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这种说法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

例如:从十增加到三十,应该说“增加了两倍”,不能说“增加了三倍”。

②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提高到(为),这种说法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

例如:从十增加到三十,应该说“增加到原来的三倍”,不能说“增加到两倍”。

2.表示数量减少的用法: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①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这种说法一般是指差额。

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而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量词考点精讲 ②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这种说法一般是指减少后的余数。

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该说“减少到十分之一”,而不能说“减少了十分之一”。

组合能力 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之前。

例如:六个、三本。

2.数词一般不能直接加在名词前面。

例如:不能说“一学校”。

只有古汉语中的习惯用法或文言固定格式,数词才能直接修饰名词。

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二意等。

注意 1.有时词语中的“一”并不是数词。

现代汉语数词量词

现代汉语数词量词
能表示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增加,也可以
“两”与“二”的区别
一、个位数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例 如:~个人、~本书、~倍、~次、~ 顿、~里地
多位数中的个位数用“二”。例如:三 十~、一百零~次、五千八百六十~元
二、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二”都 可以用,,以用“二”为常。重量单位 “两”前只能用“二”。例如:~亩、~ 升、~尺、~丈、
多位数中首位以后的“百”、“千”、 “万”前都用“二”。例如:四亿~千万、 三万~千人、五千~百元
四、序数、小数、分数只能用“二”。例如: 第~、~哥、~月、零点~、三十六点~、
~分之一、三分之~
增加(了); 增加到/为 减少(了); 减少到/为 增加(了) 、增长(了) 、上升(了)、 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提高 到/为—包括底数。 减少(了) 、降低(了) 、下降(了) —指差额。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余 额。
AA型重叠式还可以做状语。例如:步步紧逼 节节败退 阵阵紧缩 在阳光下点点闪烁 回回去
他家回回扑空
AABB型重叠式也可以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例 如:家家户户吃元宵。(主语)点点滴滴的心得体
会。他口口声声地叫我老师。
(“唐诗三百首、寓言四则、神州七号”的结构?唐诗是定 语还是主语?三百首是补语还是谓语?熟读唐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是定中短语作宾语,还是主谓短语作宾语? 考虑到名词不坐补语,是否可以看作主谓短语作宾语。)
B位数词:表示“十”的倍数的数目。例如: 十、百、千、万、亿、兆。
C系位数词:廿、卅。只用在特定的场合。 例如:卄四史、卄四桥、五卅运动
D数量数词:俩、仨。
2.概数词:两、几、多、数、无数、多少、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第三节数词的使用和量词的使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第三节数词的使用和量词的使用

第三节数词的使用和量词的使用一、数词的类别及表示法(一)数词的书写方法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现代汉语中,数词的书写方法有三种:1、大写数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2、小写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3、阿拉伯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 100 10001类只适用于比较重要场合,比如钱币上使用,以及银行、商店等填写发票时使用。

2、3两类比较常用,都可以用来标明书籍、报刊等内容的章节段落的序号,也都可以表示基数、系数,也都可以表示日期,但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中,使用哪一类数目词要一致,如表示“2004年11月12日”,其他地方也都这样表示。

第二类主要用于表示序数,第三类主要用于公式的表达。

在表示分数和百分数时,如果用来表示读法,则用第二类,直接书写一般用第三类。

(二)数词的分类数词可以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两大类。

基数是表示数目大小的,如“一、二、三、四、五”等。

基数词又包括系数、位数、分数、小数、倍数、概数等。

数词的类别可以下列图示:系数:一…九十零半廿卅位数:十百千万亿兆基数概数:两几多多少许多若干小数、分数:3.1 三分之一数词倍数:三倍十二倍序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十数量数词:俩仨(三)数词的表示法1、整数(1)“万”以下的读法一样,先读“万”前面的系数词,再读位数“万”,然后分别读“千”、“百”、“十”前面的系数和这些位数。

