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题库(含答案)
初一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3B. 4C. 7D. 92. 8 × 7 = ?A. 16B. 54C. 48D. 153. 三个角的和等于多少度?A. 180°B. 90°C. 360°D. 270°4. 36 ÷ 4 = ?A. 12B. 8C. 10D. 145. 排除法求得的,下列哪个数是奇数?A. 10B. 21C. 32D. 46二、填空题1. 5 ÷ 0 = ______2. 9 × ______ = 543. 3 + ______ = 84. 27 ÷ ______ = 35. 15 - 8 = ______三、计算题1. 请确定正方形的周长,边长为7cm。
2. 总价为90元,已经支付了50元,还需要支付多少元?3. 某商品原价为120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4. 某地有100棵树,其中80棵是苹果树,其余是梨树。
苹果树占总数的比例是多少?5. 一辆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2个小时,共行驶了多少千米?四、解答题1. 请你用竖式计算:25 × 36 = ____2. 简化下列分数:(1)20/30 (2)18/543. 请你解方程:5x + 7 = 224. 请你画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并标注出其边长和角度大小。
5. 请你列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4. A5. B二、填空题1. 无意义2. 63. 54. 95. 7三、计算题1. 周长为28cm2. 还需支付40元3. 打折后的价格为96元4. 苹果树占总数的比例为4/5或80%5. 共行驶了120千米四、解答题1. 9002. (1)2/3 (2)1/33. x = 34. [在文章中画一个等边三角形并标注边长和角度大小]5. (1)对角线相等(2)相对角是平行边对应的内角(3)相邻边互补。
初一数学测试题带答案

初一数学测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9B. 18C. 23D. 27答案:C2.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7B. 13C. 20D. 31答案:C3. 已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这个四边形是什么形状?A. 矩形B. 正方形C. 长方形D. 平行四边形答案:B4. 一个圆的直径是10cm,那么它的半径是多少?A. 5cmB. 10cmC. 20cmD. 30cm答案:A5. 计算:3 × (5 + 2) - 4 ÷ 2 =A. -1B. 10C. 14D. 17答案:C二、填空题1. 一周有____天。
答案:72. 60 ÷ 5 × 6 = ______。
答案:723. 假设x = 2,y = 3,求解2x + y的值。
答案:74. 一个矩形的长是5cm,宽是2cm,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答案:105. 补全数列:2,4,6,______,10,12。
答案:8三、解答题1. 在一个等差数列中,首项是5,公差是3,求第10项的值。
答案:31解析: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n代表第n项,a1代表首项,d代表公差。
代入已知条件得到:a10 = 5 + (10-1) × 3 = 312. 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0,其中两个数是70和80,求第三个数。
答案:50解析:三个数的平均数等于三个数之和除以3,设第三个数为x。
根据已知条件得到:(70 + 80 + x) / 3 = 60解方程得到:x = 503. 某书店原价出售一本书是20元,打折后售价为15元,打折的折扣率是多少?答案:25%解析:折扣率等于优惠的金额除以原价,再乘以100%。
根据已知条件得到:(20 - 15) / 20 × 100% = 25%四、应用题1. 小明有20枚红色的小球和15枚蓝色的小球,他将它们全部放入两个袋子里,每个袋子至少放一个球,问他有多少种放法?答案:430解析:将小球放入两个袋子,可以看成是从总数中选出一定数量的红球和蓝球,再分配到两个袋子中。
初一数学试题大全

初一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点P(x+1,x-1)不可能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略2.如图所示,能相交的是________,一定平行的是________.(填图形序号)【答案】③;⑤【解析】借助图形的变化趋势发挥想象力.3.如图,在A、B两座工厂之间要修建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地测得B地的走向是南偏东52°,现A、B两地要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对接,则B地所修公路的走向应该是________.【答案】北偏西52°【解析】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答案.4.的值等于()A.3B.-3C.±3D.【答案】A【解析】9的算数平方根为3,故选A.【考点】算数平方根5.(10分)定义:a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称为a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1,-1的差倒数是=.已知a1=,a2是a1的差倒数,a3是a2的差倒数,a4是a3的差倒数.(1)计算:a2=__________,a3=__________.