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专业基本技能考核课程实践说明书
实训报告机加工基本技能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适应制造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学校开展了机加工基本技能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机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机械加工工艺,提高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机加工的基本操作流程和设备;2. 掌握常用工具和量具的使用方法;3. 熟悉机械加工工艺,了解零件加工的基本方法;4. 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5.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实训内容1. 常用工具和量具的使用(1)钳工工具:钳子、扳手、螺丝刀、锤子等;(2)量具:游标卡尺、千分尺、角度尺、直角尺等;(3)机加工设备:车床、铣床、磨床、钻床等。
2. 常见零件加工方法(1)车削加工:利用车床对工件进行切削,达到加工精度要求;(2)铣削加工:利用铣床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平面、槽、孔等;(3)磨削加工:利用磨床对工件进行磨削,提高加工精度和光洁度;(4)钻削加工:利用钻床在工件上加工孔。
3. 安全操作规程(1)进入车间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了解操作规程;(2)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工作服等;(3)操作设备时,注意力集中,防止发生意外;(4)注意设备维护,保持设备清洁;(5)严禁酒后操作设备。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了解实训内容和要求;(2)熟悉实训场地和设备;(3)准备实训所需的工具和量具。
2. 实训实施(1)学习常用工具和量具的使用方法;(2)掌握零件加工的基本方法;(3)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际操作;(4)遇到问题及时向指导老师请教。
3. 实训总结(1)对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总结;(2)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3)撰写实训报告。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以下技能:1. 熟悉了机加工的基本操作流程和设备;2. 掌握了常用工具和量具的使用方法;3. 了解机械加工工艺,掌握了零件加工的基本方法;4.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5. 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机械实践教学计划书范文(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机械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机械工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计划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机械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制造、检测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技能;2.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基础实践环节(1)机械制图与CAD:通过机械制图课程,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CAD软件的使用,提高绘图和设计能力。
(2)机械原理与设计:使学生了解机械原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机械设计能力。
(3)机械制造工艺学:使学生了解机械加工工艺,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技能。
2. 专业实践环节(1)机械制造实习:通过参观企业、实习基地等,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全过程,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技能。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机械制造工艺实习: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
3. 实验教学环节(1)机械原理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2)机械设计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3)机械制造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4. 课外实践环节(1)参加各类机械设计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机械设计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参与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企业实习: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实践教学安排1. 学年安排(1)第一学年:基础实践环节,包括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原理与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
机械制图实训实习与技能考核(机电一体化)

《机械制图实习》指导书【实训项目】电动机机械结构测绘及绘制【实训时数、分组】30学时、4~5人一组【实训的地位、作用和目的】《机械制图》是职高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性实践教学课程,制图是机械制图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二维图形绘制能力、三维模型构思能力、机械零件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运用机械制图理论、结合实际机件绘制标准机械图样的能力,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
通过实训,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将学与画结合起来,牢固地掌握制图知识,提高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技能,学习机械零部件及装配图的测绘。
