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功能归类
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

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一、耳穴的定位在中医理论中,耳朵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集中区域,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可以产生全身疗效。
下面列出一些常用的耳穴及其定位:•耳尖穴:位于耳朵最上方的尖端,直接按压;•霞尾穴:位于耳尖下方,耳壳尾部突出处;•阳白穴:位于耳甲后方,与耳尖相对的地方;•眼点穴:位于耳壳上1/3处,与眉毛连线上方一指宽处;•鼻点穴:位于耳壳上1/3处,眼点穴向上1/2指宽处;•唇点穴:位于耳壳上1/3处,鼻点穴向下1/2指宽处。
以上只是耳穴中的一部分,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其他穴位。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刺激。
二、耳穴的功能主治耳穴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及其主治:1.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达到调节内分泌的目的,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一些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比如,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
2.缓解疼痛:耳穴中一些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调节体内的疼痛传递,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比如,头痛、颈椎病等。
3.改善睡眠:通过刺激耳穴,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多梦等问题。
4.减肥瘦身:耳穴中的一些穴位可以刺激胃肠道的蠕动,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
5.调节情绪:根据中医理论,刺激耳穴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等,达到平衡体质、调节情绪的作用。
比如,抑郁、焦虑等。
三、注意事项在刺激耳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温和刺激:刺激耳穴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或造成疼痛。
2.卫生:在刺激耳穴之前,要保持耳朵干净,避免感染。
3.坚持:刺激耳穴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效果,不要急于求成。
4.专业指导:非专业人士刺激耳穴时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免误伤。
四、总结耳穴的定位及功能主治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减肥瘦身以及调节情绪等。
但需要注意卫生和刺激力度,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耳穴的功能归类(1)

❖ 升压:
❖ 取穴:升压点、肾 上腺、缘中、心、 肝、肾、皮质下。
❖ 升压点:是诊断和 治疗低血压的特定 点。
❖ 升压点定位: 屏 间切迹下方中点。 精品课件
六对—降率、强心
❖ 降率取穴:降率穴、皮 质下、心、神门、枕。
