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疗法太极六合针法

合集下载

(整理)转载太极六合针法

(整理)转载太极六合针法

转载太极六合针法图说明圈子从内向外依次为:1、太极图、河图洛书中五点2、方位:东南西北3、十二地支图4、洛书八方图5、八卦卦符6、八卦卦名和五行属性7、八卦的内、外卦与脏腑、身体对应8、八卦与人体脏腑器官对应9、八卦所属主要功效10、八卦所属主治疾病11、八卦与十二经络的主要配穴八卦各卦与人体脏腑器官对应乾卦:属性健。

对应大肠、脑、脊椎、督脉、胸部、左下腹、左下肢、男性生殖器。

坤卦:属性顺。

对应脾胃、任脉、腹部、左肩、肌肉、消化系统。

震卦:属性动。

对应肝脏、双足、神经、筋脉、筋膜、右腰、右胁肋、右肩臂等。

巽卦:属性入。

对应胆腑、肱股、右肩、神经、食道、肠道、淋巴系统、呼吸器官。

1、坎:属性陷。

对应肾、膀胱、任脉、耳、腰、骨、髓、脑、发、性器官、血液循环、泌尿生殖、免疫系统。

离卦:属性附。

对应心脏、心包、血脉、小肠、眼目、头脸部、颈部、胸部、上腹部。

艮卦:属性止。

对应脾胃、鼻、手、右下肢、脚背、足趾、背脊、皮、乳房等凸起之处。

兑卦:属性悦。

对应肺脏、气管、食道、口舌、咽喉、牙齿、左腰、左肋、肛门、皮毛。

八卦各卦所主功能乾卦:功能:醒脑清神、强脊补肾、通调督脉、固肠涩肠、通肠导滞、通阳散瘀、舒筋利节。

清风散热强腰壮骨等。

坤卦:健脾和胃,通腑导滞、清热化湿、温中散寒、升清降浊、宣通腑气、强健肌肉等。

震卦:功能:平肝熄风、舒肝利胆、解痉止痛、强筋通络、调和气血、舒和性情等。

巽卦:功能: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抗拮过敏、袪风止痒、疏肝明目、消肿散结、通关利窍、清热散邪等。

坎卦:功能:补肾益精、滋阴降火、温肾壮阳、补肾调经、清热利湿,调理两阴,疏通气血、生殖发育、通调三焦等。

离卦:功能:清心火、泄烦热,抗炎、抗过敏、温补阳气、活络明目、安神定志、通畅气机、利气宽胸平气降逆等。

艮卦:功能:温补脾胃、清热化湿、消食导滞、调理肠胃、宣通腑气、理气止痛、疏通经络、强筋利节。

兑卦:功能:宣肺解表、润气止咳、降逆平喘、清热利咽、益肺补肾、散风利节、清热消肿、疏风透表。

太极六合针法问答29(1)

太极六合针法问答29(1)

太极六合针法问答2009-06-03 14:07 太极六合针法问答太极六合针法是我经过数年的努力后研究出的一种新针法,在这里我首先要对大家说,我不敢自夸针法巳经成功,我只能说研究出了一种新的针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太极六合针法的布针模式尚属首创,它的布针操作不同于现在我们在用的任何一种针法,所以有许多东西还是值得更进一步作研究探讨,比如它的布针模式是否合理?是否产生副作用?针法的效应机制究竟是什么?等等的问题,还有待专家学者的验证,但不管怎么说,这个针法自问世以来,还是得到了广大针界同仁的喜爱和支持,在此谨表谢意。

现就大家所关心的一些问题作简要解答。

1、问:太极六合针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太极六合针法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中医和易经太极八卦理论,大家知道,六合针法的布针是按八卦的方位排列的,同时结合了中国传统的经络理论,所以说太极六合针法是以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古老的太极八卦和天人相应理论为指导,以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为枢纽,以人体的三层太极八卦为模式,以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为配合,多方位多角度综合后产生的一种新针法。

天人一理,天人合一的易理是构成太极六合针法的理论基础。

2、问:所谓六合是指哪六合?1、答:我们中国古老的易经理论说: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

所谓六合,分基本六合和广义六合,基本六合为:天、地、日、月、阴、阳。

广义六合为:大、中、小三太极,外、中、内三八卦六合为一;天道、地道、人道、易道、医道、针道,六合为一;精、气、神、意、法、针,六合为一;人体三阴三阳经,六合为一;传统针法、董氏针法、脐针疗法、腹针疗法、八字针法、全息疗法,六合为一。

