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技术及课程设计(在线作业)

合集下载

远程安防监控课程设计

远程安防监控课程设计

远程安防监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远程安防监控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2. 学生掌握远程安防监控的关键技术,如视频压缩、图像处理和数据传输。

3. 学生了解远程安防监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及其对社会安全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远程安防监控系统。

2.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相关设备,进行基本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3. 学生具备解决远程安防监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能进行基本的故障排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远程安防监控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认识到远程安防监控对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3. 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养成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远程安防监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初中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事物,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结合实际案例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任务驱动、分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远程安防监控技术。

二、教学内容1. 远程安防监控系统概述- 了解远程安防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 系统组成及其功能,包括前端设备、传输网络、控制中心和用户端。

2. 视频压缩与图像处理技术- 掌握常见视频压缩算法及其特点,如H.264、H.265。

- 学习图像处理基本技术,如图像增强、边缘检测等。

3. 数据传输与网络安全- 了解数据传输的原理,如TCP/IP、UDP等协议。

- 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技术,如加密、认证等。

4. 远程安防监控设备及其应用- 认识常见的监控设备,如摄像头、硬盘录像机等。

监控技术与课程设计

监控技术与课程设计

监控技术与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监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监控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观,认识到监控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技术的兴趣和信心。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首先,学生需要理解监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其次,学生能够掌握监控技术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再次,学生能够运用监控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监控系统,进行视频分析等。

最后,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技术观,认识到监控技术在个人和社会中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监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工作原理。

其次,讲解监控技术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以及如何解决常见问题。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监控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讨论监控技术在个人和社会中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观。

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具体来说,本课程共分为四个模块。

模块一介绍监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模块二讲解监控技术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模块三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监控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模块四讨论监控技术在个人和社会中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选择了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监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其次,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监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再次,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亲身参与监控技术的实际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最后,利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选择了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选择了《监控技术基础》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监控技术应用案例》等参考书。

电脑摄像头监控课程设计

电脑摄像头监控课程设计

电脑摄像头监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脑摄像头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使用电脑摄像头进行监控的基本操作和功能;3. 学生能够了解电脑摄像头在日常生活和特定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设置和调整电脑摄像头的参数;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操作方法进行实时监控和录制视频;3. 学生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设计简单的监控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脑摄像头监控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习动力;2. 学生认识到电脑摄像头监控在保护公共安全、防范犯罪中的重要性;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的意识,增强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电脑摄像头监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善于动手实践,喜欢合作学习。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以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确保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1. 电脑摄像头基础知识:- 摄像头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 摄像头的硬件组成和软件应用。

2. 电脑摄像头操作与功能:- 摄像头的安装与连接;- 摄像头参数设置与调整;- 实时监控与视频录制操作。

3. 电脑摄像头应用案例:- 日常生活应用场景;- 公共安全领域应用;- 创意监控系统设计。

4. 教学大纲与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摄像头基础知识学习;- 第二课时:摄像头操作与功能实践;- 第三课时:应用案例分析与创意设计。

教材关联章节:- 《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三章:图像与视频采集;- 《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六章:安全防范技术。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实践操作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电脑摄像头监控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监控技术及其课程设计

监控技术及其课程设计

监控技术及其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监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监控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监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应用领域;掌握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法;理解监控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监控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独立设计和实施简单的监控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监控技术的正确态度,认识到监控技术在保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利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监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应用领域。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3. 监控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如安防、交通、医疗等;4. 监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结合生动的案例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监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和分析监控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和相关参考书,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监控技术知识;2. 多媒体资料,如PPT、视频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监控技术;3. 实验设备,如监控摄像头、录像机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监控技术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 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 作业:布置相关的监控技术案例分析或实践操作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考试:设计全面的考试内容,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评估学生对监控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监控摄像头课程设计

监控摄像头课程设计

监控摄像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监控摄像头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了解监控摄像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能够分析其作用。

3. 学生掌握监控摄像头安装、调试及维护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监控摄像头的选型、安装及调试。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监控摄像头的日常维护及故障排查。

3. 学生能够运用监控摄像头进行简单的信息采集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监控摄像头相关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认识到监控摄像头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监控摄像头的基础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课程内容以实用、易懂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监控摄像头概述- 了解监控摄像头的发展历程、分类及应用场景。

- 学习监控摄像头的基本工作原理。

2. 监控摄像头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分析监控摄像头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镜头、传感器、处理器等。

- 掌握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 监控摄像头的选型与安装- 学习监控摄像头的选型原则,如分辨率、帧率、镜头类型等。

