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背面油墨脱落原因分析
油墨脱落原因及解决方法

油墨脱落原因及解决方法
油墨掉墨的八大原因1、带涂层的薄膜材料,表面涂层牢度差;
2、无涂层薄膜材料,印刷后造成与油墨结合牢度不好;
3、达因值低。
对于印刷表面为电晕处理过的薄膜材料,要达到良好的油墨润湿,达因值通常需要38mm/m以上;
4、达因值消退,印刷面为电晕处理过的薄膜材料,其达因值可能随时间而逐渐消退,消退周期为3-6个月;
5、印刷墨层太厚以及UV灯功率不足等原因导致墨层固化不充分;
6、油墨张力太大不能在承印材料表面形成均匀固化墨层;
7、使用过期油墨或低劣的国产油墨;
8、油墨过度照射,过度干燥。
常见的油墨掉墨改进方法在薄膜类材料的标签印刷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面层印刷掉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甚至延误交货日期。
小编尝试从日常印刷的经验中,总结并列举常见的油墨掉墨的原因和改进方法,供业内人士共同探讨,以求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问题一:涂层缺陷常规薄膜分为带涂层和不带涂层二种,而薄膜涂层缺陷导致油墨掉墨的原因也就相应分为两种情况:对于带涂层的薄膜材料,如果表面涂层牢固度差,会造成油墨附着力差;而无涂层薄膜材料往往因为面层与油墨结合牢度不好,造成油墨掉墨。
针对涂层缺陷导致的油墨掉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采取面层上光油印刷处理,保护油墨表层,起到防止掉墨的作用;面层采用电晕再处理,材料表面电晕达因值应不低于38mm/m,达因值低于36mm/m则会直接影响到印刷油墨牢固度;面层打底涂或使用油墨附着力强的增强剂(调配比例为3%左右),也可以提高膜类面层的着墨力;某些亚面合成纸材料由于表面涂层具有一定纸张涂层的特性,所以不适合用3M胶带检测。
问题二:张力对于印刷表面为电晕处理的薄膜材料,要达到良好的油墨润湿,达因值通常。
油墨印刷脱落的原因

油墨印刷脱落的原因油墨在印刷过程中脱落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影响印刷质量和印刷效果。
下面将探讨导致油墨印刷脱落的一些主要原因。
1.油墨粘度不合适:油墨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粘度,以确保其能够均匀地附着在印刷物上。
如果油墨粘度过高,油墨可能会过分厚涂在印刷物表面,容易导致脱落。
反之,如果油墨粘度过低,油墨与印刷物之间的附着力会减弱,也容易出现脱落。
2.印刷材料质量不良:印刷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油墨的附着力。
如果印刷材料表面有油脂、污垢或含湿度较大,油墨附着力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脱落。
此外,印刷材料的光滑度、表面张力等也会影响油墨的附着性能。
3.印刷过程参数不合适:印刷过程中的参数设置也会对油墨附着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印刷机的印刷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油墨的附着力。
同样,印刷速度过快或过慢也会对油墨的附着性能产生影响。
4.油墨品质不佳:油墨的品质直接影响其附着性能。
低质量的油墨往往会附着性能较差,容易出现脱落的问题。
例如,油墨中添加的颜料粒子过大或分布不均匀,都会影响油墨的附着性能。
5.表面处理不当:在印刷前,印刷物表面的处理也是影响油墨附着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
例如,对一些特殊材料的表面,如涂层纸或塑料薄膜,需要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以提高油墨的附着力。
总结起来,油墨印刷脱落的原因主要包括油墨粘度不合适、印刷材料质量不良、印刷过程参数不合适、油墨品质不佳,以及表面处理不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调整油墨的配方和粘度、优化印刷材料的表面状况、调整印刷过程参数并选择高质量的油墨产品。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印刷设备也是重要的,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印刷质量。
玻璃uv打印机印刷的图案会掉的原因

