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物科学专业综合课及技能考试大纲
2022年专升本专业综合课考试科目和技能考核要点一览表

序号
专业类
专业(群)
专业综合课科目
技能考核要点
公共课数学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政)必选
对应本科专业
1
农业畜牧类
畜牧兽医专业
畜禽繁育
1.动物饲料调制技术。2.猪生产与管理技术。
思政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2
禽生产
3
猪生产
4
动物医学专业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29
网络数据库管理
30
软件测试技术
31
计算机应用技术
图形与图像处理
1.数据库技术。2.程序设计。
32
C语言程序设计
33
网页制作
34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1.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2.应用文档编辑和数据处理。
35
计算机网络
36
网页制作技术
37
土建类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
房屋建筑构造
1.施工图识读基本知识。施工图的作用,施工图分类,图纸编排,常用制图标准,施工图识读方法与技巧。2.建筑施工图识读。建筑设计总说明识读,建筑总平面图识读,建筑各层平面图识读,建筑立面图识读,建筑剖面图识读,建筑详图识读。3.结构施工图识读。结构设计总说明的识读,基础结构图的识读,结构平面图的识构件节点详图的识读。4.施工图的自审。建筑和结构施工图综合自审。5.能熟练地运用与施工图纸相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和图集,掌握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法制规则。
数学
土木工程
38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
39
地基与基础
40
医药卫生类
护理专业(群)
护理学基础
山西农业大学810兽医专业只综合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科目代码:810
科目名称:兽医专业知识综合
Ⅰ考试性质
《兽医专业知识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所需要的兽医专业知识,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动物医学相关专业较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认识动物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动物疾病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
2.填空题
3.选择题
164。
河北农大自考动物医学专业考试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河北农大自考动物医学专业考试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该自考动物医学专业考试的背景和目的。
自考动物医学专业考试是河北农业大学开设的一个重要考试,针对希望从事动物医学方向工作的学生或从业人员。
动物医学是一门有关动物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的学科,涉及动物医学基础理论、动物疾病学、兽医临床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该考试旨在对学生或从业人员的动物医学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以便更好地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动物医学人才。
通过该考试,学生或从业人员可以获得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竞争力。
本文将围绕考试内容和考试准备两个方面,为考生提供有关该考试的具体信息和准备方法。
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内容,全面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和考点,以及合理安排考试准备时间和方法,提高考试的顺利通过率。
通过本文的阅读,考生将会对河北农大自考动物医学专业考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考试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掌握考试准备的方法和技巧。
希望本文能够对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有所帮助,为他们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和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进行介绍和说明。
在"文章结构"这个小节中,可以简单描述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和主题。
具体可以如下编写: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介绍河北农大自考动物医学专业考试书的背景和意义,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明确文章的目的和目标。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考试内容和考试准备。
