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小六合针灸法
太极六合针法问答29(1)

太极六合针法问答2009-06-03 14:07 太极六合针法问答太极六合针法是我经过数年的努力后研究出的一种新针法,在这里我首先要对大家说,我不敢自夸针法巳经成功,我只能说研究出了一种新的针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太极六合针法的布针模式尚属首创,它的布针操作不同于现在我们在用的任何一种针法,所以有许多东西还是值得更进一步作研究探讨,比如它的布针模式是否合理?是否产生副作用?针法的效应机制究竟是什么?等等的问题,还有待专家学者的验证,但不管怎么说,这个针法自问世以来,还是得到了广大针界同仁的喜爱和支持,在此谨表谢意。
现就大家所关心的一些问题作简要解答。
1、问:太极六合针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太极六合针法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中医和易经太极八卦理论,大家知道,六合针法的布针是按八卦的方位排列的,同时结合了中国传统的经络理论,所以说太极六合针法是以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古老的太极八卦和天人相应理论为指导,以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为枢纽,以人体的三层太极八卦为模式,以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为配合,多方位多角度综合后产生的一种新针法。
天人一理,天人合一的易理是构成太极六合针法的理论基础。
2、问:所谓六合是指哪六合?1、答:我们中国古老的易经理论说: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
所谓六合,分基本六合和广义六合,基本六合为:天、地、日、月、阴、阳。
广义六合为:大、中、小三太极,外、中、内三八卦六合为一;天道、地道、人道、易道、医道、针道,六合为一;精、气、神、意、法、针,六合为一;人体三阴三阳经,六合为一;传统针法、董氏针法、脐针疗法、腹针疗法、八字针法、全息疗法,六合为一。
六合原是三界内,针法自在五行中。
首先是将天、地、日、月、阴、阳“六合为一”,也就是将天地之道、日月之光、阴阳之气融为一体,注于针法之中;其次是将人体的三层太极和三层八卦融为一体“六合为一”,使内外经气自然相合;其三是天道、地道、人道、易道、医道、针道,六合为一;其四是;精、气、神、意、法、针,六合为一;医者在行针时要求意念集中,全神贯注,把自己的精、气、神、意、法、针同患者融为一体,以达到神针相合的最高境界。
太极六合针法的治疗机理

太极六合针法治疗机理初探一、人体网络全息效应原理针灸治病之神奇,有时真让人瞠目,头面的疾病在腿脚上针刺能治疗,腿脚或肛门的疾病也能在头上针刺治疗,如上牙痛的病人我们取内庭穴治疗,下牙痛的病人取合谷穴治疗,都能取得良好的即时止痛效果,这在传统针灸理论上称为远道取穴法。
其实这是一种经络感传效应,因为上牙属阳明胃经,下牙属阳明大肠经,牙痛的病人分别在合谷或内庭针刺就自然能止痛。
同理,痔疮的病人我们在百会针刺治疗,头晕的病人在长强针刺治疗也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督脉起于胞中出长强循脊上头入脑,所以这两头的疾病都能在上下治疗。
其机理亦属于经络感传效应。
