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六合棍
少林棍随想

少林棍随想话少林棍郁青古有“三分棍法七分枪”之说。
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
枪法全在圈点之伸缩,棍法则以捣劈之神速。
“慢刀急棍杀手锏。
”棍论一捣一劈,全身着力。
“棍长不过眉,身步要相随,虎口对虎口,上下任番飞”。
棍练起来呼呼生风,节奏生动,棍法密集,快速勇猛。
它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克敌制胜,在历代抗敌中,少林棍发挥过重要作用。
少林几大棍法介绍少林阴阳棍。
少林阴阳棍是一套别具一格的少林棍法。
传说由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所创。
这套棍法是军队中骑军棍法与步军棍法合二为一的综合套路,故称“阴阳棍”。
少林夜叉棍。
其棍法多变,以扫、拨、云、架、撩、戳、劈、舞花、挑、点为主要技法,尤其挑点戳棍法较多,体现了少林棍谱中讲的“三分棍法七分枪法”的棍法要旨,是不可多得的精华套路。
少林六合棍。
少林六合棍是少林武术中的精华,由六种棍法绝招组合而成,故称“六合棍”。
这个套路是两个人以实战为基础的攻防对打。
其特点是:真打实战、短兵相接、棍法简捷、直取快攻、一招制胜。
少林六合棍一直是少林寺密不外传的镇寺之宝,经过历代武术高僧的不断修正和完善,其棍法之精妙,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少林功夫棍。
少林功夫棍是少林寺正宗传统器械之一,此棍是隋末十三棍僧救唐王流传的棍法之一,技击性强,步法稳健,动作刚劲有力,在少林传统器械中有独到之处。
少林疯魔棍。
少林疯魔棍是少林武术体系中长器械的一种,是一套风格独特的棍术套路。
该套路舒展大方,走架灵活,身棍合一,主要以扫打点挂、抢劈拔架、舞花挡挑为主,其动作快慢相间,技击性强,是一套难得的棍术套路。
少林烧火棍。
少林烧火棍是少林寺稀有棍术之一,被尊为“艺中之魁”。
此棍又称猿猴棍和猿猴棒,动作简洁明快,质朴无华,颇具实用价值,有“练好猿猴棒,走遍天下没人挡”之说。
少林镇山棍。
少林镇山棍相传数百年,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于历史的久远与沧桑,终以“武道家学”的形式承袭保存至今,可谓尘封已久,实为珍贵。
该棍法招招有势、势势有法、法法有用、奇绝古拙、长短兼用、势法齐整。
武派太极棍

武派太极棍术目录一、太极棍简介 (2)二、太极棍动作注解 (3)(一)手形 (3)(二)步形 (3)三、棍的握拿方法常识:图(一)——(五) (4)四、二十四棍法 (5)绞、盖、拨、刷、挑、砸、抡、扫、云、劈、晃、撩、捋、粘点、缠、崩、抄、撑、架、挂、挎、封、闭 (9)五、太极棍白话歌 (10)六、武派太极棍动作顺序说明…………………………………起式、图(一)——(四)……………………………………第一式、金鸡独立:图(一)——(六)……………………第二式:金童摇圈(艄公划桨)图(一)——(五)………第三式、白云盖顶:图(一)——(三)……………………第四式、拨云望日(3动)图4(一)——(四)………….. 第五式、第六式、第七式第八式、第九式、第十式、第十一式、第十二式、第十三式、第十四式、第十五式、第十六式、第十七式、第十八式、第十九式、第二十式、第二十一式、第二十二式、第二十三式、第二十四式、第二十五式、第二十六式、第二十七式、第二十八式、第二十九式、第三十式、第三十一式、第三十二式、第三十三式、第三十四式、第三十五式、第三十六式、一、太极棍简介这趟套路武派太极棍是武派太极拳前辈陈固安师傅所创,就此结束了太极拳没有棍的前史,这趟棍法先从少林棍中杜选出比较好的动作并做了一些适当的改进,一改原来少林棍过于猛烈和动作太大不适于老年小孩锻炼的缺点,不过既然叫棍,也就自然免不了仍保持着棍的自身动作特点,既在演练和应用时符合灵敏神速、雄浑强劲之要求,武术界民间对棍法有赞,真可谓,有棍扫一大片的英雄气概,有诗为证“摇动风车大旋转,前后左右都是棍,恰像疾风卷残云,酷似秋风扫落叶”。
