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河图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详案点评清明上河图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详案点评清明上河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我们的世界》,详细内容为《清明上河图》的欣赏与创作。
通过本节课,让幼儿了解中国古典名画《清明上河图》,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情况,知道这是一幅描绘古代生活的画卷。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表现画面内容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 引导幼儿运用绘画、剪贴等手法,创作一幅以《清明上河图》为题材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描绘《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景物和场景。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表现画面内容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清明上河图》图片、绘画材料、画纸、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绘画材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引发幼儿对这幅名画的兴趣。
2. 赏析:展示《清明上河图》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讲述画面内容,引导幼儿关注画中的人物、景物和场景。
3. 讲解:讲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作者和画面内容,让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4. 实践:引导幼儿运用绘画、剪贴等手法,创作一幅以《清明上河图》为题材的作品。
5. 互动:让幼儿相互欣赏作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生活场景,创作一幅描绘家庭生活的画作。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家庭生活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赏析、讲解、实践、互动等环节,让幼儿对《清明上河图》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和表现画面内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拓展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幼儿欣赏更多中国古典名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河图、洛书与八卦

河图、洛书与⼋卦蒋⽴哲先⽣风⽔讲座(三)河图、洛书与⼋卦⼀、河图⽅位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北⽅阳数⼀、阴数六,⼀六为⽔,北⽅为⽔;南⽅阴数⼆、阳数七,⼆七为⽕,南⽅为⽕;东⽅阳数三、阴数⼋,三⼋为⽊,东⽅为⽊;西⽅阴数四、阳数九,四九为⾦,西⽅为⾦;中央阳数五、阴数⼗,五⼗为⼟,中央为⼟。
河图数从⼀⾄⼗共五⼗五数。
⼀三五七九为奇数属阳为天数,合计为⼆⼗五,称“天数⼆⼗五”;⼆四六⼋⼗为偶数属阴为地数,合计为三⼗,称“地数三⼗”。
“⼀六共宗,⼆七同道,三⼋为朋,四九为友,五⼗通途”就是从河图⽽来。
“⼀六为⽔、⼆七为⽕、三⼋为⽊、四九为⾦、五⼗为⼟”是风⽔学中的常⽤术语。
⼆、洛书“戴九履⼀,左三右七,⼆四为肩,六⼋为⾜,五在其中”。
九数在正南,数⼀在正北,三数在正东,七数在正西;⼆数在西南,四数在东南,六数在西北,⼋数在东北;五居中央。
洛书⼀三七九单数为阳,⼆四六⼋双数为阴。
阳数统领阴数,各居其所,为数之⽅位已定。
河图以五数统御五成数,同处于⼀⽅,为成数之⽅位未分未定,故河图未变之初,实为数之体,既变之时,即为数之⽤。
洛书之数,⽣成奇偶,已各处其⽅,是数之⽅位已定,故体即是⽤,⽽⽤即其体。
洛书九个数配之五⾏即是:⼀⽔、⼆⼟、三⽊、四⽊、五⼟、六⾦、七⾦、⼋⼟、九⽕,⽞空的论断原则,便是以这九个数的⽣克为依据,它是⽞空⽤的⼀⼤特点。
三、⼋卦(⼀)先天⼋卦先天⼋卦数:乾⼀、兑⼆、离三、震四、巽五、坎六、⾉七、坤⼋。
先天⼋卦⽅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西北、巽西南、震东北。
(⼆)后天⼋卦后天⼋卦数:坎⼀、坤⼆、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离九。
后天⼋卦⽅位: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东北、坤西南、乾西北。
先天⼋卦⽤以配河图,后天⼋卦⽤以配洛书。
阴阳、五⾏学说⼀、阴阳阴阳与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阴阳学说是古⼈⽤以认识和解释⾃然的⼀种宇宙观和⽅。
古⼈长期观察⾃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发现任何事物和现象都具有对⽴的两个⽅⾯,如动静、⼤⼩、冷暖、⾼低、粗细、内外、奇偶、雌雄、男⼥、⽣死等等,古⼈将积极的、进取的、活跃的、外在的、上升的、明亮的、亢进的、刚健的⼀⾯称为阳,将消极的、退守的、呆板的、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暗晦的、衰减的、柔弱的⼀⾯称之为阴。
河图洛书 基础知识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礼记·礼运》:“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尚书·顾命》则言:“龙马负图出于河,圣人则之以画八卦,神龟负书出于洛,夏禹得之以作九畴。
”1977年在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中出土的太乙九宫盘可作为洛书的左证。
“我国古文字,当自纪数字开始,纪数字乃古文字中之原始字。
纪数字由一至九分为二系而五居其中。
由一至四均为积画,此一系也;由五至九变积画为错画,此又一系也。
数至十则反于一,故不列十也。
”(《甲骨文字释林》)天地之数:河图洛书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
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两个5重迭),为阴。
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
天1、地2、天3、地4、天5、地6、天7、地8、天9、地10。
天数5,地数5,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25,地数30,凡天地之数55,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河图为五行图,洛书为九宫格。
