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定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定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定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定

为加强兽药生产质量的管理,《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于2002年3月19日业经农业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兽药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兽药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三条兽药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各类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明确,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与兽药生产相适应的具有专业知识和生产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四条兽药生产企业主管兽药生产管理的负责人和质量管理的负责人,应具有制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兽药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经验。

第五条兽药生产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具有兽医、制药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兽药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兽药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兽药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均应

由专职人员担任,并不得互相兼任。

第六条直接从事兽药生产操作和质量检验的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从事生产辅助性工作的人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第七条兽药生产企业应制订人员培训计划,按本规范要求对从事兽药生产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对从事高生物活性、高毒性、强污染性、高致敏性及与人畜共患病有关或有特殊要求的兽药生产操作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应经相应专业的技术培训。

第八条质量检验人员应经省级兽药监察所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质量检验负责人的任命和变更应报省级兽药监察所备案。

第三章厂房与设施

第九条兽药生产企业必须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其空气、场地、水质应符合生产要求。厂区周围不应有影响兽药产品质量的污染源;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兽药生产造成污染;生产、仓储、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第十条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进行合理布局,同一厂房内以及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得相互妨碍。厂房设计、建设及布局应符合以下要求:

1.生产区域的布局要顺应工艺流程,减少生产流程的迂回、往返;

.洁净度级别高的房间宜设在靠近人员最少到达、干扰少的位置。洁净度级别相同的房间要相对集中。洁净室(区)内不同房间之间相互联系应符合品种和工艺的需要,必要时要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应设缓冲室、气闸室或空气吹淋等防止污染的设施;

.洁净厂房中人员及物料的出入门应分别设置,物料传递路线应尽量缩短;

.物料和成品的出入口应分开;

.人员和物料进入洁净厂房要有各自的净化用室和设施,净化用室的设置和要求应与生产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 .操作区内仅允许放置与操作有关的物料,设置必要的工艺设备,用于生产、贮存的区域不得用作非区域内工作人员的通道;

.电梯不宜设在洁净区内,确需设置时,电梯前应设缓冲室。

第十一条厂房及仓储区应有防止昆虫、鼠类及其它动物进入的设施。

第十二条厂房应便于进行清洁工作。非洁净室(区)厂房的地面、墙壁、天棚等内表面应平整、清洁、无污迹,易

清洁。洁净室(区)内表面应平整光滑、耐冲击、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地面应平整光滑、无缝隙、耐磨、耐腐蚀、耐冲击,易除尘清洁。

第十三条根据需要,厂房内应划分生产区和仓储区,具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便于生产操作和安置设备,存放物料、中间产品、待验品和成品,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和交叉污染。

第十四条根据兽药生产工艺要求,洁净室(区)内设置的称量室和备料室,其空气洁净度级别应与生产条件的要求一致,并有捕尘和防止交叉污染的设施。

第十五条物料进入洁净室(区)前必须进行清洁处理,物料入口处须设置清除物料外包装的房间。无菌生产所需的物料,应经无菌处理后再从传递窗或缓冲室中传递。

第十六条洁净室(区)内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它公用设施,在设计和安装时应考虑使用中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

第十七条洁净室(区)内应根据生产要求提供足够的照明。主要工作室的最低照度不得低于150勒克斯,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位可设置局部照明。厂房应有应急照明设施。厂房内其它区域的最低照度不得低于100勒克斯。

第十八条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必须净化,并根据生

产工艺要求划分空气洁净级别。洁净室(区)内空气的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定期监测,监测结果应记录存档。

第十九条洁净室(区)的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均应密封。空气洁净度级别不同的相邻洁净室(区)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含与室外直接相通的区域)的静压差应大于12帕,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或设置监控报警系统。对生物制品的洁净室车间,上述规定的静压差数值绝对值应按工艺要求确定。

第二十条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兽药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30—65%。

第二十一条洁净室(区)内安装的水池、地漏不得对兽药产生污染。

第二十二条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洁净室(区)之间的人员及物料出入,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第二十三条生产青霉素类、β—内酰胺结构类等高致敏性兽药应使用相对独立的厂房、设施及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分装室应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应经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远离其它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如需利用停产的该类车间分装其它产品时,则必须进行清洁处

理,不得有残留并经测试合格后才能生产其它产品。

第二十四条生物制品应按微生物类别、性质的不同分开生产。强毒菌种与弱毒菌种、生产用菌毒种与非生产用菌毒种、生产用细胞与非生产用细胞、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灭活前与灭活后、脱毒前与脱毒后其生产操作区域和贮存设备应严格分开。

第二十五条中药制剂的生产操作区应与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以及动物脏器、组织的洗涤或处理等生产操作区分开。中药材前处理操作工序应有良好的通风、排烟、除尘设施。

第二十六条工艺用水的水处理及其配套设施的设计、安装和维护应能确保达到设定的质量标准和需要,并制订工艺用水的制造规程、贮存方法、质量标准、检验操作规程及设施的清洗规程等。

第二十七条与兽药直接接触的干燥用空气、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应经净化处理,其洁净程度应与洁净室(区)内的洁净级别相同。

第二十八条仓储区建筑应符合防潮、防火的要求,仓储面积应适用于物料及产品的分类、有序存放。待检、合格、不合格物料及产品应分库保存或严格分开码垛贮存,并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记。

对温度、湿度有特殊要求的物料或产品应置于能保证其

稳定性的仓储条件下储存。

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废品应分别在特殊的或隔离的仓库内保存。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应按规定保存。

仓储区应有符合规定的消防间距和交通通道。

第二十九条仓储区应保持清洁和干燥,照明、通风等设施及温度、湿度的控制应符合储存要求并定期监测。

仓储区可设原料取样或称量室,其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与生产要求一致。如不在取样室取样,取样时应有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

第三十条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需要设置检验、中药标本、留样观察以及其它各类实验室,能根据需要对实验室洁净度、温湿度进行控制并与兽药生产区分开。生物检定、微生物限度检定和生物制品检验用强、弱毒操作间要分室进行。

第三十一条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应放置在专门的仪器室内,并有防止外界因素影响的设施。

第三十二条实验动物房应与其他区域严格分开,其设计建造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生产兽用生物制品必须设置生产和检验用动物房。生产其他需进行动物实验的兽药产品,兽药生产企业可采取设置实验动物房或委托其他单位进行有关动物实验的方式,被委托实验单位的实验动物房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和资质,并应符合规定要求。

第四章设备

第三十三条兽药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生产和检验设备,其性能和主要技术参数应能保证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

第三十四条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应符合生产要求,易于清洗、消毒或灭菌,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并能防止差错和减少污染。

生产设备的安装需跨越两个洁净度级别不同的区域时,应采取密封的隔断装置。

第三十五条与兽药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与兽药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兽药。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兽药或容器造成污染。

第三十六条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应标明管内物料名称、流向。

第三十七条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系统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无毒、耐腐蚀。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死角、盲管。储罐和管道应规定清洗、灭菌周期。注射用水储罐的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注射用水的储存可采用80℃以上保温、65℃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

第三十八条用于生产和检验的仪器、仪表、量器、衡

器等的适用范围和精密度应符合生产和检验的要求,有明显的合格标志,并定期经法定计量部门校验。

第三十九条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并定期维修、保养和验证。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操作不得影响产品的质量。不合格的设备应搬出生产区,未搬出前应有明显标志。