因为又冠以太极棍的名号,也就揉进和继承了太极拳缓慢、轻柔、圆活、匀称之风格,就而将“练”和“用”二者结合起来,正是太极拳拳论上所谈:“运动如抽丝、发劲如放箭”本套路实际是一种棍与枪对打演练,很是精彩有加。
棍的打法包括崩、辟、挑、砸、拨、扫、抄、撩、刷、缠、粘、点、绞、捋、挎、抡、晃、云、盖、封、闭、撑、架总计二十四种棍法。
少林六合鞭杆

少林六合鞭杆作者:王天增武兵来源:《少林与太极》2011年第08期鞭杆又称短棍,属武术短兵器之一。
少林六合鞭杆是鞭杆精品套路,因讲究“眼与心合、胆与力合、气与血合、手与足合、步与身合、智与技合”六合而得名。
鞭杆因选材经济、携带方便、技击性强、易学易练,既可健身益寿又可防身自卫,平时还能拄鞭行路、扛物带货,而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青睐。
少林六合鞭杆,杆长约1.2米,鞭粗2.5厘米,具有长短兼备、梢把互用、攻防一体、灵变妙化、刚柔相济、劲力通顺等特点,其练法有单练套路和对练套路等,在练习中要求鞭身合一、气势磅礴、神注形随、得心应手、韵味悠长。
在大力弘扬传统武术之际,本文特邀武术名家王天增老师(现年83岁)亲身演示配图,以展传统武术之技法魅力和健身益寿奇效。
第一段〔预备式〕两腿并站,身体自然挺立,右手握鞭把于体右侧,左手下垂体左侧,目视前方(图1)。
要点:全身舒松,意念内守专一,呼吸自然。
1.并步抱鞭(僧人面壁)右、左脚依次向前上步仍呈并步,右手持鞭在体右侧打一立圆鞭花,遂抱在腰间,同时左手握拳收抱腰间,目视前方(图2)要点:上步、鞭花协调一致,抱鞭紧贴右臂。
2.虚步挑鞭(霸王观阵)身体左转,左右手同时向体左前方打出,高与肩平;接着右转身,双臂由左向右弧摆,左拳下摆收在腰间,右手持鞭上挑鞭把,同时左脚前点地呈高虚步,目转视左方(图3、4)。
要点:双臂同摆,挑把、虚步相合一体。
3.提膝藏鞭(达摩荡舟)右脚内侧向前击碰左脚跟,身体前移,同时右手持鞭向下抽打一立圆;接着右脚落地,左腿屈膝上提呈独立,左掌向下横按,右手持鞭提于体后,目视前方(图5、6)。
要点:击步灵活稳健,抽鞭有力,力达鞭梢,提膝、按掌、提鞭同动。
4.弓步劈鞭(力劈华山)身体左转90°,左脚外摆落步,右手持鞭由下向上抄挂,同时左掌回护右小臂处;接着上右步呈右弓步,右鞭下劈于体前,左掌后展,目视鞭方(图7、8)。
要点:转身、挂鞭连贯,上步、劈鞭快猛。
太极剑套路

太极剑套路练习太极剑必须遵循太极拳的练法原则,要在太极拳有一定基础后,方可学习。
练太极拳要求轻柔和缓,用意不用力,要求体松心静,呼吸自然,精神内固,形神合一,同样,练太极剑时亦必须如此。
太极剑演练时较太极拳稍快,练时要求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沉稳圆和,充分体现出剑的技法和风格特点。
太极剑歌云:“剑法从来不易传,游来游去似龙旋,若将砍斫如刀用,笑死三丰老剑仙”。
剑为二面开刃,剑尖犀利,运用灵便,重在击刺,所以太极剑在运用时多要求剑走轻灵,避实击虚。
练习太极剑要注意剑法清晰,用意明确,如吴式太极剑,亦名乾坤剑。
它的姿势优美,用法奥妙,变化多端。
它的基本用法有十三字诀,只是取其暗合“五行”;“八卦”变易之理数和“八门”;“五步”的武术习俗。
整套太极剑包括了劈;刺;截,崩,抽;点;撩;扫;拨;挂;划;抹;云共十三种剑法。
演练时必须将这些剑法清晰地,准确的表现出来。
现简述如下:一.劈:虎口向上,手心向里,用剑的下刃由上向下劈的动作为劈。
劈亦可称砍,横劈称为斩。
二.刺:剑尖向前直刺的动作为刺。
三,截:用剑之前稍部分切人手腕的动作为截。
四,崩:用剑尖由前下往上突起,剑柄下沉的动作为崩。