玻璃uv打印机印刷的图案会掉的原因
因为玻璃材质在装饰装修行业应用的非常广泛,人们对玻璃图案的个性化需求很高,所以玻璃材质是uv打印机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领域,但是有时会出现在玻璃上印刷的图案掉落的情况,下面就介绍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玻璃打印先进行涂层处理后,可以于户外五到十年都没有问题,风吹雨淋日晒都可以,这种玻璃涂层分为两种,一种是免烤型涂在玻璃上就可以打印,这种玻璃涂层价格相对比较贵一些,工艺比较简单,人工也少,相对更环保。
第二种就是上了玻璃涂层以后还需要烘烤120度20分钟左右,这种涂层成本低,就是多了一道工艺。
而玻璃uv打印机印刷的图案会掉的原因如下:
1.涂层没有处理,或者是喷涂层前没有均匀摇动。
2.喷涂层处理好,没有进行烘烤处理。
3.操作工人处理不当,或者工艺流程操作不当
其实不止玻璃,像金属,瓷砖等表面非常光滑的材质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在不考虑uv 油墨有问题的情况下,出现掉落的原因无外乎涂层没处理好,但是如果是uv油墨出现了问题,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保健品铝箔包装表面出现墨层脱落的原因是什么?

保健品铝箔包装表面出现墨层脱落的原因是什么?
质量问题:
保健品所使用的铝箔材料常会出现表面墨层脱落的问题。
原因分析:
——包装材料
铝箔保护层的粘合性或耐热性较差——铝箔表面的保护层除了可防止铝箔发生氧化、腐蚀之外,还可使铝箔层表面可以印刷,并且保证油墨不被磨花。
若保护层的粘合性较差或耐热性较差,在热封或其他受热过程中易从铝箔层脱落,则对油墨的保护作用减弱,墨层易被磨花、脱落。
可通过保护层粘合性、保护层耐热性试验进行验证。
印刷工艺控制不当——若印刷工艺不当(例如铝箔表面张力不合适),油墨在铝箔表面的附着力下降,油墨易被磨花或脱落。
专家建议:
——关注保健品铝箔保护层粘合性、保护层的耐热性等性能的监测。
——适当调整印刷工艺,合理改善铝箔的表面张力等性能。
浅谈uv油墨印刷脱墨故障的检测和解决方法

- 38 -2019.6印刷器材技术专栏化妆品、烟、酒等产品的包装。
此类包装的材质一般为复合纸, 如:P E T 、P V C 、B O P P 等与卡纸黏合在一起。
U V 油墨在印刷过程中不容易牢固地黏着在复合纸表面,容易发生脱墨现象。
U V 油墨印刷脱墨较为常见,本文就其检测及解决方法作探讨。
一、UV 油墨印刷脱墨故障的检测方法1.胶带检测法在印品表面用刀片划线段长约5m m 的“×”形,用透明胶带(宽15m m ,黏合力约3-4N /20m m )粘贴,撕下透明胶带时若印品掉色在10%以上,则说明脱墨问题较为严重。
2.指甲检测法用手指甲(或其他钝物)轻刮印品表面若干次,若指甲(或钝物)上粘有较多的油墨,则说明脱墨问题严重。
3.折压法将印品任意折一下,用指甲在折痕处轻刮,若指甲上粘有较多的油墨,则说明脱墨问题严重。
二、UV 油墨印刷脱墨故障的解决方法复合纸的性质、墨层厚度、U V 光源和环境等因素是造成U V 油墨印刷中印品脱墨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脱墨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复合纸复合纸是由卡纸、黏合层和非吸收性薄膜等构成,有时候还包括镀铝层。
印刷过程中与U V 油墨接触的主要是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金属箔等非吸收性材料或镀铝层。
若采用普通溶剂型油墨印刷复合纸,则需要较长的干燥时间,而且还要采用喷粉和晾架或在油墨中掺加其他助剂,而使用U V 油墨印刷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但前提必须对印刷材料表面进行预处理。
(1)对非吸收性材料的处理方法。
①电晕处理。
一种电击处理方法,把电晕装置的正负极分别接地和诱电空气喷嘴,利用高电压高周波使电击分子从诱电空气喷嘴中喷出,带着高能量的游离电子加速冲向正极,这样便可以改变非吸收性材料的极性,增加表面粗糙度。
②清漆打底处理。
当复合纸的表面材料不宜做电晕处理时,可以考虑对复合纸表面做清漆打底处理。
清漆打底处理方式又分为连线涂清漆处理和离线清漆处理。
背面蹭脏的原因及预防