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在病灶部位去针刺治疗,却偏要舍近求远用远道取穴的方法治去治疗呢?难道说直接在病患部位扎针治疗起效不快吗?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去理论。
接下来我们看看董氏奇穴的治疗取穴方法,在董氏奇穴的所有穴位中,用得最多的、功效最强的莫过于“灵骨穴”,它不但能治疗头面部的疾病,而且能治疗胸腹、腰背等多处疾病,那么它的治疗机理何在呢?灵骨穴在手的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的分歧处,属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区,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灵骨穴治疗头面部疾病是理所当然的,治疗腹部的疾病是因为腹部为阳明胃经所经过,手足阳明异经同气,所以其效也合乎经络感传效应的原理,但它巳不属经络的直接感传,应属经络的间接感传效应;那么灵骨穴治疗腰痛的机理又何在呢?经气是通过什么途径到达腰部的呢?这又留待我们去研究探讨了。
我们再看看八字治疗法,八字的治疗理论似乎与传统针灸的巨刺法和缪刺法不同,传统针灸的巨刺法或缪刺法是上下对应和左右对应取穴,而八字治疗法要求上下、左右、前后对应取穴,其重点是各部位的阴阳对应,显然比传统针灸的巨刺法和缪刺法来得有些复杂,但八字治疗法却完全不讲经络理论,那么它的经气也就是治疗效应又是怎样到达病灶部位的呢?这个问题最权威的解释我想只有八字治疗法的创始人李柏松老师了。
其他如腹针疗法、平衡针疗法、腕踝针疗法、耳针疗法、眼针疗法、头针疗法等等,有许许多多的针法都难以用经络感传效应理论去解释。
奇穴针灸每日分享一穴---《肩六穴》

奇穴针灸每日分享一穴---《肩六穴》定位當後肱骨上,肩骨縫之正中央下二寸五分。
即十四經肩顒穴下二寸半處。
主治膝蓋痛、皮膚痛(頸項皮膚病)、小兒麻痹、半身不遂、心跳、血管硬化、鼻出血、肩痛。
針法與應用針深五分至一寸半。
左肩痛扎右穴;右肩痛扎左穴。
【肩中穴】穴位:肩中穴肩峰穴直下二寸、肱骨上。
即十四经肩髃穴下二寸半处。
解剖:此处为三角肌中央下缘、有上膊动脉、头静脉,心之分支神经。
归经:入心经。
穴性:活血祛瘀,通经活络。
主治:膝盖关节炎、膝盖扭伤、皮肤病(颈项皮肤病及臂部皮肤病)、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悸亢进、肩痛、五十肩、流鼻血、血管硬化、瘰疬清血。
取穴:肩中穴,手臂自然下垂,自肩骨正中央横纹直下二寸五分处是穴。
其下二寸取建中穴。
针刺法:直刺一寸—二寸。
肩中可配建中一齐下针。
针感:酸胀感。
配穴:(一)肩中配建中穴有清血作用,用以治疗胆固醇过高效果甚佳。
(二)肩中配建中穴治疗膝盖疾病特效。
须配合动气左右传针法。
(三)肩中配三重穴治疗瘰疬特效。
(四)肩中配通天穴、通关穴、建中穴、肾关穴治全身关节炎、尿酸性关节炎、游走性风湿病。
(五)本穴配中白、下白、灵骨、大白治坐骨神经痛。
【建中穴】穴位:肩中穴肩峰穴直下二寸、肱骨上。
即十四经肩髃穴下二寸半处。
肩中直下二寸为建中。
解剖:此处为三角肌中央下缘、有上膊动脉、头静脉,心之分支神经。
归经:入心经。
穴性:活血祛瘀,通经活络。
主治:膝盖关节炎、膝盖扭伤、皮肤病(颈项皮肤病及臂部皮肤病)、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悸亢进、肩痛、五十肩、流鼻血、血管硬化、瘰疬清血。
取穴:肩中穴,手臂自然下垂,自肩骨正中央横纹直下二寸五分处是穴。
其下二寸取建中穴。
针刺法:直刺一寸—二寸。
肩中可配建中一齐下针。
针感:酸胀感。
配穴:(一)肩中配建中穴有清血作用,用以治疗胆固醇过高效果甚佳。
(二)肩中配建中穴治疗膝盖疾病特效。
