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唤醒沉睡中的孩子

合集下载

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三、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情感激励,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都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都的老师。为了去除李钊的畏惧心理,我们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并且告诉其他的同学经常拉着他玩,帮助他,让他真是地感觉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份子。在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遍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他。还经常对同学说:“看,李钊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李钊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李钊同学……”渐渐的,李钊开始喜欢和周围的人接近了。并且也能够慢慢的发表自己的优点。
面对李钊的改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李钊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放大孩子的优点,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各项活动的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年 月 日
县教育局意见
年 月 日
四、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经过一年时间,李钊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他的学习成绩在逐渐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面对生活时更多的是多了几分坚强、几分勇敢和自信。
五、结论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要及时的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到:“我能行。”让他们要清楚的知道每个人都有一颗沉睡的自信心,每个人都是唯一的,最棒的!

用爱唤醒沉睡的心灵

用爱唤醒沉睡的心灵

用爱,唤醒沉睡的心灵——转化学困生之我见【内容摘要】“学困生”由于智商差异,学习态度、教育环境的不良等缘故,导致成绩低下,因此屡遭批评,其自尊心减退,情感淡漠,情绪低落,学习缺乏自信心,所以常常自暴自弃,甚至表现出对抗心理。

学困生是弱势群体,是需要关心、理解、帮助的学生。

转变学困生关键是教师树立正确学生观、教师观、融洽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关爱和宽容学生;要改变评价方式,多采用激励方式,消除学困生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心,点燃成功的火苗;要争取班干部、家长的配合教育。

这样就能唤醒沉睡的学困生。

【关键词】唤醒、尊重、关爱、宽容、融洽、评价方式、自信心、配合教育一、学困生的表现课堂上他们习惯于保持沉默,偶尔被老师提问,也是固执的低头不出声,还有些同学甚至将自己封闭了起来,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他们习惯了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习惯了不做作业,破罐子破摔,在他们的意识里,反正自己是学不好的。

于是上课时他们习惯了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做小动作,说小话,搞破坏等等。

长期的压抑使他们对别人充满了抵触情绪,戒备心很强,甚至是敌意,他们用另一种方式来捍卫自己不容冒犯的尊严,自己不可忽视的存在,如:打架,骂人,指责别人等等。

尽管学困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从感情上让人难以接近,但这并不等于学困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

“学困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渴望,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承认,渴望被关爱,同样也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绩优秀,能够让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

“学困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他们是必然要发生变化的,要么越变越差,要么由“差”变好。

关键是我们的工作能否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激发起他们成才的欲望,从而实现由“差”向好的方面转变。

二、转化的措施1、用尊重、关爱和宽容,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是做好学困生工作的前提。

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象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极为小心,对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要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更应该给予肯定。

用爱唤醒学生——我的英语教学故事

用爱唤醒学生——我的英语教学故事

观察思考新课程NEW CURRICULUM Wake up Students With :My English Teaching Story Xu Yuan Abstract :In the book Rules of Teachers ,the famous German educator Diesterweg have said such a sentence:“the art of teaching ,not only lies in teaching students the ability ,but also depends on motivating awakening and inspiring students.”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love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awaken students.It analyzes how to use love to awaken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a true English teaching story.Key words :teaching story ;love ;inspire 誗编辑王梦玉《教师规则》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积极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有爱的心怎么唤醒沉睡的人。

”从众多英语教学实践中总结来看事实确实如此。

带着一颗有爱的心和积极的情绪相信学生一定会成功,学生就能从教师的爱中慢慢醒来,并从中获取信心和力量,从而不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发现并利用教育规律,才能最有效地启迪学生的心灵。

英语教学作为完全脱离母语的教学,对很多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较为困难,但通过一定的手段疏导,能快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在笔者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有很多典型的教学案例故事,其中铭记于心的还是刚开始从事英语教学时的一个案例,给笔者之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多启迪。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句话的真谛。

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教育故事,以及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

以下是我从书中摘抄的一些精彩语句和段落,与大家分享。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这段话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

只有当老师真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学生,就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

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不歧视、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对优生的感情几乎是不需要培养的,因为他们天生就招人喜欢。

