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

家畜环境卫生学

名词解释:

1. 适应:是生物体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有利于生存和生产的生物学反应或遗传学改变。

2. 应激: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3. 气候服习:指本来对某种气候不适应的动物,因反复或长期处于该动物生理所能忍受的气候环境中,在数周内引起散热和产热等生理机能的变化,使各项生理指标和生产性能逐渐趋于正常,而能习惯于这种气候环境。这一过程称为气候服习。

4. 气候驯化:动物处于某种环境中,因外界环境的影响,某此性状甚至体型发生变化,各种生理机能发生改变又趋于正常,这种过程称为气候驯化。

5. 温热环境:是指直接与家畜体热调节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

6. 小气候: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同,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称为小气候。

7. 散热调节:热调节中使散热增加或减少的调节称为散热调节或物理调节。

8. 产热调节:热调节中使产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称为产热调节或化学调节。

9.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日出前温度最低, 午后2:00温度最高,每日最高与最低气温之差,称气温日较差。(越靠近地面,气温日较差越大)

10.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把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11. 等热区:恒温动物仅仅依靠物理调节就能维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叫等热区。

12. 临界温度:气温下降,畜体散热增加,必须提高代谢率以增加产热量,这个开始提高代谢率的温度称为“下限临界温度”或“临界温度”。气温升高,机体散热受阻,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体内蓄热。

13. 过高温度:体温升高,代谢率也提高,这个因高温引起代谢率升高的外界温度称为“上限临界温度”或“过高温度”。

14. 舒适区:指在等热区的某一温度范围内,家畜代谢产热正好等于散热,不需要进行物理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称此温度范围为舒适区。

15.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可用重量或水汽压表示。

16. 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17. 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而且气压一定时,气温下降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此时水汽析出形成露水,此时的气温称为露点。

18. 风向玫瑰图:是依据某地区一定时间内风向变化的情况绘制成的图,它可以表明一个地方一定时间内的主风向。也称“风向频率图”。

19. 有效温度:也称“实感温度”,指能较有效代表环境温热程度的空气温度,在不同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综合作用下对畜体热调节产生相同影响的空气温度。

20. 温湿指数:是气温和气湿相结合以估计炎热程度的一种指标。又称“不适指数”。

21. 冷风指数:是气温和风速相结合以估计寒冷程度的一种指标。用于估计裸体皮肤的对流散

热量。

22. 饱和差:指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差。

23. 热性喘息就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动物出现的增加呼吸频率,降低呼吸深度的现象。常见于汗腺不发达或缺乏汗腺的动物如猪、鸡、狗。

24.呼吸性碱中毒:热性喘息在排出大量的水蒸气的同时,将体内大量CO2排出体外,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23. 生物节律:机体许多机能的工作速率(运转效率)与性能指标随时间的推移而呈现规律性变化的现象,称为生物节律。

24. 光周期:指每天光照时间与黑暗时间交替循环及其变动的规律,即光照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规律变化,称为光周期。

25. 红斑作用:紫外线照射下,被照射皮肤出现潮红的现象。

26. 色素沉着:指动物在太阳光照射下,皮肤和被毛颜色变深的现象。

27.勒克司:是照度单位,当投射到1m^2面积上的光流通是1流时,照度为1勒

28.长日照动物:光照时间逐渐延长情况下发情配种的动物。如马、驴、雪貂、浣熊、狐、野猪、野猫、野兔、仓鼠和一般食肉、食虫兽以及所有的鸟类。

29.短日照动物:光照时间逐渐缩短时发情配种的动物。如绵羊、山羊、鹿等。

30. 水体自净:是指水体受污染后由于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水体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逐渐消除污染以达净化的过程。

31. 土壤自净作用:是土壤污染后,在土壤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作用下,使污染物中的病原体死亡,有机物无机化或腐殖质化,有害污染物浓度减少的过程。

32. 溶解氧(DO):指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其含量与空气中的氧分压、水温有关。

33. 化学耗氧量(COD):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氧的量。

34. 生化需氧量(BOD):指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

35. 细菌总数:指1ml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0C培养24h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数。

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制为100CUF/ml

36. 大肠菌群指数:指1L水中所含有大肠菌群的数目。

37. 大肠菌群值:指含有一个大肠菌群的最小水量。

38. 水体污染: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使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组成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造成水质恶化,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39.浑浊度(turbidity): 指悬浮于水中的胶体颗粒产生的散射现象,表示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对光线透过时的阻碍程度。

40.生物富集: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能引起其他生物或人中毒浓度的现象。

41.生物放大:由于各级生物个体的生物富集作用,使污染物在食物链的高端生物体内比低端生物体内逐渐增加、放大。

42. 导热系数:是指当物体厚度为1m时,两表面温差为1℃,1小时内通过1m2面积传导的热量。(在0.12以下的材料为隔热材料)(空气的导热系数为0.23)

43. 中和面:是指如畜舍屋顶不透气,墙壁的透气能力一致时在内墙壁二分之一高处形成的一个与大气压力相等的分界面。

44. 入射角:指畜舍地面中央一点到窗户上缘(或屋檐)所引直线与地面水平线的夹角。

45. 透光角:指畜舍地面中央一点到窗户上缘(或屋檐)和下缘所引两条直线的夹角。(不小于5度)

46. 自然照度系数:指舍内水平面上散射光强度与同一时刻舍外空旷无遮挡物地点的天空散射光的水平照度的比值。

47. 采光系数:指畜舍的有效采光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之比。

48.畜牧场生产工艺是指人们利用动物和饲料生产畜产品的过程、组织形式和方法,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的组装。

49.可感散热:辐射、对流、传导,三种散热方式,其散热量只与有效散热面积及体表与环境温差成正比,也称非蒸发散热

50.非可感散热:蒸发散热只能使舍内适度增加。周围物体不感到热,约占总散热量的30%

51.外围护结构:将舍内环境隔开的畜禽舍的屋顶和外墙

52.日平均温度:每日2时、8时、14时、20时测百叶箱温度的平均值

53.有效温度:也称“实感温度”,指能较有效代表环境温热程度的空气温度,在不同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综合作用下对畜体热调节产生相同影响的空气温度。

54.温湿指数:是气温和气湿相结合以估计炎热程度的一种指标

55.最大水汽压: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到最大值时,称为饱和水汽压,这时的水汽压称为最大水汽压或饱和水汽压。

56.下限临界温度:气温下降,畜体散热增加,必须提高代谢率以增加产热量,这个开始提高代谢率的温度称为“下限临界温度”或“临界温度”。

57.上限临界温度:气温升高,机体散热受阻,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体内蓄热,体温升高,代谢率也提高,这个因高温引起代谢率升高的外界温度称为“上限临界温度”或“过高温度”。

绪论

1、什么是家畜环境?家畜环境分类?

