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的概念
(完整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决胜高考之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信蔡哥考本科重金属污染: 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水体富营养化: 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海洋石油污染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 ,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2.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3.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1. 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2、对工业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致自然降尘多②燃煤③机动车尾气④建筑工地扬尘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③扩大绿化面积。
草地规划重点

绪论草地:是指具有一定面积和牧用价值的植被及其生长地的总称。
草业:指把草业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进而变为经济优势的产业部门。
草业科学:指草业生产的科学原理、生产实践的升华、生产发展的指导及各方面的统称。
草业科学形成的标志性事件:1986年钱学森提出草业应该作为产业提出。
第一章草地成因王栋:雨量地势成因学说任继周等生物因素(核心因子),非生物因素(立地),社会因素(草原学意义)说,各要素的组成和草原学意义(人类的介入使草地有了经济学意义)1. 雨量地势成因说(1)王栋(1955)提出:“草原的形成主要原因大概由于雨量稀少,土壤贫瘠,地势高寒,生长季短促,温度冷热的变化剧烈等原因”。
要点:雨量多少与分布均匀与否:雨量250-500mm;地势是重要因子(温度)(2)王栋依据美国Weaver氏降水—蒸发比将湿度划分四级:<0.2 荒漠地带;0.2 ~0.6 干旱草原地带;0.6 ~0.8 半湿润草原地带;0.8 ~1.0 森林地带;水分与热量对草原发生与发展的关系。
2.大气、土地、生物和生产劳动因素说(任1961),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学说第二章草地植物经济类群定义类群的特点(定义分布饲用价值代表植物种类如多年生禾本科草、豆科、莎草类等草本科类群、半灌木)十种经济类群旧版课本第三章中国植被1、中国植被的分类单位:中国植被的主要分类单位有三级,即植被型(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位)。
2.中国植被的高级类型系统:根据上述分类系统和各级分类单位的划分标准,《中国植被》将全国的植被划分为10个植被型组,29个植被型;有的植被型下又进行了亚型和群系组的划分,最后划分了群系(共560个)。
其高级类型系统如下:(1)针叶林(2)阔叶林(3)灌丛和灌草丛:常绿针叶灌丛、常绿革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灌草丛(4)草原和稀树草原:草原①草甸草原②典型草原③荒漠草原④高寒草原稀树草原(5)荒漠(包括肉质刺灌丛):1)荒漠①小乔木荒漠②灌木荒漠③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④垫状小半灌木荒漠2)肉质刺灌丛(6)冻原(7)高山稀树植被:高山垫状植被、高山流石滩植被(8)草甸①典型草甸②高寒草甸③沼泽化草甸④盐生草甸(9)沼泽(10)水生植被3.中国主要植被的高级类型(重点)(1)灌丛和灌草丛的区别:灌草丛:是森林或灌丛反复砍伐或火烧,导致水土流失、生境旱化后形成的以热带、亚热带禾草为主,混生有较显著的灌木的次生植被,在一些群落中尚有稀树孤立生长的乔木,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大都可通过灌丛阶段而逐渐恢复成林。
草坪的概念及草坪的作用及分类

草坪的概念及草坪的作用及分类草坪及地被植物概述一、草坪的概念:草坪(Turf)是指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在天然形成或人工建植后经养护管理而形成的相对均匀、平整的草地植被。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以及为人们的休闲娱乐和体育活动提供优美舒适的场地。
它包括草坪植物的地上部分以及根系和表土层构成的整体。
草坪这个概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草坪的性质为人工植被。
它由人工建植并需要定期修剪等养护管理,具有强烈的人工干预性质。
②其基本的景观特征是以低矮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体相对均匀的覆盖地面。
以此和其它园林地被植物相区别。
③草坪具有明确的使用目的。
1、草坪植物的分类:草坪植物基本上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主体草坪植物或基本草坪植物,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草坪草,指适应性强的矮生禾草。
大多数为质地纤细、植株密集,有爬地生长的匍匐茎或具有分生能力强的根状茎,能形成草皮或草坪,并能忍耐定期修剪和践踏的植物种或品种;另一类为草坪地被植物,即多年生低矮地被植物,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具有观叶或观花及绿化美化等功能。
草坪与草坪草(Turfgrass)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草坪草仅指草坪植物本身,而草坪则包含草坪植被及与其着生的土壤表层,代表一个较高水平的生态有机体。
当草坪被铲起来移栽时,称为草皮(sod)。
2、草坪质量指标体系:科学地选择适宜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地优良草坪草种,是建草坪成败地关键。
它将关系着草坪地持久性、品质、对杂草和病害抗性好坏地重大问题。
各类草坪都具有各自地基因特性,因而对外界地环境条件表现出不同地适应特性。
关键在满足草坪所需的前提下,依据草坪的生态环境条件,选择适宜该环境条件的品种。
高质量草坪表现在以下9个方面:①质地:指草坪的触感性、光滑度和硬度。
从质地角度要选择生长低矮、纤细、光滑、草姿美的草种。
②枝条密度:指在单位面积内植物的地上部分(茎、叶)的数量。
草坪密度随草坪草的品种不同而异。
草地生态学课程知识重点总结

