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环节的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合集下载

新时代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新时代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黑龙江科学HEILONGJIANG SCIENCE第12卷第11期2021年6月Vol. 12Jun. 2021新时代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何亚丽,朱甜甜,吴俊峰(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摘要: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新时代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策略。

分析了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实践教学环节的方法与途径,应注重研究性教学,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 设,完善奖励机制,有效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

推进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出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本科工程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实践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TU992 -4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 -8646(2021)11 -0064 -02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Links in the College in the New Era------Through Tak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as an ExampleHe Yali , Zhu Tiantian , Wu Junfeng(School of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mction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Abstract : Through taking the water supply science and drainage major as an example ,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refonnstrategy of practical teaching links in the college in the new era ,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water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in the college , and proposes the method and pathway of the improve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links , i ・ 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teaching , strengthen 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 , construct off-campus internship base , strengthen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perfect award mechanism , and effectively utilize computer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The promo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llege ,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more conformed to the student development demand can promote theengineering education quality of the college , and train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 : New era ; Practical teaching ; Reform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普及化阶段,高校扩 招使得高等教育人数增加,高校在组织教学的同时容 易忽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实践 操作能力较差。

以实践引导教学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以实践引导教学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二、 存 在 问题
1 . 教材 内容相对落后 随着 高层 、 超高层建 筑的不断崛起 , 住宅小 区的大量兴 建, 舒适 、 健康 、 节约水 资源等观念 日益普及 , 建筑 给水排水 工程在理论上 和实践 中都有很大 的发展 。 目前 , 建筑给水排 水工程领域 内的新技术 、 新工艺 、 新设 备已广泛应用 , 相关规 范规程不断更新 , 一本教材要想及时反映这些技术 的发展有 相当的难度 。需要不断的补充和更新现有教材 内容。
2 0 1 4年第 8期 总第 2 2 6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 0N0MI C RE S EARC H GU I D E
No . 8, 2 01 4
Hale Waihona Puke S e f a l N o . 2 2 6
以 实 践弓 I 导 教 学的 建 筑 给 水 排水 工 程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王先兵 , 郭海娟
( 台州学院 , 浙江 台州 3 1 8 0 0 0 )

要: 概述 了现有《 建筑给 水排 水工程 》 课程传统教 学模式所存在 的教材 落后 、 知识点分散 、 缺乏 高层 系统讲 解
等问题 。针对本课 程 实践性 强的特点 , 提 出了“ 以实践引导教 学的建筑给水排 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的模式 , 提 出现场 教 学、 实验教 学、 学生 自主教 学、 系统教 学相 结合 的实践教学思路 , 合理安排各环节学时, 做到环环相扣。


课程 特点
1 . 知识 面广
此课程涉 及建筑给水 、 污 废水 、 雨水 、 热水 、 中水 、 消防、 小区给排水 、 景观给排水及游泳池给排水等诸多方面 。从各 系统的认 识 、 组成 、 设计到管理等 , 内容 丰富 、 庞杂 。 2 . 注重设计 此课程是在建筑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主要注重设计方 面, 在施工及管理方面相对较弱。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 学校与社会】
给排 水科学 与工程专业实 习环节 的改革 与实践

( 武汉大学
青, 程 晓如 , 方
正, 李江云 , 薛英文 , 王弘宇
武汉 4 3 0 0 7 2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市政: [ 程系 , 湖北
摘要: 针对武汉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专业实习中存在的 问题 , 近几年对实习环 节采取 了一 系列改革措施 , 如 实习 时间、 实习方式的调整 ; 实习管理机制的完善 ; 水质 工程仿真室的建立 , 等等。实践证 明: 这 些措施是有效的 , 尤其是将计 算机仿真手段 与现场实习相 结合 的这一 突出特点 , 对提 高教 学质量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 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术讲座。在工程现场 , 技术人员在讲解构筑物或设备 的同 时, 还会给学生演示一部分实际现场操作 , 如格栅除污机
存在着实习经费不充足、 用人单位不愿接待 、 现场只能看不 能摸等问题 , 致使实习效果不够理想。为此 , 我们针对以上 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 以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认识实习安排在专业课开课之前进行 , 学生通过一周 的实际水厂参 观 , 对给排水工程建立 了感性认识 , 对专业 建立了总体印象 , 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生产实 习则安
以上措施 , 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 目前技术发展 的现状和趋 势, 感受到本专业工作 岗位的要求 , 对学生毕业后顺利进 行相关 岗位的工作起到衔接的作用。 五、 建 立 系统 完善 的 实 习教 学管理 体 系 1 . 修订实习大纲 , 完善实 习教学评分系统。重新修订
学活动提供了 良好的条件 。
四、聘请 生产 一线 的 工程 师担 任 实 习现场 指 导 老师 。 并举 办 专题 技 术讲 座 , 开 拓 学生 视野 。 学 生通 过 专 业课 的 学 习 ,掌 握 了给排 水 专 业 理 论 知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改革探讨(全文)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改革探讨(全文)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改革探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高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能力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从事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一线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传统教学内容包括建筑给水、消防、排水、屋面雨水排水、热水供应、饮水供应、居住小区给排水、中水等系统,内容涵盖广泛。

