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模型解题法初中物理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模型法解题——压强模型

初中物理模型法解题——压强模型

初中物理模型法解题———压强模型【模型概述】压强的种类(1)固体压强(2)液体压强(3)气体压强。

一、固体压强:p=(压力的作用效果)①当物体在水平面放置,且为柱体时,p=可推导为p=ρgh,两式都可用。

②物体叠加时,受力面积不变,压力相加。

③发生切割时,控制变量好比较。

二、液体压强:p=ρ液gh (液体具有流动性且液体受到重力而产生)①当容器水平放置,且为柱体时,液体压强计算可用p=和p=ρ液gh进行计算。

②液体压强特点:同种液体相同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相同深度的不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压强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无关。

③容器形状决定看容器底部所受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

F压=G液F压G液F压= p S=ρ液gh S G液=ρ液gV液F压G液三、气体压强:p=(气体具有流动性且受到重力而产生)马德保半球实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托里拆利实验:标准大气压下,p0为76cm汞柱p0 1.0105pa。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知识链接】一、平衡力的特点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合力为零。

二力平衡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一物体上。

二、重力与压力的辨别①当物体在水平地面处于静止时,F=G,如下图:②当物体在斜面上静止时,F G,如下图:③当物体置于竖直面上静止时,F=F0与G无关。

如下图:【例题1】一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 A<V 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A>S B,对地面的压强P A=P 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解题思路】因为两长方体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根据p=可以比较它们的重力关系,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可据推出它们的质量关系;又由于两物体为柱体,所以还可以用p=ρgh进行比较它们的密度关系。

模型解题法初探

模型解题法初探

模型解题法初探摘要:模型解题法现在在各科教学中应用广泛。

物理教学中,利用好模型能是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关键词:物理教学;模型解题;实例千题万题有模型,模型能解千万题。

笔者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十年有余了,在与学生长期的教学活动和相处中,发现学生大多盲从于题海战术,学生做的多,老师讲的多,老师累,学生烦,不但效果平平,还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近年来笔者尝试将学生常见的题目分类,加以归纳总结,作为解决同类题目的“模型”,指导学生挖掘“模型题”的实质,掌握解题技巧,从而树立学生的解题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模型一:动态电路题例1:(2010芜湖)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

A.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B.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小C.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D.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2示数变大分析:这是典型的动态电路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弄清电路的连接方式,然后依据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当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时,引起的电表示数变化情况,简化电路的具体方法如下(以下简称“四大金刚”)。

第一步:由于电压表内阻很大,连接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不影响电路的结构,可将电压表直接去掉。

第二步:由于电流表内阻很小接近于0Ω,可把电流表看成一根导线。

第三步: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只要没有电源和用电器,可将这两点(看成等势点)移(合、捏)在一起。

(去掉电压表后,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处理后可知:电压表V1测R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电压)第四步:利用欧姆律,结合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解题。

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总电阻随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而减小,因而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随R2值减小而变小,由于电源电压不变,电流表V1示数会变大。

答案:A。

方法规纳:动态电路问题,“四大金刚”来帮助。

初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浮力液面升降模型

初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浮力液面升降模型

初中物理模型法解题——浮力液面升降模型【模型概述】若变化前后液体中的物体都处于漂浮、悬浮状态,而无沉体出现,则液面不变;若液体中的物体,在变化前无沉体,而变化后有沉体出现,则液面下降;若液体中的物体,在变化前有沉体,而变化后无沉体出现,则液面升高.一、纯冰浸于液体,熔化后判断液面升降①纯冰在纯水中熔化;②纯冰在盐水(或其它密度比水大的液体)中熔化;③纯冰在密度比水小的液体中熔化;二、冰块中含有其它杂质,冰块熔化后判断水面升降。

①含有木块(或其它密度比水小的固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②含有石块(或其它密度比水大的固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③含有煤油(或其它密度比水小的液体)的冰块在纯水中熔化;三、冰块中含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冰块熔化后判断水面升降。

