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草地学参考书目

中国农业草地学参考书目

1. 《草地动态研究进展与展望》 - 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 《草地资源与管理》 - 作者:李守堂、田卫红

3. 《草地生态学导论》 - 作者:许兴友、林树熙

4. 《中国草地生态学》 - 作者:国家林业局草地研究所

5. 《草地植被学》 - 作者:高常义、冯德全

6. 《草地保护与恢复技术手册》 - 作者:张文菊、杨继刚

7. 《草地生态系统管理与研究》 - 作者:贾光荣、廖晓勇、李明田

8. 《中国草地生态学概论》 - 作者:焦菊英、廖华丽

9. 《草地生态功能研究与应用》 - 作者:李大庆、张永强

10. 《草地生态学与管理》 - 作者:程继民、海斯顿、阿尔沙姆萨巴

以上书目涵盖了中国农业草地学的主要理论和实践知识,适合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参考书目。

草业科学专业

草业科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农学 门类:草业科学类 专业名称:草业科学专业 本专业学习草业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草业生产与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在我国目前10万从业人员中,本专业大专以上毕业生不会超过2%,因此本专业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草业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草业生产与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学、环境科学和草业资源保护、持续高效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草业资源规划、经营与管理、人工草地、草产品加工、草坪绿化、畜牧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草业资源保护开发与经营管理、饲草料生产与加工、草坪绿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农业生物学、与本专业有关的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有草地保护与利用、草料生产与加工、草业生产规划与经营和草坪绿化的技能;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草业及草业科学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熟悉我国农业、畜牧业和草业开发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作物学、畜牧学、环境保护学。 主要课程:草地资源学、草地环境评价、草地管理、牧草育种学、牧草栽培学、草坪学、草原保护学、牧草与饲料作物加工与贮藏。 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25—30周。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园林。 原专业名:草学。

草原管理学教学大纲

《草原管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草原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讲授草地生态学理论及草地植物生物学基础,认识草地利用中面临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学习各类草地的合理利用和培育改良技术方法。本课程既要介绍草地生态生物学基础知识、草地动态演替的基本规律等方面的理论,也要学习规划设计和培育各类天然草地(包括人工优质高产草地),进行草地合理利用,正确组织草地动物生产,提高草地生产效率、维持草地生态平衡,保持草地生产的可持续性的相关技术与实践。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根据草地生态生物学基础知识、草地动态演替的基本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对草地的需求,规划设计、培育各类天然或人工优质高产草地,进行草地合理利用,正确组织草地动物生产,使初级生产有效地转化为次级产品,提高草地生产效率、维持草地生态平衡,达到草地生产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本课程的学习,应在教学点的组织和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集中辅导、参加实验、调查研究和作业等教学环节来完成。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在教学实施过程及期末考核时,按“知道、了解、理解”三个层次要求。“知道”即要一般掌握有关内容,通常以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进行考核;“了解”既要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理解”即要非常清楚、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一般以论述、案例分析、问答题等题型进行考核。 五、教学学时分配比例 本课程为5学分,课内学时90,考试课。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时数分配表

草地害虫研究进展

草地害虫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草地植被害虫连年发生,且有增长的态势,不仅给人们的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草地害虫的有效防治成为草业科学和草地管理以及草坪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该文介绍了近年草地害虫研究概况及草地害虫的分类、特点,分析草地害虫发生的原因,并对草地害虫的有效防治提出了一些措施。 Abstract Grassland vegetation pests occured in successive years with growth trend in recent yea rs.It not only caused huge economic loses to people′s production,but also made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refore,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ecame an important task of the grassland science and grassland management and the grass industry.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grassland pests in recent years,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grassland pets,analyzed the coucse of grassland pets,put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 for grassland pets control. Key words grassland pests;occure;prevention contermeasures 草地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草地是生态环境的载体,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全国草地资源调查表明,我国拥有天然草原面积3.9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4%,可利用草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4.26%,占世界草地的13%。草地是我国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我国为世界第二大草地资源国[1]。 近年来,草地害虫连年发生,且有增长的态势,不仅给人们的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草地虫害的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草地资源损失,加剧了草地植被的退化与沙化。因此,草地害虫的研究与有效防治成为草业科学和草地管理以及草坪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由于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技术发展相对较高,我国古代对病虫害有很多记载。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蚕”“蝉”等文字。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人们开始根据害虫为害农作物的部位对农业害虫进行初步分类。其名称在《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记载:“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我国古代危害最烈的害虫首推蝗虫[2],据统计从公元前707年至1907年间我国共发生蝗灾739次,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地方志均有蝗灾的详细记载[3]。当然,在此期间我国的农业遭受巨大损失,给劳动人民带来很多灾难,劳动人民也在不断与蝗虫进行斗争。在近代,我国的农作物也不断遭受虫害的侵袭,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对虫害的研究与防治并没有取得太大进步。20世纪70年代前后,