须配合动气左右传针法。
(三)肩中配三重穴治疗瘰疬特效。
(四)肩中配通天穴、通关穴、建中穴、肾关穴治全身关节炎、尿酸性关节炎、游走性风湿病。
小六合针法

小六合针法八卦的内对应:坎肾膀胱与三焦,离心小肠与心胞,坤艮脾胃阴阳土、震巽肝胆阴阳木,乾金大肠兑金肺,五脏对应细心读。
外对应是!乾为头首坤为腹,坎为俩耳离为目,艮为鼻手兑为口,巽为股腿震为足八卦与人体脏腑器官疾病对应乾卦:属性健。
对应大肠、脑、脊椎、督脉、胸部、左下腹、左下肢、男性生殖器。
乾卦:功能:醒脑清神、强脊补肾、通调督脉、固肠涩肠、通肠导滞、通阳散瘀、舒筋利节。
清风散热强腰壮骨等。
乾卦:主治:头项脑疾病、颈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经痛、关节炎、肠炎、便秘、痔疮、头痛、头晕、高血压、面瘫、强直性脊柱炎、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等。
乾卦:正象全息:下腹区、大肠区、小肠区、直肠区、肛门区。
倒象全息:肺区。
第五掌骨全息:生殖穴、脐周穴、肾穴、脾胃穴。
乾卦:对应大肠,经络配穴:商阳(井穴)、三间(输穴)、曲池(合穴)、合谷(原穴)、偏历(络穴)、天枢(募穴)、温溜(郄穴)、上巨虚(大肠下合穴)百会(三阳五会)、大椎(诸阳之会)长强(督脉络穴)。
坤卦:属性顺。
对应脾胃、任脉、腹部、左肩、肌肉、消化系统。
坤卦:健脾和胃,通腑导滞、清热化湿、温中散寒、升清降浊、宣通腑气、强健肌肉等。
坤卦:主治:脾胃、腹部疾病、脾虚泄泻慢性痢疾、消化不良、慢性鼻炎、四肢肌肉无力、口唇疾病;眩晕症、劳累疲乏、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
坤卦:正像全息:食道区、咽喉区、口腔区、鼻区、目区、头脑区。
倒像全息:生殖区、肾区、膀胱区、尿道区、盆腔区、前列腺区。
坤卦:对应脾,经络配穴:隐白(井穴)、大都(荥穴)、三阴交(交会穴)、阴陵泉(合穴)、太白(原穴)、公孙(络穴)、章门(募穴)、地机(郄穴)。
震卦:属性动。
对应肝脏、双足、神经、筋脉、筋膜、右腰、右胁肋、右肩臂等。
震卦:功能:平肝熄风、舒肝利胆、解痉止痛、强筋通络、调和气血、舒和性情等。
震卦:主治:肝胆疾病,右胁肋、右腰、右肩臂疾病,精神、神经性疾病、狂燥症、惊吓症、抑郁症、头晕、暴怒气郁、半身不遂、乳腺增生、妇科疾病、头痛、眩晕、神经衰弱、抽搐等。
太极六合针法图详解

太极六合针法图详解太极六合针法挂图是一幅实用的工具图,熟悉和掌握这个挂图的内容对初学六合针法的人来说会有很大帮助。
六合针法挂图原先是12圈,后来又增加了2圈,共有14圈。
第9圈和第13圈分别增加了全息和脏腑经络别通内容,为小六合针法专用而设计,第12圈的“相应穴”、“通关穴”为小六合内容,其他各圈均为大、小六合针法通用参照,现在我自内至外一圈圈地将它进行解释。
这个挂图犹如体育馆里中间凹下周围层层高起的大看台,中心的太极图就是底下用作比赛的运动场,周围一圈圈放射形的线条便是一层层逐级而上的观众席。
我们可以把这个太极图看作为神阙的底部,而周围的八卦图则分布于不同层次的脐壁上。
我们看太极六合针法图时,要把它看成一个立体图,人站在底部,也就是以太极图的中心点向周围观看,画八卦的卦爻是自上而下一爻一爻地画的,但读的时候却是从最下面的爻画逐条往上读的。
第1圈太极图太极图前文已经有详细论述,说得简单一点,太极图就是天地日月的缩影。
我们只要记住一句话就行:一、一、二、二,顺时旋转。
一就是太极图周围一个大圆圈,也叫“太乙圈”,表示整个宇宙,因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故也有的叫“无极圈”。
还有一个一是分隔两条阴阳鱼的反S形曲线,称为“灵界线”;二、二就是圆圈里一白一黑的两条阴阳鱼和两个鱼眼。
