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的概念

草地的概念

1. 定义

草地是指由多种草本植物组成的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地表覆盖,通常为矮小、短茎、多叶片的植物群落。草地可以包括天然草地、人工种植的牧草地以及城市公园中的绿地等。

2. 关键概念

2.1 多样性

草地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和动物,包括草本植物、花卉、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等。这些生物之间相互依赖,并构建起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

2.2 生产力

草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全球碳循环和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同时也能够储存大量有机碳。此外,草地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支持着许多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2.3 土壤保持

草地的根系能够牢固地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草地还能吸收降水,减缓雨水径流速度,起到了一定的滞洪和调蓄作用。因此,草地在防止洪灾、保护水源和维持土壤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4 生态服务

草地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态环境,还提供了许多其他的生态服务。其中包括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空气净化、土壤改良、景观美化等。这些生态服务对于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5 应用领域

2.5.1 农业

草地被广泛用于农业领域,主要用于牧草种植和饲养牲畜。牧草是农业中重要的饲料资源之一,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草地还可以作为农田轮作休耕期间的绿肥覆盖物,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

2.5.2 城市绿地

草地在城市规划中被广泛应用于公园、花坛、绿化带等场所。它们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休闲和娱乐场所,还能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噪音污染等。

2.5.3 生态修复

草地在生态修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矿山开采后的土地恢复过程中,可以通过种植草地来重建土壤结构和生态系统。此外,草地还可以用于治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问题。

3. 重要性

3.1 生态保护

草地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它们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资源,并维持着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

3.2 土壤保持

草地的根系能够稳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这对于保护水源、防止洪灾和维持土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3 气候调节

草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起到了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同时,草地还能够储存大量有机碳,对于全球碳循环具有积极影响。

3.4 生态服务

草地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包括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空气净化、土壤改良、景观美化等。这些生态服务对于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 总结

草地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健康、调节气候和提供生态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保护和恢复草地资源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同时,在农业和城市规划中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也能带来诸多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应该加强对草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草地规划重点

绪论 草地:是指具有一定面积和牧用价值的植被及其生长地的总称。 草业:指把草业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进而变为经济优势的产业部门。 草业科学:指草业生产的科学原理、生产实践的升华、生产发展的指导及各方面的统称。草业科学形成的标志性事件:1986年钱学森提出草业应该作为产业提出。 第一章草地成因 王栋:雨量地势成因学说任继周等生物因素(核心因子),非生物因素(立地),社会因素(草原学意义)说,各要素的组成和草原学意义(人类的介入使草地有了经济学意义)1. 雨量地势成因说 (1)王栋(1955)提出:“草原的形成主要原因大概由于雨量稀少,土壤贫瘠,地势高寒,生长季短促,温度冷热的变化剧烈等原因”。 要点:雨量多少与分布均匀与否:雨量250-500mm;地势是重要因子(温度) (2)王栋依据美国Weaver氏降水—蒸发比将湿度划分四级: <0.2 荒漠地带;0.2 ~0.6 干旱草原地带; 0.6 ~0.8 半湿润草原地带;0.8 ~1.0 森林地带; 水分与热量对草原发生与发展的关系。 2.大气、土地、生物和生产劳动因素说(任1961),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学说第二章草地植物经济类群 定义类群的特点(定义分布饲用价值代表植物种类如多年生禾本科草、豆科、莎草类等草本科类群、半灌木) 十种经济类群旧版课本 第三章中国植被 1、中国植被的分类单位:中国植被的主要分类单位有三级,即植被型(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位)。。 2.中国植被的高级类型系统:根据上述分类系统和各级分类单位的划分标准,《中国植被》将全国的植被划分为10个植被型组,29个植被型;有的植被型下又进行了亚型和群系组的划分,最后划分了群系(共560个)。其高级类型系统如下: (1)针叶林(2)阔叶林(3)灌丛和灌草丛:常绿针叶灌丛、常绿革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灌草丛(4)草原和稀树草原:草原①草甸草原②典型草原③荒漠草原④高寒草原稀树草原(5)荒漠(包括肉质刺灌丛):1)荒漠①小乔木荒漠②灌木荒漠③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④垫状小半灌木荒漠2)肉质刺灌丛(6)冻原(7)高山稀树植被:高山垫状植被、高山流石滩植被(8)草甸①典型草甸②高寒草甸③沼泽化草甸④盐生草甸(9)沼泽(10)水生植被 3.中国主要植被的高级类型(重点) (1)灌丛和灌草丛的区别: 灌草丛:是森林或灌丛反复砍伐或火烧,导致水土流失、生境旱化后形成的以热带、亚热带禾草为主,混生有较显著的灌木的次生植被,在一些群落中尚有稀树孤立生长的乔木,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大都可通过灌丛阶段而逐渐恢复成林。本质是暖温带、热带、亚热带的次生草甸型植被。 灌丛:以灌木占优势的植被类型。高度<5m,盖度30-40%。分布广,温带-热带,低海拔-高海拔。 ?比乔木林低,建群种为灌木;比灌木荒漠盖度大,中生,荒漠为超旱生。 (2)草原(斯太普)和稀树草原(萨王纳)