如剑式“悬崖勒马”。
五,抽:用正剑的上刃或下刃,由前往后抽回;或由左往右,由右往左的动作为抽。
抽亦可称拉。
六,点:用腕掌之力,使剑尖由上经前猛然下啄的动作为点。
如剑式中的“蜻蜓点水”。
七,撩:用剑前节锋刃,由下往上的动作为撩。
握剑的手心向上为正撩;手背向上的为反撩。
如“撩阴三剑。
八,扫:鉴身扁平,转腰挥臂,用剑刃横击,摆幅大,用力猛,力在剑刃前半部。
如剑式“左右横扫千军”。
九,拨:以剑尖斜向前下方,用剑身由前往左侧或右侧拨的动作为拨。
如剑式“拨草寻蛇”。
十,挂:以剑尖斜向前下方,用剑身由前往右侧或左侧带挂的动作为挂。
十一,划:用剑尖由上往下,或由前往后划的动作为划。
十二,抹:剑身扁平,剑刃向左或向右弧形滑动。
力点由剑刃中部滑移至前部,用力较轻的为抹。
武当武术_中华传统文化(慕课版)_[共2页]
![武当武术_中华传统文化(慕课版)_[共2页]](https://img.taocdn.com/s3/m/ed9396d7bed5b9f3f80f1c65.png)
《江南经略·僧兵首捷记》开篇即说道:“国家承平日久,民不习兵。东南文 物之地,武备犹弛。嘉靖癸丑春,倭人滑夏,我祖宗之制,非奏请不得擅动军旅。 有司仓皇不及以闻,权起民兵御之。”这里的民兵即是指少林僧兵。显然少林僧兵 是作为一支民兵开赴战场的。僧兵的参战,亦属军情紧急,不得已而为之。
201
《吴淞甲乙倭变志》和顾炎武《日知录》中也都记载了僧兵抗倭的事迹,其中 一次战役在两本书中均有所记载。一次,少林派武僧月空带领少林僧兵与倭寇战于 南汇,当时,都司韩玺也率领各路官兵与僧兵共同抗敌,斩杀倭寇百余人。这时, 倭寇中突然一人身穿红衣舞刀杀来。月空和尚遍视诸僧,皆茫然失色。独有一僧名 智囊,神色不动,于是月空和尚即命其迎敌。刚一交手,智囊便提一铁棍,一跃而 至红衣倭寇左侧,只见其手起棍落,倭寇应声而毙。原来此人为倭寇首领,倭寇见 首领已死,纷纷跪倒求饶,余者皆四散而逃。
(三)少林武僧的抗倭历史
少林武术之所以名扬天下,除了高超的武技外,还与少林武僧曾在民族危难之 时挺身而出、奋勇杀敌有着密切的关系。
明朝特别是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盛行,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沿 海一带的人民深受其害。为此,朝廷曾多次派兵征讨。但由于倭寇大多武功较高, 所使用的倭刀也十分锋利,再加上火器的配合,战斗力很强,致使朝廷的军队屡战 屡败。直到抗倭名将戚继光组织了精锐的戚家军,才改变了这一状况。
明代从洪武到崇祯年间,少林武僧曾多次参与抗倭战争,这些实战经验使少林 武术的技击性与实用性得到了提高。另外,这些实战经验也在少林武术的理论化、 系统化和套路化的完善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少林武术在全国范围广泛 传播。
戴氏心意拳

戴氏心意拳戴氏心意拳戴氏心意拳是我国内家拳种之一。
中国四大优秀传统名拳之一。
是一种保守、神秘、威力强大的拳术。
至今外人难窥其径。
拳艺窥探戴氏心意拳,亦称心意拳,心意六合拳。
是我国武库之中极为优秀的内家功法之一,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神妙莫测,将佛家,道家,儒家功法、理论熔于一炉,是一门科学的内外兼修之武术。
几百年来,此拳在山西祁县戴氏家族中秘不外传,其功法顺大自然客观生化规律,以天地阴阳之平衡,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论为戴氏心意拳之精髓。
戴氏心意拳是先存三大著名内家拳(太极,八卦,形意)形意拳的鼻祖。
内讲究心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为内三合),外讲究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此为外三合)。