四、容器中的固态物质投入水中后判断液面升降①固态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②固态物质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③固态物质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五、解题关键无论液面上升、下降都要比较的是冰熔化前(或物体投放前)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冰熔化成水后的体积(或物体投放后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①若前体积等于后体积,液面不变;设液体中的物体的总重为G,变化前后在液体中所受的总浮力分别为F浮、F浮′.若变化前后均无沉体出现,由浮沉条件知F浮′=F浮=G,ρ液gV排′=ρ液gV排,则V排′=V排,液面不变.②若前体积大于后体积,液面下降;若变化前无沉体,变化后有沉体,由浮沉条件知F浮=G,F浮′<G,则F浮′<F浮,即V排′<V排,故液面下降.③若前体积小于后体积,液面上升若变化前有沉体,变化后无沉体,由浮沉条件知F浮<G,F浮′=G,则F浮′>F浮,即V排′>V排,故液面上升.液面升降模型其它升降模型:【知识链接】一、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F浮=G排液=ρ液gV排浸没时V排=V物部分浸入时V排=V-V出二、物体的浮沉条件(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V排=V物)F浮<G物,下沉(ρ液<ρ物)F浮>G物,上浮(ρ液>ρ物)F浮=G物,悬浮(ρ液=ρ物)(2)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F浮=G物(V排<V物)各类型问题的分析解答【例题1】有一块冰浮在容器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水面高度将怎样变化?【解题思路】这是一道最典型最基础的题型,我们理解后,可作为其它类型题解决的知识点直接分析。

初中物理模型解题法

初中物理模型解题法

初中物理模型解题法准格尔旗第四中学物理教师:王泉一、电学模型(一)模型口诀先判串联和并联,电表测量然后判; 一路通底必是串,若有分支是并联; A 表相当于导线,并联短路会出现; 如果发现它并源,毁表毁源太凄惨; 若有电器与它并,电路发生局部短; V 表可并不可串,串时相当电路断; 如果发现它被串,电流为零应当然。

模型思考你想知道常用、快捷、有效、正确识别电路连接方式的四种方法吗?你会迅速、快捷、无误地判断出电路发生变化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吗? 你能根据实验现象或者题中给出的器材,准确、有效、方便的查找到电路中发生故障的原因吗?模型归纳示图串联电路 标电流法 并联电路 节点法去元件法明晰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路部分 部分电阻变化 总电阻变化 总电流变化 部分电流、部分电压、电表示数 电功、电功率故障已给出 假设法判断电路故障 故障未给出 短路 串、并连接 断路 电器连接方式 使用注意 电表用途正确识别电路办法 判断电流电压示数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电路连接有两种基本方法──串联与并联。

对于初学者要能够很好识别它们有点难度,下面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和实例,学习区别这两种电路的基本方法,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串联电路如果电路中所有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连接起来的,此电路就是串联。

我们常见装饰用的“满天星”小彩灯,就是串联的。

家用电路中的开关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也是串联的。

串联电路有以下一些特点:(1)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各用电器依次相连,没有“分支点”。

(2)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路中若有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余的用电器就无法工作。

(3)开关控制特点: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

即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与其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

二、并联电路如果电器中各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教室里的电灯、马路上的路灯、家庭中的电灯、电风扇、电冰箱、电视机等用电器之间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初中物理模型法解题——电学压轴方程

初中物理模型法解题——电学压轴方程

初中物理模型法解题——电学压轴方程模型【模型概述】电学的计算题主要以方程思想把已知条件组织起来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是一种用数学思维在物理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识别电路:会画等效电路图,并把所有条件都标记在图上(1)等效电路图的画法(2)标记条件的方法二、PUIR在组织已知条件中的应用:电学计算的核心技巧(1)PUIR的物理意义(2)PUIR理论的四句箴言:U一定,I一定,R一定,无定值三、方程思想:设出未知数,找等式关系,写出等式(方程)(1)核心思维:找等式(2)几个未知数找几个等式就能解出未知数(3)等式比未知数少一个的话,只能解出未知数之间的比值【知识链接】一、串联电路特点1.串联电路中分压关系:在串联电路中,电压按电阻的比值进行分配,电阻越大,分配的电压越多。

