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国际贸易的报价步骤

国际贸易的报价步骤国际贸易报价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产品及其规格:首先需要明确所要出口的产品及其详细规格,包括品名、材质、尺寸、数量、包装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报价的准确性和具体性至关重要。
2.确定价格基准:在确定产品规格后,需要明确价格的基准,即以哪个国家的货币为报价单位,以哪个港口或目的地为基准价格点,还要确认报价是否包含运费、保险费等费用。
3.向供应商询价:报价的第一步是向供应商发送询价函,明确自己的需求和要求,并请求供应商提供详细的报价单。
报价单中应包含产品的单价、数量、交货期限、付款方式、包装要求等信息。
4.分析供应商的报价:收到供应商的报价后,需要仔细分析其内容,对比不同供应商的报价,并进行综合评估。
除了价格外,还应综合考虑质量、交货期、付款方式、包装要求等因素,以确保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
5.确定最终报价:根据供应商的报价和自身需求,确定最终的报价,并向国际买家提供报价单。
报价单中应明确产品的细节、价格、交货期、支付方式等信息,并注明报价的有效期限。
6.确定支付方式:在报价过程中,还需要明确支付方式。
常见的支付方式包括电汇、信用证、托收等,根据双方的协商确定最适合的支付方式。
7.签订合同:如果国际买家接受了报价并决定购买,双方应签订正式的合同。
合同中应明确产品的规格、价格、交货期、支付方式、包装要求等细节,并注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双方的利益。
8.履行合同:在签订合同后,供应商需要按照合同的要求履行合同,包括按时交货、提供合格的产品、完成支付等。
买卖双方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以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9.跟踪和评估:在交货完成后,买卖双方可以进行跟踪和评估,以了解交易的执行情况和质量满意度。
这有助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对今后的报价和交易有所参考。
总之,国际贸易报价的步骤需要明确产品及其规格、确定价格基准、询价、分析报价、确定最终报价、确定支付方式、签订合同、履行合同以及跟踪和评估。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精选ppt
15
(一)贸易无差异曲线
▪ 约翰·穆勒 :相互需求方程式 ——界定了一个国际价格交 换范围
▪ 马歇尔:提出了提供曲线——实质是相互需求曲线,准确 定位国际商品 的均衡交换价格,表明一国为了进口一定 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的量的商品。 提供 曲线也反映了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一国愿意出口与进 口商品量的组合。
定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 ▪ 能够用图形来推导贸易无差异曲线、提供
取的Y的数量下降。社
O
X
Tw
,
Tw
会福利水平由C曲线过 渡到C,明显下降
精选ppt
24
(四)对提供曲线的评价
▪ 三个条件:
▪ 1、国际贸易价格总是在提供曲线的交点上, 而该点需要满足国际收支平衡,即参与贸 易国家的进出口价值相等。
▪ 2、同时要求各国商品需求平衡,即一国生 产的商品恰恰是另一国需要的,相互需求 的数量正好相等。
▪ 射线离哪国的国内价格线越远,则该国加 入国际贸易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 确切比率从图中难以确定。
精选ppt
8
(二)相互需求方程的解释
▪ 相互需求理论提出者: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
▪ 均衡的贸易条件取决于交易对手的相对需求强度 ▪ 在实践中如果对手国对于本国的需求强度大于本
国对于对手国的商品的需求强度,则交换比率接 近对手国的国内交换比率,该对手国获得的贸易 利益就越少! ▪ 理论试图论证:现实的国际贸易条件是使得双方 出口的总收入能够支付双方的总进口时形成的价 格
国际贸易(合同)常见条款之价格条款

国际贸易合同常见条款之价格条款引言价格条款是国际贸易合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交易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与价格相关的各种权益和责任。
合理的价格条款不仅能够确保合同各方的权益,还能够降低双方的风险和纠纷。
本文将介绍国际贸易合同中常见的价格条款。
1.价格确定方式1.1 固定价格固定价格条款是最常见的价格条款形式之一。
根据此条款,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就确定了固定的商品价格,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固定价格条款适用于市场价格较为稳定或价格波动风险较小的商品交易。
1.2 浮动价格浮动价格条款是根据市场价格波动情况来确定最终交易价格的。
根据此条款,合同中规定了一种或多种基准价格指标,并制定了浮动的价格计算公式,以便根据市场价格波动情况进行价格调整。
浮动价格条款适用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商品交易。
2.价格支付方式2.1 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是指买方在合同履行时一次性支付全部货款的方式。
这种支付方式适用于交易规模较小、货款金额较低、信用风险较小的情况。
2.2 分期支付分期支付是指买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按约定的时间分多次支付货款的方式。
这种支付方式适用于交易规模较大、货款金额较高、信用风险较大的情况。
根据合同约定,分期支付可能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支付的金额和时间都有明确规定。
3.货币种类在国际贸易中,货币种类的选择是一项重要决策。
通常情况下,买卖双方应当就合同中货款的支付货币种类达成一致。
常见的货币种类有美元、欧元、人民币等。
3.1 多种货币支付有些国际贸易合同中,买卖双方可能就部分货款支付的货币种类达成一致。
这种情况下,可能采取多种货币支付的方式,比如一部分使用美元支付,另一部分使用欧元支付。
3.2 汇率风险由于国际贸易涉及到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汇率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买卖双方在确定货币种类时需要考虑汇率风险,并在合同中约定相应的处理方式,例如采用固定汇率或者浮动汇率。
4.价格争议解决方式在国际贸易合同履行过程中,价格争议是可能发生的。
国际贸易商品成本核算与价格确定

国际贸易商品成本核算与价格确定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以货物和服务的形式进行的交流和交易活动。
在国际贸易中,商品成本核算与价格确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商品成本核算是指对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进行核算和分配,以确定商品的生产成本。