就笔者所从事该课程的教学经验来看,其教学内容过多,学生学习难度大;理论学时比例过多,学生实践技能没有得到充分锻炼,整体的课程教学质量很难达到理想状态。

因此,传统的静态讲授型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当前高职教学的要求,应当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来扭转这种教学局面。

由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这门课主要培养学生从事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能力,而设计项目化特点突出,非常适合项目化教学改革。

因此,笔者主要从项目化教学这个角度出发,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究。

一、课程教学项目的选取所谓项目,即课程教学项目,是指以实际的职业活动、企业工作为背景,按照认知论的要求改造一件具体工作。

对于项目化教学来讲,课程教学项目的设计是展开教学的首要任务。

而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这门课程的项目化改造中,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引入实际案例教学就认为是项目化教学,其实这是不妥的,实际案例和教学项目的区分需要把握学生能否参与进去这一特点。

案例是已成事实,在上课时可以拿过来进行分析,而项目是一件没有完成的工作,要师生共同参与。

还有另外一点需要注意,不经改造的企业活动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课程教学项目,即课程教学项目不是实际生产项目,必须要经过改造这一环节,课程教学项目服务于教学,实际生产项目追求利润,这样的实际生产项目缺少认知元素,学生很难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获得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

因此,真正符合要求的课程教学项目的设计需要教师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教学功底,还要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后者是我院年轻教师的短板,因此,我们选择将“案例”改造成“准项目”来进行初步的项目化教学改革。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探讨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探讨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探讨【摘要】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是给排水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论文着重提出提高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改革的几个方面: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利用授课阶段完成各个系统的设计内容、组织学生设计前参观实习、提高课程设计质量评判标准。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设计内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建筑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满足人们舒适、卫生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建筑的功能、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加之室内卫生设备比较完善的高层建筑的增多,对从事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的专门技术人员需求较大。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给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建筑给水排水体系中主要系统的基本理论、设计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各系统的安装、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管理、科研的基本能力[1-2]。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来巩固、充实和加强。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工程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3],而与本课程配套的课程设计作为重要实践环节,是连接基本理论和工程实际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有效手段[4]。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探讨,以达到提高培养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的现状1.1教师的工程设计能力有限课程设计作为该课程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是一个很好的环节。

故需具备有一定实践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经验的教师授课较妥,但很多高校该课程授课教师参与工程实践设计较少,缺乏工程实践设计的经验,故此在指导学生课程设计时,只能照本宣科或是停留在一些书本或规范、手册的理论水平上,专业知识的深度不够,该因素将直接影响课程设计完成的质量和水平。

_建筑给水排水工程_课程教学改革探讨_张树国

_建筑给水排水工程_课程教学改革探讨_张树国

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刊443*作者简介:张树国(1965-),男,河北藁城人,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高级工程师。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水排水工程、建筑设备与环境工程、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专业性强的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安装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训练和提高学生绘制工程图纸的基本技能,掌握建筑给水排水设备与工艺的一般知识,为未来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高层建筑、智能建筑、小康住宅、节能建筑等的兴建,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针对本课程的特点与建筑给排水行业的发展现状去探索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

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要与相关课程紧密结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与流体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工程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紧密结合。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相关学科知识,从本质上阐明给排水有关的知识和理论。

如建筑内部给水系统计算一节,其计算理论涉及《流体力学》课程的大量知识,是《流体力学》圆管流体计算相关章节的应用和延伸。

因此在讲授建筑内部给水系统计算时,要帮助学生回忆相关流体力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引入到室内给水管网的计算方法上。

同时引入给水当量,小时变化系数,同时给水百分数等建筑用水的特征值,再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通过这种系统式的授课,学生不但回忆和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同时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将流体力学相关知识应用于建筑给排水领域进行讲述,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样将《结构力学》知识应用于管路支、吊架设计,将《材料力学》知识应用于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管材选择与设计,将《工程制图》知识应用于给排水施工图设计等等,这种回忆、引述、结合、应用的讲授路线,不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启发学生的思考。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论文摘要:通过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过程的探索发现,专业教师个人专业视角的角度和高度、以及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反思能力,是专业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专业教师的任务就是改造现有的教学条件,尽可能创设直观、专业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环境与工作情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让学生真正的喜欢学习喜爱专业。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作为给水工程和水污染控制工程的中间枢纽,已由原来简单的室内房屋卫生设备演变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体系,同时正在日新月异地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子系统,新技术、新材料。

