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与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与术后疼痛的研究现状

睡眠障碍与术后疼痛 的研究现状 木
王 丽 王 勇 裴 凌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 神经外科 , 沈阳 100 ) 01 1
摘要 术后疼 痛一直是 困扰病 人和 医生且 急需解决 的问题之 一 , 而在影响疼 痛的众 多因素 ( 如手术
因素、 精神 心理 因素等 ) , 中 睡眠障碍是 一个很重要 的因素。 睡眠障碍可 能}起 人体 外周和 中枢环 l 境 的改变 , 加痛觉敏感性 , 而影响外科患者的术后疼 痛。本文阐述 了睡眠障碍影响术后疼痛 的 增 从
可能机制 硬研 究现状。 关键词 睡眠障碍 ; 术后疼痛 无论外科 医师怎样 改进 手术 术式或麻醉医师加
w v ep s ) aes e, ws。无论 睡眠的哪个 阶段被干扰均会 l 导 致疼痛 的敏感性 增加 , 不同睡眠 阶段发 生的不 而
强镇痛 药 的使 用 , 仍然 有部分 术后疼痛 是无法解 决
的睡眠障碍 , 种睡眠 障碍可能 带来痛 觉敏感性 的 这
增加 , 从而可能加 重手术后患者 的疼痛 。
二、 睡眠 障碍对术后疼痛 的影 响机制 睡 眠障碍对 术后疼 痛 的影 响机制 尚不 清楚 , 可
能 的机制包括 中枢机制和外周机制 。
睡眠过程包括 两个 阶段 , 即快速动 眼睡眠 f pd r i a
1睡眠障碍 的中枢机制 .
ee m vm n s e , E ep 和 慢 波 睡 眠 (o ys oe et l p R M s e) e l sw l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f 10 5 5 8 0 06 ) 通讯作者 lge 9 v ̄ i pi @ i n 4 l en oa
虫国痉 痛 医 茔杂 志 C ieeJu a o a dcn 021 .6 hns o r l f i Meiie 1, f n Pn 2 8
慢性疼痛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慢性疼痛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睡眠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体的恢复、调节和保持心理和生理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慢性疼痛是许多人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还对他们的睡眠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慢性疼痛是指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以上的疼痛状况,例如慢性头痛、关节炎和神经性疼痛等。
这些疼痛不仅伴随着体力上的不适,还给人们的精神状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对于患者来说,疼痛会导致他们难以入睡、容易醒来以及睡眠质量下降。
实际上,研究表明,大约70%至80%的慢性疼痛患者都存在睡眠障碍问题,这是一种被称为“慢性疼痛睡眠障碍”的状况。
慢性疼痛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患者经历的疼痛会引起不适和烦躁,导致他们在入睡时感到困难。
疼痛引起的不适感使他们难以找到合适的姿势躺下,这使得他们显著延长了入睡的时间。
其次,慢性疼痛会导致人们在夜间频繁苏醒。
疼痛可能会在睡眠过程中引起中断现象,使人们从深度睡眠状态被唤醒出来,破坏了正常的睡眠周期。
这种频繁的醒来使得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白天的精力和注意力。
最后,慢性疼痛患者常常存在继发的心理障碍,如焦虑和抑郁。
这些负面情绪和心理状态可能进一步恶化睡眠质量,形成了恶性循环。
除了影响睡眠质量外,慢性疼痛还与其他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疼痛会导致人们在白天感到疲惫和衰弱,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此外,慢性疼痛还可能增加患者发展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
因此,提高慢性疼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对于他们的健康和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如何改善慢性疼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呢?首先,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改善睡眠质量的关键。
医生可以结合患者的疼痛情况和生活习惯,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或心理治疗,以减轻疼痛症状。
其次,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和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改善睡眠质量也非常重要。
患者可以通过固定的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来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帮助他们更好地入睡和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
大鼠双侧炎症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术后痛而非骨关节炎性痛诱发慢波睡眠障碍

即可发生 下颌 明显弹跳 ,因此薄 层 C T扫描显 著提 高 了穿刺 的精确 。同 时,借 助 C T扫描 颅底 圆孔可
r a d i o 。  ̄e q u e n c y t h e r mo c o a g u l a t i o n o f t h e Ga s s e r i a n g a n g l i o n g u i d e d b y h i g h - s p e e d r e a l - t i me CT f l u o r o s c o p y . Ne ro u r a d i o l o g y , 2 0 0 9 . 5 1 : 5 6 3~5 6 6 .
