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声母韵母发音

合集下载

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的发音方法

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的发音方法

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的发音方法汉语普通话中声母有21个,韵母39个,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的发音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的发音方法a:发音时,嘴唇自然张大,舌放平,舌头中间微隆,声带颤动。

o:发音时,嘴唇成圆形,微翘起,舌头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居中,声带颤动。

e:发音时,嘴半开,舌位靠后,嘴角向两边展开成扁形,声带颤动。

i: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

u: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ü:发音时,嘴唇成圆形,接近闭拢,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隆起,声带颤动。

b: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

p: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气流迸出成音。

m:发音时,双唇紧闭,舌后缩,气流从鼻腔出来,打开嘴,声带颤动。

f:发音时,上齿触下唇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来,摩擦成声。

d: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流后突然放开,气流从口腔迸出,爆发成音。

t: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后,突然离开,气流从口中迸出。

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冲开舌尖的阻碍,声带颤动。

l:发音时,嘴唇稍开,舌尖抵住上牙床,声带颤动,气流从舌尖两边流出。

g: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音。

k: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上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迸发成音。

h:发音时,舌根抬高,接近软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j: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紧贴硬腭,气流从窄缝中冲出,摩擦成音。

q:发音时,舌面前部贴住硬腭,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摩擦成音。

x: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抬高靠近硬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zh: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普通话教程(声母,韵母大全)

普通话教程(声母,韵母大全)

普通话教程(声母,韵母⼤全)第⼀章普通话声母发⾳要领第⼀节基本概念⼀、概念1.定义:指⾳节开头的辅⾳。

2.数量:普通话共有21个辅⾳声母,还有⼀类是零声母。

例如:hǎo(好)这⾳节中辅⾳h ,ōuyu án (欧元)的开头就没有辅⾳,这叫做零声母。

3.构成特点:(1)⼀个声母只包含⼀个辅⾳。

普通话中共⽤到了22个辅⾳,⽽普通话声母只有21个,所以有⼀个辅⾳不做声母,这就是ng ,例如:y īngxi óng (英雄)。

(2)不送⽓⾳和送⽓⾳成对出现:b -p 、d –t 、g –k 、z –c 、zh –ch 、j-q 。

(3)浊⾳声母共四个:m 、 n 、l 、r 。

⼆、分类声母的不同是由发⾳部位和发⾳⽅法决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个声母在发⾳时都要同时受到发⾳部位、发⾳⽅法的制约,⼆者应结合起来。

如下表:浊清声带振动与否不送⽓送⽓⽓流强弱按发⾳⽅法塞⾳⿐⾳、边⾳塞擦⾳擦⾳阻碍⽅式声母(分类)按发⾳部位唇齿双唇前⾆根⾆⾯后中⾆尖下⾯我们将分析声母的发⾳部位和发⾳⽅法,以及根据发⾳部位和发⾳⽅法对声母所作的分类。

(⼀)发⾳部位:指发⾳时发⾳器官阻碍⽓流的部位。

由于发⾳部位不同,就形成了不(⼆)发⾳⽅法:指发⾳时喉头、⼝腔和⿐腔节制⽓流的⽅式和状况。

普通话声母的发⾳⽅法可以从阻碍的⽅式、声调是否颤动、⽓流的强弱等三个⽅⾯来考察。

1.阻碍的⽅式:指发⾳时,发⾳器官是⽤什么⽅式对⽓流形成阻碍的,⽓流⼜是采取什么⽅式克服这些阻碍的。

成阻:某些发⾳器官从静⽌状态转⼊发某个⾳的状态,形成特定的阻碍。

持阻:发⾳器官保持成阻时的位置,⽓管送出⽓流,形成阻碍的肌⾁开始紧张。

除阻:形成阻碍的发⾳器官逐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以上三个⽅⾯是紧密统⼀、不可分割的。

不同声母的发⾳在这三个阶段的作⽤是不同的。

普通话声母的发⾳⽅法可以分为如下5种:2.声带是否颤动:指发⾳时,是否要振动声带。

同是声母,在发⾳时有的要振动声带,有点不振动,由此可以把声母分为浊⾳和清⾳两类。

韵母发音方法及示例

韵母发音方法及示例

韵母发音方法及示例1、单韵母(单元音)的发音:a[A]央低不圆唇元音口大开,舌尖微离下齿背,舌面中部微微隆起和硬腭后部相对。

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

发音例词:打靶daba大厦dasha发达fa da马达mada喇叭laba哪怕na pao[]后中圆唇元音上下唇自然拢圆,舌身后缩,舌面后部隆起和软腭相对,舌位介于半高半低之间。

