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工程的发展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引言概述: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它不仅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设施。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桥梁建设规模的扩大1.1 城市化进程的推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需求不断增长,道路桥梁建设规模也随之扩大。
城市道路桥梁的建设不仅要满足交通需求,还要兼顾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因素。
1.2 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我国高速公路网络不断扩大,需要大量的桥梁来连接各个城市和地区。
高速公路桥梁的建设要求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以确保行车安全和通行效率。
1.3 农村公路建设的加强: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桥梁建设在农村公路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桥梁技术的创新与进步2.1 钢结构桥梁的应用:钢结构桥梁具有自重轻、施工快、寿命长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钢结构桥梁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和维护费用。
2.2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是大跨度桥梁的首选结构形式。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2.3 桥梁监测与维护技术的创新:随着桥梁规模的扩大和使用年限的增加,桥梁的监测与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新型的监测技术和维护方法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桥梁的损伤和缺陷,并采取相应的修复和加固措施。
三、桥梁安全管理的加强3.1 桥梁设计标准的完善:我国不断完善桥梁设计标准,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和安全系数。
新的设计标准要求桥梁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更加注重安全性能,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3.2 桥梁安全评估的推进:桥梁安全评估是对桥梁结构和使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为桥梁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将加强对桥梁安全评估的推进,提高桥梁的安全性能。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引言概述:道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正文内容:1. 道路桥梁的数量和规模1.1 建设数量的增长:我国道路桥梁的建设数量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1.2 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道路桥梁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 技术水平的提升2.1 施工技术的创新: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推动着道路桥梁的建设。
2.2 材料技术的改进:新型材料的应用,如高性能混凝土、钢材等,使得道路桥梁的质量和耐久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3. 桥梁安全性的提升3.1 设计标准的完善:我国针对道路桥梁的设计标准进行了多次修订,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可靠性。
3.2 监测与维护的加强:道路桥梁的监测与维护工作得到了加强,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
4.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4.1 智能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道路桥梁的结构状况,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2 智能维护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优化维护策略,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5. 可持续发展的趋势5.1 绿色建设: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采用可再生材料和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2 智慧交通:道路桥梁与交通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和交通事故。
总结:综上所述,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建设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升和安全性不断提高的趋势。
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我国道路桥梁将进一步实现智慧化、绿色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发展现状道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交通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现状:1. 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持续增加。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2019年全国道路桥梁建设投资额达到了5000亿元,同比增长了10%。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道路桥梁建设的重视程度。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材料。
例如,钢筋混凝土梁桥、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斜拉桥等新型桥梁结构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3. 桥梁质量不断提升我国道路桥梁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大部分桥梁具备了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通过加强桥梁的设计、施工和监管,桥梁的质量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 桥梁网络不断完善我国道路桥梁网络不断完善,连接了各个城市和地区,提高了交通的便利性和通达性。