❖ 降率穴:又称心脏点, 对阵发性心动过速、室 早、房早、心律不齐有 调整作用。其定位:渴 点与外耳连线的中点。
❖ 强心取穴:交感、肾上 腺、缘中、皮质下、心。
精品课件
六对—止血、活血
❖ 止血取穴:肾上腺、缘中、膈、脾、相应部位。 ❖ 活血取穴:交感、心、肝、肺、热穴、心血管系统
皮质下、相应部位。 ❖ 心血管系统皮质下:此穴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外周
血管病、颈椎病、肢体麻木,即中医“痹证”治疗 效果尤佳。可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皮温,即活血通。 由于此穴可起到“烧山火”作用,因此心血管系统 皮质下、热穴、枕小神经点三穴称之“致热穴”, 是治疗血管病,“痹证”的主穴。
❖ 腹水点:艇中穴外上方为腹水点,此穴有利水作用。
精品课件
❖ 止遗取穴:膀胱、缘中、尿道。
❖ 夜尿症:可加额、兴奋点。
❖ 脊髓外伤病变或骨性病变引起之遗尿,取穴 应加相应部位——腰骶椎。支配膀胱和尿道 的神经,盆神经、腹下神经、阴神经其神经 的传人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来自腰骶部 脊的灰质侧角,因此治疗时,取排尿反射的 初级中枢—腰骶椎。
精品课件
十止—止鸣
取穴:内耳、外耳、耳鸣沟、三焦、胆、 肾、颞。 ❖ 耳鸣沟定 位:自屏 间切迹外 侧目2至 内耳。
精品课件
十止—止吐
❖ 取穴:贲门、胃、枕、皮质下、神门。
精品课件
十止—止酸
❖ 取穴:交感、胃、 肝。
【耳穴疗法】耳穴诊断图解及主治功能归类(收藏)

【耳穴疗法】耳穴诊断图解及主治功能归类(收藏)订阅话题阅读精华耳穴疗法有按摩、压丸、施灸、贴膏药、压迫等,被称为“绿色疗法”并非徒有虚名,它与埋针、耳穴针疗法相比,具有以下三大特点:安全、无创伤;操作方便;防病、治病兼顾。
适用范围广泛,既可消炎、解毒、泻火,又能补虚、升阳、止痛、麻醉、复苏等,疗效独特,但它并不能包治百病,有些疾病或症状如果使用耳穴疗法,极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进行耳穴疗法前应分清适用证和禁忌证。
耳郭分区示意图(正面)耳郭解剖示意图(正面)耳郭分区示意图(背面)耳穴定位及主治耳穴命名规律耳穴分布规律耳穴常用功能分类表1.调节神经系统2.调节内分泌类3.调节脏腑类4.提高机体应急能力类耳穴望诊除了望诊外,触诊也是耳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触摸按压,分辨耳部温、凉、润、燥、软、硬、肿胀、包块以及患者对按压的反应,如疼痛、喜按、拒按等,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望耳、触耳的步骤及注意事项1.双目平视,用拇指和示(食)指轻捏耳郭,用手触摸耳穴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先右后左(即耳郭的解剖部位)进行。
在系统触摸耳郭各部位的基础上,右耳以肝、胆、十二指肠、阑尾为主,左耳以心、脾、小肠、大肠为主。
2.发现某处耳穴有可疑阳性反应物时,用示(食)指或中指顶住该部位,借助拇指力量做上提、下拉、外展等动作,使耳穴皮肤绷紧后松弛,松弛后再绷紧,仔细辨认阳性反应物,辨别真伪。
3.发现耳的皮下或皮内有可疑结节、条索状隆起等病理反应时,用拇指、示(食)指捻揉或前后左右用力触按,辨认其大小、硬度、边缘清楚与否、有无压痛及是否移动。
如有血管变化,应注意血管的正常分布和异常扩张以及充盈血管的走向。
4.观察三角窝、耳甲艇部位,用中指顶起耳郭,并用探棒拨开耳轮脚或对耳轮下脚及耳轮,充分暴露望诊或触诊部位。
5.无论是望诊或触诊,都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在光线昏暗处或观察昏迷者的耳郭时,用手电筒照射耳郭背面,利用透出的光线进行耳诊。
(完整版)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表

跟
在对耳轮上脚的前上角,近三角窝上部
踝(踝关节)
跟、膝两穴之中部
膝
对耳轮上脚的中部