草地生态学课程知识重点总结绪论1.草原: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及其着生的土地,亦即被草覆盖的地方叫做草原。
2.草地:受到人为干扰利用(刈割、烧荒、放牧)的草原叫做草地。
3、草地有自然形成的和人工种植的,前者叫天然草地(natural grassland,rangeland,range),后者叫人工草地(artificial grassland,pasture)。
农业上,人工草地又叫栽培草地,草地一般用于经营畜牧业,用于放牧的叫放牧草地(grazing land),用于刈割的叫刈割地(meadow)。
4、世界草地包括热带草地或称热带稀树草原—萨王纳(savannah)、温带草地或温带草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域名称,欧亚大陆叫斯太普(steppe)草地;北美叫普列里(prairie)草地;南美叫潘帕斯(pampas)草地;非洲叫费尔德(veld)草地。
加上草甸、森林区的次生草地和可利用的稀疏矮灌丛约50亿公顷,占世界陆地面积的33%。
5、中国天然草地资源面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澳大利亚。
6、草地的重要性(1)草地是重要的“肉库”,关系到国家的食物安全;(2)草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3)草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需求,关系到边疆的长治久安。
7、草地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物生产、动态、生态调控,并探索其实现高效、平衡和持续发展的科学。
第一章草地生态系统概论1、草地生态系统(grassland ecosystem):是在一定草地空间范围内共同生存于其中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转和信息传递的综合自然整体。
2、草地生态系统的组分:草地生态系统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组成。
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非生物因素包括土壤、无机盐类、水和二氧化碳。
人类是主要的生物影响因素,气候是主要的非生物影响因素。
草地生态学复习资料

天然草地:以多年生禾草占优势的植物群落,灌丛极少甚至没有,或完全没有乔木(moore ,1964),一般被称为永久性草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及陆地生态系统人工草地:通过人们精心播种与培育的农业栽培草本植被,但经过长时间的演替,也会有外来种侵入,物别是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种,使人工草地打上天然草地的烙印草地:具有更广泛的农学涵义,而不等同于植被类型概念,应与“草原”一词作划分,也就是说草地是指可作为家畜放牧或打草利用的比生态学上草原植被类型更为广泛的范围,其中包括草原,也包括草原以外天然的或人工的供畜牧业利用的草地。
草地生态学(Grassland Ecology):是研究草地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系统关系的科学。
它是草地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科学,是农业生物学与生态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因而又是应用植物生态学。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A·G·Tansley 1935年提出的草原:主要是在温带半干旱气候下发育形成的一种植被类型,以夏绿的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为主要成分,缺乏乔木,有时夹以小灌木,小半灌木。
它主要是由所在地区的气候因素和历史条件决定的。
即温带半干旱气候下发育形成的旱生或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即称为草原。
典型草原: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克氏针茅草原荒漠草原:小针茅草原、短花针茅草原、沙生针茅草原草甸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紫花高寒草原:紫花针茅草原草甸:是由多年生中旱生草本植物为主体的群落类型,是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包括大气降水,地面径流,地下水和冰雪融化等各种来源的水分)形成和发育起来的,这里所说的中生植物包括旱中生植物和湿中生植物,也包括那些适盐耐盐的所谓盐中生草本植物。
草甸一般不呈地带性分布。
草场:通过放牧,割草或其它方式为家畜等食草动物提供食料的自然,地段(李特),一般是指在其上进行着草群培育过程的生产地段,在每一段时间内,草场都处在一定的生产状况之下,产生若干一定品质的草群。
城镇草地概念

城镇草地是指城市和城镇中的绿地区域,主要由草坪、草地和草本植物组成。
它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和生态功能。
城镇草地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绿化与美化:城镇草地通过种植草坪和草本植物,为城市增添了绿色和美丽的景观,提升了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
2. 休闲与娱乐:城镇草地提供了人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市民可以在草地上进行散步、晨练、野餐、放风筝等户外活动,享受自然的氛围和舒适的环境。
3. 健康与运动:城镇草地为居民提供了开展各种户外运动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草地上进行慢跑、打球、瑜伽等活动,有助于促进身心健康。
4. 社交与交流:城镇草地也是居民社交和交流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草地上结识朋友、与邻居互动,增进社区的凝聚力和友好关系。
5. 生态与环境:城镇草地在城市中起到了重要的生态功能。
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吸收雨水,防止水浸和洪涝;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等。
总之,城镇草地是城市中重要的绿化空间,具有美化环境、提供休闲娱乐、促进健康、增进社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
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改善了城市生活的品质。
2012草地学-绪论