例如,京沪高速公路、京广高速公路等一系列高速公路的建设,极大地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二、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道路桥梁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将成为道路桥梁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能桥梁具备自动监测、预警和维护等功能,能够实时监测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提前预防和修复潜在问题,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绿色环保未来的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强桥梁的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提高桥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
3. 多式联运未来的道路桥梁将更加注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互联互通。
多式联运将成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通过建设桥梁与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方式的衔接节点,实现货物和人员的快速转运,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捷性。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道路桥梁是交通运输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浅谈。
一、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道路桥梁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大量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乡村公路等道路工程的建设,为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桥梁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桥梁建设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从最初的简单梁桥到现在的复杂悬索桥和斜拉桥,不断推动着道路桥梁的发展。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的应用和桥梁设计、施工技术的创新,使得我国桥梁的质量和耐久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3. 桥梁安全管理的加强我国对于桥梁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加强了桥梁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通过建立桥梁安全评估和定期检测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桥梁存在的问题,确保了道路桥梁的安全运行。
二、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桥梁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在桥梁上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现对桥梁结构和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提前预警和处理潜在的问题,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未来的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桥梁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将采用更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桥梁的设计也将更加注重节能和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跨海大桥和特大桥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未来将会建设更多的跨海大桥和特大桥。
这些大型桥梁的建设将对我国的交通运输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将推动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4. 桥梁维修和加固技术的创新随着我国大量桥梁的老化和磨损,桥梁维修和加固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未来,将会加大对桥梁维修和加固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力度,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引言概述:道路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1.1 建设规模扩大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政府投入的资金不断增加,大量的道路桥梁项目相继启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各地也纷纷加大力度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道路桥梁的建设水平。
1.2 技术水平提高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在技术水平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桥梁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技术不断创新,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不断推进,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同时,相关技术标准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提高。
1.3 桥梁管理与维护加强随着桥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桥梁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相关部门加强了桥梁的巡查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桥梁存在的问题。
此外,桥梁维护的技术手段也不断创新,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道路桥梁的发展趋势2.1 绿色环保未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在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上,将更多地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将加强桥梁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实现道路桥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2 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道路桥梁将更加智能化。
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桥梁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桥梁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智能化的桥梁也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交通便利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2.3 结构优化在桥梁设计方面,未来将更加注重结构的优化。