草地的概念

草地的概念 1. 定义 草地是指由多种草本植物组成的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地表覆盖,通常为矮小、短茎、多叶片的植物群落。草地可以包括天然草地、人工种植的牧草地以及城市公园中的绿地等。 2. 关键概念 2.1 多样性 草地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和动物,包括草本植物、花卉、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等。这些生物之间相互依赖,并构建起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 2.2 生产力 草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全球碳循环和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同时也能够储存大量有机碳。此外,草地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支持着许多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2.3 土壤保持 草地的根系能够牢固地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草地还能吸收降水,减缓雨水径流速度,起到了一定的滞洪和调蓄作用。因此,草地在防止洪灾、保护水源和维持土壤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4 生态服务 草地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态环境,还提供了许多其他的生态服务。其中包括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空气净化、土壤改良、景观美化等。这些生态服务对于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5 应用领域 2.5.1 农业 草地被广泛用于农业领域,主要用于牧草种植和饲养牲畜。牧草是农业中重要的饲料资源之一,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草地还可以作为农田轮作休耕期间的绿肥覆盖物,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

2.5.2 城市绿地 草地在城市规划中被广泛应用于公园、花坛、绿化带等场所。它们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休闲和娱乐场所,还能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噪音污染等。 2.5.3 生态修复 草地在生态修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矿山开采后的土地恢复过程中,可以通过种植草地来重建土壤结构和生态系统。此外,草地还可以用于治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问题。 3. 重要性 3.1 生态保护 草地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它们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资源,并维持着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 3.2 土壤保持 草地的根系能够稳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这对于保护水源、防止洪灾和维持土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3 气候调节 草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起到了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同时,草地还能够储存大量有机碳,对于全球碳循环具有积极影响。 3.4 生态服务 草地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包括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空气净化、土壤改良、景观美化等。这些生态服务对于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 总结 草地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健康、调节气候和提供生态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保护和恢复草地资源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同时,在农业和城市规划中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也能带来诸多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应该加强对草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草坪与地被