(2)这列数有什么规律?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a2015的值.【答案】(1),;(2)规律:这列数每三个循环一次;a2015=.【解析】根据题意,理解差倒数的概念,要根据差倒数定义进行计算,寻找差倒数出现的规律,依据规律解答即可.试题解析:解:(1)根据差倒数定义可得:,,.(2)通过计算可得规律:这列数每三个循环一次;又因2015÷3=671余2,故a2015和a2的值相等,所以a2015=.【考点】阅读理解题;规律探究题.6.如图①所示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个小长方形,然后按图②的方式拼成一个正方形.(1)你认为图②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2)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代数式表示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方法①.方法②.(3)观察图②,你能写出(m+n)2,(m-n)2,mn这三个代数式之间的等量关系吗?(4)根据(3)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若a+b=6,ab=4,则求(a-b)2的值.【答案】(1)m-n (2)-4mn,;(3)-4mn=;(4)20.【解析】根据几何图形的面积求法得出代数式之间的关系试题解析:(1)m-n(2)-4mn,;(3)-4mn=;(4)=36-4×4=20.【考点】代数式的几何意义7.(2014•泰州)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某市外来与外出旅游的总人数为226万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0%和20%,去年同期外来旅游比外出旅游的人数多20万人.求该市今年外来和外出旅游的人数.【答案】该市今年外来人数为130万人,外出旅游的人数为96万人【解析】设该市去年外来人数为x万人,外出旅游的人数为y万人,根据总人数为226万人,去年同期外来旅游比外出旅游的人数多20万人,列方程组求解.解:设该市去年外来人数为x万人,外出旅游的人数为y万人,由题意得,,解得:,则今年外来人数为:100×(1+30%)=130(万人),今年外出旅游人数为:80×(1+20%)=96(万人).答:该市今年外来人数为130万人,外出旅游的人数为96万人.8.(2014秋•南京校级期末)(a2+a)2﹣8(a2+a)+12.【答案】(a+2)(a﹣1)(a+3)(a﹣2).【解析】因为﹣2×(a2+a)=﹣2(a2+a),﹣6×(a2+a)=﹣6(a2+a),所以可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得到的两个因式,还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解:根据十字相乘法,(a2+a)2﹣8(a2+a)+12,=(a2+a﹣2)(a2+a﹣6),=(a+2)(a﹣1)(a+3)(a﹣2).【考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9.在8×8的方格纸中,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1)请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画出△ABC以CO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A′B′C′,并在所画图中标明字母.【答案】(1)直角三角形;(2)见解析【解析】(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各边的平方,进而可得出结论;(2)画出各点关于直线CO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解:(1)∵AB2=12+22=5,AC2=22+42=20,BC2=32+42=25,∴AB2+AC2=BC2,∴△ABC是直角三角形;(2)如图所示.【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10.若a<b<0,则(a+b)(a﹣b) 0.【答案】>.【解析】由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可知a+b<0,由a<b可知a﹣b<0,然后依据有理数乘法法则即可判断.解:∵a<b<0,∴a+b<0,a﹣b<0.∴(a+b)(a﹣b)>0.故答案为:>.【考点】有理数的乘法.11.为了绿化校园,学校决定修建一块长方形草坪,长30米,宽20米,并在草坪上修建如图所示的十字路,小路宽为x米,用代数式表示:(1)修建小路面积为多少平方米?(2)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1)﹣x2+50x;(2)600﹣50x+x2.【解析】把两条路进行平移.横着的路平移到长方形的上方;竖着的路平移到长方形的左边.那么草坪的面积将整理为一个长为(30﹣x),宽为(20﹣x)的一个长方形,路的面积=原长方形的面积﹣草坪的面积.解:(1)30×20﹣(30﹣x)(20﹣x)=600﹣600﹣x2+50x=﹣x2+50x;(2)(30﹣x)(20﹣x)=600﹣50x+x2.【考点】列代数式.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的平方根是B.-9是81的一个平方根C.0.2的算术平方根是0.04D.-27的立方根是-3【答案】C【解析】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他们互为相反数;正的平方根是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考点】(1)、平方根;(2)、立方根13.不等式2m﹣1≤6的正整数解是.