价格确定是指在考虑成本、市场需求和竞争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商品的市场价值和售价。
商品成本核算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关税和税费等。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涉及到跨国交易和跨国运输,商品成本核算更为复杂。
原材料成本通常是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来确定的,而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则是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来计算的。
运输成本通常是由供应链和物流环节中的各个环节的费用来确定的,包括包装、仓储、运输和保险等费用。
关税和税费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成本因素,不同国家的关税政策和税收政策对商品的成本有直接影响。
价格确定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来确定的。
市场需求是指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敏感度,供应情况是指商品的供应量和生产能力。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价格确定更为复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各不相同,同时还受到汇率、关税、税费等因素的影响。
在商品成本核算和价格确定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竞争力因素。
由于国际贸易的全球化特点,商品的竞争力越来越重要。
竞争力包括产品质量、品牌价值、服务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
商品成本越低,价格越具有竞争力,但是也需要考虑到成本降低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影响。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商品的成本核算与价格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商品成本核算中,需要考虑到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关税和税费等因素。
在价格确定中,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以及竞争力因素。
通过科学而合理地核算商品成本和确定价格,可以更好地进行国际贸易,并且提升商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在国际贸易中,商品成本核算和价格确定是制定贸易策略和进行商业决策的关键因素。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在国际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价格的确定涉及多种因素,包括供求关系、成本、竞争力和市场预期等。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
首先,供求关系是决定国际贸易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大于其供应量时,其价格通常会上升。
相反,如果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价格通常会下降。
供求关系不仅受到国内市场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的影响。
因此,供求关系的变化可以导致国际贸易价格的波动。
其次,成本是决定国际贸易价格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和关税等。
生产成本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商品的定价。
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增加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此外,关税的调整也可以影响国际贸易价格。
第三,竞争力对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一个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其价格就有可能较低。
竞争激烈的市场往往会推动价格的竞相下降。
而竞争力的提高可能来自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品质提升和品牌形象等多个方面。
最后,市场预期也会对国际贸易价格的变动产生影响。
如果市场预期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将上升,供应商可能会提高价格,以争取更高的利润。
相反,如果市场预期需求将下降,供应商可能会降低价格以刺激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通常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供求关系、成本、竞争力和市场预期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价格的波动和变动。
因此,国际贸易参与者需要时刻关注这些因素,并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以确定适当的价格策略。
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对于经济增长、贸易平衡、消费者福利以及企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际贸易中,价格的确定不仅关系到供需关系,成本和竞争力,还受到货币汇率、政策和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
首先,货币汇率的波动是影响国际贸易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货币汇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出口和进口商品的价格。
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那么其出口商品的价格会相应降低,从而提高其竞争力。
国际经济学 第4章-提供曲线

讨论题
1.孤立均衡时的相对价格表示什么?各个国家 的相对价格如何确定?又是如何确定一国的比 较优势的? 2.贸易均衡时的相对商品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3.为什么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会出现不完全 分工? 4.什么是交易所得?什么是分工所得?