髋(髋关节)
对耳轮上脚的下1/3处
对耳轮下脚部
臀
坐骨神经
对耳轮下脚后1/3处
对耳轮下脚前2/3处
相应部位疾病
交感
在对耳轮下脚的末端
消化、循环系统疾病
对耳轮部
颈椎
轮屏切迹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连线的下1/5处
阑尾
在大肠与小肠之间
肠痈腹泻
耳甲艇部
膀胱
在对耳轮下脚的前下方
淋证、癃闭、遗尿、腰痛,坐骨神经痛
输尿管
肾与膀胱两穴之间
输尿管疾患
肾
耳甲艇中,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
泌尿、生殖、妇科、腰痛、耳鸣
胰胆
肝肾两穴之间
胰腺炎、胆病、中耳炎
肝
耳甲艇的后部
眼病、胁痛
耳甲腔部
心
在耳甲腔中心凹陷处
心悸、癔病等
肺
在耳甲腔中心凹陷处周围
腹痛,腹泻,胆道疾患,鼻塞,心动过速
上耳根(郁中、脊髓1)
耳根最上缘
鼻出血
下耳根(郁中、脊髓2)
耳垂与面颊交界下缘
头痛、牙痛、咽喉痛、哮喘
耳背沟(降压沟)
对耳轮上下脚及对耳轮在耳廓背面呈“Y”形凹沟部
高血压,皮肤瘙痒症
阳痿等外生殖器病症
耳尖(扁桃体1)
耳轮顶端,与对耳轮上脚后缘相对的耳轮处
目赤肿痛、发热、高血压
肝阳(肝阳1、2)
耳轮结节处
头痛、头晕、高血压
轮1-6
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下缘中点划为5等分共6穴,由上而下依次为轮1、轮2、轮3、轮4、轮5、轮6
耳穴功效表

耳穴贴法说明:1.取主穴+配穴(2~3穴);2.每日每穴按压2~3次,每次1~2 分钟,以有微痛感为准;3.隔天更换一次耳贴,或一周更换2次;Βιβλιοθήκη 止痛主穴神门 肝 脾
配穴
痛患处的穴位(例如牙痛,则贴牙穴,即耳垂与脸 的交界处)
失眠、安 神
主穴
神门
失眠、安 神
配穴
口:治入睡难
垂前:治中途醒后难以重新入睡 肾、额穴:治梦多
瘦身
主穴 配穴
肺 脾 肾 三焦 内分泌 肝 胃 神门 皮质下 饥点
常用穴位 功效速查
表
直肠:治疗因肠蠕动慢而引起的吸收过度,以及脾虚 导致的过度肥胖 耳尖:痤疮等热症引起的损容性问题 耳中:治疗与淤血有半的闭经;体虚导致的雀斑,脸色 黯黄,皱纹等 风溪:治疗皮肤骚痒,过敏,湿疹,皮炎 神门:镇痛,安神,食欲大导致的肥胖 肾上腺:肥胖;遗传有关的痤疮等 皮质下:治疗体虚引起的斑点;抑制食欲 胃:高脂血症;消化功能异常导致的消瘦或肥胖 大肠:治疗肥胖,痤疮等 胆胰:治疗糖尿病 肝:治疗肝气郁滞导致的乳汁不足,黄褐斑,肥胖等 口:治疗食欲亢进 脾:治疗消化障碍导致的消瘦;脾虚引起的肥胖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失调导致的肥胖
耳穴Word 文档

耳舟部【指】部位:在耳轮结节上方,耳舟的顶部。
主治:手指麻木疼痛等。
【腕】部位:在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
主治:腕部扭伤、肿痛等。
【肘】部位:在腕与肩穴之间。
主治:肘痹等。
【肩】部位:与屏上切迹同水平的耳舟部。
主治:肩痹等。
【肩关节】部位:在肩与屏轮切迹平线之间。
主治:肩关节炎。
【锁骨】部位:在轮屏切迹同水平线的耳舟部。
主治:相应部位疼痛,肩周炎。
2对耳轮上脚部【趾】部位:在对耳轮上脚的外上脚。
主治:足趾麻木、疼痛。
【踝】部位:在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脚。
主治:踝关节炎,踝部扭挫伤等。
【膝】部位:在对耳轮上脚的起始部,与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
主治:膝关节炎。
3对耳轮下脚部【臀】部位:在对耳轮下脚外1/2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
【坐骨】部位:在对耳轮下脚内1/2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
【下脚端(交感)】部位:在对耳轮下脚端与耳轮内侧交界处。
主治:消化、循环系统功能失调,急惊风,哮喘,痛经等。