【答案】1,2,3【解析】首先解不等式,确定不等式解集中的正整数即可.解:移项得:2m≤6+1,即2m≤7,则m≤.故正整数解是 1,2,3.故答案是:1,2,3.14.已知方程,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那么.【答案】x=5y+40【解析】把y看做已知数表示出x即可.解:方程x﹣8=y,整理得:x﹣40=5y,解得:x=5y+40,故答案为:x=5y+4015.若点P(1﹣m,m)在第二象限,则(m﹣1)x>1﹣m的解集为.【答案】x>﹣1.【解析】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小于0,纵坐标大于0,即1﹣m<0,则m﹣1>0;解这个不等式组就是不等式左右两边同时除以m﹣1,因为m﹣1>0,不等号的方向不变.解:∵点P(1﹣m,m)在第二象限,∴1﹣m<0,即m﹣1>0;∴不等式(m﹣1)x>1﹣m,∴(m﹣1)x>﹣(m﹣1),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m﹣1,得:x>﹣1.16.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A.B.C.D.【答案】C【解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作出判断即可.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只有丙图中的是对顶角,其它都不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顶角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17.若方程组中的x是y的2倍,则a= .【答案】﹣6.【解析】根据x是y的2倍代入第一个方程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第二个方程计算即可得解.解:∵x是y的2倍,∴x+4=y可化为2y+4=y,解得y=﹣4,∴x=2y=2×(﹣4)=﹣8,2a=2x﹣y=2×(﹣8)﹣(﹣4)=﹣16+4=﹣12,解得a=﹣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x是y的2倍与方程组的第一个方程联立求出x、y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8.已知x+y=5,x-y=-2,则x2-y2= .【答案】-10【解析】先根据因式分解法把分解为(x+y)(x-y),然后整体代入可得原式=5×(-2)=-10.【考点】因式分解19.小明写作业时不慎将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的数值,判定墨迹盖住部分的整数共有个.【答案】8个【解析】根据数轴可得:被墨迹盖住部分的整数有:-5、-4、-3、-2、1、2、3、4共8个.【考点】数轴20.如图,已知AB∥CD,BC平分∠ABE,∠C=34°,则∠BED的度数是()A.17°B.34°C.56°D.68°【答案】D【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C=∠C=34°,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BE=68°,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ED=∠ABE=68°.【考点】平行线的性质21.世界读书日,某书店举办“书香图书展”,已知《汉语成语大词典》和《中华上下五千年》两本书的标价总和为150元,《汉语成语大词典》按标价的50%出售,《中华上下五千年》按标价的60%出售,小明花80元买了这两本书,求这两本书的标价各多少元?【答案】《汉语成语大词典》的标价为100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标价为50元.【解析】首先设《汉语成语大词典》的标价为x元,则《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标价为(150﹣x)元,然后根据两本书的售价总和为80元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出x的值,得出答案.试题解析:设《汉语成语大词典》的标价为x元,则《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标价为(150﹣x)元,根据题意得:50%x+60%(150﹣x)=80,解得:x=100,150﹣100=50(元).答:《汉语成语大词典》的标价为100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标价为50元.22.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80°,∠C=75°,∠ADE为四边形ABCD的一个外角,且∠ADE=125°,则∠B=_______.【答案】150【解析】∵∠ADE=125°,∴∠ADC=55o,又∵在四边形ABCD中,∠A=80°,∠C=75°,∴∠B=(360-80-75-55)=150o;故答案是150o。
初一数学试题大全及答案

初一数学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正整数?A. -1B. 0C. 1D. 2答案:C2.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这个数是?A. 5B. -5C. 0D. 10答案:A3. 计算下列哪个表达式的结果为正数?A. -3 + (-2)B. 4 - 7C. 2 × 3D. -6 ÷ (-2)答案:C4. 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x,个位数字是y,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A. 10x + yB. x + yC. xyD. x - y答案:A5. 下列哪个分数是最简分数?A. 3/6B. 4/8C. 5/10D. 7/9答案:D二、填空题6.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______。
