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教学总结
含氮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含氮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氮⽓和氮氧化物1、氮⽓:⽆⾊⽆味、难溶于⽔的⽓体。
空⽓中78%(体积分数)是氮⽓。
氮分⼦(N2)为双原⼦分⼦,结构稳定,决定了氮⽓性质的稳定性,常温下氮⽓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反应,因此,⽣产上常⽤氮⽓作保护⽓。
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定条件下(如⾼温、放电等),也能跟某些物质(如氧⽓、氢⽓等)发⽣反应。
N2 + O2 2NO N2 + 3H2 2NH32、固氮作⽤: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法。
途径举例⾃然固氮→闪电时,N2 转化为NO⽣物固氮→⾖科作物根瘤菌将N2 转化为化合态氮⼯业固氮→⼯业上⽤N2 和H2合成氨⽓3、氮氧化物(NO和NO2):NO NO2⾊、态(常温下)⽆⾊⽓体红棕⾊⽓体⽓味没有⽓味刺激性⽓味毒性有毒有毒重要反应2NO + O2 = 2NO23NO2 + H2O = 2HNO3 + NO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①硝酸型酸⾬的产⽣及危害②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③破坏臭氧层措施:使⽤洁净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为汽车安装尾⽓转化装置;处理⼯⼚废⽓氮的氧化物是⼤⽓污染⽓体,常⽤碱液(NaOH溶液)吸收。
⼆、氮肥的⽣产和使⽤1、氨的合成: N2 + 3H22NH32、氨⽓的物理性质:氨⽓是⽆⾊、有刺激性⽓味的⽓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771g.L-1,⽐空⽓⼩。
氨易液化,液氨⽓化时要吸收⼤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液氨可作致冷剂。
氨极易溶于⽔,常温常压下,1体积⽔中⼤约可溶解700体积的氨⽓。
氨的⽔溶液称氨⽔。
计算氨⽔的浓度时,溶质应为NH3。
3、氨的化学性质:(1)氨溶于⽔时,⼤部分氨分⼦和⽔分⼦形成⼀⽔合氨分⼦(NH3·H2O)。
⼀⽔合氨分⼦(NH3·H2O)不稳定,受热时分解为氨⽓和⽔。
NH3 + H2ONH3·H2O NH3·H2ONH4+ + OH-氨⽔显弱碱性。
⽐较液氨与氨⽔:名称液氨氨⽔形成氨降温加压液化氨溶于⽔物质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成分NH3NH3、NH3·H2O 、H2O 、 NH4+、 OH-、H+(2)氨具有弱碱性,可以与酸(硫酸、硝酸、盐酸等)反应,⽣成铵盐。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氮及其化合物是生物学和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和分子。
以下是氮及其化合物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 氮的化学性质氮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也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
氮的化学式为N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氮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与许多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2. 氮的化合物氮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氨(NH3)、硝酸(HNO3)、呼气(H2SO4)和硝酸铵(NH4NO3)等。
其中氨和呼气是常见的有机合成原料,而硝酸铵则是常见的肥料。
3. 氨的化学性质氨(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式为NH3。
氨是一种强碱性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氨气和氨水等。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无色气体,广泛用于工业和生活中。
4. 呼气的化学性质呼气(H2SO4)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式为H2SO4。
呼气主要用于医疗领域,用于呼气式核酸检测等。
5. 硝酸铵的化学性质硝酸铵(NH4NO3)是一种白色的晶体,化学式为NH4NO3。
硝酸铵是一种强肥料,可以用于种植植物和土壤改良。
硝酸铵也可以用于工业上,用于制造肥料和染料等。
6. 氮的现代应用氮的现代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用于制造氨气和氨水、用于制备肥料和药物、用于制造蛋白质和核酸等。
此外,氮还被用于制造氮素肥料,用于改善土壤质量和促进植物生长。
拓展:氮素肥料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肥料之一,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氮素肥料一般包括尿素、硝酸铵等。
此外,氮素肥料还可以用于制造氮素蛋白,用于饲料和工业用途。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教学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教学总结一、氮的性质和用途1.氮的性质:氮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在常温下,氮是一种稳定的元素,不易与其他元素反应。
2.氮的用途:(1)氮气广泛用于冷冻、保鲜和灭菌等工业应用。
(2)液态氮广泛用于冷冻、保存生物标本和实验室制备低温实验所需。
(3)氨气用作燃料和制冷剂,也是生产化肥和容器等的重要原材料。
