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必会的14种解题方法:物理从60分到90分的秘诀!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大全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大全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大全一、电学部分:1、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技巧:(1)、若两物体相互吸引.则物体带电情况有两种:(1)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2)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2)、若两物体相互排斥.则物体带电情况是: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2、判断变阻器联入电路部分的技巧:(1)、若是结构图,则滑片与下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部分;(2)、若是电路符号图,则电流流过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的部分。

3、判断串、并联电路和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值的技巧:(1)、先把电压表去掉,把电流表看成导线,(2)、在看电路中有几条电流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否则是并联;(3)、从电源正极出发,看电流表与谁串联,它就测通过谁的电流值;在看电压表与谁并联,它就测谁的两端电压值.4、对与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电表示数变化的规律.(一)、若是串联电路:具体做法是:(1)、先根据滑片的移动情况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情况,在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判断出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据欧姆定律I=U/R,U一定判断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即:电流表的变化情况)。

(2)、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有三种情况:a、当电压表与电源并联时,其示数不变;b、当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同;c、当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反。

(二)、若是并联电路具体做法是:(1)、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没有滑动变阻器或开关,则滑片移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通断时,其示数不变.(2)、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有滑动变阻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则电流表示数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相反或与电路中的总阻值变化相反;(3)、电压表示数始终不变。

5、判断电路故障的技巧(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1)、若电流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开路。

(2)、若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有两种可能:a、与电压表并联部分开路;b、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短路;若无示数,有故障,则可能是:a、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b、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开路。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顺口溜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顺口溜

重点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顺口溜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前三皇,后五帝”。

(测前观察零量分,测时根据需要选;零点磨损换为整,测量对齐还要平;刻线紧贴被测物,垂直尺面读数准;估读分度下一位,记录数值带单位。

)2.长度测量取平均值的易错点——多次测量取平均,去掉错误再平均;求取平均也估读,四舍五入下一位。

3.单位换算过程的正确书写——数不变,单位变,乘进率,算结果。

4.巧判参照物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找动词,明对象;看位变,定参照。

5.怎样计算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看似难,先抓总字是关键。

路程要算总路程,时间对应总时间。

不管中途停与走,时间都要一起算。

然后可求平均值,总路程除总时间。

6.正确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高低看频率,远近振幅定响度;声音不同音色辨,影响都在不同中。

7.怎样识别声音的波形图——声音特征波形图,峰谷个数对音调,振动幅度定响度,不同音色形状分。

8.噪声的等级与环境保护——分贝数,九七五,保护健康听学休。

9.借画运动图线巧解回声计算题——回声问题有诀窍,运动图线来帮忙。

距离两倍是路程,注意鸣笛听到处。

10.声学瓶子问题——敲敲吹吹,其乐无穷——敲瓶振,水多慢;吹气振,水多快。

11.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温度测量须小心,量程分度先弄清,液泡与物全接触,碰底碰壁都不行,视线要与液柱平,取出读数测不准,示数稳定再读数,不可乱甩超量程。

12.体温计记忆口诀——体温计,真是乖,热胀冷缩作表率;可离人体来读数,缩口水银便断开;为了正常测体温,别忘用前甩几甩。

13.不准温度计问题——真假温,对着写;短比长,成比例。

(=①③②④)14.物态变化图像的分析——晶体图像似楼梯,非晶图像如滑梯;上梯熔化又吸热,下梯凝固还放热。

(晶体的熔化图像——“一波三折”,液体的沸腾图像“一波二折”。

)15.物态变化“水煮水”——要断水煮水,关键看沸点,还须能吸热,二者不可缺。

16.光的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日月食,还有激光能准直;站队看齐听口令,三点一线能命中。

初中物理考满分真的不难,只要掌握好这六个方法技巧,资料

初中物理考满分真的不难,只要掌握好这六个方法技巧,资料

初中物理考满分真的不难,只要掌握好这六个方法技巧,资料1.见物思理,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物理讲的是“万物之理”,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识。

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之心,注意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

多抬头看看天空,你就会发现物理中的“力、热、电、光、原”知识在生活当中处处都有。

一旦养成用物理知识解决身边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的习惯,你就会发现原来物理这么有魅力,这么有趣。