北京林业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林业大学考研参考书 3S技术概论 1.《遥感导论》,梅安新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遥感在资源与环境中的应用》,游先祥主编,林业出版社 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邬伦等编,科学出版社 3S技术原理 《3S技术及其应用》(冯仲科编著,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729专业理论 1.《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4.《世界现代设计史》-李昌菊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 817科学思想史 《科学思想史》林德宏著,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包装材料学 《包装材料学》,王建清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6,第一版 《纸包装材料与制品》,谭国民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保护生物学 Richard B. Primack、马克平 2009. 保护生物学简明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李俊清等 2002. 保护生物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Richard B. Primack. 2006. Essential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Fourth Edition). Sinauer Associates, Inc. Publishers, 2002 草地生态学 1.《草地生态学》, 周寿荣主编, 农业出版社, 1996 2. 《生态学》, 李博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草地农业生态学》, 任继周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草地学 1.《草地学》(第三版),韩建国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草地培育学》,孙吉雄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草地资源调查规划学》,许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草地学》实验指导

《草地学》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 草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它融合了植物学、生态学、地理学、土壤学、畜牧学及气象学等学科知识,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是一门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操作的课程。 实验课是草地学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本课程实验可以使学生对草地类型划分方法、饲用植物生活型和分蘖类型、草地生产力评价方法的应用、草地合理载畜量的确定方法和草地合理利用方案的设计有具体而深刻的认识,并且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方法,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实验内容和学时安排 本大纲是根据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主编《草原学与牧草学实习实验指导书》、中国农业大学主编的《草地学》和张普金主编的《草原学》,并结合我院教学计划确定的《草地学》实验教学工作。实验10学时(每个实验2学时),共设以下5个实验: (一)草原类型的第一级—类的划分及草原类型检索图的绘制 (二)饲用植物生活型和分蘖类型的识别 (三)草地生产能力的畜产品单位评价 (四)草地载畜量的测定与估算 (五)划区轮牧方案设计 三、实验地点 实验地点为草业科学与生态工程实验室、植物实验室及室外。 四、实验要求 (一)能够进行草地类型类的划分和草地类型检图的制作; (二)了解饲用植物生活型和分蘖类型; (三)掌握草地生产能力畜产品单位评价方法的计算; (四)能够进行草地划区轮牧设计; (五)能够进行草地载畜量的测定与估算。

学生要按照实验指导与实验老师的要求,进行实验和完成实验报告,同时还要熟悉实验过程和理解实验原理,从而具备独立进行相应实验的能力。 五、考核办法 考核办法为考查。本实验占课程总分的10%,分优、良、及格和不及格4级,每级分别按1、0.8、0.6、0.4分评定。 附:实验指导 实验一草原类型的第一级—类的划分及草原类型检索图的绘制 一、目的和意义 草原类型的综合顺序分类法根据生物气候指标划分第一级。用生物气候条件划分草原的类,不仅是把草原气候的各项气象要素,如气温、降水、湿度、日照等罗列出来就行了。而是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将它们综合成大于等于零度的年积温(Σθ)和草原湿润度(K)两个指数,Σθ综合地表现草原的热量状况,K综合地表现草原的水分状况,这两个指数相结合,就能基本地体现草原生物气候特征,就可用它来确定草原的类别。 二、材料和用具 气候资料、计算器、计算纸、铅笔,直尺、橡皮 三、方法和步骤 (一)计算Σθ和K值,并确定其级别。Σθ值可从当地的气象台(站)直接查得,如果查不到此项数值,可根据年平均气温乘365,再加上月平均气温为负值的各月平均气温乘该月天数之和的正值算得。没有气象站(台)的地区可根据相邻两气象站(台)的气象资料用插值法求得Σθ和K值。不同的Σθ值代表的冷热程度(热量级)见表1。 表1 我国草原分类的热量级及相当的热量带 热量级≥0℃∑Θ相当的热量带 寒冷<1300℃(高)寒带 寒温1300~2300℃寒温带 微温2300~3700℃中温带 暖温3700~5300℃暖温带 暖热5300~6200℃北亚热带

