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数控加工课程教学大纲
《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大纲.doc

《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中专)模具制造技术学制:初屮毕业生、3年学时数:80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主要任务是为模具制造业培养高素质的数控加工人员;培养学生应用现代制造技术、适应现代高效率生产的能力和专业素质,为进一步学习数控加工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木课稈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数控加工基础知识及相关技能,了解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木概念,了解数控加工的原理;具备正确编制数控加丁程序的能力,具备应用数控加工机床加工模具零件的初步技能,并注意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徳教育。
(-)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木概念。
2.基木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木知识。
3.初步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铳床、加工屮心、数控线切割机床的用途、组成和工作原理。
4.了解白动编程的基本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数控车床的编稈方法。
2.初步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技能。
3.初步掌握数控铳床的编程方法。
4.初步掌握数控铳床的操作技能。
5.初步掌握加工屮心的编稈方法。
6.了解白动编程方法。
三、学时分配建议课程内容学时数合计讲授实验与实训模块一:数控加工概述66模块二: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1082模块三:数控车床与编程20146模块四:数控铳床与编程2()146模块五:加工中心与编程1046模块六:数控线切割和电火花加工1046机动4总计805026四、教学内容及要求基本模块模块一数控加工概述教学要求1.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木工作原理、结构和分类。
2.了解数控加工的插补原理、CNC系统和数控加工的发展。
模块二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教学要求1.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的坐标系、程序结构、最小输入增量与最小命令增量、进给速度、小数点输入。
2.了解准备功能指令、辅助功能指令、程序编制的工艺处理。
3.了解现代数控机床的功能。
模块三数控车床与编程教学要求1.了解数控车床的用途与组成、主要技术参数、传动系统。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教案第20次课-21次课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教案第20次课-21次课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教案第 20 次课- 21 次课第二十次课授课提纲三、加工中心的工步设计设计加工中心机床的加工工艺实际就是设计各表面的加工工步。
在设计加工中心工步时,主要从精度和效率两方面考虑。
主要有以下方面。
(1)同一加工表面按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次序完成,或全部加工表面按先粗加工,然后半精加工、精加工分开进行。
(2)对于既要铣面又要镗孔的零件,如各种发动机箱体,可以先铣面后镗孔。
(3)相同工位集中加工,应尽量按就近位置加工,以缩短刀具移动距离,减少空运行时间。
(4)按所用刀具划分工步。
(5)当加工工件批量较大而工序又不太长时,可在工作台上一次装夹多个工件同时加工,以减少换刀次数。
(6)考虑到加工中存在着重复定位误差,对于同轴度要求很高的孔系,就不能采取原则(4),应该在一次定位后,通过顺序连续换刀,顺序连续加工完该同轴孔系的全部孔后,再加工其它坐标位置孔,以提高孔系同轴度。
(7)在一次定位装夹中,尽可能完成所有能够加工的表面。
四、工件的定位与装夹(一)加工中心定位基准的选择加工中心定位基准的选择,主要有以下方面:(1)尽量选择零件上的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2)一次装夹就能够完成全部关键精度部位的加工。
(3)当在加工中心上既加工基准又完成各工位的加工时,其定位基准的选择需考虑完成尽可能多的加工内容。
(4)当零件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难以重合时,应认真分析装配图纸,确定该零件设计基准的设计功能,通过尺寸链的计算,严格规定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间的公差范围,确保加工精度。
(二)加工中心夹具的选择和使用加工中心夹具的选择和使用,主要有以下方面:(1)根据加工中心机床特点和加工需要,目前常用的夹具类型有专用夹具、组合夹具、可调夹具、成组夹具以及工件统一基准定位装夹系统。
(2)加工中心的高柔性要求其夹具比普通机床结构更紧凑、简单,夹紧动作更迅速、准确,尽量减少辅助时间,操作更方便、省力、安全,而且要保证足够的刚性,能灵活多变。
《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数控加工技术》(单元教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一门以实训教学为主的课程。
其教学目的是:1. 熟悉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熟练掌握待加工零件的装夹、定位、加工路线设置及加工参数调校等实际操作工艺。
3. 熟练掌握阶梯轴、成型面、螺纹等车削零件和平面轮廓、槽形、钻、镗孔等类型铣削零件的手工编程技术以及曲面零件的自动编程技术。
能分析判断并解决加工程序中所出现的错误。
4. 熟练操作数控车、数控铣床、并能加工出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
5. 能初步使用加工中心机床,了解刀库及其设置,了解加工中心的加工过程与特点。
6. 具有对零件加工质量的初步控制和分析、处理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能在 5周内完成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的基本编程训练以及典型零件的实际加工训练;掌握自动编程的方法,能熟练操作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完成指定的实训内容、填写实训报告、加工工艺卡片等工艺文件。
三、课程教学适用的专业与年级适用的专业:高职数控、模具等机械类各专业适用的年级:二 ~三年级四、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课程总学时 140(5周),其中理论讲授34学时,本课程所修学分占 5 学分,其具体安排可参见下表: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学习时要求学生已进行过机加工基本实训、制图与 CAD等课程的学习,在具备一定的CAD绘图基础、切削加工的基础后才能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以实训教学为主, 但必要的理论讲授是不可缺少的。
六、实训场地、材料及仪器设备的准备工作本课程实训在现代制造技术中心和CADCAM计算机机房进行。