太极就是道,天道左旋,故太极图是向左旋的。
顺时针方向为左旋,逆时针方向为右旋。
天道左旋为顺,地道右旋为逆,所谓“顺生逆死”,故太极六合针法布针时多取左旋顺生格局。
第2圈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太极之中有太极,八卦之中有八卦。
太极图中间有五个点,是把河图洛书的中五点移到了太极图的中心。
这五个点在太极六合针法中表示三个内容:第一、表示太极的天地之道,也表示太极四象,中心的一点为太极含一气,其形圆象天,周围的四点为太极含四象,其形方象地。
其二、表示人体五脏,肝心肺肾为四象,震配肝,离配心,兑配肺,坎配肾。
肝心肺肾居四正位,脾土居中。
其三表示八卦方位,我们将太极图顺时针稍作旋转后,坤艮乾巽四个卦占定四隅位,中土不动,坤属脾,艮属胃,乾属大肠,巽属胆,四隅位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最常用的组方之一。
六合治疗仪

六合治疗仪操作规范
【概念】
六合治疗仪即六种变频脉冲电流通过人体穴位循经络流动模拟针灸、揉捏、推拿、刮痧、按摩、捶击中医治病的六种功法,刺激相应穴位,已达到治疗疾病为目的的治疗仪器。
【适应症】
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等。
【禁忌症】
1、患者体内有金属植入物。
2、植入心脏起搏器或心脏电极的病人不能接受治疗。
【用物准备】
六合治疗仪、屏风等。
【操作步骤】
1、将仪器推至患者床旁,嘱患者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2、将贴片贴到相应部位。
3、将仪器调节至理疗模式。
4、时间、功率的调节遵医嘱执行。
5、按下启动键即可。
【注意事项】
1、六合治疗仪功率大小以舒适感为好,不能设置过高。
2、佩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要远离于工作状态的六合治疗仪。
【术中观察】
调整仪器输出强度,防止强度过高,造成患者不适。
【术后评价】
观察六合治疗仪治疗后的客观详细情况,根据症状调整治疗方案。
【操作流程图】
见附表
【参考资料】
李明.常用康复理疗设备的适用范围[J].中国社区医师, 2007,11(3):152。
五行针法(知识讲座)

五行针灸- 什么是五行针灸五行针灸是一种非常古老而神奇的针灸方法,不但能够治疗各种身体疾病,真正神奇的是五行针灸能够调整人的心神。
所谓心神是指,人的情绪、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心灵层面的属性。
用针灸调整一个人的情绪、性格,一直被认为医学中最高深的部分。
中医认为,人体疾病可以分为形、气、神三个层面。
也就是形体、功能、心理三层。
“上医治神”,能够调整心神的医生往往被冠以“神医”的名号。
其实用针灸调整心神并没有传说中的困难,只是人们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
五行针灸在调整心神方面确有明确、神奇的疗效。
当然五行针灸并不只是“调神”。
调神,是治疗人体“形、气、神”三个层面疾病的最终结果。
五行针灸- 五行针灸的历史五行针灸历史带有一定神秘色彩,具体细节难以考证。
五行针灸的历史可追溯到六世纪,由中国传到朝鲜、日本等地。
后因社会动乱,在国内逐渐失传。
直到21世纪,我们才寻找到远游海外的五行针灸传承人。
后经诺娜·弗兰格林〔英〕、龙梅、刘力红等人共同努力才将五行针灸迎会祖国。
离开母亲怀抱1400余年,五行针灸不但没有”变味”,反而因此保持了中国古典针灸的原始风貌。
