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小小商店2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小小商店教案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2. 学会以“元”作单位的人民币的认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 能正确地数钱,知道如何付钱和找零。
二、教学重点:1. 认识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学会正确地数钱,付钱和找零。
三、教学难点:1. 人民币的换算。
2. 正确地数钱,付钱和找零。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人民币的真币和图片,以及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
2. 学生准备一些人民币的玩具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商品的价格。
2. 认识人民币:教师出示人民币的真币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人民币的名称和面值。
3. 人民币的换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人民币的换算练习,如1元=10角,1角=10分等。
4. 数钱: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的真币或玩具币,让学生正确地数出一定的金额。
5. 付钱和找零:教师设计一些付钱和找零的情景,让学生实际操作,体验如何付钱和找零。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小小商店的场景,包括商品和价格标签。
2. 分享与展示:每组选择代表分享他们设计的小小商店场景,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3. 互动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小小商店的问题,如商品价格、付款方式等,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购物场景,包括商品价格标签和付款方式。
2. 购物模拟:每组选择代表进行购物模拟,其他同学观察并判断购物是否正确。
3. 购物游戏:设计一个购物游戏,学生通过选择商品和支付正确的金额来完成购物任务。
八、家庭作业:1. 观察家里的购物小票: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购物小票,了解商品价格和付款方式。
2. 设计一个购物计划:让学生根据家里的购物小票,设计一个购物计划,包括选择商品和支付金额。
二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小小商店》教案

二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小小商店》教案教学目标•理解商店与货币之间的关系,能够使用加减法解决在商店里的购物问题。
•能够使用货币的面值来找零,并且能够比较不同面值的货币。
•通过模拟小小商店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运用。
•货币的使用和面值比较。
•小小商店的实际操作和分角。
教学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和擦。
•小数点表、钞票和硬币。
•购物清单、收银台。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过渡到新学习任务前,我们可以提出几个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与主题相关的问题。
•商店里的货币很重要。
你们知道怎么样使用他们进行购物吗?•在商店里买东西如果用到钞票,你会怎么找零?•你会比较不同面值的钞票吗?哪一种是更有用的?•小小商店是什么?我们要在其中体验什么?教材展示1.教师向学生展示小小商店的模拟场景和购物清单。
2.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模拟购物,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老师可以举例说明各种购物情况,如需要纸巾、水、薯片等等。
4.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要买的商品,然后计算一下需要花费多少钱。
5.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支付一定的费用之后,我们如何找零?案例分析1.老师可以从以下情况中选择数个案例进行分析,让孩子们思考和解决。
•如果你购买了一瓶饮料,1块7毛了,但是你付了2块钱,你要找多少钱?•如果你购买了一包糖果,需要花费27分,但你只有一张50分的钞票,你有多少钱需要找零?•如果你购买了五包饼干,每包饼干需要花费83分,你给了店员一张10元的钞票,你可以得到多少的找零?•如果你购买了两瓶饮料和一袋薯片,因此你需要支付3块3毛6分。
如果你在口袋中只剩余4角和50分的硬币,你还缺多少钱?2.通过这些示例,学生将有机会使用他们掌握的加减法和货币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回顾在这个环节,教师将对这次教学进行回顾,并向学生概述当天的教学内容。
教师对学生进行问题回答,以检查学生对这次教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商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小商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小商店》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通过购物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涵盖了人民币的单位换算、钱的加减运算以及购物时的找零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生活经验,但对于复杂的人民币计算和找零问题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人民币的计算和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2.购物时的钱数计算和找零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人民币道具和购物道具。
2.准备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3.划分小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时需要用到哪些数学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讲解人民币的认识和单位换算,通过实物展示和PPT讲解,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种类和换算关系。
如:1元=10角,1角=10分。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购物游戏,每组分配一定金额的钱,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人民币的计算和运用。
如:一组有20元,购物时需购买15元的商品,让学生计算找回多少钱。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如:购买一个12元的玩具,给了老板30元,应找回多少钱?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如何合理规划购物预算,避免超支。
引导学生学会理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以及购物时的计算和找零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第二单元第3课时小小商店教学设计

4.家校互动作业:请同学们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让家长了解课程内容,共同讨论以下问题:
a.家长与孩子一起回顾购物经历,探讨货币换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b.家长鼓励孩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5.创新作业:鼓励同学们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款新颖的货币换算游戏或活动,与同学们分享,共同体验数学的乐趣。
2.学生分享自己的购物经历,教师总结:“在超市购物时,我们需要使用货币来支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货币的知识。”
3.教师出同?它们分别代表多少价值?”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实物展示、图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货币概念。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原因,纠正错误。
3.针对共性问题,教师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学生互相检查,互帮互助,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元、角、分的换算关系,强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角色扮演,教育学生遵守购物规则,尊重他人,培养诚信品质。
6.课后延伸,巩固提升:
-布置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作业,如记录家庭购物清单,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货币换算的理解。
-鼓励学生与家长交流学习心得,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家庭生活中,实现家校共育。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超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场景,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吗?超市里都有什么?”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小小商店》说课稿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小小商店》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小小商店》,是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通过购物活动,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人民币、购物活动、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学会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践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购物活动、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购物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践能力。
3.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结合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说教法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买两件商品需要多少钱?用50元钱能买哪些东西?让学生在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购物计算的方法。
2.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一种以游戏为载体的教学方法,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购物游戏,如:购物接力赛、购物大比拼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运用购物计算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联想到自己或家人在购物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小小商店》,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新课学习(1)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面值和单位,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2)通过购物活动,让学生体验购物计算的过程,学会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购物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购物计算练习。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二购物小小商店说课稿北师大版