例如:54673→五万四千六百七十三(2)“万”以上以“万”为单位,四位一级,即在阿拉伯字码数列上从个位开始,向左数每四位数可用逗号与前面隔开。

“万万”为“亿”,“亿”以上,以“亿”为单位。

如:6870000→六百八十七万5726,4832,9803→五千七百二十六亿,四千八百三十二万,九千八百零三。

(3)一个数列中间有空位时,不管有几个空位,都读作一个“零”。

25006009读作:两千五百万六千零九(4)电话号码、房号、年号习惯上只读系数,不读位数。

“1”习惯上读作“yāo”。

现代汉语词类归纳

现代汉语词类归纳

现代汉语词类归纳词类定义语法功能例句实词名词名词表1、经常做主①牛吃示人或语和宾语,多草。

事物和数能作定语和②柳树梢时地的带定语,不能头。

名称。

作补语。

例句③ 一个①②人。

2、名词前面④他昨天一般能够加上来过了。

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例句③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4、汉语名词单数、复数同形。

5、时间名词较特殊,除了能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外,还经常作状语。

例句④动词动词表1、动词常作① 她在。

示动作、谓语或谓语中② 我爱行为、心心语,多数能你。

理活动带宾语。

例句③我很害或存在、①②怕。

变化、消2、动词能够④我吃过失等。

受副词“不〞了。

修饰,多数不⑤ 洗洗澡能受程度副词⑥我是中修饰。

表示心国人。

理活动的动词⑦书是旧和一些能愿动的。

词能够前加程⑧满桌是度副词。

例句书。

③⑨我们要3、动词多数认真学可以后带“着、习。

了、过〞等表⑩这样做示动态。

例句可不可④以?/4、有些动作我愿行为动词可以意。

重叠,表示短? 月亮下暂、轻微,限来了。

于表示可持续? 她拿出的动作动词。

来一本例句⑤书。

5、判断动词“是〞表示肯定;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表示事物的存在。

例句⑥⑦⑧6、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能做状语,谓语和谓语中心,但不能放在名词前面,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着、了、过〞,不能带数量补语。

例句⑨⑩7、趋向动词可以单独做谓语或谓语中心,但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

例句⑾⑿形容词形容词 1、形容词常①我的观表示性作谓语或谓语点很模质、状态中心和定语,糊。

等。

多数能直接修② 红太阳饰名词。

例句③势力空①②前强2、少数性质大。

形容词能够直④我们要接修饰动词和具体分形容词,做状析问语。

例句③④题。

3、一局部形⑤你要看容词也可以作清楚补语。

例句⑤了。

4、形容词不带宾语,不作主语和宾语。

5、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表情态的,或者因为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

04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数词和量词

04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数词和量词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数词和量词古代汉语中的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如:一、二、三、十、百、千、万等。

表示数目的是基数词。

基数词又包括系数(零、一、二、十等)与位数(十、百、千等)。

系数放在位数前,二者是相乘的关系;位数放在系数前,二者是相加或分数的关系,如:“十八九”可能是“十”加“八”或“九”,也可能是“十分之八九”;系数与系数放在一起,常常是相乘的关系,如:“年方二八”即十六岁,“三五之夜”即农历十五的晚上。

表示次序的数词是序数词,古汉语的序数词经常以基数词的形式出现,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数词的主要功能是修饰名词或动词,表示物量或动量,在句中作定语、谓语、状语。

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阿房宫赋》)(数词后不加量词,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捕蛇者说》)(“二”即“两次”,作谓语。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前出师表》)(“三”即“三次”,作状语。

)古代汉语中的量词表示计量单位的词叫量词。

古汉语中没有像现代汉语那样丰富的量词。

有的量词是度量衡制度规定的计量单位,实际上也就是表示度量衡单位的名词,如:丈、尺、寸、仞、斗、升、斛、斤、两、钧等。

有的量词是借用盛器名词来充当,如“一箪食,一瓢饮”中的“箪”与“瓢”。

这些量词都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叫作名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的量词是动量词。