兰大811自然地理学参考书目

兰州大学811自然地理学参考书目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学科,它包括地貌、水文、气候、草原、土壤等多个方面。在兰州大学811自然地理学教学中, 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书目,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自然地理学的知识。以 下是兰州大学811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参考书目,希望可以对学有兴趣 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1.《自然地理学》(第3版):作者M.J.de Smith、M.F.Goodchild 和P.A.Longley。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实践,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地图学和地理建模等内容,是自然地理学入门的经典教材之一。 2.《地貌学导论》(第4版):作者J.E.Thornes。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地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涵盖了地貌形成的基本原理、 地表过程和地形演变等内容,适合深入学习地貌学的同学阅读。 3.《水文学导论》(第2版):作者D.R.Maidment。本书系统阐述 了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术,包括水文循环、水文观测和水文模 型等内容,对于学习水文学的同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4.《自然地理学概论》(第8版):作者J.E.Chambers、A.A.Dunn 和R.O.Ehrenberg。这本书是自然地理学概论的经典教材,内容涵盖 了气候学、植被学、土壤学、水文学等多个方面,适合作为自然地理 学课程的辅助教材。 5.《草地学导论》(第2版):作者J.R.Brown和P.C.Mulholland。

该书系统介绍了草地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包括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和草地恢复等内容,对于对草地生态感兴趣的同学极具参考意义。 以上是兰州大学811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参考书目,这些经典教材涵盖了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核心知识,对于深入学习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程学习中积极阅读这些书目,加强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将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自然地理学领域,兰州大学811自然地理学课程的参考书目还包括以下几本经典教材,它们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和理论指导: 6.《土壤学导论》(第3版):作者R.W.Simonson。本书系统介绍了土壤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术,内容涵盖了土壤成因、土壤类型、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和土壤生物学等多个方面,对于学习土壤学的同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7.《气候学导论》(第5版):作者J.E.Oliver。该书详细介绍了气候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包括大气循环、气候变化、气候分类和气象观测等内容,对于对气候学感兴趣的同学极具参考意义。 8.《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4版):作者P.A.Burrough、

饲草生产学

饲草生产学 一、考察要求 全日制攻读草业科学硕士学位入学考试饲草生产学是草业科学牧草学的主 要组成部分。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并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试卷内容各部分所占分值为: 基础知识:约占 50分 基本技术方法:约占 40分 解决实际问题的:约占 10分 4.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 10 小题,每题 4 分,计 40 分 简答题: 6 小题,每题 5 分,计 30 分 论述题:2小题,每题10分,计20分 分析解答题: 1 小题,每小题 10 分,计 10 分 三、参考教材 董宽虎、沈益新主编:《饲草生产学》,2003 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动物科学类专业用) 陈宝书主编:《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2001 年。中国农业出版社。(草业科学专业用) 韩建国主编:《草地学》, 2007 年。中国农业出版 社四、考察目标 饲草生产学是草业科学牧草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属于植物生产范畴, 考试内容包括牧草与饲料作物生长发育的生理与生态学基础、田间栽培技术

与管理、良种繁育与种子生产、主要饲草与生理作物生物学及栽培特点、饲 草调制及草产品加工等部分。通过学生对本科目的考试,考察学生对本学科 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技能、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对主要饲草与饲料作物生 物学和栽培技术特点的认识与实际的应用,以及综合运用本学科知识、技术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1.饲草的生长发育的生理生态学基础 牧草与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及基本规律,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各生态因子与植物生长发育相互作用; 土壤组成与土壤类型,土壤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饲草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土壤耕作的作用与措施,种子处理与播种技术;田间水肥管理及综合运用; 田间病虫害发生与防控防治方法;牧草与饲料作物收获技术及方法。 3.饲草良种繁育与种子生产 良种的意义与良繁技术和方法;种子生产的栽培要点;种子的收获与储藏。 4.主要饲草的生物学与栽培特点 各主要豆科饲草(苜蓿、红豆草、三叶草、野豌豆等)植物学特征、生物学 特征,栽培技术要求和饲用价值评定,各主要禾本科饲草(无芒雀麦、鸭茅、黑麦草等)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栽培技术要求和饲用价值评定。 5.干草调制及草产品加工 牧草的适宜收割时期与刈割方法;牧草的调制方法与储藏;干草的品质鉴定; 草产品的加工技术等。 6.青贮饲料与调制 常规青贮发酵原理,影响青贮饲料品质因素;青贮饲料调制技术与添加剂的合理应用,青贮饲料品质鉴定及饲用技术。 7.粗饲料加工调制 限制秸秆饲料利用的主要因素;粗饲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 8.饲料生产计划的制定 生产单位对饲草需要计划和饲草种植生产供应计划制定;饲草供需平衡计划 及方法;青饲轮供制的组织技术方法等。