河图口诀(天地生成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
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
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
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
洛书口诀:二四位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汉代徐岳《术数记遗》:“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
”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由洛书而成九宫图。
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
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
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

美术清明上河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中国美术鉴赏》第四章第二节《宋代绘画艺术》,详细内容为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及其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清明上河图》,培养其美术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投影仪、教学挂图。
学具:笔记本、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展示宋代绘画艺术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特点。
(2)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清明上河图》吗?它是一幅什么样的画作?”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内容:(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
(2)通过PPT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局部放大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画作中的细节。
(3)讲解《清明上河图》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发画纸、彩笔,让学生尝试临摹《清明上河图》局部。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临摹心得。
4. 例题讲解:(1)展示《清明上河图》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分析其艺术特点。
(2)讲解如何从多角度欣赏《清明上河图》。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其他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清明上河图》,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2. 内容:(1)历史背景(2)艺术特点(3)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形象,并从多角度进行欣赏。
2. 答案:(1)人物形象分析:如市井小民、官员、僧侣等。
(2)多角度欣赏:如构图、线条、色彩、透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清明上河图》的相关知识。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

《清明上河图》的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美术史》第四章《宋代绘画》,详细内容为《清明上河图》的鉴赏分析。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创作的一幅长卷,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作者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鉴赏和分析中国古画的能力,特别是对宋代绘画风格的认识。
3.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深入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细节描绘和构图技巧。
教学重点: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宋代绘画风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高清《清明上河图》图片。
学具:笔记本、画纸、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的高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场景和人物,引发他们对这幅古画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作者张择端的生平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分析画作的构图、笔法和色彩运用,解读画中的丰富细节。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从画中选取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探讨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
4. 例题讲解: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描绘、建筑表现和风俗习惯,讲解其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临摹《清明上河图》中的某一局部,感受古人的绘画技巧,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清明上河图》鉴赏2. 内容:作者:张择端时期:北宋地点:东京汴京艺术特点:细致描绘、繁而不乱、人物生动、建筑雄伟历史价值:反映宋代都市生活、传承传统文化七、作业设计2. 答案要点:画作背景及作者简介构图、笔法、色彩分析人物、建筑、风俗描绘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程度,了解他们在鉴赏和分析古画方面的困难,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参观博物馆,实地欣赏《清明上河图》等古画,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河图洛书(学易必读).