当某个电阻变大时,它就会从其他电阻身上抢夺电压。

2.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处处相等3.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二、并联电路特点1.并联电路中的独立性: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之间用电器彼此绝对独立,谁也不关谁的事。

某条支路的电阻变大了,这条支路电流会减小,但其他支路的电流、电阻、电压丝毫没有任何改变。

2.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各支路电压相等。

4.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越并越小,比小的还小。

【例题】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标有“6V 3W”字样。

当S闭合,S1、S2断开,滑片P从b端滑到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1A,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S1、S2,电流表的示数又变化了2A。

则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R0的阻值分别为A.8V 16ΩB.8V 4ΩC.10V 16ΩD.10V 8Ω【解题思路】简化电路图,按题目中要求画出两个状态的等效电路图并标记条件,找等式列方程求解【答案】A【解析】由功率公式可得:灯泡电阻R L= U2/P =12Ω;灯泡的额定电流I L= P/U = 3W/6V =0.5A;当S闭合,S1、S2断开时,灯泡及滑动变阻器串联,且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灯泡正常发光,故此时电路中电流为0.5A.则由欧姆定律可得:U=I L(R L+ R2)----(1);由题意知滑片在b点时,电路中电流为I=I L-0.1A=0.5A-0.1A=0.4A;由欧姆定律可得:U=I(R L+R)-----(2);由(1)(2)两式可得:0.5A×(12Ω+ R2)=0.4A×(12Ω+R)解得:R=8Ω;将R代入(1)式,可得:电源电压:U=0.5A×(12Ω+4Ω)=8V;当开关全部闭合时,灯泡L短路,R与R0并联,则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即电流:I2=I L+2A=0.5A+2A=2.5A;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 R=2A;则流过R0的电流I0=I2-I R=2.5A-2A=0.5A;则R0的阻值R0=8V/0.5A =16Ω.故选A.【变式练习】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a、b为其两端点).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1A,R2消耗的电功率为lW;当滑片P移动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3A,R2消耗的电功率为1.8W.则当滑片P从a移到b的过程中A.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6A B.电压表示数变化了4VC.R1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5W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化了6W 【解题思路】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某一端点时画出等效电路图,标记电流功率等条件。

物理模型法

物理模型法

物理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篇一:在初中物理中有哪些用到理想模型法在初中物理中有哪些用到理想模型法1.光线(光线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就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2.磁感线(为了研究磁场,我们引入一条线将研究的问题简化,其实这条线并不存在).3.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4.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

5.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

6.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到液片模型。

物理模型法篇二:初中物理模型一、电学模型(一)模型口诀先判串联和并联,电表测量然后判;一路通底必是串,若有分支是并联;A表相当于导线,并联短路会出现;如果发现它并源,毁表毁源太凄惨;若有电器与它并,电路发生局部短;V 表可并不可串,串时相当电路断;如果发现它被串,电流为零应当然。

模型思考你想知道常用、快捷、有效、正确识别电路连接方式的四种方法吗?你会迅速、快捷、无误地判断出电路发生变化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吗?你能根据实验现象或者题中给出的器材,准确、有效、方便的查找到电路中发生故障的原因吗?模型归纳示图去表法正确串联电路识标电流法别并联电路电路办节点法法去元件法明晰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路部分判断部分电阻变化电流总电阻变化电压总电流变化示数部分电流、部分电压、电表示数电功、电功率故障已给出假设法判断电路故障电路图分析故障未给出短路串、并连接断路电器连接方式使用注意电表用途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电路连接有两种基本方法──串联与并联。