答案:5或-57. 如果a和b互为相反数,那么a + b = ______。
答案:08. 一个数乘以-1,结果为原数的______。
答案:相反数9. 一个数的平方是25,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5或-510. 一个数的立方是-8,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2三、解答题11. 计算下列表达式:(1) 3 × (-2) + 4(2) (-5) × (-3) - 6答案:(1) -6 + 4 = -2(2) 15 - 6 = 912. 一个数列,前三项分别是2,4,6,求第四项。
答案:813. 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是3,公差是2,求第五项。
答案:1114. 一个等比数列,首项是2,公比是3,求第三项。
答案:18结束语:以上是初一数学试题大全及答案,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些题目能够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
初一数学试题大全

初一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在△ABC中,∠A=,∠ABC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得∠A1;∠A1BC与∠A1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得∠A2;……;∠A2010BC与∠A2010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011,得∠A2011,则∠A2011= .【答案】【解析】略2.下列A,B,C,D四幅图中,能通过平移图得到的是( )A.B.C.D.【答案】B【解析】符合要求的只有B,而其他三个选项都不符合平移的特征.3.下列运算中,其结果为正数的是()A.﹣(﹣2﹣1)2B.(﹣3)×(﹣2)2 C.﹣32÷(﹣2)4D.2﹣3×(﹣2)3【答案】D【解析】因为﹣(﹣2﹣1)2=﹣9,所以A不合题意;因为(﹣3)×(﹣2)2=﹣12,所以B不合题意;因为﹣32÷(﹣2)4 =﹣9÷16=﹣,所以C不合题意;因为2﹣3×(﹣2)3=2+24=26,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有理数的乘方.4.毕达哥拉斯学派发明了一种“馨折形”填数法,如图所示,则“?”处应填_________.125【答案】6.【解析】观察表格可得1×3=3,3×5=15,7×2=14,7×5=35;从数据特点看发现规律为:第2行里的数字对应的是3分别与第一行里的数字相乘的结果;第3行的数字对应的是数字7分别和一第行里的数字相乘的结果,那么所求的数是3×2=6.【考点】数字规律题.5.已知直线L上有A、B、C三点,如果线段AB等于10厘米,线段BC等于2厘米,那么线段AC等于厘米.【答案】12cm或8cm.【解析】分两种情况,①当点C位于B点的右侧时,AC=" AB" +BC =10+2=12cm;②当点C位于点B的右侧时,AC=" AB" -BC =10-2=8cm;所以AB的长为12cm或8cm.【考点】线段的和差.6.如图,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减去B点表示的数,结果是()A.8B.-8C.2D.-2【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3-5=-8.故选B.【考点】1.数轴;2.有理数的减法.7.平方得16的数是________.【答案】【解析】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判断即可.平方得16的数是,故答案为:.【考点】有理数的乘方.8. A为数轴上表示2的点,将点A沿数轴向左平移7个单位到点B,再由B向右平移6个单位到点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A.11B.1C.2D.3【答案】B.【解析】将点A沿数轴向左平移7个单位到点B,B的点表示的数为2-7=-5,点C所表示的数是-5+6=1.故选:B.【考点】数轴.9.方程的解是()A.B.C.D.【答案】C【解析】在方程的左右两边除以2可得:x=【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10.在3,2,-1,-4这四个数中,比-2小的数是A.-4B.-1C.2D.3【答案】A.【解析】比-2小的数只有-4.故选A.【考点】有理数比较大小.11.计算:﹣1+(﹣2)3+|﹣3|﹣【答案】3【解析】按照实数的运算法则依次计算,注意:﹣1=9,()0=1.解:原式=9﹣8+3﹣1=3.点评:本题需注意的知识点是:a﹣p=,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是1.12.下列各式中与2mn﹣m2﹣n2相等的是()A.(m+n)2B.﹣(m+n)2C.(m﹣n)2D.﹣(m﹣n)2【答案】D【解析】已知多项式提取﹣1变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即可做出判断.解:2mn﹣m2﹣n2=﹣(m2﹣2mn+n2)=﹣(m﹣n)2.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3.如果上升3米记作3,那么下降3米记作米 .【答案】-3【解析】上升和下降是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如果上升为正,那么下降为负.【考点】相反意义的量14.