- 掌握监控摄像头的安装位置选择、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4. 监控摄像头的调试与维护- 学习监控摄像头的调试方法,如焦距调整、白平衡校正等。

- 掌握监控摄像头的日常维护及故障排查方法。

5. 监控摄像头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分析监控摄像头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案例,如交通监控、商场监控等。

- 探讨监控摄像头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课时:监控摄像头概述、工作原理及分类。

第3-4课时:监控摄像头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小型监控摄像头课程设计

小型监控摄像头课程设计

小型监控摄像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小型监控摄像头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监控摄像头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学生能够了解监控摄像头在保护公共安全、预防犯罪等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监控摄像头的组装和调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特定场景设计合适的监控方案。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监控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监控摄像头及相关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监控技术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监控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组装调试及应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对监控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在使用监控技术时遵循法律法规,尊重他人隐私。

二、教学内容1. 监控摄像头的基本原理:介绍监控摄像头的工作原理、成像原理,以及其在安防领域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监控摄像头的工作原理及分类”2. 监控摄像头的组成与功能:详细讲解监控摄像头的主要组成部分,如镜头、传感器、处理器等,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 教材章节:第三章“监控摄像头的结构与功能”3. 监控摄像头的组装与调试:指导学生动手组装监控摄像头,并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 教材章节:第四章“监控摄像头的安装与调试”4. 监控方案设计:根据不同场景需求,设计合适的监控方案,包括摄像头布局、图像处理与分析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监控方案的设计与应用”5. 图像处理与分析:介绍监控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处理与分析方法,如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等。

- 教材章节:第六章“监控图像的处理与分析”6. 监控摄像头在公共安全中的应用:分析监控摄像头在预防犯罪、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实际案例。

监控技术课程设计(在线作业)

监控技术课程设计(在线作业)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8.循环冗余码CRC校验是对()进行校验。
(A)数据块
(B)数字位
(C)字符
(D)信息字
你选择的答案: 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9.可用率90%、95%的子系统并联后,总的可用率为()
(A)99%
(B)97.5%
(C)99.5%
(D)92.5%
你选择的答案: 未选择[错误]
端按发来的命令而工作,没有命令,远动装置就处于静止状态。
你选择的答案: 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3.问答传送方式是以厂、站端的远动装置为主,周期性采集数据, 并且以周期性地循环的方式向调度端发送数据。
你选择的答案: 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考:
第三次作业详情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
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
(A)66
(B)660
(C)33
(D) 330
你选择的答案: 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2.我国循环式运动规约中规定的循环码是()
(A)(7,4)循环码
(B)方阵码
(C)(7,3)循环码
(D)(48,40)循环码
(C)NAS
(D)SCADA
你选择的答案: 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4.SCADA系统,即()
(A)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
(B)事故分析系统
(C)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的课程设计

视频监控系统的课程设计

视频监控系统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2. 学生掌握视频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的相关技术。

3. 学生了解视频监控系统在安防领域的意义和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视频监控系统。

2. 学生掌握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操作和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视频监控系统及其在安防领域应用的兴趣和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视频监控系统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

2. 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介绍摄像头、传输设备、存储设备、控制设备等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视频监控系统的原理:讲解视频采集、编码、传输、解码、显示等关键技术。

4.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分析不同场景下的监控系统设计方法,如校园、商场、社区等。