第一章绪论 一、草坪与地被植物的概念 1、草坪植物或草坪草:指能形成一定地面覆盖的所有草本植物。 2、草坪:园林中用人工铺植草皮或播种草籽培养而成的绿色地面。 草坪:是指由人工建植或养护管理,起保护、绿化、美化环境作用,并为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草地。 3、草皮:指为草坪铺植而铲出的带用部分土壤或栽培基质的草坪块。 4、完全生长在土壤中的为草坪,铲出后的为草皮。 5、苗圃生产的草皮有:1原土草皮2无土草皮3砂坪草皮 6、地被植物:指覆盖于地表的低矮植物群体,包括一二年生、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蕨类植物及一些低矮、匍匐性的灌木、竹类和藤本植物。 7、地被植物的特性:或什么样的植物适合作为草坪? 1露天栽培的多年生植物,有很强的自然更新能力,一次种植,多年观赏; 2能自繁或人工繁殖简单; 3绿色期较长(最好常绿) 4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性,能适应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耐粗放养管理; 5无毒、无异味,对人类健康不产生危害; 6能够控制,不会泛滥成灾。 草坪是城市中唯一可以在上面进行休闲活动的天然氧吧 第二章草坪植物的种类及草坪质量评价 1、一个成熟的,未经过修剪的草坪植物是由根茎叶花序等结构组成 2、根:根的主要功能是固定植株,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经疏导组织供给草坪植株的地上部分利用。 3、草坪草的根有两种类型:种子根和不定根 4、茎:茎是由许多节和节间组成的。 5、叶:茎顶端的分生组织不断形成叶原基,最后发育成完全伸展的叶。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组成 6、叶舌:在叶片和叶鞘连接处的内侧有一膜质或毛发状向上突起结构称为叶舌 7、叶耳:许多草坪草叶片基部,叶舌的两侧向外扩展,生成两个抓状的附属物。 不同的草坪草种之间叶环的形状、大小、色泽有明显的差异。 8、花序:枝条上开花的部分称为花序 常见的花序:穗状花序、圆锥花序和总状花序如狗牙根、黑麦草和结缕草 9、分蘖:新枝条从腋芽形成的过程称为分蘖 10草坪的分类: a按照应用分类:1游憩草坪2观赏草坪3疏林草地4固土护坡草坪5运动场草坪 b草坪植物的种类:早熟禾属Poa,羊茅属Festuca,剪股颖属Agrostis,黑麦草属Lolium,结缕草属Zoysia,狗牙根属Cynodon,格兰马草属Bouteloua c主要的冷型草坪植物: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剪股颖和细羊茅 d早熟禾属有200多个种,有一年生的也有多年生的,生长特性包括丛生型、根状茎型和匍匐茎型 主要冷型草坪植物:

草地生态学课程知识重点总结

草地生态学课程知识重点总结 绪论 1.草原: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及其着生的土地,亦即被草覆盖的地方叫做草原。 2.草地:受到人为干扰利用(刈割、烧荒、放牧)的草原叫做草地。 3、草地有自然形成的和人工种植的,前者叫天然草地(natural grassland,rangeland,range),后者叫人工草地(artificial grassland,pasture)。农业上,人工草地又叫栽培草地,草地一般用于经营畜牧业,用于放牧的叫放牧草地(grazing land),用于刈割的叫刈割地(meadow)。 4、世界草地包括热带草地或称热带稀树草原—萨王纳(savannah)、温带草地或温带草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域名称,欧亚大陆叫斯太普(steppe)草地;北美叫普列里(prairie)草地;南美叫潘帕斯(pampas)草地;非洲叫费尔德(veld)草地。加上草甸、森林区的次生草地和可利用的稀疏矮灌丛约50亿公顷,占世界陆地面积的33%。 5、中国天然草地资源面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澳大利亚。 6、草地的重要性 (1)草地是重要的“肉库”,关系到国家的食物安全; (2)草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 (3)草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需求,关系到边疆的长治久安。 7、草地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物生产、动态、生态调控,并探索其实现高效、平衡和持续发展的科学。 第一章草地生态系统概论 1、草地生态系统(grassland ecosystem):是在一定草地空间范围内共同生存于其中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转和信息传递的综合自然整体。 2、草地生态系统的组分: 草地生态系统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非生物因素包括土壤、无机盐类、水和二氧化碳。 人类是主要的生物影响因素,气候是主要的非生物影响因素。 3、各大洲的主要天然草地植物群落 (1)南美潘帕斯(pampas)草地(高草型),为世界最大的温带草地之一,分布于巴西南部、乌拉圭和阿根廷,面积达7770万hm2; (2)澳大利亚草地;