通过采用新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减少桥梁的自重,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同时,也将注重桥梁的美观性和艺术性,使桥梁成为城市的地标和文化的象征。
三、未来发展方向展望3.1 高速公路建设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高速公路的建设力度。
高速公路作为城市间交通的主要通道,将进一步完善和扩大。
浅析桥梁的发展趋势

浅析桥梁的发展趋势桥梁作为一种人类工程建筑,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桥梁的建设和设计也在不断更新和演变。
以下将从技术、设计、材料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对桥梁的发展趋势进行浅析。
首先,从技术方面来看,桥梁的建设正朝着更加高效、精确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桥梁设计和建设过程开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建模技术。
这不仅提高了桥梁设计的准确度和可行性,还大大缩短了设计和建设周期。
其次,桥梁设计也逐渐趋向于创新和个性化。
在过去,桥梁的设计几乎都是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缺乏独特性。
然而,如今的桥梁设计越来越多地注重创新和个性化,力图打破常规,突破传统。
设计者开始尝试新颖的桥型和创意的构造方式,以满足不同地理环境和交通需求的挑战。
第三,材料的发展也对桥梁的设计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材料的涌现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传统的混凝土和钢材已经逐渐被高性能材料所取代,如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等。
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桥梁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
在过去,桥梁的设计和建设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节约。
然而,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桥梁的可持续性成为当前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考量。
设计者开始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来降低桥梁的能耗。
同时,也在设计中考虑了桥梁对河道、水生态系统和土壤的影响,以减少环境破坏。
最后,桥梁建设正逐渐向着大跨度和高塔式的方向发展。
当今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桥梁都是以大跨度和高塔为特点的,如长江大桥和东京湾桥等。
这些桥梁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美感,还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此外,大跨度和高塔式桥梁的建设也需要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材料,进一步推动了桥梁建设的发展。
综上所述,桥梁作为人类工程建筑的代表,在技术、设计、材料和可持续性等方面都呈现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标题: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引言概述:道路桥梁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投入。
本文将从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现状1.1 道路桥梁总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成为了一大批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特大桥等,大大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1.2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道路桥梁建设采用了先进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桥梁结构更加安全可靠,寿命更长。
1.3 智能化管理不断推进智能化管理技术在道路桥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桥梁的远程监控和维护,提高了桥梁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二、发展趋势2.1 加强桥梁维护和保养随着桥梁寿命的不断增长,加强桥梁维护和保养将成为未来的重点,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2.2 推动桥梁智能化发展智能化管理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实现桥梁的自动监测和预警,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2.3 倡导绿色环保建设未来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绿色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加强桥梁安全管理3.1 完善桥梁安全监测系统加强桥梁的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理桥梁的安全隐患,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3.2 加强桥梁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桥梁的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对桥梁事故的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3 提升桥梁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桥梁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桥梁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四、推动桥梁科技创新4.1 加强桥梁科研力量加大对桥梁科研机构和人材的支持力度,推动桥梁科技创新,提高桥梁建设的技术水平和质量。
4.2 推广新型桥梁材料和技术推广新型桥梁材料和技术,如高性能混凝土、预应力技术等,提高桥梁的抗震性和耐久性。
4.3 发展智能化桥梁建设推动智能化桥梁建设,实现桥梁的自动化施工和监测,提高桥梁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引言道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进行浅谈,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1. 发展历程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特殊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大幅增长,而且在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上也有了显著提升。
2. 基本情况目前,我国道路桥梁的总里程已经超过了1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桥梁占比较大。
在城市道路方面,各大城市的桥梁密度也在不断增加。
此外,我国还建设了一些大型跨海、跨江、跨湖的特大桥梁,如港珠澳大桥、长江大桥等,这些桥梁不仅解决了交通运输问题,还成为了地标性建造。