第四十条生产、检验设备及器具均应制订使用、维修、清洁、保养规程,定期检查、清洁、保养与维修,并由专人进行管理和记录。

第四十一条主要生产和检验设备、仪器、衡器均应建立设备档案,内容包括:生产厂家、型号、规格、技术参数、说明书、设备图纸、备件清单、安装位置及施工图,以及检修和维修保养内容及记录、验证记录、事故记录等。

第五章物料

第四十二条兽药生产所用物料的购入、贮存、发放、使用等应制定管理制度。

第四十三条兽药生产所需的物料,应符合兽药标准、药品标准、包装材料标准、兽用生物制品规程或其他有关标准,不得对兽药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进口兽药应有口岸兽药监察所的检验报告。

第四十四条兽药生产所用的中药材应符合质量标准,其产地应保持相对稳定。中药材外包装上应标明品名、产地、

来源、加工日期,并附质量合格证。

第四十五条兽药生产所用物料应从合法或符合规定条件的单位购进,并按规定入库。

第四十六条待验、合格、不合格物料应严格管理,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和防止混淆的措施,并建立物料流转帐卡。不合格的物料应专区存放,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第四十七条对温度、湿度或其他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应按规定条件贮存。固体、液体原料应分开贮存;挥发性物料应注意避免污染其他物料;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应使用洁净容器或包装,并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分开;贵细药材、毒性药材等应在专柜内贮存。

第四十八条兽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包括药材)及易燃易爆和其他危险品的验收、贮存、保管、使用、销毁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规定。菌毒种的验收、贮存、保管、使用、销毁应执行国家有关兽医微生物菌种保管的规定。

第四十九条物料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贮存,未规定使用期限的,其贮存一般不超过三年,期满后应复验。贮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复验。

第五十条兽药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应与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式样、文字相一致。标签内容包括:兽用标记、兽药名称(通用名、商品名)、有效成分及其含量、

规格、作用用途、用法用量、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停药期、生产厂名及地址等。

产品说明书内容应包括兽用标记、兽药名称、主要成分、性状、药理作用、作用用途、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停药期、有效期、贮存、生产批号、生产厂名等。

必要时标签与产品说明书内容可同时印制在产品标签、包装盒、袋上。

标签、使用说明书应经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校对无误后印刷、发放、使用。

第五十一条兽药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应由专人保管、领用,并符合以下要求:

1.标签、使用说明书均应按品种、规格有专柜或专库存放,由专人验收、保管、发放、领用,并凭批包装指令发放,按实际需要量领取;

.标签要计数发放,领用人核对、签名,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应与领用数相符,印有批号的残损或剩余标签及包装材料应由专人负责计数销毁;

.标签发放、使用、销毁应有记录。

第六章卫生

第五十二条兽药生产企业应有防止污染的卫生措施,制订环境、工艺、厂房、人员等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

第五十三条兽药生产车间、工序、岗位均应按生产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要求制订厂房、设备、管道、容器等清洁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等。

第五十四条生产区内不得吸烟及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

第五十五条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设置及卫生环境不得对洁净室(区)产生不良影响。

第五十六条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不同级别洁净室(区)的工作服应有明显标识,并不得混用。

洁净工作服的质地应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最大限度地阻留人体脱落物。

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使用的工作服应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工作服洗涤、灭菌时不应带入附加的颗粒物质。工作服应制定清洗制度,确定清洗周期。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或操作区域内使用的工作服应消毒后清洗。

第五十七条洁净室(区)内人员数量应严格控制,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

第五十八条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不得裸手直接接触兽药。

第五十九条洁净室(区)内应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的卫生工具,卫生工具应存放于对产品不造成污染的指定地点,并应限定使用区域。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第六十条生产人员应建立健康档案。直接接触兽药的生产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兽药的生产。

第七章验证

第六十一条兽药生产验证应包括厂房、设施及设备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模拟生产验证和产品验证及仪器仪表的校验。

第六十二条产品的生产工艺及关键设施、设备应按验证方案进行验证。当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原辅料、主要生产设备或主要生产介质等发生改变时,以及生产一定周期后,应进行再验证。

第六十三条应根据验证对象提出验证项目,并制订工作程序和验证方案。验证工作程序包括:提出验证要求、建立验证组织、完成验证方案的审批和组织实施。

第六十四条验证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验证目的、要求、质量标准、实施所需要的条件、测试方法、时间进度表等。验证工作完成后应写出验证报告,由验证工作负责人审核、

批准。

第六十五条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分析内容应以文件形式归档保存。验证文件应包括验证方案、验证报告、评价和建议、批准人等。

点击下页分享更多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定

第八章文件

第六十六条兽药生产企业应有完整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文件和各类管理制度、记录。

第六十七条各类制度及记录内容应包括:

1.企业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辅助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

.厂房、设施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等制度和记录;

.物料验收、发放管理制度和记录;

.生产操作、质量检验、产品销售、用户投诉等制度和记录;

.环境、厂房、设备、人员、工艺等卫生管理制度和记录; .不合格品管理、物料退库和报废、紧急情况处理、三废处理等制度和记录;

.本规范和专业技术培训等制度和记录。

第六十八条产品生产管理文件主要包括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标准操作规程、批生产记录等。

1.生产工艺规程内容包括:品名,剂型,处方,生产工艺的操作要求,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贮存注意事项,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等。

.岗位操作法内容包括:生产操作方法和要点,重点操作的复核、复查,中间体、半成品质量标准及控制,安全和劳动保护,设备维修、清洗,异常情况处理和报告,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

.标准操作规程内容包括:题目、编号、制定人及制定日期、审核人及审核日期、批准人及批准日期、颁发部门、生效日期、分发部门、标题及正文。

.批生产记录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剂型、规格、本批的配方及投料、所用容器和标签及包装材料的说明、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操作者、复核者签名,有关操作与设备、相关生产阶段的产品数量、物料平衡的计算、生产过程的控制记录、检验结果及特殊情况处理记录,并附产品标签、使用说明书。

第六十九条产品质量管理文件主要包括:

1.产品的申请和审批文件;

.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质量标准、企业内控标准及其检验操作规程;

.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

.批检验记录,并附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单。

第七十条兽药生产企业应建立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查、批准、撤销、印刷和保管的管理制度。分发、使用的文件应为批准的现行文本,已撤销和过时的文件除留档备查外,不得在工作现场出现。

第七十一条生产管理文件和质量管理文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文件标题应能清楚地说明文件的性质;

.各类文件应有便于识别其文本、类别的系统编号和日期;

.文件数据的填写应真实、清晰,不得任意涂改,若确需修改,需签名和标明日期,并应使原数据仍可辨认;

.文件不得使用手抄件;

.文件制定、审查和批准的责任应明确,并有责任人签名。

第九章生产管理

第七十二条兽药生产企业应制订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标准操作规程,并不得任意更改。如需更改时应按原文件制订程序办理有关手续。

第七十三条生产操作前,操作人员应检查生产环境、设施、设备、容器的清洁卫生状况和主要设备的运行状况,并认真核对物料、半成品数量及检验报告单。

第七十四条每批产品应按产量和数量的物料平衡进行检查。如有显著差异,必须查明原因,在得出合理解释、

确认无潜在质量事故后,方可按正常产品处理。

第七十五条批生产记录应及时填写,做到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应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辨认。