如图,AB=9cm,CA⊥AB于A,DB⊥AB于B,且AC=3m,P点从B向A运动,每分钟走1m,Q点从B向D运动,每分钟走2m,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____分钟后△CAP与△PQB全等.【答案】3【解析】∵CA⊥AB于A,DB⊥AB于B,∴∠A=∠B=90°,设运动x分钟后△CAP与△PQB全等;则BP=xm,BQ=2xm,则AP=(9﹣x)m,分两种情况:BP=AC,则x=3,AP=9﹣3=6,BQ=6,AP=BQ,∴△CAP≌△PBQ;BP=AP,则9﹣x=x,解得:x=4.5,BQ=9≠AC,此时△CAP与△PQB不全等;综上所述:运动3分钟后△CAP与△PQB全等;故答案为:3.15.化简求值:,其中.【答案】24【解析】根据,得出a-1=0,b+2=0,求出a、b的值,先对化简后将a、b的值代入即可;试题解析:因为,所以a-1=0,b+2=0,所以a=1,b=-2=-a2b+9ab2-3a2b-4ab2+2a2b=-2a2b+5ab2把a=1,b=-2代入原式=-2╳12╳(-2)+5╳1╳(-2)2=4+20=24。
求100道初一数学计算题(附答案)

求100道初一数学计算题(附答案)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18,则邻边长之和为:答案:362. 如果一圆的半径增加了50%,则这个圆的周长变多了多少?答案:150%3.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为a、b、c,若 2a + b = 180°,则 c 等于:答案:180°-2a-b4. 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x,则它的面积为:答案:x²5. 正方形的面积是81,则其边长为:答案:96. 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4,5,6,则它的最大内角为:答案:90°7. 三角形的三边中,最长的边是7,短两边为x和y,则 x² +y² = 49。
答案:x=3,y=48. 正方形的边长是6,则该正方形的周长为:答案:249.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0,其长是4,则它的宽为:答案:7.510. 一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x,则它的外角和为:答案:180x-36011. 三角形的面积是8,其底边长为4,则它的高为:答案:412.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9,则它的周长为:答案:1213. 如果矩形的长和宽都增长了50%,则它的面积变多了多少?答案:225%14. 将圆的周长减半,则面积变成多少:答案:1/415. 若一个矩形的面积是2,则它的最大内角为:答案:90°16.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5,短边长分别为3和5,则它的最大外角为:答案:90°17. 一个圆的半径是7,则这个圆的面积为:答案:153π18.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则它的最小外角为:答案:36°19.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是45°,60°,75°,则它的边长为:答案:3,4,520. 一个圆的周长是100,则它的半径为:答案:25π21. 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7,8,9,它的最小内角为:答案:25°22. 一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7,则它的最大外角为:答案:135°23.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4,5,6,则它的最小外角为:答案:70°24. 若正方形的面积是16,则它的边长为:答案:425. 矩形的面积是30,其宽是5,则它的长为:答案:626.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为45°,60°,75°,则它的最大外角为:答案:60°27. 若正方形的边长是2,则它的周长为:答案:828. 正多边形的边数是5,则它的内角和为:答案:540°29. 一个圆的半径减半,则它的周长变成多少:答案:1/230.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1,短边长是3,则它的长为:答案:731. 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5,6,7,它的最大外角为:答案:120°32. 如果矩形的边长都减半,则它的面积变小了多少?答案:1/433. 一个正多边形的最小内角为60°,该多边形的边数是:答案:634. 将圆的面积减半,则它的周长变成多少:答案:1/235. 若一个矩形的长和宽都增加了30%,则它的面积变多了多少?答案:69%36. 圆的周长是24,则它的半径为:答案:4π37.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4,则它的最小内角为:答案:9°38. 圆的半径增加50%,则它的面积变成多少:答案:225%39.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是30°,60°,90°,则它的边长为:答案:2,3,440.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则它的面积为:答案:941.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0,短边长分别为4和5,则它的最大外角为:答案:91°42.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9,10,11,则它的最小外角为:答案:20°43. 