论青海天然草地分类系统

论青海天然草地分类系统 辛玉春 【摘要】结合青海省2007年草地资源调查工作,对青海省天然草地分类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上世纪80年代青海草地分类系统(即第一次分类系统)是对青海天然草地的最基础、最全面的划分和概括,但存在类型划分过于细致,不能充分反映现状,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2007年全省第二次草地资源调查时对第一次草地分类系统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结合现阶段青海天然草地资源现状进行归纳和概括,形成了全省统一的天然草地分类系统.该系统即保持了与全国草地分类系统的高度统一,又方便草地工作者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具较强的实用性. 【期刊名称】《青海草业》 【年(卷),期】2015(024)003 【总页数】8页(P23-30) 【关键词】青海省;天然草地;分类系统 【作者】辛玉春 【作者单位】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西宁8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2 论青海天然草地分类系统

辛玉春 (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西宁810008) 摘要:结合青海省2007年草地资源调查工作,对青海省天然草地分类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上世纪80年代青海草地分类系统(即第一次分类系统)是对青海天然草地的最基础、最全面的划分和概括,但存在类型划分过于细致,不能充分反映现状,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2007年全省第二次草地资源调查时对第一次草地分类系统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结合现阶段青海天然草地资源现状进行归纳和概括,形成了全省统一的天然草地分类系统。该系统即保持了与全国草地分类系统的高度统一,又方便草地工作者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具较强的实用性。关键词:青海省;天然草地;分类系统 中图分类号: S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1445(2015) 03-0023-08 草地资源是青海畜牧业主要的生产资料,也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对天然草地进行类型划分是草地经营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认识草原的最基础方法。它不仅是人类认识和研究草地资源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的主要技术手段,也是人类科学开发、充分利用、有效保护和建设草地的理论依据。任继周教授曾指出:“草原分类是认识草原的科学方法,是草原生产和草原科学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一。从而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和动态地认识与反映草原这一生产资料的科学,也是合理开发和改造利用草原的理论基础。”章祖同教授也指出:“研究草场类型的目的,在于揭露天然草场的各项自然特性的经济特点,并制定出正确的草场利用方式和经营措施”。因此,研究草地分类是草地生产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版河北北方学院农艺与种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内心思绪万千。 一年很短,备考的经历历历在目,一年很长,长到由此改变了一个人的轨迹,并且成就一个梦想。回忆着一年的历程,总想把它记录下来,希望可以给 还在考研道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一点帮助。 考研是一个非常需要坚持的过程,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 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 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 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 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既然选择了,就勇敢的走下去吧。 考研整个过程确实很煎熬,像是小火慢炖,但是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 原来世界真的是美好的。 文章整体字数较多,大家可视自己情况阅读,在文章末尾我也分享了自己 备考过程中的资料和真题,大家可自行下载。 河北北方学院农艺与种业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806)草地学 参考书目为:

1、《植物生理学》张继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植物学》梁建萍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 3、《土壤学》(第三版)黄昌勇,徐建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年 4、《草地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 先说英语吧。 词汇量曾经是我的一块心病,跟我英语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词汇量往往比 我高出一大截。从初中学英语开始就不爱背单词。在考研阶段,词汇量的重要 性胜过四六级,尤其是一些熟词僻义,往往一个单词决定你一道阅读能否做对。所以,一旦你准备学习考研英语,词汇一定是陪伴你从头至尾的一项工作。 考研到底背多少个单词足够?按照大纲的要求,大概是5500多个。实际上,核心单词及其熟词僻义才是考研的重点。单词如何背?在英语复习的前期 一定不要着急开始做真题,因为在单词和句子的基础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做真 题的效果是非常差的。刚开始复习英语的第一个月,背单词的策略是大量接触。前半月每天两个list,大概150个单词左右,平均速度大概1分钟看1个,2 个半小时可以完成一天的内容。前一个月可以把单词过两遍。 历年的英语真题,单词释义题都是高频考点,这一点在完型中体现的非常 突出,不仅是是完型,其实阅读中每年也都有关于单词辨析的题目,掌握了高 频单词,对于做题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英语真题我用的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 进入第二个月开始刷真题,单词接触的量可以减少,但是对于生疏词应该 进行重点的记忆,一天过1个list(75个单词)。一定记住的有两点:①背单