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

发音例词:伯伯bobo婆婆popo默默momo墨pomoe[]后半高不圆唇元音口半闭,展唇,舌身后缩,舌面后部稍隆起和软腭相对,比元音略高而偏前。

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

发音例词:隔阂gehe合格hege客车keche特色tese折射zjeshe这个zhegeI[i]前高不圆唇元音口微开,两唇呈扁平形,上下齿相对(齐齿),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对,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

发音例词:笔记biji激励jili基地jidi记忆jiyi霹雳pili习题xitiu[u]后高圆唇元音两唇收缩成圆形,略向前突出;舌后缩,舌面后部高度隆起和软腭相对。

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

发音例词:补助buzhu读物duwu辜负gufu瀑布pubu入伍ruwu疏忽shuhux[y]前高圆满唇元音两唇拢圆,略向前突;舌尖抵住下齿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对。

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

发音例词:聚居juju区域quyu屈居quju须臾wuyu序曲wuqu语序yuxuer[r]卷舌元音口自然打开,舌位不前不后不高不低,知前、中部上抬,舌尖向后卷,和硬腭前端相对,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

发音例词:而且erqie儿歌erge耳朵erduo二胡erhuI[前][]舌尖前不圆唇元音口略开,展唇,舌尖和上齿背相对,保持适当距离。

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

汉语字母表读音标准版

汉语字母表读音标准版

汉语字母表读音标准版
每个拼音都有自己的读音规范,例如声母“b”读音为/b/,声
母“p”读音为/p/,韵母“a”读音为/a/,韵母“o”读音为/o/,
以此类推。

此外,还有一些声母和韵母组合成的复合音,如“zh”、“ch”、“sh”、“ng”等,它们也有各自的标准读音。

需要注意的是,拼音系统中的声调也是非常重要的。

汉语拼音
包括四种声调,平声(第一声,ˉ)、上声(第二声,´)、去声(第三声,ˇ)和入声(第四声,`)。

这些声调对于正确发音非常
关键,因为同一个拼音在不同的声调下可能代表完全不同的意思。

总的来说,汉语字母表读音标准版即拼音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它帮助学习者正确地理解和发音汉语,也是汉语学习的基础。

通过
掌握拼音系统,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学习汉语发音规律,提高汉语听
力和口语水平。

汉语拼音字母表读法及顺序完整版

汉语拼音字母表读法及顺序完整版

汉语拼⾳字母表读法及顺序完整版汉语拼⾳字母表读法及顺序字母表:A ɑ Bb Cc Dd Ee Ff G ɡ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V 只⽤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和⽅⾔。

声母表:b p m f d t n l g k h玻坡摸佛得特呢勒哥科喝j q x zh ch sh r基欺希知吃诗⽇z c s y w资雌思⾐屋韵母:ɑ o e ɑi ei ɑo ou ɑn en ɑng 啊喔鹅哀诶凹欧安恩昂eng ong i i ɑ ie i ɑo iou i ɑn亨的韵母轰的韵母⾐呀耶腰忧烟 in i ɑng iong u u ɑ u ɑi u ɑn uen 因央雍乌蛙歪弯温u ɑng ueng ü üe üɑn ün汪翁迂约冤晕韵母表:单韵母(6个):ɑ o e i u ü 复韵母(9个):ɑi ei ui ɑo ou iuie üe er前⿐韵母(5个):ɑn en in un ün后⿐韵母(4个):ɑng eng ing ong汉语⾳节:3. 拼⾳是拼读⾳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声调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成为⼀个⾳节。

拼⾳的要领是:“前⾳(声母)轻短后⾳(韵母)重,两⾳相连猛⼀碰。

”拼⾳时要牢记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声母n 、l 及零声母与开⼝呼、齐齿呼、撮⼝呼都有拼合关系。

声母f 、g 、k 、h 、zh 、ch 、r 、z 、c 、s 只同开⼝呼、合⼝呼相拼。

声母j 、x 、q 只同齐齿呼、撮⼝呼相拼。

开⼝呼、合⼝呼韵母同除去j 、q 、x 外的其他声母都有拼合关系。

撮⼝呼韵母只同j 、q 、x 、n 、l 及零声母有拼合关系。

拼⾳时还要注意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值。

要读声母本⾳,不要念呼读⾳;要把韵母作为⼀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要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声母的分类及发音