在古汉语中,动量词起源很晚。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中的“回”便是一个专用动量词。

量词一般要与数词组成数量结构使用,在句中作定语或补语。

如: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数量结构“一介”作定语,其后以“之”与被修饰的名词“使”隔开。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数量结构“三匝”作补语)现代汉语中的数词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现代汉语词类(实词)

现代汉语词类(实词)

语五 章

代 汉 语

02
词类
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
1.名词 2.数词
体词
3.量词
实词
4.动词 5.形容词 6.副词 7.区别词
谓词 加词
8.代词

9.叹词 10.拟声词
虚词
1.介词 2.连词 3.助词 4.语气词

实词
1.名词 2.数词 3.量词 4.动词 5.形容词
6.副词 7.区别词 8.代词 9.叹词 10.拟声词
(4)动词一般都能做谓语,多数能带宾语。 如:洗衣服,写文章
(5) 能构成“V不V”式并带宾语表示提问。 如:看不看书 喜欢不喜欢动物 喝不喝水
3. 特殊动词
(1)判断动词“是” 不能带动态助词“了、着、过”,也不能重叠。但是可以带
宾语。 如:他是学生。 牛是反刍动物。 这杯子是景泰蓝。
“是”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重读时,表示肯定的 意义,相当于“的确”“确实”,是副词。
(4)名词经常用在介词后,组成介词短语。 用桶盛水 在黑板上写字 把书翻开 他们生活在最下层。
3. 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
(1)时间名词的特殊之处在于它除了做主语、宾语和定 语外,还能做状语修饰动词,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
我明天去。 我在黑板上写字。 李先生三点到。 他昨天去上海了。
(2)方位名词表示方向、位置。 分为单音节的和双音节的两类,单音节的共有16个: 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内、外、里 、间、旁。 双音节的是它们的复合形式:
是咬咬牙,坚持下去了。 ➢ 我们一天天地好起来,敌人一天天地坏下去。
(三)形容词
1.形容词:是表示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性质形容词,表示属性: 酸 甜 苦 辣 快 慢 伟大 勇敢 状态形容词,具有描写性: 安静 雪白 笔直 水灵灵 准确 繁荣 冰凉 绿油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语千言道不完,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 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 天,六月伏天从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水,偏遇阵 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 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数词在哪儿
根据语法特点现代汉语的词通常分为实词和 虚词。
如“三分之一”“百分之五十”。
口语中也用“成、分”表示分数
如“五成”等于“百分之五十”,“一成”等于“百分之 十”,“三分”等于“百分之三十”,“三分象人,七分 象鬼”。
概数:数词或数词结构后面加“多、几、把、来、上下、左 右、以上、以下”表示概数。
如:千把人,一千来人,一千多人,十几斤,五十上下,五 十左右,五十以上,五十以下。
表示概数的方法还有:一到九之间,相邻的两个数连用,表 示范围在这两个数之间。 如“一两百人,二三百斤,四五千斤”。还可用“成...上” 或“几...” ,表示概数。如“成千上万、几十天、几百斤、 好几百年”
②.序数词:是表示顺序先后的数词。通常由“第”加 上基数词构成, 也可由“初、头、阿”等加上基数词 构成。
数词
主讲:第五组 主讲人:赵毅佳
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 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 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卓文君《数字诗》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 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 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 把郎怨。
第一 第六 第八 初一 初二 初十 老六 老 八 阿大 阿二 阿三
第一组 第二餐厅 ~
实词与虚词相对应,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 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的词语。
数词主要有:
零、半、一、二、两、三、四、五、六、 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数词的类型
汉语中的数词分为两类:
1.基数词:基数词可以用来表示倍数、分数、小数和 概数。
分数:分数常用固定结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