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技术在CT引导下胸部切割针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在小病灶中的应用价值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在小病灶中的应用价值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在小病灶中的应用价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刘晶晶陈克敏【摘要】随着医学影像学及影像学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对一些临床上较难确诊的病例,利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结合细胞学、病理学技术进行确诊的手段,在临床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现对一些临床上常见但难以通过常规方法确诊的小结节病灶,利用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加以确诊的应用作如下综述。

【关键词】小结节引导技术穿刺活检应用价值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T-guided Percutaneous Biopsy of Small focuses.LIU Jing-jing,CHEN ke-min.Department of Radiology,Ruijin Hospit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200025,China.【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mageology and radiology, in recent years,the use of CT-guided percutaneous biopsy combined with cytology and pathology diagnosis method for some difficult lesions have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 CT-guided percutaneous biopsy of some common small and difficult lesions we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Small nodules,Guide technology,Percutaneous biopsy,Application value.一般除胃肠道病变以外的3cm以上的胸、腹部病灶,绝大多数能通过影像学技术发现,而随着影像医学的飞速发展,现如今,小于3cm的病灶被发现的机会也日益增多。

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

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

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CT引导胸部活检穿刺技术的应用与诊断价值。

方法:抽取70例胸部小病灶在CT 引导下采用自动切割式活检针穿刺活检,并进行总结与分析。

结果:70例胸部肿块穿刺活检病灶取材成功率为100%。

胸部肿块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93%,对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达到98% ,良性病变准确率95%。

结论: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特点,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方式。

【关键词】CT引导;胸部穿刺;活检【中图分类号】R814.42;R44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362-01迄今为止,胸部病变的主要手段是CT,但无法进行准确的定性诊断,开胸活检尽管容易诊断,但危险性却很高。

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的技术也日趋完善,该技术具有诊断准确率高,创伤小的特点,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选取70例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的资料,探讨并分析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技术的诊断上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09 年6月—2010年8月在我科进行CT 透视引导下纵隔胸部病灶穿刺活检资料70例,所有病灶均小于3 cm。

男40 例,女30例,年龄在20~65岁之间,穿刺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内,全部病例均经穿刺病理证实及临床随访。

1.2机器准备我院CT机为西门子产SOMATOMAR Star,穿刺针为意大利产16G 半自动弹射活检针,前端活检槽为10~20cm,一小金属。

活检前常规测定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术前向患者介绍活检过程并锻炼患者吸、屏气。

如果有凝血机制障碍、血液病、呼吸功能障碍、剧烈咳嗽不能合作者等不作此检查。

1.3操作方法确定患者体位是仰卧、俯卧还是侧卧,根据原有的CT 片和定位像在准备穿刺活检的区域作数层普通扫描,选定病灶的最佳穿刺层面、确定穿刺点并利用游标在CT 图像上测出进针深度、角度,利用机架的激光定位光标加标尺确定体表穿刺点,并在体表做好标记,记录扫描床的位置,用2%利多卡因5~10ml 进行局麻,将针置于穿刺点,嘱患者屏住气,并按预定角度快速进针到预定深度,再进行CT 薄层扫描,确定针尖位置,如偏离病灶调整角度重新穿刺,当针尖插入病灶比较满意,采集标本,液性成份涂片,用95%酒精固定,做细胞学检查,条索状组织用10%甲醛固定,做病理切片穿刺进行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面色、神志、呼吸、脉搏、血压。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组织切割活检辅以针吸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肺组织切割活检辅以针吸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表 1 两组 血清 C F A . C A的阳性率 Y R 211和 E n %) (
C F A 11 Y R 2 — 较适合用 于肺癌的临床诊断。




[ ] 罗耀凌 , I 欧国平 , 邱瑞 芬 , S C、 A 9 、 E 等.C C 19 C A联合 测定对肺癌 临床诊断价值 [ ] 实用癌症杂志 ,0 1 1 ( ) 18 J. 20 ,6 2 :6 . [ ] 潭永 红 , 2 张培 炽 , 成位 . 小细 胞肺 癌血 清肿瘤标 记物 C 郑 非 Y—
行 C F A 1l和 C A 同时 检 测 。应 用 罗 氏公 司 生 产 的 E E — Y R 2- E L C
蛋白 l 9片段的两个单克 隆抗 体组成 , 在于单层 和复层上 皮 存 肿瘤 细胞 的 胞 浆 内 , 细 胞 死 亡 时 溶 解 的 片 段 释 放 到 血 清 中 , 当
±为临床肺 癌诊断提供依据。C . Y
F A 11 近 年来 被推 广 的新 型 肺 癌 标 记 物 , R 2- 是 主要 是 由 细胞 角
12 检 测 方法 采 集 检 测 对 象 空 腹 静 脉 血 3r , 置 1h 再 . n 静 l , 置入 离 心机 内 以 350rm n条 件 下 离 心 1 i , 上 清 液 , 0 i / 0m n 取 进
3 讨