六合原是三界内,针法自在五行中。

首先是将天、地、日、月、阴、阳“六合为一”,也就是将天地之道、日月之光、阴阳之气融为一体,注于针法之中;其次是将人体的三层太极和三层八卦融为一体“六合为一”,使内外经气自然相合;其三是天道、地道、人道、易道、医道、针道,六合为一;其四是;精、气、神、意、法、针,六合为一;医者在行针时要求意念集中,全神贯注,把自己的精、气、神、意、法、针同患者融为一体,以达到神针相合的最高境界。

太极六合针法的治疗机理

太极六合针法的治疗机理

太极六合针法治疗机理初探一、人体网络全息效应原理针灸治病之神奇,有时真让人瞠目,头面的疾病在腿脚上针刺能治疗,腿脚或肛门的疾病也能在头上针刺治疗,如上牙痛的病人我们取内庭穴治疗,下牙痛的病人取合谷穴治疗,都能取得良好的即时止痛效果,这在传统针灸理论上称为远道取穴法。

其实这是一种经络感传效应,因为上牙属阳明胃经,下牙属阳明大肠经,牙痛的病人分别在合谷或内庭针刺就自然能止痛。

同理,痔疮的病人我们在百会针刺治疗,头晕的病人在长强针刺治疗也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督脉起于胞中出长强循脊上头入脑,所以这两头的疾病都能在上下治疗。

其机理亦属于经络感传效应。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在病灶部位去针刺治疗,却偏要舍近求远用远道取穴的方法治去治疗呢?难道说直接在病患部位扎针治疗起效不快吗?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去理论。

接下来我们看看董氏奇穴的治疗取穴方法,在董氏奇穴的所有穴位中,用得最多的、功效最强的莫过于“灵骨穴”,它不但能治疗头面部的疾病,而且能治疗胸腹、腰背等多处疾病,那么它的治疗机理何在呢?灵骨穴在手的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的分歧处,属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区,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灵骨穴治疗头面部疾病是理所当然的,治疗腹部的疾病是因为腹部为阳明胃经所经过,手足阳明异经同气,所以其效也合乎经络感传效应的原理,但它巳不属经络的直接感传,应属经络的间接感传效应;那么灵骨穴治疗腰痛的机理又何在呢?经气是通过什么途径到达腰部的呢?这又留待我们去研究探讨了。

我们再看看八字治疗法,八字的治疗理论似乎与传统针灸的巨刺法和缪刺法不同,传统针灸的巨刺法或缪刺法是上下对应和左右对应取穴,而八字治疗法要求上下、左右、前后对应取穴,其重点是各部位的阴阳对应,显然比传统针灸的巨刺法和缪刺法来得有些复杂,但八字治疗法却完全不讲经络理论,那么它的经气也就是治疗效应又是怎样到达病灶部位的呢?这个问题最权威的解释我想只有八字治疗法的创始人李柏松老师了。

其他如腹针疗法、平衡针疗法、腕踝针疗法、耳针疗法、眼针疗法、头针疗法等等,有许许多多的针法都难以用经络感传效应理论去解释。

转载太极六合针法

转载太极六合针法

转载太极六合针法图说明圈子从内向外依次为:1、太极图、河图洛书中五点2、方位:东南西北3、十二地支图4、洛书八方图5、八卦卦符6、八卦卦名和五行属性7、八卦的内、外卦与脏腑、身体对应8、八卦与人体脏腑器官对应9、八卦所属主要功效10、八卦所属主治疾病11、八卦与十二经络的主要配穴八卦各卦与人体脏腑器官对应乾卦:属性健。