Ne u r o s u r g , 1 9 7 4 , 4 0 : 1 4 3~ 1 5 6 .
大于2 mm[ , , , 我们采用仅 0 . 7 5 mi n薄层 C T扫描 , 显 著提高 了定位 穿刺 的精 确性, 同时可进 行三维 重 建成像 ,有利于立体直观 穿刺针针尖精确位 于靶 点,
按照本 组介绍 的方 法和流程该 穿刺路径容 易被他人 复制并推广应用 。 综 上所述 ,针对三叉 神经第 1 I 、I I I 均 痛患者 , 采 用薄层 C T引导下经 皮穿刺 圆孔及 卵圆孔 双针射 频热凝 治疗 ,具有 靶点定位精 确、穿刺成 功率高 、
r e s p e c t i v e l o n g — t e r m o u t c o me s . Ac t a N e ro u c h i r ( Wi e n ) ,
术后疼痛管理该怎么做?

术后疼痛管理该怎么做?众所周知,术后疼痛会使身体活动减少,很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如压疮、静脉血栓等,尤其是夜间疼痛会引起睡眠障碍,进而造成生理以及心理失衡。
所以缓解疼痛对于患者病情恢复有着重要作用。
手术创伤会使患者机体防御能力降低,切口疼痛以及应激反应会增加患者的身心负担,不但会对伤口愈合以及康复过程产生影响,同时还会诱发各种并发症。
强烈疼痛会影响器官正常生理功能,所以需要充分关心患者,对其疼痛时间、部位以及性质等进行严密观察,并及时展开疼痛管理。
1.心理护理疼痛不但是生理过程,同时也是心理表现过程,疼痛产生中会掺杂各种心理社会因素,使疼痛原本性质产生改变。
通过展开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了解疼痛产生机制,在认识疼痛的同时使其对于疼痛的注意力得以分散。
手术时,可以辅助患者了解医院环境,减少陌生感;讲述围术期相关注意事项,耐心讲述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可能会产生的各种并发症,并应用止痛措施,进而缓解其焦虑紧张情绪。
对于术后疼痛患者来说,不仅需要对其实行心理疏导,还需要耐心倾听患者倾诉,了解疼痛评估方法,进而使患者疼痛评估的客观性以及准确性获得保障。
除此之外手术之前需要为患者讲授自我放松的正确方法如深呼吸、肌肉松弛训练等。
患者手术之后护理人员要对其心理状态加以关注,避免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增敏性疼痛。
2.一般护理手术之后需要为患者营造出温馨的病房环境,对室温和光线进行合理调节,及时开窗通风;明确疼痛加剧相关因素,患者休息时尽量对探视以及护理操作进行避免;辅助患者调节体位,并定时更换,确保处于舒适体位;若患者疼痛感强烈,则需要分散其注意力,可以凭借精神或者是躯体活动时患者对于疼痛的注意力得以转移;若患者胸痛严重,则可以展开腹式呼吸,也可以播放轻柔音乐;定时辅助患者拍背、翻身、咳嗽,减少术后并发症。
有研究表示,音乐能够舒缓情绪,使患者对于疼痛的注意力得以转移,进而使患者疼痛感获得有效缓解。
所以医院可以依照患者现实情况以及病情出发为患者播放轻柔音乐,进而辅助其减轻疼痛程度,缩短病情恢复时间。
慢性疼痛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评价

慢性疼痛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评价慢性疼痛是指持续存在超过6个月的疼痛感觉,它可以是由疾病、损伤或综合征引起。
这种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还可能对其睡眠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
因此,评价慢性疼痛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对于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慢性疼痛常常会导致失眠,这是因为疼痛感觉会干扰睡眠的进程。
疼痛不仅会使人难以入睡,还会引起深度睡眠的中断和频繁的觉醒,从而影响整夜的睡眠质量。
睡眠中断可能增加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形成恶性循环。
睡眠质量的下降不仅会减缓患者康复的速度,还会进一步影响其心理健康。
研究发现,慢性疼痛患者的睡眠质量普遍较低。
据估计,有将近一半的慢性疼痛患者患有失眠,并且大多数人的睡眠质量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中被归类为差。
此外,慢性疼痛还可能导致嗜睡、噩梦和其他睡眠障碍。
这些症状进一步增加了患者面临的睡眠困扰。
睡眠质量的下降可能影响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睡眠质量的恶化与身体疼痛感知的增加密切相关。
失眠和疼痛往往是相互影响的,睡眠问题可能使疼痛更加难以忍受,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痛苦。
此外,睡眠质量的下降还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和焦虑。
长期的睡眠问题可能会削弱患者的免疫力和认知能力,增加对疼痛管理的挑战。
评价慢性疼痛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首先,可以使用问卷调查工具,如PSQI和疼痛评估问卷,来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疼痛程度。