故人又称戴氏心意拳为心意六合拳。
拳法起源戴氏心意拳发源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戴氏心意拳创始人名戴隆邦,系山西祁县小韩村人氏,生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卒于嘉庆十四年(1809),享年89岁,他自幼嗜武,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一丝不苟,在武术世家的熏陶下,学文习武,全面继承其祖师爷戴伯苗所传的意拳,得意拳之奥妙,后承姬氏所创心意六合拳,并得曹继武先生传授古心意拳,傅山先生传授内功心法(小周天功),结合各种武术(螳螂,八卦等)创戴氏心意拳。
武术界将他尊为心意拳的开山鼻祖。
拳法风格戴氏心意拳是“脱枪为拳”,意为从枪法中领悟出来的拳术。
相传为岳飞处习得。
“枪挑一条线”。
故习练此拳时也是走直线往复。
戴氏心意拳主张后发先至,抢占中门。
拳谱说:“视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
”“练拳时无人似有人,交手时有人似无人”。
在交手时,则要求“遇敌犹如火烧身,硬打硬进无遮拦”,“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
戴氏心意拳从创始后只传家人,极少传外人。
(偶有传乡亲、外戚,李洛能是唯一的例外),一因此功不出则已,一出手非死既残,祁县有俗语:“太极十年不出门,心意一年打死人”;二因戴家后人基本靠保镖护院,习武吃饭。
中国现有拳种

中国现有拳种一神拳、猛鹤拳、二郎拳、韦驮拳、大圣拳、八仙拳、天罗拳、地煞拳、地煞手、六煞拳、七煞拳、六星拳、七星拳、哪咤拳、金刚拳、观音拳、佛汉拳、佛教拳、罗汉拳、大罗汉拳、金刚拳、金刚手、二十八宿拳、四仙对打拳、七星访友拳、罗汉螳螂拳、夜叉巡海拳、金刚三昧掌、夜叉铁砂掌、棉花肚拳,余门拳、硬门拳、法门拳、空门拳、红门拳、鱼门拳、孔门拳、风门拳、水门拳、火门拳、鸟门拳、佛门拳、窄门拳、字门拳、孙门拳、严门拳、熊门拳、自然门拳、引新门拳、罗汉门拳、磨盘门拳、水浒门拳、精武门拳、甲午门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巫家拳、薛家拳、岳家拳、廖家拳(泰山拳)、赵家拳、杜家拳、周家拳、祈家拳、温家拳、孙家拳、邹家拳、高家拳、戚家拳、洪佛拳、岳家教、钟家教、刁家教、李家教、朱家教、蔡李佛拳、洪家拳、岳氏连拳、罗家三展、杨家短打、胡氏戳脚、郝氏戳脚、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吴氏开门八极(吴氏开门八极拳)、霍氏八极拳、霍氏迷踪拳、林氏下山拳、武氏十八技、苏氏醉拳、万氏蛇拳、王氏格斗术,燕青拳(也叫迷踪拳、迷踪艺)、太祖拳、孙膑拳、五祖拳、宋江拳、白眉拳、珠娘拳、纯阳拳、达摩拳、玄女拳、武侯拳、五郎拳、文圣拳、南枝拳、咏春拳(也叫永春拳、永春白鹤拳)、岳王锤、武子门拳、子龙炮拳、太祖散掌、三皇炮锤、孔朗拜灯拳、刘唐下书拳、武松脱铐拳、武松独臂拳、神行太保拳、燕青巧打拳、达摩点穴拳、太白出山拳、甘凤池拳法、黄啸侠拳法、燕青十八翻、罗王十八掌、达摩十八手、孙二娘大战拳、武松鸳鸯腿拳,潭腿(山东临清龙潭寺,也叫谭腿)、少林拳、武当拳、峨眉拳、崆峒拳(分五大门: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华山拳、鹤阳拳、永春拳(也叫咏春拳、永春白鹤拳)、梅山拳、灵山拳,昆仑拳、昆仑山拳、关东拳、关西拳、东乡拳、龙王庙拳、龙门拳、登州拳、东安拳、石头拳、水游拳、西凉掌、太行意拳、洪洞通背拳、通背穿金掌,龙拳、蛇拳、虎拳、豹拳、鹤拳、狮拳、象拳、马拳、猴拳、彪拳、狗拳(地上