3. 技术水平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从最初的简单梁桥到现在的复杂悬索桥和斜拉桥,我国桥梁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设计和施工能力。
同时,我国还在桥梁材料、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三、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未来道路桥梁发展的重要趋势。
智能化桥梁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控系统等实时监测桥梁的结构和运行状态,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
此外,智能化桥梁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维护,提高桥梁的管理效率和运行效果。
2. 绿色环保在未来的道路桥梁建设中,绿色环保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通过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在桥梁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也要考虑生态保护和环境友好,避免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3. 高效运营未来的道路桥梁将更加注重运营效率的提高。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减少交通阻塞和拥堵,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便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桥梁工程的发展邱思福241190050福州大学阳光学院2011土木工程专业(1)摘要:交通事业是社会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发展国民经济,促进各地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和巩固国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桥梁又是公路,铁路,农村道路以及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上,桥梁的造价平均仅占公路总造价的1/5左右,在国防上,桥梁是交通运输的咽喉,在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阐述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对桥梁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揭示桥梁工程得以迅猛发展的主导因素,并简要分析未来桥梁工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桥梁发展历程桥梁结构发展因素事故分析未来发展一、概述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必须对桥梁工程有着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桥梁工程是集桥梁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检定等的工作过程,以及研究这一过程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它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
桥梁工程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交通运输对它的需要,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工业革命、以及各种高新技术为主体的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历史上,每当运输工具发生重大变化,对桥梁在载重、跨度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便推动了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
在公路施工中,桥梁往往是全线通车的关键。
桥梁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在交通事业中起着举足轻重。
桥梁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未来桥梁的发展将会更加先进和全面。
我们所关注的桥梁工程领域也因此获得了重大发展。
而今我们正处新世纪之初,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有必要对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做一回顾,对桥梁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和队桥梁今后的发展进行分析。
二、桥梁发展历史在距今约三千年的周文王时,我国就已在宽阔的渭河上架设过大型浮桥。
后陆续涌现了一大批以石料铁为建材的桥梁建筑,其中以赵州桥(跨度37.02m,公元605年)、大渡河铁索桥(跨度约100m,1803年)等为标志体现了古代桥梁的伟大成就,也显示了古代中国的强盛。
18世纪以后,欧洲率先进入工业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200年西方文明的历史,促进了大规模的铁路桥梁建设。
迄今,以英国不列颠尼亚箱梁桥(跨度141m,185年)、美国布鲁克林悬索桥(跨度486m,1883年)及英国福斯悬臂桁架桥(跨度520m,1890年)为标志的桥梁建筑仍散发着西方工业文明的气息。
20世纪初期,西方工业社会获得空前发展,日趋发达。
于30年代掀起了第1个大跨悬索桥建设高峰,以美国纽约华盛顿桥(跨度1067m,1931年)、旧金山金门大桥(跨度1280m,1937年)为代表显示出其桥梁领域的垄断实力。
二战后,德国、日本再度堀起。
50年代起,德国经济的复苏推动了德国桥梁工程的发展,斜拉桥结构得以初现光芒,并很快波及世界桥梁工程界。
60年代,日本丹麦开辟了兴建跨海工程的先河。
80年代初,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国力显著增强。
同时,我国也加快了基础建设的步伐,一大批桥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特别是近十年来建成的代表当今世界桥梁最高发展水平的一大批斜拉桥、悬索桥,更是确定了中国的世界地位。
当今,世界桥梁工程的格局如同国际政局的多极化局面,不再是美、英垄断的天下,呈现了以日、美、英、中、德、法及其他国家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新世纪之初,我国交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使国人多少淡忘了上世纪30年代茅以升先生挥泪炸桥时的苦难与屈辱。
但是,当时中国并没有一跨千米、跨越峡谷海湾、位居“世界之最”的特大型桥梁。
而近十年,千米级大跨径桥梁相继建成通车,为中国人送来了前所未有的自豪与荣耀。
在东海海面,世界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犹如强弓满弦,长三角一体化的新动力蓄势待发。
2008年通车的苏通大桥一举创造了最大主桥跨径、最高主塔、最长斜拉索和最大规模群桩基础4项世界纪录,1088米长的主跨也令世界拥有首座千米级斜拉桥。
在胶州海湾,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似蛟龙卧波,41公里的全长使中国桥梁在2011年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
而在东海海面,两座30公里以上的跨海特大桥杭州湾大桥与东海大桥如双龙戏水,使长三角经济如虎添翼。
在武陵山区,世界第一跨峡谷悬索桥湖南湘西矮寨特大悬索桥如神女红绸,在355米的高空飞架德夯大峡谷。
2012年通车的矮寨大桥,凌空主跨长达1176米,车行其上,崇山峻岭近在咫尺,车外云蒸霞蔚如临仙境。