而对后进生的感情则需要培养,因为他们往往让人讨厌。

”这让我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

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对成绩好、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赞扬,而对成绩差、调皮捣蛋的学生则批评指责较多。

然而,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和鼓励,我们应该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育者的明智和机智,在于引导‘后进学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不但善于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更勇于用‘高尚的我’战胜‘卑下的我’。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不断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这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让他们自觉地去改变自己。

“转化‘后进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还他们以本来应该拥有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这,又必须从每一位‘后进学生’独特的精神需要入手。

用爱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

用爱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

班主任德育创新工作案例——用爱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背景: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到。

”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爱学生,学生才能理解,理解才能沟通,才能接受。

密切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先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待人。

“问题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往往非常敏感别人对自己是否尊重。

因此,消除学生情绪上的隔阂和疑惧心理,为学生创设倾诉的环境,能使学生愿意接近自己,对自己说心里话,学生就会“信其道”。

而班主任更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真诚的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用心去解读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自然会明白学生有几多困惑,几多迷茫。

来自家庭的负担,社会的压力,学习的繁重,自身心理,生理上的包袱,他们多么渴望班主任能够读懂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

因此班主任应该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与学生真挚的交流,推心置腹的沟通,只有做到心与心相通,才能叩开情感的心扉,走向师生心灵的乐章。

良言温情如和煦的阳光,如甘甜的雨露,照耀着学生的心灵,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情感教育所产生的巨大动力,有时足以改变学生的一切。

典型案例:初2007级我班有个学生叫张平。

在初一上学期,他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我头痛。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

期中测试各科竟然不及格。

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此时,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我内心一横:我不改变你,誓不罢休!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

接待我的是其伯父,通过其伯父的介绍,我大吃一惊:原来,他的父亲前两年因病丧失劳动能力,他的母亲紧接着又病了。

用“爱”打开学生“心”锁

用“爱”打开学生“心”锁

用“爱”打开学生“心”锁摘要: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必须要有一颗爱心,用心灵去感受,用爱去呵护,用爱去打开学生封闭的心灵。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关键词:爱打开心锁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187-01“爱”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和能力。

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础的美德,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则说的更为直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精心授业,而且还表现在业余时间主动地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动态等方面。

伴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仍同往常一样,走进教室,本节课是单元测试。

当播放完听力录音后,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在认真地思考做题。

突然,我发现有个学生的专注神色不太对劲,这个学生叫施展。

我轻轻地走到他身边,看见他正在画一把剑。

我顿时感到无名怒火从丹田升起,就在我想怒吼之时,有位学生举手询问题目,我压住火焰离开了。

当我返回他的座位旁,他已画好剑,他画得很投入,竟然仍没注意到我的存在。

此时的我已没有刚才震怒,加之不想影响其他学生,我一句话也没说,直接伸手把他的画取走。

同学们陆续回家了,晃动的人影和我对峙,一脸的冷漠和漫不经心。

我一边耐心地等着同学们离开教室,一边“欣赏”着他的画。

说实话,那把剑真的画得神采飞扬,可以看出他的绘画功底相当不错。

但在那把剑的旁边,却写着:&︻$═冰心冷魄剑═-、冷酷═冷酷、≮冷酷≯男☆孩。

我本来酝酿着情绪,想给他来一场暴风骤雨,但那四个“冷”字却让我激动的情绪冷却下来。

办公室已没有别的人了。

我平静地说:“施展,今天英语考试你干什么了?”我想象着他应该是无所畏惧的给我一个白眼,但他仍是沉默不语,一脸的冷漠。

我指着画说:“这是一幅好画,你很有绘画潜力。

用爱的钥匙打开孩子的心锁教学心得

用爱的钥匙打开孩子的心锁教学心得

用爱的钥匙打开孩子的心锁教学心得我们的教育何尝不该是如此呢!教育其本质就是一种心与心交融的艺术,而真正胜利的教育就是深入学生内心的教育、理解和爱的教育;是唤醒学生心中欢快的阳光,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使学生天性中最美丽、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

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制造力气引诱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作为一名教育工,我们就更加要有一颗理解孩子的爱心,随时预备翻开每位学生的心,唤醒每位学生的天性。

