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习作:写观察日记》优质课教案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习作:写观察日记》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习作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文字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材内容安排了观察日记的格式、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提供了两个观察实例,供学生参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到身边的事物并运用文字进行表达。
但在观察日记的写作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观察不细致、表达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指导他们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和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3.提高学生用文字表达观察到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日记的格式和写作方法。
2.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细致、清晰地用文字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表达。
2.示例教学法:以教材提供的观察实例为例,讲解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写作,相互交流、评价。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观察实例,如植物生长、动物行为等。
2.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写作工具。
3.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多媒体展示一些观察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对观察日记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观察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和写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可以选择一个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并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细致程度。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交流观察到的内容,讨论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
教师点评并指导表达方法。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并写作。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习作:写观察日记。
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从而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用文字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的态度。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2. 如何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观察日记范文、观察对象(如植物、动物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观察日记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对象,如植物、动物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写作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指导学生如何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强调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
5. 写作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实践。
6. 分享与评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日记,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日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记录、多思考。
板书设计1. 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
2. 观察日记的重要性: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生活态度。
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进行观察,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2. 家长签字确认,鼓励学生坚持观察和记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写作、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写观察日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鼓励学生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第三单元习作:观察日记教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四上第三单元观察日记教学目标1.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2.观察日记,主要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写观察的过程,观察者当时的心情和想法。
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学会如何观察,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
2.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对象的特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作文题目】观察日记【作文文题】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更是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窝的变化。
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下自己的收获。
【写作指导】审题:1、抓住“观察日记”:明确这是一种特殊的日记形式,以观察为核心内容。
2、明确“观察对象”:确定要观察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等,思考其特点和可观察的方面。
3、注意“连续性”:进行连续观察,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变化。
选材:书上观察对象总结观察要点我在花盆里种下几粒种子,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植物豆芽、蒜苗、土豆、绿萝①生长过程(种子、萌芽、开花、结果、凋零)②发生变化的方面(大小、颜色、形状、气味、数量、注意:1.写观察时的心情(语言、动作、想法)2.按照一定的秋天到了,有的树叶开始变色了,我要记录树叶颜色的变化。
姿态等)③花、茎、叶、枝(五感法)顺序(时间、空间从上到下、整体到局部)我要观察家里养的小猫。
动物小狗、小猫、蚂蚁、蚯蚓等外形、性格、生活习性、成长过程月亮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我要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
自然现象雷电、彩虹、云朵、月亮的阴晴圆缺,潮汐等颜色、形状、大小、位置等变化【写法支招】一.选好对象,注意观察,做好观察记录要写好观察日记,必须仔细地观察事物并做好观察记录。
参考下面地两种记录方式,选择你喜欢地把自己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1.探究图文结合式2.探究表格式二.回忆日记格式明确日记的要求。
要写观察日记首先要知道日记的具体格式是什么样子的。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文字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完成一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观察日记。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他们能够观察到身边的事物,并用简单的文字进行描述。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观察不细、内容不具体、条理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完成一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观察日记。
2.教学难点:观察事物的细节,用文字准确、生动地描述出来。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能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过程,让学生模仿和实践。
3.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观察和写作的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观察日记作为示范。
2.学生准备观察对象,如植物、动物、人物等。
3.教学PPT,包括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起之前学过的观察日记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观察日记作为示范,让学生初步感知观察日记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并尝试写作。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观察不细、内容不具体、条理不清晰等问题。
习作:写观察日记 教案

习作:写观察日记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所观察的对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导入:讲解观察日记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2. 课堂讲解:讲解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观察日记范文,引导学生理解观察日记的写作技巧。
4.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内容写成观察日记。
5.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观察,每周至少写一篇观察日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事物,引出观察日记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2. 课堂讲解:讲解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观察日记范文,引导学生理解观察日记的写作技巧。
4.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内容写成观察日记。