家畜环境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一切外部因素,也就是影响其进化、生态反应及其生长的所有外界条件的总称。

家畜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环境两大类。自然环境包括空气、土壤、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学特性。人类社会环境是指与动物生活、生产相关的政策法规、农业制度、人们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必考)2、谈谈你所了解的现代规模化养殖业中环境问题,及你的看法。

畜牧业的四大支柱:遗传育种、动物营养、疫病防治、动物环境

第一章环境应激

1、畜牧生产中常见的应激因素:

1. 物理因素:冷热、辐射、噪音、气压;

2. 化学因素:空气中的CO2、NH3、H2S等有毒有害气体、化学毒物和药剂等;

(完整版)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

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 1.环境应激:是指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 2. 生物节律:动物由于光照时数的周期性变化,其生理状态、生化过程、行为习性也呈现周期 性变化,这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3.临界温度:指气温下降或升高时,引起机体代谢率开始提高时的环境温度,分上限和下限,一般指下限临界温度. 4.动物福利:维持动物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和正常生长所需的一切事物。 5.尘肺病:微粒侵入到肺组织的淋巴间隙和淋巴管内,并阻塞淋巴管,淋巴液潴留,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肺组织坏死。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是指气候因素、土地因素、生物因素。 2家畜的体热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体热调节中枢存在于下丘脑。 3.温热因素的综合评定指标温湿指数的值越大(THI>69),奶牛热应激越严重;气温低于0℃时,风冷却力的值越大,家畜冷应激越严重;温热因素中以气温为核心。 4.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眼、视神经导致动物的下丘脑兴奋,使其分泌促释放激素;这些促释放激素经下丘脑下部-垂体门静脉循环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分泌促激素;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产生相应的激素,参与代谢。 5.空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微生物和粉尘三个方面的内容。 6.畜牧场粪便处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用作肥料、用作饲料、生产沼气。 7、水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类。 。 8.根据外围护结构的封闭程度,畜舍可分为开放式畜舍、半开放式畜舍、封闭式畜舍等类型。 9.畜舍横向机械通风的方式有负压通风,正压通风、和正负压联合通风。 10. 高山病的发生,是由于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所致。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小气候与大气候的不同在于个别气象因素的差异。( X )2.高山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海拔升高,气压降低,缺氧所致。(∨) 3.高纬度地区,家畜发情的季节性不明显。( X ) 4.正常人耳听不到0分贝的声音。(∨)5.增大风速,能促进散热,对家畜有利。(X )6.凡产热少,散热易的家畜临界温度低。( X )7.大肠菌群指数越小,说明水质越好。( X ) 8.采光系数大,畜舍自然采光效果一定好。(∨)9.白肌病是汞中毒所致。(X)

(完整word版)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

家畜环境卫生学 名词解释: 1. 适应:是生物体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有利于生存和生产的生物学反应或遗传学改变。 2. 应激: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3. 气候服习:指本来对某种气候不适应的动物,因反复或长期处于该动物生理所能忍受的气候环境中,在数周内引起散热和产热等生理机能的变化,使各项生理指标和生产性能逐渐趋于正常,而能习惯于这种气候环境。这一过程称为气候服习。 4. 气候驯化:动物处于某种环境中,因外界环境的影响,某此性状甚至体型发生变化,各种生理机能发生改变又趋于正常,这种过程称为气候驯化。 5. 温热环境:是指直接与家畜体热调节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 6. 小气候: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同,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称为小气候。 7. 散热调节:热调节中使散热增加或减少的调节称为散热调节或物理调节。 8. 产热调节:热调节中使产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称为产热调节或化学调节。 9.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日出前温度最低, 午后2:00温度最高,每日最高与最低气温之差,称气温日较差。(越靠近地面,气温日较差越大) 10.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把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11. 等热区:恒温动物仅仅依靠物理调节就能维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叫等热区。 12. 临界温度:气温下降,畜体散热增加,必须提高代谢率以增加产热量,这个开始提高代谢率的温度称为“下限临界温度”或“临界温度”。气温升高,机体散热受阻,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体内蓄热。 13. 过高温度:体温升高,代谢率也提高,这个因高温引起代谢率升高的外界温度称为“上限临界温度”或“过高温度”。 14. 舒适区:指在等热区的某一温度范围内,家畜代谢产热正好等于散热,不需要进行物理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称此温度范围为舒适区。 15.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可用重量或水汽压表示。 16. 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17. 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而且气压一定时,气温下降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此时水汽析出形成露水,此时的气温称为露点。

植物学复习参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次生壁 2.传递细胞 3.初生分生组织 4.等面叶 5.心皮 6. 同源器官7.单性结实8.双名法9.世代交替10.无限维管束1.初生壁2.细胞连丝3.次生分生组织4.凯氏带5.内始式6.副形成层7.四强雄蕊8.无融合生殖9.假果10.双受精1. 原生质体 2. 细胞器3. 年轮4. 双受精5. 无融合生殖6. 心皮7. 胞间连丝8. 皮孔9. 细胞周期10. 同器官1.原生质; 2.维管束; 3.年轮; 4.世代交替; 5.多胚现象; 6.心皮; 7.同源器官(举例说明); 8.假果;9.组织;10.单性结实;组织;分化;纹孔;4.通道细胞;5.菌根;6.皮孔;7.单身复叶;8.离层;9.胎座;10.器官变态;11.心皮;12.双受精;13.假果;14.核型胚乳;15.无融合生殖;拟核;2.单体雄蕊;3.凯氏带;4.分生组织;5.混合芽;6.内起源;7.双受精;8.分化;9.营养组织;10.双名法 二、填空 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根据其结构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基本类型。 2.原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结构,维管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结构,副形成层细胞分裂形成结构。 3. 一片完全叶包括、和三部分。 4.植物茎类由上至下依次可分为、和三个区。