对应大肠、脑、脊椎、督脉、胸部、左下腹、左下肢、男性生殖器。

坤卦:属性顺。

对应脾胃、任脉、腹部、左肩、肌肉、消化系统。

震卦:属性动。

对应肝脏、双足、神经、筋脉、筋膜、右腰、右胁肋、右肩臂等。

巽卦:属性入。

对应胆腑、肱股、右肩、神经、食道、肠道、淋巴系统、呼吸器官。

1、坎:属性陷。

对应肾、膀胱、任脉、耳、腰、骨、髓、脑、发、性器官、血液循环、泌尿生殖、免疫系统。

离卦:属性附。

对应心脏、心包、血脉、小肠、眼目、头脸部、颈部、胸部、上腹部。

艮卦:属性止。

对应脾胃、鼻、手、右下肢、脚背、足趾、背脊、皮、乳房等凸起之处。

兑卦:属性悦。

对应肺脏、气管、食道、口舌、咽喉、牙齿、左腰、左肋、肛门、皮毛。

八卦各卦所主功能乾卦:功能:醒脑清神、强脊补肾、通调督脉、固肠涩肠、通肠导滞、通阳散瘀、舒筋利节。

清风散热强腰壮骨等。

坤卦:健脾和胃,通腑导滞、清热化湿、温中散寒、升清降浊、宣通腑气、强健肌肉等。

震卦:功能:平肝熄风、舒肝利胆、解痉止痛、强筋通络、调和气血、舒和性情等。

巽卦:功能: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抗拮过敏、袪风止痒、疏肝明目、消肿散结、通关利窍、清热散邪等。

坎卦:功能:补肾益精、滋阴降火、温肾壮阳、补肾调经、清热利湿,调理两阴,疏通气血、生殖发育、通调三焦等。

离卦:功能:清心火、泄烦热,抗炎、抗过敏、温补阳气、活络明目、安神定志、通畅气机、利气宽胸平气降逆等。

艮卦:功能:温补脾胃、清热化湿、消食导滞、调理肠胃、宣通腑气、理气止痛、疏通经络、强筋利节。

兑卦:功能:宣肺解表、润气止咳、降逆平喘、清热利咽、益肺补肾、散风利节、清热消肿、疏风透表。

小六合针法

小六合针法

小六合针法八卦的内对应:坎肾膀胱与三焦,离心小肠与心胞,坤艮脾胃阴阳土、震巽肝胆阴阳木,乾金大肠兑金肺,五脏对应细心读。

外对应是!乾为头首坤为腹,坎为俩耳离为目,艮为鼻手兑为口,巽为股腿震为足八卦与人体脏腑器官疾病对应乾卦:属性健。

对应大肠、脑、脊椎、督脉、胸部、左下腹、左下肢、男性生殖器。

乾卦:功能:醒脑清神、强脊补肾、通调督脉、固肠涩肠、通肠导滞、通阳散瘀、舒筋利节。

清风散热强腰壮骨等。

乾卦:主治:头项脑疾病、颈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经痛、关节炎、肠炎、便秘、痔疮、头痛、头晕、高血压、面瘫、强直性脊柱炎、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等。

乾卦:正象全息:下腹区、大肠区、小肠区、直肠区、肛门区。

倒象全息:肺区。

第五掌骨全息:生殖穴、脐周穴、肾穴、脾胃穴。

乾卦:对应大肠,经络配穴:商阳(井穴)、三间(输穴)、曲池(合穴)、合谷(原穴)、偏历(络穴)、天枢(募穴)、温溜(郄穴)、上巨虚(大肠下合穴)百会(三阳五会)、大椎(诸阳之会)长强(督脉络穴)。

坤卦:属性顺。

对应脾胃、任脉、腹部、左肩、肌肉、消化系统。

坤卦:健脾和胃,通腑导滞、清热化湿、温中散寒、升清降浊、宣通腑气、强健肌肉等。

坤卦:主治:脾胃、腹部疾病、脾虚泄泻慢性痢疾、消化不良、慢性鼻炎、四肢肌肉无力、口唇疾病;眩晕症、劳累疲乏、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

坤卦:正像全息:食道区、咽喉区、口腔区、鼻区、目区、头脑区。

倒像全息:生殖区、肾区、膀胱区、尿道区、盆腔区、前列腺区。

坤卦:对应脾,经络配穴:隐白(井穴)、大都(荥穴)、三阴交(交会穴)、阴陵泉(合穴)、太白(原穴)、公孙(络穴)、章门(募穴)、地机(郄穴)。

震卦:属性动。

对应肝脏、双足、神经、筋脉、筋膜、右腰、右胁肋、右肩臂等。

震卦:功能:平肝熄风、舒肝利胆、解痉止痛、强筋通络、调和气血、舒和性情等。

震卦:主治:肝胆疾病,右胁肋、右腰、右肩臂疾病,精神、神经性疾病、狂燥症、惊吓症、抑郁症、头晕、暴怒气郁、半身不遂、乳腺增生、妇科疾病、头痛、眩晕、神经衰弱、抽搐等。