五行针灸- 五行针灸适应症各种身体疾病五行针灸能够从最深层调整人体五行的平衡,激发人体不可思议的自愈能力。
所以五行针灸针对各种疾病,尤其是重大打击、压力所致的种种不适,有着其他疗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失眠、疲劳、胃痛、月经不调、不孕不育、腰背酸痛、荨麻疹等等。
心灵不适五行针灸,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中医心理”科,在调整各种心理不适,如悲伤、易怒、焦虑、烦躁、苦闷、压抑、迷茫、绝望……甚至是精神疾病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五行针灸- 为什么强调“调神”心神的主导地位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房子,“心神”才是房子的主人,“心神”对我们的身体有绝对的主导权,能让人体得病、也能让疾病痊愈。
症状,是“心神”向我们求救的一个信号。
《黄帝内经》对调神的要求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圣人们就提出了关于针灸调整心神的理念。
八字疗法太极六合针法(DOC)

八字疗法+太极六合针法女,35岁,自述:手臂手指麻痛、脚底前方疼痛已数月。
看了中西医,其他医生诊为骨刺、颈椎增生。
我用八字疗法:尾椎、胃三针、大椎、感冒三针、百会、手臂对应区。
本想用脚底对应区,因怕她受不了所以用百会代之。
该患者针后,自觉轻松,舒服多了。
因在她大椎附近见有5mm长的紫青筋凸起,问她是否有经痛问题,她惊奇地问我何以知道的?我笑笑叫她躺下再用太极六合针法针之。
穴位有如四正位或四寓位,中八卦:引气归元、外八卦:董氏针法针之妇科穴、还巢穴、肾关、复溜、太冲、丰隆、足三里等穴位交换针之。
如此针了两个月多,也有八次之多吧(因是义诊,每星期只有一次),她告诉我经痛已没有了,现还是每星期来给我针灸做保健。
腹泻特效穴最近门诊腹泻病人多,大多是急性肠胃炎,除了采用输液纠正液体丢失之外,我还运用在别处学到的一个穴位进行治疗。
效果很好,不敢私藏,转来和各位针友共同提高.一个治疗腹泻特效新穴的发现与临床运用武巍松贵州省毕节市通津路8号51900自1 990 年笔者发现该穴以来,凡遇泻泄、肠炎之类的疾病;只采用本穴一穴点治、一般最多1分钟便治愈,10年来的经验证明,采用该穴治病,方法简单,时间最少,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远非任何药物可比。
1. 临床资料:门诊病人中最大80岁,最小的有未满月的新生儿;有急性腹泻1天达38次的、有痢疾、肠炎数月的,有还未作过治疗的,也有老是输液、打针、吃药无效的。
2. 治疗方法:2.1 .穴位。
断腹泻穴.位于足临泣与地五会之间,大约于脚小趾与四趾丫前一指半,近地五会穴约1分处是穴.以手食指轻按,凡腹泻患者,该处压痛。
2.2 .取穴: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左右脚,任取1穴即可。
2.3 .治疗:点穴、针材.点穴时、医者找到穴位后以食指轻轻揉动穴位.一般以自然把手放在穴位上的力量便足够了,然后心里默默地边揉边数,从1数到60即可?数数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大致以1分钟为限,适当多出一些和不足1分钟都没关系,如用针刺,以5分或1寸毫针直刺,深度为1分左右,进针后不停地提插或捻转,时间与点穴同?笔者多用点穴法.3. 疗效观察:3.1 .疗程:采用本穴治病,不需要以疗程计,凡急症或轻症,一般1次可愈,特别重的和病程长的,可每日2次,每次最多3分钟,也不过数日可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患者因受寒、潮致腰疼后,扩筋膜涨,引起右腿股疼,怕凉,就是二十几度的天气,腰部也围着一件衣服。