在嘉陵江畔,世界最大跨径拱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如弯月临江,552米的主跨比世界著名拱桥澳大利亚悉尼大桥的跨度更胜一筹。
顺江而下,曾被誉为天堑的万里长江上,如今已有百余座大桥飞架南北。
在夜幕降临时俯瞰这一座座长江大桥,车灯如流火,桥灯如星辰,恰似道道璀璨的银河坠落凡间。
盛世造桥。
短短十年,中国建设者谱写了中国山河画卷中最亮丽的桥梁篇章。
截至2012年6月底,在世界前10大斜拉桥中,中国雄踞7个席位;在世界10大悬索桥、10大拱桥、10大梁桥中,中国也均稳居半壁江山。
仅主跨逾1000米的大桥,中国就拥有10座以上。
三、桥梁结构桥梁的结构不断轻型化,悬索桥采用钢箱加劲梁,斜拉桥在密索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开口截面甚至是板,使梁的高跨比大大减少,非常轻颖;拱桥采用少箱甚至拱肋或桁架体系;梁桥采用长悬臂、板件减薄等,这些都使桥梁上部结构越来越轻型化。
随着上部结构的迅猛发展,必然给下部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
自钢筋混凝土推广使用以来,桥梁墩台的结构形式趋于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重力墩台外,发展了空心墩、桩柱式墩台、构架式墩台、框架式墩台、双柱式墩、拼装墩台及预应力钢筋薄壁墩等新型墩台,并日趋轻型、柔性化。
高墩技术也有较大发展。
与此同时,桥梁基础也在发展。
50年代以后,越江、跨海湾、海峡大桥的兴建以中国、日本为首大力发展了深水基础技术。
如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中首创了管柱基础;60年代在南京长江大桥中发展了重型沉井、深水钢筋混凝土沉井和钢沉井;70年代在九江长江大桥中创造了双壁钢围堰钻孔桩基础;80年代后进一步发展了复合基础。
在日本,由于本四联络线工程的建设,近20年来,其深水基础技术发展很快,以地下连续墙、设置沉井和无人沉箱技术最为突出。
四、桥梁工程发展探因土木工程发展史表明,材料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带来土木工程的巨大飞跃。
桥梁工程因此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遇。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砖出现于中国,实现了土木工程的第1次飞跃,开始了砖、木结构的桥梁时代。
19世纪波特兰水泥、现代钢材在欧洲的出现,实现了土木工程的第2次飞跃,桥梁工程获得了空前大发展,桥梁结构形式及规模有了突破。
20世纪初叶,预应力混凝土的出现,实现了土木工程的第3次飞跃,开始了混凝土桥梁结构的时代。
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以碳纤维为代表的高级复合材料,首先被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现正逐步渗透到桥梁工程领域之中。
1、当今的各种高新技术革命中,以计算机技术革命最为耀眼。
自本世纪70年代第1台微型计算机的诞生,开辟了计算机新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结构工程分析的历史,一门新的学科———计算结构力学得以产生,有限元法就此成为分析复杂桥梁结构形式的主要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促成了以计算机为辅助设计的桥梁CAD技术分支学科的形成。
预应力思想被喻为本世纪中最为革命的结构思想,它源于1910年法国工程师金.弗来西奈设计建造的足尺试验拱桥(跨度72.5m)中。
此后的数十年里被推广到混凝土结构中,形成了一整套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在桥梁工程的建设中,发挥出重大作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其应用已遍及各种桥梁结构形式,不仅带动了中小跨度桥梁的迅猛发展,也促成了大跨度桥梁的进步。
尤其在斜拉桥中,这种思想的发挥达到了顶点。
此外,它也被用于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之中,衍生出许多新的施工方法和工艺;而在旧桥加固领域里,也显示出很强的竞争力。
当今由于预应力思想的结合,使得预应力混凝土已成为本世纪最主要的桥梁材料。
2、在本世纪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中,预应力思想促进了桥梁结构形式的变革,而自架设体系思想带来了大跨度桥梁施工技术的变革,两种思想交相辉映。
自架设体系思想是通过将结构离散成若干小的单元或构件,以便于预制或现浇,然后按特定的施工步骤进行拼装或浇注,已完成的结构部分就可以作为支撑体系参与下一阶段的施工,直到全部结构的完成。
它体现了“化整为零、集零为整”的特点。
这种思想在大跨度悬索桥、斜拉桥、拱桥及连续梁桥等桥型的施工中得到灵活应用。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着体系转化及受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施工期间结构的受力状态比成桥状态更为不利,于是提出了对施工阶段进行控制设计的要求。
3、几经发展,施工控制技术已逐步成为一门新兴的桥梁工程分支学科。
体制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实际上也是施工组织活动的过程。
18世纪,欧洲兴起花型建筑的热潮,开始出现设计与施工的分离。
后来在英国进一步发展成了工程建设监理体制。
1956年由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和欧洲建筑工程联合会(FIEC)共同发起对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制定的合同条款进行修改,颁布“FIDIC”合同条件,后经历了1969、1977、1987年的3次改版。
几十年来它已被世界各国土木工程界广泛接受和借鉴,给桥梁工程建设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确保桥梁的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五、桥梁事故分析由于地面交通线路日趋拥挤,已经无法满足车辆交通运行的要求。
桥梁工程是建造于江、河之上的交通结构,各地区广泛开展桥梁工程建造,能有效地缓解地面交通的压力。
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桥梁施工期间常会出现各种意外事故,给桥梁结构性能造成极大的损坏。
坍塌事故是常见的病害之一,若不及时处理会减弱桥梁结构的使用价值,施工单位需采取科学的防治策略。
桥梁工程坍塌事故发生的因素,行业勘测显示,坍塌是桥梁工程建设期间常见的病害,每年国内桥梁均有不同程度的坍塌现象,给桥梁交通的顺利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桥梁工程在交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著,完善桥梁工程建设是施工单位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般情况下,造成桥梁工程坍塌的原因较多,既有桥梁结构自身的结构问题,也有外界因素产生的不利影响。
1、方案因素。
设计是桥梁工程建设的初始阶段,设计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完成项目规划任务,以提供科学可靠的项目方案。
从实际情况看,设计单位在规划桥梁工程期间,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导致桥梁设计方案与应用要求不符合,限制了桥梁结构性能的持续发挥。
如:桥梁结构设计不合理,未设置有效的防护体系,减弱了其抗病害的能力。
2、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是影响桥梁坍塌的外在因素,这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变化产生的破坏,最终导致了坍塌现象的发生。
具体情况:一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山区自然灾害,常常会冲毁桥梁,造成严重的坍塌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