背面蹭脏的原因及预防曲阜师范大学 余节约 田培娟 在胶印生产中,前一印张的墨迹未干,后一印张即叠放在其上,前一印张的油墨有可能部分转移到后一印张的背面,称为背面蹭脏。
发生了背面蹭脏的故障,不仅印品背面粘有墨迹,而且正面的图文会呈花斑状,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甚至于整批报废。
对于彩色产品的暗调部分和专色印刷大面积实地时,由于墨层较厚,背面蹭脏是极易发生的故障,必须小心防备。
印品的背面蹭脏从本质上讲是前一印张墨膜表层的油墨对后一印张的背面的附着力引起的,这个附着力就是前一印张墨膜表层的油墨和后一印张间的分子间二次作用力Fb ,如图所示。
表层的油墨同时还受到与前一印张正面间的分子间二次作用力Fa 和油墨本身内聚力Fc 的作用,只有当Fb ≥Fa+Fc ,才会出现背面蹭脏。
由于分子间的二次作用力的大小是随着距离的增大急剧减小,Fa 主要和墨膜的厚度有关,随着墨层的厚度增加而急剧减少,Fb 和墨膜表层油墨与后一印张间的距离有关,当墨层厚度确定后,就和前后二印张间的距离有关,并随着它们间的距离增大而急剧减少,油墨本身的内聚力Fc 取决于油墨的性质和油墨的干燥情况。
因为随着油墨的干燥凝固,内聚力会急剧上升。
因此解决背面蹭脏的根本在于减少墨层厚度、增加印张之间的距离和改善油墨的性能及加快油墨在纸张上的干燥速度,以下就从这几方面讨论怎样预防背面蹭脏。
一、 油墨的性能不同类型不同颜色的油墨,连接料和颜料的成份和所占的比例不同,干燥方式不同,干燥快慢差别极大。
同时触变性大的油墨,在印刷过程中由于墨辊间的剪切作用,粘度下降,完成转印后,粘度又迅速上升,由于粘度是内聚力的外在表现,粘度的增加就表示内聚力的上升,有利于预止背面蹭脏。
因此印刷没有经过底色去除的彩色产品和大面积实地,应尽量采用干燥快的触变性大的油墨。
为了调整油墨的印刷适性,有时需要添加去粘剂,以降低油墨的粘度,粘度的减小即是内聚力的降低,容易造成背面蹭脏的故障,故印刷容易产生背面蹭脏的涂料纸时要严格控制去粘剂的用量,控制油墨的粘度。
玻璃丝印工艺容易出现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玻璃丝印工艺容易出现问题以及解决办法.txt花前月下,不如花钱“日”下。
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别和我谈理想,戒了!玻璃丝印工艺容易出现问题以及解决办法6-23一、糊版糊版亦称堵版,是指丝网印版图文通孔部分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转移至承印物上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影响印刷质量,严重时甚至会无法进行正常印刷。
过程中产生的糊版现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糊版原因可从以下各方面进行分析:①玻璃的原因:玻璃表面没有处理干净,还存在水印、纸印、油印、手印、灰尘颗粒等污物。
因而造成糊版;②车间温度、湿度及油墨性质的原因。
车间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20℃左右和相对湿度50%左右,如果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就会很快地挥发掉,丝网上油墨的粘度变高,从而堵住网孔。
另一点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停机时间过长,也会产生糊版现象,时间越长糊版越严重。
其次,如果环境温度低,油墨流动性差也容易产生糊版;③丝网印版的原因。
制好的丝网印版在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干燥后方能使用。
如果制好版后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
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粘附上灰尘,印刷时如果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
④印刷压力的原因。
印刷过程中压印力过大,会使刮板弯曲,刮板与丝网印版和玻璃不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余油墨,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
⑤丝网印版与玻璃间隙不当的原因。
丝网印版与玻璃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小,间隙过小在刮印后丝网版不能及时脱离玻璃,丝网印版抬起时,印版底部粘上一定油墨,这样也容易造成糊板。
⑥油墨的原因,在油墨中的颜料及其它固体的颗粒较大时,就容易出现堵住网孔的现象。
另外,所选用丝网目数及通孔面积与油墨的颗粒度相比小了些,使较粗颗粒的油墨不易通过网孔而发生封网现象也是其原因之一。
对因油墨的颗粒较大而引起的糊版,可以从制造油墨时着手解决,主要方法是严格控制油墨的细度。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黏度增高造成糊版,其主要原因是,丝网印版上的油墨溶剂蒸发,致使油墨黏度增高,而发生封网现象。
玻璃丝印油墨不良原因