F A 11的临床应用价 值 [ ] 中华 肿瘤杂志 ,9 9 2 ( )2 7 R 2— J. 19 ,1 3 :8

肺 癌 是 当前 世 界上 最 常 见 的 恶性 肿 瘤 之 一 , 其 早 期 诊 断 对 有时 较 困难 , 至 影 响 及 时 有效 的治 疗 。 肿瘤 标 志 物 是 肿 瘤 发 甚 生、 发展 、 润 及 转 移 过 程 中 分 泌 、 生 的 一 些 活性 物 质 , 在 浸 产 存 于癌 组 织 及宿 主体 液 中 , 其进 行 检 测 可 为 肿 瘤 的早 期 诊 断 及 对

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维普资讯

5 8・ q诊断治疗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举报有奖 文责 自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 07年 第 6期 总 22期 6
作出定性诊 断和鉴别诊 断 , 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 制定 以及治 疗后随访 ,预测预后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 15例 8
【0 曹来宾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 x线诊断, 1】 中华放 射学
杂 志 ,9 12 ( )3 2 19 :5 6 :4 【1 任 安 , 雪 哲 .股 骨头 缺 血 坏 死研 究简 况 , l】 张 中华 放 射 学
杂 志 ,9 73 ()3 19 : 13 :1
【2 张 雪 哲 .股 骨 头缺 血坏 死 的 C 1】 T表现 .中华 放 射 学 杂
7例胸部穿刺活检 , 到癌细胞但未能确定病理类型者 1 查 例。 慢性肺脓肿 1 , 例 结核 3例 , 炎症 2例。 7例中 l 例患者穿 刺后 即刻有轻度咯血 和痰 中带血丝 ,均未作特殊处 理 自行停
to trt f h i. b n onsr e ahii o ehp J o eJi ug,1 9 7 B 1 2 s t 9 0,2 : 0 3
采用穿刺针是根据病人的情 况来选择 1G或 2 G侧槽套 8 0 管型手动切割活检针其长度为 1— 1c 0 2m,活检即利用槽 的切
口切 割 取样 。 检 查方 法 首 先 作 常 规 的胸 、 部 C 腹 T扫 描 , 后在 C 然 T图 像 上 测 出 穿 刺 点 到 预 定 穿 刺 目标 的距 离 和 角 度 ,穿 刺 点 常 规 皮 肤 消 毒 、 巾 、 部麻 醉 。测 量 好 穿 刺 深度 , 病 人 屏 气 , 铺 局 令 按 照 预 定 角 度 进 行 穿 刺 。穿 刺 时 要 注 意 保 持 穿 刺 针 在 穿 刺 点 的 同一 扫 描 层 面 内 , 量 采 用 与 地 面平 行 或 垂 直 的方 向 , 刺 到 尽 穿 位后 , 行 C 进 T局部 扫 描 , 定 针 尖是 否 在 病 灶 内 , 确 若需 要 调 整 方 向 , 刺 完 毕 退 出 穿 刺针 , 刺标 本 固定 , 病 理 检 查 。 穿 穿 送

探究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肺活检术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

探究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肺活检术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

17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9月 第3卷第18期近年来,肺癌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高发的癌症疾病,肺部肿瘤通常使用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完成检测肺部肿瘤,该检测技术虽然具有一定的诊断能力,但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有相关研究报告指出,CT引导经皮细针穿刺肺活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的诊断肺部肿瘤。

本次研究就是对比分析CT引导经皮细针穿刺肺活检术的临床诊断效果,同时调查该活检技术的安全性,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肺部活检的外周肺病变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未确诊的病灶直径在2cm~5cm之间。

80例患者通过打乱分配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3名,女性17名,患者年龄在27~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2±5.61)岁;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名,女性患者14名,患者年龄在31~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1±4.87)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灶大小等一般资料上均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具备对比分析的基础条件。

1.2 活检方法1.2.1对照组患者的检查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检测病灶部位,检测过程中,穿刺针的下针位置、下针深度及角度都需要经过B超引导,穿刺针使用的是18G半自动切割式穿刺针,B超检测后,预设下针角度和深度,穿刺针插入至病灶位置后,采集病灶组织。