对于初学者要能够很好识别它们有点难度,下面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和实例,学习区别这两种电路的基本方法,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串联电路如果电路中所有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连接起来的,此电路就是串联。

我们常见装饰用的“满天星”小彩灯,就是串联的。

家用电路中的开关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也是串联的。

串联电路有以下一些特点:(1)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各用电器依次相连,没有“分支点”。

2022年初中物理解题模型之较小物体质量的测量模型(含答案)

2022年初中物理解题模型之较小物体质量的测量模型(含答案)

初中物理解题模型之较小物体质量的测量模型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21秋•兴庆区校级期末)用天平称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说法中,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是()A.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m,再通过计算求得B.把一枚大头针放在一只杯子中测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C.把一枚大头针放到天平盘里,用游码仔细测量D.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左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出平均值2.(2021秋•八步区期末)用天平称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A.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仔细称量B.先称出2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C.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多次称量,再求平均值D.把一枚大头针放在一个杯子里,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3.(2021秋•和平区期末)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有1000个左右),最好采用的方法为()A.将这些垫圈叠放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圈的厚度L0,即为垫圈的总数B.将这些垫圈叠放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圈的厚度L10,即为垫圈的总数C.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m1,即为垫圈的总数D.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10个垫圈的质量m10,即为垫圈的总数4.(2021秋•凤翔县期末)用天平测一粒米的质量,下列做法比较准确的是()A.先称出100粒米的质量,再测出101粒米的质量,通过相减求得B.把一粒米放在一只烧杯里,称出总质量,再减去烧杯的质量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D.用天平一次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除以1005.(2021秋•浦北县期末)为了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小明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A.用天平直接测一张邮票的质量B.用天平测1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C.用天平测出一张邮票和一个砝码的总质量,再减去一个砝码的质量D.用天平测出1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将结果除以1006.(2021秋•凤山县期末)用天平测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B.把一粒米放在一杯子中,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出其平均值D.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出每粒米的质量7.(2021春•徐州期中)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既可行又较准确的方法是()A.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直接测量B.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C.先测量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D.把一枚大头针放在一只纸杯中,测量出其总质量,再减去纸杯的质量8.(2020秋•缙云县期末)要测量一张5元纸币质量,采用的方法是()A.直接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张纸币质量B.把一张纸币捏成一团后用托盘天平测量C.先测量100张同样纸币的质量,然后再除以100D.先测量杯子和一张纸币的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9.(2021春•滨湖区期中)用天平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相对比较简单而又正确的是()A.把一张邮票直接放在天平上,测量一次,并记录B.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C.先测出100张邮票的质量,再将测得结果除以100D.先测出一本书的质量,把一张邮票贴在书上,测出其总质量,再减去书的质量10.(2021秋•兰州期中)要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把一枚大头针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测量B.测量一枚大头针和一块铁块的质量,然后再减去铁块的质量C.测量10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除以100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行11.(2020秋•砀山县期末)要测量出一张普通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A.先测一只信封的质量,再将邮票贴在信封上,测出信封和邮票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邮票质量B.先测出数百张邮票的质量,再除以邮票的张数C.天平是测质量的精密仪器,直接把一张邮票放在托盘内可以测量出D.用刻度尺测出邮票的长宽厚,计算出邮票体积,再查找出有关纸的密度,算出邮票的质量12.(2019秋•兴山县期末)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既可行又较准确的方法是()A.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B.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C.先测量出1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D.把一张邮票放在一只纸杯中,测量出其总质量,再减去纸杯的质量二.填空题(共2小题)13.(2021秋•南县期末)若用普通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简述你的测量思路:。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模型解题法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模型解题法

初中物理模型解题法准格尔旗第四中学物理教师:王泉一、电学模型(一)模型口诀先判串联和并联,电表测量然后判; 一路通底必是串,若有分支是并联; A 表相当于导线,并联短路会出现; 如果发现它并源,毁表毁源太凄惨; 若有电器与它并,电路发生局部短; V 表可并不可串,串时相当电路断; 如果发现它被串,电流为零应当然。