玻璃丝印油墨不良原因玻璃丝印油墨是一种应用于玻璃印刷的特殊油墨,主要用于玻璃容器、酒瓶、玻璃杯和玻璃器皿等商品的印刷。
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不良情况,如颜色脱落、模糊不清、印刷不匀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发生原因有很多,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不良原因。
1.油墨质量问题:油墨质量是影响玻璃丝印油墨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油墨中若含有杂质、湿度过高,或者混入了其他颜料,都有可能导致油墨在印刷过程中不良。
此外,油墨的稠度过高也会影响印刷效果。
2.油墨调配不当:不同的玻璃材料对油墨有不同的要求,若油墨的调配不当,也可能导致不良。
比如油墨中增稠剂和稀释剂的比例不合理,或者使用了不适合的溶剂,都会影响油墨与玻璃之间的附着力和印刷质量。
3.印刷机械问题:印刷机械的性能和状态也会对玻璃丝印油墨的印刷效果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印刷机械的传动部件出现故障或磨损,就会导致油墨无法均匀地传递到玻璃表面,从而影响印刷的清晰度和均匀度。
4.气候湿度:湿度对油墨的印刷性能有一定影响。
在潮湿的环境下,油墨的干燥速度会减慢,容易导致印刷品出现模糊不清或颜色脱落的问题。
5.印刷操作问题:印刷操作的不当也是不良发生的原因之一、印刷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对油墨的稀释、搅拌、混合不当,或者印刷速度过快,均会影响印刷质量。
6.玻璃表面处理:玻璃表面处理不当也会导致玻璃丝印油墨不良。
比如玻璃表面有杂质、油脂、水等污染物,或者未经过充分的去离子水冲洗和烘干处理,都会导致油墨附着不牢,易脱落。
综上所述,玻璃丝印油墨不良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油墨质量问题、油墨调配不当、印刷机械问题、气候湿度、印刷操作问题以及玻璃表面处理不当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提高油墨质量、合理调配油墨、确保印刷机械正常运行、控制湿度、加强印刷操作规范和做好玻璃表面处理等方面入手,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泡棉胶带的影响
玻璃背面油墨脱落原因分析
序号 原因分类 具体原因
1. 玻璃表面处理不干净 2. 玻璃刷油墨前,受到二次污染 1.温度达不到工艺要求 2.时间达不到工艺要求 3.油墨选料不合适 4.油墨材料兼容性不好 5.工艺参数设置不合适 6.设备显示温度与实际温度有误差 7.油墨没有漆附着力强 8.烘箱烘烤油墨温度不均匀 9.工艺参数不随油墨批次不同而变化 10.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发 11.油墨本身的问题 1. 脱落部位渗料,密度大 2. 注料量大 3. 密封不严 4. 发泡温度对油墨附着力影响 5. 发泡剂与油墨反应,降低油墨附着力 1.玻璃油墨膜进厂检验标准不合适(按现标准检验合 格,但仍有油墨脱落现象)Leabharlann 措施1 玻璃表面预处理
2 油墨固化不充分
3 发泡的影响
4 进厂检验标准不合适
5 外力破坏油墨膜
1. 压合机压力过大,破坏油墨膜 2. 搬运过程碰撞破坏油墨膜 3. 压合、发泡过程中,玻璃与门框相对运动,位移, 破坏油墨膜 4. 发泡合胎对油墨膜破坏 5. 装配中玻璃背面放加强筋,划伤油墨膜 1. 泡棉胶带胶与油墨起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