若一个矩形的面积是9,则它的最大内角为:答案:90°44. 一个圆的周长是50,则它的半径为:答案:25π45. 将正多边形的边长翻倍,则它的面积变多了多少?答案:4倍46. 正多边形的边数是8,则它的内角和为:答案:1080°47. 若正方形的面积是25,则它的边长为:答案:548. 矩形的面积是27,其宽是3,则它的长为:答案:949.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为45°,60°,75°,则它的最大外角为:答案:60°50. 一个圆的半径是14,则这个圆的面积为:答案:612π51. 如果正多边形的边长翻倍,则它的面积变多了多少?答案:4倍52. 正多边形的边数是10,则它的周长是:答案:6053. 若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2,则它的内角和为:答案:180°54. 若一个矩形的长是4和宽是6,则它的面积为:答案:245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减半,则它的面积变成多少:答案:1/456. 正多边形的最小内角为120°,则它的边数是:答案:557. 三角形的最大外角为90°,则它的最小内角为:答案:30°58. 圆的半径减半,则它的面积变成多少:答案:1/459. 若一个矩形的长是6和宽是8,则它的周长为:答案:2860.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则它的最大外角为:答案:90°61. 将圆的半径增加50%,则它的周长变多了多少?答案:150%62. 三角形的最小内角为60°,则它的最大内角为:答案:120°63. 若一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10,则它的最小内角为:答案:36°64. 将矩形的面积减半,则它的周长变小了多少?答案:1/26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则它的面积为:答案:6466. 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外角为120°,它的三条边长分别是:答案:5,5,767.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6,7,它的最小外角为:答案:7°68. 一个圆的半径是21,则它的周长是:答案:132π69.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是90°,45°,45°,它的边长为:答案:3,3,370. 一个矩形的宽是6,面积是24,则它的长为:答案:471. 若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2,则它的最大外角为:答案:60°72.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64,则它的边长为:答案:873. 将正多边形的边长减半,则它的面积变小了多少?答案:1/474. 圆的周长是25,则它的半径为:答案:5π75. 若一个矩形的长是6和宽是7,则它的面积为:答案:4276. 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外角为45°,它的三条边长分别是:答案:2,2,277. 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为120°,则它的最小外角为:答案:60°78. 圆的面积是100,则它的周长是:答案:63.6π79. 一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6,则它的最大内角为:答案:150°80. 三角形的最小外角为30°,则它的最大内角为:答案:150°81. 若一个矩形的面积是18,则它的长为:答案:682. 一个正多边形的边长是3,则它的面积是:答案:9√383. 将矩形的宽减半,则它的面积变小了多少?答案:1/484. 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为90°,它的三边长分别是:答案:2,2,285. 正多边形的最小内角是36°,则它的边数是:答案:1086. 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0,短边长是5,则它的最大外角为:答案:90°的周长是:答案:88π88. 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最小内角是60°,则它的边数是:答案:689. 三角形的最大外角是90°,则它的最小内角是:答案:30°90. 圆的半径增加一半,则它的周长变多了多少?答案:150%91.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3,4,则它的最小外角为:答案:1°92. 将矩形的长加倍,则它的面积变多了多少?答案:4倍93. 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则它的周长为:答案:2094. 将圆的半径减半,则它的周长变小了多少?答案:1/295. 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为120°,它的三边长分别是:答案:3,4,596. 正多边形的最大外角是180°,则它的最小内角是:答案:180°÷边数97. 一个矩形的面积是36,则它的宽为:答案:698. 将正多边形的边长增加50%,则它的面积变多了多少?答案:225%99.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4,5,6,它的最大外角为:答案:90°100. 一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7,则它的最小内角为:答案:128.57°。