(4)硝酸和亚硝酸广泛用于生产肥料和爆炸物等。
二、氮气的制备和应用1.氮气的制备方法:(1)通过空气的分馏法制取液态氧和氮。
(2)通过分子筛吸附法制取氮气。
2.氮气的应用:(1)气体保护焊接:使用氮气保护焊接区域,防止焊缝氧化和氮化。
(2)生产和保存药品:氮气可以防止药物氧化和分解。
(3)组织培养:在细胞培养中,氮气被用作组织培养的气体环境。
三、氨的性质、制备和应用1.氨的性质:氨是一种气味强烈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形成氨水。
氨气密度较空气大,有腐蚀性。
2.氨的制备方法:(1)哈伦-斯奈德法:将甲醇和氨在高温下反应制取氨气。
(2)卡夫斯曼法:将氨煮沸,使其与空气中的水气反应制取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与氢气反应制取氨气。
3.氨的应用:(1)制造化学品:氨用作制造尿素、硝酸、硫胺等重要的化工原料。
(2)制冷:氨蒸汽被广泛用于制冷机和空调系统中。
(3)氨合成:氨是生产氨肥的重要原料。
四、硝酸和亚硝酸1.硝酸的性质:硝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腐蚀性。
2.硝酸的制备方法:(1)奥斯特瓦尔德氧化法:将氨和氧反应制取硝酸。
(2)热圈硝化法:将铵盐加热至高温,使其分解生成硝酸。
3.硝酸的应用:(1)制造肥料:硝酸是制造硝酸铵等氮肥的原料。
(2)炸药:硝酸是制造炸药的重要原料之一4.亚硝酸的性质、制备和应用:亚硝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亚硝酸可以通过硝酸还原亚硝酸盐而得到。
亚硝酸是制备硝酸铵和硝酸钠等化肥的重要中间体。
五、氮化物1.氮化物的性质:氮化物是一类化合物,它们是由氮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氮是地球大气成分中的主要元素之一,它在自然界中以气体的形式存在,占据了空气中78%的体积比例。
氮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许多化合物的基础。
本文将围绕氮及其化合物展开,介绍其相关知识点。
1. 氮的性质氮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在常温常压下,氮具有很低的反应活性,不参与大多数化学反应。
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稍大,可溶于一些液体中,如液氧、液氨等。
2. 氮的应用由于氮的稳定性和广泛的存在,它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氮气常被用作保护气体,用于保护易氧化的物质,如食品、药品和化学品等。
其次,氮气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煤炭气化和金属冶炼等工业生产过程中。
此外,液态氮具有极低的温度,可用于冷冻保存生物样品、超导材料的制备等领域。
3. 氮的化合物氮与许多元素可以形成各种化合物,其中一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氮化合物。
3.1 氨(NH3)氨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形成氨水。
氨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成化肥的原料之一。
此外,氨还被用作清洗剂、脱硫剂和制冷剂等。
3.2 亚硝酸盐(NO2-)亚硝酸盐是一类含有亚硝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常见的有亚硝酸钠(NaNO2)和亚硝酸铵(NH4NO2)等。
亚硝酸盐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被用作防腐剂,也可用于制备其他化合物,如硝酸盐。
3.3 硝酸盐(NO3-)硝酸盐是一类含有硝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常见的有硝酸钠(NaNO3)和硝酸铵(NH4NO3)等。
硝酸盐在农业中被广泛用作化肥,可提供植物所需的氮源。
此外,硝酸盐还可用于制备炸药、火箭燃料等。
3.4 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是一类含有氮和氧元素的化合物,其中最常见的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其来源主要包括燃烧过程和工业排放。
氮氧化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和酸雨等问题。
4. 氮循环氮循环是指氮在大气、生物体和土壤之间的循环过程。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一、氮气(N2)1.基本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在常温常压下,氮气稳定性高,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液态氮的沸点为-195.8℃,常用于冷冻、传递低温等应用。
2.制备方法:-利用空气蒸馏法,将空气经过压缩、冷却等步骤分离出氮气。
-利用分子筛吸附法,将空气中的水和氧气通过吸附剂去除,得到纯净的氮气。
3.应用领域:-工业中,氮气常用于惰性气氛的维持,防止可燃物质的燃烧。
-化学实验中,氮气用作惰性气氛,防止一些物质与空气中的氧反应。
-食品工业中,氮气常用于食品包装,起到保鲜、防腐的作用。
二、氮氧化物1.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温室气体。
-在自然界中,NO主要由闪电和常温排烟等过程释放。
-在大气中,NO容易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进而与水反应形成硝酸。
2.二氧化氮(N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深黄色气体,属于温室气体。
-二氧化氮可引起空气污染和酸雨的形成,对人体健康有害。
3.氮的氧化态-氮氧化态包括氮的五种氧化态:+5、+4、+3、+2、-3-在一些化合物中,氮以正离子形式存在(+5态),如硝酸根离子(NO3-)。
-氮还可以形成低氧化态的化合物,如氨(NH3)和亚氨基根离子(NH2-)。
