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实用教程 第五讲 数词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数词

[现代汉语]数词


第二组 资料查找整理:吴玮、 资料查找整理:吴玮、叶彬彬 PPT制作:严昕晨 制作: 制作 主讲: 主讲:毕文昭
数词在哪儿
根据语法特点现代汉语的词通常分为实词和 虚词, 虚词,实词根据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进一步 分为体词、谓词、加词。 分为体词、谓词、加词。体词主要充当主语 宾语,包括名词、 量词。 宾语,包括名词、数词、量词。
口语中也用“ 口语中也用“成、分”表示分数
如“五成”等于“百分之五十”,“一成”等于“百分之 五成”等于“百分之五十” 一成”等于“ 三分”等于“百分之三十” 三分象人, 十”,“三分”等于“百分之三十”,“三分象人,七分 象鬼” 象鬼”。
数词表示概数: 数词表示概数:
数词或数词结构后面加“多、几、把、来、上下、 数词或数词结构后面加“ 上下、 左右、以上、以下”表示概数。 左右、以上、以下”表示概数。
2、数词的类型 、
汉语中的数词分为两类: 汉语中的数词分为两类: 基数词: ①.基数词:基数词可以用来表示倍数、分数、小数和概数。 基数词 基数词可以用来表示倍数、分数、小数和概数。
两倍 十倍 三分之一 五分之四 0.2(零点二) (零点二) 3.56(三点五六) (三点五六) 五六十年 二十多 三十好几 四十左右 五十上下 百十来斤 六七条
五等于四加一 四十除以八是五
数词表示大的数目时, ③.数词表示大的数目时,后面一般不加量词 数词表示大的数目时
百万军民 六亿妇女 九亿农民 十三亿中国人
成语或是沿用古汉语的格式中, ④.成语或是沿用古汉语的格式中,数词直接作定语或状语 成语或是沿用古汉语的格式中
七昼夜 一知半解 四小龙 三下江南 一草一木(定语) 一草一木(定语) 四渡赤水(状语) 四渡赤水(状语)

数词的种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数词的种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数词的种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数词是表示数量或顺序的词类,它在语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汉语中,数词主要分为基数词、序数词和分数词三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数词都有其独特的用法和特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种类型的数词,分析它们的特点和用法,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数词在语言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数词在不同语境中的重要性,以及展望数词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数词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并了解其在语言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数词的种类及其在语言中的应用。

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数词的概念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基数词、序数词和分数词这三种数词的特点及用法。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探讨数词在语言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数词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数词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数词在语言中的应用和意义的理解。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数词的种类及其在语言中的应用。

通过详细介绍基数词、序数词和分数词,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数词在语言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同时,本文也旨在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运用数词,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另外,通过对数词的分类和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也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数词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数词的种类,从而在语言表达中更加准确地使用和运用数词,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

2.正文2.1 基数词基数词是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的词语,它直接表示数目的多少,例如:一、二、三、四等。

在汉语中,基数词是用来计数和标示数量的,它可以表示具体的数目,如“一本书”、“两个苹果”等等。

基数词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名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或者数量修饰语。

现代汉语 数量词和名词的先后顺序

现代汉语 数量词和名词的先后顺序

《现代汉语:数量词和名词的先后顺序》1.引言现代汉语中,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顺序是一项常见、但也容易混淆的语法问题。

对于学习者来说,正确掌握数量词和名词的先后顺序不仅是基本语法要求,更是对汉语深入理解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简单到深入地探讨现代汉语中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规则,并共享个人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观点。

2. 浅谈数量词和名词的基本概念在汉语中,数量词用于表示数量或多少,而名词则用于指代实物或抽象概念。

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顺序通常是先数量词后名词,在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语境和表达需要进行灵活运用。

3. 数量词和名词的基本搭配规则3.1 单个数量词+单个名词最基本的数量词和名词搭配就是单个数量词加单个名词,例如:“三本书”、“五个苹果”。

3.2 复合数量词+单个名词在现代汉语中,还存在一些复合数量词,如“一百”,“三千”,这些复合数量词和单个名词的搭配顺序依然是先数量词后名词,例如:“一百元”、“三千米”。

3.3 数量词+量词+名词在汉语中,还存在数量词和量词并用的情况,例如:“三本书”,“五只小狗”,这时的搭配顺序为先数量词后量词再名词。

4. 深入探讨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规则4.1 名词搭配规则的灵活性尽管汉语中存在一定的数量词和名词搭配规则,但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灵活性。

比如在口语中,常常可以听到“我买了三头牛”、“送了五台电脑”的说法,这种表达方式虽然违背了一般的数量词名词搭配规则,却是在特定语境下的一种表达方式,是语言的变化和发展所导致的结果。

4.2 影响因素和特殊情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对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影响。

比如“两杯热茶”中,“两”是数量词,“杯”是量词,但与“个”“件”等量词不同,它们都是用在液体容器上的。

对此,学习者需要在实际运用时不断积累、总结,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5. 结语通过本文的探讨,相信读者对现代汉语中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规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实际运用中,要灵活运用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规则,还要结合语境和实际需求进行合理搭配。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知识