飞龙)、鸡拳、鸭拳、龙形拳(金龙拳)、龙桩拳、龙化拳、行龙拳、飞龙拳、火龙拳、青龙拳、飞龙长拳、青龙出海拳、双龙戏珠拳、毒蛇吐信拳、虎形拳、黑虎拳、青虎拳、白虎拳、饿虎拳、猛虎拳、飞虎拳、伏虎拳、五虚拳、五虎拳、八虎拳、虎啸拳、回头虎拳、侧面虎拳、车马虎拳、隐山虎拳、五虎群羊拳、工字伏虎拳、虎豹拳、虎鹤双形拳、白鹤拳、宗鹤拳、鸣鹤拳、飞鹤拳、食鹤拳、饱鹤拳、饿鹤拳、五祖鹤阳拳、永春白鹤拳(也叫咏春拳、永春拳)、老鼠拳、独脚飞鹤拳、狮形拳、金狮拳、狮虎拳、二狮抱球拳、猿功拳、猿形拳、猿糅伏地拳、白猿短臂拳、白猿偷桃拳、鸡形拳、鸭形拳、鹰爪拳、老鹰拳、岩鹰拳、雕拳、鹞子拳、鹞子长拳、燕形拳、大雁掌、蝴蝶掌、龟牛拳、王八拳、大龟拳、龟鳖拳、甲鱼拳、螃蟹拳、灰狼拳、黄莺架子、鸳鸯拳、螳螂拳、硬螳螂拳、秘门螳螂拳、八步螳螂拳、梅花螳螂拳、七星螳螂拳、摔手螳螂拳、六合螳螂拳、少林螳螂拳、太极螳螂拳、光板蝗螂拳、玉环螳螂拳、天蚕功、五行拳,巾拳、扇拳、伞拳、花拳、船拳、钟拳、板凳拳、褂子拳、云帚拳、脱梏拳、百花拳、梅花拳、莲花拳、螺旋拳、山门拳、白玉拳、汤瓶拳、沾衣拳、衣衫母拳、三战铁扇拳、三十六合锁等、梅花桩拳、木人桩拳、木人鹤桩拳、七星桩拳,插拳、截拳、挂拳、挡拳、扎拳、套拳、穿拳、撕拳、翻拳、炮拳、罩掌、剑手、短手、长手、金刚手、五手拳、应手拳、捏手拳、合手拳、封手拳、练手拳、拦手拳、劈挂拳、撂挡拳、撞打拳、通臂拳、北派通背拳、洪洞通臂拳、合一通臂拳、白猿通臂拳、五行通臂拳、太极五行通臂拳、杀手掌、反臂掌、字手、十字手、排子手、万古手、黄英手、八黑手、锦八手、照阳手、金枪手、天罡手、地煞手、四门重手、分手八快、咬手六合拳、盖手六合拳、九宫擒跌手、罗汉十八手、降龙十八掌、伏虎十八拳、二十四破手、三十六闭手、七十二插手、三十六看对手、回回十八肘、七十二路擒拿手、七十二把拿腕手、五十路连拳、一百零八式擒拿手、三十六主穴擒法,弹腿、暗腿、踔腿、截腿、连腿、戳脚、半步拳、半步崩拳、四步拳、五步拳、六步拳、七步拳、八步拳、九步拳、练步拳、穿步拳、凌波微步、顺步捶、腰步捶、挡步捶、涌步捶、八步捶、乱八步、三步架、五步打、八步转、掘子腿、溜脚式、十二步架、六步散手、十字腿拳、溜脚架子、连环鸳鸯步、鹿步梅花桩、八步连环拳、九宫十八腿、少林二十八腿,地躺拳、地行拳、地功戳脚,地功翻子、地功罗汉拳、活法黄龙拳、地躺八仙拳、金刚地躺拳、少林地龙拳、地功鸳鸯拳、飞龙地躺拳、九滚十八跌(就地十八滚)、九龙十八滚,八仙醉、水游醉、醉溜挡、醉八仙拳、醉罗汉拳、文八仙拳、武八仙拳、大八仙拳、混八仙拳、清八仙拳、少林醉拳、形式八仙拳、罗汉醉酒拳、太白醉酒拳、武松醉跌拳、燕青醉跌拳、石秀醉酒拳、鲁智深醉打山门拳,跌扑拳、沾跌拳、沾衣十八跌、武松混打拳、武松脱铐拳、水浒连环拳,朝阳拳,三晃膀大洪拳、小洪拳、洪门拳、洪拳、红拳、威羲拳、老树拳、泰山拳(廖家拳)、泳汇拳、木兰拳、太和拳、华拳、长拳、南极拳、北极拳、无极拳、八盘拳、阴阳八盘拳、十二路谭腿(十二路潭腿)、形意拳(心意六合拳)、大成拳(意拳)、八卦拳、八卦掌、八极拳、六合拳、查拳、华拳、洪拳、节拳、绵掌、绵拳、太虚拳、二郎拳、大悲拳、功力拳、石头拳、连城拳、两仪拳(太极快拳)、独臂拳、疯拳、埋伏拳、迷踪拳(迷踪艺)、缅拳、缠丝拳、磋跤拳、大字门、小字门、单弓门、向门、蹉跤门、王氏格斗术、本能格斗术、铁甲格斗、散拳道、鹤拳道、截拳道、中国式摔跤、跤拳、中国式相扑、中国式忍术、南无拳、掼跤、摔跤、跤术(蒙古族摔跤和蒙古摔跤都叫跤术)、白打、曦阳掌、劈挂掌、散打、赫文拳、崩拳,竹叶手(钢砂掌)、铁砂掌、观音掌、摧棉功、阳光手、少了龙爪手、天罡龙爪手、龙爪功、拔山功、虎爪功、鹰爪功、朱砂掌、铁头功、铁臂功、排打功、童子功、铁布衫、二指禅、硬气功、金钟罩、铁桥手、铁肚功、一指禅、阳光手、刚柔法、鞭劲功、仙人掌、蜈蚣跳、抱树功、鞭劲法、八大金刚护体功、金钟罩、摩插功、点穴功、沙包功、拈花功、拔钉功、合盘掌、推山掌、竹叶手等。
戴家拳兵器经典功法——六合棍(6)