草地培育学 概念

1.草地概念:草地是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和稀疏乔木,可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 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其他生物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 2.营养繁殖:植物一部分营养器官产生一个完整植株 3.牧草的再生性:牧草被刈割或被家畜采食后,重新生长的特性叫牧草的再生性 4.再生速度(m/d): 5.再生次数: 6.再生强度: 7.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亚系统,是由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非生物因素和生产 劳动因素所构成的开放系统。 8.载畜量:以一定的草原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也可适当配合割草),在放牧适度的原 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和放牧头数 9.放牧:是家畜在草地的一种牧食行为,是使人工管护下的草食动物在放牧地上采食牧草并将其转化成畜产 品的一种生产方式。 10.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1.季节性畜牧业:就是在草地植物大量生长, 牧草供给充足, 营养价值高的时期,饲养比较多的家畜, 而在饲草数量少, 品质差的时期,大大减少饲养的家畜数量,其核心是组织肥羔生产, 秋季屠宰肥羔和淘汰其它不必要过冬的牲畜。 12.放牧强度:是放牧草地表现出来的放牧轻重程度。 13.划区轮牧:又叫计划放牧,首先把放牧地分成若干个季节放牧地,再在每个季节放牧地内分成若干轮牧 分区,按照一定次序逐区轮回利用的一种放牧制度。 14.放牧制度:是草地用于放牧时的基本利用体系,制度规定了家畜对放牧草地利用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通盘 安排。 15.草地综合培育的概念:把草地的合理利用、科学的经营管理与草地改良的结合。 16草地封育:就是把草地暂时封闭一段时期,在此期间不进行放牧或割草,使牧草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积累足够的贮藏营养物质,逐渐恢复草地生产力,并使牧草有进行结籽或营养繁殖的机会,促进草群自然更新 17.草地退化:是指草地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的改变所导致的生产力、经济潜力、服务性能和健康状况的下 降或丧失。 18.荒漠化:因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导致的干旱、半干旱和偏干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19.进展演替:演替的结果,牧草繁茂,层次和种类组成复杂,品质好,草产量高,土壤日渐肥沃,这种有 利于生产的演替称为进展演替。 20.退化演替:演替结果,劣草增多,牧草品质差,草产量低,环境旱化,土壤愈来愈瘠薄,给生产带来不 利的影响,这种不利于生产的演替称为退化演替。

草甸、草原、草地定义上的区别

草甸、草原、草地定义上的区别 这里只对草甸、草原和草地的概念进行区分。其实这也是很多人士分不清、易混淆的概念。另外可以对于一些没见过大草原的同志们起到一个启示性的作用,以便以后来到我们内蒙古大草原的时候,无论看见什么草原都可以知道自己看的属于什么草原。 草甸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草甸与草原的区别在于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是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而一般的草甸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在湿润气候区,草甸可以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草甸可以分布在山间低地;尽管草原带和荒漠带的气候干旱,大气降水不足,但在地表径流汇集的低洼地和地下水位较高之处仍可形成草甸。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高山地区还能形成高寒草甸。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主要用于牧业生产的地区或自然界各类草原、草甸、稀树干草原等统称为草地。草地多年生长草本植物。可供放养或割草饲养牲畜。世界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各大陆内部气候干燥、降水较少的地区。世界上的草地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0%。我国各类草地面积达4亿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5%。 草甸的类型按草甸优势植物的生态特性,可以分为:典型草甸、草原化草甸、沼泽化草甸、盐生草甸和高寒草甸。 草原是那种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到干旱地区主要由耐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是不受地表水与地下水影响而形成的地带性的天然植物群落。这里面至少包括5个意思:1,草原是天然植物群落;2,草原是地带性植被类型;3,草原植被在形成过程中不受地表水与地下水影响;4,草原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到干旱地区;5,草原植被主要由耐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草原可以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草甸草原