- 考试内容部分将详细阐述河北农大自考动物医学专业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包括各个考试科目的知识点、题型和答题要求等内容。
同时,还将重点介绍一些考试重点和难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相应的考试知识。
- 考试准备部分将介绍一些备考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选择适合的学习材料和资源,以及高效的复习和记忆方法等。
动物科学专业综合课及技能考试大纲

动物科学专业综合课及技能考试大纲专业综合课满分200分职业技能测试满分100分第一部分《植物学》(占专业综合课总分40%)一、课程内容: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植物细胞,植物组织,种子和幼苗,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二、课程考核的基本内容:绪论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植物学发展简史:植物细胞本章重点和难点: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生物学意义。
植物细胞的发现和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㈠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㈡原生质及其理化性质㈢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原生质体①胞基质②细胞器③细胞核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植物细胞的繁殖㈠有丝分裂㈡无丝分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植物组织本章重点和难点:掌握植物组织的类型,理解植物组织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植物组织的概念植物组织的类型㈠分生组织㈡成熟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
㈢维管束、维管组织和维管系统种子和幼苗本章重点:种子的结构和幼苗的类型。
种子的结构㈠种皮㈡胚㈢胚乳种子的类型㈠有胚乳种子㈡无胚乳种子种子的萌发㈠种子萌发的条件㈡种子萌发的过程幼苗的类型㈠子叶出土的幼苗㈡子叶留土的幼苗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本章重点和难点:根、茎、叶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根㈠根的生理功能㈡根的发生和根系的类型㈢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和分布㈣根尖的分区及其生长动态㈤根的结构根的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结构㈥侧根的形成㈦根瘤和菌根茎㈠茎的生理功能㈡茎的基本形态㈢芽的基本结构与类型㈣茎的分枝㈤禾本科植物的分蘖㈥茎尖分区及其生长动态㈦茎的结构1.茎的初生结构2.茎的次生结构叶㈠叶的主要生理功能㈡叶的基本形态㈢叶的发生和生长㈣叶的解剖结构㈤离层的形成与落叶现象根、茎、叶之间维管系统的联系㈠根与茎维管系统的联系㈡茎与叶维管系统的联系营养器官的变态㈠根的变态㈢叶的变态㈣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本章重点和难点:花药、胚珠及胚囊的结构和发育;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生物学意义;双受精的过程、意义;胚和胚乳的发育;被子植物生活史。
实验动物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评价考试大纲

非正常环境参数的报告程序
物品贮存(饲料、垫料、设备)
物品贮存(饲料、垫料、设备)
物品贮存(饲料、垫料、设备)
废物处理(程序、规则、文件)
废物处理(程序、规则、文件)
废物处理(程序、规则、文件)
安保(安全系统、警示、反应、报告)
安保(安全系统、警示、反应、报告)
安保(安全系统、警示、反应、报告)
循环政策(笼具循环)
动物个体识别技术与方法 治疗技术(常用药物、用药方法,安死术) 基本实验技术 研究方法学 疾病动物模型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
动物实验设计原则和方法
动物品种识别品系鉴定性别鉴定
16% 动物品种识别品系鉴定性别鉴定
8% 动物品种识别品系鉴定性别鉴定
8%
实验 解剖和生理特点
解剖和生理特点
解剖和生理特点
实验动物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评价考试大纲
人员
比
实验动物助理技师
内容
例
实验动物技师
比
比
实验动物技术专家
例
例
基本概念、定义
15% 基本概念、定义
6% 基本概念、定义
5%
科学 生物学、医学的专业术语
生物学、医学的专业术语
生物学、医学的专业术语
基础
国内外实验动物管理机构和法规
国内外实验动物管理机构和法规
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
动物的繁殖性能
繁殖相关的行为特征(求偶行为、交配、
哺乳、攻击行为等)
术语和专业名词(近交、杂交、回交等)
特殊动物的特异设施要求
遗传与育种技术
病原生物和有害物质控制
饲料特性(营养成分、配方、性状、质量控制) 9%