5. 视频监控设备安装与调试:学习摄像头安装位置选择、角度调整,传输线路布置,设备调试方法等。

6. 视频监控软件操作:教授常用视频监控软件的使用方法,如录像、回放、检索、备份等。

7. 视频监控系统维护与管理:介绍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遥控
(C)遥调
(D)遥信
正确答案:A B C
解答参考: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共1道小题)
13.远动信息按传送方式可分为循环传送方式和问答传送方式两类。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第二次作业详情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9.可用率90%、95%的子系统并联后,总的可用率为()
(A)99%
(B) 97.5%
(C) 99.5%
(D) 92.5%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共4道小题)
10.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向下与应用层相连,向上与网络层连接。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划分为()[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应用层
(B)网络层
(C)间隔层
(D)站控层
正确答案:B C D
解答参考:
6.按信息的传递方向与时间关系,信道可分为()[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全双工信道
(B)半双工信道
(C)单工信道
(D)有线信道
正确答案:A B C
解答参考:
(B)十进制的数字量
(C)八进制的数字量
(D)十六进制的数字量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2.计算机中满码值是2047,某电流遥测量的最大实际值是600A,现在计算机收到该点计算机码为500,其该电流实际值是()。
(A)600/2047A
(B)500A
(C)(500/600)*2047A
(D)(500/2047)*600A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12.事故追忆又称SOE,表示事件的站内、站间顺序的分辨率。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3.电力系统的设备状态一般划分为运行、热备用、冷备用和检修四种状态。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3.异步通信方式的特点之一是( )
(A)设备复杂
(B)设备简单
(C)传输效率高
(D)时钟要求高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4.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数据传输方式中数据采样方式应属于( )
(A)规约特性
(B)机械特性
(C)电气特性
(D)电信号特性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二、不定项选择题(有不定个选项正确,共2道小题)
(C) SCADA系统
(D)主机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2.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量测量主要来自( )
(A)调度人员
(B)值班人员
(C) SCADA系统
(D)主机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3.()是能量管理系统的主站系统的基础,必须保证运行的稳定可靠。
(A)AGC
(B)DTS
(C)NASΒιβλιοθήκη (D)SCADA正确答案:D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第三次作业详情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3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4道小题)
1.A/D模数转换装置是把采集的模拟量转换成()
(A)二进制的数字量
(A)循环式规约
(B)问答式规约
(C)网络式规约
(D)包含前两者的意义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7.Poling规约的意义是()
(A)循环式规约
(B)问答式规约
(C)网络式规约
(D)包含前两者的意义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二、不定项选择题(有不定个选项正确,共5道小题)
8.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有()[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10.现阶段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分散分布式结构模式在高压变电所应用更为合适;分散式结构集中式组屏模式在中低压变电所应用最多。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11.分布式结构集中组屏式综合自动化系统在中低压变电所应用最多,它具有分布式结构的全部优点,系统便于扩充、维护,某个环节故障不影响其他部件的正常运行。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共7道小题)
7.远动装置主机板是远动装置的核心,对遥测板A/D转换数据进行处理,并把它存人内存。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8.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模式有集中式、分布分散式、分布式结构集中组屏三种类型。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9.从某中角度上可以说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由计算机继电保护和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课程学习
《监控技术及课程设计》
第一次作业详情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7道小题)
1.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量测量主要来自
(A)调度人员
(B)值班人员
(D)检出全部奇数位错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7.某数据通信装置采用奇校验,接收到的二进制信息码为11100101,校验码为1,接收的信息()。
(A)无错码
(B)可纠错
(C)有错码
(D)不确定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8.循环冗余码CRC校验是对()进行校验。
(A)数据块
(B)数字位
(C)字符
(D)信息字
(B)方阵码
(C) (7,3)循环码
(D)(48,40)循环码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3.(15,7)循环码的全部许用码组有( )
(A)256个
(B) 129个
(C) 127个
(D) 128个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4.为确保数据传输中的正确性,需要对传输信息进行校验纠错,但()不是纠错编码。
(A)BCH码
解答参考:
4.SCADA系统,即()
(A)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
(B)事故分析系统
(C)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
(D)安全分析系统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5.EMS 的全称是( )
(A)能量管理系统
(B)事故分析系统
(C)配网管理系统
(D)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6.CDT规约的意义是()。
(A)返送校核信息
(B)时间顺序记录
(C)隔离开关分、合状态
(D)断路器分、合状态
正确答案:C D
解答参考:
11.以下()是上行信息[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返校信息
(B)遥控
(C)遥调
(D)遥信
(E)遥测
正确答案:A D E
解答参考:
12.以下()是下行信息[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对时报文
(B) BCD码
(C)奇偶校验码
(D) CRC码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5.通信双方对话时应遵循的一系列约定,称为()。
(A)定义
(B)规约
(C)约定
(D)格式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6.具有偶监督作用,do=4的循环码,充分利用纠错、检错能力时可()。
(A)纠正2 位错
(B)纠正1 位、检出3 位错
(C)纠正1位、检出2位错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9道小题)
1.如一开关的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000/5,现测得二次电流为3.3A,则一次电流值为()
(A)66
(B) 660
(C) 33
(D) 330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2.我国循环式运动规约中规定的循环码是( )
(A)(7,4)循环码
(A)视频量
(B)数字量
(C)模拟量
(D)状态量
正确答案:B C D
解答参考:
9.主站系统能正确接收远动信息,必须使主站与厂站端的()一致[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系统软件
(B)通道速率
(C)通信规约
(D)设备型号
正确答案:B C
解答参考:
10.下列()信息属于遥信信息[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11.MTBF是指最大故障间隔时间。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2.循环传送方式是以调度为主,由调度发出查询命令,厂、站(所)端按发来的命令而工作,没有命令,远动装置就处于静止状态。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3.问答传送方式是以厂、站端的远动装置为主,周期性采集数据,并且以周期性地循环的方式向调度端发送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