声母的分类及发音

声母的分类及发音齐读易误读词语飞跃yu e允诺nu o酝酿ni a ng确凿z ao爱憎z盹信札zh a破绽zh an沼气zh co召开zh ao遮盖zh e贮藏ch u笨拙zhu o导入新课:联系上节课所讲语音基本概念,弄清了所有声母都是辅音,但所有辅音并不都是声母。

那么到底什么是声母?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声母。

一声母的分类声母就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有21个声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零声母,是由韵母自成音节构成的。

21个声母分别是:b p m fd t n Ig k hj q xzh ch sh rz c s ,我们可以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分类。

(一)发音部位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地方。

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可将声母分为七类:1. 双唇音:上唇和下唇紧闭,阻塞气流而形成的音,如:b、p、m2. 唇齿音:下唇和上齿接近,阻塞气流而形成的音,如:f3. 舌尖前音:舌尖和上齿背接触或接近,阻塞气流而形成的音,如:z、c、s4. 舌尖中音:舌尖和上齿龈接触,阻塞气流而形成的音,如:d、t、n、I5. 舌尖后音:舌尖和硬腭前部接触或接近,阻塞气流而形成的音,如:zh、ch、sh、r6. 舌面音:舌面前部和硬腭前部接触或接近,阻塞气流而形成的音,如:j、q、x7. 舌根音:舌面后部和软腭接触或接近,阻塞气流而形成的音,^口:g、k、h(二)发音方法发音方法是指发音时构成阻碍和消除阻碍的方式。

各种发音方法都可分为成阻T持阻T除阻三个阶段。

成阻就是发音时的两个部位先形成阻碍,为发音做好准备的阶段。

持阻就是蓄积一定的力量和阻力,同时让气息积聚在发音部位的后面,为发音做好最后的准备。

除阻是气流冲破阻碍,最后发出声音的过程。

根据发音方法的不同,可将声母分为五类。

1. 塞音:两个发音部位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突然打开闭合部位使气流迸裂而出,爆发成音,如:b、p、d、t、g、k六个声母。

2. 擦音:两个发音部位接近,形成一条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摩擦成音,如:f、h、x、sh、r、s六个声母。

声母韵母具体发音方法

声母韵母具体发音方法

声母是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不同的声母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发音部位指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

发音方法阻碍气流和解除阻碍的方式、气流的强弱及声带是否颤动等,按发音部位给声母分类可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

按发音方法分类,声母可分为五类: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1、双唇音:b发音时,双唇闭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冲破双唇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音。

如“辨别”、“标本”的声母。

p发音的状况与b相近,只是发p时有一股较强的气流冲开双唇。

如“乒乓”、“批评”的声母。

m发音时,双唇闭合,软腭下降,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

如“美妙”、“弥漫”的声母。

2、唇齿音:f发音时,下唇接近上齿,形成窄缝,气流从唇齿间摩擦出来,声带不颤动。

如“丰富”、“芬芳”的声母。

3、舌尖中音:d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冲破舌尖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如“等待”、“定夺”的声母。

t发音的状况与d相近,只是发t时气流较强。

如“淘汰”、“团体”的声母。

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

如:“能耐”、“泥泞”的声母。

l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两边通过。

如“玲珑”、“嘹亮”的声母。

4、舌根音:g发音时,舌根抵住软腭,软腭后部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声。

如“巩固”、“改革”的声母。

k发音的状况与g相近,只是气流较强。

如“宽阔”、“刻苦”的声母。

h发音时,舌根接近软腭,留出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窄缝中摩擦出来。

如“欢呼”、“辉煌”的声母。

5、舌面音:j发音时,舌面前部抵信硬腭前部,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把阻碍冲开,形成一条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汉语拼音归类及发音方法总结

汉语拼音归类及发音方法总结

汉语拼音讲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汉语拼音是识字读书和学习普通话的基础,一共分为三大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一、汉语拼音的分类(一)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c s y w其中 zh ch sh r是翘舌音, z c s(平舌音)。