5.高等植物包括、、和四大类群。 6.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为雄蕊,锦葵科为雄蕊,菊科为雄蕊。 7.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中,子房发育成、子房壁发育成、胚珠发育成、珠被发育成,珠孔发育成、受精卵发育成、受精极核发育成。 8.马玲薯食用的部分是。甘薯食用的部分是,荔枝食用的部分是。 1.根据质体所含色素的不同可分为、和。 2.细胞质可进一步分化为和。 3.淀粉是植物细胞中最普通的贮藏物质,常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淀粉粒可分为、和三种。 4.植物的根尖从顶端起可依次分为、、和等四区,其中不活动中心位于区,根毛在区。 5.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形成层由和两种不同形状的细 胞构成。 6.叶根据其叶肉组织的结构特点可分为叶和叶。 7.花药壁自外向内包括、、和。 其中在花药的发育过程中逐步解体的是和。 8.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过程中,受精卵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为细胞和细胞,其中胚体主要由细胞发育形成的。 9.依子房在花托上与花托的连生情况不同可分为、和三

家畜环境卫生学本科自考复习题

家畜环境卫生学本科自考复习题 单选题 1反刍动物动物瘤胃内微生物发酵的产热属于 A 基础代谢产热 B体增热C肌肉活动产热 D生产过程产热 2动物妊娠时的产热为 A 基础代谢产热 B体增热 C肌肉活动产热 D生产过程产热 3在高温季节,动物会通过喘息形式散热,此种散热形式属于下列哪种形式? A 传导散热 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4同种恒温动物生活在寒冷地区体格较大,生活在温暖地区体格较小,此种现象符合下列哪个发则。 A爱伦法则 B.威尔逊法则 C贝格曼法则 D.格罗杰法则 5等热区的上限叫做 A临界温度B过高温度C舒适温度 D皮肤温度 6家畜热应激最严重的环境为 A.高温、低湿 B.低温、高湿 C.低温、低湿 D.高温、高湿、无风 7 同种恒温动物生活在寒冷地区体格较大,生活在温暖地区体格较小,此种现象符合下列哪个发则。 A.艾伦法则 B.威尔逊法则 C.伯格曼法则 D.个罗杰法则 8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热量属于下列哪种产热形式? A.肌肉活动产热 B.热增耗 C.生产产热 D.基础代谢产热 9在高温季节,动物会通过喘息形式散热,此种散热形式属于下列哪种形式? A 传导散热 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10在太阳辐射中,穿透力最强的光线是 A紫外线 B 可见光C红外线 D蓝光 11畜舍中对家畜没有直接危害的有害气体是 A 氨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硫化氢 12水体“三氮”指标在分析水质时具有重要意义,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增高,说明了什么? A水体无污染 B水体正在自净 C水体已经自净 D不能说明问题 13在畜舍建筑朝向设计中,应考虑畜舍纵墙与夏季主导风向保持一定角度,可减小涡风区,通风均匀,有利于防暑,其适宜的角度为 A. 0° B.10~20° C. 90° D.30~45°

植物学复习试题与答案(1)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植物细胞和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2.原生质3.原生质体 4.细胞器5.胞基质6.纹孔 7.胞间连丝8.染色质和染色体9.后含物 10.细胞周期11.细胞分化12.细胞全能性 13.组织14.维管束15.维管组织 16.维管系统17.质体18.侵填体 19.胼质体20.细胞骨架 三、填空 1.质膜具有选择透性,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质体和液泡。4.成熟质体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 5.核糖体是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中心。 6.参与合成淀粉的白色体叫造粉体,参与合成脂肪和油的白色体叫造油体。 7.我们常看到的成熟细胞的核位于边缘,这是因为具中央大液泡之故。 8.纺锤体由纺锤丝构成。 9.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前期1的偶线期,片断互换发生在粗线期。10.导管是由许多导管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穿孔,侧壁有环纹、螺纹、孔纹、梯纹和网纹五种加厚式样。 11.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等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等三类。 12.侧生分生组织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13.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表皮和周皮。 14.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简单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复合组织。15.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分泌结构。 16.周皮是次生保护组织,来源于侧生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木栓、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 17.管胞除具运输水分的功能外,还兼有支持的功能。 18.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薄壁组织,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机械组织。 19.填写下列植物细胞和组织属于哪种组织: 表皮毛保护组织;形成层分生;传递细胞薄壁;树脂道分泌;叶肉细胞同化;石细胞机械;纤维机械 20.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筛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丝状联络索彼此相连。 21.胞质常见的两种运动方式是运动,运动。 22.基本组织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五种类型。23.原生质是以和为生命活动基础的生命物质。 24.细胞壁的主要变化包括、、和。 25.根据机械组织的形态及细胞壁加厚的方式,可分为和两大类。 四、选择 1.光镜下可看到的细胞器是。 A.微丝B.核糖体C.叶绿体D.内质网 2.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 A.显微结构B.亚显微结构C.超显微结构D.亚细胞结构 3.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单层膜结构的有,具双层膜结构的有,非膜结构的有。 A.叶绿体B.线粒体C.溶酶体D.细胞壁E.液泡F.质膜G.微管H.染色体 I.高尔基体J.内质网K.核膜L.核仁 4.植物细胞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 A.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B.木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C.果胶D.角质和纤维素