一、用爱唤醒孩子沉睡的的心灵“博大深邃的师爱,是教育艺术王国的万有引力。

”其实它也是教育走向胜利的最根本的前提和必需。

它更是人世间最崇高的盛情流注:似春雨之润物,无偏无蔽;似阳光之播洒,匀称流布。

不使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田因得不到它的滋润、沐浴而干枯、黯淡。

作为教育者只有首先施加情意绵绵的师爱,再加以各种教育唤醒的手段和方法——信任和宽容,赞叹和鼓舞,等候和发觉,启发和引导,哪怕只是一句鼓舞性的话语,哪怕只是一瞥布满等候的眼神,从内心深处深信学生肯定“能止”,眼含热泪地观赏他、拥抱他,教育才会变得灵活和又恭,从而产生“奇妙的力气”。

当学生的自信一旦被唤醒,就会产生驱使积极止为的动力。

学习的激情、生命的能量就会在这样的催唤中爆发、释放,惊喜和奇迹就会在这样的催唤中孕育、诞生。

我们要深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不容无视的”黄金法例,去积极唤醒学生自尊自信的天性。

从霍金、张海迪的生命辉煌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每位孩子都是奔向胜利之塔的英才,只是他们奔波的方法各异而已。

“赏识教育”大家周宏这样鼓舞自己的女儿周婷婷“女儿,哪怕天下全部人都看不起你,请信任,爸也会永久饱含热泪地观赏你,拥抱你,亲吻你,赞美你。

为我制造生命的这个万物之灵而永久傲慢。

”在教育学生时我们教师假如能用这样的爱、理解、信任,去关注他们的每一点提高,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去填补他们心灵的鸿沟,去消退他们情感的障碍,去找回他们的自信和自尊。

用爱唤醒后进生

用爱唤醒后进生

用爱唤醒后进生发布时间:2022-10-21T01:07:15.988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12期作者:李贤春[导读] 后进生,即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者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通常情况下最突出地表现在品行和学业成绩等方面。

在当前的粤北农村初中里,后进生所占的比例一届比一届大,李贤春清新区浸潭镇第一初级中学广东省清远市 511885摘要:后进生,即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者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通常情况下最突出地表现在品行和学业成绩等方面。

在当前的粤北农村初中里,后进生所占的比例一届比一届大,如何才能唤醒后进生,把后进生有效转化为中层生甚至优生?我认为,我们可以用爱唤醒后进生。

关键词:爱唤醒后进生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爱在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爱是教育后进生的感情基础,是转化后进生的催化剂,是打开后进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是塑造后进生灵魂的巨大力量。

我们该如何用爱唤醒后进生?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真正关心和爱护后进生,用真爱感化他们著名的教育家巴特尔曾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后进生由于自身缺点太多而很少能得到老师的关爱,大部分后进生都处于被老师和同学嫌弃的状态,长期下去,他们便有了跟老师和同学作对的心理,于是便成为了班里的“硬骨头”。

小冯同学平时喜欢嘲笑别人,揭别人伤疤,上课喜欢过位打架,严重影响课堂纪律,班里的同学都不喜欢他,科任老师看到他就头痛,对他无计可施,而小冯同学压根没有“悔改之意”,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一次地理课上,小冯同学像往常一样去揭周围一个男生的伤疤,嘲笑他父亲早逝,那个男同学忍无可忍,直接拿着凳子砸向小冯同学,幸好只碰到一点点手臂,小冯同学虽无大碍,却吓得当场大哭起来。

班上同学把他带到办公室找到我,当时小冯同学还是哭得很厉害,见到这一幕,我先把小冯同学抱在怀里,然后告诉他:别怕,有老师在!我一边安抚他,一边帮他擦眼泪,就像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爱唤醒沉睡中的孩子
亲爱的孩子们:
短短的六年时光,你们告别了天真,走向了沉稳;脱去了童年的稚气,获得了自信;抛弃了依赖,学会了选择;懂得了自尊、自立、自强。

你们六年的跋涉,六年的攻读,六年的探索,成长了自我,是你们的积极参与和精心呵护,才构建了今天的生态校园;是新校区的成立,才连接你们与我的相识、相知、相伴。

我因你们而骄傲,因你们而自豪。

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老师虽然与你们只相处了一年,但老师已经视你们为自己的孩子,怎忍你们离去?“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你们已经长大了,长大了就会朝着梦想飞翔。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即将分别的今天,我的心中满是牵挂,满是不舍,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变成了这短短的一封信。