批生产记录应按批号归档,保存至兽药有效期后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兽药,批生产记录应保存三年。

第七十六条在规定期限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兽药为一批。每批产品均应编制生产批号。

第七十七条兽药生产操作应采取以下措施:

1.生产前应确认生产环境中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应防止尘埃的产生和扩散;

.不同产品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有数条包装线同时进行包装时,应采取隔离或其他有效防止污染或混淆的设施;

.生产过程应按工艺、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中间检查,并填写生产记录;

.生产过程中应防止物料及产品所产生的气体、蒸汽、喷雾物或生物体等引起的交叉污染;

.每一生产操作间或生产用设备、容器应有所生产的产品或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等状态标志;

.不同药性的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涤,洗涤后的药材及切制的炮制品不宜露天干燥;

.药材及中间产品的灭菌方法以不改变药材的药效、质量为原则。

第七十八条应根据产品工艺规程选用工艺用水,工艺用水应符合质量标准,并定期检验,检验有记录。应根据验证结果规定检验周期。

第七十九条产品应有批包装记录,内容包括:

1.待包装产品的名称、批号、含量规格和包装规格; .印有批号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及产品合格证;

.待包装产品和包装材料的领取数量及发放人、领用人、核对人签名;

.已包装产品的数量;

.前次包装操作的清场记录(副本)及本次包装清场记录(正本);

.本次包装操作完成后的检验核对结果、核对人签名; .生产操作负责人签名。

第八十条每批产品的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必须由生产操作人员清场,填写清场记录。清场记录内容应包括:工序、品名、生产批号、清场日期、检查项目及结果、清场负责人及复查人签名。清场记录应纳入批生产记录。

第十章质量管理

第八十一条兽药生产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兽药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验,受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质量管理部门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并有与兽药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场所、仪器、设备。

第八十二条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1.制订企业质量责任制和质量管理及检验人员的职责; .负责组织自检工作;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

.制修订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内控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制定取样和留样观察制度;

.制订检验用设施、设备、仪器的使用及管理办法;实验动物管理办法及消毒剂使用管理办法等;

.决定物料和中间产品的使用;

.审核成品发放前批生产记录,决定成品发放;

.审核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对物料、标签、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取样、检验、留样,并出具检验报告;

10.定期监测洁净室(区)的尘粒数和微生物数和对工艺用水的质量监测;

11.评价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稳定性,为确定物料贮存期、兽药有效期提供数据;

12.负责产品质量指标的统计考核及总结报送工作;

13.负责建立产品质量档案工作。产品质量档案内容应包括:产品简介;质量标准沿革;主要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历年质量情况及留样观察情况;与国内外同类产品对照情况;重大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情况;用户访问意见、检验方法变更情况、提高产品质量的试验总结等;

14.负责组织质量管理、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及本规范的培训、考核及总结工作;

15.会同企业有关部门对主要物料供应商质量体系进行评估。

第十一章产品销售与收回

第八十三条每批成品均应有销售记录。根据销售记录能追查每批兽药的售出情况,必要时应能及时全部追回。销售记录内容应包括:品名、剂型、批号、规格、数量、收货单位和地址、发货日期等。

第八十四条销售记录应保存至兽药有效期后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兽药,其销售记录应保存三年。

第八十五条兽药生产企业应建立兽药退货和收回的书面程序,并有记录。兽药退货和收回记录内容应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退货和收回单位及地址、退货和收回原因及日期、处理意见。

因质量原因退货和收回的兽药制剂,应在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下销毁,涉及其它批号时,应同时处理。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产品质量的好坏是关系到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也关系到企业在社会市场上的占有率,更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各级领导、技术、质保与生产人员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贯彻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实行专群结合,普查与抽检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自觉把好质量关,摆正质与量的关系,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多的优质产品,为企业创名牌作出自己的贡献。 2、产品质量必须在思想上重视、组织上落实、制度上健全、工序上控制。尽管质量管理已发展到预防为主,但产品的质量检验仍然是全面质量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还要发挥把关作用, 二、质量管理职责制 1、总经理质量管理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管理的方针和政策,并组织对品质管理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坚决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 (2)负责制定和实施产品质量创优、创品牌的规划,认真执行质量管理手册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3)组织开展员工的质量意识培训和业务水平的培训工作,使提高产品质量能真正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使质量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实现企业的质量目标。 (4)对质量事故的发生应规定质保部门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分析处理,对质量事故的处理必经坚持“五不放过”的原则。 (5)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认真听取部门对质量管理的工作汇报,并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对不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验收规程的应及时作出处理。 2、品质管理部职责: (1)坚持以“质量第一”的指导方针,根据企业目标,严格实施质量保证体系管理网络所规定的各项要求,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而不断地完善产品质量检验工作,达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2)按照国际、国家企业标准和技术文件,负责产品的质量,严格把好质

中央厨房生产流程及质量管理概述

中央厨房生产流程及质量管理概述 一、厨房生产流程管理 厨房生产控制是对生产质量、产品成本、制作规范,在三个流程中加以检查指导,随时消除一切生产性误差。保证达到预期的成本标准,消除一切生产性浪费,保证员工都按制作规范操作,形成最佳的生产秩序和流程。 1、对菜谱、菜单进行标准化制订。 2、对三个流程的产品制作标准加以规格化,包括加工规格、配份规格、烹调规格。加工规格主要对原料的加工规定用量要求,成形规格、质量标准;配份规格是对具体菜肴配制规定用量品种和数量;烹调规格是对加热成菜规定调味汁比例、盛器规格和装盘形式。以上每一种规格将制成文字表格张贴于工作处随时对照执行,使每个参与制作的员工都明了自己的工作标准。 3、按生产流程实行程序控制,每一道流程生产者,对上一道流程的食品质量,实行严格的检查控制,不合标准的要及时提出,帮助前期程序纠正。使整个产品在生产的每个过程都受到监控。 4、厨房的生产分工,实行责任控制法。每个岗位都担任着一个方面的工作,岗位责任要体现生产责任。首先每个员工必须对自己的生产质量负责。其次,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对本部门的生产质量实行检查控制,并对本部门的生产问题承担责任,把好菜品质量关,对菜肴产品的质量和整个厨房出品稳定负责。 5、对那些经常和容易出现生产问题的环节或部门,作为控制的重点,这些重点是不固定的,哪个时期,哪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就把哪个环节作为重点来检查控制,随着重点的转移,逐步杜绝生产质量问题,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向新的标准迈进。 二、中央厨房生产质量管理