三、氨(NH3)1.物理性质:-氨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氨的沸点为-33.4℃,密度小于空气。
2.化学性质:-氨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具有碱性。
-氨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盐,例如氨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
3.应用领域:-氨是化肥生产的原料之一,用于制备尿素等氮肥。
-氨是合成纤维和塑料的重要原料。
-氨水(氨溶液)可以用作清洁剂、去污剂。
四、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1.硝化作用:-硝化作用是由一些特定细菌(硝化细菌)完成的,其过程是将氨氧化为亚硝酸和硝酸的过程。
-亚硝酸和硝酸是植物的重要营养物质,可供植物吸收利用。
2.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是由一些特定细菌(反硝化细菌)完成的,其过程是将硝酸还原为氮气或一氧化氮的过程。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氮及其化合物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物质,其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包括氮的化学性质、氮的化合物类型、氮的利用和氮的环境保护等方面。
一、氮的化学性质氮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其化学性质非常重要。
氮的化学式为N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化学反应氧化或破坏。
氮的化学性质包括:1. 化学键: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共价键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化学反应氧化或破坏。
2. 物理性质:氮分子无色、无味、无臭,不易被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氮在常温常压下是一个稳定的分子。
3. 化学反应:氮分子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包括与碳、氢、氧、硫等元素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二、氮的化合物类型氮的化合物类型很多,其中一些重要的化合物包括:1. 氨(NH3):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氮的常见化合物之一。
氨的化学式为NH3,可以与水、碱金属反应。
2. 硝酸(HNO3):硝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氮的常见化合物之一。
硝酸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金属反应。
3. 硝酸铵(NH4NO3):硝酸铵是一种固态的肥料,由氨和水混合而成。
硝酸铵可以储存和使用,但需要注意安全。
4. 尿素(C2H5NH2):尿素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氮的常见化合物之一。
尿素可以用于生产肥料、合成橡胶、塑料等。
三、氮的利用氮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营养元素。
氮的利用包括农业、工业和能源等领域。
1. 农业:氮素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料,主要用于支持植物的生长。
氮的利用包括氮素肥料的使用、追肥和营养循环等。
2. 工业:氮的利用包括氨化、硝酸化、硝化等过程,这些过程可以生产各种氮的化合物,如氨、硝酸、硝酸铵等。
3. 能源:氮的利用还涉及一些能源领域,如天然气化工、氨化等。
高中化学氮元素及其化合物重点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氮元素及其化合物重点知识总结(一)氮气1. 氮元素的存在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它以双原子分子(N2)存在于大气中,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或总质量的75%。
氮是生命物质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充足的氮肥使植物枝叶茂盛.叶片增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氮气的结构和性质(1)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稍小的气体,熔点为-209.86℃。
沸点为-195.8℃,难溶于水。
(思考N2的收集方法?)(2)结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结构式为___________,氮氮叁键的键能高达946kJ·mol-1,键能大,分子结构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
(3)化学性质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代替稀有气体做保护气,但在高温、放电、点燃等条件下,N2能与H2、O2等发生化学反应。
①N2+3H2 2NH3(可逆反应)是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②与O2反应:③与Mg反应:N2 +3 Mg Mg3N2;Mg3N2 + 6H2O=3Mg(OH)2↓+ 2NH3↑3. 氮气的用途与工业制法(1)氮气的用途:合成氨;制硝酸;用作保护气;保护农副产品;液氮可作冷冻剂。
(2)氮气的工业制法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加以分离而制得氮气。
4. 氮的固定将空气中游离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统称为氮的固定。