简述草坪及草坪草的概念

简述草坪及草坪草的概念 草坪是指人为种植并定期修整的一片绿地,通常被用于美化和休闲。草坪草则是指在草坪上种植的草类植物,常见的草坪草种有禾本科的早熟禾、高羊茅、细羊茅,莎草科的良种剑麻等。 草坪作为一片绿地,具有很多重要的功能。首先,草坪可以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草坪的绿色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可以缓解压力,提升幸福感。其次,草坪可以稳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草坪的根系能够在土壤中形成一层层的网状结构,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并且能够过滤雨水中的杂质,改善水质。再次,草坪能够净化空气和吸收噪音。草坪的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同时,草坪的茂密植被可以吸收部分噪声,减少环境的噪音污染。此外,草坪还具有降温、防尘、增加湿度的功能,对改善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草坪草是种植在草坪上的具有特定特性的草类植物。不同的草坪草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在选择草坪草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用途和生长环境来考虑。早熟禾是一种常见的草坪草,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适合于各种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的生长。高羊茅是一种耐寒、耐旱的草坪草,适合于北方地区的种植。细羊茅是一种较矮小的草坪草,适合于日照不足的地方种植。剑麻是一种具有较浓密叶片和较好的草坪效果的草坪草,适合于草坪的修剪。 种植草坪草需要一系列的步骤和措施。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品种。根据地理位置和

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草坪草种类。然后要进行土壤的改良。草坪草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应保证土壤排水性良好,并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接下来要进行种子的播种。先在地面上进行松土和平整,再将草坪草的种子均匀撒在地面上,并覆盖薄薄的一层土壤。播种后,要进行浇水和施肥。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草坪草的生长,而适量的施肥可以提供草坪草所需的营养。最后是定期修剪和除草。定期修剪可以保持草坪整洁美观,而除草可以防止杂草的侵占。 总之,草坪和草坪草是重要的城市绿地资源,具有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稳定土壤、净化空气和吸收噪音等多重功能。种植草坪草需要选择适合的品种,改良土壤,进行种子的播种和浇水施肥,并进行定期修剪和除草。希望通过有效的草坪管理,能够创造更加美丽、舒适和健康的城市环境。

植物趣味知识问答

植物趣味知识问答 植物趣味知识问答 1. 什么是植物?植物是指一类生物体,它们具有细胞壁、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能够通过根系吸取水分和养分。 2.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无性繁殖和蘇鈺瑩的苗圃 3. 什么是种子?种子是植物的一种繁殖器官,它包含了植物的胚胎、养分和保护壳。 4. 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哪些?种子的传播方式包括风散、水运、动物传播和人工传播等。 5. 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6. 植物是如何吸取水分和养分的?植物通过根系吸取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7. 什么是气孔?气孔是植物叶片的细胞间隙,它们可以调节植物的气体交换。 8. 什么是叶绿素?叶绿素是植物叶片中的一种色素,它能够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9. 什么是枝干?枝干是植物的主干,它支撑着植物的叶片和花朵。 10. 什么是树皮?树皮是植物的外层保护组织,它能保护植物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11. 什么是树根?树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它能够吸取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12. 植物是如何适应不同环境的?植物通过各种适应机制,如生长习性的调整、根系结构的调整和叶片形态的调整等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13. 什么是触角植物?触角植物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它们的叶片上长有触角,能够捕食昆虫。 14. 什么是兰花?兰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植物,它具有独特的花形和芳香的气味。 15. 什么是仙人掌?仙人掌是一种生长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它们的茎部肥大,存储了大量的水分。 16. 植物是如何吸引传粉者的?植物通过花朵的颜色、形状和香气来吸引传粉者,如昆虫和鸟类。 17. 什么是多肉植物?多肉植物是一类肉质多汁的植物,它们能够储存大量的水分,并适应较干燥的环境。