这些问卷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疼痛对其睡眠的影响。
其次,可以利用睡眠监测设备来检测患者的睡眠情况,例如多导睡眠监测仪或智能手环等。
这些设备可以提供更为客观和详细的睡眠数据,以评估慢性疼痛对睡眠的具体影响。
针对慢性疼痛对睡眠质量的评价结果,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案。
在治疗慢性疼痛的同时,应着重解决患者的睡眠问题。
这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和生活方式管理等。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镇痛药和催眠药来缓解疼痛和改善睡眠。
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策略对骨科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66例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2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规范化疼痛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与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疼痛护理干预措施有效运用于骨科术后患者,可更有效地减轻其术后疼痛,更好地改善睡眠质量,同时利于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与护理满意度提升。
关键词:疼痛护理;骨科术;睡眠质量引言骨科是骨骼肌肉系统病变研究、诊断、治疗、康复的重要场所。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变更,骨科收治患者类型发生了一定改变,即骨关节结核、小儿麻痹等患者数量明显减少,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机械设备等引起的创伤患者以及与人口老龄化相关骨科疾病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骨质疏松等)数量增多。
就创伤患者而言,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病情控制与症状改善。
既往研究表示,疾病疼痛、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降低患者睡眠质量,增加患者不良预后风险的关键因素。
因此,如何降低骨科术后患者疼痛,提高其身心舒适度是临床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疼痛护理则是以减轻疼痛,降低疼痛影响为主要目标的护理模式,将其应用到骨科术后患者护理中,对提升患者护理效果有积极影响。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分析法,就疼痛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旨在明确疼痛护理干预的价值,为骨科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医院行骨科术治疗的6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
ICU成年患者疼痛、躁动镇静、谵妄、制动及睡眠障碍的预防和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PADIS)2018

ICU成年患者疼痛、躁动/镇静、谵妄、制动及睡眠障碍的预防和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PADIS)2018SCCM临床实践指南:ICU内成人患者疼痛,躁动/镇静,谵妄,固定以及睡眠中断的管理20182018年疼痛Pain、躁动/镇静Agitation/Sedation、谵妄Delirium、制动Immobility及睡眠紊乱Sleep Disruption指南发布,简称PADIS。
该指南在Critical Care Medicine杂志第九期中亮相。
距离2013年的iPAD指南发布已有五年。
在此期间,临床实践发生了哪些变化?2018年9月Critical Care Medicine杂志刊登《ICU成年患者疼痛、躁动/镇静、谵妄、制动及睡眠障碍的预防和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PADIS)》。
本指南分为五个部分,共37个推荐(通过PICO原则进行构建的问题,即人群、干预措施、对照措施和结局);两个未分级的良好实践声明(来源于可操作的PICO问题,这些问题不明确,干预措施利大于弊但无直接的证据支持);以及32个未分级的声明(来源于不可操作的、描述性的问题)。
疼痛疼痛的管理复杂,疼痛性质因人而异(例如,急性、慢性、慢性疼痛急性发作),来源不同(例如,躯体、内脏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并且患者有各自的感知和不同的疼痛耐受。
鉴于危重患者存在包括沟通受损、神志改变、机械通气、手术以及使用有创监测、睡眠障碍和制动/非制动状态的特征,其疼痛评估和管理的统一尤其重要。