1、按照出品类型安排部门生产任务,各部门在厨师长和行政总厨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并对各自的烹调品种负责,严格按照产品规格进行加工,使产品统一标准,保证质量。 2、各部门必须服从领导,按菜谱、菜单和特菜及预订菜肴的切配烹调。上班后加工备足当餐所需各种调味品、半成品和成品,并检查质量是否合格。 3、加工原料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原料的领用、备货、涨发必须认真细致,分档取料要合理化使物尽所用。冰箱仪器摆放整齐、生熟分开,每天进行整理,防止食品变质,发现变质食品不准加工出售,应报厨师长或行政总厨处理。 4、坚持饭菜不合质量不上,不合数量不上,盛器不洁不上,不尊重宗教信仰不上的原则。尤其是花色菜,火功菜认真对待,不任意改变风味特点,严格按顺序和宾客要求掌握出菜时间。 5、严格把好食品卫生关,从进货、领料、烹调制作都严格检查,防止食物污染。严格按操作程序工作,对刀具、案板等用具按规定消毒。 6、为杜绝菜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对厨师进行编号,署名制度,进行跟踪服务,促使厨师在烹制中下足功夫确保产品质量。 7、随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顾客对菜品提出的要求,对菜品进行局部的修整和完善,提高菜品的质量,使菜品色、香、味、型更适合客人的变化。 三、中央厨房产品开拓计划 餐饮经营要善于及时地分析不同层次客人的需求欲望,才能开发出多种多样的适应各种不同层次客人需求的新产品。满足客人需求的产品才能为顾客所接受。 1、厨房与其它部门(营销部、采购部、广告部),紧密联系,随时了解市场信息的需求,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开发。 A、对菜品的营养、质量、原料、器皿的要求进行了解。

餐饮菜品标准化生产要求

餐饮菜品标准化生产要求 厨房出品品质标准化一直是我们中餐厨师梦寐以求的事,因为“烹调是厨房生产技术最强、劳动强度最大、反映要求最快捷的岗位,大多菜肴旺火速成,菜肴的口味有时甚至没有修正调整的机会。而此岗位又是形成和决定菜肴口味、质地、温度的重要环节。” 中餐烹饪千变万化,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出品标准化是我们中餐厨师一直想做而又难以真正做好的事。本文对厨房出品品质标准化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示、借鉴,并欢迎大家对此问题展开讨论。 厨房出品质量的稳定和高品位是所有餐厅经营管理者的共同追求。我国餐饮业在这方面已作了多年的研究,厨房生产的标准化逐渐成为一个共识。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快餐经营就是采用标准食谱、标准作业规程进行生产质量管理的。 这样的餐饮连锁经营可以不用配备有独立创造能力的烹饪技术人员,只在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之后即可胜任食品生产工作,这为餐饮经营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技术开发和人力成本。然而,这种完全的标准化只能适用于品种有限、固定经营的“以不变的产品适应多变的客源市场”的快餐连锁店,在品种繁多、规格各异、变化频繁的中国餐饮市场似乎有些“水土不服”。 虽然中餐很难做到完全标准化,但至少可以做到部分(阶段)标准化,这样对出品质量同样可以起到控制和稳定的作用。具体地讲,以下几

个重要环节可以实行相应的标准化理: 粗加工的部分标准化,目前餐厅的粗加工工作量仍很庞大,蔬菜、水产、肉类、畜禽的择洗、宰杀,刀工处理的工作量十分繁重,因此实行完全的标准化是不现实的。 但实践中,各种原料加工的形状、大小、厚薄等指标也都大相径庭。所以原料加工阶段在不可能实行一料一标准,一菜一标准的前提下,可将烹制同类菜肴的原料归类设置统一的加工规格标准,比如牛柳的厚、薄、长、宽以及浆腌投放调料的比例就包含了黑椒牛柳、蚝油牛柳、干炒牛柳等所有牛柳菜肴的加工标准;鱼香肉丝、虾仁肉丝面、榨菜肉丝汤等菜点所用肉丝就可以统一规定其粗细、长短及选用肉类的标准。 第一、配份进行单个标准化规范配份 主、配料及料头的投放及比例直接影响出品数量和规格,同时,又波及餐饮销售形象和厨房毛利。因此,配份标准化,不可太笼统;而应将所有列入菜单的品种,逐一进行规范,定出每道菜的主料、配料及料头(小料)的用料名称及数量,在平时的餐饮生产经营中,一以贯之,严格掌握,准确执行。 第二、烹调执行分类标准化 烹调是厨房生产技术最强、劳动强度最大、反映要求最快捷的岗位,大多菜肴旺火速成,菜肴的口味有时甚至没有修正调整的机会。而此

某电脑有限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

毕业论文 名硕电脑产品质量管理及控制 研究

名硕电脑产品质量管理及控制研究 摘要: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电子产品市场快速萎缩,加之原材料价格高涨,使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变的更加激烈。企业要想度过危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是目前企业在危机中保持竞争力,永续经营的一种关键途径。 名硕电脑作为一家专业生产电子产品的外资企业,产品质量同样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企业部质量管理的落后,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以及原材料成本的增加,致使公司的产品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对公司的质量管理状况进行论述,对公司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实验分析、问卷调查、考核等多种分析方法深入地调查分析,并运用相关统计技术、工具为改进方案提供数据依据。根据 ISO9000:2000质量管理标准及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制定一系列具体的、针对性的改进方案,以改进公司产品质量管理,达到降低产品质量不合格率的目的。为保障产品质量改进方案的实施以及控制方案实施风险,制定了产品质量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最后对产品改进方案第一阶段初期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论文主要结论是,有效的质量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使产品质量得到提高,而企业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就必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保障。 关键词:产品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

Research to Product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Pegatron corp CO.,LTD Abstract: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which breaked out in 2008 reduced the electronic Products’markets rapidly shrinking,combining with the raw material Prices quickly rising,the survival of the enterprise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so dramatically that the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was becoming more intensity .So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lower the cost are the key means to ensure the companies maintain their competitivenes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urrent crisis. Pegatron corp company as a Professional electronic product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joint ventures ,the product quality same directly impact on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Because of the customers’ improved requirements of the product quality ,the quality management within enterprises was backward,the pressure from the external market,as well as the increase of the raw material costs,the problem of Pegatron corp company,product quality which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that need to be resolved was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this paper,I mainly descirbed the quality management conditions of the Pegatron corp

兽药生产质量检查管理规定

兽药生产质量检查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兽药GMP检查验收活动,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兽药GMP”)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部主管全国兽药GMP检查验收工作。 农业部兽药GMP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兽药GMP办公室”)承担兽药GMP申报资料的受理和审查、组织现场检查验收、兽药GMP 检查员培训与管理及农业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条省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兽药GMP检查验收申报资料审核及企业兽药GMP日常监管工作。 第二章申报与审查 第四条新建、改扩建和复验企业应当提出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复验应当在《兽药GMP证书》有效期满6个月前提交申请。 第五条申请验收企业应当填报《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表》(表1),并按以下要求报送书面及电子文档的申报资料各一份(电子文档 应当包含以下所有资料;书面材料仅需提供《兽药GMP检查验收申请表》及以下第4、5、8、12目资料): (一)新建企业 1.企业概况; 2.企业组织机构图(须注明各部门名称、负责人、职能及相互关系); 3.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简历;专业技术人员及生产、检验、 仓储等工作人员登记表(包括文化程度、学历、职称等),并标明所 在部门及岗位;高、中、初级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情况表;