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教案

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教案(总13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牧草栽培及草地学 教案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系草业教研室 伍莲 二00八年2月25日

牧草栽培及草地学教案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研究牧草的栽培技术、加工调制和经营组织的科学。就饲草生产本学科的性质而言,属于植物性生产的范畴,在种植业中居重要地位,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应用而言,饲草生产直接服务于畜牧业,是畜牧生产中所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 课程的任务是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技术,深刻揭示牧草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生长发育规律,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丰产潜力,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优质、高产、高效的饲料,并通过科学的加工调制,提高饲草的利用率。 二、基本要求 (一)理论知识方面 1、牧草的起源、分布和分类; 2、牧草的特征特性; 3、牧草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4、主要牧草的生产性能和栽培技术; 5、牧草的利用途径和加工原理(青贮)。 (二)能力技能方面 1、掌握主要牧草栽培的全程技术; 2、掌握青贮的一般技术和操作方法; 3、掌握饲草料均衡供应技术。 三、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 (一)使用教材:本课程选用《饲草生产学》(董宽虎主编,第一版)为教材。实验指导书采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草业教研室编写的《牧草栽培及草地学实习指导》 (二)学时分配:本课程共45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9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

讲授纲要 第一章绪论(6学时)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基本概念(1学时) 2、牧草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学时) 3、国内外牧草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1学时) 4、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1学时) 5、前景展望(1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饲草的概念 2、了解饲草生产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基本概念 难点:牧草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讲授;多媒体课件 五、讲授内容 1、饲草的概念 2、饲草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国内外饲草地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4、饲草生产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5、前景展望 第二章农学基础(6学时)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草坪学教学大纲(共97页)

一.《草坪(cǎopíng)学》教学大纲 课程(kèchéng)编号: 课程名称:草坪(cǎopíng)学 英文名称:Turf Science 学时(xuéshí)/学分:24/1.5 开课(kāi kè)学期:秋 先修课程:植物学 适用专业:园艺专业(本科) 主要内容: 草坪学系统的介绍草坪生物生态学基础、草坪工程施工、草坪养护管理、草坪保护、草坪工程监理与质量评定的基础理论、使用技术和具体方法等内容。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适合草坪、园林、环保、资源管理、城市建设、旅游、生态等专业学习。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孙吉雄.草坪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参考书目:任继周等.草原科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英文名称:Garden Program of City Green Land 学时\学分:40/2. 5 开课学期:秋 先修课程:素描园林制图 适用专业:园艺(本科) 主要内容: 本课程为“园艺”专业园林规划设计方向的专业课程,是该专业的重要骨干课程,在大学3年级下学期开设。本课程通过给学生讲

授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方面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不同性质绿地的规划细 则,使学生掌握在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的 规律为指导,因地制宜的选择、规划各类城市园林绿地。 教材(jiàocái)及参考书目: 教材:胡长龙主编,园林规划设计上册,中国(zhōnɡɡuó)农业出版社(21世纪教材) 参考书目:(1)、唐学山李雄曹礼昆编著,园林设计,中国林业出版 社(统编试用(shìyòng)教材) (2)、杨赉丽主编,城市园林绿地(lǜ dì)规划,中 国林业出版社(统编试用教材) 三.园林(yuánlín)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园林史 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学时\学分:24/1.5 开课学期:秋 先修课程:素描园林制图 适用专业:园艺(本科) 主要内容: 本课程为“园艺”专业园林规划设计方向的专业课程,通过对中国园林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古典园林各阶段的园林艺术特色与分类。了解我国园林发展史上著名的园林建筑与艺术,拓宽知识面,为吸收众家之长,创造设计现代新园林提供良好的基础。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统编试用教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