2025考研动物医学大纲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动物医学专业大纲一、考试性质与目标本大纲适用于2025年度报考动物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旨在全面测试考生对动物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拔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科研潜力的优秀人才。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1. 基础兽医学部分-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要求理解并掌握各类家畜、宠物等动物的解剖结构特点及其功能,了解胚胎发生发育的基本规律。
- 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考核动物体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以及动物体内主要生化反应过程和原理。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深入理解微生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化特性及致病机理,掌握动物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应答过程及其应用。
2. 预防兽医学部分- 疾病防控理论与技术:包括传染病流行病学原理、疾病诊断技术、疫苗研发与使用、药物防治策略等内容。
- 兽医寄生虫学:掌握常见内外寄生虫的生活史、致病机理、诊断与防治方法。
3. 临床兽医学部分- 家畜内科学:涵盖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和治疗原则。
- 外科学与手术学:考核动物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手术操作技能及术后管理知识。
- 临床诊断学:涉及实验室检验、影像诊断等现代临床诊断技术的应用。
4. 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 要求掌握各类兽药的作用机理、药效学、药动学、合理用药原则及毒理学基本知识。
5. 兽医法规与伦理学- 掌握我国现行兽医法律法规体系,理解和尊重兽医职业道德规范。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包含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多种题型。
试卷满分为30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比重根据学科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四、参考书目以最新版《兽医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内科学》等相关教材为主要参考资料,并结合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进行复习备考。
请注意,本大纲可能会根据学科发展和教育部门的要求进行适时调整,考生应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信息。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畜牧学概论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湖南农业大学“专升本”考试《畜牧学概论》课
程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
郝瑞荣主编,2017.01,畜牧学概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二、考试方式
采取百分制,闭卷考试的方式,满分为100分。
三、考试大纲
第一章绪论
1、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我国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3、畜牧业发展趋势
第二章动物营养原理
1、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基本功能
2、动物消化系统、消化特点及消化方式
3、影响动物消化率的因素
4、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5、饲料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6、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第三章饲料及其加工调制
1、饲料的分类及营养特性
2、饲料加工与调制方法
3、饲料配合及安全
第四章畜禽育种
1、畜禽品种概念及主要分类方法
2、畜禽生产性能测定
3、畜禽选种原理与方法
4、畜禽的品系与品种培育及杂种优势
第五章畜禽繁殖
1、动物生殖激素的概念及分类
2、动物发情周期与发情鉴定
3、人工授精
第六章畜牧场规划设计与环境控制
1、场区规划与功能分区
2、畜舍环境控制
3、畜牧场环境保护措施
第七章猪生产技术
1、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学特点
2、猪的类型、品种及种质特性
3、种公猪、母猪、仔猪、生长育肥
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第八章家禽生产技术
1、家禽的生理特点
2、鸡的主要经济类型、品种及其特点
3、人工孵化技术
4、鸡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