家畜环境卫生学习题与答案

气、水、土壤、饲料和其它生物在内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2、应激: 是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 的总和。 3、应激源: 为引起应激反应的一切环境刺激。 4、应激对家畜生产性能及健康有何影响? 生产性能: ①、应激能够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②、应激对家畜繁殖有不良影响,一般认为在应激情况下,会导致幼畜性腺发育不全,成年家畜精子和卵子的生成、发育及成熟受阻,从而使家畜的繁殖性能受到影响。③、应激对母畜泌乳有不良影响。④、应激对肉质的影响: 环境应激会影响肉品质量,主要导致PSE肉(,以及少数产生DFD肉。健康: 应激因子的作用破坏了机体的生理或心理平衡而影响其抗病能力。5、在畜牧业生产中如何控制家畜的应激? (1)、改善环境条件。①避免环境骤变。②改善环境卫生,防治各种环境污染。③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④改善运输条件,避免高温、拥挤、野蛮装卸等运输条件。⑤避免几种应激因子集中作用机体。(2)、选育抗应激品种。选育、推广抗应激的家畜品种,淘汰应激敏感家畜。如仔猪的氟烷测验。

(3)、药物的应用。①xx类: 如Vc、V 1 / 16 B、VE 。②镇静剂: 氯丙嗪、利血平、刺五加等。③抗应激制剂: 琥珀酸盐、延胡索酸。④电解质: 饲料或饮水中添加KCl ;5%NaHCO3静脉注射等。⑤其它: 微量元素等的添加等。 (4)、加强锻炼。可提高机体对各种应激因子的耐受能力 第二、三章 1、xx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它跟纬度、季节和一天的不同时间有关。 2、等热区: 指恒温动物主要借物理和行为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的外界环境温度范围。 3、露点: 在水汽压不变的情况下,因温度降低而使空气中所含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4、舒适区: 家畜的产热量刚好等于散热量,不需要进行物理和行为调节就能使机

植物学自考复习题(林大)