•草原牧区目 草原牧区目 前饲养草食家 畜牛4000 4000余 畜牛4000余 万头, 万头,羊1亿 多只
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 草地生产力水平低 与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 与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单位面积 草地的畜产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新西 兰的1/80 美国的1/20 1/80, 1/20, 兰的1/80,美国的1/20,澳大利亚的 1/10;机械化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 1/10;机械化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
• 回良玉对这项战略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强调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 回良玉对这项战略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 加快草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人与自然和谐发 加快草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展的理念与草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结合起来, 展的理念与草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结合起来,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 要求与草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要求与草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33
34
四、草业发展机遇
啊!路在
何方? 何方?
35
畜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取 得了巨大成就。 得了巨大成就。 畜产品总量快速增加, 畜产品总量快速增加,成为世界畜牧业生 产大国;生产结构不断优化; 产大国;生产结构不断优化;饲料工业 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 飞速发展, 畜牧业科技含量增加, 国;畜牧业科技含量增加,科技贡献率 逐年上升。 逐年上升。
16
“草原” • 在地理学范畴内,被认为是温带和热带干 在地理学范畴内, 旱区中的一种特定自然地理景观。 旱区中的一种特定自然地理景观。
“草地” 草地”
• 在农学范畴里,具有更广泛的含义。 在农学范畴里,具有更广泛的含义。 我国草地学家贾慎修教授: 我国草地学家贾慎修教授: 体,土地是环境,草是构成草地的主体, 土地是环境,草是构成草地的主体, 也是人类经营利用的对象。 也是人类经营利用的对象。
草地管理学重点

◆植物群聚:若干植物由于偶然因素(风力、水力) 被搬移到一定地点,在其里繁衍、生存,它们可能 是一种或多种植物,但它们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植物群落与植物群聚之区别: (1) 联系:植物群聚可以演变为植物群落。 (2) 植物群聚为一种或多种植物,而植物群落 为多种植物组成。 (3) 植物群聚中的各个植物之间没有联系,而 植物群落中各个植物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2、农学范畴的草地含义 第一种解释 :草原和农田、森林,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是由大面积天然饲用植物着生,以放牧利用为主的畜牧
业生产基地(从植物特征与作用方面定义)。 第二种解释:草原是以草地和家畜为主体所构成的特殊生产资料,在这种生产资料中进行着草原生产,即把日光能与
无机物转化为牧草,再把牧草转化为家畜及其产品的生产(从物质与能量转化方面给予定义)。
(3)根据草地利用年限或改良培育状况 ①植被稳定改良草地→永久(性)草地(牧场)
(Permanent pasture) ②与栽培作物长期互相轮作的草地→轮作草地
(Rotation Pasture or ley) ③一年生的或临时放牧草地→临时草地
(Temporary Pasture) ④补充或辅助利用的草地→补充草地(在划区
第四节 放牧家畜的结构与组织
第六章 基本草地建设和草地围栏
第一节 基本草地建设
第二节 草地围栏
第七章
草地牧场管理
第一节草地牧场概述
第二节草地牧场的管理策略
地的概念:
1、地学(植物群落学)对草地概念的理解 草原(steppe)由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有 时为旱生小半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是一种地理景观,是陆地 植被的一个植被型
草地管理学
绪论 —、草地的概念: 二、草业与草业科学 三、为什么要学草地学 四、我国草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五、我国草地生产的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地的概念
1. 定义
草地是指由多种草本植物组成的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地表覆盖,通常为矮小、短茎、多叶片的植物群落。
草地可以包括天然草地、人工种植的牧草地以及城市公园中的绿地等。
2. 关键概念
2.1 多样性
草地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和动物,包括草本植物、花卉、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等。
这些生物之间相互依赖,并构建起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
2.2 生产力
草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全球碳循环和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同时也能够储存大量有机碳。
此外,草地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支持着许多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2.3 土壤保持
草地的根系能够牢固地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草地还能吸收降水,减缓雨水径流速度,起到了一定的滞洪和调蓄作用。
因此,草地在防止洪灾、保护水源和维持土壤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4 生态服务
草地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态环境,还提供了许多其他的生态服务。
其中包括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空气净化、土壤改良、景观美化等。
这些生态服务对于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5 应用领域
2.5.1 农业
草地被广泛用于农业领域,主要用于牧草种植和饲养牲畜。
牧草是农业中重要的饲料资源之一,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草地还可以作为农田轮作休耕期间的绿肥覆盖物,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
2.5.2 城市绿地
草地在城市规划中被广泛应用于公园、花坛、绿化带等场所。
它们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休闲和娱乐场所,还能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噪音污染等。
2.5.3 生态修复
草地在生态修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矿山开采后的土地恢复过程中,可以通过种植草地来重建土壤结构和生态系统。
此外,草地还可以用于治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问题。
3. 重要性
3.1 生态保护
草地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资源,并维持着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
3.2 土壤保持
草地的根系能够稳固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这对于保护水源、防止洪灾和维持土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3 气候调节
草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起到了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
同时,草地还能够储存大量有机碳,对于全球碳循环具有积极影响。
3.4 生态服务
草地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包括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空气净化、土壤改良、景观美化等。
这些生态服务对于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 总结
草地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健康、调节气候和提供生态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保护和恢复草地资源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同时,在农业和城市规划中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也能带来诸多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们应该加强对草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