实训设备: CJK6032数控车床、CK616I数控车床、长城数控车、T6数控车床等ZJK7532A-1数控铣床、XD-40 数控铣床等XH713A立式加工中心、TH6350 卧式加工中心LV-800、V-60立式加工中心、CH6145A车削中心等计算机(自动编程训练用)实训材料: 120X100X20 板料、φ40X200圆形棒料若干实训前必须保证机床状况良好,并检查冷却与润滑液面状况,保证实训能顺利进行七、课程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及方式教学内容简介1.实训动员,安技教育,制定计划1)实训动员:明确实训目的与任务要求,端正实训态度,宣布实训纪律、制度、计划。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大纲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任务本课程任务如下:1.使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的基础知识;2.使学生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编程技术;3.使学生掌握电火花和线切割成形加工;4.使学生掌握自动编程及模具数控加工知识;能力目标:1.使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的基础知识;2.使学生能够编制简单的数控加工程序3.使学生能掌握电火花和线切割的加工原理及设备,并可以进行简单的线切割机床编程4.使学生能够利用CAXA软件进行自动编程;思想教育目标:1.初步具备辨证思维能力;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二、课时分配三、课程内容课题一:数控加工概述(讲授10学时)1.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2.数控机床的组成3.数控机床的分类4.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课题二:数控编程的基本知识(讲授10学时)1.程序编制的一般步骤2.数控编程方法3.程序编制中的指令代码课题三:数控车床及其编程(讲授16学时)1.数控车床介绍2.数控车床编程基础3.数控车床基本编程功能指令4.数控车床编程实例5.数控车床的操作课题四:数控铣床及其编程(讲授14学时)1.数控铣床的组成部分及主要参数2.数控铣床及其工艺装备3.数控铣床各类参考点及坐标系的定义4.数控铣床编程实例5.数控铣床加工实例课题五:加工中心及其编程(讲授10学时)1.加工中心2.加工中心编程实例课题六:电火花和线切割成形加工(讲授16学时)1.电火花加工的特点2.电火花加工原理及设备3.线切割加工设备及原理4.线切割编程5.公差编程的尺寸计算与间隙补偿量6.线切割机床的操作实例课题七:自动加工(讲授8学时)1.自动编程简述2.语言输入方式自动编程3.图形输入方式自动编程课题八:模具数控加工实例(讲授8学时)1.塑料瓶吹塑模的加工2.电话机手柄模的加工四、大纲说明1.本课程是以达到《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的基本要求,使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获得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具有的职业技能。
模具CADCAM教学大纲

《模具CAD/CAM》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模具CAD/CAM课程性质:专业课学分:总学时:54实习学时:实验学时:适用专业:模具选修课程:数控加工工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为机械(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在学习过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以及UG CAD等课程之后开设。
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机械CAM的基本概念和涉及内容,掌握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平面铣、型腔铣、固定轴曲面轮廓铣以及点位加工的编程方法。
要求学生具备对各种零件,特别是对复杂模具零件进行数控编程及加工的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使用UG CAM对典型零件进行数控编程,并在加工中心上完成加工,。
前导课程: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以及UG CAD等。
后续课程:模具设计、模具CAD/CAM实训等。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教学方法1.各部分的学时安排可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调整;2.各部分实践项目(Practice Projects )难易及数量可由任课教师自定,但应保证让学生熟练掌握其基本内容;3.综合练习(Comprehensive Exercises)题目可由任课老师自定,但难度应较高,要能体现最平面铣、型腔铣及固定轴曲面轮廓铣三种铣削方式的应用;4.在课程结束之前安排一次实际加工训练,要求每个学生自己独立一个较复杂零件的编程,并在加工中心上完成其加工。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50%,实际编程及加工20%。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华大学出版的各种UG NX CAM原著译本教材;2.UG/NX计算机辅助自学教程CAST;3.UG /NX用户手册或HELP文件;执笔人:审定人:。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教案第0 次 课- 次 课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教案第0次课-第1次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模具数控加工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范围。
2.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
3.熟悉数控机床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模具数控加工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范围。
2.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
3.数控机床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模具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模具数控加工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讲解:详细讲解模具数控加工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范围,让学生了解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情况。
3.演示:通过演示数控机床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机床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4.讲解:讲解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技巧。