穿刺针的切割槽中,可采集到1.0~2.0cm×0.1cm 大小的组织样本,将获取的组织使用福尔马林存放,并进行病理检查。

1.2.2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方法 检查中,首先根据患者病灶位置控制穿刺位置及穿刺深度,穿刺操作以CT扫描作为引导,主要穿刺位置在肺外周病灶较近的胸壁处。

患者心肺功能不佳、血管异常或疑似存在病变的患者,不得使用该活检技术检测。

检测体位应选择面部朝上或面部朝下的卧姿,根据CT影像获取病灶的具体位置,根据病灶位置对穿刺点位进行优选。

ct增强工作总结

ct增强工作总结

ct增强工作总结
CT增强工作总结。

CT(Computed Tomography)增强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通过注射造影剂来增强器官和组织的影像对比度,从而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在临床工作中,CT增强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医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CT增强工作进行总结,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首先,CT增强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检查各种器官和组织,如头部、胸部、腹部、骨骼等,帮助医生发现病变和异常情况。

通过对比增强前后的CT影像,医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病变的范围和性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此外,CT增强还可以用于引导介入治疗,如肿瘤消融术、血管内治疗等,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其次,CT增强技术在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学影像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方法。

CT增强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不断推动着医学影像学的进步。

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医生和科研人员可以积累大量的CT增强影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病例研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此外,CT增强影像也可以用于学术交流和教学,帮助医学生和医生进一步了解疾病的表现和影像特征,提高临床诊断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CT增强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医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可靠的影像数据,帮助他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CT增强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范文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篇一一、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肺癌诊断的诊疗技术。

周围型肺癌是指生长在肺边缘、接近胸膜部位的肺癌,对于这种肺癌的诊断,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活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概述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是一种通过CT影像技术引导,利用细针或切割针进行肺部病灶的穿刺活检,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的诊疗技术。

该技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点,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三、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1. 诊断价值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可以准确地定位肺部病灶,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

通过该技术,医生可以明确肿瘤的性质、类型、分化程度等信息,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用于鉴别良恶性肿瘤,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2. 治疗价值除了诊断价值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还可以为周围型肺癌的治疗提供帮助。

通过该技术,医生可以在术前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信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用于术前进行肿瘤标记物的检测,为预测患者的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四、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优点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具有以下优点:1. 定位准确:CT影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病灶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为穿刺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

2. 操作简便:该技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患者痛苦少。

3. 安全性好:该技术由专业医生操作,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4. 诊断准确率高:通过该技术获取的组织样本可用于病理学诊断,诊断准确率高。

五、结论综上所述,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全 、 效 、 创 的 检查 方 法。文 献 报道 活 检 准 确率 为 8% 一 有 微 0
1 0% … 0

其 敏 感 性 为 9 .% , 异 性 为 6 .% ~7 .%[ 总 41 特 4 8 2 7 引,
的 准 确 率 为 8 .%[ 。本 组 3 例 肺 部 活 检 确 诊 恶 性 肿 瘤 率 为 26 3 1 0 8 .% , 文 献 报 道 基 本 一 致 。抽 吸 针 与 切 割 针 的 诊 断 准 确 率 33 与 相 近 . 组 1例 穿 刺 抽 吸 后 涂 片 作 细 胞 学 检 查 , 理 未 能 做 出 本 病 明 确 诊 断 , 可 能 与 穿 刺 技 巧 欠 缺 、 验 不 足 、 刺 抽 吸 标 本 太 这 经 穿 少或 标 本 处 理 不 当 及 穿 刺 细 胞 学 诊 断 经 验 不 足 等 因 素 有 关 。 通 过 实 践 我 们 认 为 提 高 确 诊 率 应 采 取 以 下 措 施 : 1 对 离 胸 壁 ()
维普资讯
西南军 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0 年 3月 第 l 卷 第 2期 08 0
Jun l f it yS r o o t et hn a .2 0 ;0 2 ora o la ug ni S u w s C i M r ,0 8 1 ( ) M ir e n h a
次 穿 刺 确 诊 为 腺 癌 。查 到 癌 细 胞 未 能 确 定 病 理 类 型 的 1例 。 良性 病 变 1 0例 : 括 结 核球 5例 , 性假 瘤 3例 , 染 性 病 变 2 包 炎 感 例 。另 2例穿 刺 活 检 后 由 于 获 取 组 织 标 本 的 原 因 未 能 获 得 明 确 诊 断 , 为 坏 死 肺 组 织 , 泡 上 皮 和 支 气 管 上 皮 等 非 特 征 性 其 肺 结 果 。 穿 刺 组 织 活 检 确 诊 率 9 .% , 刺 后 的 主 要 并 发 症 : 67 穿 气 胸 2例 , 生 率 占总 穿 刺 数 的 67 , 中 1 气 胸 量 约 3 %而 发 .% 其 例 5 进 行 了闭 式 引 流 , 一 例 气 胸 量 不 足 1 %未 做 任何 处 理 。少 量 另 0 咯 血 2例 , 下 气 肿 1 , 未 做 特殊 处 理 。 于 2~ 皮 例 均 5天 后 自愈 。