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比较分析

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比较分析 草地是自然界中最为广泛的生态系统之一,其自然属性和生态功能对于维护整 个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草地分为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两种类型,其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将从草地概念、土壤特性、植被组成、动物群落、生态功能等方面,对两种草地类型的生态系统进行比较分析。 一、草地概念 草地是由草本和蕨类植物组成的自然植被,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生态系统之一。 草地不同于森林、沼泽等其他生态系统,其植被主要由地面以下的地下茎和根系构成,而不是上部的树木。天然草地是指未经人工规划、完全由自然生态过程形成的草地。人工草地则是指人工规划、设计、未经自然过程形成的草地,主要包括草坪、高尔夫球场、人工草坪、绿化带等。 二、土壤特性 天然草地的土壤一般具有深厚的表层土壤和较浅的底层土壤,土层由草根及根 系形成,并且根系深入土壤的深层中,因此天然草地的土壤质量较高。而人工草地的土层一般较浅,由于根系不够深,土壤质量不如天然草地。 三、植被组成 天然草地的植被主要由野生草本植物和花(郁)卉组成,植物多样性高,种类 较为丰富。而人工草地则以人工播种的草为主,植物种类单一,植物多样性较低。 四、动物群落 天然草地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物种多样性较高,各类生物相 互协调共生,形成了自然生态系统。很多动物类群在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中生态环境比较好,种群数量较为稳定,栖息地也十分适宜。而人工草地生态系统中动物种类和数量都比较有限,缺少天然草地的复杂性。

五、生态功能 天然草地具有固定土壤、保水保土、减缓水流、吸收CO2等功能。天然草地 还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和保护区,能够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人工草地的生态功能相对较弱,只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运动、休闲功能。 六、综合分析 经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与人工草地相比,天然草地有更高的植物多样性、动物种类丰富、土壤质量和生态功能较为复杂,因此天然草地的生态系统要比人工草地更加完整和稳定。然而,人工草地的一些特点,例如均匀的草面、灌溉和修剪管理,使它们成为迎合人类运动、休闲和美化需求的理想场所。因此,在都市规划中人工草地的拓建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我们有必要强调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的不同,并认识到天然草地是整个 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强草地管理和保护,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草地与牧场管理学

名词解释 1、草地管理:草地管理是调控草地的各个生产要素以获得最优的产品和为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并保持草地的可持续发展。 2、草地:指具有满足草地禾草植物生长,但不完全满足树木生长的水热和人文条件,降雨介于荒漠和森林之间,也包括放牧或火烧森林发生偏途演替后形成的草地。 3、乔木:多年生高大的木本植物,具有明确的主干和分支,根深可达到10m以上,树干和枝条在生命结束前不死亡。 4、多年生草:地上部分枝条在开花结实后或生长季结束后都死亡,而地下部分为多年生,次年春季由分蘖节、根颈、根、根茎处的芽形成新的枝条。 5、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6、放牧家畜:通常是指以放牧或半放牧方式饲养的家畜。 7、次生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也就是在植被已被破坏至某种程度的地方(如森林砍伐迹地、弃耕地等)开始的群落演替。 8、草地现状评价:是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建设草地过程中,对草地生态系统现实的结构和功能状况进行考察、分析和认识,与历史的状况进行比较,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过程。 9、家畜日食量:是指家畜维持正常生长发育时,每天所需的饲草数量。 10、控制放牧系统:是指全年有计划的放牧,目的是利用控制放牧家畜采食来达到现有饲料的最佳利用。 11、原生演替:意指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荒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的群落演替. 12、后生物生产层:是指通过对植物和动物产品进行加工、交易、流通实现植物产品和动物产品向社会分布的过程。 13、动物生产层:是指家畜采食牧草等植物性产品生产肉、奶、毛、皮、骨、脂肪等动物产品的过程。 14、草地牧草产量:是牧草生物量、牧草现存量、产草量的通称。 15、草地理论载畜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地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地生产力及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大题 1、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外力条件是什么? 土壤胶体的凝聚作用、干湿交替作用、冻融交替作用、植物的根系作用 2、草地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 结构: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后生物生产层 功能:开放功能、自我调节功能、反馈功能、营养体利用和籽实利用并存特征 3、影响演替进程的关键因子是什么?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5)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 4、沙化草地的培育措施. (1)工程技术措施 草方格沙障固沙种草、化学固沙

