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真题】2017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教育综合知识小学》 (完整解析版)
2017年安徽教师考编《教育综合》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对学生的义务作出明确规定的法律是()。
A《宪法》B《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2.()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志。
A 教师良心B 教师公正C 教师义务D 教师荣誉3.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运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会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
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A积极的情感教育B意志品质的培养C人际交往教育D良好性格的教育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B 使学生更快乐地学习C 使学生更全面掌握知识与技能D 对传统教育课程的改革5.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比较试验,证明了()因素对人的发展有关键影响。
A 遗传因素B 生理成熟C 环境D 教育6.根据课程任务,可将其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A 新授课和巩固课B 研究型课程C 单一型课程D 综合型课程7.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A 传授学生知识B 发展学生能力C 培养学生个性D 养成学生品德8.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C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D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9.“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阶段性B 顺序性C 不平衡性D 个别差异性10.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诊断病情属于思维的()。
A直接性B间接性C广阔性D创造性11.《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是()。
A 因材施教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启发性原则12.“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这反映的评价观是()。
2017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小学)

2017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小学)一、单选题:1.《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小学不超过()。
A.6小时B.7小时C.8小时D.9小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
《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中第三章第十三条的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普通高中不超过8小时。
”A项正确。
B、C、D三项:属于干扰项。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公共安全教育形式在小学()。
A.以体验和辨析为主B.以活动和体验为主C.以游戏和模拟为主D.以游戏和辨析为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关规定。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第三章第三条的规定,公共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
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C项正确。
A、B、D三项:属于混淆项。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关爱小学生”属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内容“专业理念和师德”中的()。
A.职业理解与认识B.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C.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D.个人修养与行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相关规定。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第二部分“专业理念和师德”中第二条“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第六点明确指出要:“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B项正确。
A、C、D三项:属于混淆项。
2017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小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发展任务,要求()A.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B.农村学校全面实施寄宿制管理C.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D.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两小时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A.稳定发展B.持续发展C.差异发展D.均衡发展3.一位教师未经学生同意将学生的作文收入自己编著出版的作文辅导书。
这种做法侵害了学生的()A.著作权B.财产权C.教育权D.发展权4.下列对教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C.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D.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5.孟子说:“人性本善良,万物皆备于我心”。
这句话反映的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是()A.外铄论B.内发论C.多因素论D.内外因交互作用论6.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A.国家意识形态B.社会生产力C.社会文化D.人口质量7.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儿童期的智力测验并不能正确的预测成年以后工作的成就,一个人的成就同智力的高低并无极大的相关,这说明()A.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B.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D.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决定性影响8.根据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将课程分为()A.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D.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9.教师利用美好的事物,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所运用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情感陶冶法D.奖励与惩罚法10.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理论是()A.结构主义课程论B.社会本位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人本主义课程论11.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培养价值观念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讲授法C.练习法D.陶冶法12.某同学主动板演解题,可是解错了,老师没有批评他,反而肯定他勇气可嘉。
2017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

2017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C )(3分)A、粗犷.(guǎng) 蹿.(cuān)炽.(zhì)热千乘.(shèng)之国B、脊.(jǐ)梁矜.(jīn)持瞑.(míng)目衣冠.(guān)楚楚C、戏谑.(xuè)强.(qiǎng)迫骨髓.(suǐ)怙恶不悛.(quān)D、镌.(juān)刻作.(zuò)坊敛.(liǎn)财闭目塞.(sè)听1、下列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3分)A、吐故纳新苦心孤诣贻笑大方相濡以沫B、雕虫小技如火如荼姹紫嫣红防微杜渐C、巧舌如簧韬光养晦吹毛求疵欢呼雀跃D、班门弄斧甘之如饴穷兵黩武绞尽脑汁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3分)A、当前的基础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日益深入,是一个对教育价值观的认识逐步达成共识的时代。
B、丝绸之路,一个诗般浪漫的名字,承载着沿路各国互通有无、各民族文明交流互鉴的光辉历史C、来到张家界景区,我被大自然巧夺天工的奇丽景观震撼了,迫不及待地掏出相机拍摄去起来。
D、对于那些以权谋私、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违法乱纪的干部,必须依法给予眼里的法律制裁。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A、当前的基础教育,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日益深入,是一个队教育价值观的认识逐步达成共识的时代。
B、丝绸之路,一个诗般浪漫的名字,承载着沿线各国互通有无、各民族文明交流互鉴的辉煌历史。
C、来到张家界景区,我被大自然巧夺天工的奇丽景观震撼了,迫不及待地掏出相机拍摄起来。
D、对于那些以权谋私,严重损坏人民群众利益、违法乱纪的干部,必须依法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4、下列语句,标点正确的一句是(D)(3分)A、“到底是今天去图书馆?还是明天去?”妈妈走进书房,大声问我。
B、上了大学以后,我特别喜欢诵读唐诗,如《蜀道难》《琵琶行》等。
C、中华大地上,无数平凡的劳动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和忘我的拼搏奉献,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17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