戴家拳兵器经典功法——六合棍(6)第六节1、转身侧反背挑棍上身右转90度,左脚向右脚并拢呈束身势,同时,左手握棍由左向右向上向下扣押,劲达棍头,右手持棍置于左腋下(图063),上动不停,以两脚为轴,上身继续右转90度,右脚向前迈进一步踩出呈虎步,右手持棍由左腋下向前挑出,劲达棍尾(图064)。
(图063)(图064)要点:扣押与挑击要连续完成。
技击:扣击对方头部,挑击对方心窝。
2、右地盘三棍右脚尖外展,左脚尖里扣,两膝相扣,随身体下势呈右地盘步,同时,右手持棍置于右腰侧,左手握棍向右下方扫击(图065),上动不停,右手持棍由右腰侧向左横扫,高与腰齐(图066),随之,两脚用劲蹬地,身体旋起,左脚过右脚向前踩出呈虎步,右手持棍回拉于右腰侧,左手握棍由左腰侧向右前上方横扫(图067)。
(图065)(图066)(图067)要点:棍头不能触地,上中下连击要协调一致。
技击:下扫对方左连韧骨,中击对方右腰肋,上扫对方左太阳穴。
3、左地盘三棍左脚尖外展,右脚尖里扣,两膝相扣,随身体下势呈左地盘步,同时,左手握棍回拉于左腰侧,右手持棍向左前下方扫击(同图065唯左右势相反),随之,两脚蹬地旋起,右手持棍回拉于右腰侧,左手握棍由左向右横扫,高与腰齐(同图066唯左右势相反),上动不停,右脚过左脚向前迈进一步踩出呈虎步,左手握棍回拉于左腰侧,右手持棍由右腰侧向左前上方横扫(同图067唯左右势相反)。
4、左摸摩棍右脚前寸,右手回带持棍置于右胸前,左脚过右脚置于右脚前呈左虚灵步束身势,上动不停,左手握棍上转,右手持棍下翻,两手持棍随两膀绕转一周,左脚向前迈进一步踩出呈虎步,同时,左手握棍在上,右手持棍在右腰侧,双手持棍由左向右上方横扫(图068)。
(图068)要点:棍的回挂和两膀绕转与身体束展和步法进退要相随。
技击:双手持棍回挂身体两侧进攻的同时扫击对方头部左侧。
5、右摸摩棍左脚前寸,左手回带握棍置于左胸前,右脚过左脚置于左脚前呈右虚灵步束身势,上动不停,右手持棍上转,左手握棍下翻,两手持棍随两膀绕转一周,右脚向前迈进一步踩出呈虎步,同时,右手持棍在上,左手握棍在左腰侧,双手持棍由右向左上方横扫(图06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合棍棍谱一、起式二、退步上撩三、上步提膝背棍四、三连棍五、提膝背棍六、马步拦腰棍(3个)七、打花座盘八、翻身扑步摔棍九、崩、架、打三棍十、打花太公钓鱼十一、行步败势十二、崩立棍十三、马步立棍十四、背步戳棍十五、扫膝棍十六、转身座盘十七、回身戳十八、犀牛望月十九、转身座盘二十、回身上步挑裆二十一、三劈棍二十二、回身戳二十三、并步点棍二十四、上步左右三撩棍二十五、上步歇步拍地棍二十六、转身马步扛棍二十七、并步点棍二十八、立棍二十九、扣步回身上戳三十、立棍扣步上步戳三十一、上步架棍三十二、双臂合棍三十三、蹬腿三十四、左右打虎三十五、并步吊打三十六、进步肋下挎肘舞花(3个)三十七、转身倒插步点棍(3个)三十八、乌龙搅海三十九、三盖打四十、旋风脚四十一、云棍四十二、风扫残云四十三、左右撩棍四十四、收势一、起式图(1)面南背北自然并步齐步站立,精神抖擞,右手垂臂上体右侧虎口朝前握棍,棍贴身直竖身体右侧,棍尾端着地,棍头朝上;左臂松垂贴身于身体左侧,眼神平视正前远方。
图(1)(2)(3)图(4)(5)图(6)图(2)(3)扭头眼神左视,左臂座腕舒臂左展,接而头恢复正常正视,左臂屈臂收回胸前,立掌单掌合什,如同道家打聘礼姿势。
二、退步上撩图(4)(5)右手提棍向上举棍过头,随接提右腿向后腿撤一步,落脚成重步,左脚脚跟上翘成虚步脚尖点地,再而左臂提臂前伸,在右手下棍之后部抓棍,接继右手后带,左手上抄,使棍头护肩打顺弧走势上挑,而先向前送棍把,后而后摇,走逆弧贴于左胯左旁,整体成挑势。
三、上步提膝背棍图(6)身形左转成胸面对朝向东,两臂打棍花变右手单手握棍将棍斜背于背后,提左膝,成臂前伸探臂,掌心朝前打亮掌。