太极六合针法图详解

太极六合针法图详解

太极六合针法图详解太极六合针法挂图是一幅实用的工具图,熟悉和掌握这个挂图的内容对初学六合针法的人来说会有很大帮助。

六合针法挂图原先是12圈,后来又增加了2圈,共有14圈。

第9圈和第13圈分别增加了全息和脏腑经络别通内容,为小六合针法专用而设计,第12圈的“相应穴”、“通关穴”为小六合内容,其他各圈均为大、小六合针法通用参照,现在我自内至外一圈圈地将它进行解释。

这个挂图犹如体育馆里中间凹下周围层层高起的大看台,中心的太极图就是底下用作比赛的运动场,周围一圈圈放射形的线条便是一层层逐级而上的观众席。

我们可以把这个太极图看作为神阙的底部,而周围的八卦图则分布于不同层次的脐壁上。

我们看太极六合针法图时,要把它看成一个立体图,人站在底部,也就是以太极图的中心点向周围观看,画八卦的卦爻是自上而下一爻一爻地画的,但读的时候却是从最下面的爻画逐条往上读的。

第1圈太极图太极图前文已经有详细论述,说得简单一点,太极图就是天地日月的缩影。

我们只要记住一句话就行:一、一、二、二,顺时旋转。

一就是太极图周围一个大圆圈,也叫“太乙圈”,表示整个宇宙,因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故也有的叫“无极圈”。

还有一个一是分隔两条阴阳鱼的反S形曲线,称为“灵界线”;二、二就是圆圈里一白一黑的两条阴阳鱼和两个鱼眼。

太极就是道,天道左旋,故太极图是向左旋的。

顺时针方向为左旋,逆时针方向为右旋。

天道左旋为顺,地道右旋为逆,所谓“顺生逆死”,故太极六合针法布针时多取左旋顺生格局。

第2圈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太极之中有太极,八卦之中有八卦。

太极图中间有五个点,是把河图洛书的中五点移到了太极图的中心。

这五个点在太极六合针法中表示三个内容:第一、表示太极的天地之道,也表示太极四象,中心的一点为太极含一气,其形圆象天,周围的四点为太极含四象,其形方象地。

其二、表示人体五脏,肝心肺肾为四象,震配肝,离配心,兑配肺,坎配肾。

肝心肺肾居四正位,脾土居中。

其三表示八卦方位,我们将太极图顺时针稍作旋转后,坤艮乾巽四个卦占定四隅位,中土不动,坤属脾,艮属胃,乾属大肠,巽属胆,四隅位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最常用的组方之一。

八字疗法太极六合针法(DOC)

八字疗法太极六合针法(DOC)

八字疗法+太极六合针法女,35岁,自述:手臂手指麻痛、脚底前方疼痛已数月。

看了中西医,其他医生诊为骨刺、颈椎增生。

我用八字疗法:尾椎、胃三针、大椎、感冒三针、百会、手臂对应区。

本想用脚底对应区,因怕她受不了所以用百会代之。

该患者针后,自觉轻松,舒服多了。

因在她大椎附近见有5mm长的紫青筋凸起,问她是否有经痛问题,她惊奇地问我何以知道的?我笑笑叫她躺下再用太极六合针法针之。

穴位有如四正位或四寓位,中八卦:引气归元、外八卦:董氏针法针之妇科穴、还巢穴、肾关、复溜、太冲、丰隆、足三里等穴位交换针之。

如此针了两个月多,也有八次之多吧(因是义诊,每星期只有一次),她告诉我经痛已没有了,现还是每星期来给我针灸做保健。

腹泻特效穴最近门诊腹泻病人多,大多是急性肠胃炎,除了采用输液纠正液体丢失之外,我还运用在别处学到的一个穴位进行治疗。

效果很好,不敢私藏,转来和各位针友共同提高.一个治疗腹泻特效新穴的发现与临床运用武巍松贵州省毕节市通津路8号51900自1 990 年笔者发现该穴以来,凡遇泻泄、肠炎之类的疾病;只采用本穴一穴点治、一般最多1分钟便治愈,10年来的经验证明,采用该穴治病,方法简单,时间最少,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远非任何药物可比。