氮的固定有三种途径:(1)生物固氮: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化合态氮。
(2)自然固氮:天空中打雷闪电时,N2转化为NO。
(3)工业固氮:在一定的条件下,N2和H2人工合成氨。
(二)氮的氧化物(1)物理性质NO: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毒。
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
(2)化学性质NO:不与水反应,易被氧气氧化为NO2。
2NO+ O2=== 2NO2NO2:①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在工业上利用这一反应制取硝酸。
(完整版)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考点要求】考点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考点2 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考点3 氨气和水、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及氨水的不稳定性,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考点4 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分别于Cu 、C 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考点5 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认识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考点梳理】1、氮气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 无色 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略小 , 难 溶于水。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很稳定 ,只有在一定条件(如高温、高压、放电等)下,才能跟H 2、O 2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与氧气反应 N 2 + O 2 =====放电或高温 == 2NO与氮气反应 工业合成氨 N 2 + 3H 2 2NH 3用途; 氮气的用途广泛,工业上,氮气是制 硝酸 、 氮肥 的原料,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氮气还常被用作 保护气 ;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医疗麻醉。
氮的固定指的是将 游离 态的氮 (即 氮气 )转化为 化合 态的氮的过程。
氮的固定方式可分为 工业固氮 、 闪电固氮 、 生物固氮三种。
“雷雨发庄稼”就是一个 闪电固氮 的过程。
2、NO物理性质:无色 难溶于水的 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之一,化学性质:极易在空气里被氧化成NO 2。
3. NO 2物理性质: 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 有毒气体, 易溶于水,易液化。
化学性质:空气中的NO 2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对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和氧气反应: 2NO + O 2 == 2NO 2与H 2O 的反应: 3NO 2 + H 2O === 2HNO 3 + NO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来生产硝酸。
与碱的反应 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实验室常用 NaOH 来吸收二氧化氮用途及危害空气中的NO 2与水作用生成HNO 3,随雨水落下形成酸雨,工业制硝酸最后也是用水吸收生成的NO 2制得硝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硝酸 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的反应时,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不产生氢气)
。
(2) 不稳定性:
光或加执
4 HNO3 ===或执=2H2O + 4NO2f + O2 f
(浓硝酸的保存棕色瓶中,避光 )
实验室里的浓硝酸呈 黄 色,就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
NO?溶于硝酸的缘故。
(3) 强氧化性:不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HNO3 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u + 4HNO3(浓)==== Cu (NO3)2 + 2H2O + 2NO2 f
3Cu + 8HNO3(稀)==== 3Cu (NO3) 2 + 4H2O + 2NOT
离子反应方程式 NH4+ + 0H — ==△ == NH3f + H2O
注意事项:①要反应生成 NH3 必须有加热条件,否则主要生成
NH3?H2O ,
②铵态氮肥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NH4 +的检验:取样,加入 NaOH 溶液,加热,若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即含 NH 4+
(3) 实验室制取氨气:
Fe + 6HNO3(浓)==△== Fe (NO3) 3 + 3H2O + 3NO2 f
Fe + 4HNO3(稀)==== Fe (NO3) 3 + 2H2O + NOT
Al + 6HNO3(浓) ==△ == Al (NO3) 3 + 3H2O + 3NO2 f
Al + 4HNO3(稀)==== Al (NO3) 3 + 2H2O + NOT