植物的草地生态学与草地管理

植物的草地生态学与草地管理草地是由多种草本植物所组成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草地生态学是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对于草地的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植物的草地生态学以及相关的草地管理方法。 一、草地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草地是由植物群落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的生态功能。草地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草原、牧场、草甸等类型。草地的生态学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植物群落结构:草地中的植物群落由多种植物物种组成,它们在空间上相互竞争、共生和交互作用。研究植物群落结构有助于了解不同植物物种的分布规律以及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 2.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草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并通过食物链的方式传递给其他生物。物质循环包括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和转化,在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 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草地的生态系统与土壤、气候、水文等环境要素密切相关。研究草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草地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能力。 二、草地管理的重要性

草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草地管理是保护和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措施,主 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种子选育与引种:草地管理中,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 植物种子非常重要。种子选育和引种可以改良草地的植被结构,提高 其生产力和适应性。 2. 控制有害生物:草地生态系统容易受到害虫、病菌和杂草等有害 生物的侵害。草地管理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持草地的良好生 态状态。 3. 合理的放牧管理:对于牧场和草原等草地类型,合理的放牧管理 是保持草地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科学的放牧方式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质量,并保护草地的植被多样性。 4. 土壤保护与水资源管理:草地的土壤和水资源对于生态系统的正 常运行至关重要。草地管理需要注重土壤保护,避免土壤侵蚀和水资 源的过度利用。 三、草地管理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草地和管理目标,可采取以下一些方法来进行草地 管理: 1. 投药杀虫:草地管理中,针对有害昆虫的侵害,可采取合理使用 农药的方法进行防治,但需注意合理用药,并遵守相关法规。