初一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分数是最简分数?A. 2/4B. 3/6C. 5/10D. 3/5答案:D2. 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cm,宽是8c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20B. 96C. 72D. 144答案:D3. 一个整数除以1/3等于这个数的两倍,这个整数是多少?A. 3B. 6C. 9D. 12答案:C4.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1/5是男生,那么女生有多少人?A. 24B. 28C. 32D. 36答案:B5.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9,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81B. 100C. 16D. 36答案:B二、填空题1.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0cm,腰长是x cm,如果它的周长是30cm,那么x等于______。
答案:102. 一个圆的直径是14cm,那么它的半径是______ cm。
答案:73. 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5,分母是30,如果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3,那么新的分数是______。
答案:5/104. 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64立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______ cm。
答案:45. 一个比例式是3:6 = 9:18,那么它的交叉相乘结果是______。
答案:54三、解答题1. 请列出5个正整数,它们的乘积是120,并验证你的答案是正确的。
答:1, 2, 3, 4, 5。
因为1×2×3×4×5 = 120,所以这5个数的乘积确实是120。
2. 一个班级有60名学生,其中1/3是女生,剩下的是男生。
请问男生有多少人?答:男生人数为60 - (1/3)×60 = 60 - 20 = 40人。
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cm,宽是9cm,求它的对角线长度。
答:根据勾股定理,对角线长度为√(15² + 9²) = √(225 + 81) = √306 ≈ 17.49cm。
4. 一个分数的分子是20,分母是25,如果将它化简,结果是多少?答:20÷5/25÷5 = 4/5。
初一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分数是最简分数?A. 2/4B. 3/6C. 5/10D. 3/5答案:D2. 计算下列算式,哪个结果是偶数?A. 4 × 6B. 7 × 9C. 5 × 12D. 3 × 8答案:C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5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17B. 27C. 34D. 49答案:B4. 以下哪个数是负数?A. -5B. 0C. 10D. -3.14(保留两位小数)答案:A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厘米,腰长为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假设腰和底垂直)A. 10B. 15C. 20D. 30答案:D二、填空题1. 一个分数的分子是8,分母是10,如果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5,那么新的分数是_________。
答案:4/52. 一个数除以4的结果是3,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_。
答案:123. 一个圆的直径是14厘米,那么它的半径是_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圆周率取3.14)。
答案:7;153.864.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7,那么这个数可以是_________或_________。
答案:7;-75. 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2,5,8,那么它的第5项是_________。
答案:14三、解答题1.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2,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答:男生有24人,女生有16人。
2. 一块长方形的地,长是20米,宽是15米,现在要在地面上铺设地砖,每块地砖是0.5米见方,问需要多少块地砖?答:需要600块地砖。
3. 一个数的平方是81,求这个数的立方是多少?答:这个数的立方是531441。
4.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7厘米、24厘米和25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答: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84平方厘米。
5. 一个数除以2余1,除以3余2,除以5余3,求这个数最小是多少?答:这个数最小是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数学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小明用24支铅笔平均分给他的3个同学,每人分到几支?