模型思考你想知道常用、快捷、有效、正确识别电路连接方式的四种方法吗?你会迅速、快捷、无误地判断出电路发生变化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吗? 你能根据实验现象或者题中给出的器材,准确、有效、方便的查找到电路中发生故障的原因吗?模型归纳示图去表法 串联电路 标电流法 并联电路 节点法去元件法明晰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路部分 部分电阻变化 总电阻变化 总电流变化 部分电流、部分电压、电表示数 电功、电功率故障已给出 假设法判断电路故障 电路图分析 故障未给出 短路 串、并连接 断路 电器连接方式 使用注意 电表用途正确识别电路办法 V 判断电流电压示数 A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电路连接有两种基本方法──串联与并联。

对于初学者要能够很好识别它们有点难度,下面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和实例,学习区别这两种电路的基本方法,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串联电路如果电路中所有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连接起来的,此电路就是串联。

我们常见装饰用的“满天星”小彩灯,就是串联的。

家用电路中的开关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也是串联的。

串联电路有以下一些特点:(1)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各用电器依次相连,没有“分支点”。

(2)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路中若有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余的用电器就无法工作。

(3)开关控制特点: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

即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与其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

二、并联电路如果电器中各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模型解题法初中物理赢在教育物理教师:喻老师QQ:41975427一、电学模型(一)模型口诀先判串联和并联,电表测量然后判; 一路通底必是串,若有分支是并联; A 表相当于导线,并联短路会出现; 如果发现它并源,毁表毁源太凄惨; 若有电器与它并,电路发生局部短; V 表可并不可串,串时相当电路断; 如果发现它被串,电流为零应当然。

模型思考你想知道常用、快捷、有效、正确识别电路连接方式的四种方法吗?你会迅速、快捷、无误地判断出电路发生变化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吗? 你能根据实验现象或者题中给出的器材,准确、有效、方便的查找到电路中发生故障的原因吗?模型归纳示图串联电路 标电流法 并联电路 节点法去元件法明晰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路部分 部分电阻变化 总电阻变化 总电流变化 部分电流、部分电压、电表示数 电功、电功率故障已给出 假设法判断电路故障 故障未给出短路 串、并连接断路 正确识别电路办法 判断电流电压示数电表用途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电路连接有两种基本方法──串联与并联。

对于初学者要能够很好识别它们有点难度,下面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和实例,学习区别这两种电路的基本方法,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串联电路如果电路中所有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连接起来的,此电路就是串联。

我们常见装饰用的“满天星”小彩灯,就是串联的。

家用电路中的开关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也是串联的。

串联电路有以下一些特点:(1)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各用电器依次相连,没有“分支点”。

(2)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路中若有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余的用电器就无法工作。

(3)开关控制特点: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

即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与其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

二、并联电路如果电器中各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教室里的电灯、马路上的路灯、家庭中的电灯、电风扇、电冰箱、电视机等用电器之间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并联电路有以下特点:(1)电路连接特点:并联电路由干路和几条支路组成,有“分支点”。

每条支路各自和干路形成回路,有几条支路,就有几个回路。

(2)用电器工作特点: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相不影响。

某一条支路中的用电器若不工作,其他支路的用电器仍能工作。

比如教室里的电灯,有一只烧坏,其它的电灯仍然能亮。

这就是互不影响。

(3)开关控制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的作用与支路开关的作用不同。

干路开关起着总开关的作用,控制整个电路。

而各条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

三、识别电路方法1.定义法:综合运用上面介绍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用电器工作特点,针对一些简单、规则的电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其它方法的基础。

2.路径识别法:根据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如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即为并联电路。