1. 临床资料:门诊病人中最大80岁,最小的有未满月的新生儿;有急性腹泻1天达38次的、有痢疾、肠炎数月的,有还未作过治疗的,也有老是输液、打针、吃药无效的。

2. 治疗方法:2.1 .穴位。

断腹泻穴.位于足临泣与地五会之间,大约于脚小趾与四趾丫前一指半,近地五会穴约1分处是穴.以手食指轻按,凡腹泻患者,该处压痛。

2.2 .取穴: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左右脚,任取1穴即可。

2.3 .治疗:点穴、针材.点穴时、医者找到穴位后以食指轻轻揉动穴位.一般以自然把手放在穴位上的力量便足够了,然后心里默默地边揉边数,从1数到60即可?数数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大致以1分钟为限,适当多出一些和不足1分钟都没关系,如用针刺,以5分或1寸毫针直刺,深度为1分左右,进针后不停地提插或捻转,时间与点穴同?笔者多用点穴法.3. 疗效观察:3.1 .疗程:采用本穴治病,不需要以疗程计,凡急症或轻症,一般1次可愈,特别重的和病程长的,可每日2次,每次最多3分钟,也不过数日可愈。

胃三针,感冒三针,手足三针

胃三针,感冒三针,手足三针

胃三针按具体的针刺顺序说:胃三针应该是腰2、腰1、腰3棘突下,斜向下刺,胃三针在八字新针刺疗法中,它的作用是:1它是高能量点。

2是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等疾患的治疗点。

3防治晕车、晕针。

开高能量点以及治疗胃肠道疾病,我不在这里赘述。

只谈谈防治晕车及晕针现象。

今天又来一个患者,女性,48岁,以全身浮肿,双下肢为著,伴双下肢无力,如灌铅一样,行走艰难。

并有左下肢疼痛。

劳累后腰部也有不适感。

晨起觉双手肿胀,平素恶寒,易感冒。

查看其双下肢时,发现有好多於络,于是给其双下肢於络点刺放血,当我还没给左下肢放完血时,患者给我说:马大夫,让我休息一下,我以前扎针没有晕针现象,今天怎么突然感到头晕,心慌,恶心欲呕。

于是我让患者先俯卧于床上,给其针刺胃三针,针后,我问患者有什么感觉?患者回答:现在不再有头晕心慌恶心的现象了。

于是我给她继续点刺放血。

把左右下肢的於络都点刺放血,患者再也没有上述现象了。

而后给患者太极六合针法:内、中八卦均为:离、坤、乾、坎。

外八卦:双阴陵泉、双漏谷、双三阴交。

针后患者双下肢无力明显减轻,左下肢疼痛消失。

记得去年,我三姨陪着我另一个阿姨来我这来做治疗她的糖尿病的时候,我三姨晕车特别厉害,到我这时,脸色煞白,呕吐不止,胃脘如揪心一样难受。

我看到我三姨那么痛苦,就让她俯卧与床,欲给其针胃三针,当我刚刚扎了腰2棘突下一针后,我三姨就说:小晖治疗晕车还真有办法,一针下去,我什么不适感都没了,但是我还给三姨扎了腰3与腰1棘突下。

而后,我三姨与我们有说有笑,一切如常。

以扣刺至骨膜为深度 .感冒三针一)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用前第一方二)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三)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剌期门四)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剌期门五)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字疗法+太极六合针法女,35岁,自述:手臂手指麻痛、脚底前方疼痛已数月。

看了中西医,其他医生诊为骨刺、颈椎增生。

我用八字疗法:尾椎、胃三针、大椎、感冒三针、百会、手臂对应区。

本想用脚底对应区,因怕她受不了所以用百会代之。

该患者针后,自觉轻松,舒服多了。

因在她大椎附近见有5mm长的紫青筋凸起,问她是否有经痛问题,她惊奇地问我何以知道的?我笑笑叫她躺下再用太极六合针法针之。

穴位有如四正位或四寓位,中八卦:引气归元、外八卦:董氏针法针之妇科穴、还巢穴、肾关、复溜、太冲、丰隆、足三里等穴位交换针之。

如此针了两个月多,也有八次之多吧(因是义诊,每星期只有一次),她告诉我经痛已没有了,现还是每星期来给我针灸做保健。

腹泻特效穴最近门诊腹泻病人多,大多是急性肠胃炎,除了采用输液纠正液体丢失之外,我还运用在别处学到的一个穴位进行治疗。

效果很好,不敢私藏,转来和各位针友共同提高.一个治疗腹泻特效新穴的发现与临床运用武巍松贵州省毕节市通津路8号51900自1 990 年笔者发现该穴以来,凡遇泻泄、肠炎之类的疾病;只采用本穴一穴点治、一般最多1分钟便治愈,10年来的经验证明,采用该穴治病,方法简单,时间最少,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远非任何药物可比。