5. 课堂讲评:挑选几篇学生的观察日记进行讲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完成观察日记的数量和质量。
2. 学生对观察日记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观察事物的热情和认真程度。
五、教学资源1. 优秀观察日记范文。
2. 观察日记写作指导资料。
3. 学生观察日记作品展示平台。
4. 鼓励学生使用观察日记本,记录观察成果。
六、教学策略1. 示范引导:通过教师的示范写作,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和步骤。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互相分享观察心得,相互学习和借鉴。
3. 激励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七、教学步骤1. 教师示范:教师以一篇观察日记为例,展示写作过程,讲解观察点和表达方法。
2.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进行观察并尝试写作。
3. 小组交流:学生之间互相展示自己的观察日记,讨论和改进写作技巧。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日记的写作要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 教案

写观察日记教学要求1.能进行连续的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2.能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
教学课时一课时。
1.能进行连续的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2.能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
课件。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我们学习的《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后所写的文章;《蟋蟀的住宅》是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后所写的文章。
叶圣陶和法布尔都是通过平时连续细致的观察才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具体可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的这种写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让我们的习作也显得生动有趣。
(板书:写观察日记)设计意图:总结本单元课文的写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明确日记格式,确定观察对象1.明确日记格式。
(1)学生齐读题目,说说要求写什么。
(2)教师指导:既然要写观察日记,我们就要了解日记的格式。
谁来说说日记的格式?学生:要写上年、月、日、星期和天气。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对日记的格式有所了解。
(出示课件2)首先可以给日记取个标题,然后在下面一行写上写日记时的日期、星期、天气。
(板书:给日记取个标题写上日期、星期和天气)(3)观察日记就是把看到的人物、事物、景物记下来,每次观察最好截取一个方面,写出特征,反映一个中心。
我们来看看观察日记的格式。
根据写作目的不同可以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写在日记本上给自己看的;一种是写在作文本上给老师看的。
写在日记本上的就像刚才同学所说的,第一行写出写日记的日期、星期和天气;写在作文本上的就是一篇文章,最好要有一个题目,让老师一看就知道你写的观察日记的中心,然后再写出日记的日期、星期和天气。
(4)让学生打开教材,翻到第42页,再读一读这两则日记,想一想,说一说:这和我们以前所写的日记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同一个写作内容,却由几则日记共同组成)(5)教师小结: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积极动笔记录的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物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日期、天气、地点、人物、事件、感受。
2. 观察方法:有目的、有重点、细致、全面。
3. 写作技巧:描述、描绘、抒情、议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2. 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优秀观察日记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日记的特点和价值。
2. 讲解:教师讲解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让学生明确写作要求。
3. 示范:教师以一篇观察日记为例,边讲解边写作,展示写作过程。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观察和写作。
5. 反馈:教师收取学生作品,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2. 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3. 学生养成了用心观察生活,积极动笔记录的好习惯。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了解观察日记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2.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临床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日记记录病人的症状和变化。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日记,互相学习和借鉴。
4. 反馈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日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资源1. 病例资料:教师准备典型的临床病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 观察日记模板:教师提供观察日记的模板,方便学生记录。
3. 写作指导书籍:教师推荐相关写作指导书籍,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4. 网络资源: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观察日记在临床中的应用。
八、教学实践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观察日记的写作,记录病人的症状和变化。
2.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继续观察病人,补充和完善观察日记。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观察记录。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观察日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学会运用本单元所学的修辞手法和优美语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有目的、有顺序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进行详细、生动的描述。
举例: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如何开头、发展、结尾一篇观察日记,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课文中出现的精彩词汇,使文章内容丰富、有趣。
2.教学难点
-观察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观察同一事物;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的习作要求。主要内容包括:
1.指导学生掌握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结构;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学会观察、思考、表达;
3.通过观察日记的写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结合本单元课文,让学生学习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修辞手法;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句式,将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准确、有趣的表达;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个人文学素养;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与结构,包括标题、日期、正文等;
其次,学生在表达观察所得时,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高。有的学生在描述时语句不够通顺,逻辑关系不够清晰。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关于句子结构和逻辑表达的讲解,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写观察日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试着写观察日记。
4.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难点】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学课时】1课时
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重点)
2.让学生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重点)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
(难点)
4.练习修改习作。
(重点)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教学中我力求指导学生把“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落到实处。
如:让学生带来水果、玩具等──观察对象实在;学生自己边观察边探索观察方法──观察过程实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对不同事物的观察方法──观察方法的指导实在;学生将观察的结果当堂写下来──观察的结果实在。
这样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标中对习作的要求,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不说空话、假话、套话。
2. 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引导学生处于一个活动的、开放的,也是具体的情境当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感受活生生的人和事,关注现实。
随着教师的指导,学生会用眼睛看,会用耳朵听,还会用心想,一步步去发现、去观察身边的人,去记录、去思考发生在身边的事,从而学会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不足之处:
尽管设计的很好,但是本次习作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表现最明显的就是习作中的语言不够丰富,虽然学生把观察对象描写得很真实,但总感觉叙述平平淡淡,主要是由于没有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在以后的习作教学中,还要多加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