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分主要在发音方法上。

平舌音又叫舌尖前音,如z c s的发音:舌头往前,抵住牙齿。

翘舌音叫舌尖后音,如zh ch sh r的发音:舌头抵住上硬腭,舌尖往后缩。

这两类声母的发音部位一前一后。

在音节中含有zh ch sh r就是翘舌音音节,含有z c s的就是平舌音音节。

比如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是翘舌音音节,zi ci si是平舌音音节。

(二)韵母24个:1、单韵母:a o e i u ǔ2、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ǖe er3、前鼻韵母:an en in un ǔn4、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韵母的发音:响亮而长。

单韵母:强调o的发音:嘴唇拢圆,舌头向后缩,居中,舌后部隆起,声带颤抖。

复韵母的发音规则: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发音区分主要在两点:一是阻碍部位不同,二是开口度大小不一样。

发前鼻音的时候,-n前面的元音一般发音部位都比较靠前,在发元音的过程中舌尖逐步上抬与上齿龈形成阻碍,使气流从前鼻腔流出,形成前鼻音。

前鼻音发音时口腔不能开得太大,以免气流往后进入后鼻腔。

后鼻音ang、eng、ing的发音,前面的元音发音靠后,同时舌跟往上抬,使舌跟与软颚形成阻碍,使气流从后口腔进入鼻腔,产生后鼻腔共鸣发出后鼻音。

对于前后鼻音的字要积累记忆区分,没有捷径。

(三)整体认读音节16 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二、音节1.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发声器官人类发音的过程是,从肺部呼出气流,气流经过喉头时使声带颤抖,再经过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或头腔的共鸣,使微弱的声音在这里得到扩大和美化,然后,声音经过唇、齿、舌、牙、腭等发音器官不同方式的协调动作的调节,如口腔开合大小、舌位的上下前后,气流受阻部位、方法的不同等,就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发声器官共有四个:动力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器官,缺一不可。

气流是发音的动力,肺部是动力器官;声带是发音体,它是振动器官;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和头腔等是共鸣器官;唇、舌、软腭、齿等部位的活动,使得口腔开合,鼻腔通塞,从而控制、调节了气流,叫做咬字器官。

1、肺和气管气息从肺部呼出经过气管到喉头,当经过喉头时才算进入发音阶段。

肺是发音的动力站,气管是输送气流的通道,气流那么是发音的原动力。

2、喉头和声带喉头由四声软骨组成:上面的一块是甲状软骨,它最大,突出在喉头的前面,从脖颈外部可以摸得着。

甲状软骨下面是一块环状软骨,前低后高,环状软骨后部的上面连着两块三角形的杓状软骨,这四块软骨构成一个圆筒形的小室,声带就藏在这小室的中央。

此外,甲状软骨上面,还有一块会厌软骨,可以上下开合,以防止食物或水进入喉头。

声带是两片带状的富有弹性的薄膜。

它的前端固定在甲状软骨上面,后端分别附在杓状软骨上面。

两片声带中间是一条通路叫作声门。

四块软骨由各种喉肌相联系和控制,由于喉肌的牵引,杓状软骨可以开合回转,造成声带或紧或松,控制声门的大小。

平时呼吸时,声门大开,呈三角状,气流可以自由出入;发音时,声带靠拢,声门闭合或留有窄缝,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声门时,就引起声带颤抖,发出声来。

声带靠拢的程度是可以调节的,人能控制声带的松紧变化,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

3、口腔和鼻腔口腔是主要共鸣器。

口腔分为上部、下部和舌三个局部。

口腔上部包括上唇、上腭〔上齿、硬腭、软腭、小舌〕;口腔下部包括下唇和下腭;舌头是口腔主要的发声器官,可分为舌尖、舌面、舌根。

舌头在口腔中可以平伸、可以翘起,可以后缩;能抬高也能降低。

硬腭不能动,软腭可以下垂,双唇能开能合,能收敛,能展放。

由于这些部位的自由活动,使口腔这个共鸣器的形状发生种种变化,从而造成不同音色的语音。

口腔共鸣训练是使音质纯粹、音色优美、声音响亮。

进展共鸣训练时,口腔要自然翻开,笑肌微微提起,下腭自然放下,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样发出的声波是随着气流的推送,离开咽喉部流畅向前,在口腔的前上部引起振动,形成共鸣效果。