森林植物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第1章 11 植物在自然界中最重要的作用是 A.光合作用 12 我国是研究植物最早的国家,明代李时珍的著作描述了大量药用植物,该书是 B.本草纲目 +13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的观点是 C.生物进化论 +14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53年发表《植物种志》一书,创立了植物分类系统和B.双名法第2章21 植物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器为B.线粒体22植物细胞中对物质的通透起选择作用的结构为 C.细胞膜 23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有生命特性的有机体为 C.病毒 24 在植物细胞停止生长后,才形成的结构为B.次生壁 +25 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为B.叶绿体+26 埋藏在细胞质基质中具有专门功能和精细结构的单位是B.细胞器 +27 植物细胞的典型特征是具有液泡、质体和D.细胞壁 +29 木本植物木材部分的细胞,其细胞壁中加入了大量木质素,从而大大提高了细胞壁的硬度,提高了其机械支撑能力,这种现象叫 A.木化 +210 木本植物的树皮,其细胞壁中加入了大量栓质,使细胞壁失去了透水透气能力,提高了保水和防止感染病虫害的能力,这种现象叫D.栓化 第3章 31 芦荟、仙人掌等旱生植物的茎中分布着大量的 B.贮水组织 32 被子植物才有的输导组织是A.筛管 33 植物叶片中的叶脉为 A.输导组织 34 分布在幼嫩植物体最外面的一层连续组织为 B.表皮 35 木本植物的老根、老茎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为 D.周皮 36 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中唯一的输水组织为 C.管胞 第4章 41 一品红的变态器官的名称为 D.苞叶 42 常春藤、络石、爬山虎的变态器官的名称为C.攀援根 43 松柏植物如水杉、雪松的茎的分枝方式为 B.单轴分枝 44 种子植物种子的种皮属 A.保护组织 44+种子植物种子的胚,属于 A. 分生组织 45 角质层发达的植物一般为B.湿生植物 46 水仙、洋葱、百合具有贮藏功能的茎称为B.鳞茎 +47 竹类属禾本科,其种子实际上是 A.颖果 第5章 51 无籽西瓜为B.三倍体植物 52 香蕉为B.三倍体植物 +53 花作为繁殖器官,其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C.雄蕊、雌蕊 +54 从起源上讲,雌蕊是由一种变态叶卷合而成,这种变态叶叫A.心皮 +55 进化过程中特有双受精现象的植物类群是 B.种子植物 +56 有些植物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也能长大发育成果实,称为 C.单性结实第6章 61 植物界中植物体为共生体的植物类群为 B.地衣 植物 62 世代交替中孢子体和配子体各行独立生活的植 物类群为 A.蕨类植物 63 世代交替中孢子体为高度发达的乔木,但维管组 织较原始的植物类群为C.裸子植物 64 植物体小而构造简单,多生活在水中又能进行光 合作用的植物类群为 D.藻类植物 第7章 71 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类型为 C.四强雄蕊 72 蝶形花科植物的胎座类型为 A.边缘胎座 73 南瓜、梨、苹果的子房位置类型为A.上位子房 下雄花 74 花程式表达时表示雄蕊的字母为 D.G -75 花程式表达时雄花的符号为 B.♂ 76 桑椹、菠萝的果实为C.复果 77柑橘属植物的叶为 B.单身复叶 -78十字花科植物的生活习性为 A.草本 79菊科植物的花序为 D.头状花序 80 赤楠、栀子、夹竹桃的叶的着生方式为C.轮生 二、填空题 11.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 一书,提出(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12.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53年发表《植物种志》一 书,创立了植物分类系统和(双名法) 21.植物细胞根据其结构与进化程度分(原核细胞) 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22.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体)、(核液) 四部分组成。 23成熟质体根据其所含色素及功能不同可分为(叶 绿体)、(有色体)、(白色体)三种类型。 24 高等植物叶绿体所含色素有(叶绿体素a)、(叶 绿体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25 植物细胞的典型特征有(液泡)、(质体)、(细 胞壁)。 -26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 裂)、(减数分裂)三种。 27细胞壁在结构上可分(胞间层)、(初生壁)、(次 生壁)三部分。 -28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线粒体 是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器,核糖体是进行(蛋 白质)合成的细胞器,细胞核是控制细胞(遗传) 的细胞器。 31 薄壁组织的功能与(营养)有关,机械组织的功 能与(机械支持)有关。 32 无限维管束包括(韧皮部)、(木质部)、(束中形 成层)三部分。 -33 植物组织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分生组织、薄壁组 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疏导组织)、(分泌组 织)。 34 被子植物特有的输导有机物的组织是(筛管),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组织是(导管)。 35 仙人掌、景天科类等耐旱植物的茎中分布着大量 的(贮水组织)。 36种子植物的胚属(分生)组织。 +37 保护组织根据来源和形态特征,可分为(表皮)、 (周皮)。 41 种子的胚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 根)四部分。 42 种子若只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这种种子称为 (无胚乳种子)。 43 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为(充足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 44根尖是根的(伸长)生长,(侧根)的发生,(吸 收活动)等最重要的部分。 45从性质上,芽可以分为(叶芽)、(花芽)、(混合 混合芽)。 46 叶的功能主要是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气体交换)。 47 叶片构造上可分为(叶片)、(叶柄)、(托叶) 三部分。 48 水仙、百合、洋葱等具有贮藏功能的茎称为(鳞 茎)。 49角质层发达是(早生植物)的特征之一。 +410 根尖从顶端自下而上分为(根冠)、(分生 区)、(伸长区)、(成熟区)。 +411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从外而内分为(表 皮)、(皮层)、(维管柱)。 +412 竹类用来繁殖的竹鞭为(根状茎)。 413豆科植物的根上有一种与非绿色植物共生形成 的结构,称(根瘤)。 414单子叶植物毛竹叶的解剖结构分(表皮)、 (叶 肉)和(叶脉)。 415洋葱的鳞茎上可食用部分主要是由(鳞叶) 组成。 416红掌、一品红等的变态器官的名称为(苞叶)。 +417 根的变态有(贮藏根)、气生根、(支柱跟)、 (攀援根)、呼吸根、寄生根。 51 成熟的胚珠由(珠心)、(珠被)、(珠孔)、 珠柄等部分组成。 52 被子植物成熟的胚囊包含有(卵细胞)、(助 细胞)、(反足细胞)、中央细胞等细胞类型。 +53 被子植物完成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 子房发育成(果实)。 +54 根据珠孔、合点和珠柄的相对位置变化,可把 胚珠分为(直生胚珠)、(倒生胚珠)、横生、弯 生等类型。 61 地衣是由(藻类)和(菌类)共生形成的复 合体植物。 62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称为(原叶体),呈(绿色), 可独立生活,在其腹面形成的生殖器官为精子器和 颈卵器,属雌雄同体。 +63 根据植物体的结构和营养方式,可将低等植物 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类植 物)。 +64 高等植物是植物界最大而在形态构造和生理上 都比较复杂的一个类群,包括(苔癣植物)、(蕨 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三大类群。 +65 被子植物可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 植物)。 +66 蕨类植物的世代交替中,(孢子体)世代和 (配子体)世代相互独立生活。 71 雌蕊的类型可分为(单雌蕊)、(离心皮雌 蕊)、(复雌蕊)。 +72 一般木本植物的茎垂直地面生长,称为(直 立)茎。 73蝶形花科植物的胎座类型为边缘胎座(),百合 科植物的胎座类型为(中轴胎座),十字花科植物的 胎座类型为(侧膜胎座),石竹科植物的胎座类型 为(特立中央胎座)。 74 花程式表达时表示雄蕊的符号为( A ),雄花的 符号为(♂),辐射对称的符号为( * ),两侧对称 的符号为(↑),表示雌蕊的符号为( G ),雌花 的符号为(♀)。 75 菠萝的果实为(复果)。木兰科植物如玉兰、 广玉兰的果实为(聚合果)。 76 菊科植物的花序为(头状花序),十字花科的 花序为(总状花序),杨柳科植物的花序为(葇 荑花序)。 77裸子植物(如雪松)茎的分枝方式一般为(单 轴分枝)。 78夹竹桃、赤楠等叶的着生方式为(轮生)。 +79 一般将植株高大,分枝位置距地面较高,主干 明显的植物(如樟树),称为(乔木)。 +710 唇形科植物的野外识别特征主要有(草木), 茎四棱形,单叶对生,(轮伞花序),(唇形花冠), (心皮2个),果为4个小坚果。 +711 禾本科植物的野外识别特征主要有:秆有明显 的节,节间(中空),单叶互生,有开口叶鞘,叶 脉(平行),花无花被,(颖果)。 +712 单果是由一朵花的(单雌蕊子房)或(复 雌蕊)子房所形成的果实。 01.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 源》)一书,提出(物种进化)的观点。 02.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53年发表(《植物种志》) 一书,创立了植物分类系统和(双名法) 03.生物多样性一般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 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基本层次。 04.怀递克于1969年将生物界分为(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五界。 11.植物细胞根据其结构与进化程度分(原核细胞) 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12.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核 液)四部分组成。 13成熟质体根据其所含色素及功能不同可分为(叶 绿体)、(有色体)、(白色体)三种类型。 14 高等植物叶绿体所含色素有(叶绿体A)、(叶 绿体B)、(胡萝卜素)、(叶黄素)。 15 植物细胞的典型特征有(细胞壁)、(质体)、 (液泡)。 16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有(有丝分裂)、(减数分 裂)、(无丝分裂)三种。 17细胞壁在结构上可分(胞间层)、(初生壁)、 (次生壁)三部分。 18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线粒体是 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器,核糖体是进行(蛋白 质)合成的细胞器,细胞核是控制细胞(遗传)的 细胞器。 19植物细胞中有机物的种类主要有(蛋白质)(核 酸)(脂类)(糖类)四类。 110生物界中RNA主要有(核糖体RNA)(转动RNA) (信使RNA)三种。 111糖类物质根据其水解程度及结构,分为(单糖) (寡糖)(多糖)三类。 112 薄壁组织的功能与(营养)有关,机械组织的 功能与(机械支持)有关,输导组织的功能与(输 送营养)。 113 无限维管束包括(韧皮部)、(木质部)、(束 中形成层)三部分。 114 植物组织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分生组织、薄壁组 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 泌组织)。

2013 家畜环境卫生学题库(含答案版)