例题1如图1所示的电路,是判断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解析】我们可以在图形上用箭头标示出电流的路径,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若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若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则是并联;图中可以标示出三条路径,如图2所示,可以用箭头在图形上标画出来,第一条是从正极→A→L1→B→负极,第二条是正极→A→L2→B→负极,第三条是正极→A→L3→B→负极。

所以图中L1、L2、L3组成的是并联电路。

3.节点分析法:对一些复杂的电路往往一眼难辨,为了简化起见,可以在电流的分流处和合流处设置节点标上字母,同一根导线上字母相同(开关相当于导线),然后分析电流从分流点流到合流点有几种路径,若只有一种路径则为串联,否则为并联电路。

例题2如图3所示的电路,试判断三只电灯是串联还是并联?【解析】首先在电流的分流处和合流处分别标上字母A、B,且同一根导线字母相同,如图4所示,则从图中不难看出电流从A流到B可以经过L1,也可以经过L2,还可以经过L3到达。

等效电路可画成图5所示。

可见此电路是由三只电灯并联组成的。

4.去用电器识别法由于串联电路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各用电器相互牵制相互影响,如果将电路中的某个用电器取下,其它的电路都不工作,则该电路是串联电路。

而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单独工作互不影响,如果将某一用电器去掉,其它的电路不受影响,则该电路是并联电路。

例题3如图6所示,在桌面上有两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它的连接电路在桌面下,无法看到。

某同学试了一下,闭合开关时两灯泡都亮,断开开关时,两灯泡都熄灭,这两个小灯泡究竟是串联连接,还是并联连接的呢?【解析】不能仅凭开关能控制所有用电器,就说电路是串联的。

因为并联电路中在干路的开关也能控制整个电路。

最简单的方法是:闭合开关,两灯泡都亮,然后拧去一只灯泡,看另一只是否发光。

若发光,说明是并联;若不发光,说明是串联。

小结:电路识别对于我们初学者开始有点难,但是借助以上方法加强训练,对简化电路、分析电路很有帮助,特别是路径识别法和节点分析法,希望大家认真学好,在对付一些较复杂的电路时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不妨来试一试。

【训练题】1.在图7所示电路中,(1)当只闭合开关S 1时,灯L 1、L 2、L 3是怎样联接的?(2)当S 1、S 2闭合时,电流通过哪几只灯?是怎样联接的?(3)当S 1、S 3闭合时,电流通过哪几只灯?是怎样联接的?(4)当S 1、S 2.、S 3都闭合时,电流通过哪几只灯?是怎样联接的?2.如图8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 1、S 2断开时,灯L 1、L 2、L 3是怎样连接的?当开关S 1、S 2闭合时,灯L 1、L 2、L 3又是怎样连接的呢?【答案】1.(1)只闭合开关S 1时,电流通过灯L 1、L 2、L 3,它们是串联的。

(2)当S 1、S 2闭合时,灯L 1、L 2被开关S 2短路,电流只通过灯L 3。

(3)当S 1、S 3闭合时,灯L 2、L 3被开关S 3短路,电流只通过灯L 1。

(4)当S 1、S 2、S 3都闭合时,电流通过灯L 1、L 2、L 3,它们是并联的。

2.开关S 1、S 2断开时,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灯L 1、L 2、L 3是串联的;开关S 1、S 2闭合时,电流有三条路径,灯L 1、L 2、L 3是并联的。

如何判断电路故障问题“电路的故障”问题在中考时常出现在电路选择题中,它主要分为无电表(电流表、电压表)和有电表两种情况下的电路故障,电路故障主要包括断路和短路,造成断路的主要原因有:①连接电路时,导线与接线柱之间接触不良;②由于电压过高电路被烧断,比如灯被烧坏;③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因为电压表的内阻过大,造成电压表所在电路断路。

而造成短路的主要原因有:电路的错误连接产生短路,如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因电流表的内阻太小,相当于接入了导线。