4.企业周边环境图、总平面布置图、仓储平面布置图、质量检验场所(含检验动物房)平面布置图及仪器设备布置图; 5.生产车间(含生产动物房)概况及工艺布局平面图(包括更衣室、盥洗间、人流和物流通道、气闸等,人流、物流流向及空气洁净级别);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回风、排风平面布置图;工艺设备平面布 置图; 6.生产的关键工序、主要设备、制水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及产品工艺验证情况; 7.检验用计量器具(包括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校验情况; 8.申请验收前6个月内由空气净化检测资质单位出具的洁净室(区)检测报告; 9.生产设备设施、检验仪器设备目录(需注明规格、型号、主要 技术参数); 10.所有兽药GMP文件目录、具体内容及与文件相对应的空白记录、凭证样张; 11.兽药GMP运行情况报告; 12.拟生产兽药类别、剂型及产品目录(每条生产线应当至少选择具有剂型代表性的2个品种作为试生产产品;少于2个品种或者属于 特殊产品及原料药品的,可选择1个品种试生产,每个品种至少试 生产3批); 13.试生产兽药国家标准产品的工艺流程图、主要过程控制点和 控制项目; (二)改扩建和复验企业 除按要求提供上述第1目至第13目资料外,改扩建企业须提供 第14目的书面材料;复验企业须提供资料第14目的书面材料以及第15至第17目的电子材料:

菜品质量管理

菜品质量管理 第一条:菜品质量管理目标 稳定和提高菜品质量,追求顾客满意,为顾客提供安全、卫生、营养、零缺陷的菜品;提高顾客满意度,树立餐饮品牌企业形象。 第二条: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 树立顾客第一,把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树立为顾客服务、对顾客负责的思想。 第三条:质量管理的内容 (一)、验收质量:食品原料(新鲜类、干货类、罐装类、调料类)采购、验收需符合《食品原料验收标准》; (二)加工质量:从原料到半成品、成品加工的全过程,包括:加工规格、制作流程、烹制方法及出品质量要求达到《产品质量标准》; (三)、上菜质量:需按顺序上菜、掌握时间、速度要快且要求保证质量; (四)、感观质量:菜品的色泽、质感、温度、香味、器皿需符合标准要求; (五)、异物:菜品的原料、半成品、成品不允许出现杂物、异物、害虫、飞虫类等; (六)、食品原料保管质量:食品原料需按《食品原料储藏保管办法》要求保管。 第四条:厨师长是菜品质量管理的负责人,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领导厨房员工,认真执行、落实《菜品质量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保证公司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负责厨房各岗位员工的技术指导、质量宣传,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充分调动员工提高菜品质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在原料验收阶段,监督、检查食品原料的质量及验收工作质量,将不合格的食品原料控制在厨房使用之外; (四)、以《质量标准》为依据,督导各生产岗位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加工、烹制,如发现不良品种立即给予控制、纠正,并进行记录;

(五)、在厨房生产工作时间内,厨师长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对菜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随时随地的抽查,并对重点岗位,加强管理,消除质量隐患; (六)、每天遵循《食品原料储藏保管办法》的规定,不定时地抽查各岗位食品原料储藏保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作好记录; (七)、在收尾打烊阶段,遵循《厨房营业结束检查范围》的规定,对厨房各岗位卫生及食品保管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并作好记录; (八)、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公司制订的《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搞好菜品各方面的卫生工作; (九)、对顾客退回有质量问题的菜品,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并做好退菜记录; (十)、组织员工,每周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在大扫除期间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指导各岗位食品原料、半成品的存放、保管,防止污染,注意安全。 第五条:“全员参与”是保证质量管理目标实现的基本要求,基层员工不但是优质产品的创造者,也是产品质量的控制者,应履行以下质量管理职责: (一)、在厨师长的领导下,认真学习执行本办法各项质量职责要求,学习公司下发的各种质量文件; (二)、严格按照各岗位的《质量标准》,进行加工、烹制菜品; (三)、积极参加公司或分店组织、开展的各种质量管理活动; (四)、厨房各岗位员工应对自己加工烹制的产品质量负责,确保为下一流程,提供合格产品; (五)、实行“自检自控”的方法,对上一流程的产品质量严格把关,不合格不接受; (六)、厨房员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严格遵守《厨房卫生管理办法》,逐步增强食品卫生意识; (七)、严格遵循《食品原料保管方法》进行食品原料的储存保管; (八)、工作时态度端正、操作规范、精神集中、心情愉快,杜绝带情绪上班。 第六条:原料验收负责人、冷库保管员对进货原料质量和存放原料质量担负重要责任,应履行以下职责:

公司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公司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推行本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并能提前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并予以迅速处理,来确保及提高产品质量使之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范围? 本细则包括:? 1.质量检验标准;? 2.不合格品的监审;? 3.仪器量规的管理;? 4.制程质量管理;? 5.成品质量管理;?

7.产品质量确认;? 8.质量管理教育培训;? 9.产品质量异常分析及改善。? 各项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 第三条制定质量检验标准的目的? 使检验人员有所依据,了解如何进行检验工作,以确保产品质量。?第四条检验标准的内容:应包括下列各项? (一)适用范围? (二)检验项目? (三)质量基准? (四)检验方法?

(六)取样方法? (七)群体批经过检验后的处置? (八)其它应注意的事项? 第五条检验标准的制定与修正? 1.各项质量标准、检验规范若因①设备更新②技术改进③制程改善④市场需要⑤加工条件变更等因素变化,可以予以修正。? 2.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修订时,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应填立“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设(修)订表”,说明修订原因,并交有关部门会签意见,呈现总经理批示后,始可凭此执行。? 第六条检验标准内容的说明? (一)适用范围:列明适用于何种进料(含加工品)或成品的检验。? (二)检验项目:将实放检验时,应检验的项目,均列出。? (三)质量基准:明确规定各检验项目的质量基准,作为检验时判定的依据,如无法

(四)检验方法:说明在检验各检验项目时,是分别使用何种检验仪器量规或是以官感检查(例如目视)的方式来检验,如某些检验项目须委托其他机构代为检验,亦应注明。? (五)取样方法:抽取样本,必须由群体批中无偏倚地随机抽取,可利用乱数来取样,但群体批各制品无法编号时,则取样时,必须从群体批任何部位平均抽取样本。? (六)群体批经过检验后的处置:? 1.属进料(含加工品)者,则依进料检验规定有关要点办理(合格批,则通知仓储人员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批,则将检验情况通知采购单位,由其依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特采)。? 2.属成品者,则依成质量量管理作业办法有关要点办理(合格批则入库或出贷,不合格批则退回生产单位检修)。? 不合格品的监审办法? 第七条适时处理不合格品,监审其是否能转用或必须报废,使物料能物尽其用,并节省不合格品的管理费用及储存空间。?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0年修订)原料药培训试题及答案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0年修订)》培训试题及答案 姓名:成绩: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施行时间是:(A ) A、2020年7月1日 B、2021年7月1日 C、2020年6月1日 D、2020年5月1日 2、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B )帕斯卡。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和(或)设置监控系统。 A、5 B、10 C、8 D、7 3、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滋生。纯化水可采用循环,注射用水可采用(A ) A、70℃以上保温循环 B、循环 C、100℃以上保温循环 D、70℃保温 4、企业应当对人员健康进行管理,并建立健康档案。直接接触兽药的生产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健康检查,以后(D )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A、每四年 B、每三年 C、每两年 D、每年 5、中间产品应当有明确的标识,应当标明的内容不包括:(B ) A、产品名称或企业内部的产品代码 B、成品有效期 C、数量或重量(如毛重、净重等) D、产品质量状态(必要时,如待验、合格、不合格、已取样)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质量管理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包括:(BCD )