1. 临床资料:门诊病人中最大80岁,最小的有未满月的新生儿;有急性腹泻1天达38次的、有痢疾、肠炎数月的,有还未作过治疗的,也有老是输液、打针、吃药无效的。

2. 治疗方法:2.1 .穴位。

断腹泻穴.位于足临泣与地五会之间,大约于脚小趾与四趾丫前一指半,近地五会穴约1分处是穴.以手食指轻按,凡腹泻患者,该处压痛。

2.2 .取穴: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左右脚,任取1穴即可。

2.3 .治疗:点穴、针材.点穴时、医者找到穴位后以食指轻轻揉动穴位.一般以自然把手放在穴位上的力量便足够了,然后心里默默地边揉边数,从1数到60即可?数数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大致以1分钟为限,适当多出一些和不足1分钟都没关系,如用针刺,以5分或1寸毫针直刺,深度为1分左右,进针后不停地提插或捻转,时间与点穴同?笔者多用点穴法.3. 疗效观察:3.1 .疗程:采用本穴治病,不需要以疗程计,凡急症或轻症,一般1次可愈,特别重的和病程长的,可每日2次,每次最多3分钟,也不过数日可愈。

3.2 .疗效:笔者专用此穴治疗腹泻病人10余年、几乎都是1次治愈,只有1例治疗了3天,另有1例治疗3日后其母说无效而改用它诊.4. 典型病例:陈亚男、男,1岁半,住贵州省大方县人量乡上街。

由父母带领前往求治,其母代述,患儿上吐下泻近1月,先在八堡乡几个小诊所治疗,后又转毕节市人民医院治疗,一直吃药、打针,输液不见好转,每日腹次数十次。

笔者在首次治疗过程中也亲见拉了1次。

当日中午治后已见好转,次日仅拉4次,呕吐也停,第3天仅解大便1次,大便也转正常,经3天治疗,至第4日完全恢复正常而停治,随访2年,一切安好。

5. 讨论:腹泻一般在临床上分为食物中毒性吐泻,痢疾,肠炎等。

食物中毒的情况引起腹泻的比较多,有的是因食物变质,有的是佐料配伍有错误,有的是在熟的蔬莱中混杂有生冷,有的是食人油腻食物后误喝生水,有的是食物中含有大量生白矾或其它容易引起腹泻的品种,这些情况发生的腹泻,采用本穴治疗,其效果是可以肯定的,而对肠炎、红、白痢引起的腹泻,本穴的疗效照样明显。

在腹泻病患中还有一种是并非因生冷或有毒有害的食物引起,比如平常素食为主的人突然大且食人高脂肪食物,农村在秋粮刚熟时突然大量地贪口福尝鲜等,这应该叫做更食性腹泻,在贵州农村,一般叫做换肚皮,引起这种应泻的原因是新食物的特殊成分还与那个患病者的肠胃内部环境不相适应,根本就不是什么细菌和病毒的问题。

对于更食性腹泻,用这个穴位治疗的效果是不容置疑的。

Re:一个治疗腹泻特效新穴地五会穴[定位] 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在第四、五跖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处。

[解剖] 有足背动、静脉网,第四跖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主治] 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胸满,胁痛,腋肿,乳痈,跗肿,内伤吐血。

[操作] 直刺或斜刺0.3~0.5寸。

[配伍] 配耳门、足三里治耳鸣、腰痛。

断腹泻穴.位于足临泣与地五会之间,大约于脚小趾与四趾丫前一指半,近地五会穴约1分处是穴.以手食指轻按,凡腹泻患者,该处压痛。

Re:一个治疗腹泻特效新穴图片:最近门诊腹泻病人多,大多是急性肠胃炎,除了采用输液纠正液体丢失之外,我还运用在别处学到的一个穴位进行治疗。

效果很好,不敢私藏,转来和各位针友共同提高.一个治疗腹泻特效新穴的发现与临床运用武巍松贵州省毕节市通津路8号51900自1 990 年笔者发现该穴以来,凡遇泻泄、肠炎之类的疾病;只采用本穴一穴点治、一般最多1分钟便治愈,10年来的经验证明,采用该穴治病,方法简单,时间最少,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远非任何药物可比。