四、三连棍图(7)——图(7)(8)(9)(10)1、图(7)(8)(盖劈棍)承继上式提膝背棍,前落左腿,就而右臂单手握棍下右上位置抡棍而起,接而左转身成胸面向北,就势抡棍,就势再上右腿进步,右手握棍斜劈而下。
2、图(9)(下打)承继本式前个动作两臂握棍在身前平棍下打。
3、(10)(11)(风扫梅花)在上一个动作完成后,就而左腿过右腿后向后倒插步,随即身形左转,两臂握棍围腰抡扫一圈,落势胸面朝东,五、提膝背棍图(12)(11)图(12)(13)(14)(15)图(12)重复动作,文字叙述略。
六、马步拦腰棍(3个)图(13)——(16)(一)图(13)——(15)在提膝背棍一式的基础上,前落左腿,然后上提右膝,向前上步,落步弓膝成右弓箭步,两手提棍翻棍两手持棍拦腰横扫,打出第一棍。
(二)图(16)(17)接后上迈左腿,落步弓膝成左弓箭步,两手握棍高举换把捣手,就此再打出第二个拦腰棍。
(三)图(18)(19)第二棍动作完毕后,两臂握棍,再次将棍高举,就而换把捣手,就势横扫,继后完成第三个横扫拦腰扫打动作。
(16)(17)(18)(19)七(20)(21)(22)八(23)(24)七、打花座盘图(20)——(22)接前式第三个拦腰打动作完毕后,就而保持原有动作姿势,只是再完成一个棍花动作,就在原地做盘;动作不停,接继上左腿,落步就势右转身面而朝西,再而重复完成一个座盘动作。
八、翻身扑步摔棍八(25)(26)(27)图(23——25)承继前式座盘动作就势立身起站打棍花转身朝西,两臂举棍划空平棍劈下,两腿右腿屈腿蹲座,右腿前身成扑步步形。
九、崩、架、打三棍图(26)——(28)(28)(29)(30)图(26)承接上式扑步摔棍后,身形起站,后手压、前手挑向上做崩棍动作。
图(27)崩棍动作完毕,就势两臂右臂上掀下变上,左臂向下一按上变下,而后连着伸臂握棍推挡成架棍姿态。
图(28)接而沉棍横打。
(31)图(32)图(33)十、打花太公钓鱼:图(29——31)图(29)(30)接下转身上步连而做一个棍花。
图(31)步形变右独立步,提左膝抬左腿,大腿面与胯相平,屈腿脚面下崩,右臂单手握棍,右臂直臂前探,如同在往水中投鱼杆钓鱼而得名。
左臂在身体左侧左肩上方,屈臂弯肘打亮掌势。
十一、行步败势图(32)(33)承接前式最后一势,身形左旋,转身使棍身置于身体右侧,此时胸面已是面朝西,就而连行三步,右手心向上反托棍而行。
十二、崩立棍图(34)(35)十二、(34)(35)十三(36)十四、(37)当走行三步之后,左转回身,右手掌心朝上反把托棍,棍斜置身前,棍头在前着地,接而身形左旋拧腕收棍直立在身体4右侧。
十三、马步立棍图(36)承继上式最后一个动作定势,身形左旋,成胸面对朝向北,右臂单身反拿握棍,将棍直竖正中身前。
(38)(39)(40)十四、背步戳棍图(37)——(40)抬右膝,提右腿,使右脚侧踢棍之下部,将棍翻起,就势身体正体右转,成胸面正对向南,打一个棍花后,右腿过左腿后做一个倒插步动作,两臂握棍协力握棍向左下扎戳。
十五、扫膝棍图(41)——(43)十五、(41)(42)(43)继续走势不停,身形右转一圈,借转身趋势,两臂握棍同时扫转抡棍一圈,击打目标是敌手之腿膝,故而落名扫膝棍十六、转身座盘图(44)——(45)图(44)浑然转身抡棍随身形一扫完成,身形右转右手向右上拉棍。
图(45)身形右转打花,身对向西,接而左腿屈跪,右腿曲腿蹲步成歇步座盘步,右臂后撩将棍斜背背在身体背后,左臂弯臂在胸前打立掌,指尖斜向上,掌心朝右。
(44)(45)十七、(46)十八(47)十七、回身戳图(46)转身向南,两臂持棍上戳。
十八、犀牛望月图(47)接下打花将棍背在身后背上,变右独立步左腿后蹬,身形前倾,使身体展平,右臂向前舒臂伸掌前探以平衡身形。
十九、转身座盘图(48)二十、回身上步挑裆图(49)身形回转成胸面朝西,十九、(48)二十、(49)二十一、(50)(51)(52)(53)(54)(55)二十一、三劈棍图(50)——(55)第一棍、图(50)(51)第二棍、图(52)(53)第三棍、图(54)(55)二十二、回身戳图(56)当上式三劈棍最后一棍动作结尾,回转身成胸面朝北,面向西看,两腿成高马步,右臂高,左臂低,两手握棍向右上握棍一捅。