4对耳轮部【腹】部位:在对耳轮上,与对耳轮下脚下缘同水平处。
主治:腹腔疾病,消化系统,妇科疾病。
【胸】部位:在对耳轮上,与屏上切迹同水平处。
主治:胸肋痛,乳腺炎。
【颈】部位:在屏轮切迹偏耳舟侧处。
主治:落枕,颈部扭伤,单纯性甲状腺肿。
【脊椎】部位:对耳轮的耳腔缘。
以直肠下段同水平与肩关节同水平为分界线将脊椎分为三段,自上而下,上1/3为腰骶椎、中1/3胸椎、下1/3颈椎。
主治:相应部位疾病。
5、三角窝部【子宫(精宫)】部位:在三角窝耳轮内侧缘的中点。
主治:月经不调,白带,痛经,盆腔炎,阳萎,遗精。
【神门】部位:在三角窝的外1/3处,对耳轮上下脚交叉之前。
主治:失眠,多梦,烦躁,炎症,哮喘,咳嗽,眩晕,荨麻疹。
镇静,镇痛。
6、耳屏部【外鼻】部位:在耳屏外侧面的中央。
主治:鼻疖,鼻炎。
【咽喉】部位:在耳屏内侧面的上1/2。
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内鼻】部位:在耳屏内侧面的下1/2,咽喉的下方。
主治:炎症,疼痛性病症。
【上屏尖】部位:在耳屏上部隆起的尖端。
耳穴国标

《耳穴国标》之耳穴定位及主治举例1 耳轮部计11穴耳中erzhong(HX1) ear center[定位]在耳轮脚处,即轮1区。
[主治举例] 呃逆、胃痛、小儿遗尿。
直肠zhichang(HX2) rectum[定位]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
[主治举例]腹泻、便秘、脱肛、内外痔。
尿道niaodao(HX3) urethra[定位]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3区。
[主治举例]尿频、尿急、尿痛、遗尿。
外生殖器waishengzhiqi(HX4) external genitals[定位]在对耳轮下脚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4区。
[主治举例]带下、阴痒、遗精、阳痿。
肛门gangmen(HX5) anus[定位]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
[主治举例]里急后重、脱肛、痔痛。
耳尖erjian(HX6.7i) ear apex[定位]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
[主治举例]麦粒肿、急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多种疼痛。
结节jiejie(HX8) node[定位]在耳轮结节处,即耳轮8区。
[主治举例]头昏、头痛、高血压。
轮1 lunyi(HX9) helix1[定位]在耳轮结节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9区。
[主治举例]发热、急性扁桃体炎、高血压。
轮2 luner(HX10) helix 2[定位]在轮1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0区。
[主治举例]同轮1轮3 lunsan(HX11) helix 3[定位]在轮2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1区。
[主治举例] 同轮1轮4 lunsi(HX12) helix 4[定位]在轮3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2区。
[主治举例] 同轮12 耳舟部计6穴指zhi(SF1)finger[定位]在耳舟最上1/6处,即耳舟1区。
[主治举例]手指外伤疼痛、化脓性指头炎。
腕wan(SF2) wrist[定位]在耳舟自上向下第二个1/6处即耳舟2区。
[主治举例]腕部扭伤。
耳穴功能归类

具有降心率功能的耳 穴有:神门、枕、交 感、心:
具有活血功能的耳穴 有:肝、肺、心:
具有利尿功能的耳穴 有:三焦、内分泌、 艇中、艇角、肾:
具有通便功能的耳穴 有:三焦、直肠、大 肠、角窝中:
具有退烧功能的耳穴 有:耳尖、屏尖、肾 上腺:
是有调节内分泌功能 的耳穴有:内分泌、 缘中:
具有解毒、排毒功能 的耳穴有:肝、肾、 内分泌、肾上腺:
具有抗感染、抗 过敏、抗风湿功 能的耳穴有:耳 尖、内分泌、神 门、肾上腺。
感谢观看
2010年3月制作
止晕功能较好的耳穴有: 枕(止晕要穴)、内耳 和耳尖。
枕为止晕要穴;内耳和 耳尖也都有较好的止晕 功能。
具有止咳功能的耳穴 有:对屏尖、神门、 枕、脑干:
具有上痒功能的耳穴 有:耳尖、风溪、肺、 神门和内分泌:
具有止血功能的耳穴 有:肾上腺、耳中、 脾:
具有降血压功能的耳 穴有:角窝上、耳背 沟、耳尖和心:
耳穴功能归类
郭祖荣编撰
耳穴功能归,就是 把具有某种特定功能 (如止痛、降血压) 的穴位归在一起,便 于选用。
具有止痛功能的耳穴 有:神门(止痛要 穴)、交感(内脏止 痛)、肝(关节止 痛)、脾(肌肉止 痛)、肾(骨止痛)、 肺(皮肤止痛)。
神门属止痛要穴,止一 切痛;交感能止内脏痛; 肝止关节痛;脾止肌肉 痛;肾止骨痛;肺止皮 肤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功能归类
六对—镇静、兴奋
❖ 镇静:
❖ 取穴:耳尖放血、神 门、枕、皮质下、脑 干、心。
❖ 兴奋:
❖ 取穴:额、内分泌、 兴奋点、丘脑、缘中、 肾上腺。
❖ 兴奋点定位:对耳屏 内侧面正中线底部
耳穴功能归类
十止—止咳
取穴:相应部位(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 ),平喘穴、口,脑干,神门,枕、脾。
❖ 平喘穴:是止咳 止喘要穴。
❖ 定位:对耳屏尖 端 向 外 下 0.2 厘 米 处。
耳穴功能归类
十止—止喘
❖ 取穴:支气管、肺、 平喘、交感、肾上 腺、神门、枕。
耳穴功能归类
十止—止痒
❖ 取穴:相应部位 点刺放血,耳尖 放血,肺、脾、 心、神门、枕、 风溪穴、膈。
❖ 止血取穴:肾上腺、缘中、膈、脾、相应部位。 ❖ 活血取穴:交感、心、肝、肺、热穴、心血管系统
皮质下、相应部位。 ❖ 心血管系统皮质下:此穴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外周
血管病、颈椎病、肢体麻木,即中医“痹证”治疗 效果尤佳。可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皮温,即活血通。 由于此穴可起到“烧山火”作用,因此心血管系统 皮质下、热穴、枕小神经点三穴称之“致热穴”, 是治疗血管病,“痹证”的主穴。
耳穴功能归类
❖ 热穴定位:尾椎与腹连线的中点。 ❖ 皮质下分为三个区,如下: ❖ 神经系统皮质下区:在对耳屏内侧面前下方
下缘中点。 ❖ 消化系统皮质下区:在对耳屏内侧面前下方
中点。 ❖ 心血管系统皮质下定位:在对耳屏内侧前下
方,
耳穴功能归类
耳穴功能归类
六对—利尿、止遗利尿
❖ 利尿取穴:肾、脾、肺、三焦、内分泌、腹水点、 相应部位。
❖ 神门:是止痛要穴。 耳穴功能归类
止痛穴位除相应部位、神门外,还有以下穴位: ❖ 腹部内脏疼痛疾患取交感 ❖ 软组织损伤取肝、脾 ❖ 牙齿、骨骼疾患取肾
耳穴功能归类
十止—止晕
取穴:枕、晕点、肝、耳尖放血、外耳。 止晕除以上5个要穴外,还有以下几穴:, ❖ 动脉硬化引起的头晕:取皮质下、心。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头晕:取交感、皮质下。 ❖ 美尼埃综合征引起的头晕:取内耳、脾。 ❖ 晕车、晕船、晕飞机:取贲门、内耳。 ❖ 贫血引起的头晕:取膈、脾。
耳穴功能归类
十止—止鸣
取穴:内耳、外耳、耳鸣沟、三焦、胆、肾、 颞。 ❖ 耳鸣沟定 位:自屏 间切迹外 侧目2至 内耳。
耳穴功能归类
十止—止吐
❖ 取穴:贲门、胃、枕、皮质下、神门。
耳穴功能归类
十止—止酸
❖ 取穴:交感、胃、 肝。
耳穴功能归类
十止—止带
❖ 取穴:相应部位、 肾、脾、三焦, 肝、内分泌。
下脚, ❖ 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
耳穴功能归类
❖ 一般与头脑、面部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垂和对耳 屏;