一、名词解释 减量排放: 日射病:是指红光和红外线穿透颅骨,使脑内温度升高,一起全身病理反应的病理现象。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环境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注意借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临界温度:又称“下限临界温度”,是指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动物通过物理调节仍不能维持提问恒定而开始提高代谢率来增加产热的环境温度。 上限临界温度:气温高于等热区上限继续升高,增加散热的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时,动物必须降低代谢率来减少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这种开始通过化学热调节来减少产热维持体温恒定的环境温度。 热射病:指因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机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的病理现象 隐汗蒸发:即皮肤组织水分通过上皮向外渗透,水分在皮肤表面蒸发的现象。 散热调节:当环境冷热程度发生改变时,畜体通过行为、生理生化乃至形态解剖结构,改变产热和散热速度的过程,成为热调节。其中使散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称为散热调节。 产热调节:热调节中使产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成为产热调节。 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动物被照射部位的皮肤出现潮红的现象。 畜禽动物福利:动物福利一般指动物(尤其是受人类控制的)不应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即使是供人用作食物、工作工具、友伴或研究需要。 长日照动物:在春季日照时数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的动物,如狐狸,田鼠,马和驴等露点::当空气水汽含量不变且压力一定时,因气温下降,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或“露点温度” 阳伞效应:指由大气污染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引起的地面冷却效应。 活性污泥: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其中,细菌和原生动物是主要的二大类.活性污泥主要用来处理污废水。 采光系数:是指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与畜舍地面面积之比 纵向通风:指将风机安装在畜舍的一端山墙或一侧山墙附近的纵墙上,进气口设在另一侧墙体上,使气流沿畜舍纵轴而流动 正压通风:也称进风式通风或送风,是指利用风机向封闭畜舍送风,从而使舍内压力大于舍外,舍内污浊空气经排气管(口)排出舍外的通风方式。 负压通风:也称排风式通风或排风,是指利用风机将封闭舍内污浊空气抽出,使舍内压力相对小于舍外。而新鲜空气通过进气口或进气管流入舍内而形成舍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风方式。BOD(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物在需氧性细菌作用下,进行生化分解时小号的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指用强氧化剂使1L水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小号的氧量。 腐熟堆肥法:主要通过控制好气微生物活动的水分、酸碱度、碳氮比、空气、温度等各种环境条件,使好气微生物分解家畜粪便及垫草中各种有机物,并使之达到矿质化和腐殖质化的过程。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于37℃条件下培养24h后所生成的各种细菌集落总数。 二、简答 1、说明你所了解的消毒方法及主要应用场合。 答:(1)喷雾消毒(1分) 用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主要用于饲养舍清洗完毕后的喷洒消毒、带畜消毒、畜牧场道路和