現代漢語章五語法一、名詞解釋:1、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2、语法单位:可分为四级,即语素、词、短语、句子,均为音义结合体;3、句子:具有一个句调,可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4、句类:根据语气划分出的句子类型,可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5、句型:根据句子结构划分出的句子类型,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6、句式:句子的特征分类,句式是根据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结构类型;7、实词: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可充当句法成分的词;8、虚词:没有词汇意义,仅有语法意义,不可充当句法成分的词;9、谓词:指在前面可以加“不”,在句法结构中经常作谓语,同时能作主语和宾语的词。

包括动词、形容词和一部分描述性代词,如“这么”;9、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作用的词,其属性常存对立性质,故多成对或成组出现,如中式:西式;10、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与所代替、指示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当,传统语法按作用将之划分为三大类:代替人或事物的人称代词,表疑问的疑问代词,指称或区别人事物的指示代词;11、拟声词:即模拟声音的词,又称“象声词”,如“叮当”。

有修辞作用,可使语言具体形象,予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故常运用于口语及文学作品中;12、短语:即意义上和语法上可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又称词组,是大于词而不成句的语法单位;13、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和句子的一种方法,即尽量将短语或句子划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除联合结构等可能由多个并列组成的短语或句子外,其余均可采用此法,故又称“二分法”,最能反映出短语和句子的内部组合层次;14、中心语:即偏正短语中的中心成分,可为词或短语。

主要有三种类型: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15、独立语:句子中的某个实词或短语与其前后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互不为句法成分,但句意上又是必需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即独立语。

按表意作用可将之分为四类: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16、单句: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可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据不同的标准可分出句型和句类两类。

现代汉语数词量词

现代汉语数词量词
能表示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增加,也可以
“两”与“二”的区别
一、个位数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例 如:~个人、~本书、~倍、~次、~ 顿、~里地
多位数中的个位数用“二”。例如:三 十~、一百零~次、五千八百六十~元
二、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二”都 可以用,,以用“二”为常。重量单位 “两”前只能用“二”。例如:~亩、~ 升、~尺、~丈、
多位数中首位以后的“百”、“千”、 “万”前都用“二”。例如:四亿~千万、 三万~千人、五千~百元
四、序数、小数、分数只能用“二”。例如: 第~、~哥、~月、零点~、三十六点~、
~分之一、三分之~
增加(了); 增加到/为 减少(了); 减少到/为 增加(了) 、增长(了) 、上升(了)、 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提高 到/为—包括底数。 减少(了) 、降低(了) 、下降(了) —指差额。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余 额。
AA型重叠式还可以做状语。例如:步步紧逼 节节败退 阵阵紧缩 在阳光下点点闪烁 回回去
他家回回扑空
AABB型重叠式也可以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例 如:家家户户吃元宵。(主语)点点滴滴的心得体
会。他口口声声地叫我老师。
(“唐诗三百首、寓言四则、神州七号”的结构?唐诗是定 语还是主语?三百首是补语还是谓语?熟读唐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是定中短语作宾语,还是主谓短语作宾语? 考虑到名词不坐补语,是否可以看作主谓短语作宾语。)
B位数词:表示“十”的倍数的数目。例如: 十、百、千、万、亿、兆。
C系位数词:廿、卅。只用在特定的场合。 例如:卄四史、卄四桥、五卅运动
D数量数词:俩、仨。
2.概数词:两、几、多、数、无数、多少、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 语法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 语法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语法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学习要点:了解语法的基本特征,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单位。

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否则就无法交流信息。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从言语表达的角度看,说写者在用词造句时必须遵循语法规则,否则听读者会不知所云或感到别扭。

例如,光有“力量、就、知识、是”几个零散的词,还无法表达意思;把它们加合成“力量就知识是”或“是就知识力量”,也还是不能表达意思,因为这些组合不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则。

只有按照汉语语法规则,把它们组成“主,动,宾”的结构,即说成“知识就是力量”,才能让听读者理解。

又如,当听到外国学生说“一点点我不舒服”“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这类句子时,我们能明白其意,但会感到很别扭,觉得不像中国话。

原因在于这类组合偏离了汉语的语法规则。

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则,前一句中的“一点(点)”不能用来修饰全句,也不能用来修饰形容词,应改为“我有点儿不舒服”。

后一句前后两个分句是让步关系,应改为“即使......也”。

“尽管......也”在汉语中不能搭配。

第二,从话语理解的角度看,听读者在理解话语时必须借助语法规则的指示,否则无法理解。

例如一个不懂“主,动,宾”结构规则、不懂“是”表示判断的语法意义的外国人,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句子的意思的。

同样,若不懂“什么”的否定用法,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你都懂什么~”这句话的含义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在表达时并不是先想好语法规则再说话或写文章的呀,对了,我们在表达时,一般不会这样做。