在本部分中,该指南包括了与成人危重患者疼痛相关的三个可操作的问题和两个描述性问题。
较iPAD的指南增加了以下内容:(一)危险因素: 患者心理、人口学特征(年轻、一个或多个合并症以及手术史)等因素影响静息疼痛;操作疼痛强度、操作类型、潜在的手术或创伤诊断、人口学特征等因素在临床操作时影响疼痛。
(二)疼痛评估:常规疼痛评估是有效疼痛管理的前提。
能够沟通的患者可以自我评估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0-10分),其有效且简单易行。
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疼痛与睡眠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疼痛与睡眠管理专家共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效果评价》项目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委员会,等(发布时间:2016-04) 世界卫生组织(WHO,1979年)和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1986年)将疼痛定义为: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1]。
疼痛既是机体对创伤或疾病的反应机制,也是疾病的症状。
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American Pain Society,APS)主席James Campell提出将疼痛列为除脉搏、呼吸、体温、血压以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并认为疼痛是手术患者最原始的恐惧之一[2]。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核心是在围术期应用已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手术应激,降低疼痛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功能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费用。
疼痛是影响患者加速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术后持续疼痛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重构,进而影响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可能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使患者无法参与正常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疼痛与睡眠相互影响,疼痛影响睡眠,而睡眠障碍加重疼痛,两者互为因果。
优化镇痛是指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疼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性镇痛和(或)多模式镇痛进行充分镇痛,达到预防疼痛或缓解疼痛的目的。
由于疼痛与睡眠密切相关,在优化镇痛方案时应评估患者围术期的睡眠障碍,同时进行必要的催眠抗焦虑治疗,达到帮助睡眠和缓解疼痛的目的。
因此,处理好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术期的疼痛与睡眠障碍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加速康复成功的基础,是骨科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共识所涉及的优化镇痛与催眠抗焦虑方案仅针对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与睡眠的管理,且应首先明确原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方案,再对疼痛和睡眠进行优化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施康定 奥施康定
20mg q12h 30mg q12h
奥施康定 同上
40mg q12h 同上
同上
同上
奥施康定 30mg q12h
奥施康定 同上
20mg q12h 同上
心包置管引流
香菇多糖腔内 艾司唑仑1mg QN GEM单药1.2g 香菇多糖腔内 艾司唑仑2mg QN GEM单药1.2g 艾司唑仑2mg QN 同上
• 伴有疼痛:右前胸、剑突下, 2013-12-25日转我科后开始镇 痛治疗。
• 彩超、头颅CT等未发现其他 转移。
• 诊断右肺癌IVa期(cT3N2M1a)
2013-12-25日开始给予止痛治疗,初始NRS 评分7分,给予盐酸吗啡片滴定。
疼痛部位:右前胸 、剑突下 疼痛表现:持续性钝痛、烧灼样疼痛 疼痛性质:内脏痛、女性,69岁。
主
诉
• 2013-12-23日因“反复胸闷、胸痛一月” 入心内 科。
• 一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右前胸及剑突下疼
现病史 痛,伴咳嗽、气促,活动后加重。
• 心脏叩诊心界向左下扩大,心音听诊低钝,律齐,
查 体 无杂音,剑突下压痛(+).