二十三、并步点棍图(57)打一个花翻棍从空中操棍劈下,右手握棍把,左手搭右腕助力,棍斜置身前,棍尖在身体前方着地,跟步成并步左重右虚。
二十二、(56)二十三、(57)二十四(58)(59)二十四、上步左右三撩棍图(58)(59)……(60)(61)……(60) (61) 二十五、(62)(63)二十五、上步歇步拍地棍图(62)(63)(64)(65)(66)(67)(68)(69)(70)二十七、(71)二十八(72)二十九)(73)二十六、转身马步扛棍图(64)——(70)动作一、图(64)(65)承继上式歇步劈棍,身形站起,右腿向右横步,身形马上右转身,并向左上步,身体右转一圈,胸面就此转朝向北,两腿变马步步形,两臂将棍成前后扛于左肩上。
动作二、图(66)——(68)走势不停,既而再回转向左转走两圈,落势成胸面朝南,两臂分开,到身体朝南时,两臂握棍将棍就而棍成前后扛在右肩上。
动作三、图(69)(70)接着再而两臂分开,继续抡棍左转身,到胸面重新向南时,再而将棍成前后扛在左肩上。
二十七、并步点棍图(71)两脚成并步,同时两臂两手协力握棍,斜棍在身前以棍尖点地。
二十八、立棍图(72)两腿跨开,成高马步,两臂握棍,右臂在上,左臂在下,将棍竖立置于身前。
二十九、扣步回身上戳图(73)(74)先扣步,继而回身,再而两臂合力上戳。
(74)三十(75)(76)三十一、(77)(78)三十、立棍扣步上戳图(75)(76)继接转身朝东,将棍在身前斜立,然后再转身将棍上戳三十一、上步架棍图(77)(78)转身再转身两臂举棍上架。
三十二、(79)三十三、(80)三十四、(81)三十五、(82)三十二、双手合棍图(79)两臂相合十字交叉,右手握棍在上,左臂弯臂屈肘在下,两腿为右独立步。
三十三、蹬腿图(80)落步转上,两臂对把握棍,右腿单腿支撑身体,左腿弹腿蹬脚。
三十四、打虎势图(81)两臂对把握棍,将棍高高斜举过头顶,右手高,左手低,两腿成偏马步步势。
三十五、并步吊打图(82)两腿提左脚,向右脚右侧靠拢并步,左臂屈臂弯肘置于胸前,右臂在身体右侧握棍使棍吊起,棍使一高一低。
三十六、进步肋下挎肘舞花(3个)图(82)——(89)其一、第一个棍花走势,承继前式动作吊棍就势将棍以右臂背于身体右侧身后始,此时胸面朝北,图(83)右手握棍将棍横斜胸前,图(84)身形略而右旋就势右手拧腕翻棍使棍身栽跟头左上在空中顺圆划弧变右下,原右下同时顺时针打弧变左上,这时右掌成掌心朝上拿棍,三十四、(82)三十五(83)(84)(85)此时抬左臂,也以掌心朝上在右手之上来接换手,就而将棍交换到左手单手握棍,图(85)上左步成左前步,身体继续右转朝东,右手拿棍使棍斜置身体右侧,棍身后高前低,不停势(86)(87 )(88)(89)图(86)身形仍而右转,(87)(88)已成胸面朝南继翻一个棍花,便接左旋身,又将棍重新背在身后,即为下一棍花起始。
其二、重复第一个棍花全部。
其三、重复第一个棍花全部。
图(89)三十七、(90)(91)(92)三十七、转身倒插步点棍(3个)图(90)——(98)图(90)(91)第一个倒插步点棍。
图(92)(93)第二个倒插步点棍。
图(94)——(96)第三个倒插步点棍。
(93)(94)(95)(96)三十八、乌龙搅海图(97)(98)三十八、(97)(98)三十九、(99)(100)三十九、三盖打图(99)——(102)(101)(02)四十、(03)四十一、(04)四十、旋风脚图(103)四十一、云棍图(104)(105)四十二、风扫残云图(106)四十三、左右撩棍图(107)(108)四十一、(05)四十二、(06)四十三(07)(08)四十四(09)四十四、收势图(109)收腿两脚齐步并立站定,右手握棍直竖于身体右侧,左臂松垂在身体左侧,中指轻贴裤缝,完成全式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