讨论题
5.如何理解提供曲线?提供曲线怎样确定贸 易均衡相对价格的? 6.如何理解贸易条件?
一、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单位劳动生产的产品数量
X产品 Y产品
A国
10
15
B国
10
20
15单位Y产品
16单位Y 17单位Y 10单位X产品 交换 18单位Y 19单位Y
20单位Y
15Y≤ 10X≤20Y
相互需求方程式图形说明
Y B过国内交换比率
B国不交 换区域
A国国内交换比率 两国交换区域
A国不交换区域
Y
P1
E II
Y P2 B’
A
I
C O A
B
X O C’ B A’ I’ X
E’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E
B
0
X
提供曲线的严格推导
贸易无差异曲线 :表示的是一国保持与初始封 闭条件下福利水平相等时的进口与出口的不 同组合。
A国封闭时期的平衡
y
TA
EA
0
x
Y
TI
B A C’ D G’
马歇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及至世界 最著名的经济学家。1842年,马歇尔出生于 英国伦敦区一个朴实的中产阶级家庭。 从小接受他那极为严厉的、期望他儿子能成为 一个牧师的父亲的教育。但他背叛了他父亲的 意愿,去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数学并获得 学士学位,并被选为圣约翰学院教学研究员。 但1877年由于他和玛丽· 佩利—— 被迫辞职。 随后,他先后担任布里斯托尔大学校长 他参加过英政府组织的政策咨询活动,还曾是 1890-1894年皇家劳工委员会颇有影响的成 员。1880年,他担任英国协会第六小组的主 席,正式领导了创建英国(后改为皇家)经济 学会的运动。1885-1908年任剑桥大学政治 经济学教授,也是英国正统经济学界无可争辩 的领袖。
国际贸易价格条款

国际贸易价格条款1. 价格确认1.1 协商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应当协商并确认最终的交易价格。
价格的确定应当充分考虑市场行情、品质要求、交付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1.2 合同价格合同价格应当以货币单位表示,并明确货币种类。
双方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价格的计算方式、调整规则以及任何相关的费用和税款。
2. 价格条款2.1 FOB价格FOB价格(Free On Board Price)是以货物装上船舶并完成出口手续为基础的价格。
买方需要承担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风险,以及出口所需的费用和税款。
2.2 CIF价格CIF价格(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Price)是包括运输费用和保险费用在内的价格。
卖方需要负责将货物运输至指定的港口,并承担相应的费用和风险直到货物抵达指定港口。
2.3 CFR价格CFR价格(Cost and Freight Price)是包括运输费用但不包括保险费用的价格。
卖方需要负责将货物运输至指定的港口,并承担相应的费用和风险直到货物抵达指定港口。
2.4 EXW价格EXW价格(Ex Works Price)是指卖方将货物交付给买方指定的地点,并完成各项手续,但不包括任何运输费用和保险费用。
买方需要承担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风险,以及相关的费用和税款。
3. 价格调整3.1 原因和依据价格调整是指在合同执行期间,由于市场行情、外部环境或合同约定的其他原因,导致价格发生变动。
价格调整的依据应当由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3.2 调整方式价格调整可以按照市场价格指数、外部成本变动、汇率波动等方式进行。
双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整方式,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4. 结算方式4.1 付款方式付款方式可以采用现金支付、银行转账、信用证等方式。
双方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付款方式、结算期限和付款条件。
4.2 逾期付款如果一方未按合同约定的结算期限及条件进行付款,对方有权要求该方支付逾期滞纳金或承担其他违约责任。
第三章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1 相互需求理论
价格( 公斤 公斤) 价格(米/公斤) 价格( 公斤 公斤) 价格(米/公斤) 价格( 公斤 公斤) 价格(米/公斤)
S 2.0 1.0 D
200 400 600
2.0 1.0 2/3
SW DW 1.0 2/3
400
D’
S’
中国市场
小麦
小麦
400 600 800
世界市场
美国市场
小麦
§2 提供曲线
布 Q3 Q2
T1
T2
T3
布
美国出口小麦 的提供曲线
T3’ T2’
中国出口布的 提供曲线
T1’
O
小麦
O
Q2’ Q3’
小麦
§2 提供曲线