A、确保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记录已经指定人员审核并送交质量管理部门 B、确保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符合工艺规程的要求和质量标准 C、确保所有重大偏差和检验结果超标已经过调查并得到及时处理 D、确保完成各种必要的确认或验证工作,审核和批准确认或验证方案和报告 2、主要生产和检验设备、仪器、衡器均应建立设备档案,内容包括: (ABCD ) A、生产厂家、型号、规格 B、技术参数、说明书、设备图纸 C、备件清单、安装位置及竣工图 D、检修和维修保养内容及记录、验证记录、事故记录 3、原辅料、与兽药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印刷包装材料的接收应当有操作规程,所有到货物料均应当检查,确保与订单一致,并确认供应商已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每次接收均应当有记录,内容包括:(ABCD ) A、交货单和包装容器上所注物料的名称 B、供应商和生产商(如不同)的名称 C、接收后企业指定的批号或流水号 D、检验报告单等合格性证明材料 4、用于兽药生产或检验的设备和仪器,应当有使用和维修、维护记录,使用记录内容包括(ABCD )等。 A、使用情况 B、日期 C、时间 D、所生产及检验的兽药名称、规格和批号 5、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兽药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应当符合要求包括:(ABCD ) A、应当根据兽药的特性、工艺等因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供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的评估报告

厨房操作手册

厨房管理操作手册——厨房生产 第一章理念 (一)质量理念: 出品质量是餐厅的生命。 质量是餐饮行业的形象和声誉。高质量管理是餐厅的超值资产。人才和高质量的工作是最大的利润源泉。品牌是有生命周期的,它可以靠质量管理来维护。 (二)质量管理理念: “无差错”就是完美。 “无差错管理”使考核、控制简单化。常抓不懈,贵在坚持。 第二章编制说明 (一)质量控制对象 厨房生产质量的管理,实质就是对厨房生产流程的控制。 厨房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原料领用、粗加工、细加工、划菜、配菜、烹调、装盘等工序。控制就是对出品质量、产品成本和制作规范在生产流程中的实行情况加以检查督导,随时消除一切生产性误差,从而保证产品一贯的质量标准和优质形象,保证达到预期的生产成本标准,消除一切生产性浪费,保证员工都按照制作规范操作,形成最佳的生产秩序和流程。 控制的手段包括制定控制标准,并用一定的控制方法控制生产过程。 (二)质量控制标准

任何工作,没有标准,就没有规矩,也就难成方圆。如果没有统一的生产流程控制标准,就很难对加工、切配以及烹调等生产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实行调控,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如果没有标准,就会使厨师无章可循,而各行其是,因厨师的经验和技术的差异,以及厨房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等因素,饭菜质量失去稳定性。第二,如果没有标准,将大大限制餐饮管理人员对成本和质量的了解程度,因而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控制标准的形式有:标准菜谱、标量菜谱和生产标准。标准菜谱是以菜谱的形式,列出用料配方,制定制作程序,明确装盘形式和盛器规格,指明菜品的质量标准,告诉该菜品的成本、毛利率和售价。标准菜谱一般为内部使用。 标量菜谱就是在菜谱的菜名下面,分别列出每个菜肴的主料配方和口味特点。标量菜谱由客人使用,使客人感到酒店对菜品质量的负责态度,也起到了让客人监督的作用,同时使厨师对烹制质量引起高度重视。 生产标准是指生产流程的产品制作标准。包括了原料标准、加工标准、切配标准和烹调标准。原料标准在生产环节主要是对原料标准的复核,是对采购部门工作的监督和补救;加工标准主要是规定用料要求、成型规格、质量标准;配菜标准主要是对具体菜肴配制规定用料品种和数量;烹调标准主要是对成菜规定配料比例、调味汁比例、制作规程、盛器规格和装盘形式等。 (三)质量控制方法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体系

XXXXXXX兽药生产企业GMP管理文件 1目的:明确我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使各职能部门、各级行管质量责任明晰。2适用范围:是对确定和达到质量所必须的全部职能和活动的管理。 3责任人:公司各级人员 4正文: 4.1概述: 4.1.1质量管理包括有关质量政策的制定、质量水平或目标的确定;以及在企业内部和 外部有关产品、过程或服务方面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组织的措施。 4.1.2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通过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 4.2主要职责: 4.2.1制定企业质量责任制和质量管理及检验人员的职责。 4.2.2负责组织自检工作。 4.2.3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 4.2.4制修订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内控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制定取样留样观察制 度。 4.2.5制定检验的设备、仪器、试剂、试液、标准品、标准溶液、培养基等使用管理办 法;消毒剂使用管理办法。 4.2.6决定物料、中间产品的使用。 4.2.7审核成品发放前批记录,决定成品发放。 4.2.8审核不合格产品及退回药品的处理程序。 4.2.9对物料、标签、中间产品及成品的取样、检验、留样,制定相应制度、出具检验 报告单等质量凭证;

4.2.10 定期检测洁净区尘埃粒子数和微生物数及各种工艺用水的质量监测。 4.2.11负责评价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稳定性,为确定原料的贮存期、药品有 效期提供数据。 4.2.12负责产品质量指标的统计考核及总结报送工作。 4.2.13负责建立产品质量档案工作。 4.2.14负责组织质量管理、检验人员专业技术及兽药GMP规范的培训考核、总结工作。 4.2.15会同相关部门对主要物料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 4.3权限: 4.3.1对不合格产品有权制止出公司。 4.3.2对不合格原辅材料、包装材料有权制止使用,对不合格中间产品有权制止进入 下道工序,对包装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有权提出返工。 4.3.3对公司出现的质量事故有权提出追查和提出处理意见。 4.3.4有权建议调整质量监督(QA)人员和质量检验(QC)人员。 4.3.5有权决定原辅材料、中间产品投料及成品出库放行。 4.3.6组织机构:质量部直属公司总经理领导,其在组织地位与生产部平行。 4.4质量管理基本原则: 4.4.1质量必须建立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真正因素,并不在检验。影响质 量好坏的真正原因主要在于设计和制造,其中设计质量是先天性的,它决定质 量的等级或要求;而制造则是实现设计质量,是一种符合性质量。 4.4.2质量管理活动必须是有计划、整体的、相互协调的:生产和管理作业专业分工 越细,对协调的要求就越高。“协调”是高级生产管理组织水平上的一项重要管 理工作的标志。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如果没有相互之间良好的、主动的协调, 质量问题就无法解决。 4.4.3质量管理活动的目的在于防止事故:要贯彻预防的原则,重要的是要实行对生 产过程的控制。是将过程控制和最终检查相结合。对尚未和正在生产的药品要 强调预防;而对已经生产出来的药品则强调最终检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 有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 4.4.4质量管理活动必须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必须得到符合规定质量的产品,并重视 各个环节的配合和信息反馈。药品的生产全过程包括原料、包装材料的采购、