同时,锻炼学生运用AutoCAD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
【实训所需设备及器材配置】一、实训任务测绘任务:通过机械制图测绘,使学生在图示能力、读图能力及手工绘零件草图能力、测绘能力和查阅技术文献等方面受到一次综合训练。
绘图任务:通过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零件图并完成装配,使AutoCAD软件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实训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容;零件的常见工艺结构。
2)掌握常用测绘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3)掌握零件的测绘方法,典型零件的画法及标注方法。
4)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容、零件的编号方法及明细表的画法。
5)掌握装配图的绘制方法。
6)掌握查阅国家制图标准手册的方法。
2、能力目标1)熟悉测绘方法,提高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2)具备一定的徒手画草图能力。
3)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4)巩固、扩展所学知识,并为下厂实习打下基础。
5)培养严格遵守纪律、踏实工作、善于分析、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三、实训容1、实训预备知识(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定子线圈入交流电,产生变化磁场,转子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
有电流的转子导体在旋转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开始转动。
(2)电动机各零部件的作用以及各零部件间的装配联接关系。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说明书一、课程介绍1.1 课程概要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制造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常用工具与技术以及相关的计量与检测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应用机械制造领域的基础知识,为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如下:1.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理解和运用常见的机械制造工具和技术;3.学习并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计量与检测方法;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巧;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2.1 机械制造基本原理在本节课程中,学生将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包括材料特性、加工理论、成型技术等。
学生将了解不同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加工特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2.2 机械制造工艺流程本节课程将介绍机械制造的工艺流程,包括常见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步骤。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机械制造的工艺规划和过程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3 机械制造工具与技术在本节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和了解常见的机械制造工具和技术,包括切削工具、夹具与模具、机床与设备等。
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掌握这些工具和技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4 机械制造计量与检测本节课程将介绍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计量与检测方法,包括尺寸测量、表面质量检测、力学性能测试等。
学生将学习常见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使用,以及如何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检测。
三、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3.1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3.2 评价方式学生在该课程中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项目和期末考试等。
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的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质量和思维能力;小组项目的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将全面考察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掌握程度。
机械毕业实习大纲 (2)

机械毕业实习大纲实习大纲:机械工程专业实习
引言:
- 实习目的和意义
- 实习时间和地点
- 实习指导教师
第一章:实习前准备
1.1 熟悉实习单位
- 公司背景和规模
- 公司主营业务和产品
- 公司组织结构
- 公司实习要求
1.2 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 回顾相关课程内容
- 学习实习过程中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1.3 制定实习目标和计划
- 确定实习期望达到的目标
- 制定实习过程中的学习计划
第二章:实习内容和任务
2.1 参与项目设计和研发
- 学习和参与机械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过程
- 跟踪并参与具体项目的设计、制造、装配等工作
2.2 学习和掌握机械加工技术
- 参与机械加工过程,了解机械加工工艺和设备
- 学习并掌握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和方法
2.3 参与产品测试和质量控制
- 学习和参与产品测试和质量控制过程
- 掌握产品测试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第三章:实习总结和评估
3.1 实习总结