家畜环境卫生学考试题

【【【名词: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畜禽的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以制定、利用、保护和改造环境措施的一门学科 2.牧场设计学:研究畜禽的生活环境与其生长发育,生产力提高的关系,并给以创造出有利于这些生理活动的生活环境的科学 3.环境: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即与家畜生活和生产有关的一切外界条件,或对家畜生存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 4.应激:动物处在有害情况下,能产生保护性反应或适应以消除或防御之,假如那种有害因素超过动物机体所能忍受的限度,则家畜生理机能失调,轻则影响健康和生产力,重则引起疾病甚至死亡。这种干扰和妨碍机体正常机能而引起生理上和行为上反应的过程称之为“应激” 5.应激源:凡能引起应激的刺激因素称为应激源 6.温热环境:是指炎热、寒冷或温暖、凉爽的空气环境,是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是由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太阳辐射等温热因素综合而成 7.小气候:是指由于地表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例如:农田、牧场、温室、住房、畜舍的小气候8.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递、放射携带能量,这种传递、放射并携带能量的方式 9.长日照动物:马驴等在春季日照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称“长 10.短日照动物:山羊、绵羊等在秋季日照逐渐缩短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称“短日照动物” 11.基础代谢产热:常称“饥饿产热”,指饥饿休息,温度适宜和消化道没有养份可吸收的情况下的产热量,也是动物最低产热量 12.消耗饲料产热(体增热/热增耗):是指饥饿动物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 13.对流散热:是指受热物质本身的实际运动,将热由一处移至另一处称对流散热。 14.蒸发散热:热量通过皮肤,呼吸道表面水分的蒸发而散失,称蒸发散热。(每克水蒸发能吸收2.43KJ的汽化热) 15.辐射、传导和对流合称为“非蒸发散热”,可引起环境温度的升高,也称为“显热发散”或“可感散热”。 16.潜在发散:蒸发散热只能使环境湿度升高,称为“潜在发散” 17.物理调节(散热调节):指炎热或寒冷的环境中,家畜首先借助于皮肤血管的舒缩,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和皮肤温度,其次通过加强或减弱汗腺和呼吸活动,寻找舒适的小气候和改变自身姿势来增加或减少热量的放散来维持正常的体温,这种调节叫物理调节。 18.化学调节(产热调节):在较严重的热或冷应激下,散热调节已不能维持体温恒定,则必须减少或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来减少或增加热的产生,把此种调节称为化学调节。 19.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主要借助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实际是由下限临界温度和过高临界温度构成的一个温度区。 20.临界温度(LCT):指当气温下降散热增加时,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这开始提高代谢率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也叫下限临界温度。 21.舒热区:在等热区的下半部偏上,尚有一区域,在此区域内产热和散热正好达到平衡,不需进行物理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家畜最舒适,这一区域称为舒热区(舒适区)。如环温高于舒适区,便开始遭受热应激,如低则遭受冷应激。 22.生产工艺:是指畜牧生产上采用的生产方式(畜群组成、周转方式、饲喂饮水除粪方式和产品的采集等)和技术措施(饲养管理措施、卫生防疫制度、废弃物处理方法等) 23.饲养方式:是指为便于饲养管理而采用的不同设备、设施(栏圈、笼具),或每圈(栏)容纳畜禽的多少,或畜禽管理的不同形式24.通风:气温高时,加大气流流动,使动物体感到舒适,以缓和高温对家畜的不良影响 25.换气:在密闭舍内,引进舍外的新新鲜空气,排出舍内的污浊气体,以改善舍内空气环境(排出舍内水汽、有害气体、尘埃和微生) 26.采光系数:是指窗户的有效面积与畜舍地面面积之比,即1:X 27.入射角:是畜舍地面中央一点到窗户上缘(或屋檐)所引的直线与地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保证舍内得到适宜照度,入射角一般不少于25oC 28.透光角:畜舍地面中央一点向窗户上缘(或屋檐)和下缘引出的两条直线所形成的夹角。为保证舍内得到适宜照度,透光角一般不少于5oC 【29.相对湿度: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空气中实际水气压与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30.露点:空气中水气含量不变而且气压一定,因气温下降使空气达到饱和,这时的温度称露点 31.空气湿度(气湿):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物理量叫做,简称气湿 32.肌肉活动产热:即动物由于起卧、站立、运动、争斗、采食,使役等肌肉活动增加的产热量。 33.生产过程产热:动物的生殖、生产、生长都会在维持的基础上增加产热量即生产过程产热 34.噪声:物体呈不规则、无周期性震动所发出的声音。从生理角度讲,凡是使人讨厌烦躁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 35:饲喂方式:是指不同的投料方式或饲喂设备 36.外围护结构:屋顶和外墙组成畜舍的外壳,将畜舍的空间与外部隔开,称外围护结构 37.基础:指墙突入土层的部分,是墙的延续和支撑(决定了墙和畜舍的坚固和稳定性) 38.冻账层:基础下承载荷重的那部分土层 39.导热系数(λ):表示当物体厚度1m,两表面温差1 ° C 时,1h内1 m2面积传导的热量。常用的一个指标。(w/ m.h. ° C )40.热阻(R0):当热通过畜舍外围护结构传递时受到的阻力。即当结构两侧温差1度,通过每平方米面积传出1J热量所需要的小时数 41.容重(γ):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kg/m3)。 42.空隙率:材料中空隙所占的百分率 43.热压:当舍内不同部位的空气因温热不匀而发生比重差异时,产生的空气压力 44.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对空气、水体、土壤和饲料的污染,达到致害的程度 45.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的物质 46.环境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环境中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作用,在生物圈内发生迁移、转化的过程 47.水的自净:水体受到污染后,由于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污染逐渐消除,这个过程称水的自净 48.细菌总数:1 ml 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小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集落总数饮用水≤100个/ml 【【【简答:1】简述应激反应的发展阶段? 答:应激反应的发展分三个阶段:惊恐反应、抗拒阶段、结束阶段 (1)警恐阶段:应激因素产生→畜禽感受到,应激因素进入战备状态。 (2)抗拒阶段:很快进入此阶段分泌功能强,呼吸快,心跳快,惊恐,奔逃,生殖免疫等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3)结束阶段:因应激因子的强弱不同,持续时间长短不同,结束有三个表现: a.应激因子消失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 b.逐渐适应应激因子刺激。 c.无法适应刺激而死亡或淘汰。 2】综述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和消除(或缓解)应激的措施 答:我们通常所说的应激主要指病理性应激,应激(病理应激)对畜禽机体的影响:1.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使机体的分解代谢加强,合成代谢降低;导致动物生长停滞、饲料转化率降低。 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应激可以破坏机体的防御系统,使之丧失对疾病的抵抗力,此时机体免疫力下降,因而对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易感性增加,降低预防接种的效果,往往造成传染病的流行。 3.对生殖的影响:应激可使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催乳素(LTH)等分泌减少,幼年动物性腺发育不全,成年动物性腺畏缩,性欲减退,精子和卵子发育不良,并可影响受精卵着床及胎儿发育因此我们要控制应激的发生,提高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及其生产性能,减少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饲养管理饲养方式、密度、饲喂饮水、清粪、光照等2 药物防治3 开发专用型复合抗应激添加剂4 培育抗应激动物品种 4】简述温热环境对家畜的影响?答:温热环境对畜禽发生作用:(1)直接影响:温热环境主要通过热调节对畜禽发生影响。 (2)间接影响:①除高温、高湿和强太阳辐射外;②炎热多雨地区植物生长快,粗纤维含量较多,可消化物质和净能含量相对较少; ③矿物质和含氮物质易被淋洗,植物中的矿物质和粗蛋白亦较少。 ④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加重畜禽热负担,矿物质,蛋白质少对生长不利 3】阐述空气中有害气体微粒和微生物对畜禽的作用及其控制措施

植物学复习资料汇总

一、名词解释 3.外始式分化: 答案:根的初生木质成熟方式从外至内渐次发育成熟,称为外始式分化。 4.分化: 答案: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 5.组织: 答案: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6.花: 答案:花是适应生殖功能的变态短枝。 7.茎: 答案:来源于胚芽,是植物地上部分的轴状体。 8.变态: 答案:植物器官为了适应某一特殊的环境,改变了原有的功能和形态,这种变化能够遗传下去,称为变态。 9.保护组织: 答案: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例如表皮。 10.芯皮: 答案:芯皮是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由叶变态而成。 15.边缘胎座: 答案:单子房,一室,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 18.休眠: 答案:种子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下也不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时间,才能萌发,这一特性叫种子的休眠。 19.胚珠: 答案:胚珠是芯皮腹缝线上的卵形突起,发育成熟后由珠被、珠心、珠柄、珠孔、合点等部分构成。珠心组织内产生胚囊母细胞,并由其发育成配囊。 20.侵填体: 答案:进入导管内部的瘤状后含物,称为侵填体。 21.双受精: 答案:被子植物受精过程中,进入胚囊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结合成合子,进一步发育成胚;一个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三倍体的胚乳核,并进一步发育成胚乳,这一特殊的受精方式,称为双受精。 22.分生组织: 答案:在根尖、茎尖和形成层中,具有持久分生能力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 23.次生保护组织: 答案:由木栓形成层(侧生分生组织)及其衍生细胞形成的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 25.凯氏带: 答案:双子叶植物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端壁的栓质带状加厚,称为凯氏带。 26.泡状细胞: 答案:单子叶植物叶片上表皮中,呈扇形分布的某些薄壁细胞,称为泡状细胞。这些细胞失水时,能引起叶片卷曲,防止叶片舒展而进一步失水。 27.内起源: 答案:侧根发生时,由内皮层以内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侧根源基,进一步突破外面的组织而成,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家畜环境卫生学题库资料