5.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控编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数控加工技术的概念、特点、应用范围、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2.演示法:展示数控机床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机床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3.练习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控编程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分组进行数控编程练习的成果,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教材: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教材。
2.课件:讲解PPT课件。
3.数控机床:用于演示和练习操作。
4.编程软件:用于学生练习编程。
七、教学时间第0次课:1课时第1次课:2课时八、教学步骤第0次课:1.导入:展示模具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兴趣。
2.讲解:讲解模具数控加工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范围。
第1次课:1.讲解:讲解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
2.演示:展示数控机床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机床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全面解读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教案第16次课17次课课程大纲

全面解读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教案第16次课17次课课程大纲。
为了更好地培养模具数控加工技术人才,让学生了解该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应用,第16次课-17次课课程大纲就应运而生。
下面我们来全面解读这份课程大纲。
第16次课1.数控加工中的重点形式特征与拉伸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数控加工中的重点形式特征和拉伸问题。
首先解释了形式特征的概念,指特定的结构特征或装配方式,随后讲解了形式特征与制造工艺之间的关系。
然后介绍了数控加工中的拉伸问题,分析了拉伸的特点,以及对制造精度和切削效果的影。
详细介绍了数控加工中的拉伸解决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拉伸问题的了解。
2.数控机床的运动规律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数控机床的运动规律,包括数控机床的直线运动和圆弧运动。
首先讲解了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方式,以及直线运动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随后分析了圆弧运动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以实际案例演示了数控机床的圆弧插补和直线插补,给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运动规律应用案例。
3.数控加工工艺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数控加工工艺的应用,包括成形工艺、切削工艺、加工和测量的一体化技术等。
首先解释了成形工艺和切削工艺的概念和区别,随后介绍了成形加工和切削加工的具体过程。
介绍了数控加工中的自动化技术和一体化技术,加深了学生对数控加工工艺的了解。
第17次课1.常见模具加工零件的加工工艺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常见模具加工零件的加工工艺,包括外形零件、内形零件和开口零件。
首先解释了这些零件加工的概念和特点,然后详细讲解了加工过程和注意事项。
用实际案例演示了各种零件的加工过程,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模具加工的实践操作。
2.模具加工中刀具的选择和使用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讲解模具加工中刀具的选择和使用,包括选用刀具的原则、刀具的参数和刀具的选择技巧。
首先介绍了模具制造中刀具的种类和特点,然后分析了选用刀具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分享了从刀具质量、使用寿命、切削性能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刀具的技巧,帮助学生更科学、合理地选择刀具。
模具cadcam教学大纲

模具cadcam教学大纲模具CAD/CAM教学大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CAD/CAM技术的应用也日益重要。
为了培养具备模具CAD/CAM技术能力的人才,制定一份完整的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可以介绍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背景和重要性。
可以提到模具CAD/CAM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它对提高模具设计与制造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明确课程的目标。
比如,培养学生掌握模具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任务。
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应用CAD/CAM技术解决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难题。
三、课程内容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详细列出课程的内容。
可以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深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模具CAD基础知识- 模具CAD软件的介绍和使用- 模具CAD的基本操作技巧- 模具CAD的图形绘制和编辑- 模具CAD的三维建模和装配2. 模具CAM基础知识- 模具CAM软件的介绍和使用- 模具CAM的基本操作技巧- 模具CAM的刀具路径规划和优化- 模具CAM的加工参数设置和仿真3. 模具CAD/CAM的应用案例- 模具CAD/CAM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案例介绍- 模具CAD/CAM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案例介绍- 模具CAD/CAM在模具修复和改进中的应用案例介绍四、教学方法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介绍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模具CAD/CAM技术能力。
同时,可以引入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介绍教学评价的方法。
可以采用考试、作业、实验报告、项目评估等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数控加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模具数控加工课程代码:MPRC3017
英文名称:CNC Machining of Moulds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学时:2学分/54学时