- 对自己实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
- 分析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改进意见
3.2 实习报告撰写
- 撰写实习报告,介绍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3.3 实习评估
- 教师对实习过程进行评估,并给出意见和建议
- 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实习表现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 机械工程实习指导教材
- 相关学术文献
- 实习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和文献。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大纲适应专业:机械类各专业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108总学分:6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介绍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类及有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机械零件的设计和计算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但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综合运用各种机械零件、各种机构的知识以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知识, 掌握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一般机械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机械工程、机电产品的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机械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实训要求(一)实验要求1. 掌握一般平面机构的测绘技能,验证机构运动是否确定。
2. 理解范成原理,能分析和验证根切原因和修正后齿轮的尺寸变化。
3. 掌握游标卡尺的使用,掌握奇数齿轮和偶数齿轮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
4. 通过轴系结构的观察分析,理解轴、轴承、轴上零件的结构特点,掌握轴系结构设计。
5. 培养学生观察仔细、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设计要求1.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已学的有关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学会查阅技术资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有独立设计简单传动机械的能力。
2.学生设计工作量每个学生应完成装配图一张(l号或0号图纸),零件工作图2张(按1:1比例绘制),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三、实训重点与难点1、重点:课程设计2、难点:说明书的编写和计算五、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罗玉福王少岩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大连理工出版社王少岩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指导》大连理工出版社2009年1月第3版撰写:闵安康教研室审核:唐志英系主任审核:鲁铁山。
2020 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考核标准说明书

2020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考核标准2020年6月目录一、专业名称及适用对象 (1)二、考核目标 (1)三、考核内容 (1)模块一机械零件测量与图样绘制 (2)项目1 机械工程图绘制 (2)项目2 机械零件测绘 (4)模块二机械零件设计 (5)项目1 机械零件造型设计 (5)项目2 机械零件结构设计 (7)模块三机械零件制造 (9)项目1 机械零件车削加工 (9)项目2 机械零件铣削加工 (11)模块四机械零件数控编程与仿真加工 (13)项目1.机械零件数控车削编程与仿真加工 (13)项目2.机械零件数控铣削编程与仿真加工 (15)四、评价标准 (16)模块一机械零件测量与图样绘制 (16)项目1 机械工程图绘制 (16)项目2 机械零件测绘 (17)模块二机械零件设计 (18)项目1 机械零件造型设计 (18)项目2 机械零件结构设计 (18)模块三机械零件制造 (19)项目1 机械零件车削加工 (19)项目2 机械零件铣削加工 (20)模块四机械零件数控编程与仿真加工 (20)项目1. 机械零件数控车编程与仿真加工 (20)项目2. 机械零件铣削编程与仿真加工 (21)五、组考方式 (21)六、附录 (22)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一、专业名称及适用对象1.专业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代码:560101)2.适用对象高职全日制在籍毕业年级学生。
二、考核目标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具体的工作任务(项目)为载体,测试学生利用常用的工具、量具、机床及设计软件按照规范测量和绘制机械零件工程图,利用相应的手册与软件按照行业通用的规范和要求进行机械零件设计,利用常用的普通机床按照正确的加工工艺与操作规范进行机械零件制造,利用相应的数控仿真软硬件开发平台按照变成规范与流程进行机械零件的数控编程与仿真加工等职业能力。
考察学生安全操作意识、产品质量意识、成本控制意识、节能环保意识、敬业责任意识、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
大二机械类实训手册1

第一章机械实训车间安全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确安全的重要性,掌握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教学重点:预防对人体伤害的安全措施教学难点:预防机械设备安全措施教学方法:讲授,分析教学内容:一、概论坚持安全是保障生产工人和机床设备的安全,防止工伤和设备事故的根本保证,也是搞好工厂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直接影响到人身安全、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影响设备和工、夹、量具的使用寿命及生产工人技术的正常发挥。
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操作的同时,必须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