第一章 单项选择: 1.下列不是应激猪DFD肉特征得是(C)。 A、质地较硬B切面干燥C色泽淡白D色泽较暗 2.下列与家畜的环境应激无关的是(D) 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系统 D.交感—垂体—性腺系统 3.血液醛固酮含量升高,不会使哪一血液指标显著下降?(C) A.血钾 B.血钙C、血钠 D.血磷 4.能够抑制动物性腺活动的激素是( C ) A.甲状腺素 B.肾上腺素C、褪黑激素 D.去甲肾上腺素 5.家畜环境的应激,目前认为主要受下列哪项的主导(C ) A.体液调节 B.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C.中枢神经系统 D.生长激素 多项选择 1.下列哪些因素为家畜的生物环境因素(BDE) A.空气 B.蚊蝇 C.土壤 D.树木 E.昆虫 2.应激猪的生产的PSE肉具有哪些特征?(ADE) A.色泽苍白 B.切面干燥 C.质地坚硬D质地松软 E.有渗出液 3.在工厂化养殖中,对动物产生直接影响得因素有(BCDE) A.土壤重金属元素 B.光照 C.气温 D.气湿 E.饲料 判断 自然应激在第一阶段即可结束,强烈而持久的应激源才会发展到第三阶段。(错) 自然应激可以使家畜逐步适应环境,充分发挥自身的生产潜力。(对) 应激敏感猪一般对1.5%~5%的氟烷检验呈阴性反应。(错) 环境是家畜进行生命和生产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对) 家畜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均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对) 第二章温热环境 单选题 1.地球上恒温动物的总体平均温度接近多少℃?(B) A.36 B.39 C.42 D.45 2.一般情况下,测定家畜下列测定点的温度,其中皮温最高的是(B) A.直肠 B.腋下 C.尾尖 D.耳尖 3.一般情况下,羔羊体温的正常范围是(C) A.35~37 B.37~39 C.39 ~40 D.40~42 4.家畜体温的一般估计公式是(B)。(T为平均温度,Tr为直肠温度,Ts为皮肤温度) A.T=0.9Tr+0.1Ts B.T=0.7Tr+0.3Ts C.T=0.6Tr+0.4Ts D.T=0.8Tr+0.2Ts 5.下列几种正常发育的成年动物中,总产热量最大的是(A) A.马 B.鸡 C.绵羊 D.小白鼠 6.下列几种正常发育的成年动物中,每千克体重产热量最小的是(A) A.马 B.鸡 C.绵羊 D.小白鼠 7.影响家畜传导散热的因素不包括(C ) A.接触物的传导系数 B.家畜体表面积

(完整版)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

第一章植物细胞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 细胞: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有膜包围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学说:(1)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所有的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 (3)卵子和精子都是细胞 (4)一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2.纹孔:细胞形成次生壁时,在一些位置上面不沉积次生的壁物质,而形成 一些间隙,这种在次生壁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3.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 是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换的桥梁。 4.细胞全能性:植物的大多数生活细胞,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又单个细胞经分 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现象或能力 二、论述题 1.试区别:细胞质、原生质、原生质体。 答:细胞质由基质和众多细胞器构成。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原生质体是除去了植物细胞壁后剩下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2.植物细胞中有哪些质体?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前质体:无色或呈现淡绿色的球状体,其外有双层膜包被,内膜 内褶,伸入基质中,或形成少许游离的小泡或类囊体,膜内基质有少量的 DNA RNA 核糖体和可溶性蛋白等。当细胞生长分化时,前质体可转变成其 他类型的质体。 (2)叶绿体呈透镜形或椭圆形,其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结构复杂,由叶绿体被膜、类囊体和基质构成,含有DNA和核糖体,可以 合成某些蛋白质,在遗传上有一定的自主性,在个体发生上,叶绿体来自 前质体。 (3)白色体近于球体,其内部结构简单,在基质中仅有少数不发达的片层和油造体,来自于前质体。 (4)有色体形状以及内部结构多种多样,由前质体发育而来,或由叶绿体失去叶绿素而成。 3.细胞核的形态结构及其机能如何? 答:(1)细胞核由核被膜、染色体、核仁和核基质组成 (2)核被膜包括核膜和核纤层两部分,核被膜由两层膜组成,外膜表面由核糖体,并与内质网连通,核被膜上还分布由核孔复合体,是细 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运输的通道,核纤层是核被膜内膜的一层蛋白质网络 结构,为核膜和染色质提供了结构支架,并介导核膜与染色质之间的相互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

家畜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 1. 适应:是生物体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有利于生存和生产的生物学反应或遗传学改变。 2. 应激: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3. 气候服习:指本来对某种气候不适应的动物,因反复或长期处于该动物生理所能忍受的气候环境中,在数周内引起散热和产热等生理机能的变化,使各项生理指标和生产性能逐渐趋于正常,而能习惯于这种气候环境。这一过程称为气候服习。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舒适区:指在等热区的某一温度范围内,家畜代谢产热正好等于散热,不需要进行物理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称此温度范围为舒适区。 15.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可用重量或水汽压表示。 16. 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17. 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而且气压一定时,气温下降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此时水汽析出形成露水,此时的气温称为露点。

18. 风向玫瑰图:是依据某地区一定时间内风向变化的情况绘制成的图,它可以表明一个地方一定时间内的主风向。也称“风向频率图”。 19. 有效温度:也称“实感温度”,指能较有效代表环境温热程度的空气温度,在不同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综合作用下对畜体热调节产生相同影响的空气温度。 20. 温湿指数:是气温和气湿相结合以估计炎热程度的一种指标。又称“不适指数”。 21. 冷风指数:是气温和风速相结合以估计寒冷程度的一种指标。用于估计裸体皮肤的对流散热量。 22. 饱和差:指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差。 23. 常见于 24. 23. 24. 年 25. 26. 27. 28. 29. 30. 使 31. 32. 溶解氧(DO):指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其含量与空气中的氧分压、水温有关。 33. 化学耗氧量(COD):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氧的量。 34. 生化需氧量(BOD):指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 35. 细菌总数:指1ml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0C培养24h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数。 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制为100CUF/ml 36. 大肠菌群指数:指1L水中所含有大肠菌群的数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