!2.学会从“定义”去寻找错因。

打好基础。

对于基本公式,规律,概念要特别重视。

“死记知识永远学不好物理!”最聪明的学生都会从基本公式和概念上去寻找错误的根源,并且能够做到从一个错题能复习一大片知识——这是一个学生学习物理是否开窍的最重要的标志!3.把“陌生”变成“透彻”!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势能”“电势”“电势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纳它,再通过听老师讲解、对比、应用理解它。

要有一种“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研究精神。

这样时间长了,应用多了,陌生的就变成了透彻的了。

4.把“错题”变成“熟题”!建立错题本,在建立错题本时,不要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尤其注意建立错题本的方法和技巧,要有自己的创新、智慧以及汗水凝结在里面,力求做到赏心悦目,让人看了赞不绝口,自己看了会赞美自己的杰作。

并且要常翻常看,每看一次就缩小一次错题的范围,最后错题越来越少,直至所有的“错题”变成“熟题”!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就会触类旁通,永不忘却。

5.不管学那一部分内容都要抓住重点,抓住主干,这是最聪明的做法。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抓住要害就等于抓住了命脉。

而每一本书、每一单元、每一节课、每个练习都有关键考察点和关键的解决方法。

这些就是物理中的“命脉”所在。

比如“所有平抛运动和类平抛运动的问题只要抓住两个矢量三角形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所有的圆周运动的关键在于寻找向心力的来源”;“所有万有引力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是两大思路”;“恒定电路中的所有基本知识都可以归结为一个U-I图像”;“所有力学实验的基础是纸带问题”;“纸带问题的关键点只有两点:求加速度和求某一点的速度”;“电学实验的关键在于两大问题:电路选择(分压式和限流式)、器材选择”等等。

初中物理必会的14种解题方法

初中物理必会的14种解题方法

初中物理必会的14种解题方法初中物理的学习,掌握方法很重要,这里是豆姐收集的你可以用到的14种办法,立马get起来!1.控制变量法当某一物理量受到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如: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2.理想模型法在用物理规律研究问题时,常需要对它们进行必要的简化,忽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

用这种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简化,便可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如: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

3.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如: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4.等效替代法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

例如: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块等效替换大象,效果相同。

5.类比法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

如:用抽水机类比电源。

6.比较法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如:比较发电机和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异同。

7.实验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想,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如: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实验;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等。

8.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

其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

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热值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中考复习】中考物理10种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中考复习】中考物理10种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中考复习】中考物理10种常见题型答题技巧中考号角已经开始吹响了,同学们也该从题海中找到一些答题的策略,在中考答题策略:考试就是为了多拿分答题策略让你在现有水平上多得分提示 : 所有方法一定要在考试前先练习熟练了切不可考试时才用第一次第一:先拣会做的做一定要先把看上去一眼就会的先做完这样你就有一部分分稳稳的握在手里了你的心态也会不一样了心理就有底了拿到卷子先用三分钟时间大概扫一下整套卷子的难度分布大概确认一下答题策略先做会做的在做可能会作的最后作不会做的不会做的尽量写提示: 小bug,注意别把答案填错了。

第二:对于大题:先猜后解的策略即使不会解也要把答案蒙上对于电学比例题因为求R比例的题比例都不大不会给什么3:1.4 这样的比例给的比例都是比较简单的数所以可以先猜后解反正猜得出来猜不出来半分钟就知道猜不出来在规规矩矩的解力学大题也可以这么干只是需要你观察的更好些第三:多选题如果是计算不会做的情况下也可以用选项去验证题目因为是多选所以肯定应该不止会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这样如果B对用B的结论还能再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一定在其它选项中第四:透镜成像成放大或者缩小的像最好一眼半秒钟就能看出来又快又准同时为其它题赢得时间平面镜成像来回就考从多个角度观察玻璃板和水平面是否垂直等固定东西背都应该背下来第五:电路故障题正着做和反着做可以先读题目再看是否选项满足题目或者先看选项的故障再看是会否会出现题目所说现象第六: 电学测未知电阻的题出在后半段的一般来说不会直接靠欧姆的规律一般会有一个已知R 然后是有电压表或者电流表他们的作用就是去凑出已知R前面的那个系数比如时(U1-U2)/U1 作用就是消掉单位只剩下纯系数。