❖ 与耳鼻咽喉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屏四周; ❖ 与上肢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舟; ❖ 与躯体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对耳轮体耳部和
对耳轮上下脚; ❖ 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 ❖ 与腹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甲艇; ❖ 与胸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甲腔; ❖ 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轮脚周围
耳穴功能归类
六对—降压、升压
❖ 降压: ❖ 取穴:降压点、神门、
肝,肾、心、耳尖放 血、额、枕、皮质下。 ❖ 降压点:是诊断和治 疗高血压的特定点。 ❖ 降压点定位:三角窝 内的外上角。
耳穴功能归类
❖ 升压:
❖ 取穴:升压点、肾 上腺、缘中、心、 肝、肾、皮质下。
❖ 升压点:是诊断和 治疗低血压的特定 点。
❖ 相应部位:是治疗痛症疾患的首选穴。相应部位代
表了机体患病后在耳廓相应反应的部位。当人体患 病后,在耳廓相应的部位上会出现各种阳性反应。 如低痛阈、皮肤电阻降低、变色、变形、丘疹、脱 屑、血管充盈等,这些阳性反应,是耳穴诊断和治 疗中的特定点。但相应部位是一笼统的概念,相应 部位是不受耳穴名称限制的,疼痛疾病的反应,有 的可在耳穴穴名代表点处出现反应,有的却不是, 可反应在相应部位的区域处。
❖ 升压点定位: 屏 间切迹下方中点。 耳穴功能归类
六对—降率、强心
❖ 降率取穴:降率穴、皮 质下、心、神门、枕。
❖ 降率穴:又称心脏点,对 阵发性心动过速、室早、 房早、心律不齐有调整 作用。其定位:渴点与 外耳连线的中点。
❖ 强心取穴:交感、肾上 腺、缘中、皮质下、心。
耳穴功能归类
六对—止血、活血
❖ 腹水点:艇中穴外上方为腹水点,此穴有利水作用。
耳穴功能归类
❖ 止遗取穴:膀胱、缘中、尿道。
耳穴的功能归类
09级针灸推拿研究生----
耳穴功能归类
耳穴功能归类
耳穴功能归类
耳穴功能归类
耳穴分布的规律
❖ 耳穴(auricular point)是指分布在耳郭上的一些特 定区域(分布规律)。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根据形如胚胎的 耳穴分布图看到:
❖ 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 ❖ 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 ❖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
❖ 三抗:抗过敏、抗感染、抗风湿
❖ 一退:退烧――耳尖、耳屏、肾上腺(清热 解毒)
❖ 三调整:调整植物神经功能; 调整内分泌; 调整月经。
耳穴功能归类
❖ 两补:补肾、补血 ❖ 三健:健脑、健肝血、健脾助运
❖ 催乳、理气消胀、降糖、解痉、 ❖ 利胆、安眠、收敛止汗
耳穴功能归类
十止—止痛
❖ 取穴:取相应部位、神门。
耳穴功能归类
晕点:是诊断和治疗晕症的特定穴。 定位:对耳屏外侧面外上方,在缘中与枕两穴
之间取一点,此点与缘中、脑干、晕点构成 的近似的直角三角形即晕区。
耳穴功能归类
十止—止惊
取穴:脑干、枕、神门、肝、皮质下、枕小神 经点、耳尖放血 枕小神经点:有镇静止 惊,通经活络之作用。 定位:耳轮结节起始部 内侧缘。
耳穴功能归类
耳穴功能归类
耳穴功能归类歌诀
十止六对利五官; 三抗一退调整三; 两补三健脑肝脾; 催理降解利眠收。
耳穴功能归类
❖ 十止:止痛、止晕、止惊、止咳、止喘、
止痒 (风溪穴)、止鸣、止吐、止酸、
止带。
❖ 六对:镇静-兴奋
降压-升压
降率-强心
止血-活血
利尿-止遗利尿
通便-止泻
耳穴功能归类
❖ 利五官:利咽、明目、助听、通鼻、美容 (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