现举例分析。

一. 无电表时的电路故障例1. 小明在做实验时把甲、乙两灯泡串联后通过开关接在电源上,闭合开关后,甲灯发光,乙灯不发光。

乙灯不发光的原因是()A. 它的电阻太小;B. 它的电阻太大;C. 流过乙灯的电流比甲灯小;D. 乙灯灯丝断了。

分析与解答:因为甲、乙两灯组成的是串联电路,当开关闭合后,甲灯发光,这证明电路是通路,所以要想知道乙灯不亮的原因,必须得清楚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及电阻的各自特点。

因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因此有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是成正比关系的,当乙灯电阻太小时,其两端的电压也太小,远小于其额定电压,所以乙灯不会发光。

答案:A二. 有电表时的电路故障例2. 如图1所示为两个灯组成的串联电路,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两灯均不发光,用一只理想电压表测量电路中ab间电压为0,bc间电压为6V,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为:A. L1短路且L2断路B. L1和L2均断路C. L1断路且L2短路D. 只有L2断路分析与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电路发生故障原因的判断,解题关键是理解电路的连接及特性。

分析时可以从有示数的电表或有工作的用电器开始分析:①当电压表接在ab间时电压为0,说明电压表中无电流通过,即电压表、电源、开关、灯L2组成的是开路;②当电压表接在bc间时电压为6V,说明电压表中有持续的电流通过,即电压表、电源、开关、灯L1组成通路,这时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为6V。

③若L1短路,也为零,,但L2应发光,与题目不符。

答案:D例3. 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两只灯泡都不亮,且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都不动。

现将两只灯泡L1和L2的位置对调,再次闭合开关时,发现两只灯泡仍不亮,电流表指针仍不动,但电压表的指针却有了明显的偏转,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 从a点经过电流表到开关这段电路中出现断路;B. 灯泡L1的灯丝断了;C. 灯泡L2的灯丝断了;D. 电流表和两个灯泡都坏了。

分析与解答:因为电流表指针不动,两灯都不亮,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电路应判断为断路。

当L1、L2位置对调时,如图3所示: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的两端一定和电源连通,即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电流表、a点、电压表、b点、灯L1,流回到电源负极之间不可能有断路,故可判断电路故障为灯L2断路。

答案:C二、电学模型(二)模型口诀实物图和电路图,已知其一画另一;各类仪器来读数,实验步骤需设计;已知数据球结论,皆是实验探索题;规范作图要重视,五个问题需牢记;串联电流处处等,分压正比各电阻;总阻等于电阻和,或者电压电流除;并联电压处处等,分流反比各电阻;各个电阻倒数和,等于总阻的倒数。

模型思考实验探究是新教材、新课标对同学们提出的新要求,如何进行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的计算方法多种,变化多样,如何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中选择最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并联电路的计算题的解答方法也是变化多端,奥妙无限,怎样才能把握要领,掌握技巧,举一反三?模型归纳示图实物图结论是什么自变量是什么实验与探究五个问题因变量是什么控制量是什么电路图测量量、记录量欧姆定律电流等,电压与电阻成正比例串联电路分压原理电路计算分压原理欧姆定律 电压等,电压与电阻成反比例三、电学模型(三)模型口诀电流做功UIt ,电热I 方Rt ; 电功率,W 比t ,电压电流的乘积。

模型思考有关电功和电功率的问题是电学中的最重要的知识,也是综合性比较强的内容之一,涉及到的公式多,问题一般比较复杂。

如何应用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正确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内在规律和办法?模型归纳示图看懂电路图串并联电路特点 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公式实际功率问题电功、电功率 串联 额定电流同,电压之和等于路端电压 用电器正常工作并联 额定电压同,电流之和不超过干路电路变化原因 开关还是滑动变阻器 状态不变量 分状态列方程 利用串并联规律 总结、反思 电学综合计算四、电学模型(四)模型口诀电流通过会放热,焦耳定律求此值; 物质升温需吸热,值与比热成正比; 家庭电路最基本,三孔插座零火地; 功率切莫超负荷,安全用电是常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