加之随着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的绿色给排水的倡导与发展,建筑行业迫切需要一大批具备绿色给排水理念、理解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能看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施工图纸、会动手进行建筑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和卫生洁具安装、能担任建筑施工现场建筑给水排水的监理工作的新生代专业人才充实到建筑给水排水专业人才的队伍中去。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作为我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高职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已经伴随着专业开设和发展多年,课程的建设水平与教学实施也是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就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以期更好地适应时代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1.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适当优化整合和补充1.1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给水和建筑排水两大模块,其中建筑给水模块包含了建筑生活给水、建筑消防给水和建筑热水三个基本项目,建筑排水模块包含了建筑生活排水、建筑中水、建筑雨水三个基本项目。

教师可运用项目教学法,对各个模块的基本项目进行教学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应用比较法。

1.2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补充“绿色给排水”相关内容绿色建筑的提出带来绿色给排水的革命。

纵观历年来使用的传统专业教材,都不可避免地缺少绿色给排水相关专业知识内容的介绍,教材明显滞后。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第一篇一、注册设备工程师考试大纲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知识考核课堂教学的要求1.注册考试大纲要求内容与专业教学指导教学大纲对比分析从注册考试大纲的要求和专业指导教学大纲的对比发现,注册考试要求的知识面要大于现行的专业教学大纲,比如建筑给水中要求掌握节水和防止水质污染的措施,这方面通常会通过识图题中阀门的位置和类型的选取来考核。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游泳池的设计,而教学大纲受课时限制只要求学生了解。

考试大纲中要求考生熟悉饮水供应系统,包括制备方法和管网设置,而教学大纲中不做要求。

通过历年的真题分析,考试范围还包括一些气体消防及固体灭火剂的设计,而这些都不是建筑给水排水的教学内容,但是与建筑消防相关,与建筑水消防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划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领域内的专业问题。

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相关知识考点分布及题型分析专业知识考核在2天内进行,题型均为选择题。

第一天是知识题,主要考核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规范条文的运用;第二天是案例题,以计算、识图为主。

各章节中考核分值最重的是建筑消防部分,历年考试中知识题平均分为19.4分,2006~2010年平均6~7题,2012年有9题是和建筑消防给水相关的,题目考核内容和实际设计联系密切;其次是建筑给水章节,在每年考试中知识题平均分为17分,案例题平均分为8.3分。

考题以规范为主,围绕如何通过设计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工况下对水量、水压和水质的要求开展,有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水质的保障措施、阀门的设置要求等。

建筑热水及饮用水供应系统在每年考试中知识题平均为13.3分,在建筑给排水各章节中名列第3,案例题为8.3分,与建筑给水分值相同;自喷系统、水喷雾系统及气体灭火也属于建筑消防系统,历年考试中知识题平均为4.6分,案例题为3.4分,在给水工程各章节中名列第4。

比重最小的是建筑中、雨、泳池水系统,但该部分主要是以查阅规范为主,考点清晰,容易得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实践环节的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
学改革初探
摘要:本文对现有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理论研究不足、教
材落后、知识掌握不透彻、教学模式单一、实践与教学内容不配套等问题进行了
分析,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实践教学的建筑给排水工程课
程教学改革”的模式,提出现场教学、实验教学、学生自主教学、系统教学相结
合的实践教学思路,合理安排各环节学时,做到环环相扣。

关键词:实践;课程;教学;设想
1. 引言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都比较强的学科。

该学科是给排水科
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后接触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它与给排水管
网和水质工程学一起构成完整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体系,是城市健康水循环
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建筑给排水工程研究的“水”局限于建筑或小区内部,与通
风及空调系统、建筑电气等学科共同组成建筑设备工程[1],具有创造卫生、安全、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提高建筑使用质量的功能属性。

2. 主要问题分析
2.1 理论研究不足
建筑给排水工程既与供热、通风、空调、供电和燃气等工程共同组成建筑设
备工程,又与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共同组成了水工业学科中的水工程学科。

因此,
建筑给排水学科以水力学、传热学、环境污染控制(水、噪声、臭味)以及自动
控制等跨学科的基本原理为基础。

但目前所说的基本理论仅限于各种理论的罗列
式介绍,还远远没有形成自己严密的理论体系。

就建筑给排水工程这门学科而言,目前多数高校的教学内容主要为建筑给排水基础及设计部分,而建筑给排水的施工与管理等安装工程的内容较少。

另外,建筑给排水工程与建筑电气、通风空调、供热、供燃气等学科有密切关系,而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内容并没有包含在内。