取穴:乾、坎、巽、离、内关。
针法:小六合。
按次序在手掌上进针,针后不到一分患者笑着说,真快,腿不疼了。
神奇小六合:头疼、闷、血压高、头部出汗、
恶心针进症退
一患者头疼、闷、血压高、头部出汗、恶心。
取穴:坤、乾、坎、离、中土。
针法:小六合。
先在左手进坤、乾两针,患者说头已经舒服了,再离位一针,患者说虽然好多了,就是心还一点慌。
接着在右手中土再进一针,患者说这会儿诸症已消。
实泄其子,因离火盛,故在右手中土进针,以泄离火之盛。
神奇小六合:颈腰椎增生,左颈酸胀,左膝、手麻等症针入即效
一患者颈腰椎有增生,左颈酸胀不适,左膝麻,左手麻等症。
取穴:坤、乾、震、离。
针法:小六合。
按次序进针,感觉轻松一些了,但还有点麻感。
在手有瘀结处拍几下后,手麻已消。
但左膝还麻,去针,在右手上艮位进一针,找到其腿上瘀结,用小针刀外解结后,前后不过五分钟,诸症法去。
最后在右手艮位上的一针
神奇小六合:入针即效治类风湿
王某,女49岁,北京。
2010年4月25日求治。
症状:类风湿关节炎三年了,原来是腿疼,吃了一段时间中药,腿不疼了,现在出现双手指疼,双手无法握拳。
针法:太极小六合针法。
取穴:坎、巽、震。
我说,今天不算为你治疗,你也不了解我的治疗效果,先给你试三针,看看效果,你觉得效果好,你就过来治疗。
如果没有效果你就不用过来了。
她说,好的,谢谢了。
第一针从左手坎位进。
我说,你握一下右手,她就握了一下,手指已经合笼一些了。
第二针从左手巽位进。
我说,再握一下右手,她又握了一下,这回手指快握紧了。
第三针从左手的震位进,我说,接着握一下右手,这回她很兴奋,把拳头握紧了(如图)。
进针前无法把握拳紧
进针后即刻把拳紧握
耳鸣耳后疼,针进症无踪
陈某,女,51岁。
北京。
2012年4月25日上午求治。
患者自述:经常心闷的难受,头晕,左侧颈肩结合部酸紧难受。
有时胳膊肘都麻得很。
我问她还有什么地方难受,她说,“我也说不清楚”。
我说,即然你说不清楚,那咱就一样一样的来解决好不?她说,好的。
我说先给你的头晕解决一下。
针法:太极小六合针法。
取穴:左手坎、离、坤、内关。
进针后后,我问还头还晕吗?她说现在好了不晕了,清醒了。
过了四五分钟,我就把针拨出来说,现在来解决你的颈椎难受的问题。
取穴:右手巽、离。
进针后,我问还难受吗?她说现在不难受了,怎么这么快啊。
过了5分钟后起针,问她舒服了吗?
她说,舒服了。
接着患者就去哄1岁2个月的小孙子去了。
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患者又对我说,现在其它地方都舒服了,就是右耳后侧疼了,而且耳边象有风声一样呼呼的响。
我说没问题,我现在就让你那呼呼的风声停止。
取穴:坎、巽、震。
进针后,我问她还疼吗?她说现在不疼了。
那么风声还有吗?她说风声有没有了,右耳侧有一股热流流问肩部。
10分针后起针,我问她说,现在舒服了没有?
患者说,现在是真的舒服了,什么感觉也没有了。
右侧耳疼取穴图
头顶疼入针症消
一患者说头顶疼,后头紧。
取穴:离、乾、坎、内关。
症源分析:此症是厥阴经不通引起。
针法:小六合。
按次序进针,针后不到一分钟患者说症状已消。
双肩不舒针入症消
一患者胃不舒服,昨晚睡觉头向右侧转时出现眩晕,双肩不舒.
取穴:坤、巽、坎。
针法:小六合。
按取穴次序进针后即效。
工作总结
头痛、头晕、腰疼、恶心、右腿疼进针即效
一患者头痛、头晕、腰疼、恶心、右腿疼。
取穴:乾、坎、震透艮、离。
针法:小六合。
按取穴次序进针不到一分钟,患者说诸症已不见了。
页脚内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