那语法规则怎么起作用的呢,是下意识地起作用的。

既会下意识地起作用,那为什么还要学呢,因为只靠“下意识”还无法避免语法错误,特别是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

只有自觉地系统地学习了语法规则,才能自觉地更好地利用语法规则,避免在言语交际中出现语法错误。

要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语法规则的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

对外汉语教案 现代汉语之数词

对外汉语教案 现代汉语之数词

对外汉语教案现代汉语之数词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中数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数词进行计数和表达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数词的概念及分类2.数词的用法3.数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数词的概念、分类和用法。

2.教学难点:数词的复合用法和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打电话等,引导学生关注数词的使用。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关于数词的情景?2.讲解数词的概念及分类介绍数词的定义:表示数量和顺序的词。

分类:基数词、序数词、分数词、倍数词等。

举例说明各类数词的用法。

3.数词的用法讲解基数词:表示数量的词,如一、二、三等。

举例:我有两个苹果。

序数词:表示顺序的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

举例:他排在第一位。

分数词:表示分数的词,如一半、三分之一等。

举例:我把蛋糕切成四份,你吃了一半。

倍数词:表示倍数的词,如两倍、三倍等。

举例:这个月的工资是上个月的两倍。

4.数词的复合用法讲解数词可以与量词、名词等组成复合词,如五个苹果、三个人等。

举例讲解复合用法,如: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一辆车、两辆车、三辆车一杯水、两杯水、三杯水5.数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数词,如购物、打电话等。

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生活场景,运用数词进行对话。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6.练习巩固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数词的用法。

教师批改作业,给予反馈。

强调数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数词。

六、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数词,熟记各类数词的用法。

2.观察生活中的数词运用,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练习和实际运用,让学生掌握了数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数词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部分)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部分)

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1.语法和语法体系(这俩术语均有两种解释)语法: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1)语法——语法规律,客观的语法事实 + 语法学的理论,学者对语法事实的主观说明语法体系——语法系统,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 语法学体系,语法学者根据自己的学说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一个民族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但是一个民族的语法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2)语法研究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的研究组成。

句法:造句的规则(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包括传统的词法和句法语义:句法结构的变化对语义的影响及反作用语用:句法结构的变化对语境,句子的语调、口气等的影响及反作用2.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语法不研究个别的,而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的组合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

如:汉语中“看看”“学习学习”词的重叠现象。

说明有些动词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示动作的少量或短时。

2)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比语音、词汇慢得多。

如:词序和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

3)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也表现在语法上。

如:俄语用词形变化(形态)表示词的句法功能,语序比较自由;而汉语里的词没有表示句法功能的形态变化,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主要靠语序来表示。

3.语法单位: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构词的备用单位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构成短语、句子3)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

造句的备用单位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关系:语素可以 = 词词组>语素词可以 = 句子词组可以 = 句子4.句法成分: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1)句法成分到底是什么,是凭句法关系定名的。

如: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之间是陈述关系。

2)句子成分间的语法关系:主谓、动宾、定中、状中、中补口诀:动前有主状,动后有补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 1 汉语中还有哪些可以表示顺序的方式? • 2 数词还可以做哪些成分?
(三)倍数方式、(四)分数方式
• 1 倍数方式:基数后加倍
• 2 分数方式:在分母和分子之间用“分之”
五 特殊情况
• • • • 1 兆: 八百兆的硬盘 1000 Nhomakorabea瓦 一兆日元
• 2 二 两的区别: • (1)同位数词合用组成系位复合数目时, “两”只能在位数词百 千 万 前面。 • (2)成对的东西用“两”,不用“二”。 • (3)再次,“二”可以直接序数,“两” 只能表示基数。 • 通用:凡是度量衡连用时,二者可以通用 (两两油除外)
三 就一些问题的说明
• 1 系数词和位数词的区别 • 2现代汉语的“十”既是系数词,又是位数 词。 • 3 双 是一个兼类词,既可以是数词,又可 以是量词。
四 数目表示法
• 现代汉语中,表示数目除了直接用数词表 示以外,也可以用各种数目表示法来表示。 下面来看一下现代汉语的概述、序数、倍 数、分数的表示方式: (一)概数方式 (二)序数方式 (三)倍数方式 (四)分数方式
• • • •
(一)概数方式
• 1 后加概数助词“上下”、左右、开外、把 来多 • 2相邻基数:六七 万千 亿万
(二)序数方式
• 1 附加式:基数词前加助词第、初、老 • 2 序列式:天干(甲乙丙丁)地支(子丑寅 卯)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 3借用式:冠亚季殿、孟(伯)仲叔季、 ABCD……
数词
数词
• • • • • 一 语法功能 二 分类 三 就一些问题的说明 四 数目表示法 五 特殊情况
一 语法功能
• 1 主要是和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作定语或者 补语。 • 2 有时可以直接做主语、宾语。
二 分类
• • • • • 1 系数词:一 二 壹 2 位数词:十 百 千 3 系位数词:廿 卅 4 数量数词:俩 仨 5 概数词:几 多 无数 多少 若干 许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