第七:函数关系题其实考得就是数学观察能力因为是函数关系考虑两件事情首先看是否和所学的规律一致比如可能是液体压强和密度的关系那你就基本知道是正比反比关系了如果没有直接的规律对应那就看两个变量的基本关系是一个变大另一个变大还是变小先明确基本关系在确定细节第八:最后写实验步骤题关键点是两个变量应该是分别独立测出来切不可用结论验证结论第九: 如果还剩两分钟了。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及常用物理口诀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及常用物理口诀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及常用物理口诀1、概念学习——物理基础物理概念和术语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

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种:1、分类法对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中物理学的概念可分为四小类: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例如:功、热量;②概念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效率;③概念反应物质的属性,例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④概念没有定义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点、温度。

2、对比法对于反映两个互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

例如:熔解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有用功与额外功。

3、比较法对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关概念利用相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内在联系。

例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变大”等。

4、归类法把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组比较便于形成知识系统。

例如:①力、重力、压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②速度、效率、功率、压强。

③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线。

④熔解、液化、蒸发、沸腾、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⑤串联、并联、混联。

⑥通路、短路、断路。

⑦能、机械能、功能、势能。

5、要点法抓住概念中关键字眼进行学习,例如“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重力,这个概念中“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就是关键字眼,值得反复回味和理解。

2、公式学习——物理钥匙每一个公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乱用,每一个字母都有着特定含义,需要理解:例如p=F/S中“S”指两物全接触的公共面积,这个公式既适用于固体,也可适用于液体和气体,而p=ρ物gh来说适用范围就更小,只适用规则固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产生的压强。

我们面对每一个公式不能机械记忆其等量关系,建议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扩展,这样才能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习物理的效率。

学习好初中物理的方法以及技巧盘点

学习好初中物理的方法以及技巧盘点

学习好初中物理的方法以及技巧盘点今天小编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的是关于学习好初中物理的方法以及技巧,希望这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好物理,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同学们会喜欢。

规律—学习物理的关键物理规律是人们通过长期努力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结论,必须深入领会,加强理解,为了帮助记忆,我们通过口诀方式归纳如下:1.弹簧秤原理:弹性限度是条件,伸长缩短很关键,变化包括两方面,外力可拉也可压。

2.惯性定律:不受外力是条件,保持匀直或静止,平衡效果合为零,相当没有受外力。

3.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浸在液体中,要受浮力不密底,排开液体的重量,ρ液乘以gV排4.功的原理:任何机械不省功,总功有用额外和,对物对功才有用,机械绳重摩擦额。

5.杠杆平衡条件:静止不动匀转动,力乘力臂积相等,支点受力画力线,作出力臂是关键。

6.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角等,成像都是虚像的,物像镜面对称轴,镜面凹面均适用。

7.折射规律:两种媒质密不同,三线共面角不等,密度大中角度小,垂入射很特殊。

8.欧姆定律:同一导体同状态,电压电阻定电流,电阻导体本属性,材料长短粗细温。

9.焦耳定律:通电导体产生热,I平电阻乘时间,电能全部转热,纯阻两推经常用。

10.串联电路:串联电流路一条,电流大小处处等。

总阻总压各部和,正比关系归电阻。

11.并联电路:并联电压处处等,干路电流支路和。

总倒等于各倒和,反比关系归电阻。

12.安培定则:通电导体产生磁,电流方向定磁场。

右手握螺旋管,四指电流拇指北。

13.滑动摩擦力:压力粗糙成正比,滑动大于滚动的,匀速直线或静止,根据平衡力来求。

14.大气压强:高度温度和湿度,睛夏高于阴和冬,海拔高度2千内,上升12下降1。

15.物体沉浮:浮力重力相比较,也可比较物液密。

物小漂浮悬浮等,物大液密必下沉。

16.决定电阻大小因素:温度一定看材料,长度正比截面反,拉长压缩很特殊,四倍关系要分清。

17.决定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吸热要致冷,快慢因素三方面,温度高低接触面,空气流动摇扇子。