2.2教材内容相对落后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崛起,住宅小区的大量兴建,舒适、健康、节约水资源等观念日益普及,建筑给排水工程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很大的发展。

目前,建筑给排水工程领域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已广泛应用,相关规范规程不断更新,一本教材要想及时反映这些技术的发展有相当的难度[2]。

需要不断的补充和更新现有教材内容。

2.3知识掌握不透彻,设计程序不明确
大部分学生的反馈意见是,对建筑各个系统的主要内容基本了解,但只处于应付考试状态,不能灵活应用。

虽然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介绍过如何进行设计以及设计的主要步骤,但事后学生的印象不深刻,课本又无资料显示。

有的设计基本上是照猫画虎,似像非像,结果还是不明白[3]。

2.4教学模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目前,教师的教学基本上用“多媒体”代替了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减少了教师板书的书写量。

但是现在所谓的“多媒体”大部分采用的是ppt课件形式,课件中的大部分内容只是简单的将书本中的文字罗列到多媒体屏幕上。

一节课下来,学生会感觉很疲惫,只是感觉老师在不停的说,不停的翻ppt,但是关掉多媒体,学生在脑海中所能记忆的东西很少,学习效果不明显。

2.5学生实践与教学内容不配套
建筑给排水工程实践主要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内容。

对于建筑给排水的实验而言,目前国内外大部分高校都没进行。

由于受经费和实习时间的影响,大部分实习都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收效甚微。

建筑给排水的课程
设计通常安排一到两周的时间,由于时间短,学生通常无法深入到分配的设计课
题中去,造成最终的设计计算成果较差。

3 教学改革设想
3.1改变单一课堂理论教学,增加现场教学
课堂讲解知识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然其收效甚微。

尤其对于建水课来说
更加不合适,因此需要针对实物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
更有实物的概念。

根据各个系统,将本应课堂讲解的系统组成、设置方式、管道
附件等内容改成1~2学时现场教学。

比如,在讲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雨水系统及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选用的管材、管材的连接方式时,可要求学生到教学楼、办公楼、寝室等地实地观察,如果教学条件许可,可
把课堂移到这些地方,进行现场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这样现场教学需要18~20学时。

3.2改变单一理论教学,增加视屏、图片及模型教学
在现场教学的同时,有时候很多细节由于现场很难看到,因此,需要积累施
工阶段视屏及某些特殊场所的视屏。

例如卫生间管道施工视频、消防管道安装视频、太阳能安装视频等。

在课堂上针对视屏、图片和模型讲解。

这无疑是增加信
息量和立体感。

减少理论教学的枯燥性,增加课堂教学的立体感。

3.3改变单一教师传授,增加学生自主认识
某些章节以主题形式进行设计,例如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消火栓位置设计、水景概述等。

可由学生备课进行0.5学时讲解,再由教师进行讲解。

以学生为主
的教学更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并印象深刻。

最终将此课某些章节做成主题讲座形式
的教学方式。

3.4改变单一书本讲解,增加课外知识讲解及组织专家面向学生讲解
邀请知名专家或业内人士,以讲座形式给学生讲解某方面知识,以此来拓展
课程知识并接轨实际工程。

例如:排水检查井的构造、给水阀门的构造、锅炉的
构造、无负压给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游泳池水处理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中水处
理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等。

邀请设计院工程师讲解建水系统的设计、邀请规划院高
工讲解城市管网的规划等。

3.5改变单一分块分章节式讲解,增加实际工程一体化式讲解
建水课本是分模块分章节对建水各系统进行讲解,一旦面对课程设计和实际
工程,很多同学一脸茫然。

因此,需设定一典型例子,从第一个系统讲到最后一
个系统。

此种授课需在计算机房讲解,并在讲解的同时要求学生动手做。

在学期末,设置2周的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以进一步将所学知识一体化。

4 结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材料、新方法、新
设备的不断涌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培养的
需要,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通过以强化实践教学为主,以
课堂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改革,旨在引导学生如何将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相对应,所学知识和实际工程相对应。

实现从重视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向重视能力培
养转变;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目标观”向以学习方法和实践为主的“能力
目标观”转变;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观”向“培养卓越工程人才观”转变。

使建
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创新型、实
践型的复合式人才。

参考文献
[1] 戚玉丽. 关于建筑设备在现代建筑中地位的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2004,(4):8-10.
[2] 蒋蒙宾.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技术与市场,2010,17(7):81-82.
[3] 陆燕勤,曾鸿鹄,许立巍. 对修订《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材的建议[J]. 高教论坛,2008,(2):83-84.
[4] 韩苗苗. 提高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J]. 安徽建筑,2011,(4):43-44.
高理福,男,1964年12月出生,讲师,地址:西南科技大学土建学院建环教研室,邮政编码:621010,手机:(0)138****0665,电子邮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