厨房生产质量管理手册

厨房生产质量管理手册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厨房生产质量管理手册 第一章理念 第二章编制说明 第三章菜谱标准化管理 第四章厨房岗位责任制 第五章生产流程及质量管理标准 第六章厨房生产质量考核 第七章奖惩(另行规定) 第一章理念 (一)质量理念: 质量是酒店的生命。 质量就是酒店的形象和声誉。 高质量管理是酒店的超值资产。 人才和高质量的工作是酒店的最大利润源泉。 品牌也有生命周期,它靠质量管理来维护。 (二)质量管理理念: “无差错”就是完美。 “无差错管理”使考核、控制简单化。 常抓不懈,贵在坚持。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第二章编制说明 (一)质量控制对象 厨房生产质量的管理,实质就是对厨房生产流程的控制。 厨房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原料领用、粗加工、细加工、划菜、配菜、烹调等工序。 控制就是对生产质量、产品成本和制作规范在生产流程中的实行情况加以检查督导,随时消除一切生产性误差,从而保证产品一贯的质量标准和优质形象,保证达到预期的生产成本标准,消除一切生产性浪费,保证员工都按照制作规范操作,形成最佳的生产秩序和流程。 控制的手段包括制定控制标准,并用一定的控制方法控制生产过程。 (二)质量控制标准 任何工作,没有标准,就没有规矩,也就难成方圆。如果没有统一的生产流程控制标准,就很难对加工、切配以及烹调等生产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实行调控,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如果没有标准,就会使厨师无章可循,而各行其是,因厨师的经验和技术的差异,以及厨房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等因素,饭菜质量失去稳定性。第二,如果没有标准,将大大限制餐饮管理干部对成本和质量的了解程度,因而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控制标准的形式有:标准菜谱、标量菜谱和生产标准。 标准菜谱是以菜谱的形式,列出用料配方,制定制作程序,明确装盘形式和盛器规格,指明菜肴的质量标准,告诉该菜肴的成本、毛利率和售价。标准菜谱一般为内部使用。 标量菜谱就是在菜谱的菜名下面,分别列出每个菜肴的主料配方和口味特点。标量菜谱由客人使用,使客人感到酒店对菜品质量的负责态度,也起到了让客人监督的作用,同时使厨师对烹制质量引起高度重视。 生产标准是指生产流程的产品制作标准。包括了原料标准、加工标准、切配标准和烹调标准。原料标准在生产环节主要是对原料标准的复核,是对采购部门工作的监督和

餐饮部菜品出品管理规定

菜品出品质量与员工管理制度 为稳定和提高菜品质量,为顾客提供安全、卫生、营养的菜品,提高客人满意度,维护和树立酒店良好品牌形象,对餐饮菜品出品质量与员工管理工作如下规定: 一、质量管理的内容 1、验收质量:食品原料(新鲜类、干货类、罐装类、调料类)采购、验收不符合要求的; 2、食品原料保管质量:食品原料末能按要求保管所导致的质量问题; 3、加工质量:从原料到半成品、成品加工的全过程,包括:加工规格、制作流程、烹制方法及出品质量末能达到质量标准; 4、上菜质量:上菜顺序颠倒、时间不当、速度太慢; 5、感观质量:菜品的色泽、质感、温度、香味、器皿不符合标准要求的; 6、异物:菜品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出现杂物、异物、害虫、飞虫类等; 二、质量管理的程序 1、餐饮前台每天实事求是的收集客人对菜品质量的意见或建议,厨师长负责对菜品质量方面的意见进行收集、整理并与员工一起分析、讨论、解决; 2、厨师长要密切与楼面经理沟通,就突出的菜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 3、厨师长是本规定执行监督者,应遵照本规定对产品质量随时进行监督检查,保证酒店菜品质量。 三、质量管理奖惩标准 1、对及时发现和避免菜品质量问题发生的非本岗人员,酌情对当事人给予10—100元的奖励; 2、对《菜品出品质量管理规定》落实执行最好的厨师长给予100元奖励,对落实不到位的厨师长给予100元处罚; 3、厨师长每月进行菜品总结,评选出质量把关最好的员工,给予50元奖励; 4、菜品口味欠佳(如太咸、太淡、凉等),经由经理和厨师长品尝,如确认是操作失误,责任人处罚10元; 5、因份量不足或超出100克的,责任人处罚20元;(具体菜品份量清参照厨房出品成本卡)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1.随着质量管理的发展,全面质量管理和六西格玛管理广泛在世界级的公司推进。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企业和管理者对“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也是管理出来的,唯独不是检查出来的。”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谈到设计的质量控制很多人会想到QFD或者是DFSS,但是又会觉得在实际情况中应用这些方法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条件不成熟。很多负责产品开发的人员感觉到的实际问题却实在需要质量管理方法来支持。在此将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先做阐述,再探讨先进的管理方法在产品设计时应用的先决条件。 我们先将新产品开发分为客户主导开发的新产品和自主研发全新产品(发明创造)。这里重点谈论客户主导的开发,因为这一类开发常见于目前中国的企业。 客户主导的新产品开发,多见于品牌客户与其供应商进行的开发。 这类开发的特点: 1.1类似或着系列的产品已经存在,开发的目的是因为市场变化而做改进(增加新功能,改良缺陷,时尚化改进,或者增加用户端的友好程度)。 1.2将两类或更多功能合并到同一个产品上等。 完全自主研发,发明创造全新的产品。这类开发有如爱迪生做的工作,创造全新产品,改善人类生活。 2.先将产品设计的具体任务看做一个项目管理。 2.1当我们将产品设计的具体任务作为项目管理时我们必定会遇到这样的困难。项目管理比较强调明确的项目开始与结束时间。明确的项目目标也是项目管理的必要因素,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目标争取相应的资源。然而实际的现实是,客户主导的新产品开发,往往客户对最终产品的性能不能有很好的认识,导致需要客户选择后明确的信息迟迟不能确定。项目的时间从而无法很好的控制,又因为客户的选择不同,可能的资源配置或者技术力量无法匹配,导致项目的目标十分不明确。 说到这里,会有专门从事项目管理的仁兄表示不同观点了。在新产品开发的一开始为什么不能和客户谈清所有指标和细节?为什么把所有的压力不推到客户自己身上?我们常见到是品牌客户也许需要去问他的客户或者其他更接近最终使用者的市场人员才能确定,但是他希望我们先动作起来,比如说买原料,配料,人员配备等。这样一来,项目就会变的难以管理。 2.2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品牌客户是否将其明确的品牌经营政策传递给其供应商。比如说,品质达到什么水平,某项具体的性能指标不低于多少,以及清晰新产品开发程序,样品确认细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等。 3.产品试制的质量管理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0)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兽药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兽药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注册要求的兽药。 第三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 第一节原则 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符合兽药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兽药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兽药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销售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兽药符合注册要求。 第五条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不同层次的人员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第六条企业配备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等条件,应当满足质量目标的需要。 第二节质量保证 第七条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同时建立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第八条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 (一)兽药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 (二)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三)管理职责明确; (四)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符合要求; (五)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 (六)确认、验证的实施; (七)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 (八)每批产品经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放行; (九)在贮存、销售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兽药质量的适当措施; (十)按照自检规程,定期检查评估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第九条兽药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制定生产工艺,系统地回顾并证明其可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二)生产工艺及影响产品质量的工艺变更均须经过验证; (三)配备所需的资源,至少包括:

厨房生产质量管理手册

厨房生产质量管理手册 第一章理念 第二章编制说明 第三章菜谱标准化管理 第四章厨房岗位责任制 第五章生产流程及质量管理标准 第六章厨房生产质量考核 第七章奖惩(另行规定) 第一章理念 (一)质量理念: 质量是酒店的生命。 质量就是酒店的形象和声誉。 高质量管理是酒店的超值资产。 人才和高质量的工作是酒店的最大利润源泉。 品牌也有生命周期,它靠质量管理来维护。 (二)质量管理理念: “无差错”就是完美。 “无差错管理”使考核、控制简单化。 常抓不懈,贵在坚持。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第二章编制说明 (一)质量控制对象 厨房生产质量的管理,实质就是对厨房生产流程的控制。 厨房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原料领用、粗加工、细加工、划菜、配菜、烹调等工序。 控制就是对生产质量、产品成本和制作规范在生产流程中的实行情况加以检查督导,随时消除一切生产性误差,从而保证产品一贯的质量标准和优质形象,保证达到预期的生产成本标准,消除一切生产性浪费,保证员工都按照制作规范操作,形成最佳的生产秩序和流程。 控制的手段包括制定控制标准,并用一定的控制方法控制生产过程。 (二)质量控制标准 任何工作,没有标准,就没有规矩,也就难成方圆。如果没有统一的生产流程控制标准,就很难对加工、切配以及烹调等生产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实行调控,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如果没有标准,就会使厨师无章可循,而各行其是,因厨师的经验和技术的差异,以及厨房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等因素,饭菜质量失去稳定性。第二,如果没有标准,将大大限制餐饮管理干部对成本和质量的了解程度,因而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控制标准的形式有:标准菜谱、标量菜谱和生产标准。 标准菜谱是以菜谱的形式,列出用料配方,制定制作程序,明确装盘形式和盛器规格,指明菜肴的质量标准,告诉该菜肴的成本、毛利率和售价。标准菜谱一般为内部使用。 标量菜谱就是在菜谱的菜名下面,分别列出每个菜肴的主料配方和口味特点。标

菜品出品奖罚规定

菜品出品奖罚规定 目的:为了加强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和稳定出品品质,减少退菜与投诉率并激励员工。 一、退菜与投诉处理方案 1. 杂质退菜类如:菜品中出现头发、钢丝球、玻璃、塑料、保鲜膜、竹签、竹刷、沙子、鱼钩、苍蝇、蚊子、蟑螂等(如出现以上杂质类退菜的按菜品售价的成本赔款,出品师傅负责60%,案、荷台各负责20%) 2. 杂质投诉类如:菜品中出现头发、玻璃、牙签、沙子、苍蝇、蚊子、蟑螂等(在表面有 物质造成退菜,由前厅传菜与楼面、厨房各负责33.3%,按成本价赔偿。) 3. 原材料变质变味类: ① 因工作责任心不强,检查不到位,备货过多保管不当,导致原材料变质变味的,由责任人按原材料进价赔偿并处罚金10~50 元。 ② 每天急推菜品不得多于 3 个品种,分量不得超于10 份,按位菜品不得超过50 位, 若 3 天内前厅未将此急推菜品推完导致变味的,由前厅和厨房按原材 料成本价各50%赔偿。 4. 因技术原因操作不当导致退菜者如:菜品过咸,菜品炸糊等,(经厨师长鉴定)按售价 5 折赔偿,由出品师傅一人负责。 5. 因出品问题造成客人免零、免单,责任人按5 折进行赔款(8.8 折

除外)。 6. 因工作中不正确操作造成菜肴打翻,按成本赔偿。 7. 热菜40分钟、凉菜15 分钟没有及时上菜的每次处罚责任人5~10 元,若造成退菜由责 任人按菜品成本价赔偿。(非正常原因除外如:原材料未及时送到,没有下菜单等)网络出现故障造成退菜的由公司承担。 8. 由催菜人员造成重复上菜的由责任人按成本价赔偿,由于忘记下单、上错菜造成退菜的,由前厅责任人按成本价赔偿(已出品)。 9. 海鲜送到厨房15 分钟,特殊海鲜须30分钟(如大巴鱼、澳龙等)如因时间过长、未送到厨房造成退菜的,由海鲜原价赔偿。10. 套餐起菜40 分钟未上,造成退菜由厨房负责。 11. 因前厅工作失误,造成漏单、下错菜(已出品),如能再次出售的菜品,前厅应第一时间退回厨房,以便及时卖出,未及时退回造成损失的,应由前厅责任人按菜品成本价赔偿。 二、工作责任心强提高品质的奖励方案: 1. 客人反应好吃并加份者,售价38 元/份以上者(含38)每道菜奖励10 元,38 元/ 份以下每道菜奖励5 元(出品师傅60%,案、荷台各20%)。 2. 新菜推出当月达到300 份奖励销售额的3%,以后每保持一月奖销售额的 1.5%。 3. 客人意见表表扬者5元/ 次。 4. 如遇不可抗拒因素造成退菜,由公司赔偿。 精品文档

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提升策划方案

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提升策划方案 一、背景分析 ××公司在7月6日至22日进行了投料试生产,在这半个多月的试生产期间,公司依靠一流的生产设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集团派出的专家团队,圆满完成了公司制定的试生产计划,并达到了预计的效果。但是,由于是初次试机生产,不管是在设备联合运行、操作熟练程度,还是在线管理方法方面,均显露出了许多不足。虽大多数问题已被解决,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努力解决,以利公司产品质量提升和生产稳定。例如,在试生产期间,由于车间未考虑设置专门的采样点,加上对新工作岗位的陌生和季节工操作不熟练等因素的影响,以致在质量检测方面出现了技术偏差。又如,由于生产信息传递、把握不及时,生产工艺通知单未能准确到位,以致对生产指导不全面,对质量把控不系统。因此,工艺质检部从工艺改进、质量检测提升及管理创新等方面积极展开探索,持续改进,确保工艺指标和质量检测指标都能有效指导生产,保证公司的产品质量。 二、产品质量管理建议 为科学有序的提升公司产品的质量,使公司在行业内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提升产品质量作为工作的首要来抓,拟提出以下建议: 1. 提高全员的产品质量意识。建议从高校或质量协会聘请教授、专家,对我公司全体员工,特别是与生产相关的职工,进行质

量意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工具、ISO90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等。让公司职工了解质量的重要性,让大家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进行生产。 2. 加强产品质量审核。成立公司层产品质量监督小组,其职责主要是监督产品质量,对产品质量检测手法、产品缺陷等提出改善措施,对不合格的产品严禁流转,对合格的产品全部贴上产品合格证或加盖“合格”印章。 具体文件、措施由责任部门(工艺质检部)拟定,报请公司审定。 3. 控制来料质量。来料包括原烟和生产辅料(主要是包装相关品)。相关责任部门应对生产原(辅)料的质量严格检查,来料质量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产品质量。因此,应从源头上把控来料质量。 4. 保障设备运行稳定。在打叶复烤生产过程中,流量稳定是保证产品质量指标合格的前提。对于新设备、新操作工:首先,我们应对设备加强整改,使设备运行、衔接流畅。其次,大力开展操作技能培训,提升操作工的操作技术和应对突发设备故障、产品质量问题的能力。再次,积极推进6S管理和全员生产维修(TPM),加强设备的点检、维护管理,使设备健康运转。 5. 强化沟通、协调。部门和部门之间的配合、班组与班组之间的衔接、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协调都非常重要。生产与质量是分不开的,设备与工艺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前道工序有责任和义务为后道工序提供合格的产品,后道工序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前道工序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