第九章牛生产技术1、牛的主要品种
2、牛的饲养管理要点第十章羊生产技术
1、羊的消化生理特点
2、羊的饲养管理要点。
动物生产学(养牛学)教学大纲.docx

动物生产学(养牛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养牛牛: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主要的专业课之一。
是在学习了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遗传育种学以及家备繁殖学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后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旨在捉高学生对养牛生产特点的认识,掌握养牛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能够适应我国养牛业发展需要、胜任现代养牛业生产管理工作。
本大纲总体要求:使养牛学内容和教学符合国内外养牛业现状和科技发展的实际,保证学牛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重点传授乳牛、肉牛实用牛产技术,介绍养牛最新科技。
二、基本要求:理论知识方面,耍求学生掌握从事养牛业生产学的基本理论,如牛的牛长发育规律,产肉、产乳的牛理规律,以及繁殖育种的基本规律等,同时了解国内外养牛业生产的新技术和新动态。
实践技能方面通过实习、实验(结合毕业实习)掌握从事养牛业的基本技能,如外貌鉴定、牛产性能评定,牛产计划拟定,科学饲养管理方法等。
三、木课程授课总吋数46学吋,其中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实习10学时。
本课程使用西北农业大学主编《牛生产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或南京农业大学主编《养牛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实验实习指导帖为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养牛课程组编写的实验指导书。
四、本课程为考试课。
第二部分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表理论教学内容学时实验教学内容学时概论国内外养牛业发展方向与研究现状4实验一牛品种识别2第一章牛种及其品种4第二章牛的体质外貌6实验二牛外貌鉴定评分2第三章牛的工产能力6第四章牛的繁殖技术4实验三牛年龄鉴定2第五章牛的遗传改良4第六章牛的饲养和管理8实验四泌乳曲线绘制9报告中国奶丫业面临的挑战与奶源基地建设实验五牛场参观调査2合计3610第三部分大纲正文概论国内外养牛业发展方向与研究现状【目的要求】通过了解国内外养牛业生产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要求掌握我国养牛业的生产水平、分布规律和当前应采取的对策。
一、我国养牛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二、安徽省养牛业概况三、世界养牛业发展动态四、特殊的牛物学特性,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发展养牛业的内在动力五、发展养牛业应采取的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科学专业综合课及技能考试大纲动物科学专业综合课及技能考试大纲专业综合课满分200分职业技能测试满分100分第一部分《植物学》(占专业综合课总分40%)一、课程内容: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植物细胞,植物组织,种子和幼苗,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二、课程考核的基本内容:绪论植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植物学发展简史:植物细胞本章重点和难点: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生物学意义。
植物细胞的发现和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㈠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㈡原生质及其理化性质㈢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原生质体①胞基质②细胞器③细胞核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植物细胞的繁殖㈠有丝分裂㈡无丝分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植物组织本章重点和难点:掌握植物组织的类型,理解植物组织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植物组织的概念植物组织的类型㈠分生组织㈡成熟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
㈢维管束、维管组织和维管系统种子和幼苗本章重点:种子的结构和幼苗的类型。