河图洛书(学易必读).龙图序》关于龙图形成的观点。
用于说明八卦卦象的起源,又是对《系辞》“天地之数”章的解释。
本于《周易·系辞》三陈九卦之义。
《龙图序》认为一变为天地未合之数,二变为天地已合之位,三变为龙马负图之形。
“且夫龙马始负图,出于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也······于夫子三陈九卦之义,控其旨,所以知之矣。
”“且若龙图便合,则圣人不得见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而形其象,圣人观象而明其用。
是龙衅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
(《龙图序》)第一变:“始龙图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数。
上二十五,天数也。
中贯三五九,外包之十五,尽天三天五天九并十五之位,后形一六无位,又显二十四之为用也。
兹所谓天垂矣。
下三十,地数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
十分而为六,形地之象焉”。
第二变:“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
在上则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则六不用,亦形二十四”。
第三变:“后既合也,天一居上为道之宗,地六居下为地之本,三干地二地四为之用,三若在阳则避孤阴,在阴则避寡阳”。
元张理《易象图说》载龙图三变图。
以白圈为天数,以黑点为地数。
第一变天数在上,地数在下,象天地之象,天数总合为二十五,地数总合为三十,天地之数各自分开。
天数排列五个数为一组,共分五级,即“天五”;每组纵横线之数为三,即“天三”;其纵横线之数相加分别为九,即“天九”;横纵点数分别为十五。
天数一与地数六皆不配位,故天数起作用者为二十四。
地数每六个数为一组,共分五组。
天数以五为单位,地数以六为单位。
第二变上图为天数所变图,天数上五组,其上一之数不动,去四个数;其左五组,去一为四;右五组去二为三;下五组,去三为二;中五组不动。
其上、中、右为一、五、三,共三个奇数;下、左为二、四,共两个偶数,乃参天两地之象。
所去掉的十个数,则隐藏在下图中十之中。
下图为地数所变图。
地数中六组,去一加于上六组为七;去二加于左六组为八;去三加于右六组为九;下六组不加任何数。
河图洛书(公开课))PPT课件

河图洛书在音乐舞蹈中的应用
节奏把握
01
音乐家以河图洛书的数理关系为借鉴,将其应用于音乐的节奏
和旋律的创作中,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舞蹈编排
02
舞蹈编导将河图洛书的图案和数理结构融入舞蹈的编排中,使
舞蹈动作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变化。
意境营造
03
河图洛书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为音乐和舞蹈创作提供了
灵感,有助于营造出深邃、神秘的意境和氛围。
阴阳五行的哲学体系
阴阳五行是河图洛书中的基本哲学概念之一,认为万物皆由阴阳两种对立力量和 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组成。阴阳对立统一,五行相生相克,形成万 物的演化规律。
阴阳五行哲学体系在河图洛书中表现为对宇宙万物的整体性、联系性和演化规律 的探究。它认为万物皆有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可以通过阴阳五行的哲学体系来认 识和把握。同时,阴阳五行哲学体系也对中医、风水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字化传承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河图洛书的 知识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存储、 传播和分享,打破了地域和语言的限 制,使得更多人可以接触到这一传统 文化。
跨学科研究
现代学者开始将河图洛书与心理学、 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进行交叉 研究,为这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 命力。
如何更好地传承和推广河图洛书
05
河图洛书的艺术价值
河图洛书的美学特征
01
02
03
抽象美
河图洛书以抽象的符号和 数理关系表达自然和宇宙 的规律,展现出独特的抽 象美学特征。
对称美
河图洛书中的图案和数理 结构常常呈现出对称之美, 给人以和谐、平衡的视义充 满神秘色彩,引发人们探 索和思考,展现出一种深 邃而神秘的美丽。
河图洛书

河图和洛书《易·系辞传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汉·孔安国:“《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其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今孟津县老城西北位于黄河岸边的负图寺(亦名伏羲庙),据说就是当年龙马负图的地方。
古河图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
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
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河图河图用十个黑白圆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
如下: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其中,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
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28宿。
)以上为《河图》。
其中四象,按古人坐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此乃风水象形之源也。
洛书,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
(见上图)河南洛宁县西约20公里,就是贯穿河南、陕西两省,全长442.5公里的洛河上下游分界处,也是洛宁县历史上的县城所在地,即今天的长水乡西长水村,相传此处为“洛书”所出之处。