口腔的后面是咽头,咽头处于下通喉头、前通口腔、上通鼻腔的“三岔口〞,发音时,也起共鸣作用。

口腔上面是鼻腔,鼻腔也是共鸣器,它是固定的声腔,鼻腔和口腔靠软腭和小舌隔开。

软腭和小舌可以上下活动,说话的时候,如果软腭和小舌上升,阻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只能从口腔出来,这时发出的声音是“口音〞,便如b,p,d;如果软腭和小舌下垂,鼻腔通路翻开,气流经鼻腔引起共鸣,此时就发出鼻音了,便发:m,n;如果软腭悬在当中,三条路都通,从下面来的气流可以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出去,这就造成一种半鼻音或鼻化音了。

在上述器官中,唇、舌、软腭和声带在发音时最为积极主动,是发音器官中的“主动器官〞,声音的好坏与发音器官的形状、质量和运用的方式有密切关系,舌的活动、嘴唇的形状和口腔的开合对音色作用最大。

所以,要加大唇舌的练习量,增强这些发音器官的灵活性、弹性和力度,提高音色质量。

二、元音和辅音元音和辅音是构成语言的根本元素,学习普通话首先要把元音和辅音发正确、发好,掌握其正确的发音要领,只有把元音和辅音读得准确响亮鲜明生动,才能清楚而准确地表现出语意和感情。

元音和辅音的不同特征:1、气流受阻状况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发音器官的各局部都不受到任何阻碍,只需利用口腔、舌头、鼻腔等造成各种不同的共鸣器,就可以发出各种不同的元音。

辅音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的某一局部必然要受到一定的阻碍,必须克制这种阻碍才能发出音来。

2、克制阻碍的方式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局部肌肉保持均衡的紧状态,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那局部肌肉显得特别紧。

3、气流量强弱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量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量较强,特别是发清辅音〔发音时声带不震动的辅音〕时更为显著。

4、声带是否颤抖发元音时,声带都要颤抖,是乐音,声音比拟清晰、响亮;发辅音时,除少数浊辅音〔发音时声带颤抖的辅音〕外,一般声带不颤抖,躁音成分较重,声音不怎么响亮。

元音的发音,主要由于声带振颤。

声带颤抖造成的音波,经过口腔时,受到口腔的形状、大小变化的影响,依口腔形状、大小的不同,发出各个不同的元音。

例如普通话语音中的a、o、e、ê、i、u、ü。

辅音,在普通话语音音素里,有21个,是b、p、m、f、d 、t、n、l、g、k、h、j、q、x、zh、ch、sh、r、z、c、s。

辅音的发音条件比拟复杂,一般从“发音局部〞和“发音方法〞两方面来讲。

所谓“发音局部〞就是前面所说的气流受到阻碍的地方,也就是发音器官为了让气流变成声音而做出的各种活动的局部。

所谓“发音方法〞,就是说这个辅音是怎样发出来的,也就是气流透出过程中所受阻碍的不同情况。

三、声母〔一〕理论声母就是一个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的声母,除零声母外,其余的21个都是由辅音音素充当的: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1)按发音部位来划分,普通话声母有七类: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音:j、q、x舌根音:g、k、h。

(2)按发音方法来划分,可从三个方面来看:①根据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和消除阻碍的不同方式,可以分为:塞音:b、p、d、t、g、k擦音:f、s、sh、r、x、h塞擦音:z、c、zh、ch、j、q鼻音:m、n边音:l②根据发音时气流呼出的强弱,声母中的塞音、塞擦音又可以分为:送气音:p、t、k、q、ch、c不送气音:b、d、g、j、z、zh③根据发声时声带是否颤抖,又有:清音:b、p、f、d、t、g、k、h、j、q、x、zh、ch、sh、z、c、s浊音:m、n、l、r〔二〕发音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是气流在口腔和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发音时,一要找准发音部位,即阻碍气流的部位;二要正确使用发音方法,包括阻碍方式,声带是否颤抖,气流的强弱。

练习时,发音方法要对,接触的部位要准确,接触时要迅速,要注意学会口中蓄有足够的气流,使发出的声音富有弹性,干净利落,清楚、有力、传得远。

1、双唇音:b、p、m,都是由双唇接触构成阻碍后发出的辅音。

b、p和m的差异是:b、p是口音,是清音,发音时声带不颤抖。

M是鼻音,浊音,发音时声带颤抖。

b和p的差异是:b是不送气音,透出的气流微弱;p是送气音,透出的气流很强。

二者的共同点是:发音时双唇紧闭,阻塞气流,然后突然放开,使受阻的气流从口腔迸裂出来,产生一种爆发的声音。

主要是双唇中部着力,集中蓄气,用力喷弹。

2、唇齿音:f是由下唇和上齿相接触,气流在这一部位受阻碍后发出的一种辅音。

具体发音方法:上齿接触下唇,让气流完全从唇齿间的缝隙中摩擦而出,发出摩擦的声音,声音带不振动。

清辅音。

3、舌尖中音d、t、n、l舌尖中音是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气流在这一部位阻碍后发出的一种辅音。