增强CT在中央型肺癌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进针到 C T测定的长度后 , 固定穿刺针 , 复查穿刺针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6 6 6 3 . 2 0 1 4 . 0 5 . 0 6 8
两型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及刷检组织 , 送检病理
可 明确诊 断 。管外 型纤 维支气 管 镜下 管腔 呈狭 窄表
经皮 肺穿 刺 活检技 术 目前广 泛运 用于 临床诊 断 肺部 疾病 , 尤 其是 在 肺 周 围性 病 变 , 具有创伤小 , 诊 断 率高 特点 。我 院于经 纤 维支气 管镜 检查 未获 得 明 确 病理 结果 的 中央 型 肺 癌 , 在胸部增强 C T协 助 定 位后 , 在 C T引导下 行肺 穿 刺 活检 , 同样 获 得满 意 的 病 理结 果 , 且 并 发症少 , 为 患者 可接受 的检 查手 段 。
9 4 9
为 活检槽 内见鱼 肉样 白色组 织 , 部 分 可 见 少 量黑 色 坏 死物 。感 觉取材 可后 , 建议 避 免连续 多 次穿刺 , 减 少 并发 症 。 ( 8 ) 拔 出穿 刺 针 后 , 建议复查全肺 C T, 观察 有无 针道 出血 及血 气胸 。 ( 9 ) 术 后 以平 车推 人 病房 , 避免 患 者行走 后 加重 出血 及气胸 。 7 2例 中央性 肺 癌 穿刺 活 检 后 , 主要 并 发 症 为 7 例气 胸 , 占全部 患者 9 . 7 2% , 与 黎 海亮 等报 告 1 0 2 6
息 等并 发症 。
讨 论
C T扫描 , 部分患者在行胸部增强 C T扫描 同时予以
穿刺 活 检 。咳 嗽剧 烈 者 予 以可 待 因 3 0 mg口服 , 术
前 半 小 时予 以 白眉蛇 毒血 凝酶 1 K U肌 注 , 肺 穿刺 活 检使 用 的是 1 8 G T S K 穿 刺 活 检枪 , 行 切 割 法 穿 刺 活 检 。C T机为西 门子 6排 螺旋 C T 。 根据 胸部 C T决 定患 者 在 C T床上 的体位 , 以仰 卧位 及俯 卧位 最佳 , 必要 时可 予 以侧 卧位 , 并 予 以抱

穿刺针显影蓝光增强技术原理的概述

穿刺针显影蓝光增强技术原理的概述穿刺针显影蓝光增强技术是一种在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技术,通过显影剂和特定的显影设备,在穿刺针引导下实现对病灶进行清晰、高分辨率的成像。

这种技术的原理基于蓝光增强的原理,可以在手术中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病变区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准确性。

1. 引言穿刺针显影蓝光增强技术是一种用于引导手术的成像技术,主要用于肿瘤切除手术和深部组织穿刺。

这种技术的原理基于光学显影剂和特殊的显影设备,通过荧光成像的方式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2. 蓝光增强原理蓝光增强是一种利用特殊显影设备处理光信号的技术,通过波长选择和荧光标记,可以使显影剂在特定波长下发射出明亮的荧光信号,增强对病灶的成像。

3. 荧光显影剂荧光显影剂是实现蓝光增强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通常是由荧光染料和特定载体构成。

荧光染料在特定波长下可以被激发发光,而载体则用于将荧光染料固定在病灶区域。

4. 穿刺针引导下的显影在手术中,医生会使用穿刺针引导设备,将穿刺针准确地插入到病灶部位。

通过向病灶注入显影剂,使其被病灶吸收。

在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下,荧光显影剂会发出强烈的荧光信号,帮助医生清晰地看到病灶区域。

5. 技术优势穿刺针显影蓝光增强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准确确定病灶的位置和范围。