草地资源及其评价

9.3.2 草地资源及其评价 草地资源是可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生长草本或木本植物,有相应的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生态系统及其景观。草地资源既是土地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资源的群聚体。草地的特征植物为乔本科和类乔本科植物,有时杂类草和灌丛也占重要地位;特征动物为有蹄类和齿类。草地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可更新资源,不仅是人类宝贵的生物基因库,也是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草地资源评价是在草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草地生境、草地植被与草地生产力进行综合评定的过程。目的是为区域草地资源开发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评价内容包括: 1. 草地生境评价草地生境条件决定草地资源类型、草地植物构成、草地的生长期、产草量和质量,是草地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 草地生境评价主要包括: ⑴ 气候条件。主要评价年均温、月均温、极端高低温、无霜期、冰雪期、降水量以及暴风雪、 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强度和频度,以及它们对草场和放牧活动的影响。 ⑵ 地貌状况。主要评价地貌部位对地方气候、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的影响,评价地形起伏、坡 度、坡向对放牧活动、饲草利用率以及利用方式(放牧或割草)的影响。 ⑶ 水源条件。水、草是评定草场经济利用价值的两大重要因素。草裙丰茂但缺乏水源的草场, 往往不能充分利用。草场水源包括地表水(河、湖)和地下水(井、泉)。水源丰富与否取决于水源地距离和水量,水源地相距越近、水量越大,供水保证率就越高:反之则低。如果 畜牧饮水到10km 以外,供水就无基本保证,草场也只有 在冬季积雪时才能部分利用。 ⑷ 土壤基质。主要考虑土壤发育程度和土壤机械组成,以鉴定草地饲用植物的生长情况和草场的 耐牧条件,从而确定草场的经济利用价值。 2. 草地植被评价草地植被是草地资源的主体因素,也是人类利用草地的直接对象,它决定着草地的基本特性(如植物组成、发育强度和产草量等)、草丛质量和草地利用方向。草地植被条件主要从以下三个点来评价: ⑴ 植被盖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草场植被覆盖度越大,经济价值越高。南方山坡草地植被 覆盖度最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也表达了一种很好的植被覆盖。 ⑵ 草地饲用植物构成。直接影响草地的经济利用价值。南方山坡草地植被虽好,但往往缺少适口 性强的草种,限制了其牧用价值。饲用草群中豆科草类最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适口性强,吸收率也高,有恨高的饲用价值,但在一般草场中所占比重不大(人工草除外)。 其次为乔本科草,一般草场中最常见、所占比重最大的草群。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适口性强,饲用价值也较高。杂类草品质和适口性都较差,只适于骆驼和山羊等。 ⑶ 草群品质和产量。草群种类可大致反映草群品质,但各类中差异也很大。一般按植物成分的适 口性来鉴定草群品质,可分为优、良、中、劣、不食或很少食几类。植物适口性好坏与其利用率高低通常成正比关系。草场产草量的多少则是划分草地等级的重要指标。 3. 草地生产力评价 草地生产力(grasslandproductivity )是指单位面积草地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的牧草或收获可用畜产品的数量。草地生产力包括第一性生产力(植物)和第二性生产力(动物),其生产力的表示方式分别为产草量和可用畜产品量。草地畜牧业生产是人类利用草地生态系中的牧草和食草动物的自然再生产变为经济再生产,从而获得可用畜产品的物质生产过程。因此,草地生产力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⑴ 牧草产量。是指某一时间单位面积草地上所存在的可饲用的植物量。牧草产量作为畜牧业的 经济产量,即可表明草地第一性生产力的高低,又可说明它对第二性生产力的影响,是草地畜牧业生产力的基础。主要包括牧草现存量与牧草生物量两个指标:牧草现存量是指在单位时间、

草地学

草地学 绪论 草地的涵义及其属性 草业涵义及其特点 草地学的涵义、教学目的及任务 我国草地发展现状 我国草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草地的概念 什么是草地,一直是草地培育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世界各地和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和定义? 在我国,草地、草原、草场常作为同义词使用在行政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中,并与南方的草山、草坡、草滩、草甸等地方名词混用。 我国的草地畜牧业起源于北方草原,“草地”很自然被认为是“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管理它们的机构称为“草原站”。 我国北方传统的草地畜牧业采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按季节和草地水源更换放牧场,故将草地视为放牧的场地而称为“草场”。 在我国南方和东部农业区,则将生长多年生牧草为主的地段称为草地,管理它们的机构称为“草地站”,还有的用这些草地分布的地理位置进行命名,将草地称为“草山草坡”。 (一)草地概念在我国的发展 为了加深对草地概念的理解,下面将国内草地专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摘录如下: 1)王栋——我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 1952年提出: 草原:凡因风土等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或其他缘故,在自然情况下,不适于耕种农作,不适合生长树木,或树木稀少而以生长草类为主,只适于经营畜牧业的广大地区。 草地:凡生长或栽种牧草之土地,无论所生牧草之高低,亦无论所生牧草为单纯的一种牧草还是混生的多种牧草,皆谓之草地。 2)贾慎修(1982) 草地是草和其着生的土地共同构成的综合自然体,土地是环境,草是构成草地的主体,也是人类经营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3)任继周(20世纪80年代) 以草地和家畜为主体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在这里进行草原生产,它具有从日光能和无机物,通过牧草,到家畜产品的系列能量和物质流转过程。4)许鹏(2000) 具有一定面积和牧用价值的植被及其生长地的总称,是畜牧业生产资料,并具有多种用途的植物资源,同时也是生态保护和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 5)其他 章祖同、刘起, 李毓堂 胡自治 专著,如《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