回想这一年来,一幕又一幕的场景在我眼前闪现,我们同快乐同悲伤,我们共呼吸共命运。

我依然记得你们课堂上精彩的发言,活动中出色的表演,比赛时奋力的拼搏,也忘不了你们调皮的笑脸,捣蛋的怪相,冲动的尖叫,与你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将如同一只只蝴蝶飞临窗前,带给我春天般美好的回忆。

我忘不了,爱哭鼻子的小男生。

刚接到你们这个班,你们灿烂的笑声,纯真的脸蛋,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有信心当好你们的班主任,可是没几天,就是开班会调座位时,一个孩子,且是一个男孩子哭了,流着眼泪,不愿与同桌分开,孩子,你还记得,我当时怎么对你说的吗?一、要广交朋友,什么性格的人都要接触,我们一个班的同学都是好朋友,都可以成为同桌。

二、男子汉要坚强,流血不流泪。

通过我的开导,你心甘情愿地服从了安排,并在以后每周座位调整的时候,你都欣然接受。

因为你明白了老师为你们的眼睛考虑,长期坐一个地方,
对视力有影响。

还有就是你在一次课堂上回答问题时,由于紧张,回答得不全面,当时你的眼泪就吧嗒吧嗒的流了出来,“孩子,不要紧张,慢慢说。

”你听了我的话,调整了情绪,战胜了自己,从此上课认真听讲,回答问题也不急不躁,慢慢地,你变得坚强了,说话声音洪亮了,今天,你已变得活泼可爱,老师怎忍与你分别?
我还忘不了那一串钥匙。

去年九月份刚接到这个班级,总有一个孩子每天迟到,我问明了情况,原来是那个孩子住在盘兴,离学校很远,要坐32路公交车,每天早上你很早就起床,做好早饭吃了后才等公交车,所以上学迟到。

听了你的诉说,老师在班上表扬了你,同时,很多时候的早课都等着你,或者抽课间休息给你补习,周末到你家里家访,看见你多么勤劳,老师为你点赞。

突然有一周,你一次都没迟到,老师把你叫到身边,问原因,你掏出一串钥匙,说:“老师你每天为我补课很辛苦,有时为了等我又要耽误大家的时间,所以我学会了骑电瓶车,这样就不会迟到了,也不会让你辛苦再给我补课,更不会耽误同学们的时间。

”听到这里老师的眼里闪动着泪花,多懂事的孩子,多善解人意的孩子,你心里装着同学,装着老师,这一刻,老师是幸福的,同学们也是幸运的。

孩子,今天,我们就要分开了,愿你继续努力,在高一级学校展翅翱翔。

我更忘不了你们懵懂无知时所犯的糊涂,虽然你们时常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人成长阶段很正常的现象,我理解你们。

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所以无论你们是什么样的,我都不会舍弃,也不会放弃。

因为我用母亲的爱影响着你们,用母亲的爱改变着你们,虽然我的付出,有时候没显出什么成效,但是我能感觉到你们细微的进步,假以时日,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收获。

这一年来,你们在逐渐长大,课堂上越来越多的人善于倾听,勤于思考,敢
于表达了;困难面前有勇气去克服;慢慢地懂得了与人相处要友善,要宽容;与同伴产生矛盾要冷静地处理。

毕业之际,我送给大家一件礼物——勇气、方法、自信。

生活中我们时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还记得童第周的故事吗?童第周小时候成绩很差,可是他用“一定要争气”这句话时时警醒自己,最终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

我们现在的成绩,现在的基础跟他当初相比要好得多,如果我们能像他那样心中有“一定要争气”的勇气,我们一定也能学好。

有了勇气,我们就会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记得穷和尚凭一瓶一钵去南海的故事吗?我们推想了他一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又猜想他会如何解决。

只要有勇气,只要想办法解决,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当我们想出办法来解决问题了,就要不时的鼓励自己——我能行,为自己树立必胜的信心。

最后祝你们永远用一颗童心去夯筑远大的梦想,用自己的智慧为未来导航!
六年级一班班主任:李晓
二0一七年六月十九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