它是一种实时成像技术,可以在手术中实时引导医生操作,减少手术风险。

这种技术还可以帮助医生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对深部组织进行检查和治疗。

6. 应用前景穿刺针显影蓝光增强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用于辅助肿瘤切除手术,帮助医生准确切除病灶并保留健康组织。

该技术还可以用于深部组织穿刺,指导医生进行确诊和治疗。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穿刺针显影蓝光增强技术有望在医学影像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7. 结论穿刺针显影蓝光增强技术是一种基于蓝光增强原理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荧光显影剂和特殊显影设备,可以在手术中提高对病灶的成像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a v e n o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w h i l e t h e S u c c e s s r a t e o f p u n c t u r e ( P< 0 . 0 1 ) , 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 P< 0 . O 1 ) , s e n s i t i v i — t y o f t u m o r ( P< 0 . 0 1 ) , h e m o r r h a g e r a t e ( P< 0 . 0 5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a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i f f e r e n t . C o n c l u s i o n
t r a s t C T ( g r o u p A ) , o r C o n t r a s t — e n h a n c e d C T i n 1 1 4 p a t i e n t s ( g r o u p B ) , a n d t h e S u c c e s s r a t e o f b i o p s y,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P u n c t u r e .M e t h o d s R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6 7 1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o mp l e t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w h o u n d e r w e n t C T—g u i d e d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c h e s t b i o p s y P u n c t u r e s i n c e t h e J a n 2 0 1 1 t O t h e Ma y 2 0 1 4 . T h e s e b i o p i e s we r e g u i d e d e i t h e r b y n o n—c o n —

3 2・
医 药论 坛 杂 志
2 0 1 5年 7月 第 3 6卷 第 7期
J Me d i c a l F o r u m Vo 13 6 No . 7 J u l y 2 01 5


Hale Waihona Puke 论 著 ・ 增强技术在 C T引 导 下胸 部 切 割 针 穿 刺 活 检 中的应 用 价 值
YU Xi —h o n g .B AI Ha i —l i “ H e n a n C h e s t Ho s p i t a l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v a l u e o f c o n t r a s t —e n h a n c e d s c a n t e c h n i q u e i n g u i d i n g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c h e s t b i o p s y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 o n t r a s t— — e nh a n c e d s c a n t e c hni qu e i n
CT — — g u i de d pe r c ut a ne o us c he s t b i o p s y pu nc t ur e
a c c u r a c y,t u mo r s e n s i t i v i t y,p o s i t i v e 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f a l s e— n e g a t i v e r a t e a n d i n c i d e n c e o f c o mp l i c a t i o n we r e c o n— p a r e d . Re s u l t s S t a t i s t i c s s h o ws t h a t t h e p o s i t i v e 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f a l s e—n e g a t i v e r a t e o f t u mo r a n d p n e u mo t h o r a x r a t e
关键词 : 增强 C T ; 胸部 病变 ; 穿刺 ; 活检 中图分类号 : R 8 1 4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4 2 2 ( 2 0 1 5 ) 0 7 - 0 0 3 2 - 0 4
增强技术有助 于提 高 C T引导经皮 切
割针胸部活检 的取材成功率 , 肿瘤诊 断准确率 、 灵敏性 , 同时并 降低 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
于喜 红 , 白汉林。
1 .河南省胸科医 院, 郑州 4 5 0 0 0 0 ; 2 .河南省第二人 民医院 , 郑州
摘要 : 目的 评 价增 强技 术在胸部病变 c T引导经皮切割针穿刺 活检 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河 南省胸科 医
院2 0 1 1 年1 月_2 0 1 4年 5月资料完整 的 6 7 1例行 c T引导经皮 切割针 穿刺 活检 术病 例 , 其中 5 2 4例术前 行 C T 平扫 ( A组 ) , 1 4 7例术前行 C T增 强( B组) , 总结 平扫和增强技术 分别在胸部 病变 C T引导下经皮切 割穿刺 活检 术对 的取材成功率 、 诊 断准确性 、 肿瘤灵敏性 、 阳性预测值 、 假 阴性率及 主要 并发 症的发生率 , 并进行对 照。结果 二者取材成功率 ( P< 0 . 0 1 ) 、 诊断准确性 ( 尸< 0 . 0 1 ) 、 肿 瘤灵 敏度 ( P< 0 . 0 1 ) 、 出血发生率 ( P< 0 . 0 5 ) 有统计 学 差异 , 阳性预测值 、 假阴性和气胸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 P> 0 . 0 5 ) 。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