• 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胃炎、长期失眠(入院
痛的出现而被激活。
疼痛中枢(丘脑、皮质等)
对侧腹外侧索
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
传入神经纤维
伤害感受器
Onen S H 等研究发现:失眠可以使疼痛的敏感性升高,恢 复睡眠则能够降低疼痛敏感性。
评价等级:0-5分 睡眠质量很好 6-10分 睡眠质量还行 11-15分 睡眠质量一般 16-21分 睡眠质量很差
睡眠障碍评估使用雅典睡眠失眠量表(AIS) 生活质量(QOL)、疼痛和疲劳评估采用的欧洲组织研究和
治疗的生活质量Questionnaire-Cancer 30(EORTC QLQ-C30)。 50例肺癌患者56%有睡眠障碍(AIS分数≥6) 有睡眠障碍的患者疼痛评分为27.2±26.2。 没有睡眠障碍的患者疼痛评分8.7±15.8。 (p < 0.01)
操作损伤引起的疼痛相鉴别。
NRS
吗啡10mg
8
7
6
评 分
5
4
吗啡10mg
吗啡10mg
吗啡10mg
3
2
1
0 时间 9 11 13 15 17 19 21 23 1 3 5 7 9
2013-12-25日-------------第一天
Titrate Increase Manage Elevate
确定初始剂量:口服奥施康定20~ 30mg/d 增加每日剂量:50%~100%(d1)→ 33%~ 50%(d2以后) 处理突破性疼痛(即释吗啡:上次剂量的 25%~33%) 提高单次剂量,而非增加用药次数
吗啡片10mg 2
同上
2
同上
2
同上
1
0
0
0
0
未关注
未关注 1小时 1-3小时 1-3小时 4小时 4小时 4小时 出院
病情总体稳定,轻度胸闷,能步行上三层 楼,疼痛稳定,继续服用奥施康定20mg q12h 及艾司唑仑、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
2014.1.13
2014.2.25
疼
失
痛
眠
导
增
致
加
失
Palliate Support Care. 2014 Feb 13:1-7. [Epub ahead of print] Assessment of sleep disturbance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disturbance and pain, fatigue,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Nishiura M1, Tamura A2, Nagai H2, Matsushima E1.
2008年“世界疼痛日”的 主题是“消除疼痛是基本 人权”。
中华疼痛学会将2004年10 月11日至17日定为第一个 “中国镇痛周”,提出了
“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 本权利”的宣传主题。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 人有睡眠问题。
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组织 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 睡眠日”。
日期
NRS 评分
止痛药物
用法用量
其他治疗
解救药物
爆发痛 睡眠
2013.12.26 6
奥施康定 10mg q12h
2013.12.28 5 2013.12.29 5 2014.01.01 4 2014.01.03 3 2014.01.07 3 2012.01.08 1 2014.01.11 1 2014.01.16 1
既往史 时未予重视)
• 2013-11-14日心脏彩超:心包积液(7mm) • 2013-12-24日心脏彩超:LVEF61%,大量心包积
辅 检 液(右室前壁24mm,心尖部20mm) • 2013-12-24日行心包穿刺术,血性心包积液,细 胞学检查提示查见腺癌细胞。
2013.12.24
• 2013-12-24日胸部CT发现右肺 占位,侵犯胸壁及壁层心包。
2014年世界睡眠日:“健康 睡眠,平安出行”
2007年3月21日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与赛 诺菲-安万特合作的“各科医师睡眠状况调查” 得出结果,该调查对全国12座城市30家医院的 1914名医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2002年内 有69.4%的医生存在睡眠障碍问题。
你失眠吗?
不易入睡 睡后易醒 醒后不能再寐 时寐时醒 彻夜不寐
EORTC QLQ-C30量表系列 即欧洲癌症研究 与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的生命质量核心量 表
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 入睡困难和睡眠觉醒。
疼痛伴随焦虑、恐惧等心理活动同时影响睡眠。 大脑成像技术显示在大脑特定区域的功能可因疼
疼
眠
痛
?
?
广义上包括:失眠、嗜睡、夜游症等。
失眠:由于睡眠的发生和维持障碍导致的 睡眠缺失,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普通 人占10~35%。
大多数晚期患者伴有疼痛,而中重度疼痛 患者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2004年,国际疼痛研究学 会(IASP)将10月11日确 定为“世界镇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