A. 4支
B. 6支
C. 8支
D. 12支
答案:B
解析:24÷3=8,所以每人分到8支铅笔。
2、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3cm,则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A. 3平方厘米
B. 6平方厘米
C. 9平方厘米
D. 12平方厘米答案:C
解析: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即3×3=9(平方厘米)。
3、以下哪个数是正整数?
A. -3
B. 0
C. 2/3
D. π
答案:C
解析:正整数是指大于0的整数,选项C是分数,但是是正数,所以C是正整数。
4、小明有30个水果糖和一些棒棒糖,他把它们平均分
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人分到几个糖果?
A. 7个
B. 8个
C. 9个
D. 10个
答案:C
解析:总共有30个水果糖和一些棒棒糖,平均分给4个朋友,可以先把它们加起来,得到总共有m个糖果,然后用m÷4=每
个人分到的糖果数,求得每个人分到9个糖果。
5、64÷4+5-2×3=?
A. 11
B. 12
C. 13
D. 14
答案:A
解析: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先乘法后加减法。
2×3=6,64÷4=16,16+5=21,21-6=15,15不是答案,所以选A,11。
6、以下哪个数是质数?
A. 8
B. 11
C. 14
D. 15
答案:B
解析:质数是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的正整数,选项B的11只能被1和11整除,所以它是质数。
7、一个木块的体积是250立方厘米,密度为1.2克/立方厘米,这个木块的质量是多少克?
A. 300克
B. 250克
C. 200克
D. 150克
答案:A
解析:质量等于体积×密度,250立方厘米×1.2克/立方厘米=300克。
8、一个菱形的长对角线长为10cm,它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它的短对角线长为多少厘米?
A. 4cm
B. 5cm
C. 6cm
D. 7cm
答案:B
解析: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的乘积除以2,所以短对角线的长等于面积乘以2再除以长对角线的长,即
50×2÷10=10(厘米)。
9、以下哪个数不是自然数?
A. 1
B. 0
C. -1
D. 2
答案:C
解析:自然数是整数中大于0的数,所以选择C,-1.
10、一个正方体的体积为1000立方厘米,它的表面积为
多少平方厘米?
A. 600平方厘米
B. 800平方厘米
C. 1000平方厘米
D.
1200平方厘米
答案:D
解析:正方体的体积等于长×宽×高,表面积等于6×每个面
的面积。
因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每个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所以,长×宽×高=1000,长×宽=1000÷高,6×每个面的面积=6×边长的平方=6×(长×宽)=6000÷高。
将两个等式相加,得到:长×宽+6×边长的平方=1000+6000÷高。
因为长、宽、高都相等,所以长×宽×高=1000,所以长
等于开1000的立方根。
将长代入上面的式子,求得边长,再
代入表面积的公式,得到表面积为1200平方厘米。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小明用100元买了3件衣服,第一件衣服花了30元,第二件衣服花了40元,第三件衣服花了多少元?
答案:(100-30-40)=30
解析:用100元减去前两件衣服的价格,得到剩余的钱,即(100-30-40)=30元。
2、某商品的原价为120元,现在打8折出售,它的售价
是多少元?
答案:(120×0.8)=96
解析:打8折相当于原价乘以0.8,即120×0.8=96元。
3、若x=2,y=-1,则5x-3y的值为多少?
答案:(5×2)-(3×(-1))=13
解析:把x=2,y=-1代入表达式5x-3y中,得到(5×2)-
(3×(-1))=13。
4、一辆车开了320公里,平均时速80公里/小时,它行驶320公里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答案:4
解析: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即320÷80=4小时。
5、一个球体的表面积为300平方厘米,它的半径为多少厘米?
答案:(300÷4÷3×π)的根号=3.87(保留2位小数)
解析:球体的表面积等于4πr²,所以4πr²=300,解得
r²=300÷4÷π,r=(300÷4÷π)的平方根,约等于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