布 中美提供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国际 中美提供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国际 比价。 点为均衡点 点为均衡点, 比价。E点为均衡点,中国布出 口量OF,小麦进口OD;而美国 口量 ,小麦进口 ; 小麦出口OD,布进口 。 小麦出口 ,布进口OF。 均衡的国际比价是由射线OE的 均衡的国际比价是由射线 的 斜率所代表的贸易条件T。因此, 斜率所代表的贸易条件 。因此, 国际交换比价是由供求双方的供 应条件决定的。 应条件决定的。
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相关的商品供求在 国际范围内达到均衡时,均衡的国际比价就形成了。 国际范围内达到均衡时,均衡的国际比价就形成了。
§2 提供曲线
一、提供曲线offer curve:表示在各种不 提供曲线 同的贸易条件下,一国为换取一定数量的 进口商品而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数量的各 点的连线或轨迹。对应于各种不同贸易条 件的均衡进出口量的组合。 一国贸易提供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其生产可 能性边界(要素禀赋状况)和社会无差异 曲线的形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
一、相互需求方程式的提出及基本内容
❖ 简单的数字说明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单一要素
国家 A国 B国
X产品 10 10
Y产品 15 20
图中数字表明单位劳动可以生产的X产品与Y产品的 数量。
可以看出:A国比较优势在于生产X产品,而B国比较 优势在于生产Y产品。
精选ppt
二、机会成本与相对价格
❖1936年哈伯勒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引入了机 会成本的概念
❖根据机会成本理论,一种商品的成本是再 生产一单位此种山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 商品的产量,哈伯勒做出结论:当一国在 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 该国在这种商品的生产商具有比较优势。
❖机会成本的差异取代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突破了李嘉图理论的内在局限性
精选ppt
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运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
A,B两国X产品、Y产品的生产可能性组合
A国
X产品
Y产品
180
0
150
20
120
40
90
60
60
80
30
100
0
120
B国 X产品
60 50 40 30 20 10 0
Y产品 0 20 40 60 80
100 120
精选ppt
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国际经济学教程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国际经济学教程
重点掌握
❖出口的贫困化增长原理及对发展中国 家的政策意义
❖相互需求方程式 ❖对机会成本与相对价格概念的评价
精选ppt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 ❖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化增长
精选ppt
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一、比较优势与劳动价值论 ❖无论是斯密还是李嘉图的理论都是建立在
❖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在于:一,生产过程 中使用的要素不同质。二,生产要素的比 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精选ppt
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相对价格是两国不同比较优势的表现,也 是两国贸易的基础
❖A国和B国专业化生产比较优势产品,生产 的机会成本会不断递增,一旦相对价格达 到同一水平,分工停止,贸易就在这一价 格上达到均衡。两国最终消费水平会大于 不存在贸易时的消费水平。
❖ 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教材,P29 图3-1的两张图
精选ppt
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以下的组合也可行,但是 不是高效率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都向下倾斜, 表明如果两国想要生产更多的X产品,就要 放弃Y产品的生产
❖固定机会成本包含以下内容:
▪ 一,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是完全替代品或者在 两种商品中要素比例相同。
❖比较优势为各国间的贸易提供了基础
精选ppt