究其实,河图和洛书是古圣人观察客观事物,将其变为抽象符号的结果。
将具象的客观事物变为抽象的符号是人类的一大发明,一大进步!中原这个地域概念,在古典文献中,还有中州、中土、中夏、中华、中国等多种称谓。
中州,是因豫州据九州之中而得名。
豫州是九州之一。
其南有荆州,东南有扬州,东有徐州、兖州,东北有青州,北有冀州,西有梁州,西北部有雍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河图.洛书
一、河图
河图相传为远古时代伏羲氏所作,以生数成数两部份组成(见图),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
其数一六在下,二七在上,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居中。
北方水位,是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为一六共宗;南方火位,是为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二七同道;东方木位,,是为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三八为朋;西方金位,是为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四九作友。
中央土位,是为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我们看一下图,它的规律是一至五为生数,六至十为成数,排列是生数在内,成数在外,此为阴阳内外相交之理。
天之数一、三、五、七、九,单数为阳,地之数二、四、六、八、十,双数为阴;天之数为五个,地之数亦为五个。
由于数字排列的圈、点位置不同,相互得以表示天之圆与地之方,而表示地方边边相等的特征,各有五个点汇合在一起,为地之数十。
天数之和为二十五,地数之和为三十,表示天地之数的总和为五十五。
这总数五十五可表示天地运行的变化。
河图为五行顺行,自然无为之道,二七在前,一六在后,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居中,其位五行五象:一六在后表示北方壬癸水。
二七在前表示南方丙丁火。
三八在左表示东方甲乙木。
四九在右表示西方庚辛金。
五十居中表示中央戊已土,其形方象地;中央五点中的四点又象太极含四象,中间的一点象太极含一气,其形圆象天。
因此,河图反映的是天地变化之道。
河图坐北朝南,左东右西,五行顺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为五行左旋相生,中心不动。
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左旋;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左旋;皆为顺时针旋转,为五行万物相生之运行。
我们知道,银河系等各星系俯视皆右旋,仰视皆左旋。
所以,“生气上转,如羊角而升也”。
故顺天而行是左旋,逆天而行是右旋。
所谓“顺生逆死”,天道左旋主生也。
河图定五行先天之位,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间土。
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
故河图五行相生,乃万物相生之理也。
土为德为中,故五行运动先天有好生之德也。
土为中为阴,四象在外为阳,此内外阴阳之理;木火相生为阳,金水相生为阴,乃阴阳水火既济之理;五行中各有阴阳相交,生生不息,乃阴阳互根同源之理;中土为静,外四象为动,乃阴阳动静之理。
若将河图方形化为圆形,木火为阳,金水为阴,阴土阳土各为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了。
此时水为太阴,火为太阳,木为少阳,金为少阴,乃太极四象也。
故河图乃阴阳之用,易象之源也。
二、洛书
洛书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其图结构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
五方白圈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见图)。
洛书实有运用河图之妙,此图对位相合皆为十,一九合十,三七合十,二八合十,四六合十,总数四十,皆为阴数。
而加之以中五,则纵横上下交错皆为十五,总数四十五,皆为阳数。
表明阳生于阴、阴统于阳、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之理。
河图和洛书为体与用、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河图为体而体中有用,洛书为用而用中有体。
洛书之数以奇数为主,居四正之位;而偶数则居四隅之位,受制于奇数。
正者为君,偶者为臣,体现了阳主阴辅之理及五行相胜的顺序。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右旋一周,而土复克水也”。
北面一六为水,西面二七为火,南面四九为金,东面三八为木,中央五为土,从北始右旋为相克关系。
洛书阳的奇数次序是1、3、5、7、9,阴的偶数次序是2、4、6、8、1,分别按次序连
接后,就得到阳的奇数顺时针左旋(天道左旋),阴的偶数逆时针右旋(地道右旋)。
洛书五行逆运,有为变化之道。
它象个神龟,九数在头,一数在尾,三数在左肋,七数在右肋。
二数在右肩、四数在左肩,六数在右足,八数在左足,五数在龟背的中心。
其位九象九宫,中五象太极,中一象一气,其形方象地。
洛书图的阳数九、七、五、三、一表示头、右腰、背、左腰、尾,从上到下以反S 形走向分布;阴数二、四、六、八表示右肩、左肩、右股、左股,它是以正“S”形的走向分布。
(天道为反S形左旋,地道为S形右旋),河图形圆,阴阳合一,五行一气,无为顺生自然之道。
洛书形方,阴阳分位错综,五行生克,有形逆运变化之道。
河图圆以象天,一气流行,洛书方以象地,两仪变化;无为者纯阳未破,有为者后天之交。
河图先天,洛书后天,河图洛书相为表里,先天后天相为表里,没有洛书则河图无变化,没有后天则先天不成全;河图为洛书之体,洛书为河图之用,也就是说先天为后天之体,后天为先天之用,体用俱备,理数兼成。
太极六合针法中渗透了大量的河图、洛书理论,河图的阴阳五行学说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而洛书的分布排列为神阙经络调控中心治疗布针定位确立了具体方位。
在学习太极六合针法之前,我们必须对河图洛书的理论作一些比较透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