2017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判断题8. 简答题9. 案例分析单项选择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者在人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 )A.平等权利B.监督权利C.自由选择权利D.差别对待权利正确答案:A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2.要改变人的自然禀赋和能力,使其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成为现实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这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正确答案: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学科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这方面改革指向的是( )A.课程目标B.课程管C.课程评价D.课程结构正确答案:D解析:新课程结构的内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气禀之殊,其类不一”强调教育要( )A.防微杜渐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藏息相辅正确答案: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5.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运用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
这反映的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A.长期性B.示范性C.合作性D.创造性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6.在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首次明确提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件是( ) A.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确答案:C7.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依据教育目标,对学习的分类不包括( )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意志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正确答案:C解析: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根据教育目标对学习进行分类:(1)认知领域的学习;(2)情感领域的学习;(3)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
2017安徽教师招聘教育综合试题13

1.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教,属于(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2.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是( )。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3.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
A. 1856
B.1860
C.1862
D.1866
4.强迫症的矫正方法是( )
A.行为疗法
B.森田疗法
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法
5.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
A.阶级性
B.生产性
C.等级性
D.相对独立性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个别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材内容发生接触,并辅以师生之间的直接联系。
2.【答案】B。
解析: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3.【答案】C。
解析: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4.【答案】B。
解析:矫正强迫症的方法是日本的森田疗法,强调当事人力图控
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对强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
5.【答案】D。
解析: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主要缘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小学数学专业 知识 真题

22、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教学课标(2011 年版)》在课题基本理念中倡导:教学活动是师 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 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 学习数学方式。 下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 56 页,数学平行的素材:
这四个发挥最稳定的是( B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小越稳定。
1
4、 “x<1”是“x<2”的( A A、充分不必要条件 也不
) B、必要不充分 C、充要条件 D、既不
解析:注意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
5、已知函数 y e x x 2 , 则 y |x 1 =( A、e B、e+1
7
20.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B//CD,∠BAD=90°且 AB=8,AD=3,CD=4,动 图 P、Q 分别以点 B 和点 A 为起点同时出发,点 P 沿 B→A 以每秒 1 个单位速度 运动,终点为 A,点 A 沿 A→D→C→B,以每秒 1.5 个单位速度运动,终点为 B。 设ΔPAQ 的面积为 y,运动时间为 x 秒。 (Ⅰ)求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 y=f(x) 。 (Ⅱ)画出函数 y=f(x)的图像。
解析:利用椭圆的标准方程,了解 a, b, c 的意义即可。 7、 已知等差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为 S n , 若 a1 =1, S10 =100,则公差 d 的值为 ( B ) A、1 B、2 C、3 D、4
2017安徽教师考编教育综合试题7

1. 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
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培养》D.《理想国》2. 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A.美德是否可教B.教学具有教育性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D.教育即生活3. 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劳动特点具有( )A.针对性B.逻辑性C.知识性D.创造性4.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对政治的影响,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社会的进步要求政治人才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B.只有通过专门化的学校系统培养,才能不断提高政治人才的执政能力C.社会越发展,对政治人才的要求越高,因此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作用越大D.随着政治制度自身的发展完善,教育对政治人才的影响逐步降低5.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答案及解析:1.选A。
【解析】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完整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2.选C。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的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内容、以音乐陶冶为途径。
其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主张。
3.选D。
【解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意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
4.选D。
【解析】理解题,教育和政治的关系。
5.选B。
【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都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综合知识
小学》
2017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教育综合知识·小学》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的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生不超过()
A.6小时
B.7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答案】A
【解析】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的规定,走读生每天在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
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普通高中不超过8小时。
2.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
A.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B.以活动和体验为主
C.以游戏和模拟为主
D.以游戏和辨析为主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3.“关爱小学生”属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内容“专业理念和师德”中的()
A.职业理解和认识
B.对待小学生的行为态度
C.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
D.个人修养与行为
【答案】B
【解析】略。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易错)
A.国家规定必须进修的课程
B.只在小学阶段开放
C.目标是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D.包括研究性学习
【答案】B
【解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所以,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5.下列关于师生关系属性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A.教育关系
B.心理关系
C.伦理关系
D.合作关系
【答案】D
【解析】师生之间的现实关系是不断变化和丰富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划分,主要表现为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和伦理关系。
6.某老师讲授圆的周长时,也讲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的突出贡献,同学们不仅学习到了这些理论知识,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这位教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答案】B
【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的是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7.当前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常考)
A.分组教学
B.合作教学
C.复式教学
D.班级教学
【答案】D
【解析】现代教学活动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
8.一位新教师把大量时间放在维护自己与同事的关系上,这说明其处在教师成长中的()
A.关注任务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教学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答案】B
【解析】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
9.舒尔茨提出“有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投资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这一观点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