种子的结构㈠种皮㈡胚㈢胚乳种子的类型㈠有胚乳种子㈡无胚乳种子种子的萌发㈠种子萌发的条件㈡种子萌发的过程幼苗的类型㈠子叶出土的幼苗㈡子叶留土的幼苗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本章重点和难点:根、茎、叶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根㈠根的生理功能㈡根的发生和根系的类型㈢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和分布㈣根尖的分区及其生长动态㈤根的结构根的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结构㈥侧根的形成㈦根瘤和菌根茎㈠茎的生理功能㈡茎的基本形态㈢芽的基本结构与类型㈣茎的分枝㈤禾本科植物的分蘖㈥茎尖分区及其生长动态㈦茎的结构1.茎的初生结构2.茎的次生结构叶㈠叶的主要生理功能㈡叶的基本形态㈢叶的发生和生长㈣叶的解剖结构㈤离层的形成与落叶现象根、茎、叶之间维管系统的联系㈠根与茎维管系统的联系㈡茎与叶维管系统的联系营养器官的变态㈠根的变态㈡茎的变态㈢叶的变态㈣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本章重点和难点:花药、胚珠及胚囊的结构和发育;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生物学意义;双受精的过程、意义;胚和胚乳的发育;被子植物生活史。
花㈠花的概念和组成部分㈡花芽的分化雄蕊的发育及其结构㈠雄蕊的发育㈡花药的发育和结构㈢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㈣花粉粒的形成和发育㈤花粉粒的形态与结构㈥花粉粒的生活力㈦花粉植株雌蕊的发育及其结构㈠雌蕊的发育㈡胚珠的组成和发育㈢胚囊的发育与结构开花、传粉与受精㈠开花㈡传粉㈢受精种子的发育过程㈠胚的发育㈡胚乳的发育㈢种皮的发育与结构㈣无融合生殖及多胚现象果实的发育、结构与传播㈠果实的发育和结构㈡单性结实㈢果实和种子的传播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本章难点和重点:植物的命名方法;植物检索表的制作。
植物分类方法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植物的命名方法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本章重点和难点:植物界各大类群的生活史、营养体及繁殖的特点,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区别。
低等植物㈠藻类植物㈡菌类植物㈢地衣植物高等植物㈠苔藓植物㈡蕨类植物㈢裸子植物㈣被子植物㈤植物界进化的基本规律第八章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本章重点和难点:各科(要求掌握下面15个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知识㈠茎㈡叶㈢花㈣果实被子植物分科概述㈠双子叶植物纲⒈毛茛科⒉十字花科⒊锦葵科⒋葫芦科⒌杨柳科⒍蔷薇科⒎豆科⒏伞形科⒐菊科⒑茄科⒒旋花科⒓唇形科㈡单子叶植物纲⒈百合科⒉禾本科⒊莎草科三、指定参考书:《植物学》,辛孝贵等,沈阳农业大学主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植物学》,李杨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第二部分《家禽生产学》(占专业综合课总分30%)第一章绪论1. 一般了解家禽的概念、养禽意义、家禽生产特点。
2. 了解国内、外养禽业发展概况。
3. 了解现代养禽业系统工程的概念。
第二章家禽品种第一节家禽品种分类1. 了解标准品种分类方法。
2. 掌握现代养鸡业的品种分类方法。
第二节我国目前饲养的主要家禽品种和生产水平1. 了解标准品种来航鸡、洛岛红鸡、新汉夏鸡、白洛克鸡、白科尼什鸡的产地、生产类型及外貌特征2. 了解地方鸡种仙居鸡、桃源鸡、庄河鸡、寿光鸡的产地、生产类型及外貌特征。
3. 掌握现代鸡种的含义及类型。
第三章家禽孵化第一节家禽的胚胎发育1. 掌握鸡、鸭、鹅、火鸡的孵化期。
2. 了解蛋在形成过程中的胚胎发育和孵化期中的胚胎发育第二节种蛋管理1. 重点掌握种蛋选择方法。
2. 重点掌握种蛋的保存条件(保存温度、相对湿度、通气条件、保存用具和位置)。
3. 掌握种蛋的运输和消毒方法。
第三节孵化条件1. 重点掌握人工孵化的温度条件:家禽的最适孵化温度,高温和低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恒温孵化和变温孵化的概念。
2. 掌握人工孵化的湿度条件。
3. 掌握人工孵化的通风条件。
4. 重点掌握转蛋的意义,转蛋的角度、次数。
5. 掌握凉蛋的意义、理论基础和凉蛋方法。
第四节孵化操作技术1. 掌握孵化前的准备。
2. 掌握上蛋的方法。
3. 重点掌握照蛋的目的和方法。
4. 掌握孵化成绩的计算公式。
5. 了解初生雏雌雄鉴别的意义和方法。
第四章蛋鸡生产第一节雏鸡的饲养管理1. 了解蛋用型鸡饲养阶段划分的依据和方法。
2. 重点掌握育雏的温度条件、湿度条件、通风条件、光照条件。
3. 掌握平面育雏、网上育雏和笼育方法。
4. 掌握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二节育成鸡的饲养管理1. 掌握育成鸡的饲养目标。
2. 掌握限制饲养的优点和方法。
3. 重点掌握育成期的光照原则和光照制度。
4. 重点掌握鸡群均匀度的含义和测定方法。
第三节商品蛋鸡的饲养管理1. 了解蛋鸡的饲养方式、饲养密度。
2. 掌握产蛋鸡的最适温度条件、湿度条件、通风条件和光照条件。
3. 重点掌握产蛋鸡的营养需要特点、产蛋曲线的意义及母鸡的阶段饲养。
4. 掌握蛋鸡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及计算方法。
第四节蛋用种鸡的饲养管理1. 了解蛋用种鸡的管理方式。
2. 掌握蛋用种母鸡营养需要特点。
3. 掌握蛋用种公鸡营养需要特点。
4. 掌握种蛋管理要点。
5. 重点掌握种鸡的人工授精技术。
第五章肉鸡生产第一节肉用仔鸡生产1. 了解肉用仔鸡的概念、生产特点。
2. 掌握肉用仔鸡的管理方式,饲养密度。
3. 重点掌握肉用仔鸡的温度、湿度、通气、光照管理技术。
第二节肉用种鸡生产1. 重点掌握肉用种鸡的限制饲养方法:包括限制饲养的目的、方法、限饲时的喂料方式、限饲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 掌握肉用种鸡产蛋期的饲养方法、管理方式、光照原则。