提高初中物理成绩的方法

提高初中物理成绩的方法

提高初中物理成绩的方法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提高物理成绩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提高初中物理成绩的方法:1. 系统性学习:物理知识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需要系统地学习。

可以按照课程进度进行学习,同时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原理的内在联系。

2. 注重基础知识:物理是建立在一系列基础知识上的,如力学、光学等。

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后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至关重要。

3. 多动手实践:物理实验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观察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多与实验相结合,动手实践,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4. 多做题:物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做大量的题目可以熟悉和掌握不同类型的题目。

掌握解题技巧,做到触类旁通。

5.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前预习可以了解新知识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课后复习是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笔记、习题等方式进行。

6. 多看资料和参考书籍: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查阅各种物理资料、参考书籍,扩大对物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选用适合自己的参考书籍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7. 创设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富有趣味性的学科,通过与实际生活和实例相结合,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科普书籍、实例等方式,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象化,增加学习的乐趣。

8. 寻求帮助: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或家长。

合理使用资源,及时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

通过以上方法和技巧,相信能够提高初中物理成绩。

但需要注意的是,物理是需要反复练习和实践的学科,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和时间。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继续提高初中物理成绩的方法:9. 建立概念框架:物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如速度、加速度、功等,建立良好的概念框架对于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整理和理解知识。

10. 关注实际应用:物理不仅仅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它与现实生活和实际应用息息相关。

关注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运动、能量转换等,可以增加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必会的14种解题方法:物理从60分到90
分的秘诀!
1.控制变量法
当某一物理量受到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如: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2.理想模型法
在用物理规律研究问题时,常需要对它们实行必要的简化,忽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

用这种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实行简化,便可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如: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

3.转换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理解,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如: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4.等效替代法
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

例如: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块等效替换大象,效果相同。

5.类比法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
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

如:用抽水机类比电源。

6.比较法
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理解事
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如:比较发电机和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异同。

7.实验推理法
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实行合理的推想,得出
结论,达到理解事物本质的目的。

如: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实验;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等。

8.比值定义法
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

其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
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

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热值等概念公式采取的
都是这样的方法。

9.归纳法
从一般性较小的前提出发,推出一般性较大的结论的推理方法叫
归纳法。

如: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反复做了三次实验来验证F1L1=F2L2
10.估测法
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或数量关系,能够不精确计算,而经分析、
推理或实行简单的心算就能找出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

它的优点是不
需要精确计算,只要对数据实行租略估计或模糊计算,就能使问题迎
刃而解。

(1)解答时应了解一些常用的物理数据:家庭照明电压值220V、
每层楼高3m左右、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成人身高约1.60~1.80m、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人的心跳约1分70~80次、人体电
阻约为几千~几百千欧、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4m/s、自行车一般行驶
速度约5m/s、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30g、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产生
的压强约0.5Pa等。

(2)记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等。

11.图像法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
示出来。

所以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过程(如熔化图线等)和物理量的
关系(如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等)。

使用图像知识来解物理试题的方法,叫"图像法"。

使用此方法时应做到:
(1)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情景
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相关的因素和控制条件;
(2)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
(3)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给以准
确描述或做出准确判断。

12.放*
把测量量按一定规律放大后再实行测量的方法,称为放*。

在有些实验中,实验的现象我们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观察。

我们就将产生的效果实行放大再实行研究。

比如音叉的振动很不容易观察,所以我们利用小泡沫球将其现象放大。

观察压力对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将玻璃瓶密闭,装水,插上一个小玻璃管,将玻璃瓶的形变引起的液面变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变化。

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结果除以100,这样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就是采取的累积放*。

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测量出导线的直径,均可用积累法来完成。

13.分类法
分类法是指把大量的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的方法。

其一般步骤为:
(1)确定分类依据;
(2)选择分类方法;
(3)准确实行分类。

如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导体和绝缘体。

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

14.观察法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人们的很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

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有。

在教学中,能够根
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
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实行规范的实
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

绝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