对于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得到的实践经验和总结,必须严格执行。
二、预防对人体伤害的安全措施安全生产的任务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
在各种机械设备操作中,均有意外发生的可能,无论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都要“以人为本”,人员的安全是重之重,实习生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做到以下几点:1.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袖筒。
女同志应戴工作帽,将长发塞入帽子里。
夏天禁止穿裙子、短裤和凉鞋上机操作。
2. 车间内,禁止互相追逐、玩耍及乱掷工具、产品等。
3. 未经指导老师许可和不了解机床性能时不准开。
4. 凡使用动力旋转设备,严禁戴手套操作。
5. 在操作机床前应站在绝缘的物体上再接触机床6. 每次开动设备前,首先应检查设备上有无遗留物品、量具等,排除一切障碍物,危险区要小心谨慎,共同性的作业必须互相呼应和联系。
7. 机床开动后注意下列事项:• a 不要用手去接触工作中的刀具、工件或其他运转部分,工件运转时,操作者不能正对工件站立,身不靠车床,脚不踏油盘。
•也不要将身体靠在机床上。
•b切削中途欲停车,不准用开倒车来代替刹车退车和停车要平稳。
;操作时不能随意离开机床。
•c禁止在车床运行时测量工件的尺寸或进行探试机床、添加润滑液等。
•d禁止用手去抓要切断的工件或用手清除切屑。
清除铁屑,应用刷子或专用钩。
•e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停车并向实习指导人员报告8. 工件装夹时一定要牢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基本技能实践综合考核课程实践说明书年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综合实践时间: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1 月目录1、零件分析 (1)、零件的作用 (1).零件的工艺分析 (1)、尺寸和粗糙度的要求 (1)2、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3)、基面的选择 (3)、粗基准的选择 (3)、精基准的选择 (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3)3、毛坯的设计 (4)、选择毛坯 (4)、确定机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4)、确定机械加工加工余量 (4)4、加工M10螺纹的夹具设计 (5)、定位基准的选择 (5)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 (5)夹具设计及简要操作说明 (6)5、确定切削用量以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6)6、零件的二维图 (14)7、直流电机系统论述 (15)总体方案 (15)基本原理 (15)原理框图 (15)8、系统的硬件设计 (18)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18)电源电路设计 (18)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18)显示模块设计 (19)按钮电路设计 (20)元件参数选择 (21)9、系统的软件设计243总体方案 (23)相关软件介绍 (24)应用软件的编制、调试 (25)10、仿真结果与分析 (25)仿真电路图 (25)仿真结果 (26)11、总结 (29)参考文献 (30)附录A:系统整体硬件电路图 (31)附录B:程序代码 (31)1、零件分析、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轴套类零件。
主要作用是传递扭矩,使变速器获得换档的动力。
、零件的工艺分析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的材料为45#钢,锻造成型,由零件的尺寸公差选择模锻加工成型,保证不加工表面达到要求的尺寸公差。
该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类:(1)Φ15的孔(2)以Φ15孔的轴心线为基准的两平面。
(3)以Φ15孔的轴心线为基准的两侧面。
(4)以15mm槽为基准的M10*1-7H的螺纹孔。
、尺寸和粗糙度的要求Φ15的孔的上偏差为+,下偏差为+,配合公差为F8,属于间隙配合,孔的内表面的粗糙度为,要求较高,鉴于孔径为,可先采用Φ14的麻花钻钻孔,在用Φ10的立铣刀进行扩孔,最后用无心砂轮进行精加工。
Φ15的孔的上下两平面距离孔中心线的尺寸分别为11mm和,上表面的粗糙度为,下表面的粗糙度为,直接采用立铣刀铣削加工即可达到要求。
以Φ15的孔的轴心线为基准的尺寸为的两侧面的表面粗糙度为,可直接用端面立铣刀进行加工保证尺寸要求。
以15mm拨槽为基准的叉口的上下端面的尺寸分别为和其表面粗糙度为,可直接用端面立铣刀进行加工保证尺寸要求。
以Φ15的孔的轴心线为基准的叉口两侧面尺寸为53mm,表面粗糙度为,可直接用端面立铣刀进行加工保证尺寸要求。
拨槽的最前端面,以Φ15孔的下端面为基准,其尺寸为56,其表面粗糙度为以15mm拨槽为基准的M10*1-7H的螺纹孔,先采用Φ的麻花钻钻孔,再采用Φ10的丝锥攻丝完成。
图1-1图1-2图1-32、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基面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设计之一,基面的选择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影响影响各加工面的余量分配及不需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为了保证叉口上下平面与Φ15孔的垂直度要求以及叉口上下面的加工余量分配均匀,所以选择叉口的上端面作为第一道工序的定位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以第一道工序中的已加工面作为下到工序的定位平面,以Φ孔的中心轴线为定位基准,确保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的重合,以减少加工误差。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方案工序10:锻造工序20:铣Φ32的左、右端面工序30:扩,铰Φ15的孔工序40:铣宽的表面工序50:铣宽左右端面工序60:铣的端面工序70:铣宽的槽工序80:加工R21的圆弧工序90:铣的表面工序100:铣54的表面工序110:钻M10的螺纹孔,攻丝M10工序120:去毛刺工序130:验收3、毛坯的设计、选择毛坯该零件的材料为45#钢,采用模锻毛坯成型。
、确定机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拨叉零件材料为 45,硬度选用180HBS,毛坯重约1Kg。
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采用锻造。
对毛坯初步设计如下:1. Φ32圆的左右端面Φ32圆的左右端面的粗糙度为,查《机械工艺学及夹具设计指导》表2-12,知Z=2. Φ32mm的孔 M10孔最大只有,因此在毛坯的设计时,不宜设计底孔。
毛坯采用实心铸造。
3. 侧面该叉口两侧面粗糙度都是,进行一次粗铣即可。