《小小商店》说课稿一、说教材《小小商店》是学生认识人民币后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本第14~15页的内容。
教材是以学生的购物经验和已经学习的关于加减计算和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为基础,分成两部分教学,一部分让学生在提供的购物情境中收集信息,回答问题,第二部分让学生进行模拟购物活动,经历活动过程,积累购物经验。
教学重点:巩固复习有关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说教法1、情境教学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境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背景。
本课中,我创设学生所熟悉的商店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轻松快乐的学习。
2、发现法:为开发智慧潜力,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购物中巩固知识,发现方法。
三、说学法1、实践操作法:本节课通过学生的分一分、摆一摆、购物等实践操作来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2、角色扮演法:本节课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商品进行买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体现。
四、说教具准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我准备了:1、媒体课件一套。
2、用实物把教室布置成临时的小小商店,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现场进行交易活动。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钱包(自制),学具人民币若干。
五、说教学过程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诱导学生按照“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践操作,探索问题——联系实际,创新应用”的规律组织教学,整个活动过程分为五大环节:激趣引入、解决问题、探讨方法、模拟购物活动、交流评价。
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生活,学会把知识综合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第一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电脑演示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导入新课,使他们愉快地进入购物情境,进入角色。
第二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层:模拟表演,实践体验。
教师选定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部分扮演顾客。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购物第3节小小商店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购物第3节小小商店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购物第3节小小商店教案第3节小小商店教材第14~15页的内容。
1.在购物活动中,通过解决实际购物问题,学会付钱、找钱,体验付钱方式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购物的活动经验。
重点: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难点: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课件(教材情境图)、样币。
师:同学们喜欢玩具吗?(喜欢)那么这些玩具是在哪里购买的呢?(商店)老师手里有一家商店的柜台图片,这是一家淘气和笑笑常去的商店,我们一起看一看这家商店有哪些丰富的商品吧!(课件依次出示教材主题图)(一)观察主题图,收集数学信息。
师:柜台上的物品可真多啊!也一定很吸引你吧!快到玩具柜台上来看一看这些物品的价格吧!1.了解柜台内容、获取数学信息。
2.指名学生上台介绍玩具柜台上商品的价格。
师:看清楚了吗?谁愿意上台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呢?其他同学来当小观察员,仔细听、认真看他说的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介绍柜台物品,让学生了解柜台物品及其价格,从而为解决笑笑的购物问题做好铺垫。
(二)解决问题。
1.笑笑的问题(课件出示笑笑购物图片)。
师:瞧,笑笑也来买商品了,你能帮她算一算:买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吗?预设:生:1架玩具飞机12元,1辆玩具坦克9元,列式:12+9=21(元)。
答:买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21元。
师:如果笑笑手里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预设:生1:1个洋娃娃和1把玩具手枪。
生2:1个机器人和1个魔方。
生3:1辆玩具汽车和1个魔方。
2.奇思的问题(课件出示奇思购物图片)。
师:回答得真不错,这家商店很受小朋友的喜爱,奇思也是这里的常客,谁来说一说:奇思买了什么?他是怎样付钱的?预设:生:他买了1盒彩笔,付给售货员20元。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02二 购物-03小小商店-随堂测试习题02

小小商店一、单选题1.下列错误的是( )A. 4元2角=42分B. 9元2角比6元多3元2角C. 5元5角比5元多5角2.5元钱可以正好买下面哪两种物品?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①和④3.小华有5 元钱,买一双袜子用去3元,还剩()。
A. 1 元B. 2元C. 3 元二、判断题4.7角+9角=16角=1元6角5.3元钱可以换成2个1元的和2个5角的。
6.妈妈给小明买了一个生日蛋糕,花了48元,妈妈给售货员2张20元的,1张5元和3张1元的,钱正好够。
三、填空题7.花花有8元钱.花花买了一支钢笔和一个图画本.花花还剩下________元.8.4元5角比5元少________角。
9.比一比45+4________50 82-9________61 53+9________6147+4________51 80-30________76 30+50________803角________ 15分30角________ 30分14角________ 1元4角8元________ 6元+3元9元+12角________ 10元25分________ 3角10.一张10元可以换________张5元,________张2元和________张1元。
11.用小数填一填。
4分米=________米 1米8分米=________米7元6角=________元9角=________元5角=________元 36角=________元四、解答题12.圈出要付的钱.你怎样圈呢?13.我会自己买东西。
(1)买一盒纯牛奶和一根火腿肠,一共用________元________角钱。
(2)一个汉堡比一瓶矿泉水贵________元________角钱。
(3)一杯果汁比一瓶老干妈便宜________元________角钱。
(4)帅帅想买一袋奶粉、一杯果汁和一个汉堡,他带了20元,够吗?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够()不够()五、综合题14.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