3. 掌握肉鸡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及计算方法。
第六章水禽生产第一节鸭的生产1. 了解蛋鸭、肉鸭的主要品种名称、产地、类型和特点;2. 了解大型肉用仔鸭的概念、生产特点。
3. 了解肉用仔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4. 掌握骡鸭的概念、主要特点和生产技术。
5. 掌握填鸭的概念和肉鸭的填饲技术。
6. 了解肉用种鸭的限制饲养技术。
7. 掌握提高肉用种公鸭受精率的措施。
8. 掌握蛋鸭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
9. 掌握蛋用种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二节鹅的生产1. 了解鹅的生产类型。
2. 了解鹅的繁殖特性。
3. 重点掌握鹅肥肝生产技术。
4. 了解鹅活体拔毛技术。
5. 了解种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6. 了解种鹅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7. 了解种鹅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家禽生产学》课程专升本考试说明为保证动物科学专业专升本考试的质量,使参加考试的应考者及有关部门了解、熟悉、掌握《家禽生产学》课程的有关考试要求,特对《家禽生产学》课程的考试,做如下说明:一、考试的依据及范围本课程以《家禽生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为考试依据,按照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家禽生产学》(杨山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的内容进行全面考核。
二、考试的总体要求1.考试能力要求。
要求应考者系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认知层次要求。
本课程认知能力要求分为四个层次: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运用,四种认知能力的比例为2:3:3:23.难易程度要求。
本课程试题划分为较易、中等难易、较难、难度较大四个层次,在试卷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为20%、30%、30%、20%。
三、本课程总分数,考试试题题型,题型比例及试卷总题数1. 本课程总分数60分。
2. 本课程题型分为填空、术语解释、简答、分析论述四种题型。
3. 本课程各种题型分数大致为:填空(10分,每题1分),术语解释(15分,每题3分),简答(25分,每题5分),分析论述(10分,1道题)。
四、考试样题1.填空例:标准品种来航鸡原产于()。
正确答案为:意大利2.术语解释。
例:均匀度正确答案为:即取样群中体重在平均体重正负10%以内的只数占样群总只数的比率,再乘以100得出整数。
3.简答题。
例:断喙前后需做哪些工作?正确答案:断喙前后2天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适量抗生素和复合维生素;断喙后槽内多加饲料;不能免疫接种;注意观察。
4.分析论述题例:论述肉种鸡育成期的限制饲养技术。
答案要点:1)限制饲养目的:控制体重,防止性成熟过早,减少初产期的小蛋和产蛋后期大蛋数量,防止因采食过多而致鸡体过肥,减少死亡和淘汰率,节省饲料;2)限制饲养方法:限质法和限量法两种。
限质法是指从质量上破坏饲粮的营养平衡,以控制鸡的体重。
限量法是指保持饲粮的营养平衡在进食量上加以限制;3)喂料方式:每日限喂、隔日限喂、综合限喂;4)限制饲养期的管理和注意事项:挑选鸡群,尽早限饲,称重,限水,料位充足,注意鸡群健康等。
第三部分《动物卫生检疫技术》(占专业综合课总分30%)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动物卫生检疫技术》是动植物检疫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以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为基础,内容主要包括动物防疫法的相关知识;动物传染病的基础知识;猪、牛、羊、马、家禽、兔等各类动物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及相关动物产品的卫生检疫;动物的屠宰检疫及处理;常用的消毒药品,消毒方法。
其中着重介绍了检疫,检验技术和操作方法。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动物防疫及检疫技术的基本知识,使考生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便于保证生产经营和人畜健康,防止疾病传播和增进人类福利,并为将来从事动物检疫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动物防疫法一般了解动物防疫法的意义,立法宗旨。
了解动物防疫法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
掌握动物、动物产品、动物防疫的概念;重点掌握动物防疫法有关动物,动物产品检疫的规定。
第二章动物传染病第一节微生物的基本特征一般了解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病毒的繁殖和培养了解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掌握微生物的致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