选取加工余量等级为G,选取尺寸公差等级为9级。
4.内圆面内圆面的圆弧半径为R18mm,直接铸造出来,查资料知,砂型铸造机械翻砂造型的尺寸公差等级为8~10级,5.宽和的面宽和的侧面,粗造度为,,进行一次粗铣即可满足要求,查《机械工艺学及夹具设计指导》表3-3知Z=6.宽的槽因其宽度只有,粗糙度为,所以直接铸造成实心,其它表面均为不加工表面,锻造出的毛坯表面就能满足它们的精度要求。
、确定机械加工加工余量根据锻件质量、零件表面粗糙度、形状复杂程度,取铸件加工表面的单边余量为4㎜,孔的加工余量按相关表查找选取。
4、加工M10螺纹的夹具设计工序90:铣宽的端面,选用机床:Z5140立式钻床,X51铣床 、定位基准的选择以Φ15孔及其端面作为定位基准,工件的另一端面作为辅助基准 、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由于本道工序完成工艺孔的钻孔加工,钻力。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得: 钻削力 6.08.026HB DfF = 式(4-1) 钻削力矩 6.08.09.110HB f D T = 式(4-2) 式中:10.5D mm = ()()max max min 1118718714917433HB HB HB HB =--=--= 10.20f mm r -=⋅代入公式(4-1)和(4-2)得∴0.80.62610.50.201741664F N =⨯⨯⨯=1.90.80.61010.50.2017446379T N mm =⨯⨯⨯=⋅夹紧力方向与钻削力方向相同。
、夹具设计及简要操作说明把一面、一心轴、一削边销做为定位,螺母、心轴、快换垫圈夹紧工件,这样能满足批量生产要求装配图附图如下:图4-1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10:锻造工序20:调质处理工序30:铣叉口宽51的面卧式铣床X62选择刀具刀具选取高速钢三面刃铣刀,刀片采用YG8,mm a p 0.2=,mm d 500=,min /75m v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1)决定铣削深度因为加工余量不大,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则 mm a p 0.2=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根据X62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中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mm f z =,则min /2.1194507510001000r d v n s =⨯⨯==ππ 按机床标准选取w n =1450min /rmin /47710001450501000m dn v w=⨯⨯==ππ当w n =1450r/min 时r mm zn f f w z m /1160145042.0=⨯⨯==按机床标准选取r mm f m /1160=3)计算工时切削工时: mm l 191=,mm l 32=,则机动工时为min 232.02.0145031921=+=+=X f n l l t w m 工序40:铣Φ左端面1. 选择刀具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金套式端铣刀,刀片采用YG8,mm a p 0.2=,mm d 250=,min /125m v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1) 决定铣削深度一次走刀内铣完,则mm a p 0.2=2) 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根据X51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中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mm f z =,则min /39.11372512510001000r d v n s =⨯⨯==ππ 按机床标准选取w n =1450min /rmin /35.159********251000m dn v w=⨯⨯==ππ当w n =1450r/min 时r mm zn f f w z m /1160145042.0=⨯⨯==按机床标准选取r mm f m /1160=3) 计算工时切削工时:mm l 5.20=,mm l 21=,mm l 32=,则机动工时为min 268.02.01450325.2021=++=++=X f n l l l t w m 工序50:铣Φ右端面及宽11的面1. 选择刀具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金套式端铣刀,刀片采用YG8,mm a p 0.2=,mm d 250=,min /125m v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1)决定铣削深度因为加工余量不大,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则mm a p 0.2=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根据X51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中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mm f z =,则min /39.11372512510001000r d v n s =⨯⨯==ππ 按机床标准选取w n =1450min /rmin /35.159********251000m dn v w=⨯⨯==ππ当w n =1450r/min 时r mm zn f f w z m /1160145042.0=⨯⨯==按机床标准选取r mm f m /1160=3)计算工时切削工时:mm l 5.20=,mm l 111=,mm l 32=,则机动工时为min 363.02.014503115.2021=++=++=X f n l l l t w m 工序60:铣宽的面1. 选择刀具刀具选取不重磨损硬质合金套式端铣刀,刀片采用YG8,mm a p 0.2=,mm d 250=,min /125m v =,4=z 。
2. 决定铣削用量1)决定铣削深度因为加工余量不大,故可在一次走刀内铣完,则mm a p 0.2=2)决定每次进给量及切削速度根据X51型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中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查出 齿/2.0mm f z =,则min /39.11372512510001000r d v n s =⨯⨯==ππ 按机床标准选取w n =1450min /rmin /35.159********251000m dn v w=⨯⨯==ππ当w n =1450r/min 时r mm zn f f w z m /1160145042.0=⨯⨯==按机床标准选取r mm f m /1160=3)计算工时切削工时:mm l 5.16=,mm l 21=,mm l 32=,则机动工时为min 264.02.0475325.1621=++=++=X f n l l l t w m 工序70:钻,扩,铰Φ孔工步一钻孔至φ14确定进给量f :根据参考文献Ⅳ表2-7,当钢的MPa b 800<σ,mm d 140φ=时,r m f /47.0~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