1. 临床资料:门诊病人中最大80岁,最小的有未满月的新生儿;有急性腹泻1天达38次的、有痢疾、肠炎数月的,有还未作过治疗的,也有老是输液、打针、吃药无效的。

2. 治疗方法:2.1 .穴位。

断腹泻穴.位于足临泣与地五会之间,大约于脚小趾与四趾丫前一指半,近地五会穴约1分处是穴.以手食指轻按,凡腹泻患者,该处压痛。

2.2 .取穴: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左右脚,任取1穴即可。

2.3 .治疗:点穴、针材.点穴时、医者找到穴位后以食指轻轻揉动穴位.一般以自然把手放在穴位上的力量便足够了,然后心里默默地边揉边数,从1数到60即可?数数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大致以1分钟为限,适当多出一些和不足1分钟都没关系,如用针刺,以5分或1寸毫针直刺,深度为1分左右,进针后不停地提插或捻转,时间与点穴同?笔者多用点穴法.3. 疗效观察:3.1 .疗程:采用本穴治病,不需要以疗程计,凡急症或轻症,一般1次可愈,特别重的和病程长的,可每日2次,每次最多3分钟,也不过数日可愈。

3.2 .疗效:笔者专用此穴治疗腹泻病人10余年、几乎都是1次治愈,只有1例治疗了3天,另有1例治疗3日后其母说无效而改用它诊.4. 典型病例:陈亚男、男,1岁半,住贵州省大方县人量乡上街。

由父母带领前往求治,其母代述,患儿上吐下泻近1月,先在八堡乡几个小诊所治疗,后又转毕节市人民医院治疗,一直吃药、打针,输液不见好转,每日腹次数十次。

笔者在首次治疗过程中也亲见拉了1次。

当日中午治后已见好转,次日仅拉4次,呕吐也停,第3天仅解大便1次,大便也转正常,经3天治疗,至第4日完全恢复正常而停治,随访2年,一切安好。

5. 讨论:腹泻一般在临床上分为食物中毒性吐泻,痢疾,肠炎等。

食物中毒的情况引起腹泻的比较多,有的是因食物变质,有的是佐料配伍有错误,有的是在熟的蔬莱中混杂有生冷,有的是食人油腻食物后误喝生水,有的是食物中含有大量生白矾或其它容易引起腹泻的品种,这些情况发生的腹泻,采用本穴治疗,其效果是可以肯定的,而对肠炎、红、白痢引起的腹泻,本穴的疗效照样明显。

在腹泻病患中还有一种是并非因生冷或有毒有害的食物引起,比如平常素食为主的人突然大且食人高脂肪食物,农村在秋粮刚熟时突然大量地贪口福尝鲜等,这应该叫做更食性腹泻,在贵州农村,一般叫做换肚皮,引起这种应泻的原因是新食物的特殊成分还与那个患病者的肠胃内部环境不相适应,根本就不是什么细菌和病毒的问题。

对于更食性腹泻,用这个穴位治疗的效果是不容置疑的。

Re:一个治疗腹泻特效新穴地五会穴[定位] 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在第四、五跖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处。

[解剖] 有足背动、静脉网,第四跖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主治] 头痛,目赤痛,耳鸣,耳聋,胸满,胁痛,腋肿,乳痈,跗肿,内伤吐血。

[操作] 直刺或斜刺0.3~0.5寸。

[配伍] 配耳门、足三里治耳鸣、腰痛。

断腹泻穴.位于足临泣与地五会之间,大约于脚小趾与四趾丫前一指半,近地五会穴约1分处是穴.以手食指轻按,凡腹泻患者,该处压痛。

Re:一个治疗腹泻特效新穴图片:地五会穴地五会穴动态八卦针法,补泻的问题: 二补一泻;二泻一补、平补平泻 ,:《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 ,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上气和乃止。

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

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点(区)对应的问题: A)为何我要提出(区)?为何我们要搞成:病灶点(区)-对应点(区)-反应点(区)-针刺点(区)?(这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动也要从不动做起,否则一点也没底.二十二、怎样正确寻穴:A)以骨为准,以痛为腧(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

我后来在给房间管理员们内部讲课时反复提到除了这一点外,还要进一步考虑肌肉对肌肉……..);B)体位问题;C)候气、催气、守气;D)四维的概念(一定要记住是动态的,是变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