开课学期:第7学期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朱伟珍
大纲执笔人:朱伟珍大纲审核人:杨宏兵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模具数控加工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针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主要讲授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模具数控加工工艺基础;数控加工编程基础,培养学生对典型的数控铣床、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编程的能力。
教学目标:本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控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模具数控加工工艺基础、数控加工编程基础、模具数控加工编程实例、CAD/CAM系统应用基础。
通过相关功能模块的理论讲授和实验训练,使学生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一般数控机床的分类法;了解数控机床的主要性能和典型的数控机床的结构;掌握数控机床加工和编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数控常用的数值处理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数控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1学时)
1.1 数控加工简介
1.2 数控加工的特点
1.3 数控加工的适用范围
1.4 数控机床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
1.5 模具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6 超精密加工技术和超高速加工技术在模具加工中应用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数控加工的特点、适用范围;
2) 掌握模具零件加工的特点、数控加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 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
2.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3学时)
2.1 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2 数控机床的分类
2.3 计算机数控系统
2.4 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
2.5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部分,熟悉数控机床的工作过程;
2) 熟悉数控机床的分类方法;
3) 了解计算机数控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熟悉CNC系统的主要功能;
4) 掌握伺服系统的技术要求及控制方式,熟悉伺服驱动部件及检测装置;
5) 了解数控机床的结构要求和特点,熟悉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及进给传动系
统,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结构特点。
3.模具数控加工工艺基础(7学时)
3.1 模具数控加工工艺特点
3.2 模具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3.3 数控机床、刀具和夹具的选择与使用
3.4 走刀路线与加工参数
3.5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数控加工工艺概念及其特点;
2) 掌握零件图工艺分析步骤,掌握工序、工步的设计方法,掌握零件数控加工
与普通加工工序的划分原则。
3) 掌握数控机床的选用及曲面加工与坐标轴数的选择原则,熟悉数控刀具的选
择、夹具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4)掌握确定走刀路线的原则,熟悉加工参数的选择;
5) 了解数控加工工艺文件内容。
4.数控加工编程基础(7学时)
4.1 编程概述
4.2 数控程序指令代码及格式
4.3 数控车床编程基础
4.4 数控铣床编程基础
4.5 加工中心编程基础
4.6 程序编制中的数值计算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数控编程的方式,熟悉手工编程的主要步骤和内容;
2) 掌握ISO指令代码及格式,掌握程序结构与格式;
3) 熟悉数控车床的坐标系统,掌握数控车床程序编制的方法;
4) 熟悉数控铣床的坐标系统,掌握数控铣床程序编制的方法;
5) 了解加工中心的编程特点,掌握加工中心的编程方法;
6) 掌握程序编制中的数值计算方法。
5. 实验:模具数控加工编程实例(18学时)
5.1 数控车床编程实例
5.2 数控铣床编程实例
5.3 加工中心编程实例
目标及要求:
1) 掌握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凸模类、带内孔、轴套类零件的编程方法;
2) 掌握在数控铣床上加工平面结构的凸模零件、型腔类凹模零件的编程方法;
3) 掌握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型腔类字模零件、凸轮零件编程方法。
6.实验:CAD/CAM系统应用基础(18学时)
6.1 MasterCAM应用基础
6.2 UG应用基础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MasterCAM绘图软件及编程步骤;
2) 了解UG软件界面,熟悉UG编程步骤,掌握UG编程实例。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式上,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课堂讲授和演示、课堂讨论、课堂练习、发现学习法和自学指导法,通过引入问题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提高课堂的积极性。
在目前的实验教学条件基础上,及时采用实验练习法,强化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以模具制造的数控加工技术为主要内容,分数控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模具数控加工工艺基础、数控加工编程基础、模具数控加工编程实例、CAD/CAM系统应用基础等6个模块,各知识模块相互关联。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开卷笔试,平时测验及作业,实验报告
成绩评定方式:笔试成绩50%,平时成绩20%,实验报告30%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贾慈力.模具数控加工技术[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参考书目:
[1]蒋建强.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M].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范钦武.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蒋建强. 模具数控制造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李发致. 模具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王敏杰,宋满仓. 模具制造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