d、t是清音;n、l 是浊音。

d和t:两者都是清音,声带不振动。

差异是,d是不送气声母,t是送气声母。

发d时,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放开,气流爆发而出,但冲出的气流较弱;发t音时,阻碍翻开后,会冲出一股较强的气流。

n::发音是,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下垂,翻开鼻腔的通路,声带颤抖,气流完全从鼻腔出。

浊音。

l:发音时,气流只能从舌的两边流出。

浊音。

4、舌尖前音z、c、s舌尖前音是由舌尖和齿背接触,气流在这一部位受阻后发出的一种辅音。

都是清音,声带不颤抖。

z和c的差异:z是不送气声母,c是送气声母,发音时,在舌尖略为放松时,有一股较强气流从舌尖和上齿背之音的缝隙中挤出来。

z、c和s的区别在于:z和c是塞擦音,发音时舌尖前部先顶住上齿背,然后慢慢离开,气流从窄缝中挤出;s是擦音,发音时舌尖前部靠近上齿背,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5、舌尖后音zh、ch、sh、r发音时舌尖卷起来,舌尖后部顶住或靠近硬腭最前部。

zh、ch是塞擦音,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上牙床后面硬腭的前端,堵住气流通路,然后把舌尖放松一点,让气流从舌尖与硬腭间的窄缝中透出,摩擦成声,这时,上下齿之间稍稍离开,如果对镜观察,可能看得见翘起的舌尖的底面。

zh和ch相比拟,zh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较弱,ch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较强。

sh是擦音,发音时,舌尖向上举,舌尖后部靠近硬腭最前部,气流从窄缝中挤出。

r的发音状况与sh差不多,只是发音时要防止摩擦成分过重。

r和l不分:先发s—sh,连续发几遍,再发托长的l音,然后把舌尖稍稍往后一撤,撤到大致相当于sh的部位,再发出来的就是很好的r音。

6、舌面音j、q、x舌面音声母,都是清音,声带不颤抖。

发音时,舌面前部贴住或接近前硬腭,q的舌面活动与口形和j一样,在发音时,舌尖下垂,上下齿对紧形成阻碍的部位开场闭塞,随后放松,让气流从舌面与硬腭的窄缝里摩擦而出,是一种先塞后擦的音,所以叫塞擦音。

J和q的差异:j是不送气音,q是送气音。

发q时,舌面略为放松,有一股较强气流从舌面与硬腭间的窄缝挤出来。

发x音时,舌面向前向上,和硬腭前部接近,中间留一道窄缝,让气流挤出来,j、q跟x的差异在于:j和q是塞擦音,发音时舌面前部贴住前硬腭,然后慢慢离开;x是擦音,发音时舌面前部接近前硬腭。

7、舌根音g、k、h舌根音的发音位置在舌根和软腭间,是气流在这一部位受到阻碍后发出的一种辅音。

g、k是舌根塞音,发音时软腭上升,鼻腔通路闭塞,气流从口腔里出来。

二者的口形和舌根活动一样,只是在舌根顶住软腭,然后突然放开,气流冲动阻碍点,口腔发生共鸣而成声时,发g音透出的气流很微弱,而发k时透出的气流较强,g是不送气声母,k是送气声母。

h是舌根擦音,发音时舌根抬起来,靠近硬腭和软腭的交界处,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声带不颤抖。

四、韵母〔一〕理论1、单韵母发音时——口腔和舌头的肌肉要保持均衡紧状态,找好它们的舌高点,注意它们的响度和开度,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不能有动程。

2、复韵母发音时——舌位、唇形、开口度有一个由甲元音向乙地音滑动的过程,注意要使一个复韵母的声音成为一个浑然整体,韵头要发得轻而短,韵腹声音清晰响亮,韵尾的音质稍含混。

3、鼻韵母发音时——有一个由元音向鼻辅音的过渡,元音要发得响亮,鼻辅音发音时一定要完全关闭口腔通路,发前鼻尾韵时,最后舌尖要抵住上齿龈;发后鼻尾韵时,最后舌根要抵住软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