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三,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现实条件下,一国在生产中面临的不是固
定的机会成本。递增的机会成本意味着一 个国家为了获得每多生产1个单位某种商品, 必须减少越来越多另一种商品的生产。在 此种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不是一条直 线,而是一跳凹向原点的曲线。
❖ 世界市场价格的上、下限是A、B国国内的交换比 率PEA、PEB,而X产品的真正价格是由出口=进口 决定的。
精选ppt
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
❖例:加入汇率因素
XS
汇率
C图:进口=出口
A
比率
0
B
D
0 S
M
D
45o
0
0
D D图:两国货币值的
X=M
C 价格决定机制:
供求关系
精选ppt
第三节 出口的贫困增长
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
❖西方学者认为比较利益说不能以劳动价值 论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机会成本概念, 主张用机会成本的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的 存在。
❖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劳动价值论难以对 现实生产活动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机会 成本概念的引入成为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 一个重要环节
精选ppt
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1X15Y 16Y 17Y 18Y 19Y 20Y
精选ppt
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
❖ 从原点射出的射线代表着X产品与Y产品的价格比 率。
❖ 这条射线离哪个国家的国内价格比率线越近,则 该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便越小。
❖ 射线离哪国的国内价格线越远,则该国加入国际 贸易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精选ppt
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教材P31 图3-2
精选ppt
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我们将每多生产1个单位的X商品而少生产 的Y商品的数量成为X对Y的边际转换率。
❖假设A国在A点得斜率是1/4,在B点斜率是 1,可以看到沿着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越来越多的X,机会成本不断地增加。
精选ppt
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两国,两产品模型 ❖假设在封闭经济中,A国为多生产1单位的
产品X就必须放弃2/3单位的Y产品,则X产 品的机会成本是2/3单位的Y产品。同时B国 X产品的机会成本是2单位的Y产品。X产品 的机会成本在A国要比B国低,因此A国在X 产品上相对B国具有比较优势,同理B国在 Y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 二,同一要素的所有组成是相同的,或者说具 有同等的质量
精选ppt
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即使机会成本固定,由于各国之间的机会 成本不同,依然有贸易的可能。
❖在A国Px/PY=2/3,相反PY/Px=3/2;在B国 Px/PY=2,PY/Px=0.5。这表明A国的Px/PY值 低于B国的,A在X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同理B在Y的生产商具有比较优势
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
❖价格区域解释
❖ A国用X产品交换Y产品,国内交换比率为10X:15Y ❖ B国用Y产品交换X产品,国内交换比率为20Y:10X ❖ A、B国进行国际贸易条件:
A国在国际市场上能用10X换≥15Y B国在国际市场上能用≤20Y换来10X 则价格区域为10:15——10:20
精选ppt
❖ 确切比率从图中难以确定。
精选ppt
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
二、相互需求方程的解释
❖ 相互需求理论提出者: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 ❖ 理论内容:现实的国际贸易条件是使得双方出口
的总收入恰好应该能够支付双方的总进口时形成 的价格。
精选ppt
第二节 相互需求方程式
❖ A国出口X,B国进口X.在b图中,当X的相对价格高于 均衡水平时,出口>进口,X产品的相对价格将降到 均衡价格水平.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