,易液化,极易溶于水,用氨气做喷泉实验。
氨气具有还原性: 4NH3 + 502
— 4N0
+ 6H2O
氨与水反应 NH3 + H20 ~
' NH3H2O
氨水中存在的分子有 NH3、NH3 H2O、 H20
疋兀弱碱。 ,存在的离子有
NH3 H20 NH4+、 OH—
NH4+ + OH — 、H+ (极少量)
物理性质;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1) 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NH4HCO3 △ NH3f+ H2OT + C02? NH4CI △ NH3? + HCl f
(2) 铵盐与强碱反应
NH4CI + NaOH == △= NaCI + NH3? + H2O
(NH4)2SO4 + Ca(OH)2 == △ == CaS04 + 2NH3 f +2H2O
C + 4HNO3(浓)==△ == CO2 + 4NO2 f + 2H2O
规律:浓硝酸一般被还原成 _NO2,稀硝酸一般被还原成
钝化 Fe、Al
等在冷的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
NO ,金属被氧化成相应的金属硝酸盐。
用__HNO_3—清洗银镜反应后粘附在试管内壁上的 Ag
与部分非金属反应时,一般被还原为 NO2 ,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
原理: Ca (OH) 2 + 2NH4CI △ CaCl2 + 2NH3f + 2H2O
装置:发生装置是一固固加热型 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
_ 产生,
检验方法:试管口放用 酚酞浸泡的棉花,现象是棉花变红色。
收集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减缓排气速度,收集较纯净氨气
干燥:碱石灰(CaO 和 NaOH 的混合物)
氮及其化合物
【考点要求】
考点 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 考点 2 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
考点 3 氨气和水、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及氨水的不稳定性,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 性质
考点 4 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分别于
Cu、C 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
发生化学反应。
r_^后=f— I 一- r、亠
与氧气反应
■.
N2 + 02
______ 放电或咼温
== 2N0
出、02 等物质
与氮气反应
工业合成氨 N2 + 3H2
'•
2NH3
用途; 氮气的用途广泛,工业上,氮气是制
硝酸 、 氮肥 的原料,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氮气还常被用作 保护气 ;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医疗麻醉。
氮的固定
指的是将 游离 态的氮(即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
氮的固定方式可分为
工业固氮 、 闪电固氮 、 生物固氮三种。
雷雨发庄稼"就是一个闪电固氮的过程。
2、N0 物理性质:无色 难溶于水的 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之一,
化学性质:极易在空气里被氧化成 N02。
3. N02 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考点 5 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认识非金属及其重
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考点梳理】
1、氮气
物理性质:
氮气是一种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略小, 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_很稳定 ,只有在一定条件(如 高温、高压、放电等)下,才能跟
;氨水密度小于水,氨水越浓氨水的密度越
小。
与酸反应生成盐 氨气盐酸反应: NH3 + HCl === NH4CI 氨气和硫酸反应: 2NH3 + H2SO4 = ( NH4)
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时,会生成浓的白烟 2SO4
可用来检验氨气
氨气和硝酸反应: NH3 + HN0 3 = NH4NO3
5.铵盐的性质
C+4HNO 3(浓)=△ =4NO2 f +COf +2H0
氮的氧化物与环境
空气中的 NO、NO2 主要来自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制硝酸工厂的废气。
汽车尾气中催化剂可将 CO 和 NO 反应生成无害物质 N2 和 CO2
实验室常用 Na0H 来吸收二氧化氮
用途及危害 空气中的 N02 与水作用生成 HN03,随雨水落下形成 酸雨,工业制硝酸最后也是用水吸收生成的
N02 制得
硝酸。
雷雨发庄稼:N2 闪电 N0 02 N02 H20 HN0 3 土壤 氮肥
4.氨 物理性质: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化学性质:
易溶于水,易液化。
化学性质:空气中的 N02 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对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和氧气反应: 2N0 + 02 == 2N02
与 出 0 的反应:
3N02 + H20 === 2HN0 3 + N0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来生产硝酸。
与碱的反应
2N02+2Na0H===NaN0 3+NaN02+H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